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之比较

合集下载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性质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性质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性质作者:何春燕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34期摘要好意施惠是一种在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

由于对好意施惠在理论上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法律上也缺乏对好意施惠的明确定性,所以人们在面对好意施惠问题时往往与其他行为发生混淆,导致在处理关于好意施惠的纠纷时也会模糊不清。

好意施惠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不能当然地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实务中,应当结合当事人的意思,衡量双方利益和交易习惯,根据个案情况确定。

关键词好意施惠法律行为无偿契约作者简介:何春燕,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2-179-02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诸如邀请同事吃饭,替邻居照看孩子,让朋友搭便车,帮人指路,到站请邻座的人叫醒等现象,德国的判例和学说对此类行为讨论颇多,德国学者们将此类行为称为“情谊行为”,台湾地区学者们称为“好意施惠关系”或“施惠关系”,而大陆地区学者们有称“好意施惠行为”也有称“施惠行为”。

本文统一称“好意施惠行为”。

目前在我国的法律中,对好意施惠行为并未有明确规定,实践中的判例可借鉴之处也无多。

对好意施惠法律性质进行探讨,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法律和社会意义。

一、好意施惠行为的概念(一)好意施惠行为的概念好意施惠行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常见情形有搭便车、顺路代为投寄信件、帮助邻居照看孩子、火车到站叫醒、代为投寄信件、参加友人聚会等。

两大法系在描述这类行为时有所区别。

大陆法系的定义从行为的构成要素出发,主要着眼点是行为人主观上缺乏受法律约束的意思表示。

大陆法系如德国学者梅迪库斯称其为“情谊行为”:有些行为发生在法律层面之外(Gesch fte auerhalb der Ebene des Rechts),因此它们不能依法产生后果。

这类行为没有统一的名称,学者们通常称之为纯粹的“情谊行为”(Geflligkeiten)或“社会层面上的行为”。

好意施惠行为的法律后果(3篇)

好意施惠行为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好意施惠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自愿向另一方提供帮助或者便利,不追求任何经济利益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好意施惠行为无处不在,如邻居帮忙搬家、朋友借车等。

然而,在法律层面,好意施惠行为并非不受约束,其法律后果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好意施惠行为的定义、法律特征、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好意施惠行为的定义与法律特征1. 定义好意施惠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自愿向另一方提供帮助或者便利,不追求任何经济利益的行为。

好意施惠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自愿性:好意施惠行为是当事人基于自愿原则进行的,不存在任何强制或者欺诈。

(2)无偿性:好意施惠行为不追求任何经济利益,行为人提供帮助或者便利是出于善意。

(3)非法律义务:好意施惠行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义务,行为人没有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法定义务。

2. 法律特征(1)非合同行为:好意施惠行为不属于合同行为,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

(2)非侵权行为:好意施惠行为不涉及侵权行为,行为人提供帮助或者便利时,不存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3)非法律义务行为:好意施惠行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义务,行为人没有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法定义务。

三、好意施惠行为的法律后果1. 行为人免责在好意施惠行为中,行为人提供帮助或者便利时,若发生意外事故,一般不负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3条规定:“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的原因,导致损害发生的,不承担责任。

”因此,在好意施惠行为中,行为人免责的情形较多。

2. 受益人责任在好意施惠行为中,若受益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利用行为人的帮助或者便利,导致损害发生的,受益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因受害人的过错导致损害发生的,受害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在好意施惠行为中,受益人责任主要表现为过错责任。

3. 侵权责任在好意施惠行为中,若行为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损害发生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好意施惠法律后果(3篇)

好意施惠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好意施惠是指一方基于好意而向另一方提供帮助或者提供服务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好意施惠行为较为常见,如邻居帮忙搬家、朋友间相互借车等。

然而,在法律层面,好意施惠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一直是学界和司法实践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好意施惠的定义、法律性质、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好意施惠的定义与法律性质1. 定义好意施惠是指一方基于善意、友情或者道义等原因,自愿向另一方提供帮助或者提供服务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是无偿的,且不涉及任何法律义务。

2. 法律性质关于好意施惠的法律性质,学界存在两种观点:(1)好意施惠不属于法律行为。

此观点认为,好意施惠行为缺乏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好意施惠属于法律行为。

此观点认为,好意施惠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可以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目前,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好意施惠的法律性质,但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以认为好意施惠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法律效力。

三、好意施惠的法律后果1. 好意施惠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1)不产生法律义务。

好意施惠行为本身不具有法律义务,当事人之间不承担法律责任。

(2)不产生侵权责任。

在好意施惠过程中,如果造成他人损害,一般情况下不承担侵权责任。

(3)不产生违约责任。

在好意施惠过程中,如果一方未能履行承诺,一般情况下不承担违约责任。

2. 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1)侵权责任。

在好意施惠过程中,如果一方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违约责任。

在好意施惠过程中,如果一方未能履行承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不当得利。

在好意施惠过程中,如果一方因对方的好意施惠而获得利益,应当返还不当得利。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一:甲乙是邻居,甲因搬家需要帮助,乙主动提出帮忙。

