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
阅读与写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阅读与写作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目的与任务“阅读与写作基础2”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文员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是一门具有文化、文学知识与写作知识的人文熏陶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课程。
3学分,54学时,一学期。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国经典文章及有关作文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使学员对文学作品有相当的理解、鉴赏能力,提高其文化修养、人文素质与实际写作能力。
二、先修课程:阅读与写作基础(1)后续课程:“实用文体文写作”、“传统文化导论”、“中国文学通论”等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三单元明清文学(约16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明清的文学状况及作品类型,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理解明清散文的分类、发展和特点。
晚明小品文及通俗文学的成就。
选文作家的文学地位与创作成就。
3.掌握单元选文中的语文知识、重点篇目的阅读与分析和作文知识。
1)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三方面内容。
(均以教材中介绍为准)。
语言知识包括了文言散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的古今及不同环境中的应用,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语法现象。
2)阅读与分析:(1)要求理解并识记所学文章的内容。
(2)归纳所学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分论点)、重要的段落层次并能概括其大意。
(3)结合文体(文章类别:说理、叙事、抒情),识别其主要的写作方法及特点。
(4)识别文章中采用的修辞方法及特点。
(5)翻译古文段落中划线句子并能解释带点字词。
(6)综合以上所列点,结合具体材料及现实,参阅文后的评点、思考分析并联系全文展开分析。
3)作文知识作文为材料作文。
能运用所学作文知识,结合所给材料,写出内容正确充实、中心明确突出,思路、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清通,文面规范清楚的文章。
二、内容要点李贽《童心说》: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童心说”的内涵及作者提倡“童心说”的目的和意义。
袁宏道《徐文长传》:作者的文学成就、地位。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文学阅读》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_《幼儿文学阅读》_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组织完成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专业技能课。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儿歌、幼儿诗、童话、幼儿故事等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能够鉴赏、分析幼儿文学作品;掌握朗诵、讲述、表演的技巧方法,并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或创编;能够指导幼儿理解、表达及表演幼儿文学作品。
具备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二、参考学时共72学时。
三、课程学分4学分。
四、课程目标1. 树立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喜爱之心,不断增强岗位技能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发展理念。
具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和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体验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丰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2.熟知各类幼儿文学作品体裁及特点,熟记各类常见幼儿文学作品。
掌握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表达方法及改编创编方法。
3.能够感受、理解、分析鉴赏幼儿文学作品。
能够用多种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
具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改编或创编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一)学习基础1.具有基本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2.知道各类常见文学体体裁的特点。
3.明确欣赏文学作品的不同角度,能够读懂并欣赏文学作品。
4.熟悉国内外著名的童话故事。
(二)核心内容幼儿文学的概念,各类文学作品的体裁及特点。
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朗诵儿歌、讲述童话故事、深入阅读图画故事、编排表演幼儿戏剧等的方法与技巧。
改编及创编幼儿文学作品。
(三)课程单元划分及项目设计本课程应以幼儿文学作品为载体,分别从作品欣赏、作品表达及作品改编创编这三个方面来划分单元,完全承载了本课程的全部学习目标。
单元划分主要依据学习文体知识、表达文学作品及改编创编文学作品等不同的工作内容。
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以及未来工作岗位对本课程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进行内容序化,保证教学内容和活动组织的完整性,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遵循学习规律,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使课程单元的划分及项目设计,有助于学生自我构建工作过程知识,学习梯度鲜明,具备操作性,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长足发展。
《阅读写作》教学大纲及规划
《阅读写作》教学大纲及规划教学大纲及规划介绍本教学大纲旨在为《阅读写作》课程提供一个详细的规划和指导。
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题、推理能力以及从文章中获取细节和信息的能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包括解读作者观点、评估论据以及对文章的逻辑和结构进行分析。
- 培养写作技巧,包括构建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段落、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以及合理地组织和表达思想。
教学内容1. 阅读技巧:- 识别主题和中心思想- 推理和推断- 提取关键信息2. 批判性阅读:- 评估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辨析作者使用的论据和证据- 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3. 基础写作技巧:- 构建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段落- 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表达清晰、有说服力的观点4. 写作实践:- 阅读和分析范文- 练写作短文和议论文教学方法- 组织授课和讲解,介绍阅读和写作技巧-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并进行理解和推理训练- 分析范文,讨论优点和缺点,以及如何改进- 练写作短文和议论文,并提供反馈和指导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包括阅读和讨论)- 平时作业(阅读练和写作练)- 期末考试(包括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评估)参考书目1. 《阅读与写作》教材,作者:XX2. 《阅读写作进阶指南》,作者:XX以上是《阅读写作》教学大纲及规划的主要内容。
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并全面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
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学时数:30适用年级:1~9年级一、课程性质阅读与写作课程是语文中的重中之重,是一门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阅读与写作阶段应使学生学会“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来全面的感知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阶段分为四个层次(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课程目的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正确的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另外还应该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阶段1~2年级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阶段(3~4年级)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良好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原则,具备组织和实施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 幼儿心理学: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特点。
