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学生用的 中医重点
临床中医重点
中医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证: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包括疾病的起因、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正邪之间的关系及疾病可能发展的趋势等。
阴阳:是指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藏象:藏指人体内的脏腑器官,象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也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即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强调的是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内伤七情: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一般情况下属正常。
但当人受到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并超出了人体自身生理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造成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时,才会成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此时的异常七情即为“内伤七情”。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正治:是逆其疾病症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的病症。
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症。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利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逐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半夏,瓜蒌,川贝、浙贝,白蔹,白及反乌头海藻,大戟,甘逐,芫花反甘草人参、沙参、芳参、玄参、丹参,细辛,白芍、赤芍反藜芦)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功能似脏,储藏精气而不泄,既区别于脏又不同于腑,故称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临床中医学知识点
临床中医学知识点中医学作为我国悠久的医学传统,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在临床中医学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医生们必须要熟知和掌握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中医学知识点。
1. 中医四诊中医四诊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闻诊是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来辅助诊断;问诊是询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体质等;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变化。
四诊相辅相成,能够提供全面的疾病信息,为后续的治疗确定方向和方法。
2. 中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强调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
在临床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综合运用中医经络学、脏腑学和病机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注重整体观察和细微之处,旨在调理机体,达到平衡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
3.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中医学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中草药的内服、外用、针灸、艾灸等。
中草药的内服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失衡状态,改善机体的整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味苦、酸、甘、辛、咸等不同,有滋补、清热、利水、健脾等不同功效。
外用是通过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制成膏剂或煎煮成煎剂,在患处涂抹或敷贴,达到杀菌、消炎、止痒的作用。
针灸和艾灸是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 中医脏腑学中医脏腑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强调人体脏腑器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中医将脏腑器官分为肝、心、脾、肺、肾、胃六脏,并将它们与五脏相应的经络、组织、情绪等联系起来。
每个脏腑都有自己对应的病理变化和症状表现,通过掌握脏腑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5. 中医经络学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中独特的理论体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条条经络,类似于气血的运行通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1.中医基本理论2.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分为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望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如面色、舌苔、脉象等。
闻指听听患者的声音和气味,问指与患者交流询问病情,切指按摩患者的穴位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3.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包括辨证论治和防治两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质特点来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防治则是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维护健康。
4.中医疾病分类中医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是指由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发热等。
内伤病是指由内部的情志、饮食、劳作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消化不良、失眠等。
推荐文档:1.《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权威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书,它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整理,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2.《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它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最早、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是中国古代针灸学著作的代表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理解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
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原则以及疾病分类等。
学习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的文档《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和《针灸大成》都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非常有帮助。