在搬家过程中,乙不慎将甲的物品损坏。

根据好意施惠的法律性质,乙不承担侵权责任。

好意施惠

好意施惠

好意施惠是司法考试近年来司法考试民法的重要考点,下面从下它的定义、判断标准、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形以及好意施惠关系履行请求权为广大司考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

好意施惠指好心热情地表达了对于对方的关怀,但是,没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这在生活当中是属于正常现象。

好意施惠关系在我国民法上未设规定,实务上亦无判例可供借鉴。

一、好意施惠关系判断标准与法律行为不同,好意施惠的行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为,但行为人不具有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

法律行为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发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实。

如买卖、借款、承揽合同等,都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法律行为虽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但人基于内心的意思而发生的行为,未必都是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人基于内心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为。

二、好意施惠不同于无偿合同好意施惠即没有接受法律拘束的意思,通常不会产生法律关系,不由法律而由道德、友谊等其他机制调整。

不属于民法上的意思表示,欠缺法律效果意思,典型的情形如下:1、答应嫁给你或者娶你:这一般是忽悠人的,岂能当真?2、邀请朋友吃饭:朋友说以后的某日请你吃饭,如果不请,岂有法律责任?3、到站叫醒:旅途中遇到陌生人,两人聊天甚欢,后西安到站欲睡去,让后到站的一方到站交自己,结果,结果在到站的时候,都睡的像猪猪一样,先到站者岂能要求对方赔偿?4、搭便车:朋友说让你搭顺风车去某地,后来失言,难道可以请求其对你造成的损害?三、可能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形2、邀请邻居未成年儿童去游泳:由于邀请的在先行为产生了一种义务,即对于未成年儿童的精心照顾,没有尽到者,承担侵权责任。

1、强行劝酒:这是一种恶习,尽管是好意,但是如果因此而造成对方收到伤害的,承担侵权责任4、答应别人后又故意不叫醒对方:上述第四中情形中,如果后到站者没有睡着,看着先到站一方熟睡而故意不叫醒对方的,承担赔偿责任。

3、开车出车祸(故意或重大过失):在上述请别人搭便车的情况下,尽管自己只是随便说说,但是对方非常认真,最后碍于情面不得不让对方上车,之后在行车途中,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造成对方伤害的情形,承担侵权责任。

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区分标准

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区分标准

好意施惠与⽆偿合同的区分标准在实务中,对意思表⽰最难判断的就是效果意思的有⽆,这实际上还牵涉到民事法律关系成⽴与否的判定问题。

我们可以好意施-惠与⽆偿合同的区别为例来探讨之。

以当事⼈之间有⽆对价的给付为标准进⾏分类,可以将契约作有偿与⽆偿之分。

⽆偿合同是当事⼈从对⽅取得利益,⽽⽆需⽀付对价的契约。

实务中有⼀些貌似好意施-惠但实为有偿契约的情形,如:甲、⼄、丙、丁为同事,同住⼀⼩区,为节约费⽤,四⼈约定轮流开车上班。

这种乘车费⽤的给付⽅式有⼀定的隐蔽性,"免费"乘坐他⼈汽车是以⾃⼰按约定接替他⼈为代价,所以该契约为双务有偿。

⽽好意施-惠与⽆偿合同的相同之处在于⽆偿性和施-惠性,区别在于好意施-惠的当事⼈间就其约定⽋缺法律上⾏为的法律效果意思,⽆受其约束的意思。

也就是说,好意施-惠之⼈向相对⽅所作表⽰,⽆意接受法律之约束,因此好意施-惠是独⽴于法律关系之外的关系。

从概念上进⾏⽐较,两者似乎泾-渭分明,但在实务上多将好意施-惠关系当成⽆偿合同来处理。

实际上两者权利义务相差甚巨,准确理解和掌握⼆者区别⾄关重要。

1、判断标准⼀——效果意思。

考查当事⼈之间是否有产⽣法律上的约束⼒——效果意思。

此处的效果意思专指表⽰上的效果意思,即以书⾯或⼝头形式的表⽰⾏为所推断的效果意思。

表⽰上的效果意思实为对内⼼意思的⼀种猜测,具有不确定性。

例如,甲驱车到a地办公,因⼄是a地⼈,近⽇将返家,便邀其同⾏,甲是否有意与⼄缔结⽆偿运输契约之合意?⽆法明判。

有学说认为不受法律约束的意思,当事⼈得明⽰之,如表⽰其所约定的乃属"君⼦协定"。

将"明⽰"作为区分好意施-惠与⽆偿合同的标准之⼀是可⾏的,但显⾮唯⼀标准也不宜将其绝对化,因为它隐含着将⼤量的好意施-惠关系归⼊⽆偿合同之嫌。

假如⼄在运输途中因意外死亡,则甲将因《合同法》第302条、第290条所确⽴的⽆过错归责和安全运输到⽬的地义务的违反⽽承担赔偿责任,这是显不公平的。

论好意施惠的判定标准

论好意施惠的判定标准

论好意施惠的判定标准法律实务中常有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难以区分的问题,本文从好意施惠性质入手,详细阐述好意施惠的判定标准,以期对法律实务有所帮助。

