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七个生字,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藏踪迹”、“浮萍”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2、教学贴图。
一、复习引入1、美丽的夏天,池塘里开满了莲花,有的荷花中已经露出了绿色的莲蓬,这又让我们想起上学期学的一首诗。
一起美美的读一读吧。
[出示: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池塘真美,小朋友们读的真好。
瞧,碧绿的荷叶(贴图);鲜艳的荷花(贴图),更诱人的是那胖胖的莲蓬(PPT看图;贴图),莲蓬里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莲子,嫩嫩的,清香味美,让人垂涎三尺。
想不想吃?有多想吃?3、有个小娃,跟你们一样,特别想吃莲蓬。
他的一举一动吸引了诗人白居易的注意,他还写成了一首诗呢。
这首诗的题目叫——(看PPT)4.学习古诗1、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首诗的题目,池水的池,三点水加个也。
谁再来读一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律。
池上是什么意思?--池塘之上池塘之上发生了什么故事?让我们跟随大诗人的脚步一起走进这首描古诗。
…出示配图。
1.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看,一娃一船一条桨,碧叶荷花满池塘。
如此优美的画面,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2.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第一次读就读的这么好,快把掌声送给她)谁再来读读?(跟我读白居易,好的真棒请坐)3、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你有什么什么发现?4、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一年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反思(共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反思(一)《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教学中,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
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
引导学生联系“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教学中以美丽的自然景色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配以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媒体,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它虽然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学中作恰当、适度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这一点在本教案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本教案将录像、图片都用上了,既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媒体运作,变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优点:1.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法,并向别的同学学习新的识字方法。
小学生总是对新的事物感兴趣,更多的识字法使得学生能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2.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池上》,创设了学习古诗的氛围,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完成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
在学完《小池》后,再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加深感悟夏天的美好景象。
课外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
这样就不是为了教古诗而学古诗,而是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不足之处:古诗的朗读指导不太到位。
教师的范读做得不够好。
小学语文_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寻找“读诗小能手”,谁是啊?这么自信,敢不敢接受挑战。
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难度升级了,看这是2000多年前的江南,知道是哪首诗了吗?诵读诗句。
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和采莲有关的诗,第12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池上》。
首是要求我们会读会写的字,点撇短而小,长横略抬肩,下面是自己的自,中间两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一起读。
【板书首池上唐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大诗人,被称为诗王。
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诗有个特点,就是通俗易懂。
因为他每次写成诗之后,都要把诗读给家里不识字的老仆人听,老仆人听得懂才录下来。
你们能自己读好、读懂这首《池上》吗?一、小组合作,初读古诗1. 学生自己读古诗。
2.我要考考你,打红的生字你认识吗?读一读采莲做个动作?采的字理采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那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呢?请大家伸出小手“爪字头写紧凑,木字在下撇捺要舒展,撇有尖,捺有脚。
”描红一个写一个。
3.谁把整首诗读给我们听?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让节奏线来帮你。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到哪个字,你就看到哪个字。
4.同学们,读古诗和读现代文不一样,我们要把节奏放慢,有些字音要拉长,才能读出它特有的味道。
听老师读读看。
5.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自由读读古诗,读出它的节奏和韵律。
放开声音读两遍。
6.请小小组合作读一读,如果你的同位读得好,你就给他点个赞,读不好你就帮帮他。
7.谁来读师生接读或男女生对读8.齐读【大家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能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三、诗画对照,明意悟情。
(一)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1.【出示图】我们仔细来看这个小娃,他看到了什么?他想干什么?2.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他偷偷划着小船,去采莲蓬)3.诗句怎么写?出示读一读诗句4.让我们加上动作读,让这幅画动起来。
5.小娃撑着小艇,偷偷采了莲蓬。
生活中,你有没有偷偷做的事?【独立学习合作讨论分享你偷偷做了什么事?被人发现了吗?心情怎么样?】6.那诗中的这个小娃心情怎么样?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加上动作读一读。
