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陕西饮食文化
![陕西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389fc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3.png)
陕西饮食文化陕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省份,其中的饮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陕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多个地域的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陕西菜系。
在陕西人的日常饮食中,多以面食为主,并注重荤素搭配,讲究火候和调味,体现了陕西人深厚的烹饪传统和饮食文化。
陕西的饮食文化源自古代的关中菜,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陕西饮食文化吸收了多方面的营养和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陕西地处中国的中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当地的农副产品丰富多样,为陕西的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菜系基础。
面食是陕西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陕西人喜欢吃面食,如面条、面皮、拌面等。
陕西的“油泼扯面”、“凉皮”、“刀削面”等都是当地著名的面食美食,制作简单却味道鲜美。
其中,“油泼扯面”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扯面条劲道爽滑,加上油泼辣子和葱花调味,香辣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陕西凉皮也是当地的招牌美食,制作工艺独特,口感爽滑,适合夏季消暑。
除了面食,陕西的肉夹馍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肉夹馍源于中国古代,起源于西周时期。
陕西的肉夹馍是用当地特色的小麦面制成的面饼,夹上炖煮过的牛肉或羊肉,再加上各种调味料,口感香醇可口,是陕西人最爱的早餐之一。
肉夹馍的独特之处在于面饼的松软和香味,以及肉香的浸润,让每一口都充满满足。
陕西的饮食文化也非常讲究荤素搭配,注重均衡营养。
传统的陕西菜肴中,大多荤素搭配,清淡不油腻。
陕西人讲究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尊重食材的本身特色,注重保留食材的原味。
在调味方面,陕西菜肴善用各种香料和调味料,突出鲜香辣鲜的风味,让人食欲勃发。
总的来说,陕西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体现了陕西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面食、肉夹馍等传统美食,融合了荤素搭配和鲜香辣鲜的调味风格,堪称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之一。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庆聚会,陕西人都离不开这些美食,这些美食也成为了陕西人对家乡味道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眷恋。
陕西饮食文化PPT课件
![陕西饮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d173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1.png)
陕西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菜品的保护与传承
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陕西传统菜品,通过制定标准、培 训厨师等方式,确保其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和保护。
创新菜品的研发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陕西的厨师们不断尝试创新,研发 出了一些新菜品,如融合了现代元素的陕菜新式菜品。
陕西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吸收了周边地区的饮食特色,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风味。
陕西饮食文化的特点
口味浓郁
陕西菜口味重,偏咸偏辣,善于 运用各种香辛料增加食物的口感
和香味。
主食丰富
陕西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如馒头、 面条、饺子等,这些主食搭配各种 菜肴,构成了独特的饮食风格。
食材天然
陕西地区的食材丰富多样,包括各 种蔬菜、水果、肉类和豆制品等, 这些食材新鲜、天然,为陕西菜提 供了丰富的选择。
02
陕西的素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味,通常会选用当地的时令蔬菜和豆 制品等食材,以保持口感和营养价值。
03
陕西的素菜历史悠久,传说中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经过世代传承和 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风味。
04
陕西的素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和文化 传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的特色蔬菜
陕西的莲藕
陕西的莲藕质地脆嫩、口 感清甜,常用于制作凉拌 菜、炖汤等。
陕西的白菜
陕西的白菜以其叶大、梗 白、口感鲜美而著名,常 用于制作热菜、凉拌菜等。
陕西的辣椒
陕西的辣椒品种繁多,颜 色鲜艳,辣味浓郁,常用 于烹饪各种菜肴。
陕西的特色肉类
陕西的羊肉
陕西的羊肉肉质鲜嫩、味道醇厚, 常用于制作羊肉泡馍、羊肉汤等。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16ed8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4.png)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华美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西安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色菜肴和独特的烹饪技艺。
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人们可以品尝到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西安的饮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西安吸收了来自东西方的独特食材和烹饪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比如,西安的刀削面和肉夹馍是当地最经典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们的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饼食和面食。