中医考点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医考点必备知识点总结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和中医骨伤科学等多个门类和专业。
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以下是中医考点必备知识点的总结。
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断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2. 《内经》内容:《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内容包括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内经》的基本内容对于中医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3.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又称《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是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这部著作对于认识人体生理和病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4.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医学著作之一,是了解感冒、发热、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书籍。
在中医学的学习中了解《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医诊断学1. 中医望诊:中医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眼睛、脉搏等情况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具体包括望舌、望面、望眼、望痰等项目。
2. 中医闻诊:中医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腹音、气味等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主要包括听声、听腹音、闻气味等项目。
3. 中医切诊:中医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体温、皮肤等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主要包括切脉、切舌、切腹等项目。
4. 中医问诊:中医问诊是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其病史、症状和体征等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问诊主要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方面。
5. 中医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脉诊主要包括脉象、脉率、脉压等。
中医必背知识大全
中医必背知识大全中医必背知识大全一、中医基础知识1. 中医基本理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2. 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六经辨证法;3. 中医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
二、中医病证诊断1. 中医常见病:感冒、发热、腹泻、咳嗽、头痛等;2. 中医常见病证:风寒感冒、暑湿伤食、中暑等;3. 中医重点病证: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炎等。
三、中药学知识1. 中药基本知识:中药分类、药材采集、药物炮制等;2. 中药治疗方法:方剂选取、煎药制剂等;3. 中药药理学:药物性状、药理作用、药物毒性等;4. 主要中药:人参、陈皮、桂枝、阿胶等。
四、针灸按摩1. 针灸基础知识:针刺定位、穴位分布,针灸操作规范等;2. 针灸应用:针灸治疗常见病证;3. 按摩基础知识:穴位按摩手法、常见的按摩调理方法等;4. 按摩应用:按摩治疗常见病证。
五、营养调理1. 中医饮食调理:中医养生的四季保健、五味调理、五谷杂粮等;2. 中医保健: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
六、中医与现代医学1.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中西医整合、中医适应症等;2. 中医现代化:中医药规范化、现代化设备等。
七、医德医风1. 医患关系:医患信任,医患沟通等;2. 医德医风:医德道德要求、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等。
八、中医药文化1. 中医历史:中医发展历史、中医名家等;2. 中医文化:中医文化底蕴、中药文化等。
以上就是中医必背知识大全,领会其中的精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同时,我们在学习和传承中医文化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中医学重点
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中麻黄、草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药性】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
2、宣肺平喘:主要用于实喘证。
3、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桂枝[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药性】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临床应用】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助阳化气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柴胡[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
按性状产地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性能】苦、辛,微寒。
归肝、胆、脾、胃、三焦经。
【功效】疏散风热,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临床应用】1. 表证发热,少阳证。
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2.肝郁气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用法用量】煎服,3~10g。
解表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藿香[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能】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和中止呕,辛温解表【临床应用】1、用于暑湿证。
2.用于湿阻中焦证。
3.用于暑湿外感证。
【用法用量】煎服,3~10g。
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热呕不宜用。
茯苓[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性能】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临床应用】1. 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证均可。
2. 用于脾虚证。
3. 用于心悸,失眠。
【用量用法】用量:9~15g。
用法:煎服。
石膏[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中医学 重点分析
一、名词解释1.神:2.同病异治:3.木火刑金:4.反治:5.君药:答案:1.神:广义是指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的神志、意识、思维活动。
2.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3.木火刑金:金克木,但木行太过,金行之力不足以克木,反被木侮,此乃“木火刑金”。
4.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常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二、填空1.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脏器是。
2.正常舌象概括为。
3.临床针灸常用的体位有、、、、。