一、好意施惠的概念界定好意施惠行为是一种在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比如免费搭车,照看孩子,代购物品等等。

德国判例法上称之为“情谊行为”,是指“一种发生法律层面之外,因此它们不能依法产生后果”的行为,从实质上来讲,其特征包括,第一,好意施惠关系中的行为人并无设立法律上权利义务之意思,其意思仅可称为行为的意志性;第二,好意施惠行为是一种含有情谊因素的行为,仅仅是由于道德上的同情或自愿之驱使;第三,好意施惠行为的表现形式是无偿的。

二、好意施惠的判定赠与合同、无偿委托合同、无偿客运合同等,是当事人出于善良动机无偿的为他人带来利益的行为,其缔约之目的中含有增进彼此情谊的成分,这些无偿合同除了是法律行为,具有法律约束行为,基本与好意施惠无太大区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极易混淆,一旦判定错误必将对某一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不公平,因此明确区分两者特别重要,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关键的区别点是行为人是否有产生法律上约束力的意图,如文本记载“双方受法律的约束”或“如不履行承担法律责任”等条款,或者双方当事人承认受法律约束,则确定为无偿合同。

但若没有明确的证据,我们绝不能简单的推定为好意施惠或无偿合同。

笔者对判断的客观标准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结合交易场合来解释当事人的意思。

在商业领域的交易习惯中侧重于成立法律关系,即无偿合同;而在非商业领域侧重于认定为非法律关系,即好意施惠;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一般应按客观标准推定,即反证及明示可以推翻。

第二,结合交易习惯来解释当事人之意思。

交易习惯指存在于某一阶层的、所有成员知晓的、经常遵守的行为、语言等方面的行为规则。

交易习惯一般是约束特定阶层所有成员行为的,除非一方当事人有明示或者有证据表明他方当事人理应知道其是排斥这种交易习惯的约束的,否则,可以认为施惠人愿意遵从交易习惯。

好意施惠的重点

好意施惠的重点

三、可能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形
2、邀请邻居未成年儿童去游泳 :由于邀请的在先行为产生了一种义务,即对于未成年儿童的精心照顾,没有尽到者,承担侵权责任。
1、强行劝酒:这是一种恶习,尽管是好意,但是如果因此而造成对方收到伤害的,承担侵权责任
4、答应别人后又故意不叫醒对方:上述第四中情形中,如果后到站者没有睡着,看着先到站一方熟睡而故意不叫醒对方的,承担赔偿责任。
好意施惠是司法考试近年来司法考试民法的重要考点,下面从下它的定义、判断标准、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形以及好意施惠关系履行请求权为广大司考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
好意施惠指好心热情地表达了对于对方的关怀,但是,没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这在生活当中是属于正常现象。好意施惠关系在我国民法上未设规定,实务上亦无判例可供借鉴。
一、好意施惠关系判断标准
与法律行为不同,效果的效果意思。法律行为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发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实。如买卖、借款、承揽合同等,都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法律行为虽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但人基于内心的意思而发生的行为,未必都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人基于内心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为。
3、开车出车祸(故意或重大过失):在上述请别人搭便车的情况下,尽管自己只是随便说说,但是对方非常认真,最后碍于情面不得不让对方上车,之后在行车途中,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造成对方伤害的情形,承担侵权责任。
四、好意施惠关系履行请求权
1、相对人无给付请求权。好意施惠关系并不是合同关系,无法律上的拘束力,当事人之间不产生债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发生给付请求权。如甲答应乙于某日顺路搭乘其车去A地,乙不因此取得要求甲载其去A地的请求权。 2、好意施惠的施惠者不为履行或不为完全履行,对相对人所受损害,不负不完全给付的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否应负侵权责任则应视具体情形由个案予以认定。

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区别有吗?

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区别有吗?

Things are done well, that is, things are done in a timely manner.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区别有吗?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区别是有的;对于好意施惠一般就是在没有法律义务的情况之下而帮助他人;而对于无因管理就是属于一方主动的管理他人的事务;对于两者的异同点都是出示好意。

一、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区别有吗?好意施惠和无因管理两者的区别是有的;1、好意施惠是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2、无因管理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3、好意施惠不同于《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无因管理,因为无因管理行为实施时,被管理人不知道管理人在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管理,被管理人也没有向管理人发出希望管理人实施事务管理的意思表示。

好意施惠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的义务帮工有点相似,但义务帮工是法律行为,而好意实惠是事实行为。

二、好意施惠致损引发的侵权如何确定的?好意实惠致损引发的侵权的认定应当适用过错原则。

但基于好意施惠的无偿性和良好的动机,以及善意目的性,应从民法的公平理念出发,酌情减轻施惠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应酌情适当承担赔偿责任,对因一般过失造成的损害则无须担责。

因此认定好意施惠侵权行为应当慎用,不得与公众对此类案件的期待值相距太远。

三、因好意施惠引发的民事纠纷怎么写诉讼状?(一)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二)原告诉讼请求以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之比较

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之比较

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之比较[摘要]日常生活中,好意施惠的行为经常发生,这类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良好情感。