而今天,在西安的街头巷尾,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面食店,这些店铺继承着传统的烹饪工艺,将美食传承下去。
西安的饮食文化还体现在菜肴的独特风味上。
陕西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选料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陕西菜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鲜”和“四吉”的菜肴。
三鲜是陕西菜的传统特色,它由三种食材组成:陕西豆腐、红糖和豆角。
独特的搭配和烹饪手法使得菜肴鲜美可口,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而四吉则是陕西菜的创新之作,它以四种吉祥的食材为主:松茸、鸡肉、鸽子肉和鲍鱼。
这些食材的新鲜和精细的烹饪,使得菜肴不仅美味,也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除了陕西菜,西安还有许多其他地方菜系。
比如,来自陕北的农家菜以其原始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而闻名。
陕南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菜肴则各具特色,丰富多样。
无论是羊肉泡馍、臊子面还是凉皮,每一道菜肴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传统的菜肴,西安的小吃也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凉皮到肉夹馍,从油泼面到葫芦头,这些小吃都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美食。
无论你是在街头小摊还是餐馆里,都能品尝到正宗的西安小吃。
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制作工艺让人向往不已。
西安的饮食文化还表现在餐桌礼仪上。
在西安,人们注重餐桌礼仪,尊重食物和对待食客。
西安人喜欢饭桌上的凝聚力,他们乐于邀请亲朋好友一起享受美食,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畅谈人生。
这种团结友爱的氛围使得西安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b7258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8.png)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陕西省的省会。
作为古都,西安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融合了汉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独具魅力。
本文将从西安的传统菜肴、小吃和饮品等方面,探讨西安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传统菜肴1. 西安凉皮西安凉皮是中国北方传统小吃之一,主要由面粉制成。
西安凉皮的特点在于其滑嫩的口感和丰富的调料。
凉皮通常有冷淋式和拌系列两种做法,有辣味和不辣味两种选择,适合各种口味。
2. 肉夹馍肉夹馍是西安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也是西北地区最有名的美食之一。
它由老式发酵的面团制成,烤至金黄色后,剖开中间,放入猪肉夹心。
肉夹馍的馍皮松软,口感独特,肉质鲜嫩,香气四溢,吃起来别有风味。
3. 羊肉泡馍羊肉泡馍是陕西传统名菜,是西安人民早餐的首选。
它由烤制的泡馍、焖炖的羊肉和配以几种调料组成。
泡馍是用面粉做成的,口感酥脆;羊肉选用的是上等的羊腿肉,醇香嫩滑。
肉汤浸泡的泡馍吸满了汤汁,吃起来鲜美可口。
二、小吃1. 胡辣羊肉串胡辣羊肉串是西安非常受欢迎的小吃之一,以独特的调料和独特的做法而闻名。
这种羊肉串烧烤时会撒上一种神秘的辣椒粉,并在炭火上翻烤,以保持其肉质嫩滑和辣味浓郁。
它具有鲜辣美味的口感,是街头小吃中的热门选择。
2. 油泼扯面油泼扯面是西安的特色小吃之一,是用面粉制成的面条,煮熟后撒上调和好的麻油和辣椒油,再配以花生碎、蒜末和香菜等调料。
其口感醇厚,香浓可口,辣而不燥。
三、饮品1. 葫芦头葫芦头是陕西西安的一种传统饮品,以它独特的形状而得名。
它是由淀粉制成的糊状物,内部夹有各种配料,如红糖、核桃、芝麻、豆沙等。
葫芦头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是夏季消暑的理想选择。
2. 老字号茶楼的冻糕老字号茶楼的冻糕是陕西西安的一道传统饮品,制作工艺独特。
冻糕看起来像冰淇淋,但其质地更为细腻,味道更为芳香。
茶楼里的冻糕品种繁多,包括花生冻糕、绿豆冻糕、红豆冻糕等,每一种都别有风味。
综上所述,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传统菜肴、小吃和饮品为主。
陕西饮食文化
![陕西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767c20ab52acfc789ebc9ae.png)
2.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 馍”的简称,中国西北特 色小吃之一,以陕西地区 的“腊汁肉夹馍”(猪肉) 和宁夏地区的“羊肉肉夹 馍”为主。腊汁肉夹馍是 陕西省名西府小吃和西安 著名小吃。宁夏的肉夹馍 为羊肉馅。每个摊前摆有 炉子,和西北其他地方的 馍没有区别。但是新出锅 的羊肉味道比冻牛肉饼可 要好多了,加入羊肉和菜, 分量很大,极力推荐品尝。
5.黄桂柿子饼 西安黄桂柿子饼, 是用临潼县产的“火 晶柿子”为原料制作 成的。这种柿子的特 点是:果皮、果肉橙 红色或鲜红色,果实 小,果粉多,无核, 肉质致密,多汁,品 质极好。
6.洋芋叉叉 洋芋叉叉,陕北甘肃陇 东一带的特色小吃,香 喷喷简单好吃。既可做 主食,也可作菜佐餐, 营养全面。
1种 16%
1种 2种 3种 4种 4种以上 1个也不能
看来大家对于自己家乡 的小吃还不是很了解, 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对 自己家乡的一些人文知 识做更多的了解,那毕 竟是我们的家乡嘛。。。
5.对陕西小吃的建议
大部分同学认为陕西小吃的种类过于单调, 基本上都是面食。这虽然迎合了陕西人的口 味,但却使它很难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的又 一大菜系。所以我们认为,陕西小吃应增加 一些以米饭或者蔬菜为原料的食品,也可以 增加一些甜食,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了解人们对陕西美食的喜爱情况, 以及各地陕西美食的种类和来源,让陕西人 喜爱上自己家乡的美食。 2.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家乡人们的饮食风格,让更多的人 爱上陕西美食,使它走上更多人的餐桌,将 陕西文化发扬光大。
研究内容
1.了解陕西特色小吃的种类,特点。 2.调查全班同学以及一些路人对陕西美食的 喜爱情况。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对陕西小吃的发展 提出合理意见。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d29c5b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6.png)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摘要】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的是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这一区域。