4.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补、消“八法”。
5.红舌主证。
答案:1.三焦胆。
2.淡红舌,薄白苔。
3.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4.清。
5.热。
三、简答1.请简要说明藏象学说的立论特点?2.请简述人参的功效和主治?3.请简述舌苔苔色分哪几种?各主何种病证?答案:1.答:(一)生理概念的形成1.古代解剖知识的综合。
2.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观察。
3.应用阴阳五行基本观点分类整理。
(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三)脏腑是高度综合的机能单位,脏腑不仅是解剖概念,而是高度综合的机能单位。
2.答:1.益气固脱:主治气虚欲脱;2.大补元气:主治元气不足;3.益气活血:主治血行无力;4.益气摄血:主治气虚失摄;5.益气健脾:主治脾虚证;6.益气补肺:主治肺气虚弱;7.益气生津:主治热病伤津;8.益气安神:主治心气不足;3.答: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
中医学基础重点
中医学基础重点
以下是关于中医学基础重点的内容。
中医学基础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用于阐述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生理、病理变化。
五行学说则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各脏腑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对人体内脏器官系统功能和结构的阐述。
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对人体经络系统功能的阐述,包括经脉、络脉、孙脉和穴位。
经络系统贯穿全身,连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到运行气血、防御外邪、调节阴阳、沟通上下、传导感应等作用。
4.病因病机学说: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内在规律。
病因包括六欲、七情、邪气、痰饮、瘀血等,病机则涉及邪正斗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功能紊乱等。
5.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脉象等,了解病人的病情、病性和病位。
6.防治法则:中医防治法则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方面。
预防为主,包括调养精神、增强体质、生活起居、药物预防等;治疗则依据辨证论治原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康复则是对慢性病、术后康复及残疾者进行调养、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以上是中医学基础的重点内容。
中医学复习重点
中医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发散风寒药:麻黄:辛、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防风:辛、甘、微温。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辛、温。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牛蒡子:辛、苦、寒;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柴胡:苦、辛、微寒。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提示:那些可以利咽喉,通肺窍的。
薄荷、牛蒡子、蝉蜕。
第二章: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夏枯草:辛、苦、寒。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
板蓝根: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蒲公英:苦、甘、寒。
清热解毒、利湿、消痈。
鱼腥草:辛、微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辛、苦、微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头翁: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清热凉血药:生地:甘、苦、寒。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甘、苦、寒、咸。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皮:苦、辛、微寒。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赤芍:苦、微寒。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
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第三章: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苦、寒。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芒硝:咸、苦、寒。
泻下、软坚、清热。
芦荟:苦、寒。
泻下、清肝、杀虫。
峻下药:巴豆:辛、热、有大毒。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第四章:祛风湿药独活:辛、苦、温。
中医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
中医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
一、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学是一个以阴阳和五行理论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阴阳学说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
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相互作用和相对平衡促进了生命的生成和运动。
五行学说指
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中医医生运用五行理论来
分析疾病的生成和发展。
二、脏腑学说
中医理论认为脏腑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总称,它是人体脏腑脏器的一种抽象的概念。
中医医
生根据脏腑学说来分析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中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认为经络是在人体内外分布的一套
联络气血、输布营养的通道。
中医医生通过诊断经络来判断疾病的部位和病情的轻重缓急。
四、疾病诊断和治疗
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环境等多方
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制订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模式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学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在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六、预防保健
中医学强调预防保健的重要性,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情志调节等方
式来维护和增强身体的健康。
以上罗列的只是中医临床常用知识点的冰山一角,中医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对于学
习中医的人来说,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去深入学习和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学重点大全
中医学重点⼤全第⼀章绪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匮要略》两部分,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元四⼤家:刘完素、张⼦和、李东垣(李杲)、朱丹溪(朱震亨)。
刘完素倡导“⽕热论”,认为疾病多因⽕热⽽起,在治疗上多运⽤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正安,”在治疗⽅⾯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以脾胃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称之为“补⼟派”。
