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导学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冰融化了》(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冰融化了一、教材简析:学生听、说、操作、分工、合作等学习习惯的质量对本课能否顺利实施有直接影响。
关注、有效并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就是促进他们科学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部分。
本课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到位,如器材的有效性、学生明确测量任务、掌握方法,会正确测量温度及技能的熟练程度等。
本节课有两个重心:1是测量出冰融化时的4个相关数据;2是分析这些数据,形成认识。
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正确测量得出冰融化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热量”是贯穿本单元的重要概念,是解释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词,而恰好又是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难点定为“理解冰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第一部分:观察冰的融化液态的水在0 ℃以下就会凝固成冰,固体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冰会不会融化,什么条件下融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
当然还必须让学生们再做一次细致的观察。
因为,很少会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块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
教科书在这部分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进行观察、记录活动。
让学生测量记录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希望学生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包括盛有冰块的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
通过上述的观察、交流活动,相信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 ℃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第二部分:加快冰的融化教科书这部分内容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了怎样加快冰融化速度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冰融化过程的观察认识,他们应该能够想到,把冰块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等方法能够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挑选选B的同学说不认识哪一个?挑选选A的同学上来帮助他。再二次作答,重复一次以上操作。
最后随机挑选一个学生来指认剩下的水的形态图。
2.推送练习,让学生判断水的六种形态以及形成过程。
3.学生上传后,分组点评并播放视频揭晓答案。
7’
9’
IRS
智慧挑人
二次作答
随机挑人
计分板
推送
分组推送
作品观摩
作品点评
计时器
醍摩豆TPC教学活动设计表(教案)
学习领域
第三单元
教材来源
教科版科学教材
主题名称
《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对象
三年级下册
设计教学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资源
TBL智慧教室,IRS反馈器,每小组一台平板
能力指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利用智慧挑人的功能,能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已有经验。
推送练习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次实验
六、认识霜的形态及其形成过程。
1.请学生观察课前实验的结果,感受霜的形态,思考其形成原因。
2.学生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的温度,将记录单拍照上传,并通过观摩6个小组的记录单推断霜形成的温度条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温度和水的变化 冰融化了》公开课教案_14
4、冰融化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猜谜语 :远看白亮亮,近看玻璃样,越冷越坚硬,遇热泪汪汪。
师: 对是冰,提问:1.你们见过冰吗?在什么情况下见过?见过冰化成水吗?在什么情况下冰化成水?2.思考: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凝成固成冰,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冰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呢?二、观察冰的融化1. 感知冰的融化学生每人手里放一块碎冰,观察并感受冰在手心里的变化过程。
同学间交流一下感受。
提问:当冰在你的手心里一点点的融化时,你感受到温度有什么变化?你的手有什么感觉?2. 师:刚才大家亲身感受了冰在我们的手心里融化成水的过程,明白了冰从我们的手上吸收了热量渐渐化成了水,那么:冰在什么样的温度下会变成水呢?上节课我们做了水结冰的实验,知道了水结冰的温度是零摄氏度,而且水结冰的过程中它周围的温度下降了,那么,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它周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大屏幕出示这两个问题,学生大胆的猜想。
板书:冰融化了3. 设计实验方案1)、师:冰究竟在什么样的温度下会融化成水呢?它周围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不能光靠感官感受和猜想,要有客观的数据才行。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教案_5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很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教学过程】师:上课!上节课我们在学习《冰融化了》这个节时,你们还记得装有冰块的塑料袋外面有什么现象吗?生:塑料袋外面有小水珠。
师:塑料袋外面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研究《水珠从哪里来》板书:水珠从哪里来师:今天老师把上节课用到的塑料袋变成了烧杯,如果我们把冰块放入烧杯中,烧杯外壁会不会也出现小水珠呢?生:(实行简单猜测)会师: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呀?生:想师:下面就请每组的1号同学用小勺把冰块放入到1号烧杯中。
然后,仔细观察:过一会儿,烧杯的外壁是不是也会出现小水珠?并且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出现小水珠了,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注意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冰块要轻拿轻放。
(教师巡视)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观察。
你们能够先用手来摸一摸烧杯外壁,看看你会发现什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具有特异功能的“布”——水写布,只要这块布一遇到水就会变黑,下面就请同学们也用这块布看看有没有水珠生成吧。
老师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现象。
师:下面哪个小组能来说一说你们组看到的实验现象呢?生:我们组通过实验发现 1号烧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师:老师也请你拿着你们组的1号烧杯来前面给同学们看一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1.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2.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3.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沸腾的温度100℃水结冰的温度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温度计1.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2.温度计设计的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了不同的温度计。
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5.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6.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
7.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8. 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前面加—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0.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1.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3.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1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3.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高温物体的缺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提纲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提纲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提纲及思维导图(2017.6)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思维导图第二部分:分课时知识点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温度计由(玻璃泡)和(玻璃管)组成,玻璃管上有(刻度),玻璃管内有(液柱)。