本文要谈论的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
关中饮食文化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以茶、酒、饭、菜、小吃、果为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一.关中简介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
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
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有关饮食的趣闻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
“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
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第一怪:面条像裤带陕西地处中国内陆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
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
这个“奤”字,据传说,非常难写,笔画很多。
关于这个“奤”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走咸阳”。
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
![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https://img.taocdn.com/s3/m/18b03f5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b.png)
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我的家乡在陕西咸阳位于陕西的关中平原,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下面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我从关中的节日与社火”、“关中的庙会”、“关中的饮食”、“关中的民间工艺美术”方面来介绍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
(一)关中的社火古朴大方,丰富多彩,门类繁多,气魄博大。
社火表演白天、晚上各异,平原、山区不同。
总体上讲,有高台社火与地社火两大门类。
高台社火中有高跷、芯子、马社火(包括牛社火)、车社火、山社火、血社火等,地社火中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地游子、背社火、走社火、大头和尚戏柳翠、推车车、拉犟驴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异的艺术门类,如“耍歪官”、“贺春官”、“牛老爷”、“赛板对”、“古战船”、“青瓷船”、“牛虎斗”等。
社火离不开锣鼓,有的地方单敲锣鼓也是一种表演,如合阳的“上锣鼓”、民间庙会上的锣鼓大赛。
(二)关中的庙会关中的庙会形成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信仰和图腾崇拜的遗留。
如山神、土地、牛王、马王、水神、龙王、太岁、树神、虎爷、狐仙等。
2.祖先崇拜的发展。
如女娲、黄帝、炎帝、姜原、后稷、文王、周公、召公等。
3.历史人物的神化。
如子牙庙、武侯祠、关帝庙、张爷庙、子胥庙、扶苏庙、城隍庙等。
各府县城隍多为历史人物转化,户县就有“三城隍闹户县”的说法,其中之一的大城隍就是汉将纪信。
连凤翔府城隍庙里速报司苏爷这样的小神,也是一位有名有姓清廉公正的衙役死后的神化。
在该地苏爷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了城隍。
4.行业祖师的信仰。
如字圣仓颉、仙师鲁班、神医华佗、药王孙思邈、酒仙杜康、梨园鼻祖唐玄宗等。
5.道教神灵。
陕西是民间早期道教五斗道的发祥地之一。
关中有老子讲经的楼观台,长春真人邱处机养性的龙门洞,张三丰活动的金台观,八仙圣地八仙庵。
全真教的开山祖师王重阳就是咸阳人,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在关中活动布教的除邱长春外,其中另一位郝大通就是全真道华山派的创立者。
楼观台在北魏时道士达万名,形成赫赫一时的楼观派。
浅议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文化蕴涵
![浅议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文化蕴涵](https://img.taocdn.com/s3/m/4585c3168e9951e79a892753.png)
【摘要】:陕西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传承演变,形成了由不同食材组合并且特色鲜明的饮食体系,体现出显著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也呈现出了陕西饮食文化的独特文化蕴涵。
【关键词】:饮食文化特色文化蕴涵浅议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文化蕴涵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璀璨夺目的一笔,也是人们最喜闻乐道的。
中国人喜以五谷杂粮为主菜品,也讲究色香味意型,到今天餐桌文化还是人们共聚谈事聊天的最好契机。
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得到不少积累与演变。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陕西的特色饮食。
地处中国腹地的陕西,横联长江和黄河,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烹饪历史悠久,饮食风尚特色突出。
陕西饭菜很多都保有中国古代王朝的遗风,比如陕西小吃,更是美不胜收,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使陕西的小吃博采全国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风味,也汇集内外名饮名食之荟萃,展现了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
一、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饮食文化,其实表面上就是吃什么、喝什么的文化。
吃喝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生存的需要。
陕西饮食文化由于受地域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饮食风格,文化特色。
(一)五谷杂粮的主食风格受到陕西地域环境和气候的因素影响,使得陕北地区以五谷杂粮为主食成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尚。
一般来说当地所出之物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人的饮食结构。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陕西地区的农作物以高粱、黍子、糜子、荞麦、小麦、小米为主,在明代以后马铃薯和玉米也相继成为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所以五谷杂粮成为其主要的食源。