小学语文_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语⽂_古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部编版⼀年级下册语⽂12课《古诗两⾸》教学设计第⼀课时⼀、教学⽬标: 1、认识 4 个⽣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想象⼒,进⾏审美教育,激发学⽣热爱⼤⾃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正确、流利、有语⽓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然的美丽景⾊。
四、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引⼊新课1.师引⾔: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交流)是啊,⽼师也⾮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师还出去游览了⼀番,拍了不少照⽚呢!今天,⽼师把照⽚给你们带来了,⼤家愿意和⽼师⼀起分享快乐吗?请⼤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令⼈赏⼼悦⽬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的荷花娇媚动⼈,鲜嫩的莲蓬清⾹诱⼈。
)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什么或说什么?(学⽣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番呢?揭题:诗⼈⽩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的⼀个关于⼩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忍不住写了⼀⾸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
4.简介作者⽩居易。
(1)学⽣介绍诗⼈。
(2)教师补充。
⽩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泛,形式多样,语⾔平易通俗。
⼆、初读古诗,认读⽣字(⼀)⾃读诗句,认识⽣字词。
1.播放录⾳,提醒学⽣注意⽣字词。
2.学⽣⾃由读古诗。
(课件显⽰要求:拼读⽣字⾳节,注意读准字⾳;⽤加⼀加、换⼀换等⽅法识记⽣字字形;给⽣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家和⽣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这⾸五⾔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画出来。
?(学⽣各⾃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小学语文_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采”。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撑、采、浮萍、踪迹”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中蕴藏的夏日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师:又到了江南采莲的季节了,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嫩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莲肉,嫩嫩的,甜甜的。
可好吃了呢。
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十分茂密。
哇,你看,调皮的鱼儿也来凑热闹了,正在莲叶间做游戏呢,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哪首诗?《江南》生背诵江南。
第12课古诗二首。
看老师写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小朋友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池上”就是在池塘之上,在池塘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二、正确读诗,读中识字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读啊?打开书本67页,大声自由地读一读吧,要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
2.小朋友都读完了,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小朋友读的怎么样?(1)出示生字卡片“撑小艇”。
指名读后评价师:谁撑小艇啊?(小娃)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
小娃手里拿的是竹篙,老师这儿也有竹篙,谁来学着小娃的样子撑一撑小艇?(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学生做动作。
那谁能读好这个撑?(2)出示生字卡片“采白莲”。
“指生读出示“采”的图片。
师:“采”上面“爪字头”代表人的手,下面表示树上的果子,人伸手去采树上的果子就是采。
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做做“采”的动作。
祖先造字多有趣啊!除了“采白莲”我们还可以采什么呀?(采花、采果子、采茶)课件出示:偷采白莲回。
你来读,我们一起读读。
(3)出示生字卡片“藏踪迹”。
这三个字音有点难读哦,谁想读?开小火车读。
踪迹藏到了诗句里面,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不解藏踪迹。
男生读,女生读。
(4)最后一个谁来读?“浮萍开”。
指名读,师强调“萍”后鼻音。
(一起读读)。
小学语文_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诗中的童趣《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池上》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课文。
2.结合画面,学会用想象画面的方法,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
3.能正确认读“踪迹”“浮萍”等新词,正确读写“采”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透过“偷”字体会小娃的童趣。
一、课前手指操1、手指操导入:孩子们,咱们又见面了!还记得那首节奏欢快的汉乐府《江南》吗?课前先让我们跟随音乐舞动起来吧!(音乐)2、请坐!这节课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整理好书桌,调整坐姿,一定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学习方式。
可以开始了吗?好,上课!3、看到你们刚才那灵动的小手就知道,你们很喜欢读古诗对吗?嗯,老师也很喜欢。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就先让我们玩儿一个游戏吧!根据栩栩如生的画面猜古诗。
4、猜诗游戏导入。
第一幅。
生:《静夜思》(李白的诗别有韵味儿)第二幅。
生:《春晓》(听了你的诵读我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第三幅。
生:《咏鹅》(瞧,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到这片美丽的池塘上,发现古诗中的童趣。
齐读课题!(幻灯4)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池”左边三点水要写弯,“也”字在右要写宽。
再齐读课题!二、由图入诗,初读古诗1、出示课本插图嗯,孩子们先来观察这幅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你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生1:荷花(最好说出是什么样的荷花)生2:绿绿的荷叶。
生3:蜻蜓、莲蓬、小娃、小船……(你们观察的很仔细,看,老师课下也情不自禁地把它们画了出来。
咦?美丽的荷花荷叶藏哪里去了?在老师的手里呢!)画出来。
嗯孩子们你看这一娃一船一竹蒿,碧叶荷花满池塘。