好意施惠是指行为人出于增进情谊的目的或其他良好的动机而实施了能为他人提供便利或利益的合法行为。

虽然好意施惠和无偿合同都具有无偿性和施惠性,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在好意施惠行为中,当事人间就其欠缺法律上行为的法律行为的效果意思,并没有受其拘束的意思,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好意施惠;民事法律行为;无偿合同“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

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

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

甲要求乙赔偿损失。

对此,应如何处理?”这是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单项选择题第22题的题目。

试题给出四个备选答案,即:A.由乙承担违约责任;B.由乙承担侵权责任;C.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D.由甲自己承担损失。

司法部公布的参考答案是D,即由甲自己承担损失。

从这一简单的小案例中,我们应该分析甲与乙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该不该由法律来加以调整。

甲和乙之间是否是一种无偿合同的法律关系呢?还是只是一种道德层面上所调整的好意施惠关系。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甲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这一行为是否会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先从它们的概念入手,从而引出好意施惠行为与我国民法上所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尤其是无偿合同之间的关系。

一、好意施惠的概念(一)好意施惠的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意施惠的行为经常发生,如邀请同事或朋友到家里吃饭、让熟人搭乘自己的便车或者帮邻居照看小孩等等,这类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良好情感,同时也是社会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一种道德行为。

但是正是由于好意施惠行为通常是道德所调整的范畴,所有很少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故法学界的学者很少会对这类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之辨析

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之辨析
( 四) 法律 效果 不 同
实信用的原则结合具体情 形加 以认 定 。比如 , 甲向身为 医生 的朋
友乙简单咨询一 些健康 常识 , 宜看 作好 意施 惠 , 而让 乙为其 做全 面、 专业 的身体检查 , 此时 已超出好 意施惠 的范 围, 认 定为 成立 医
疗合同为妥 。
( 三 )好 意 施 惠 不 产 生 法律 上 的 履 行 义 务
代履行 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好意施惠既欠缺设定履行义务 的法 律 效果 , 又不能产生履行 义务 。它 是一种 通过不介 入 当事 人之 间利 益变动 的消极 的法 律调整方 式 , 能够 间接予 以损 益归属或者权 益
法定年龄 , 否则合 同可能归 为无效 。例 如 , 甲要下水 游泳 , 将手 表
取下 , 交 由附近一名 1 0岁 的儿童保 管 , 由于该儿 童年 龄未达 到保 管合 同中对合 同主体年龄 的要 求 , 则该 保管行 为不能认定 为无偿 保管合 同 , 但 是可 以视为一种情谊保管行为。 由此 , 好意施 惠的成 立, 对施惠人的 民事行为能力和年龄并无要求 。
好意施惠人 的主观意 图不影 响好意施惠 的利他性 。虽然好 意 施惠在实施行为 的时候 , 主观心理或许有不同的考虑 , I : L  ̄ I 1 张三请 李 四吃饭可能 因为二人是好友关 系 , 单纯为了增进友谊 , 也 可能是 张 三感谢李 四曾经 的帮助 , 也可能因李 四是其上司 , 张三为 了谋求 职位 的升迁 等等不 同的主观意图 , 但 是客观上从 通常社会 观点来 看, 对方仍然获得 了利益。因此 , 是否具有利他性应从客 观上去认
不论是好 意施 惠抑或是无偿 合 同, 一旦行 为人 自愿 实施 了利
他 的行 为 , 使对方 获利 以后 , 行 为人 均无 权要 求受 惠者 返还 该利

好意施惠的法律后果(3篇)

好意施惠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好意施惠行为屡见不鲜,如帮助邻居搬家具、无偿提供咨询服务等。

这些行为往往出于善意,旨在帮助他人,增进人际关系。

然而,在法律层面,好意施惠行为也可能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好意施惠的定义、法律性质、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好意施惠的定义好意施惠,又称好意施舍、善意帮助,是指一方当事人出于善意,自愿对另一方当事人提供帮助的行为。

好意施惠具有以下特点:1. 自愿性:好意施惠行为是当事人自愿实施的,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义务。

2. 善意性:好意施惠行为是出于善意,旨在帮助他人。

3. 非营利性:好意施惠行为不以营利为目的。

4. 非侵权性:好意施惠行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好意施惠的法律性质关于好意施惠的法律性质,学术界存在争议。

以下列举几种观点:1. 无因管理:有学者认为,好意施惠行为符合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属于无因管理的一种。

2. 民事法律行为:有学者认为,好意施惠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3. 非法律行为:有学者认为,好意施惠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不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本文认为,好意施惠行为更接近于非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不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四、好意施惠的法律后果1. 侵权责任:如果好意施惠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况:(1)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因一般过失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承担过错责任,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行为人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2. 损害赔偿:如果好意施惠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1)直接经济损失:如医疗费、财产损失等。

(2)精神损害:如精神痛苦、精神痛苦导致的财产损失等。

3. 合同责任:在特定情况下,好意施惠行为可能构成合同关系。

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

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

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我国关于好意施惠相关规定是好意施惠引发的侵权纠纷适用于过错责任原则,意思就是好意施惠人完全没有任何过错的话,对于发生的某些意外伤害事故,不能好意施惠人承担任何的赔偿责任。