3、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三个问题:①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②温度计上的每一格刻度表示多少摄氏度?③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4、普通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5、正确读取温度的方法:观测温度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6、零上温度自℃以上,数字越大,温度越高。
零下温度自℃以下,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7、按照分歧的丈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分歧的温度计。
丈量物体温度时要按照分歧丈量对象,选择符合的温度计。
8、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9、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第三课《水结冰了》10、冰的特征:无色、无味、透亮,坚固,很平滑,温度低,会消融,有固定的外形,不会活动,是固体。
11、当情况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入手下手结冰,从液体状况变成了(固体)状况。
水在结冰过程当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2、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第四课《冰消融了》13、当环境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升至(℃)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温度和水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要测量水的温度, 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 。
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返回
下一页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 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
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
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
提示:
温度计要 小心拿放,谨 防破裂
如果温度 计的管子破裂 请立即告诉老 师
1号杯 自来水
的 温度
3号杯 烫手的热水
的 温度
2号杯 温水
的 温度
4号杯 刚从热水瓶里 倒出的热水
的 温度
水温的测量记录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各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吗? 这些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把测 量结果记录下来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Biblioteka 的记录表0分钟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 钟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 热水
从这些数据中 你有什么发现吗?
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
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 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
对一个物体来说
温度下降, 说明物体的热量减 少;
温度上升, 说明物体的热量增 加。
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
教科版科学三下《测量水的温度》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教师: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课件认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是测量一个物体温度的第一步,要让学生明确根据温度计的测量值区间选择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课件出示温馨提示:测量水温的方法(参照课本45页)。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7、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8、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
9、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10、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3、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水和水蒸气 1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水和水蒸气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与水蒸气可以相互转化;水由于温度变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由于温度变化而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2.过程与方法:经历“预测——观察——解释——预测——…”的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建构水与水蒸气能互相转化的概念思维图。
三、教学难点: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四、课前准备:1.学生组内标号:1、2、3、4号3号做第一个实验.2.4号做第二个实验,4、3号轮流拿电筒、2号拿放大镜.1号做第三个实验。
2.器材准备:演示台、一杯50毫升的水、250毫升烧杯;白纸条、记号笔;一小杯水、玻璃片每组一份;大的烧杯一只、保温杯(里面装热水)、毛巾、手电筒、黑色KT板、水槽;红色冰块若干、有盖子的玻璃瓶;(★相机准备: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这个瓶子,用纸巾擦干瓶子的外壁,放进红色碎冰,盖上瓶盖,拧紧,带到教室里。
)、记录纸(放在抽屉里)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复习唤醒先前经验(1)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由于温度的变化,水可以变成冰,冰也可以变成水。
板书:水冰(2)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课件出示):杯壁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板书)2.活动准备,引起注意:今天,王老师请来了我们要研究的主角——水(出示一杯50毫升的水),还有很多帮助我们研究的工具,等用到它们的时候再请它们出来。
现在你们可以站起来看一看,认识一下。
(二)探究活动观察“水的变化”1.谈话:每组桌上都平铺着一块玻璃片,它会吸水吗?在上面用湿的手指划上一些水,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作出猜想。
2.事实是否像我们猜想的一样,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准备!做一次深呼吸,闻到空气的气味了吗?没有气味就是空气的气味。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4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烧杯4支,为每组准备体温计1支,热水等。
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一下,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老师请两位同学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6、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7、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并用多媒体展示问题:(1)这支温度计的单位什么;(2)每一大格是多少,每一小格是多少;(3)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多少;(4)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分发温度计,提示: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水的三态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水的三态变化》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2. 掌握水的凝固、融化、汽化和凝华的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二、导学内容
1. 水的三态及其特点
2. 水的凝固、融化、汽化和凝华过程
3. 应用水的三态变化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冰、水和水蒸气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水的三态变化。
2. 进修水的三态及其特点
- 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将水放入冰箱中,观察水的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状态,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 讲解水的三态及其特点:水的三态包括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它们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会互相转化。
3. 进修水的凝固、融化、汽化和凝华过程
- 展示实验现象:将冰块加热,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
- 讲解凝固、融化、汽化和凝华过程: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融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4. 应用水的三态变化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冬天会有冰雪?