如此优美的画面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不着急,先听老师诵读一遍。
(幻灯6)配乐范读。
(像老师这样读出停顿和节奏,古诗的韵味儿自然就出来啦)2、学生同桌之间自由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说课稿及反思(一)(池上、小池)【说教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
(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诗题)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
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小学语文_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采”。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撑、采、浮萍、踪迹”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中蕴藏的夏日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师:又到了江南采莲的季节了,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嫩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莲肉,嫩嫩的,甜甜的。
可好吃了呢。
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十分茂密。
哇,你看,调皮的鱼儿也来凑热闹了,正在莲叶间做游戏呢,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哪首诗?《江南》生背诵江南。
第12课古诗二首。
看老师写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小朋友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池上”就是在池塘之上,在池塘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二、正确读诗,读中识字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读啊?打开书本67页,大声自由地读一读吧,要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
2.小朋友都读完了,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小朋友读的怎么样?(1)出示生字卡片“撑小艇”。
指名读后评价师:谁撑小艇啊?(小娃)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
小娃手里拿的是竹篙,老师这儿也有竹篙,谁来学着小娃的样子撑一撑小艇?(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学生做动作。
那谁能读好这个撑?(2)出示生字卡片“采白莲”。
“指生读出示“采”的图片。
师:“采”上面“爪字头”代表人的手,下面表示树上的果子,人伸手去采树上的果子就是采。
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做做“采”的动作。
祖先造字多有趣啊!除了“采白莲”我们还可以采什么呀?(采花、采果子、采茶)课件出示:偷采白莲回。
你来读,我们一起读读。
(3)出示生字卡片“藏踪迹”。
这三个字音有点难读哦,谁想读?开小火车读。
踪迹藏到了诗句里面,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不解藏踪迹。
男生读,女生读。
(4)最后一个谁来读?“浮萍开”。
指名读,师强调“萍”后鼻音。
(一起读读)。
2020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2 古诗二首(含反思)
12.古诗二首一、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小学语文_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6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读6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写出2个字。
教学难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图带诗,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原先咱们学过很多古诗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对应哪几首诗?看,第一幅。
(生说:《春晓》)师:你们真聪明。
第二幅呢?(生说:《咏鹅》)师:你们记得真牢固。
第三幅呢?(生说:《静夜思》)师:看来同学们对咱们刚学习的这首诗掌握的也非常牢固。
今天呀,咱们就来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
二、板书课题,随文写字。
师:好,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12.古诗二)同学们,看这个“首”字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掌握的一个字,你看一下在写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生说)师:现在继续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师写“首”。
先写点,撇,横(横要写得长一点,稳一点)小撇(要从横的中间起笔)然后是横折钩,横,横,横。
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69页在第一个字“首”那里描一个写一个。
同学们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头正,肩平,背挺直。
还要牢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身离书桌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
好,写完的同学可以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做好了。
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同学写的这个字。
先看它有什么优点,然后可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生说)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同学提醒的地方在课本上把第二个的“首”字写一遍,相信有了这些注意事项,每个同学都可以写得更好!三、谈话导入,以诗带诗,引起共鸣。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在家都可以玩什么样的游戏啊?(生说)师:其实呀,古代孩子的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并且有很多诗人看到孩子们的快了生活还把它们写成了诗呢。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反思(一)一、充分利用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我在教学这首诗时,开始运用“创设情景,感染气氛,情景朗读”(这是远教资源的宝贵财富)让学生对生活中没的情景有所思考,站在师生平等的高度和老师共享生活的快乐,并对夏季的荷塘、夏季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一边导看一边导思。
利用先进的媒体资源刺激了学生的眼、耳、脑等感官,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好的教师应当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的。
教师深谙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
深情的配乐范读将诗中的小娃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快乐的儿童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