2. 幼儿教育学:探讨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的原则和实施。
3. 幼儿健康与营养:学习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幼儿营养需求和健康指导知识。
4. 幼儿语言教育:研究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学习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5. 幼儿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
6.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设计和实施适宜的课程。
7.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探讨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学习设计和引导幼儿游戏的技巧。
8. 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掌握幼儿教育的管理和政策。
三、实践教学1. 教学实习:在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教学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 课程设计项目:学生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幼儿园课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3. 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幼儿教育研究,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四、毕业要求1. 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 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了解并能够遵守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
5. 具有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 理论考试:通过笔试或在线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考核:通过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程论文:学生需提交关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论文,展示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和实践成果,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
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阅读与写作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达方式,它们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科学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阅读教学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通过多种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科学文章、新闻报道等,来培养对于不同文本的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2. 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阅读的能力,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评估信息的可信度。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辨别逻辑错误、如何评估证据的可靠性等。
3. 阅读策略的培养: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概括等,来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策略。
二、写作教学写作是思维的输出,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 写作结构的培养: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合适的写作结构,如序言、主体、结论等,来组织自己的文章。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优秀范文和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结构的技巧。
2.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批判性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学会进行批判性写作,能够对于所读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提出有力的论点、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等。
三、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进行有机的整合。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整合:1. 阅读与写作的交替进行:教师可以在阅读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写作来加深对于所读材料的理解。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阅该与写作》襟程教偿大剜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阅读与写作》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员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增强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课程,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二、课程目的要求1.掌握文章阅读和写作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巧。
2.能运用文章阅读理论,分析或鉴赏文章,提高语文阅读素质和教学水平。
3.能运用文章写作理论,掌握基本实用文章的写作,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和教学水平。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本课程学分为6学分,教学时数108。
具体分配如下: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案的设计和写作方法。
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员通过说明文体的阅读,来体会说明类文体的一般写作要求。
2.指导学员写一篇关于电脑知识的科学说明文或解说词。
3.指导学员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日常应用文写作一、教学要求1.了解应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写作要求。
2.掌握常用教学应用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领。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应用类文体概说日常应用文是与生活、事务联系密切,有固定程式,文字通俗的实用文体。
内容具有实用性,以说明、议论为主,结构要素单一,语言简明通俗,注重行文格式。
它的写作,强调实用功能,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体现文化底蕴。
第二节传统书信与电子邮件书信是广泛用于交际、篇幅短小的文字。
用于联系工作、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研究问题。
写信要考虑对象,注意语气,表情达意,讲究格式。
电子邮件是书信的现代化形态。
它语言简洁、传递迅速、应用广泛,正在取代传统书信的地位。
它的使用有自己特殊的方法、手段和技巧。
第三节日记、自传与求职书日记是记录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文字。
形式灵活,表现手法多样化,以记叙为主。
是积累资料、帮助记忆、总结思想、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自传是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生平事迹和思想发展的传记文。
自传写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语言要朴实平易。
求职书是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的文书。