可善良也不是不受法律约束的,施惠人有过错一样要被追责。

一、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1、如果施惠人不是故意或者没有重大过失的话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好意施惠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施惠人若能证明自己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有过错的,则应按照过错比例划分各方责任。

2、好意施惠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好意施惠行为致害引发的纠纷也很常见。

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尚未对好意施惠的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使得此类纠纷发生后,相关的责任承担往往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3、好意施惠行为既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它是由道德规范来调整的社会行为。

法律对好意施惠行为不予调整,并不意味着因好意施惠行为而产生的其他关系一概不由法律调整。

在好意施惠关系里,受惠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保护,不容侵害,因施惠人的过错发生损害,施惠人当然应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过失和因果联系是好意施惠致害他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过错责任是其归责原则。

在好意施惠侵权中,施惠人负有对相对人的注意、谨慎、保护义务。

施惠人在施惠过程中应达到的注意义务程度与法律规定、施惠人所从事的职业及其从事的具体行为等因素相关。

对他人的注意义务,不能因其为好意施惠就无视。

二、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比较:1、相同点好意施惠和无偿合同都具有无偿性和施惠性,正是由于二者在这两点上具有相同之处,才使得人们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

但是二者虽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2、不同点(1)主体要求不同在好意施惠行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备和合同所要求的行为能力,而在无偿合同中,合同主体的施惠一方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义务。

浅析好意施惠行为的性质

浅析好意施惠行为的性质

浅析好意施惠行为的性质乐于助人、乐善好施是值得提倡的善举,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善举却事与愿违的带来许多纠纷,好心帮倒忙的事情屡屡发生,比如搭顺风车出了车祸,忘记替别人买彩票偏偏那个号码中了大奖等等。

善意的初衷由于疏忽,反而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了麻烦,以至于当事人对簿公堂。

此时,仅仅试图用双方的情谊对此进行化解显得力不从心了。

好意施惠行为具有怎样的性质?好意施惠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具有怎样的权利义务?由此产生的损害责任应该如何界定?谁该为其埋单?这都是摆在面前非常现实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种纠纷应该如何处理,在我国立法上没有明文规定,因此成为法院断案的难题,有的法院按照侵权行为对待,有的法院按照无偿合同处理,纠纷处理原则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部分的案件都是按照法官个人和法院的自由心证进行处理。

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对民事主体的平等保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法律的适时介入无疑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概述好意施惠行为(一)好意施惠行为的概念纵观整个学术界,对于这类行为的研究只散见于学者的法律专著之中,尚未见形成系统的理论探讨。

德国民法学界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其判例学说将这种行为称为Gefalligkeitsverhaltnis,梅迪库斯在《德国民法总论》中称之为“情谊行为”,并把由此引起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称为“情谊关系”。

不管是大陸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没有对这类关系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从这些名称中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出于良好动机而无偿为他人提供某种物质或者服务以增进其利益的一类行为,具有无偿性、增进情谊的目的。

这样出于增进情谊的目的而无偿帮助他人的行为就认为是“情谊行为”或者称为“好意施惠行为”。

大陆法系国家对于好意施惠的研究侧重于分析行为构成的角度,强调行为人主观上欠缺设立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而英美法系则立足于法律效力,强调当事人的行为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无论如何表述,综上可得出两大法系都认可好意施惠行为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并不产生对等或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施惠人并不当然处于受法律拘束的地位。

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

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

The world will give way to those who have goals and visio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我国关于好意施惠相关规定是好意施惠引发的侵权纠纷适用于过错责任原则,意思就是好意施惠人完全没有任何过错的话,对于发生的某些意外伤害事故,不能好意施惠人承担任何的赔偿责任。

可善良也不是不受法律约束的,施惠人有过错一样要被追责。

一、好意施惠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1、如果施惠人不是故意或者没有重大过失的话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好意施惠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施惠人若能证明自己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有过错的,则应按照过错比例划分各方责任。

2、好意施惠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好意施惠行为致害引发的纠纷也很常见。

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尚未对好意施惠的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使得此类纠纷发生后,相关的责任承担往往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3、好意施惠行为既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它是由道德规范来调整的社会行为。

法律对好意施惠行为不予调整,并不意味着因好意施惠行为而产生的其他关系一概不由法律调整。

在好意施惠关系里,受惠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保护,不容侵害,因施惠人的过错发生损害,施惠人当然应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过失和因果联系是好意施惠致害他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过错责任是其归责原则。

在好意施惠侵权中,施惠人负有对相对人的注意、谨慎、保护义务。

施惠人在施惠过程中应达到的注意义务程度与法律规定、施惠人所从事的职业及其从事的具体行为等因素相关。

对他人的注意义务,不能因其为好意施惠就无视。

二、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比较:1、相同点好意施惠和无偿合同都具有无偿性和施惠性,正是由于二者在这两点上具有相同之处,才使得人们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