- 引导学生分析:冬天气温下落,水在低温下会凝固成冰,形成冰雪。
-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知识可以诠释许多平时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冰雪、水汽凝结等。
四、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掌握了水的凝固、融化、汽化和凝华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深入进修,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5—7课
5.水珠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一样的烧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1、老师在给其他班小朋友上课时,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来研究一下。
(出示提前一节课准备好的装有冰块的烧杯)预设:杯里的冰融化了,杯上有水珠……2、这些水珠出现在哪里?请学生摸一摸烧杯外壁,你有什么感觉?既然很湿,就说明烧杯外壁上有什么?(由于本课是一节35分钟的课,考虑到时间关系,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3、哦,原来这只烧杯的外壁上就像人出汗一样冒出了很多小水珠。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预设:夏天吃冷饮时,冷饮袋子上;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碧瓶的外表,过一会就会有,小露珠,倒热水时,杯子上就会出现水珠,该情况跟学生说明水珠是产生在杯子里边而不是外边。
(幻灯片显示各种情况)4、你觉得烧杯外壁的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幻灯片显示并板书:水珠从哪里来)预设:①会不会像人的汗水从皮肤里钻出来一样;②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③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5、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判断一下哪些解释不合理吗?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预设:①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烧杯是不渗水的;②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③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西小学 三 年级 科学 学科 §3.1、温度和温度计 导学案主备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时间 编号学习过程 学习辅助 学习目标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3、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4、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学法指导:回忆、观察、讨论,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对学,(1号与4号;2号与3号)进行学习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二、自主学习:(课前独学,后对学、群学,最后展示。
) 活动(一):比较水的冷热冷水 热水 1、分辨冷热水。
比较两杯水的温度高低,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冷水杯中的水我们会感觉比较( ),热水杯中的水,我们感觉会比较( )。
2、比较4杯水的冷热实验。
冷水 温水 温水 热水实验材料: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实验目的:探究用触觉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否准确可靠。
实验过程:① 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②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实验分析:过程①中四杯水的冷热排序是:1 2 1 23 4过程②中四杯水的冷热排序是:实验结论: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 )的。
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是 (填“可靠”或“不可靠”) 3、认识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来表示 要准确的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
活动(二):观察温度计 1、温度计主要由 、 、 组成。
2、使用温度计要注意的问题: 温度计的类型是( ),单位是( ) 温度计每一个刻度表示( )℃ 温度计的量程是( )℃—( )℃ 3、温度计的原理 操作:观察玻璃管里装的液体,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使它发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原理:我看到温度计玻璃泡里的液体( )了。
说明温度计是利用玻璃泡中的液体热( )冷(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活动(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零上,上数,数大温度大;零下,下数,数大温度低。
零下温度写作时要在温度前加上负号(-)。
15℃读作: -3℃读作: 零下4摄氏度写作: 2摄氏度写作: 活动(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读数时要 视,屏住 。
俯视读数偏 ,仰视读数偏 。
重点提示:温度计是玻璃制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边观察边记录。
三、巩固练习见后1 温度和温度计1.填空。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来表示,符号是。
(2)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来测量。
2.选择。
(1)用触觉()准确感知物体的冷热。
A.能B.不能(2)正确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正确的角度是()。
A.俯视B.平视C.仰视(3)温度计上,从0℃往下,数字越(),表示温度越()。
A.大,低B.小,低C.大,高(4)关于温度计,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主要包括玻璃泡、玻璃管和刻度三部分组成的。
B.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要屏住呼吸,防止呼出的热气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
C.温度计上从0℃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3、温度计的读写。
15℃读作:零下4摄氏度写作:-3℃读作: 2摄氏度写作:12℃读作:零下8摄氏度写作:30℃读作: 17摄氏度写作:-15℃读作:零下8摄氏度写作:-9℃读作: 6摄氏度写作:4.写出下面图中各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杨西小学 三 年级 科学 学科 §3.2测量水的温度 导学案主备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时间 编号学习过程 学习辅助学习目标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3.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学法指导:回忆、观察、讨论,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对学,(1号与4号;2号与3号)进行学习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独立完成小组长带领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
组长将小组内的结果汇总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仔细阅读,掌握测量方法。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二、自主学习:(课前独学,后对学、群学,最后展示。