阅读与写作 课程教学大纲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阅读与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将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写作实践,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写作组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文本。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类写作技巧,编写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文章。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4. 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阅读技巧和策略- 阅读速度与理解通过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 文本分析与评价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观点,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批判。
- 阅读目的与样式适应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样式和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2. 写作技巧和方法- 论点与论据指导学生如何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合理的论据来支持。
- 文章结构与组织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其逻辑清晰、条理清楚。
- 篇章连贯与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提高篇章连贯性,使文章过渡自然、语言流畅,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3. 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批判性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学会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水平。
- 批判性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展现批判性思维,培养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批判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回答问题的能力,对写作技巧的应用,以及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估包括学生完成的阅读练习、写作任务等,评估其阅读理解、写作组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考试设置阅读理解和写作题目,考察学生在考试条件下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选择一些经典的阅读文本和写作指南作为教材,并提供学生相关阅读材料和写作参考书。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
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教学大纲》《阅读和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 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的中专阶段的教学(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200学时(三)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适应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幼儿文学改编、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基本要求(一)阅读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默读注重效率。
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5.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学前班阅读教学大纲设计
培养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心和兴 趣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 力
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 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 力
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学前儿童阅读理解能 力
培养学前儿童阅读兴趣和 习惯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 方法
培养学前儿童阅读思维和 创造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学前儿童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通过阅读,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安静阅读等。 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读物,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开展阅读活动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鼓励幼 儿积极参与
利用绘本、图画书等适合学前 儿童的读物,激发幼儿阅读兴 趣
创设阅读角,提供舒适的阅读 环境和丰富的阅读材料
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加强家长 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04
学前班阅读教学评估
阅读效果评估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前儿童 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词汇量:评估学前儿童的词汇 掌握情况
阅读兴趣:评估学前儿童 对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
阅读技能:评估学前儿童 在阅读过程中的技能运用
和提升
阅读习惯:评估学前儿童 的阅读惯和阅读方式
03
学前班阅读教学实施
班级阅读环境创设
班级阅读区设置:提供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方便学生取阅图书。
图书选择: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图书,包括绘本、科普、文 学等各类读物。
选择适合学前儿童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确保内容的健康、积极 和有趣。 确保阅读材料的质量,包括印刷清晰、纸张质量好等,以保障儿童的阅 读体验。
注意阅读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锐利边缘、有毒物质等安全隐患。
学前教育说课稿的阅读与写作教学
学前教育说课稿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一、引言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的关键阶段,而说课稿的阅读与写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备的技能。
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说课稿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二、阅读教学在学前教育中,阅读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故事书、儿歌等材料,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和欣赏,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 注重语音语调的教学教师在朗读故事时,应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和引导,使幼儿能够正确地表达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3. 引导理解和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在阅读结束后,提问幼儿有关故事内容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故事的情节,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写作教学写作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写作教学:1. 引导幼儿写日记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每天写一篇简短的日记,记录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引导他们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提供一些图片或故事开头,让他们续写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各自的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彼此的写作技巧。
