祖气与宗气
中医基础指导:宗气的生理功能
宗气积聚于胸中。
胸中既是宗气生成之处,又是宗气分为营气、卫气输布至全身的出发点。
所以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
后天之气除宗气外,还有营气和卫气。
这三种气的实质是一致的,不过因其分布部位与循行径路等不同,而区别为三种。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由脾吸收转输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相结合而生成。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
宗气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分布在心与脉、肺和呼吸道。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
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宗气名词解释
宗气名词解释宗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家族或宗族在道德、伦理、法律和信仰上的共同关系。
宗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宗族的各种伦理关系是宗族的基础,宗族的伦理道德不仅塑造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还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家庭关系、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因此,了解宗气的概念和宗族的各种伦理关系对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首先,宗气是一种向上世代传承的道德责任。
宗族道德指的是家族成员们之间的道德责任,这些责任是基于宗族传统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维护宗族尊严、崇尚家庭、护卫宗族传统。
家族成员之间的道德责任,既可以建立家庭的稳定,也可以保护宗族传统的继承,从而促进家庭传承到下一代的道德观念。
其次是宗族之间的亲缘关系。
宗族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指宗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例如父子、兄弟。
在宗族之间,亲缘关系是最重要的,其基础是宗族伦理观念,即家庭繁衍生息,要赡养老尊,兼顾贫富,以及公平、宽恕、爱心和尊重。
无论是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还是宗族成员之间的礼仪,都能够建立起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家族的繁衍和和谐发展。
再次是宗氏文化。
宗氏文化是指宗族众多成员通过共同的信仰、文化、社会习俗和历史传统而形成的文化。
宗族文化反映了家族成员之间崇尚的伦理观念,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社会性承诺和责任,是了解家族传承的基本准则。
宗族文化的特点有:讲究家庭礼仪、重视家族的传承,重视家庭传统的延续等。
最后,宗气也是一种慈善行为,是宗族成员之间的义务性行为,因为宗族成员之间的道德责任,以及对家庭的感情负有责任,在家庭里体现为慈善行为,以反映家庭成员之间崇尚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农历新年期间,宗族成员会给家中的长辈礼物,以示尊敬,给需要帮助的家庭成员给予慷慨的捐赠,以表明对家族传统和历史的尊重。
以上就是宗气这一概念的基本内容。
宗气是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化中的原则和价值观,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影响。
气功的分类与练法
气功的分类与练法气功的分类与练法说到气功,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吧,作为一种效果非常好,并且有科学依据的保健方法,它的养生功效,一直是让人啧啧称赞的,气功里面包含了很多学问,那么气功的分类与练法分别是怎样的呢,以下仅供参考!气的种类依气的来源作标准划分(一)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主要之气。
乃由肾中精气、脾胃水谷之气及肺中清气所组成,分布于全身各处。
(二)宗气:由清气及谷气相合而成,以贯心脉而司呼吸。
(三)营气:谷气之精专部分。
旨在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其运行路径有二:1.十二经脉(精专营气);2.任督,阳跷,阴跷。
(四)卫气:水谷之悍气也。
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
(五)脏腑经络之气:和全身的气一样。
是精气清气、水谷之气经肺、脾、肾共同作用而化生。
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并可更新充实脏府经络的组织结构、并生成五脏六腑之精而贮存。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
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
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气功的分类一般而言,气功可分两种,即养气与炼气。
养气就是道家静坐功夫,把气运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让身外景物诱导而外泄。
炼气乃以运行为主。
如拳术家在练拳时要用臂力,就把气运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气运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时,就把气运到全身。
气有呼吸的区别,呼为阳,吸为阴;呼为动,吸为静;呼为刚,吸为柔。
要把阴阳、刚柔、动静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武者,练功需养气、运气——气为功力之源。
医者,治病需活气血、调气机——气为诊疗之本。
是故,习武行医均须知人体之“四气”也!一、元气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难经》又称“原气”;《内经》虽无“元气”或“原气”之称,但有“真气”之说。
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
