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农村废弃宅院改造再利用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关中农村废弃宅院改造再利用思考摘要: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现有废弃宅院的实地调研,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经济条件、施工技术和资源特点,并适当融入新技术,提出具有适宜性和可实施性的废弃宅院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关中农村废弃宅院改造再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特征日益明显。

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有的甚至已经长期定居在城市之中,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村宅院的废弃,这些废弃宅院占用土地、影响村容。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应该放至任之,而应以合理、科学的方法对这些废弃宅院加以合理的改造和利用,使其变废为宝,产生利用价值。

渭南市澄城县水洼村是关中地区体现与城市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一个村庄,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研究水洼村现有废弃宅院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中农村独立式窑洞废弃宅院的改造再利用方案。

1.水洼村废弃宅院概况
澄城县农村地区95%的人都住在传统的独立式砖箍土窑洞中,这里的许多窑洞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水洼村内现还保留着部分清朝的遗留老窑。

水洼村村民的宅基地比较大,一般在13m×50m到15m ×50m之间。

这里的院落保留着关中地区传统的四合院的形制。

院门一般在院子的东南角,位于院落最北端的两孔到三孔的正窑是最
为基本的建筑。

位于正窑南侧、院子东西两边的东西两组厢窑和位于院落南端、大门旁边的倒座是主人根据具体需要和经济实力所修建的,相对比较自由。

有些院落有倒座而无厢窑,而另外一些则有厢窑无倒座。

水洼村废弃宅院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主人在城里工作,家中老人或者跟随儿女住在城里,或者已经过世,留下废弃的宅院无人居住。

其次,一部分村民分得新的宅基地,又由于老窑洞空间狭小,他们搬出老窑,在周边另建新窑居住,老宅基地宅院就被废弃。

这里废弃的宅院全为传统的窑洞式院落,而且这种废弃窑院大量存在,据统计,整个村子共有废弃窑院47个,废弃窑洞160孔,在整个村落中基本以“大分散、小聚集”状态分布。

2.基本设计策略
改造后的废弃窑院应当能切实的为当地村民所用,为村民带来实在的利益。

经过调研比对,这里采用将废弃窑院改造为养殖绵羊场所的设计策略,当地有着在废弃窑院中养羊的现实做法可以说明这一策略的可实施性较强,绵羊耐冷怕热、不易染病、较易养殖,窑洞冬暖夏凉的特性可为其提供适宜的空间。

考虑到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可实施性和对传统居住文化的保护的因素,对于废弃宅院的改造再利用应当对现有宅院及其建筑采用最少的改动、利用最简易的方法和最低的造价来尽可能的满足其
使用要求。

3.设计案例
改造再利用案例选址为水洼村中两个相连的废弃窑院,这两个废弃宅院保存基本完整,均为上百年的老窑,现状情况较为复杂,有较强的典型性。

3.1院落现状
东侧窑院现存建筑为北侧两孔正窑,西侧两孔厢窑。

两孔正窑主体结构保存较好,窑脸由于雨水的冲刷而损坏较严重。

两孔厢窑中的一孔窑脸全部损坏,窑背墙上部分脱落。

由于东侧邻居箍新窑,所以东侧院墙断裂。

院中种植桐树木1棵,院中利用东一小片区域作为菜地(图1)。

西侧窑院现存仅两孔正窑,除去窑脸稍有损坏外,窑体结构保存较完好的。

院内种有2棵桐树,杂草丛生,有大小不等土堆三处,水沟一道,水井一处。

3.2改造设计
经前文分析考虑,改造设计将整个废弃窑院作为养殖绵羊用。

据此,结合现状提出以下几点:
1)在整个布局上,两个院落作整合设计,将东侧院落大门作为两院的入口。

将面积较大的正窑作为主要养殖室,东侧窑院的两孔厢窑分别作为管理室与幼羊室。

西侧院子用于放养,东侧院子供管理人员活动使用,并保留现状的菜地。

拆除两院中间院墙,并改用
篱笆分隔,使空间根据使用需求可分可合。

修复地面沟壑并对土堆进行一定保留,增加院落空间层次,利用变化的地形,形成相对自由的放养区。

在院中广种牧草,创造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的同时为羊提供部分牧草(图2)。

2)正窑设计方面,正窑结构完好稳固,不作加固结构考虑。

用当地土坯砖砌筑修复损坏的窑脸部分。

窑脸外附设阳光室,可用木棍扎绑扎作为阳光室的骨架,冬季覆盖阳光膜,夏季去掉阳光膜并在阳光室外种植葡萄以用来遮阳。

保留窑洞内部空间在平面上完整大空间以利于自由划分。

由于正窑净高4米,空间高度较大,可以作上下分层处理,这里在窑洞中部2.2米高处架起隔断,用废弃的青砖作为隔断支撑柱,柱子上搭木梁和木板形成隔断,隔断上层用于储藏饲料和青草,下层为养殖空间。

窑洞的通风较差是其作为养殖用途的一大瓶颈,这里为了保证整个窑洞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风环境采用以下方法:1在北向窑背墙上开高窗,2窑脸上部开较大的窗,3隔断前后都空开一段距离(图3)。

3)厢窑主体结构完好,也不做加强结构考虑。

用当地土坯砖砌筑修复损坏的窑脸和窑背墙。

在窑脸外用木棍作支架,使葡萄藤附着其上,在夏季可有效阻挡阳光东晒。

这里在厢窑的窑背墙外加设遮阳板并在下方设置食槽,为绵羊提供一个室外进食的空间,另外,遮阳板还可以遮蔽夏季太阳西晒对厢窑的照射(图4)。

改造设计以对窑院现状尽可能少的改动,尽可能简易的方法和使用最廉价易得的材料为设计原则,对两个废弃窑院做了重新的整合设计,将其改造为一个绵羊的养殖场所。

以期能使其变废为宝,为当地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养殖收入来源,成为真正适合当地废弃窑院再利用的一个具有可实施性和示范性的案例(图5)。

4.结语
关中地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技术条件差,城乡二元化特征明显,空废宅院大量存在,充分结合当地具体的经济情况、自然环境、资源特点、和建造技术使废弃宅院得到合理再利用是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合理发展道路。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