四、阅读与写作结合阅读和写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1. 阅读促进写作幼儿通过阅读故事书、儿歌等材料,可以学习到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从而促进他们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2. 写作巩固阅读通过写作,幼儿可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巩固所学的阅读知识。
3. 教师的引导与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总结学前教育说课稿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前教育教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教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学前教育阶段,阅读与写作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孩子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扩大词汇量等。
因此,在设计学前教育教案时,我们需要合理规划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2. 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4. 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三、教学内容1. 阅读教学a.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优秀童话故事、图画书等阅读材料;b.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如朗读、诵读、角色扮演等;c. 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理解,提问关于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问题,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d. 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通过讲解故事背景、展示相关图片等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写作教学a. 教授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正确握笔、书写基本字母、造句等;b. 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如抄写简单的文字、填写练习册等;c. 鼓励孩子进行创意写作,如写一篇短小的故事、描述自己的家人等;d. 引导孩子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如提供不完整的句子让孩子进行补充、通过图片创作故事等。
四、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孩子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思维,并及时给予反馈。
2. 情境教学法:以实际生活情境为基础,设计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3. 集体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1. 阅读教学过程a. 预习阶段:教师介绍故事背景、相关图片等,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b. 阅读阶段:孩子们自主阅读故事,并进行诵读、朗读等活动。
c. 理解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回答,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d. 总结阶段:教师对故事进行总结,复习重点内容,并鼓励孩子自己总结所读故事的主题。
2. 写作教学过程a. 基础技能训练阶段:教授孩子正确握笔、书写基本字母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前儿童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计划设计
学前儿童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计划设计引言:学前教育是儿童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时期,对儿童阅读与写作的培养尤为关键。
本文将设计一套综合教学计划,旨在提升学前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石。
一、目标设定:1. 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2. 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培养学前儿童的书写能力,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教学:a. 绘本故事阅读: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绘本故事,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精美的插图,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进行趣味性的导读,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b. 绘本故事复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并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督促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c. 阅读理解训练:通过问题练习、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采用图片连线、填空题、选择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细节和情节。
2. 写作教学:a. 听写训练:选取适当的动物、植物等词汇进行听写,培养学生的听觉记忆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
b. 绘本故事续写: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故事的情节,继续编写下一段。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 日记写作:鼓励学生每天进行简短的日记写作,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的素材或话题,帮助学生展开思路,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绘本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
2. 问答互动法:在阅读教学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在互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和讨论,在合作中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4. 游戏教学法:设计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阅读与写作
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训练内容,它们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如何合理地布置阅读和写作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阅读环节的设计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学前阶段的幼儿普遍存在认知能力较低、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因此在选择故事书、绘本或其他阅读材料时,要注重内容的简单易懂,形式的生动有趣。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解说内容、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
其次,阅读环节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策略。
在幼儿阅读过程中,引导他们注意关键词,从插图中获取信息,通过猜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方法帮助幼儿主动获取信息,同时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幼儿通过阅读材料获取答案,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推理。
此外,写作环节的设计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例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在幼儿写作过程中,可以提供适当的写作框架和指导,帮助幼儿理清写作思路,并注重对幼儿写作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的指导。
同时,要注意写作活动的评价与反馈。
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激励他们进行持续的学习和提高。