(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元气的生成来源是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生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
因此,元气充盛与否,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有关,而且与脾胃运化功能、饮食营养及化生的后天之精是否充盛有关。
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
如《景岳全书·论脾胃》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元气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元气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生理作用,与肾气的功能类同。
由于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肾精所化生的肾气也主要是先天之气,因而元气与肾气的构成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发挥的功能也基本类似。
元气的盛衰变化体现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
人从幼年开始,肾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而渐渐充盛,化生元气,促进生长发育。
论《内经》对宗气的认识
论《内经》对宗气的认识论《内经》对宗气的认识脏腑功能的正常,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宗气即为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内经》的《灵枢·邪客》、《灵枢·五味》、《灵枢·海论》等篇中均有论述,被后世诸多医家所重视。
宗气的形成和人体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有关。
《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灵枢·五味》亦云:“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说明宗气是人体一身之大气,其来源于水谷,通过呼吸出入,纳入自然界的清气,由水谷之气合于自然清气而成,故生成于脾肺。
《灵枢·邪客》又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表明了宗气的分布及功能。
宗气聚集于胸中,上出于喉咙,具有贯通心脉,推动气血运行,推动肺脏,助益呼吸功能的作用。
此外,宗气走息道以形成声音,司呼吸以维持气血清浊交换,贯心脉以推动营血运行,故临床诊治发声病证,如声音嘶哑;呼吸病证,如咳喘、气短;血脉病证,如血脉运行迟缓、血脉滞涩等病症,多从调治宗气入手,实则泻邪以畅宗气,虚则补益脾肺之气。
《灵枢·海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自然界东西南北四海为比喻,来说明胃、冲脉、膻中、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称之为人之四海,其所云:“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说明膻中为气海,其输上在哑门穴与大椎穴,前在于人迎。
《灵枢·海论》同时指出人体四海作用正常,可维持人体的生命;如果四海作用反常,就容易败亡。
懂得调养四海的,就有利于健康;不知道调养四海的,就有害于健康,即“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而后还总结了气海有余不足的表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与肺气不足有关。
正因为四海是人体精气汇聚之处,其有余为邪气壅滞,不足则是精气虚弱,而其临床表现与相关脏腑有密切关系,则气海有余、不足与肺气虚实相关。
宗气名词解释
宗气名词解释宗气,指的是族群之间的优越感,是一群长期拥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的人共同维护下来的一种习俗。
宗气主要通过家族红利,包括族谱维护、宗族联络等方式进行传播,催生了宗族政治组织、宗族企业和宗族文化建设等不同形式的统治。
宗气也可以说是一种政治现象,它在我国古代政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机制。
宗气说法既是古代政治的一项精髓,也是古代民主的渊源,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古老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以宗至上、家至尊的特殊社会结构和文化格局。
正如社会学家司马光所说,古代民主是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和根据宗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这种宗族制度是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关系的核心。
宗气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影响到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
宗气使得家庭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被宗族制度所禁锢,从而形成了“家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的局面。
宗气也使得家族财富的分配严格按照宗谱等级,从而形成了家族财富集中在小部分家庭的现象。
另外,宗气还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分布。
因为宗气,家庭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政治化,从而使得一些有宗族背景的人更容易获得政治职位,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当中,家族政治形式更加浓重。
宗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构成,一直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影响仍然显而易见。