朱震亨举“相⽕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善⽤“滋阴降⽕”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3.中医学结构体系:元⽓论——哲学基础阴阳五⾏学说——⽅法论脏腑经络理论——核⼼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第⼆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制约阴阳的互根互⽤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热,热极⽣寒”阴阳的交感相错“阴阳者,万物之始也”“阴阳相错,⽽变由⽣”2.⾃然界与⼈体五⾏归类简表⾃然界五⾏⼈体五味五⾊五⽓五⽅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酸青风东春⽊肝胆⽬筋怒苦⾚暑南夏⽕⼼⼩肠⾆脉喜⽢黄湿中长夏⼟脾胃⼝⾁思⾟⽩燥西秋⾦肺⼤肠⿐⽪⽑悲咸⿊寒北冬⽔肾膀胱⽿⾻恐3相⽣: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的作⽤4相克: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5相乘:即乘虚⽽⼊,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
相克与相乘在次序上相同,但相克是⽣理功能,相乘是病理改变6相侮:即恃强凌弱.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7相⽣(母⼦)关系的传变母病及⼦: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脏⼦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脏传及母脏第三章中医的⽣理观1.五脏:⼼.肝.脾.肺.肾六腑:胆.胃.⼤肠.⼩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脉.胆.⼥⼦胞“五脏者,藏精⽓⽽不泻……六腑者,传化物⽽不藏”2.⼼:主⾎脉,主神明,开窍于⾆,其华在⾯,在五⾏属⽕,在志为喜,在液为汗3.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道,朝百脉、主治节,开窍于⿐,在五⾏属⾦,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外合⽪⽑,“相府之官”4.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开窍于⼝,其华在唇,在五⾏属⼟,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与四肢5.肝:藏⾎,主疏泄,开窍于⽬,其华在⽖(为筋之余),在五⾏属⽊,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精)
人体:阳男外表背上气腑实……
阴女内里腹下血脏虚……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
如:阳盛则热阴胜盛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填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者补之;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肝主疏泄,主藏血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肾
藏精,主生长、
发育与生殖
.主水、主纳气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
其华在发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将饮食腐熟消化,传化糟粕。三焦
三焦三焦
三焦:
::
器的部分功能
器的部分功能器的部分功能
器的部分功能;
;;
;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
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
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
,,
,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
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
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
功能之中
功能之中功能之中
功能之中。
。。
。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
。。
。
此表要背
此表要背此表要背
此表要背:
::
:五脏
五脏五脏
五脏:
::
:
主要生理功能联系
心主血脉,主神智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
肺
主气、司呼吸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理论丰富,被广大学习者所关注和研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重点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广大中医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素问》主要论述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包括五脏六腑、阴阳五行等重要概念;《灵枢》则侧重于中医的治疗方法和养生保健,涉及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内容。
这两部书被誉为中医学的宝库,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治疗外感热病的经典著作,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经验和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热病具有重要价值。
学习《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中医学习者掌握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的巨著,系统介绍了大量草药的性能、功效和使用方法。
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本草纲目》则是学习中草药基本知识的权威资料。
掌握《本草纲目》可以帮助中医学习者了解各种草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从而更好地运用中草药进行治疗。
四、中医学院教材各个中医学院编写的教材也是学习中医的重要资料。
这些教材通常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技术等内容,既有理论的介绍,又有实践的指导。
通过学习中医学院教材,可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科的知识框架,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五、学术期刊和论文学术期刊和论文是了解中医研究最新动态的重要途径。
许多中医学术期刊定期发表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等论文,包括《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医杂志》等。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期刊和论文,了解当前中医研究的前沿进展,加深对中医学科的理解。
六、网络资源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中医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料来源。
有很多中医学习网站、博客和论坛,提供了丰富的中医学习资源。
学习者可以通过浏览这些网站,参与讨论和交流,获取更多的中医学习资料和经验分享。
中医临床必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临床必学知识点总结中医临床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诊断与治疗中医疾病为主要内容,是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临床必学知识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预防等内容。
以下是中医临床必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精气神学说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原理,包括外感病、内伤病、情志病、寒热病、湿病、瘀病等病因病机学说。