此外,也可以通过鼓励幼儿相互分享、展示和交流作品,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阅读与写作环节要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策略和写作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评价反馈机制,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推动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获得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素质教育。
阅读和写作 课标 肖垠
《阅读和写作》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公共课学分:4分参考学时:总学时:192 理论学时:142 课内实践学时:50 实训学时:适用对象:三、五年学前教育、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阅读和写作》课程是三年制中等师范生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基础课,也是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及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增强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传统语文知识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重在示范和学法指导。
根据每单元文体特点采用重点课文课堂讲授、其他课文课下完成的方式,灵活课堂教学,既可完成教学任务,又更大范畴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重语文能力培养2、重人文精神建树3、重职业素质引导该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
《阅读和写作》课程安排表序号项目工作任务建议学时理论实践1 第一册1、第一单元《山地回忆》2 22、第二单元《琐忆》 4 23、第三单元《消息两则》 2 24、第四单元《小丑的眼泪》 4 25、第五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 26、第六单元《涉江》 4 27、第七单元《劝学》 42 第二册1、第一单元《故都的秋》 2 22、第二单元《海燕》 2 23、第三单元《巴东三峡》 2 24、第四单元略讲《黑洞旅行》 25、第五单元《快乐王子》 4 26、第六单元《孔雀东南飞》 4 27、第七单元《过秦论》 4 23 第三册 1、第一单元《敬业与乐业》、《今》 42、第二单元《傅雷家书两篇》 2 23、第三单元《刘玄德三顾茅庐》 44、第四单元《祝福》 45、第五单元《秋夜》 4 26、第六单元《蜀道难》 4 27、第七单元《阿房宫赋》 44 第四册 1、第一单元《我有一个梦》 2 22、第二单元《我与地坛》(节选) 43、第三单元《陈奂生上城》、《十八岁出门远行》 44、第四单元《套中人》 4 25、第五单元《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2 26、第六单元《李白词二首之<菩萨蛮>》、李清照词二首 4 27、第七单元《六国论》 45 第五册 1、第一单元《短文两篇》 42、第二单元《我若为王》 23、第三单元《再别康桥》 4 24、第四单元《错误》、《断章》 4 25、第五单元《教学笔记三则》 2 26、第六单元《小令二首》、《带过曲二首》 4 27、第七单元《项脊轩志》 46 第六册 1、第一单元《呐喊》自序 4 22、第二单元《西风颂》、外国诗歌简介 6 23、第三单元戏剧简介、《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 6 24、第四单元学术论文、《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问题》 45、第五单元文言基础知识 4 2合计142 50二、课程目标1.技能目标:(1)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阅读与写作》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共6学分,在第1、2学期开设。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一定数量、不同文体的习作(见附件1),形成较扎实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及思想经典深入阅读与优美作品的深入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和写作能力;2.开发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进而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3.拓展学生思维向度,在古今中外视野的融合之下,触发、促进学生对人类共通的大问题进行初步思考,认识人类普世价值,逐渐养成基本的人道关怀。
四、课程进度:1.指导教师集体讨论,制定推荐阅读书目(见附件2),确定学生每学期完成的不同文体的习作及数量。
2.每位指导教师在集体推荐的书目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独立为本组学生增加阅读内容。
3.督促检查组内每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组内交流,每个月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交流1次,学期结束完成学生8篇习作的批改,并给出学期成绩。
五、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20 级汉语言文学(师范)《阅读与写作》学生习作登记表(20 -20 学年第学期)姓名:学号:导师:导师(签名):审阅时间:汉语言文学(师范)《阅读与写作》推荐阅读书目文学第一部分中国文学1《诗经选》(毛舜钦注)2《楚辞选》(马茂元选注)3《魏晋南北朝诗选》(丁夏选注)4《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5《唐诗三百首》(朱洙)6《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编)7《唐宋词选释》(俞平伯编)8《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9《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10《鲁迅全集》11《女神》(郭沫若)12《子夜》(茅盾)13《家》(巴金)14《骆驼祥子》(老舍)15《围城》(钱钟书)16《曹禺选集》17张爱玲选集18《青春之歌》(杨沫)19《红岩》(罗广斌、杨益言)21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王蒙、余华、马原、王小波、王安忆、莫言、苏童、洛夫、白先勇、严歌苓等诗人作家经典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和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 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的中专阶段的教学(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200学时(三)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适应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幼儿文学改编、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基本要求(一)阅读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默读注重效率。
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5.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6.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7.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8.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二)写作9.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10.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1.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12.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1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15.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和要求《阅读和写作》第一册课文教学第一课《荷塘月色》教学目标:掌握荷塘月色的美景和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交融的特点。
教学内容:文眼和作者的情感;描写荷塘、月色的特点;通感、比喻、叠词等修辞手法。
第二课《拿来主义》教学目标:掌握鲁迅关于继承西方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主张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教学内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的危害;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西方文化遗产的几个比喻;反语。
第五课《<呐喊>自序》教学目标:青年鲁迅的思想发展变化以及走上文学道路的历程。
教学内容:青年鲁迅的两个梦(学医和办杂志);钱玄同激励鲁迅开始文学创作;鲁迅的优秀品质。
第六课《琐忆》教学目标:通过琐事展现鲁迅的伟大品格。
教学内容:作者亲历鲁迅的六次谈话;衔接谈话的六次议论;鲁迅爱憎分明的品格;琐事与伟大人格的关联。