但是二者虽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2、不同点(1)主体要求不同在好意施惠行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备和合同所要求的行为能力,而在无偿合同中,合同主体的施惠一方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义务。

论好意施惠中的侵权责任

论好意施惠中的侵权责任

论好意施惠中的侵权责任摘要基于社会善良风俗的好意施惠行为,是人们为增进彼此情谊而自发产生的社会行为的一种,也是维系社会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本身并不受法律所调控,而归属道德的范畴。

然而近年来,因好意施惠导致的“好心办坏事”时有发生,本应孕育良好社会风尚的好意施惠,却屡屡与侵权案件相互关联,不仅使当事人处境尴尬,更为法律理论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认识好意施惠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系统的界定好意施惠行为的边界?如何对好意施惠行为导致的侵权责任进行划分和认定?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对于我们正确评估“好意施惠”行为的法律后果,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章首先通过对“楼上楼下”、好意同乘、共同饮酒和带看小孩等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表明近年来因好意施惠行为导致的侵权纠纷屡屡发生,通过对各类常见案例的梳理阐明对好意施惠行为所致侵权责任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并基于对好意施惠行为所致侵权责任的背景分析,进一步提出好意施惠行为所致侵权责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其展开立法研究的紧迫性。

“欲究其心,必追其根”。

研究好意施惠行为导致的侵权责任这一核心问题,首先要了解何为好意施惠行为。

本文第二部分就从好意施惠行为的概念入手,将其与其他行为进行比较分析,而后在明晰了好意施惠行为的特点之后运用学术理论对其进行分类。

从而达到厘清好意施惠行为概念内涵的目的,并为后文探讨好意施惠行为所致侵权责任的问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在明晰了何为好意施惠行为之后,本文对好意施惠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分析,帮助进行好意施惠侵权责任的认定。

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因好意施惠行为构成侵权责任承担之后如何进行责任的减轻和免除问题,尝试探讨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使用相应的司法准则。

文章的最后评析了好意施惠行为所致侵权责任在我国的立法现状及立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好意施惠行为所致侵权责任在立法上的完善与设想。

好意施惠堵车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施惠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好意施惠堵车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施惠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If there is a project, first consider whether anyone will do it.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好意施惠堵车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施惠人需要承担责任吗?好意施惠堵车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施惠人不需要承担责任,这是由于堵车的情形并不是施惠人可以主观控制的,故此侵害清新并非是由施惠人故意造成的,并且施惠人并不是出于需要获得经济报酬的目的而帮助他人,故此并不需要支付赔偿金。

一、好意施惠堵车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施惠人需要承担责任吗?好意施惠堵车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施惠人不需要承担责任,意施惠不同于《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无因管理,因为无因管理行为实施时,被管理人不知道管理人在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管理,被管理人也没有向管理人发出希望管理人实施事务管理的意思表示。

好意施惠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的义务帮工有点相似,但义务帮工是法律行为,而好意实惠是事实行为。

二、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关系1、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除人身关系以外的其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具有以下特征: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这是合同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明确了合同行为与单方法律行为的界限。

3、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任何法律行为都具有目的性,合同的目的性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此目的性使其与一般的商量行为区别开来。

4、合同是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合意。

这是民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其他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础,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在法定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并且可以根据自的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包括将选择其行为内容的自由、选择行为对象的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处分自己权利的自由以及选择救济方式的自由。

试论好意施惠的判断标准及责任承担

试论好意施惠的判断标准及责任承担

试论好意施惠的判断标准及责任承担【摘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搭乘便车、帮朋友寄信,陪好友逛街等行为,这样的行为一般归之为好意施惠。

它符合人们之间相互帮助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增进情义的行为。

但同时因好意施惠而引发的纠纷也很常见,可谓“悲喜交加”。

面对发生纠纷时人们处理该问题的困惑与迷茫,本文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就好意施惠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处理由此产生的纠纷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好意施惠;请求权基础;侵权责任一、好意施惠的几个问题(一)好意施惠的概念好意施惠的概念来自德国判例学说,不同的学者对其称呼也不一样:我国的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将其称为“好意施惠关系”,黄立先生称“施惠关系”;大陆学者多数的称呼是“好意施惠”、“情谊行为”、“君子协议”等等。

对其含义的界定也略有不同。

梅帝库斯说,好意施惠关系是指在法律层面之外发生的、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依法产生后果的行为;王泽鉴先生认为,当事人就他们之间的约定,不具有法律行为上的法律效果意思、且不受它拘束的意思就叫好意施惠;王利明则认为,它是一种不由法律调整、不会形成法律上的关系、并且也不能靠法律提供救济、不涉及民法上的债权债务及违约责任等问题,而是仅仅由私人友谊来调整的一种普通的社会关系。

以上所述,各有各的道理。

我们认为,它是指当事人之间没有设定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而是一方当事人出于道德风尚的目的、实施的一种令另一方当事人受恩惠的行为。

“无意”指不具法律强制力,即双方当事人不受法律的拘束。

(二)好意施惠的性质好意施惠是属于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法律行为角度来看,法律行为指有一定的意思表示,因意思表示产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法律事实。