宗气的发展和影响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方面,如家庭传承、宗族整合以及社会文化发展,但是,宗气的滥用也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宗气在不断发展,比如说古代中国官府政治机制等,充分证明了宗气与中国历史文化及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中国社会应该借鉴宗气的家庭传承精神和宗族整合的思想,建立一种良好的家庭伦理和宗族文化,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避免滥用宗气,避免影响个体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家庭伦理、宗族文化和社会正义等公平正义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宗气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浅析宗气
在 宗气 的命名上 , 张显 耀认 为: “ 因 宗 气 所 居 部 位 是 一 切 后 天 精气 的出生地 、 起 点站 和归宿处 , 宗 气 的 实 质 是 心 肺 阳气 , 可 谓 是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的宗 主 , 故 被 历 代 医 家 尊 称 为宗 气 】 。 ” 宗气 又称 “ 大气” , 是 区别 于先天 禀赋 , 由后 天 获 得 而 来 。 它 是 由“ 司呼 吸” 之肺脏 行 使 生理功 能 , 从 除 人 体 自身 以 外 的 自然
学 中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对疾 病的辩证 、 诊断、 治 疗 都 有 着 深 远 的影 响 , 发 挥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在 我 国 中 医学 历 史 上 也 有 许 多 医 家 及 医学 著 作 对 宗 气 的产 生 、 生理功 能 、 病 理 以及 临 床 应 用 做 了诸 多研 究 和 论 述 Ⅲ。
脏 腑之气 ; 流 人经 络则为经 络之气 ; 入于 肾 脏 则 化 生 为 肾 气 , 以 心之 阳 气 , 是 以心主 血 脉 , 心 之 府 虚 里也 】 。 同时 , 张 显 耀 对 宗 气 的 实 质 进 行 了进 一 步 深 入 的 研 究 , 得出 “ 宗 气 的存 在 , 要具备 _ 二个客
【 关 键 词 】宗气; 概 述
[ 中图分类号]R 2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 1 1 ( b ) - 0 1 8 6 - 0 2
1宗 气 的概 念
生 成的 “ 水谷 精 微 ” 相 结合而成 , 所 以说 自然 界 的 “ 清 轻 之气 ” 与
乃生; 二须司呼吸、 运气血的功能发挥 正常; 三须体用结合。
中医基础: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中医基础: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分别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元气:是由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
亦称“原气”。
元气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流行于全身。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
宗气的生理功能: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营气属阴,也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由水谷精微中的慓悍滑利部分化生。
卫气的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人体的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必须分清楚
人体的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必须分清楚《内经》记载的气有70余种,从分类上看有自然界之气,如天气、雨气、云气;有人体之气,如营气、卫气、宗气等;有病气,如邪气、湿气、风气、寒气、热气等。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人体之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从整体而言,是由肾中精气、脾胃化生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的,并且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由于其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又有多种不同名称的气。
我们根据气的来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重点学习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这四大类气。
“一、元气”1、概念元气又叫原气、真气,是以先天精气为基础,赖后天精气以充养,而根源于肾之气。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人们常拿人和一棵树来比类,大树的根是树的动力本源,而人体的本源就是元气。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中医里“先天之气”也被称为元气,并不包含“后天充养的精气”。
所以,当我们学习中医,看到不同的书或文章里提到“元气”这个概念时,需要心里合计一下,这里提到的“元气”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本节课讲解的元气,是按照定义,指“以先天精气为基础,赖后天精气以充养,而根源于肾之气”。
2、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中精气所化,但是它又要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不断地充养,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
所以它是以肾中精气为主,同时又有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来培育,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元气。
元气通过三焦布散周身。
联想到自然界的树,树到了秋冬,树枝树梢都没有叶子了,而到了春夏它的叶子又开始生发,它的生机来源于哪里呢?就是来源于树根当中的动力。
通过树根的动力向上逐渐输送营养到枝条,所以树木才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而人体的生机在于元气,元气通过位于下焦的肾向上弥散到中焦,再向上弥散到上焦,再向上输送到头目,都是元气以三焦为通道来激发推动全身的生命活动的。
所以说,元气是通过三焦布散周身的,三焦是元气运行的一个通道。