第九课《简笔与繁笔》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繁简不能以文字的多寡论的原理,繁与简各有好处,侧重理解“简练为文”的主张、标准和途径。
教学内容:文章繁简的原理;简练的标准和途径;典型的例证。
第十课《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教学目标:了解文章以“山洞的探查”为主干、以“诗人的幻想”为枝蔓的思路特点。
教学内容:思路的主干;思路的枝蔓;主次的合理分配与有机结合。
第十三课《风景谈》教学目标:表面写风景、实际写人、写政治的含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六个风景画面;茅盾的风景观;抗日根据地的精神风貌;曲笔的使用。
第十四课《都江堰》教学目标:余秋雨把景观、人物、历史融为一炉的散文写法。
教学内容:都江堰和长城的比较;都江堰的水的特点;李冰的人格;在游记散文中如何将景观、人物、历史融为一炉。
第十七课《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语言技巧。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情与理结合的语言技巧第十八课《诌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诌忌巧妙设喻说服齐王广开言路、革除积蔽的方法。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诌忌以生活小事设喻;齐王的锐意改革。
第二十一课《鸿门宴》教学目标:鸿门宴上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个性。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情节的一波三折;人物个性对比。
第二十二课《隆中对》教学目标:诸葛亮身处乡野而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雄才大略。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
写作部分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的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训练观察能力的记叙文;一次根据中心选材的记叙文;一次有物、有序、有情的散文;简单的校园消息或通讯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章次内容授课时数(节) 作业第一课《荷塘月色》 3第二课《拿来主义》 3 1第五课《<呐喊>自序》 3第六课《琐忆》 3第九课《简笔与繁笔》 3第十课《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 3 1第十三课《风景谈》 3第十四课《都江堰》 3第十七课《烛之武退秦师》 3第十八课《诌忌讽齐王纳谏》 3 1第二十一课《鸿门宴》 4第二十二课《隆中对》 3写作部分 13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节《阅读和写作》第二册课程内容第一课《物种起源》导言学习根据语境认真筛选文中或隐或现的信息。
第二课读〈〈伊索寓言〉〉要筛选出表达全文中心思想的语句,并筛选出表达寓言本身和作者看法的信息.第三课反对党八股学习体会政论语体的特点:语言准确、周密,大量运用长句和整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较多使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语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课荷花淀学习文艺语体的特点:语汇丰富,大量使用描绘性的语句,广泛使用各种句式,强调语言的形象性和艺术化等等。
第五课灯下漫笔快速阅读这篇文章,要准确、迅速地捕捉文中的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领会文中表达的深刻思想,品味作者以小见大、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第六课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灯下漫笔速读此文,可以在快速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快速辨析文章思路,从而既快又准确地提取文中重要信息。
第七课文散文两篇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两文主题取向上的差异和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同。
第八课随笔两篇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两篇文章表达观点的不同方式并准确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及其表达效果。
第九课文师说学习充分运用对比论证,有破有立,说理透辟,从正面表达精辟见解的方法,掌握文章多用对偶句、顶真句、反问句和转折句,使文章具有充沛的气势。
第十课游褒禅山记掌握文中叙、议前后对应,事、理两相配合的写法和不重风光景物的描写而重在说理的特点。
写作部分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的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训练观察能力的记叙文;一次根据中心选材的记叙文;一次有物、有序、有情的散文;简单的校园消息或通讯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章次内容授课时数(节) 作业第一课《物种起源》导言 3第二课读〈〈伊索寓言〉〉 3第三课反对党八股 3 1第四课荷花淀 3第五课灯下漫笔 3第六课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灯下漫笔 3第七课散文两篇 6 1第八课随笔两篇 6 1第九课师说 3第十课游褒禅山记 3写作部分 14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节第三册学习目的和要求:一、阅读部分学习和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中国古代诗词、外国诗歌;学习从诗歌的意境、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方面鉴赏诗歌;学习从散文的情趣、理趣等方面鉴赏散文。
二、写作部分学习写作论文、散文、诗歌、及诗歌、散文鉴赏并了解相关创作理论。
课程内容: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目的:把握词中展现的意向,把握全词豪放的抒情基调。
教学内容:诵读;关键词“立、看、怅、问、忆、记”;上片展现的壮阔、美好的秋景,上、下征的逻辑联系。
第二课中国现代诗三首之《太阳吟》教学目的:把握全诗炽热而又痛楚的抒情基调,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
教学内容:诵读;全诗结构分析;诗中壮丽奇特而又丰富多变的意象。
第三课:中国当代诗三首之《致橡树》教学目的:把握运用象征手法和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
教学内容:诵读;“木棉”“橡树”的象征意义及诗中新鲜形象的比喻。
第四课外国诗四首之《秋颂》教学目的:把握该诗的韵律之美及丰富生动的意象。
教学内容:诵读;诗中“秋色,秋人,秋声”的抒写;诗的整齐句式;拟人手法的运用。
第五课《诗经》三首之《卫风·泯》教学目的:把握叙事中有抒情,议论的表现方法;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比兴手法。
教学内容:诵读;全诗的叙事结构;诗中回忆和对比方法的运用;诗中主义今感情的变化。
《诗经》三首之《秦风·无衣》教学目的:把握古代军歌的慷慨雄壮的基调,感受古代人民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诵读;古代诗歌“赋”的铺陈复唱表现手法;诗中表现的一往无前的爱国情怀。
第六课《离骚》(节选)教学目的:感受屈原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了解楚辞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诵读;鉴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名诗句及对偶、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第七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的:把握古代叙事诗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认识封建礼教对古代青年爱情生活的的迫害.教学内容:朗读;全诗情节发展与叙事结构分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第八课《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白马篇》教学目的:把握诗中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的刻划。
教学内容:诵读并鉴赏诗句,重点在少年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形象描写。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饮酒》教学目的:把握诗人清高思想和归隐田园的情感与追求。
教学内容:诵读;炼词“心远”“见”等;炼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蓠下,悠然见井南山”。
第九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目的:认识李折“梦游”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举性格;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内容:诵读;分析全诗的脉络: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留别语;鉴赏“梦游”的意境。
第十二课《近体诗九首》之《春望》教学目的:感受诗人杜甫忧国、念家、伤己的感情和他诗歌独创性的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