二、利用资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变枯燥的学习为多种感官的综合接触。
一直以来,学生对诗人的了解都基于学生查阅书籍或教师口头描述介绍,但是本堂课,我利用资源,配合音乐、画面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学生在美的音乐声、生动的画面中了解了诗人,加深了印象。
三、利用资源,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诗中的字词。
低年级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学会书写。
对于学生来说,完全靠死记硬背,枯燥无味。
但是,我充分运用远程资源,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当小老师、采摘荷花、莲蓬、捉迷藏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以及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感觉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生活,使学生在乐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是指导学生的书写,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提醒,再板书演示,但是通过远程资源中的书写指导,让学生对生字的整个书写过程有一个动态的了解,生字的笔顺掌握得比较牢固,并且通过整洁美观的汉字展示,学生感受到中国方块字的豪放美观,对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可以作一定的强调,因此学生记忆深刻,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四、借助资源,诵读感悟,体会意境。
作为低年级的孩子,想像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对诗句意境的体会也比较肤浅,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小学语文_《池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注意翘舌音的字“池、上、撑”,后鼻韵母的字“撑、艇、萍”,特别注意依照吟诵规则应该“文读语音”的字,如“白”读“bò”与“回”读“huái”。
巩固偏旁表义的识字方法。
2、学习吟诵,掌握吟诵的基本规则,了解通过韵母的分析来掌握古诗感情基调的方法。
3、通过声韵意义与字面意义结合理解诗意,感悟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情通古人”的吟诵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声韵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古诗。
2、简介诗人故事。
3、再读题目。
二、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白居易的诗歌《池上》。
“池”有三点水,说明跟水有关。
根据北宋《广韵》里的解释是“停水曰池”,意思是一个地方地势低洼,水在这里就停住不动了,那这个地方就叫“池”。
《中文大辞典》更是告诉大家:穿地蓄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这个低洼蓄水的地方是圆的,就叫它“池”;四四方方的呢,就叫它“塘”。
《红楼梦》里林黛玉有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她看到的就是有些方方正正的“塘”。
而白居易的这首《池上》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一个接近圆形的池子上的故事。
3、过渡:一首好诗常常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白居易要通过这首诗给我们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三、读诗音1、指名用朗读的语调读诗歌。
1)在读诗之前,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读音,古音的回字应该读huai。
而且,这是一首格律比较工整的五言绝句,第二行最后一个字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也就是韵母应该是一样的。
所以,即使用朗读的调子来读。
也要把回的字音读准确。
请孩子们自己先试试,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3)齐读诗歌,读准字音。
2、吟诵语调朗读诗歌。
1)这首诗像现在读的话也可以了,但这样还没有把诗文味道读出来。
读诗要达到两种境界:1、韵味。
2、金石相撞的声音。
叮叮当当像琴声一样美妙的声音才是真正会读诗,这是我国大学者曾国藩说的。
一年级古诗《池上》教学反思优秀8篇
一年级古诗《池上》教学反思优秀8篇篇一:《池上》教学反思篇一《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
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
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在谈对“偷”的理解时教室象开了锅的沸水,孩子象小麻雀一样争论不休。
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问题的感悟与质辩:小娃去采白莲到底是天真还是“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踪迹了,所以这个“偷”字更能体现出小娃的天真可爱。
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要有重点,同时,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其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学生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
在评价中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
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图片资源,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出“小娃的天真、可爱、顽皮”。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孩子分角色演一演,这项工作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首诗有更真切的体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作品简介《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
描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这组诗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
诗人以其通俗风格,将此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富有韵味。
作品原文池上小娃撑小艇⑴,偷采白莲回⑵。
不解藏踪迹⑶,浮萍一道开⑷。
词句注释⑴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⑵白莲:白色的莲花。
⑶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⑷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白话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作品鉴赏此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
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推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2 古诗二首(含反思)