宗气
经义1.《内经》邪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
2.刺节真邪曰∶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
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3.《灵枢•五味》亦云:“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平人气象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脉。
宗气也,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4.读医随笔: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脾胃清精气与肺呼入之清气),出于肺,积于气海(下注气街,滋生元气),行于气脉之中(循喉咙,贯心肺),动而以息往来者也。
宗气者,动气也。
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虚则短促少气,实则喘喝胀满。
宗气不到则痿痹而不用。
第四点叙述了宗气之生成,其布散储藏,其功用所主。
在中药亲试记一书中黄芪药解中记述了张锡纯以黄芪治疗宗气下陷的验案简述如下案一:“沧州董氏女,年二十余。
胸胁满闷,心中怔忡,动则自汗,其脉沉迟微弱,右部尤甚,为其脉迟,疑是心肺阳虚,询之不觉寒凉,知其为胸中大气下陷也。
其家适有预购黄一包,俾用一两煎汤服之。
”案二:“一妇人产后四五日,大汗淋漓,数日不止,情势危急,气息奄奄,其脉微弱欲无,问其短气乎?心中怔忡且发热乎?病患不能言而颔之。
知其大气下陷,不能吸摄卫气,而产后阴分暴虚,又不能维系阳分,故其汗若斯之脱出也。
遂用生黄六钱,玄参一两,净萸肉、生杭芍各五钱,桔梗二钱,一剂汗减,至三剂诸病皆愈。
”案三:“奉天大关东于氏女,夜中忽不能言,并不能吸,知其脉气分甚弱,故此次直断为胸中大气下陷”故由上可知,宗气所主呼吸言语声音确无疑,有理可循,有案可依,若深思之,宗气之所主与心肺有莫大关联,肺主气,司呼吸,故亦主声音言语,再者,在案例宗气下陷中出现汗出或自汗,动则加剧的原因,大概为肺宣发统摄卫气,卫气失去统摄,表虚营阴外泄,故汗出,再者宗气为动气,一息一呼,运动之时莫不耗散宗气,使汗出更甚。
从《黄帝内经》谈宗气之用
从《黄帝内经》谈宗气之用在《内经》的《灵枢·邪客》《灵枢·五味》《灵枢·海论》等篇中均有论述人体之宗气。
《内经》认为宗气为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质基础,故被后世诸多医家所重视。
宗气的形成和人体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有关。
《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灵枢·五味》亦云:“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说明宗气是人体一身之大气,其来源于水谷,通过呼吸出入,纳入自然界的清气,由水谷之气合于自然清气而成,故生成于脾肺。
《灵枢·邪客》又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表明了宗气的分布及功能。
宗气聚集于胸中,上出于喉咙,具有贯通心脉,推动气血运行,推动肺脏,助益呼吸功能的作用。
此外,宗气走息道以形成声音,司呼吸以维持气血清浊交换,贯心脉以推动营血运行,故临床诊治发声病证,如声音嘶哑;呼吸病证,如咳喘、气短;血脉病证,如血脉运行迟缓、血脉滞涩等病症,多从调治宗气入手,实则泻邪以畅宗气,虚则补益脾肺之气。
《灵枢·海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自然界东西南北四海为比喻,来说明胃、冲脉、膻中、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称之为人之四海,其所云:“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说明膻中为气海,其输上在哑门穴与大椎穴,前在于人迎。
《灵枢·海论》同时指出人体四海作用正常,可维持人体的生命;如果四海作用反常,就容易败亡。
懂得调养四海的,就有利于健康;不知道调养四海的,就有害于健康,即“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而后还总结了气海有余不足的表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与肺气不足有关。
正因为四海是人体精气汇聚之处,其有余为邪气壅滞,不足则是精气虚弱,而其临床表现与相关脏腑有密切关系,则气海有余、不足与肺气虚实相关。
宗气名词解释
宗气名词解释宗气是中国古代理论的一种伦理学说。
它认为是社会与家庭中的伦理价值观、原则以及做人的道德准则可以从宗族文化中的共同宗教信仰、血统关系、共同历史记忆和家庭传统中得到解释。
它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家族传统,以保护家族群体的完善与繁荣。
宗气可以被定义为家庭、宗族或宗派在道德、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上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传统。
它们形成一个宗派的民族特色、文化特征与宗族认同,从古代到现代,无一不贯穿于宗族核心的伦理思想,形成了宗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精神。
宗气涵盖了众多方面,如家庭、宗族、宗派、家传、习俗、血缘关系等。
宗气在道德上提倡仁慈、公平、宽容、尊重、公正、诚实、礼仪、宽大、勤奋、坚守信仰、家庭关系等。
它也强调宗族群体保持自然平衡和被动参与社会发展,追求和维护家族福祉和繁荣。
宗气也是一种责任观念。
它强调家族的代际交替,认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家族历史延续的责任,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垂范以往,遵循宗法,维护宗族共同福祉,并尽自己所能对宗族特有传统和遗产维护和传承,以实现宗族未来的进步。
宗气不仅在家庭、宗族和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中国的皇帝们都强调宗气,他们认为宗气是他们政治管理的基础。
它可以建立一种强有力的宗族认同和归属感,并帮助建立大一统的社会秩序,在血缘关系下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总结而言,宗气是一套家庭传统与伦理价值观,试图以宗派传统和历史记忆为基础,以共同宗族文化观念、血缘关系和家庭传统为基础,为人们树立一种道德观念,提供一种文化中心,并实现宗族福祉和发展的目标。
宗气在古代中国得到广泛弘扬,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可以被认可和追求。
内功之宗气和元气及其功能
内功之宗气和元气及其功能
什么是宗气?