法律行为中最关键的元素就是意思表示,即行为人将从事某一民事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

但是好意施惠中的意思表示并没有发生法律效果的意思,仅仅是为了增进情谊,如邀请朋友吃饭,陪好友逛街。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致损问题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致损问题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致损问题好意施惠行为,通常指的是个人、组织或国家对另一个个人、组织或国家进行的协助、援助、捐赠等行为。

这样的行为可以使得受惠方获得实质的帮助,提升经济水平和生活品质,同时也会带来道德上的满足感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好意施惠行为也会带来一些致损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首先,好意施惠行为可能引起受惠方的依赖。

一旦受惠方习惯了接受别人的援助,他们可能会失去自我挣扎和自力更生的能力,产生依赖性。

这将导致他们在未来无法独立地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会降低他们的动力和自尊心。

在这种情况下,好意施惠的行为可能会造成潜在的伤害,而不是真正的帮助。

其次,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会对受惠方的尊严造成伤害。

虽然援助的意图是良好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认为是在攻击或削弱受惠者的尊严。

这是因为,接收援助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和控制权,这往往会导致他们感到被贬低、疏离和嘲笑。

尤其在一些贫困地区,接受援助的人可能会被视为弱势群体和依赖主权国家的人,这种观念可能导致他们对外国援助心存怨恨。

第三,好意施惠行为会有资金和资源的分配问题。

虽然援助的意图是帮助他人,但由于资金和资源的有限性,援助的分配可能会引起不平等的情况。

援助偏向于选择某些受援方,而忽视其他的受援方,这将导致一些人和组织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此外,援助有可能被滥用,在道德上失去了他们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援助计划,并保证公平分配资源。

综上所述,虽然好意施惠的行为可以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和道德上的满足感,但它也会带来一些致损问题。

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好意施惠的后果,尽力避免引发不良后果。

为了真正地帮助他人,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援助计划,确保公平分配资源。

我们需要看到援助的局限性,鼓励受援方采取自力更生的方式来提高其生活和经济水平。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致损问题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致损问题

浅论好意施惠行为的致损问题好意施惠行为是指人们出于善意和同情心,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积极和正面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致损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好意施惠行为的致损问题。

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会导致心理依赖。

当人们过于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时,他们可能会失去自主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他们可能会依赖别人的帮助来完成日常任务,或者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决策来做出选择。

长期下去,这种心理依赖可能会使他们变得无法自理,丧失自信心和主动性,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

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会造成受助者的情感失衡。

有时候,受助者可能会感到羞愧、无助和依赖,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损害或产生消极的情绪。

受助者也可能会感到对受助者产生了不必要的负担,从而导致双方之间的关系紧张或产生负面情绪。

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会鼓励不负责任的行为。

当人们得到帮助而不需要自己解决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无需负责任,依赖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这可能导致他们的生活变得不负责任和懒散,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甚至对别人的帮助没有真正的感激之情。

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人们的善意和同情心是有限的,如果所有资源都集中在少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就会造成其他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一些好意施惠行为可能会变成一种仪式化的行为,缺乏实质性的效果,只是形式上的好意而已。

好意施惠行为在帮助人们获得实际帮助和鼓舞士气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存在一些致损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心理依赖、情感失衡、鼓励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资源的浪费。

在进行好意施惠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致损问题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之比较
[论文摘要]日常生活中,好意施惠的行为经常发生,这类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良好情感。

好意施惠是指行为人出于增进情谊的目的或其他良好的动机而实施了能为他人提供便利或利益的合法行为。

虽然好意施惠和无偿合同都具有无偿性和施惠性,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在好意施惠行为中,当事人间就其欠缺法律上行为的法律行为的效果意思,并没有受其拘束的意思,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论文关键词]好意施惠民事法律行为无偿合同
“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

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

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

甲要求乙赔偿损失。

对此,应如何处理?”这是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单项选择题第22题的题目。

试题给出四个备选答案,即:A.由乙承担违约责任;B.由乙承担侵权责任;C.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D.由甲自己承担损失。

司法部公布的参考答案是D,即由甲自己承担损失。

从这一简单的小案例中,我们应该分析甲与乙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该不该由法律来加以调整。

甲和乙之间是否是一种无偿合同的法律关系呢?还是只是一种道德层面上所调整的好意施惠关系。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甲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这一行为是否会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先从它们的概念入手,从而引出好意施惠行为与我国民法上所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尤其是无偿合同之间的关系。

一、好意施惠的概念
(一)好意施惠的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意施惠的行为经常发生,如邀请同事或朋友到家里吃饭、让熟人搭乘自己的便车或者帮邻居照看小孩等等,这类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良好情感,同时也是社会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一种道德行为。

但是正是由于好意施惠行为通常是道德所调整的范畴,所有很少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故法学界的学者很少会对这类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学者王泽鉴先生认为:“所谓好意施惠关系,如邀请他人参加宴会、爬山或搭便车等,于此行为,当事人既无受其约束的意思,不能由此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黄立先生认为:“施惠行为关系则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小恩小惠行为,是事实行为的一种,它不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也不产生法律拘束力。