12.古诗二首一、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2,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一年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2,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12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池上》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采”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板书:古诗二首。
2.教学“首”。
(1)量词,一首歌,一首诗等。
(2)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画出来,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重点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2、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3、板书课题,齐读。
3、简介白居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
1、再次自由读诗,试着理解诗句的饿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交流,理解诗意。
3、指名交流,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可爱、顽皮、活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乡村小孩)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偷采: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不解: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很机密,很隐蔽,瞒过了大人,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可爱3、教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纯真可爱的乡村小娃的形象。
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4、指导朗读全诗。
读出小娃的顽皮活泼、天真可爱,诗人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指名读—评议——齐读5、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教师:还有哪些古诗也是描写小孩子童真、童心、童趣的,请你搜集整理,并读一读,去体会一下,下节课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上》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寻找“读诗小能手”,谁是啊?这么自信,敢不敢接受挑战。
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难度升级了,看这是2000多年前的江南,知道是哪首诗了吗?诵读诗句。
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和采莲有关的诗,第12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池上》。
首是要求我们会读会写的字,点撇短而小,长横略抬肩,下面是自己的自,中间两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一起读。
【板书首池上唐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大诗人,被称为诗王。
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诗有个特点,就是通俗易懂。
因为他每次写成诗之后,都要把诗读给家里不识字的老仆人听,老仆人听得懂才录下来。
你们能自己读好、读懂这首《池上》吗?一、小组合作,初读古诗1. 学生自己读古诗。
2.我要考考你,打红的生字你认识吗?读一读采莲做个动作?采的字理采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那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呢?请大家伸出小手“爪字头写紧凑,木字在下撇捺要舒展,撇有尖,捺有脚。
”描红一个写一个。
3.谁把整首诗读给我们听?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让节奏线来帮你。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到哪个字,你就看到哪个字。
4.同学们,读古诗和读现代文不一样,我们要把节奏放慢,有些字音要拉长,才能读出它特有的味道。
听老师读读看。
5.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自由读读古诗,读出它的节奏和韵律。
放开声音读两遍。
6.请小小组合作读一读,如果你的同位读得好,你就给他点个赞,读不好你就帮帮他。
7.谁来读师生接读或男女生对读8.齐读【大家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能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三、诗画对照,明意悟情。
(一)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1.【出示图】我们仔细来看这个小娃,他看到了什么?他想干什么?2.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他偷偷划着小船,去采莲蓬)3.诗句怎么写?出示读一读诗句4.让我们加上动作读,让这幅画动起来。
5.小娃撑着小艇,偷偷采了莲蓬。
生活中,你有没有偷偷做的事?【独立学习合作讨论分享你偷偷做了什么事?被人发现了吗?心情怎么样?】6.那诗中的这个小娃心情怎么样?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加上动作读一读。
7.小娃很高兴,因为他偷偷的采回白莲,他认为没有人发现。
他真的做到天衣无缝了吗?出示诗句。
(二)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读诗句。
踪迹什么意思?不着急,联想我们学过的小儿歌来想2.学生齐读《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像竹叶,我们说:竹叶是()的踪迹……再看这幅图,小鸭子游过的踪迹是什么?小鸭子游啊游,冲开了满池的浮萍,浮萍近看是这个样子的,它游过的踪迹就是这清亮的水痕。
那么“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踪迹就是?出示图,对照图引领学生说——小娃撑着小艇,把这满池的浮萍给冲开了,露出一道清亮的水面,这冲开的浮萍,清亮的水痕就是“小娃偷采白莲回”的踪迹呀!齐读:不解……,浮萍……。
小娃呀小娃,你还太小了,不知道隐藏自己撑着小艇偷采白莲的踪迹呀!加上动作读一读。
四、初识吟诵,读出情趣1.请大家仔细看图,这幅图里其实还藏着一个人,一个躲在岸边偷看小娃的人,是谁呀?(白居易)我们看到这个小娃就想起了自己偷偷干的那些事,那么白居易可能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偷偷干的那些调皮事,所以他也乐了。
于是他回到家中提笔写下这首《池上》。
(看)古人写诗是从右往左竖排写,没有标点。
一起来读读看2.你们知道白居易是怎么读给老仆人听的吗?3.原来古诗可以像我们这样读,也可以像古人这样吟。
跟着老师一起试试看。
【板书读吟】4.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另一位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还有一位歌声振林樾的牧童。
五、布置作业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他是一首歌,吟一吟,韵律优美;他是一幅画,画一画有声有色【板书画】。