人们很少吃菜,有记载:“俗不重园蔬”,人们多食米面。
荞麦是陕北人最常食用的,而据载荞麦又是我国古代贫苦民众的常食。
人们将其制成煎饼等食品供食,当地人用谷物来酿酒以供人们日常或节日饮用。
另外陕西以前是贫瘠之地,在饥荒年间,野菜也成为人们的求生食物,这些野菜有的也变成了现在人们日常食用的菜类。
关中的习俗
![关中的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461493fef61fb7360b4c65da.png)
关中的习俗每个地区都会拥有他们独特的习俗。
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看看关中的习俗吧!关中有十大习俗,现在就由我来一一将给你们听!第一个就是:面条像裤带。
也叫“扯面宽得像裤带”。
扯面还有一种别称,叫作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宗的面,一根面条宽度差不多有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左右,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
一根面条就可以做一顿饭。
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 两到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第二个是:锅盔像锅盖。
我来给大家说一下关于它的传说: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
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
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第三个:辣子是道菜。
说到辣子,一般人都认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
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
但是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的菜。
,以前西安城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挂满了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第四个里说的东西我想你们应该都吃过,那就是:牛羊肉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
人们认为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等于就是白来一趟。
而牛羊肉泡馍要数回民食品了。
第五个就是: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碗吃饭。
那是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把它称为“老碗”。
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第六个说出来可能会让一些人发笑,就是: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
你如果到关中的农村去,这里的样子,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第七个是: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
关中的文化传统
![关中的文化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4eda892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f.png)
关中的文化传统
关中地区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关中地区的文化传统
源远流长,深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关中地区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语言、建筑、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
在语
言方面,关中地区有着独特的方言,如陕西话、关中话等,这些方言不仅反映了地方人民的语言习惯,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建筑方面,关中地区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古代秦汉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特色。
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著名的古建筑,都是关中地区建筑文化的杰作,展现了古代关中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在饮食方面,关中地区的美食也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陕西的沉香鸭、凉皮、羊肉泡馍等都是当地特色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在服饰方面,关中地区的传统服饰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如汉服、唐装等,体现
了古代关中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
此外,关中地区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关中民歌、关中舞蹈等,这些
民俗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关中地区的文化传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现了古代关中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让它们继续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中地区饮食
![关中地区饮食](https://img.taocdn.com/s3/m/30bf4ef202d276a200292efa.png)
12/20/2019
贾三灌汤包
12/20/2019
4、其他小吃
12/20/2019
三、饮食特色
• 众所周知川湘鄂赣地区嗜 辣,而少有人知地道的关 中人也是嗜辣如命。关中 地区处温带季风气候,冬 季寒冷,辣味可以暖身提 神;且关中人好面食,而 辣椒正是面食的重要佐料, 因此关中地区的辣文化也 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陕西 是辣椒引入中国后最早的 种植地,因而辣椒也成 “秦椒”。秋季辣椒成熟 后,关中农村家家户户门 旁都会挂上成串的红辣椒, 成为农村一道靓丽风景线。
12/20/2019
12/20/2019
春发生葫芦头泡馍
12/20/2019
蒲城 澄城 大荔 水盆羊肉
12/20/2019
2、特色面条
• 由于关中地区少水田,缺少水稻种植,故而面条就成了陕 西面食文化的重要部分。关中面条的分类良多, Biángbiáng面、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蓝田饸饹面、 澄合旋面、油泼辣子酸汤面、户县摆汤面......种类繁多多 达几十种。其中以biangbiang面、臊子面最为著名。