宗气是由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中运化而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并聚集于胸中。
由于胸中是全身气最集中的地方,故有“气海”之称。
《灵枢》指出:“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
”
宗气的功能是“贯心脉而呼吸”。
宗气具有推动心脏搏动、调节心率和心肺动脉血之功能。
什么是元气?
元气又称作先天之气。
《道枢·金液还丹内篇》中说:“元气者,身中混元之气,人之根本也,念住则气停矣,神行则气散矣。
”这里不仅指出了元气就是人体的混元气,而且指出了混元气是受意念活动支配的。
《难经》中认为元气就是“肾间腠理动气”,其气与命门相通。
由三焦行使“主持诸气”之功能,使之成为人的生命之根本。
在《八难》中对元气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也。
所谓十二经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者,人之根本也。
”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主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的盛衰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亦与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微密切相关。
浙江兰溪馆:
联系人:楼老师
电话:180****7985
地点:浙江省兰溪市六洞山栖真寺混元太极健身中心
商务合作:185****5808。
真气、元气、元炁、原气、先天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
真气、元气、元炁、原气、先天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真气、元气、元炁、原气、先天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这么多中医、道家提及的气,到底都是些什么东东?怎么区分的?都有什么用?相信大部分人都搞不清这里的道道,笔者也不敢说都懂,都分得清,今天尝试着从4大气来分别阐述、引申、探讨一下。
这么多气,崩溃了笔者接触这些气的时候,不论中医还是道家,都有各种各样的气的名字、称谓,有的应该是真实存在,有的是个人叫法不同,有的可能根本就是混淆视听、不懂装懂得来的名字,这种种乱象,也很符合后世人心的浮躁。
上文分析过,“道”生“德”,德一之气分化成这后来的各种气(炁),而按气的特性不同,可能有很多种分法,比如说按五行来分:金气(义)水气(智)木气(仁)火气(礼)土气(信)笔者觉得,儒家是道家的简化版、通俗版,适合老百姓认知。
笼统的来说,人体内所有的气,可以统称为真气,真气一般由以下三种起构成:•元气;•脾胃运化而来的后天水谷精气;•肺吸入的清气;其中,元气也可叫做肾中精气(前文分析过肾和元炁的关系,请看“如何续命”一文),是由先天一点灵光中析出的部分和从父母的凡炁传承的一部分,以及出生后至14、16岁期间从天地自然中所夺得、摄入的一部分共同组成,这应该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元气。
元气也叫元炁或原气,是人体最最重要、初始的气,应该就是德一之气(德一之气参见前文“如何续命?”);组成在上部分说过,先是由父精母血获得凡炁,在将出生时,一点先天灵光入体,与凡炁阴阳配合,散布于身体各部,是各部功能的源动力。
出生后,人类在7岁前的先天状态中吸收天德地气最为顺畅,之后逐步丧失这种功能,在14-16岁左右,元气的先天储备工作即告完成,元气又称北海真水,会经过尾闾逐步渗漏为人体需要的能量,被人体、后天识神调用消耗,其中眼耳鼻舌身的消耗最大!如果任其消耗,男人大概在64岁,女人在49岁附近,会丧失了生育功能,差不多就是元气的尾声,之前笔者分析过为什么人在30岁附近是人体健康、精力状态的分水岭,其实内经的分析依据和道家的理论是同源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阅读精华版。
大宗气的概念
大宗气的概念大宗气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概念,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化传统。
它是指宇宙中的一种原始力量,一种无形无质的能量,贯穿宇宙万物,包括人体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在中国哲学中,大宗气与道家的“道”、“天道”、“自然”等概念密切相关,是宇宙运行的根本动力,是一种普遍而宏观的存在,超越个体与局部,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性质。