3. 中医诊断学:掌握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的基本技能和要点。
4. 中医病证分类及辨证施治:掌握中医病证分类方法、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辨证与施治、辨证与用药等内容。
5. 中医养生保健:了解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摄、情志调摄、运动保健等内容。
6. 中医药原理:了解中药药性、归经、功效、剂量等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中药药物学、药理学等内容。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知识是中医临床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医诊断1. 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面色、舌象、身体形态等方面的观察,通过观察来辨别疾病的病情和病证,从而指导治疗。
2.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言语和呼吸、腹音、心音等生理和病理声音,以及感觉病人的气味、口臭、汗臭等状况来辨别疾病的病情和病证。
3. 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感觉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来了解疾病发病的原因、症状的变化和病证的特点,以便确定病情和辨别证候。
4. 切诊:切诊是通过中医脉诊、舌诊等诊断方法,观察脉搏和舌苔等生理指标,来辨别疾病的病证和病情,从而指导治疗。
以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这些诊断方法是中医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辨证的重要工具,对于确诊疾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医治疗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中药的选方、煎煮、用药等内容,需要掌握中药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
中医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
中医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中医,这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体系,在临床实践中蕴含着无数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今天,就让我来给您唠唠那些中医临床常用的知识点。
先来说说“望闻问切”这四诊法。
望诊,那可真是一门有趣的“功夫”。
医生瞧着病人的面色、神态、舌苔等等,就能发现不少端倪。
就说有一次,我见到一位病人,脸色苍白得跟张纸似的,整个人看上去无精打采。
医生一瞧,心里就有了数,这多半是气血不足啊。
再看看那舌苔,又厚又白,湿气重的表现呀!闻诊呢,也不简单。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还有闻身上的气味,也能获取重要信息。
有个病人咳嗽得厉害,那声音又粗又重,医生一听就说,这是肺热咳嗽。
还有个病人身上总有股酸臭味,一问才知道,是平日里出汗多,又不注意清洁,导致体内湿气郁积。
问诊就更细致啦!医生会问病人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甚至连心情好不好都要问个清楚。
我记得有个大姐来看病,医生问她晚上睡眠咋样,她说总是做梦,还容易醒。
医生接着问,那您平时爱吃啥呀?大姐说就爱吃辣的,无辣不欢。
医生一听,心里就明白了几分,这辛辣之物吃多了,容易导致内火旺盛,影响睡眠。
切诊中的切脉,那更是中医的一绝!医生把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上,感受着脉搏的跳动。
不同的脉象代表着不同的病症。
有一回,一个小伙子来瞧病,医生一摸脉,说这脉跳得又快又有力,是实热之症。
再讲讲中药的使用。
中药种类繁多,每一味药都有它独特的性味和功效。
就拿常见的枸杞来说吧,那可是个好东西。
甜甜的,能滋补肝肾。
我有个朋友,天天对着电脑工作,眼睛总是干涩难受。
后来听了中医的建议,每天泡点枸杞水喝,一段时间后,眼睛舒服多了。
还有那生姜,别看它普通,作用可大着呢!感冒了,煮点生姜红糖水,喝下去发发汗,就能好一大半。
要是吃了凉东西肚子疼,嚼几片生姜,也能缓解不少。
中医的针灸疗法也是相当神奇。
一根根细细的银针扎在穴位上,就能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
我亲眼见过一位患有肩周炎的大叔,肩膀疼得抬都抬不起来。
经过几次针灸治疗,那肩膀居然活动自如了,大叔高兴得合不拢嘴。
中医临床知识点总结
中医临床知识点总结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临床知识点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临床知识。
一、中医基本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精神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强调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万物都包含有阴阳两种相对的方面。
在医学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2. 五行学说是另一个重要的中医基本理论,它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分别对应五脏和五脏相应的经络。
五行学说强调了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气血精神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强调了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和精神活动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气血精神的平衡对于调节人体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医诊断1. 中医诊断依赖于望、闻、问、切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表现来判断疾病情况,包括面色、舌苔、脉象等表征。
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言语和呼吸声来判断疾病情况。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和症状来判断疾病情况。
切诊是通过切脉来判断疾病情况。
2. 望诊的具体内容包括观察面色、眼底、舌苔、全身皮肤等。
面色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不同的面色可以反映不同的疾病情况。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舌苔的颜色、湿度、厚薄等可以反映出疾病的特点。
3. 闻诊的具体内容包括听取病人的呼吸声、咳嗽声等。
不同的呼吸声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疾病情况,有时可以直接判断出疾病的性质。
4. 问诊的具体内容包括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等。
通过全面的问诊,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
5. 切诊的具体内容包括切脉和按压穴位来判断疾病情况。
切脉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脉象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疾病情况,有时可以直接判断出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按压穴位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疼痛部位和性质。
中医实战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医实战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医学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更在疾病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掌握一定的中医实战知识,对于提高诊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中医诊疗、验方、针灸、推拿、艾灸等方面,总结中医实战知识点,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诊疗1. 望诊: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肌肤、眼底、舌苔、舌质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体内的病机,辅助诊断疾病。