课下同学们可以把《池上》这首诗吟一吟,画一画。
下节课我们来展示!让我们在美好的吟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学情分析一、教材学情分析《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全诗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藏匿踪迹,悠然撑船回来,身后浮萍分开,暴露了他的踪迹。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孩儿的天真无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童心的可爱。
诗句语言比较通俗,适合小学生诵读。
二、教学对象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升,一年级学生在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同学们能够基本理解《池上》古诗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意境。
同时一年级的同学和古诗中“偷莲”的孩童都处于心智、性格还未成熟的童年时期,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们自觉学习古诗的乐趣,将快乐学习真正的带入课堂实践中。
从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就背诵了三十多首古诗,学习这首古诗就很轻松了。
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我在学这首诗时,开始运用创设情境,感染气氛,学生对夏季的荷塘,夏季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一边导看一边导思,利先进的媒体资刺了学生的眼、耳、脑等,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根据孩子爱动的特点,在读古诗的过程中,我让他们加上动作读一读,孩子们既感到有趣,又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我在孩子们诵读的时候配上音乐,学生在美妙的音乐、生动的肢体语言中了解了古诗。
我还教学生吟诵这首诗,学生非常喜欢,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到小娃的顽皮、天真、可爱。
教材分析《池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绝句。
《池上》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平易的叙事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
诗歌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诗中最传神的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的情态。
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
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发展出发编选古诗。
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是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池上》评测练习一、会写“采、首”,要求正确、美观。
二、比一比,再口头组词。
艇()萍()偷()采()庭()苹()愉()彩()三、想一想,选一选。
1.“藏”字在《池上》的读音是()。
A.zàng B.cáng2.在《池上》这首诗中,“不解”的意思是()。
A.不解决B.不知道四、按课文内容填空池上[唐]白居易()()撑小艇,偷()()莲()。
()解藏踪迹,浮萍()()()。
五、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拓展应用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教后反思《池上》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读来朗朗上口。
课堂上老师通过这首小诗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到了“童年”的话题。
因为这是表现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
现在的孩子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儿童时期,更易激起孩子情感的共鸣。
虽然这首古诗难度不大,学生初读便能理解大意,但对诗中的意境及一些关键词的正确理解还是有难度的。
如《池上》中“偷”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将会影响对诗主旨的把握。
尤其是如何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呢?于是,我把“诗中有画”的审美方法巧妙地融于整堂课的教学之中。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诗人王维诗的评价,它代表着诗与画互相融合的完美境界。
而这首小诗就用浅显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生动的画面。
《池上》就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教学《池上》时,我让学生先美美地欣赏一组表现荷塘美景和小娃偷采白莲的画面,然后。
学生很快进入了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在想象中领悟了“偷”字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小儿天真无邪的特点和白居易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我出示了几首描写儿童生活、反映儿童情趣的古代诗歌,让孩子们想象诗的意境,吟诵这几首诗。
最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用彩笔画出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给画面配上诗句,让诗画合一。
想通过孩子们创作的“诗画合一”,培养孩子们书写规范、端正,同时增加趣味性。
课上完了,但还有一些遗憾。
古诗中生字的恰当处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低年级学生进入古诗意境?这些问题都留给我不断思索,促使我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思考,促使自己进步。
课标分析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绚丽夺目的泱泱诗国。
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新课标关于学习古诗文的要求,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用意。
运用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等。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选择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古诗,符合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因势利导,提高全体学生的诵读水平,从而启发学生情感,得到古诗文美的熏陶。
按照诗词内容的特点,来设计课堂结构和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池上》这首古诗,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中,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诗大意。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感受小娃的童心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