大宗气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一种信仰和哲学观念,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活方式和养生方法。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中,大宗气被看作是宇宙的本源和根本力量,它贯穿着天、地、人三者,是造化万物的根本元素和生命的源泉。
根据古代的理论,在宇宙开始时,大宗气作为一种无形无质的原始力量形成了宇宙的起源,它包含了一切生命的本质和能量。
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大宗气通过各种形式和运动表现出来,它是宇宙万物的灵魂,是一切事物的生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宗气的概念与道家的“道”、“自然”等密切相关。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宗气形成的,而“道”则是大宗气的秩序和规律。
大宗气是一种不可见的能量,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包括了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结构。
在中国哲学中,大宗气与“道”一样,超越了任何具体事物和形态,具有极其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它是宇宙运行的基本原理,是所有事物的本源。
在自然界中,大宗气的表现主要是一种自然力量,它形成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地质变化、生物演化等种种现象。
除了在哲学理论中,大宗气的概念在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医理论中,大宗气被看作是人体内部的阳气,它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元素。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阳气如果充沛,就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反之,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的疾病和不适。
因此,中医强调通过调理大宗气来维持身体的健康,例如通过饮食、锻炼、按摩、针灸等方法调理大宗气,使之保持平衡和流畅。
另外,大宗气在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强调通过调理大宗气来维持身体的健康,保持精神的平和和身体的活力。
生命的动力——宗气
生命的动力——宗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这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就脏腑、经络而言,气是构成脏腑、经络和维持其生理活动的最基统一,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只有气机调畅,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失调,即为“气机失调”,就会发生病变。
如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肝气郁结,心肾不交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而死亡。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而无处不到。
由于其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祖气)宗气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宗气的生成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注:宗气因而关乎中丹)。
(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因此,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和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是否正常,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
三焦为诸气运行的通道,宗气还可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
此外,《灵枢·刺节真邪》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足阳明经脉的腹股沟部位),再下行于足。
道家的一气两仪三元四象五行六欲七情八卦九窍十损
道家的一气两仪三元四象五行六欲七情八卦九窍十损一气:气又分先天气和后天气,先天气是出生时自母体里产生的气,称为先天气,也称祖气。
后天气是我们的呼吸之气。
二仪:由一气化生,二仪分为阴仪和阳仪,万事万物都分阴阳。