”我们可以从好意施惠的词义上来分析,好意施惠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能给别人带来一定的便利或利益的行为;第二,主观上,行为人的施惠行为是出于好意而非恶意。

从这两方面的内容可以将好意施惠定义为:好意施惠是指行为人出于增进情谊的目的或其他良好的动机而实施了能为他人提供便利或利益的合法行为。

(二)好意施惠的特征
从上述的好意施惠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好意施惠这类行为的特征主要有:1.好意施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为他人提供便利或者利益;2.好意施惠中的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善意的,且行为人不具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3.好意施惠中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的施惠行为,如让熟人搭乘自己的便车,最终将熟人送到目的地。

通过上述对好意施惠的相关内容的阐述,可以看出好意施惠行为与我国民法上所规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行为是有区别的。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我们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民事法律行为要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作为要件,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意欲实现的能够发生私法上的效果的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的行为。

在民法上就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意思表示的概念可以得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件的结论,因为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民事法律行为。

而再看文章开头所举的案例,案例中乙同意了甲的请求,即在甲到站时请求乙将自己叫醒,从这一行为我们能否看出乙有受该请求拘束的意思呢,换句话说就是乙是否因为没有叫醒甲及时下车而承担甲由于过站支付的额外的车费损失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乙并无受甲请求拘束的意思表示,所以甲乙之间并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并且也不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他们之间只是一种好意施惠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好意施惠与民事法律行为是不同的。

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容易将好意施惠的行为与无偿合同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混淆,下面笔者就对好意施惠的行为与无偿合同进行比较。

二、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的关系
所谓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除人身关系以外的其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这是合同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明确了合同行为与单方法律行为的界限。

第二,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任何法律行为都具有目的性,合同的目的性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此目的性使其与一般的商量行为区别开来。

第三,合同是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合意。

这是民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其他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础,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在法定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并且可以根据自的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包括将选择其行为内容的自由、选择行为对象的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处分自己权利的自由以及选择救济方式的自由。

无偿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它与有偿合同相对。

它们是根据当事人取得权益是否需要负对价为标准。

所谓无偿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权益,无需偿付相应对价的合同,如赠与、无偿借用、无偿的消费借贷等合同等合同则为无偿合同的典型。

正是因为无偿合同和好意施惠都具有无偿性而使得人们很容易混淆无偿合同与好意施惠行为,这是由于人们没有抓住好意施惠行为与法律行为的本质区别,
而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内心是否具有发生一定的私法效果的意思,即效果意思。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好意施惠与无偿合同加以比较:(一)相同点
好意施惠和无偿合同都具有无偿性和施惠性,正是由于二者在这两点上具有相同之处,才使得人们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

但是二者虽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二)不同点
1.主体要求不同
在好意施惠行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备和合同所要求的行为能力,而在无偿合同中,合同主体的施惠一方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义务。

2.性质不同
纯粹的好意施惠行为既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而且也不是准法律行为,而是由道德、习惯等法律规则以外的社会规则调整的社会层面的行为。

而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则应该根据交易习惯来加以理解,斟酌当事人利益关系和公平原则,进而合理认定某一行为到底是好意施惠还是无偿合同等民事法律行为;而无偿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故二者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别。

3.目的不同
好意施惠行为中,行为人实施施惠行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某一民事法律关系,而是在于行为人欲通过施惠,如帮助别人,去追求良好道德风尚和帮助别人而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愉悦;而无偿合同中,行为人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且愿意受这一关系约束的意思,继而使得该行为受到法律规范所调整,形成某一民事法律关系。

比如甲将自己的自行车赠与乙的行为,就形成了一个赠与合同。

4.是否具有受行为拘束的意思不同
好意施惠行为中,当事人的施惠行为欠缺法律行为的效果意思,并没有受其拘束的意思,如在本文开头的案例,乙并没有就其同意叫醒甲到站的行为而受该行为拘束的意思,即缺乏法律行为中的效果意思这一要素,因此甲与乙之间是一种好意施惠关系,而非无偿合同或其他民事法律行为;而无偿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要受到合同所约束,尽管一方当事人不向他方支付任何报酬,但并不是说当事人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在有些无偿合同中,当事人也要承担义务,如借用人无偿借用他人物品,借用人负有正当使用和安全返还物品的义务。

这一区别是好意施惠行为和无偿合同的本质区别,也是区别二者的关键因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好意施惠的行为性质及其与无偿合同的区别。

好意施惠行为是一种道德层面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当事人之间由于欠缺旨在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使得好意施惠行为被排除到了民事法律行为之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好意施惠关系中的施惠方的任何行为都不受到法律约束。

如果施惠方在给予对方某种利益的同时,因为重大的故意或者过失导致受惠方的人身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受到侵害,那么施惠方也应当就因其重大过错而导致受惠一方当事人的损害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但基于好意施惠是一种值得社会提倡的良好道德
行为,可以酌情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

同时,如果受惠一方也有过错的话,也应当承担部分责任,以减小施惠方的责任,从而更大程度上发挥好意施惠在社会中的作用,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促进人们团结互助、相互关爱的良好道德风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