2. 闻诊:通过闻取患者的口气、汗味、身体气味等情况,可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病情。
3.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病因等情况,了解患者的体质、病理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4. 切诊: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5. 辨证施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患者的辨证情况和治疗需要,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6.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手法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调节患者的气血、阳虚、阴虚等情况,促进病情的好转。
7. 推拿治疗:通过推拿手法对患者的经络、穴位、肌肉进行按摩,调理患者的气血、脏腑,治疗疾病。
8. 艾灸治疗: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促进患者的经络气血畅通,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患者的病情。
9. 饮食调理:根据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理,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二、验方1. 处方: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质,制定合适的中药处方,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
2. 配伍:根据中医药学的理论,合理搭配中药,达到协同作用,调和脏腑,促进患者康复。
3. 用药:根据中药的药性、归经、功效等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4. 煎服:根据中药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煎服方式,如水煎、蒸煮、熬煮等,确保中药的疗效。
5. 药效: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体质,调整中药的剂量和用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中医学 重点
一、名词解释1.神:2.同病异治:3.木火刑金:4.反治:5.君药:答案:1.神:广义是指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的神志、意识、思维活动。
2.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3.木火刑金:金克木,但木行太过,金行之力不足以克木,反被木侮,此乃“木火刑金”。
4.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常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二、填空1.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脏器是。
2.正常舌象概括为。
3.临床针灸常用的体位有、、、、。
4.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补、消“八法”。
5.红舌主证。
答案:1.三焦胆。
2.淡红舌,薄白苔。
3.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4.清。
5.热。
三、简答1.请简要说明藏象学说的立论特点?2.请简述人参的功效和主治?3.请简述舌苔苔色分哪几种?各主何种病证?答案:1.答:(一)生理概念的形成1.古代解剖知识的综合。
2.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观察。
3.应用阴阳五行基本观点分类整理。
(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三)脏腑是高度综合的机能单位,脏腑不仅是解剖概念,而是高度综合的机能单位。
2.答:1.益气固脱:主治气虚欲脱;2.大补元气:主治元气不足;3.益气活血:主治血行无力;4.益气摄血:主治气虚失摄;5.益气健脾:主治脾虚证;6.益气补肺:主治肺气虚弱;7.益气生津:主治热病伤津;8.益气安神:主治心气不足;3.答: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
中医学复习重点——临床专业适用
中医学整理(仅供参考)整理by 09级某潘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1~2形成:黄帝内经——现存最早一部,分为《灵枢》、《素问》——奠定中医理论基础难经——涉及脏腑、疾病、经络、针灸等方面,——补充《内经》不足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开创辨证论治,确定诊治基本原则和大法神农百草经——最早药学专著——提出性味学说,确立中药理论基础发展: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子和:攻下派李东垣:补土派朱丹溪:滋阴派温病学派:清代叶天士、吴鞠通——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与伤寒六经辨证相辅相成,成为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两大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特点:p7~9整体观念、恒动观点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即是中医学对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个认识。
概括地说,就是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人体本身则又是这一巨大体系的缩影(即人身小天地),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恒动观点含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
内容:一切物质都处于永恒的无休止的运动之中。
辨证论治: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
阴阳学说:p18(老师说重点是定义,但曾经考过阴阳之间相互关系的名词解释)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⑴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其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关系,称为阴阳相反⑵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阴阳相成。
⑶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变化之中。
⑷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的运动形式。
五行学说:p23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运动变化。
五行可定义为金木水火土五种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四个重要的学术活跃期:
春秋时期《黄帝内经》(素闻,灵枢各九卷)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
金元时期刘完素(寒凉)张从正(驱邪)李杲(脾胃)朱震亨(滋阴)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兴起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填空,选择)
(一)整体观念
(二)恒动观念
(三)辨证论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
阴: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
(二)阴阳是自然界变化的普遍规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其中“道”就是指万事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
(三)三阴三阳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形式(伤寒论)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交感相错