四、结语
• 陕西省分为陕北(黄土高原一带)、关中(渭河平原一 带)、陕南(秦岭以南),由于纬度跨度大,因此自然条 件截然不同。关中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 影响,形成了其特有的饮食文化,除此之外与关中饮食文 化息息相关的还有其民俗文化。“陕西八大怪”实则应称 为“关中八大怪”,因其大部分现象只出现于陕西关中, 内容分别是“板凳不做蹲起来”、“房子半边盖”、“面 条像裤带”、“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面条 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 腔不唱吼起来”。这著名的八怪之中四怪都与饮食有关, 可见饮食文化在关中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陕西的美食文化介绍
![关于陕西的美食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8c717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a.png)
关于陕西的美食文化介绍
陕西是中国一个拥有丰富美食文化的地区,这里的美食与历史、地域和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陕西的一些代表性美食:
1. 西安羊肉泡馍:这是西安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
羊肉泡馍由羊肉炖汤、泡制面片和各种配菜组成,吃的时候将馍饼撕成小块,放入羊肉汤中,再加入配菜,味道丰富浓郁。
2. 肉夹馍:西安的另一特色美食,将烤制的馍夹上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多种肉类的馅料,再配以酱料等调料,味道鲜美。
3. 凉皮:陕西的传统凉面,有油泼凉皮和陕西凉皮两种,其中油泼凉皮以凉皮配以芝麻酱、辣椒油和醋等为特色。
4. 擀面皮:西安擀面皮是一种传统小吃,类似于炸酱面,擀制的面皮和各种配料混合,味道独特。
5. 腊汁肉夹馍:一种以猪肉为原料,用传统腌制方法制作而成的特色肉夹馍。
此外,陕西美食还包括肉丸、油茶、臊子面、酸汤水饺等,这些美食丰富多样,反映了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浅谈陕南饮食文化
![浅谈陕南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ce13122453610661ed9f4d5.png)
浅谈陕南饮食文化我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咱陕西的饮食文化。
一般说起陕西的饮食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羊肉泡馍、哨子面、锅盔等等。
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这些都是陕北以及关中一带的饮食特色。
我家住在安康,地处陕西最南部,因此我要介绍的便是陕南的饮食特色。
陕南是中化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民以食为天”,“衣食足而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陕南饮食文化,也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载入史册。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载:陕南人“尚滋味”、“好辛香”。
陕南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国南北方动植资源在此交汇生长。
陕南有众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和名菜佳肴,既有北方风味,也带南方特点,经数千年民俗风情的演变,而更具陕南地方特色。
陕南的饮食饭菜虽未形成独立的体系,但也不乏自己的特色,风味小吃、名肴佳馔琳琅满目。
如陕南浆水面,就是楚汉相争时,由汉王刘邦和谋臣萧何共同品尝后命名的;汉水蒸盆子、皮豇皮等,源自汉刘邦时期,可见历史的悠久;汉阴炕炕馍民间传说为牛郎追赶织女所带的干粮,颇具文化韵味。
西乡李家村出土的史前陶灶,安康还出土有汉代陶灶。
汉代陕南城固人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后,饮食文化在东西方之间和各兄弟民族之间,时时不断地交流着,促进了陕南饮食文化的发展。
东汉佛教传入陕南,斋席、斋饭和吃素习俗开始兴起;元末明初伊斯兰教在陕南传播,伴随着大批回民迁入陕南,清真食品传入陕南各地,古“庙”会渐渐兴起,为民间风味小吃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近代,“七七事变”以后,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原相继沦陷,陕南成了抗战的大后方,东北和北京的许多高校、中学和沦陷区难民相继迁入陕南,京、鲁、豫、湘等菜也陆续在陕南登场。
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陕南饮食文化的内容和促进了陕南饮食文化的发展。
陕南的饮食类型大体可分为平川和山区两大类,但同是山区,秦岭和巴山有别。
地处汉江谷地的平川地区,饮食结构中,主食以大米为主,面粉次之,杂粮如玉米、豆类,则作为调剂。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范本模板】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f4141af90f76c660371a0f.png)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分校(工作站) 专业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摘要陕西地处中国腹地,贯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这里既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其餐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底蕴,无声润物,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秦食文化”。
而关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的中心之一.关中,尤其是西安,形成众多古胜,内外交流相当频繁,这也带来了陕西餐饮的进步发展,本文将带你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饮食特点面食文化特色小吃一、关中简介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的是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这一区域。
关中饮食文化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关中盆地就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
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
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关中的饮食特点(一)关中的面食文化关中人和其他北方人一样,以面食为主。
但是,饮食习惯却与外地人有很大不同,某些方面甚至有天壤之别。
首先是关中人对饮食的理解不同。
关中老陕把吃面不叫“吃”,叫“咥(发die音)"。