天为阳,地为阴。
日为阳,月为阴。
陆地为阳,海平面为阴。
动为阳,静为阴。
男为阳,女为阴。
乾为阳,坤为阴。
天理为阳,私欲为阴。
人身体内有阴阳二气在流动,道家讲:阳满为仙,阴满为鬼。
三元:精气神元精:《道德经》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
元气:《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元神:《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三元:天地人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方青龙西白虎,南面朱雀北玄武。
四兽狰狞不可當,定计将军能做主。
两手擒来合战时,正见中秋月当午。
杀气惊天动鬼神,用尽周星震區宇。
须臾战罢兵器收,产颗明珠号真土。
四象:水一火二木三金四。
《易经》里讲:少阳,少阴,老阳,老阴是四象,代表着春夏秋冬,生长老死,方向是东西南北,子午卯酉,先天卦是乾坤坎离,后天卦是坎离震兑,身体是心肝肺肾。
五行:木火土金水不戒杀则无仁而缺木,在天则岁星不安,在地则东方有灾,在人则肝胆受伤。
不戒邪淫则无礼而缺火,在天则荧惑星不安,在地则南方有灾,在人则心小肠受伤。
不戒酒肉则无智而缺水,在天则辰星不安,在地则北方有灾,在人则肾膀胱受伤。
不戒妄语则无信而缺土,在天则镇星不安,在地则中央有灾,在人则脾胃受伤。
六欲:眼耳鼻舌身心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六贼者,眼耳鼻舌心身是也。
眼食色而不绝,久以后这点灵性,堕在卵生地狱,变为飞禽鹊鸟,羽毛之类,身披五色翎毛,何等好看。
耳听邪话而不绝,久以后这点灵性,堕在胎生地狱,变为骡驼象马,走兽之类,项戴铃铛,何等好听。
三皮老师讲气(下)
三皮老师讲气(下)第五个就是人体之气的分类,我们重点就是要看第二部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是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这是我最认同的一句话,元气就只能这么定义,没有其他的定义方法,这个定义是非常准确的,是恰当好处的。
元气、原气、真气,内涵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先天之气,所以很多电视里面你们看,“大伤元气”,比如射雕英雄传,黄蓉被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一掌打伤,然后被一灯大师救活,之后一灯大师大伤元气,人一下子老了好几十岁,武功尽失;比如说有些人突然之间伤心,家人逝世,一下子会老了好几十岁,这就是真正的大伤元气,因为那是人的根本。
我们再看它的生成与分布:由肾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除了肾藏精,我们中医还有很多的观念,比如神阙、比如命门这样的穴位,特别是命门,我们中医认为元精元气都藏在命门穴里面,命门穴在我们后背中线第2腰椎下两个肾俞中间,也就是肚脐眼正对的后面所在,所以你们看有些人这个地方骨折了,他是很容易大小便失禁、甚至有生命危险的。
如果说这个地方经常痛的人,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说为什么我非常重视这个地方做艾灸,非常重视这个地方保温,大家一定要去体会,因为这个地方是人的元精元气所藏之处。
所以我们中国人练武蹲马步,基本上前面都是护在肚脐眼旁边,后面护着命门,命门不能被人们打哎,你打了生活质量会很低的,会死人,所以说我们经常讲医武同道,医道同源,以前古时候会武的人都会医,会医的人也会武,因为他不会武也会武了,为什么呢?一个中医他对经络很熟悉,他知道你的弱点在哪里,可是他不会下手,他不忍心伤害生命,比如说打架的时候你打我10下我不还手,搞不好我打你一下打中你就要死,因为他知道哪些地方打一下人就要晕就要趴到,甚至可以打死,人身上有36死穴。
特别是要经常扎针的,不管你隔着多少衣服,不管你肥瘦、高矮,反正一看就知道你死穴在哪里。
而我们的命门也很重要,也是死穴之一。
所以这个我们要注意,不要随便打人的腰上,有时候你随便打一下,把人打残的都有,人的命就在这个拳头下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气与宗气.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
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
祖气与宗气
丹道上,对祖气论述颇多,对宗气则很少谈及,一般是把它作为一个引子,引发先天之开合,但实际上宗气也是很重要的,今天的医学特别重视宗气的作用,因为宗气一断,人就会死。
人身上有两个气海,上气海是膻中,所谓胸中大气,下气海是丹田,分别是宗气与祖气的聚集之处。
宗气是人后天之本,一般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实际是因为宗气要靠水谷之能量的补充,宗气是心肺功能得以进行之本,即所谓“贯心脉、行呼吸”者,人若心跳或呼吸停止,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亡,可见宗气的重要。