)活动(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认识各种温度计。
1、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2、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3、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②下端入水,不碰底和壁。
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活动(二):测量水的温度1、测量四种不同温度的水。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记录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 …自来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烫手的热水的温度(℃)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分析数据: 数据统计图℃实验结论: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活动三:推测水温的变化1、温度降低就是向外 能量,温度升高就是从外界 能量。
2、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都会逐渐地向 靠近,最后跟 一样。
把水放到冰箱里水温会 ,最后跟冰箱内的温度保持 。
图例: 自来水● 温水■ 烫手的热水▲ 热水瓶里的热水× (用不同的形状来表示)三、巩固练习见后1.选择。
(1)测量水的温度,应选择下面的( )中温度计。
A.气温计B.体温计C.测量值在0℃~100℃的温度计0 2 4 6 8 10( 分钟)10090 8070605040302010(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手要捏住温度计的()。
A.液泡B.上端C.任意位置(3)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正确的操作是()。
(4)下面是小强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顺序是()。
①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②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③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触几分钟。
④取出温度计。
⑤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②⑤③C. ①③②⑤④(5)通过连续测量三种水的温度,发现()降温的速度快。
A.自来水B.温水C.烫手的热水(6)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杯中温水温度时读取了三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2.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分钟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80 76 72 69 66 63 61 59 (1)水温是怎样变化的?(2)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实验室的温度是20℃。
过1小时再去测量,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为什么?(4)如果把这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杨西小学三年级科学学科§3.3水结冰了导学案主备教师学生姓名班级小组时间编号学习过程学习辅助目标、学法(时间2分钟)学习目标: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学法指导:课前熟读课文;先独立完成“自主先学”部分,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下来,对学、群学合作解决问题或者向老师同学求助……一、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活动一:冰的观察我知道的冰水和冰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冰水活动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测试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实验材料:试管、温度计、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碎冰、纯净水、食盐实验目的:观察水结冰的过程和温度的变化实验过程:①试管里加入一半水,测量记录水温。
②用保温杯或包裹毛巾的杯子,装碎冰,把试管插入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③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察试管里的水温。
④观察到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水结冰的温度2、对水结冰现象的解释。
变成的现象,叫做凝固。
℃或℃以下水(体)冰(体)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热量。
(填“吸收”或“放出”)4、水结冰后体积会()。
二、小组合作(10分钟)对学群学,整理对(群)学结果:三、展示质疑(10分钟)小组班级展示,其他小组听、纠、辩,质疑、解疑;五、快乐达标(5分钟)选择。
(1)通常情况下,当水温降到()时开始结冰。
A.0 ℃ B.100 ℃ C.-10 ℃(2)做水结冰实验时,玻璃杯外面包裹一块毛巾,是为了()。
A.保温 B.美观 C.散热(3)观察水结冰的实验中,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A.产生更低的温度B.改变水的味道C.改变水的颜色(4)为了加快水结冰的速度,应选择()的试管进行实验。
A.粗而短 B.粗而长 C.细而短(5)水结冰了,说明水()。
A.温度降低,吸收热量B.温度降低,放出热量C.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杨西小学三年级科学学科§3.4冰融化了导学案主备教师学生姓名班级小组时间编号学习过程学习辅助目标、学法(时间2分钟)学习目标: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学法指导:课前熟读课文;先独立完成“自主先学”部分,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下来,对学、群学合作解决问题或者向老师同学求助……一、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活动一:观察冰的融化1、冰的融化实验。
实验目的: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液态的水实验材料:冰块、温度计、烧杯实验过程:①把冰块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②让冰块自行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③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实验记录表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冰的温度0℃盛冰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空气的温度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实验时出现的现象有:实验结论:固态的冰不断从外界热量变成态的水,在变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在℃不变。
2、冰融化过程的解释:冰变成水的过程,叫做 .冰(体)(℃以上)水(体)冰块融化过程中需要从周围空气中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直至全部融化成,再继续升温。
活动二:加快冰的融化1、冰在外界温度低于℃下不会融化2、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是改变冰状态的重要因素,不断给冰提供就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二、小组合作(10分钟)对学群学,整理对(群)学结果:三、展示质疑(10分钟)小组班级展示,其他小组听、纠、辩,质疑、解疑;四、快乐达标(5分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