咥面、咥肉、咥泡馍.吃、品、尝,都是文人雅士的事.解决肚子问题还是得靠“咥”.“咥”,不仅表达了关中老陕肠胃的需要,也表达了关中老陕做事的态度。
用餐也是在做事,非咥得肚滚腰圆,满头大汗,那才痛快。
你若让他细嚼慢咽,那是埋汰他,变着方子骂他老得不中用了。
要达到“咥”的效果,很不容易。
不仅仅是靠碗大装得多,就能无所顾忌狼吞虎咽咥得过瘾。
西安饮食文化
![西安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b8774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8.png)
西安饮食文化西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作为陕西省的省会,西安饮食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发展至今,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和风味。
本文将介绍西安饮食文化的特点,包括陕菜、小吃和饮品。
首先,陕菜是西安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菜是陕西省本地的菜系,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技巧而闻名于世。
西安的陕菜注重原汁原味,追求食材的新鲜和自然。
陕菜的烹饪方式丰富多样,包括烧、炒、煮、蒸等。
典型的陕菜有凉皮、肉夹馍、臊子面等。
其中,肉夹馍是西安的特色小吃,它以馍香肉鲜、汤汁醇厚而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其次,西安的小吃文化也是其饮食文化的亮点之一。
西安的小吃种类繁多,风味独特。
从传统的羊肉泡馍到现代的麻辣烫,每一种小吃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故事。
羊肉泡馍是西安最古老的小吃之一,以其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调料而受到喜爱。
而麻辣烫则代表了西安年轻人对于辣味食物的追求和热爱。
这些小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食的味觉享受,也传递着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最后,西安的饮品文化也不容忽视。
西安的饮品种类繁多,包括茶、酒、汤等,每一种都有其特色和养生功效。
陕西的茶叶文化源远流长,以西安为中心,形成了多种茶文化。
其中最有名的是西安的胡芦茶,它是由胡芦、玫瑰花和其他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清心明目、安神养颜的功效。
此外,西安的米酒、糖葫芦汤等也是当地人喜爱的饮品。
这些饮品丰富了西安饮食文化的内涵,让人们在饮食之外也能体验到不同的文化魅力。
总而言之,西安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特色和风味吸引了众多食客。
从传统的陕菜到现代的小吃和饮品,每一种食物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不仅让人们享受到味觉上的满足,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西安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
当您来到西安时,不妨一边品尝当地的美食,一边体验其独特魅力,相信您会爱上这座城市的口味和文化。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eb506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d.png)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介绍陕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西安,而西安所在的地理位置为陕西关中。
陕西关中在历史上一直担任着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的重要角色,并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饮食特点陕西关中的饮食以“秦味”为主,以面食为主食,饮食风味独特。
其主要特点如下:1. 以面食为主食陕西关中素有“面食王国”之称,面食在当地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陕西的“油泼面”、“肉夹馍”、“擀面皮”等面食。
2. 饮食口味重陕西关中的饮食口味以浓香、鲜辣、咸味为主,相比于其他地区的饮食,吃起来更加刺激口感。
3. 以羊肉为主打陕西关中气候寒冷,在饮食上以羊肉为主要肉类。
当地的羊肉质地细嫩、肥瘦适中,非常受当地食客的欢迎。
4. 以酿皮为特色陕西关中的“酿皮”是一种将馅料包在用米粉或者小麦粉做成的皮中再炸的特色小吃。
其形状酷似茶花,口感鲜香,是陕西关中的传统美食。
代表菜品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肉夹馍”、“油泼面”、“擀面皮”等特色美食:1. 肉夹馍“肉夹馍”是陕西关中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是一款将烤羊肉切成薄片,夹在烤饼中的特色美食。
在肉夹馍中可以品尝到细嫩的羊肉、辣椒橙、夹着葱花和香菜的口感极佳的馍饼。
2. 油泼面“油泼面”也是陕西关中的特色小吃之一,是一款重口味的面食。
面条细而劲道,淋上滚热的油,再加上豆瓣酱、蒜泥、芝麻酱、辣椒油等辅料,味道鲜香,刺激着味蕾。
3. 擀面皮“擀面皮”是一款将面团擀成薄饼的特色面食。
它分为“馍边擀面皮”和“皮边擀面皮”两种,馍边擀面皮外形美观,而皮边擀面皮口感尤佳。
在最正宗的擀面皮中,搭配的肉酱是配有山楂、黄花菜等秘制配料的,口感十分鲜美。
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独特,其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羊肉为主要肉类的风味以及浓郁的口味,都展现出关中人的淳朴与真挚。
我们可以从这些美食中,深入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也可以品尝到美食背后的魅力。
浅析陕西饮食文化(精选五篇)
![浅析陕西饮食文化(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3bab4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e.png)
浅析陕西饮食文化(精选五篇)第一篇:浅析陕西饮食文化浅析陕西饮食文化摘要:从人类诞生以来,饮食的不断发展一直推动着人类进化步伐的前进,人类社会进步同时又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川。
至今,中国饮食文化已有八千余年历史,古老的饮食文化创造了中国的史前文明,并随着中华民族的繁盛进入了现代营养饮食新阶段。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文明的瑰宝之一。
“民以食为天”,陕西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而又风韵独特,本文将通过对陕西饮食习惯和文化的研究,运用现代营养学的眼光对其进行粗浅地分析,为促进中国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贡献。
关键词:美食佳肴陕西八大怪辣子汤面陕西,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盛产小麦,再加上陕西人久而久之形成的踏实本分的性格特质,所以面食成为陕西人的主要饮食。