宗气若弱,人就会得各种心肺疾病,象肺心病、心衰、肺痨等等,宗气壮盛的人,心肺功能会很好,身体就强壮,象运动员的身体。
炼丹的人都喜欢谈先天气,但有很多身体并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忽视了对宗气的培养。
其实传统上有很多对宗气的培养锻炼方法,包括各种的呼吸方法以及导引之法,这些虽然是小术,但是却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没有办法进入丹功的阶段的,过去的丹法之修是从有为入无为,自后天下手培补先天,由动入静,由外入内,看似走弯路,实际是最扎实的。
既然号称为“祖宗”,当然就是人生命最重要的东西,作为培补后天之法,个人觉得太极拳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呼吸,一个是腰腹,不要做成单纯的体操,另外,站桩是非常好的方法,象浑圆桩、三合桩、形意的三体桩等等都效果很好,但要注意一点,站桩有打法、炼法、养法之别,象三体式,有些要求是针对武术打法的,不适合炼养之用。
宗气与思虑神是一对,宗气祖,大脑精力就充沛,包括营卫二气也是宗气所发,故而营卫循环的经络周天还是后天功夫,属于顺法,可以祛病,不能延年。
祖气则与元神是一对,元神与元气的发动是同时的,元气充盛的人,元神的智慧和能力就大,人就很有灵性和悟力,元气衰弱的人,元神也弱,容易受外来的东西所控制,容易被暗示,也容易有离体的现象,以及今天医学所说的一些类型的精神异常;还会走入鬼神歧路,见到许多神灵,当然就更危险——也有些人还乐此不疲,自以为玄妙呢。
道家不同于佛家的一点就在于更重视培养充实元气,所以道家的修炼中,元神的活力和能力往往比较强,也不容易受到干扰;相反如果不重视元气的话,即便是元神灵动,也会经常感到虚弱,并且有受到外邪侵扰的危险,而且在重大的证悟上,往往会因为悟力、精力的不足而功亏一篑,也就是说,不能神气双修的话,元神是什么也做不了的,纵有所悟,皆是乾慧。
后世道家有阴神阳神之说,以孤修为阴,也是这个道理。
祖气与宗气、识神与元神,是对应的范畴,后天动则先天隐;先天主,则后天息。
所以先天气与元神出现的时候,一定是后天神气停止活动的时候,如果后天还在用事,就是先天还未主宰——当然,对已经成就的人则不是这样,他已经可以先后天混化,没有什么先后之事了。
一般的气功入静,都是在呼吸与意识上做文章,所以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
但,并不是后天停了先天就一定会出现,因为一般人后天停止了就是死亡。
后代有所谓识神死元神生的说法,其实并不是要识神真正死的,道家称玄关为生死门户,也是有道理的。
在修炼中并不是后天断绝之死,而是先天取得主宰之后后天的退位,所谓清净、无思无虑、坐忘、无欲等等,都是为了先天能顺利出现和主宰,修炼中先天发动和取得主宰,才是真正的开始。
而真正的所谓火候,也是这个时候才有意义,入定之后才行得真正的火候,火候毕则自然出定,出定后则元神隐而识神主事。
玄宗是从得先天气下手,禅宗则是从启动先天神下手,由于神气会同时发动,所以修禅宗的也会有气脉的变化,但由于它没有我玄宗修命之法,所以也就不能抟炼成丹,而是走了由神证性之路。
后代的密宗发展出来的时轮乘修法,号称是最高明彻底的方法,心与气同修,可以破最微细的俱生无明而速证即身成佛的果位,贬显教只知修心不知修气不能断微细无明,
在我看来实在是有抄袭借鉴道家性命双修之法的嫌疑,且其所谓内时轮、外时轮、密时轮相应的修法也简直是道家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天人合发、内真外应的翻版。
呜呼!
这里说的宗气、祖气,都是就人的一身而论,并没有涉及虚空工夫,祖气在人是先天,在丹法中只是后天中之先天,属于玉液阶段,离金液阶段尚远。
作为健康延年是足够了,智慧也会很大,也会发许多的神通,但却仍然抵不住生死,即古人说的黄叶非真金。
修为需明理,比如,有人讲阳举为活子时,有人讲兴阳是元气外漏,谁的对呢?为什么?清浊的标准是什么原理呢?弄不明白就盲目去修,没有不出问题的。
祖气藏于丹田,所谓生殖之精的产生,只是它的一个小用而已,肾主闭藏,元阳发越于外之外阳兴举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同时,肾之水府,中所藏的元阳又是修丹所必须之药物,而且修为运炼所得之真物也必须靠肾之闭藏来封固以防走失,其中道理有很多。
又比如阳神一说,自古传扬,但罕有成就者,到底有没有可能成就呢?在坛子上争论也不少,但在理上很少去分析。
古人说的标准,如大定、定中呼吸及六脉全无、无饮食眠梦等事、不畏寒暑、无汗、定中透体空明、无欲漏、以及眼、齿、血液等等各处的表现,所有这些都是什么道理?能不能达到?理上若有,事上必可成,如果说没有见过就怀疑,还是嫌草率。
其实今天的人为什么不能成就,是有原因的,比如百日筑基,若是童真体七天可成,破体百日也足够了,可今天的人一百个百日也未必够,运炼出点好东西来,也随即又散去,还谈什么上乘工夫。
下大功的时候,过去是坐关,专修专持,昼夜进功,哪有什么吃饭睡觉的事,更不说出来散心了,否则火候一断,怎么成就。
养阳神的事,更是不能有半点差错,不能大空大定,必不能出阳神。
今天哪有专修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