2、阴阳的对立制约:即阴阳相反,
3、阴阳的互根互用即阴阳相成
4、阴阳的消长和平衡
5、阴阳的相互转化
说明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类型
1,阴阳偏胜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转化
确定治疗原则⑴损其有余⑵补其不足
五脏功能(简答)
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主持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
心*1.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
*2. 心主神明:人的神志活动与五脏有关,主要与心有关。
3.心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4.喜为心志,汗为心液。
肺
*1.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
(后详讲)
*2.肺主宣发、肃降:
肺的气机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肺的气机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3.肺主通调水道
肺对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4.肺朝百脉,主治节
朝:具有会聚和朝向之意。
百脉:诸脉、所有的脉。
治节:治理调节。
百脉朝会于肺。
指全身经气血液均经于肺,交换成分
5.肺主声,开窍于鼻
6.肺合皮,其华在毛
7.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
脾脾乃后天之本
*1. 脾主运化:运,即运输,化,即消化。
(1)脾主运化水谷(2)脾主运化水液
*2.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能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3. 脾的生理特性:脾主升清
指水谷精微借助于脾气的上升而上输于肺,而云行于全身。
指脾气的升举可以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衡定。
脾喜干燥,厌恶潮湿
脾虚不运易生湿,湿邪过盛易困脾阳。
4. 脾合肉,主四肢
5.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6. 思为脾志,涎为脾液唾液:稠后的为唾,清淡的为涎
肝
肝位于膈下,腹腔右上方。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
*1. 肝主疏泄
(1)调畅情志
(2)调畅气机
(3)促进脾胃的纳化和胆汁的排泌功能
(4)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5)调理冲、任二脉
*2.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3. 肝合筋,其华在爪
4. 怒为肝志,肝开窍于目,泪为肝液
5.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2)肝性喜条达,恶抑郁
肾肾为先天之本
肾与膀胱相表里。
*1.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微物质。
*2.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3.肾主纳气:肺换气,肾纳气,至沉丹田。
肾不纳气,气虚,气足
4 .肾主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
5 .其华在发(上代相传)
6 .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气控大小便)
7 .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五脏六腑定义内容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
其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主持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其形态多为管腔性器官,是饮食物的通道;其生理功能是传化饮食物,主管饮食的受纳、消化,营养的吸收,糟粕的排泄。
气的基本概念(填空)
气是物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2,气是功能的气是维持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动力气的功能(填空)
1,推动2温煦3防御4固摄5气化作用
气的种类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2宗气3卫气和营气
六淫的概念
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
疠气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的特点2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
七情(名解填空)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发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称为“内伤七情”七情的致病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3)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
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包括痰饮、瘀血
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气血(2)致病广泛多端(3)重浊粘滞缠绵
瘀血的致病特点(1)病位不一,病证各异(2)病证虽多,特点共同
“正”—“正气”,是人体精、气血、津液、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和对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
“邪”—“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正邪相争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
阴阳理解
五色主病(选择)见书63页
望舌主要观察舌质(正气)与舌苔(邪气)的变化
舌质望舌神、舌形、舌态、舌色舌苔苔质、苔色、,苔形
闻声音
问寒热1恶寒发热2但寒不热3但热不寒4寒热往来
问汗
证:即证候,它是对四诊搜集的完整资料进行全面综合而得出的诊断性结论。
它概括了疾病发生的因素与条件,确定了病变的部位、性质,揭示了发病机制与趋势,提示了治疗的方向主要的辩证方法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
八纲辨证: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
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阴阳是总纲。
辩证见书78页
表、热、实属阳。
里、寒、虚属阴。
虚证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名解填空)
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名解填空)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名解填空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和属性(名解填空)
组方原则:按照复方中药物的不同作用和地位,构成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
君药:即主药。
针对主病和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
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即辅药。
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佐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治疗次要证。
消除或制约君臣药的毒性、烈性。
病重时起反佐作用。
使药:作为引经药,引方中药物达到病所。
调和方中诸药的药性。
中药的配伍禁忌
十八反:
半夏、瓜蒌、贝母、白蔹—乌头,
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甘草,
诸参、细辛、芍药—藜芦。
十九畏:
硫磺—朴硝水银—砒霜
狼毒—密陀僧巴豆—牵牛
丁香—郁金牙硝—荆三棱
川乌、草乌—犀角人参—五灵脂
官桂—赤石脂
有做好标记的总结,传不上去,想要用的,可以mail我,我会尽快发的
liutianshu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