陕西,这个地处中国西部,依托秦岭资源,自古就是风水宝地,这里的饮食文化自然就是中华文明和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陕西饮食文化因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大致可分为关中、陕北、陕南3个不同分支流派,其中以关中饮食文化最为著名。
被誉为“八百里秦川”的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饮食相对较简单,多面食,少蔬菜,故而形成了颇具特色、影响甚大的面食特产,包括西安的牛羊肉泡馍、面皮、肉夹馍、窝窝面等数以千计种类的面食做法和吃法。
俗话说: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地大物博,因此就产生了许多“怪”现象。
“陕西八大怪”中的“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就很有特色。
众所周知,陕西小吃有着千年绵长历史,且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挖掘和继承历代小吃之技艺,因而其以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著称,是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品味陕西名小吃,就是品味陕西古老文化。
同时,陕西关中回族的饮食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样,且很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韵。
经过数千年发展,关中回族饮食形成了以下特点:喜食种类各异的面食,喜食牛羊肉等食物,对甜食有所偏爱,饮食习惯渐渐与关中地区乃至大部分地区汉族相类似。
浅析陕西饮食文化
![浅析陕西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45ad1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d.png)
浅析陕西饮食文化陕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陕西以陕北、陕南、陕西关中三大地区而闻名,每个地区都有特色明显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从饮食的历史渊源、特色菜品以及饮食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浅析陕西饮食文化。
陕西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尤其是在秦汉时期,陕西饮食文化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农耕文化和历史渊源。
秦汉时期,陕西以西安为中心,交通、物流十分发达,各地食材的交流和融合也日益频繁。
因此,陕西饮食文化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陕西的饮食文化特点之一是讲究原汁原味。
陕西人喜欢以纯粹的原料和简单的调料来烹饪食物,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陕西的面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陕西的油泼面、肉夹馍等,都以面粉、面筋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简单的加工和烹制手法,让食材的味道得到最大发挥。
陕西的饮食文化还非常注重热情好客。
陕西人对待客人非常热情,喜欢用美食招待客人。
陕西有一句俚语叫做“客人到陕西,莫不像小公精”,意思是客人来到陕西就像成了小公精,可以吃遍各种美食。
陕西的宴席通常菜品丰富,让客人能够品尝到各种陕西的特色小吃,如凉皮、腊汁肉、板栗糕等等。
陕西的饮食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着多元化的菜肴。
陕西菜系可以分为西安菜、陕北菜和陕南菜,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西安菜以酸味和辣味为主要特点,有名的菜品包括酸汤水饺、酸辣粉等。
陕北菜以清淡和鲜香为主,有名的菜品包括米面豆腐、贵州普洱碗豆饭等。
陕南菜以咸味为主要特点,有名的菜品有烩菜、陕南腌腊等。
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陕西饮食文化不仅仅是陕西人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展示陕西历史和地域特色的一面镜子。
陕西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总之,浅析陕西饮食文化可以看出,陕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深深影响着陕西人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
这一饮食文化以原汁原味、热情好客和多元化的菜肴为特点,展示了陕西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的是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这一区域。
本文要谈论的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
关中饮食文化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以茶、酒、饭、菜、小吃、果为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
一.关中简介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
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
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有关饮食的趣闻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
“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
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陕西地处中国内地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
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
这个“奤”字,据传说,非常难写,笔画很多。
关于这个“奤”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走咸阳”。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如锅盖。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用手是揉不动的,人要骑在杠子上压揉,然后放在大锅里,下面用小火慢慢烤制。
这样的锅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边薄中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层次分明,形似一朵大菊花,色香味俱佳。
锅盔很大,大得像锅盖一样,所以叫做锅盔像锅盖。
当然它也很厚,吃的时候要张着大嘴,那自然也要瞪着眼睛,所以这种锅盔又叫“瞪眼锅盔”。
第三怪:辣子是道菜.
都说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们和陕西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拿辣子当作料,陕西人拿辣子当菜。
陕西特有的一种“秦椒”被称为“辣椒之王”,关中人没菜、没油、没肉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辣子。
贾平凹在散文里写道:“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嚷嚷。
”
第四怪:大碗喝酒不耍赖。
客观地说,关中人的酒量并不算出众,东比不过河南人,北比不过陕北人和蒙古人,就连和南面的汉中人较量,关中人也未必能占优势。
然而由于关中人性格耿直,又不善辞令。
因而往往是你说咋喝他就咋喝。
三.关中的饮食
消费生活民俗是经济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经济民俗中,最为敏感的神经,是日常生活最为活跃的事象,在消费生活民俗的衣、食、住当中,饮食习俗占居首要地位。
地域、民族、经济条件不同,饮食也就有所差异,以陕西本省来论,比如陕南人喜吃大米,陕北人多食杂粮,而关中人则爱吃麦面。
一般的饮食包括茶、酒、饭、菜、汤、果。
下面就依此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一)茶
茶在关中人的日常饮料中,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
老百姓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来客必有烟酒茶。
茶饭、茶饭,关中至今农村以饭食论优劣,往往说:“谁家茶饭好,谁家茶饭不好”。
茶与关中人饮食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关中虽然不产茶,人民饮茶成习,这在城乡都是司空见惯的了。
除了冲泡饮用之外,西府山区还有一种罐罐茶,属羌人的遗俗。
(二)酒
酒是我们祖先最早发明的饮料之一。
关中人在日常礼俗中,处处事事离不开酒,酒的品种多,酒的佳话也多,名酒的传说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酒香味而传遍天下。
白水县是杜康仙师的故乡,在那里流传着杜康美酒醉刘伶的传说。
全国名优酒“西凤酒”,素有“醉倒蜂蝶十里香”的美誉。
其中享有国际声誉的黄桂稠酒,那是远在唐代已久有盛名了。
“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和他的酒友“酒中八仙”当年就是常到长安酒肆畅饮黄桂稠酒而吟诗论文的。
(三)面食种类
关中地区人民的饮食,随着节令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同。
一般地说,冬天,人们喜食烩面片、烩菜等热腾腾的饭菜;夏天,爱吃煎饼、面皮子、凉拌三丝等。
关中面食主味离不开醋,在这一点上,正应了中华味系的一个铁则,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关中地区面食的种类很多,主要分面条、锅饼和蒸馍三大类。
仅面条就有近千种名目,如臊子面、旗花面、麻食面、炸酱面、油泼面、长面、短面、细面等。
细分起来,东府(大荔一带)面和西府(宝鸡一带)面又有不同。
西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细”字,最细的象头发丝那么细。
东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宽”字,最宽的象宽皮腰带。
蒸馍(馒头)类的有以下几种:蒲城蒸馍(椽头馍)因蒸熟后遇风一吹即裂开缝子,又称“开花馍”。
特点是面硬,有嚼头;合阳面花(花花馍)这种花花馍做工精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它配合四时八节,做成各有讲究的礼馍;兴平云云馍:因形状很像古画中的一朵云彩而得名。
它又像一副没带腿的眼镜,所以俗称“眼镜馍”。
此馍造形美观、白中透黄,久放不变质;金线油塔:民间最简单的制法如同花卷。
不同的是将和好的面团拉成长丝,盘绕成一堆,呈塔形,就叫油塔。
此品层多丝细,松绵不腻。
食用时可配上葱节蘸面酱。
此外还有蒸饺、包子、蒸麦饭、米面皮子等,都是生活中常吃的食品。
(四)陕西风味名菜
陕西风味名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
编入《中国菜谱》(陕西卷)的就有201种。
故有“长安美肴,华夏古馐”之称。
陕菜以关中菜为代表。
在取料上以猪、羊肉为主,具有料重味浓香肥酸烂的特点,而取料单一、滋味纯正又是它的独
特风格。
传统名菜有“带把肘子、葫芦鸡、枸杞炖银耳、三皮丝(猪皮、鸡皮、海蛰皮)、奶汤锅子鱼、口蘑氽双脆、煨鱿鱼丝、烩三鲜、金边白菜”等。
汤中有“菠菜豆腐汤、酸辣肚丝汤、金针银耳汤、肉丝汤、鸡丝汤、鸡蛋汤”等。
饭食中首推天下第一碗羊肉泡馍。
近年来菜饭合一,又开发出了“仿唐宴、长安八景宴、饺子宴、灌汤包子宴、羊肉泡馍宴”等。
(五)特色小吃
西安是中国的小吃王国。
“腊牛羊肉”、“面皮子”、“泡泡油糕”、“金线油塔”、“黄桂柿子饼”、“岐山哨子面”都是老少皆知的名吃。
下面就具体讲一下最能代表陕西特色小吃的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特有的风味食品,料重味醇,肉烂汤浓。
牛羊肉泡馍有三种烹饪方法,一是单做(烩成汤菜),二是干泡(无汤),三是水围城。
食用时要告诉厨师,要哪种做法,并告诉要素要肥,或要“肥素”,厨师都能满足要求。
吃时要像蚕食一样,从一边一点儿一点儿地吃,切忌搅动,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
说到饮食,离不开干鲜果品。
关中地区首推临潼的石榴、火晶柿子,其它像关中红杏、彬县晋枣、三原鸡心黄柿子、富平庄里合儿饼、华县草莓、同州西瓜、周至猕猴桃、大荔花生都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传统果品。
四.结语
陕西美食由来已久尤其是关中的美食,这里的历史悠久,文化繁荣,饮食文化也不例外,这里只是简要的介绍了关中的饮食与文化,更深入的东西还待以再研究。
期待大家对关中的饮食文化加以关注加以研究,让我们共同了解共同促进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民俗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