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陕西饮食文化

陕西饮食文化

陕西饮食文化陕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省份,其中的饮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陕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多个地域的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陕西菜系。

在陕西人的日常饮食中,多以面食为主,并注重荤素搭配,讲究火候和调味,体现了陕西人深厚的烹饪传统和饮食文化。

陕西的饮食文化源自古代的关中菜,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陕西饮食文化吸收了多方面的营养和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陕西地处中国的中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当地的农副产品丰富多样,为陕西的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菜系基础。

面食是陕西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陕西人喜欢吃面食,如面条、面皮、拌面等。

陕西的“油泼扯面”、“凉皮”、“刀削面”等都是当地著名的面食美食,制作简单却味道鲜美。

其中,“油泼扯面”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扯面条劲道爽滑,加上油泼辣子和葱花调味,香辣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陕西凉皮也是当地的招牌美食,制作工艺独特,口感爽滑,适合夏季消暑。

除了面食,陕西的肉夹馍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肉夹馍源于中国古代,起源于西周时期。

陕西的肉夹馍是用当地特色的小麦面制成的面饼,夹上炖煮过的牛肉或羊肉,再加上各种调味料,口感香醇可口,是陕西人最爱的早餐之一。

肉夹馍的独特之处在于面饼的松软和香味,以及肉香的浸润,让每一口都充满满足。

陕西的饮食文化也非常讲究荤素搭配,注重均衡营养。

传统的陕西菜肴中,大多荤素搭配,清淡不油腻。

陕西人讲究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尊重食材的本身特色,注重保留食材的原味。

在调味方面,陕西菜肴善用各种香料和调味料,突出鲜香辣鲜的风味,让人食欲勃发。

总的来说,陕西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体现了陕西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面食、肉夹馍等传统美食,融合了荤素搭配和鲜香辣鲜的调味风格,堪称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之一。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庆聚会,陕西人都离不开这些美食,这些美食也成为了陕西人对家乡味道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眷恋。

陕西饮食文化PPT课件

陕西饮食文化PPT课件
陕西的烹饪技艺源远流长,许多传统的烹饪技艺 在陕西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如肉夹馍、羊肉泡馍 等传统小吃制作技艺。
陕西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菜品的保护与传承
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陕西传统菜品,通过制定标准、培 训厨师等方式,确保其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和保护。
创新菜品的研发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陕西的厨师们不断尝试创新,研发 出了一些新菜品,如融合了现代元素的陕菜新式菜品。
陕西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吸收了周边地区的饮食特色,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风味。
陕西饮食文化的特点
口味浓郁
陕西菜口味重,偏咸偏辣,善于 运用各种香辛料增加食物的口感
和香味。
主食丰富
陕西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如馒头、 面条、饺子等,这些主食搭配各种 菜肴,构成了独特的饮食风格。
食材天然
陕西地区的食材丰富多样,包括各 种蔬菜、水果、肉类和豆制品等, 这些食材新鲜、天然,为陕西菜提 供了丰富的选择。
02
陕西的素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味,通常会选用当地的时令蔬菜和豆 制品等食材,以保持口感和营养价值。
03
陕西的素菜历史悠久,传说中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经过世代传承和 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风味。
04
陕西的素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和文化 传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的特色蔬菜
陕西的莲藕
陕西的莲藕质地脆嫩、口 感清甜,常用于制作凉拌 菜、炖汤等。
陕西的白菜
陕西的白菜以其叶大、梗 白、口感鲜美而著名,常 用于制作热菜、凉拌菜等。
陕西的辣椒
陕西的辣椒品种繁多,颜 色鲜艳,辣味浓郁,常用 于烹饪各种菜肴。
陕西的特色肉类
陕西的羊肉
陕西的羊肉肉质鲜嫩、味道醇厚, 常用于制作羊肉泡馍、羊肉汤等。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华美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西安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色菜肴和独特的烹饪技艺。

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人们可以品尝到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西安的饮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西安吸收了来自东西方的独特食材和烹饪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比如,西安的刀削面和肉夹馍是当地最经典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们的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饼食和面食。

而今天,在西安的街头巷尾,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面食店,这些店铺继承着传统的烹饪工艺,将美食传承下去。

西安的饮食文化还体现在菜肴的独特风味上。

陕西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选料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陕西菜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鲜”和“四吉”的菜肴。

三鲜是陕西菜的传统特色,它由三种食材组成:陕西豆腐、红糖和豆角。

独特的搭配和烹饪手法使得菜肴鲜美可口,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而四吉则是陕西菜的创新之作,它以四种吉祥的食材为主:松茸、鸡肉、鸽子肉和鲍鱼。

这些食材的新鲜和精细的烹饪,使得菜肴不仅美味,也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除了陕西菜,西安还有许多其他地方菜系。

比如,来自陕北的农家菜以其原始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而闻名。

陕南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菜肴则各具特色,丰富多样。

无论是羊肉泡馍、臊子面还是凉皮,每一道菜肴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传统的菜肴,西安的小吃也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凉皮到肉夹馍,从油泼面到葫芦头,这些小吃都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美食。

无论你是在街头小摊还是餐馆里,都能品尝到正宗的西安小吃。

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制作工艺让人向往不已。

西安的饮食文化还表现在餐桌礼仪上。

在西安,人们注重餐桌礼仪,尊重食物和对待食客。

西安人喜欢饭桌上的凝聚力,他们乐于邀请亲朋好友一起享受美食,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畅谈人生。

这种团结友爱的氛围使得西安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

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陕西省的省会。

作为古都,西安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融合了汉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独具魅力。

本文将从西安的传统菜肴、小吃和饮品等方面,探讨西安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传统菜肴1. 西安凉皮西安凉皮是中国北方传统小吃之一,主要由面粉制成。

西安凉皮的特点在于其滑嫩的口感和丰富的调料。

凉皮通常有冷淋式和拌系列两种做法,有辣味和不辣味两种选择,适合各种口味。

2. 肉夹馍肉夹馍是西安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也是西北地区最有名的美食之一。

它由老式发酵的面团制成,烤至金黄色后,剖开中间,放入猪肉夹心。

肉夹馍的馍皮松软,口感独特,肉质鲜嫩,香气四溢,吃起来别有风味。

3. 羊肉泡馍羊肉泡馍是陕西传统名菜,是西安人民早餐的首选。

它由烤制的泡馍、焖炖的羊肉和配以几种调料组成。

泡馍是用面粉做成的,口感酥脆;羊肉选用的是上等的羊腿肉,醇香嫩滑。

肉汤浸泡的泡馍吸满了汤汁,吃起来鲜美可口。

二、小吃1. 胡辣羊肉串胡辣羊肉串是西安非常受欢迎的小吃之一,以独特的调料和独特的做法而闻名。

这种羊肉串烧烤时会撒上一种神秘的辣椒粉,并在炭火上翻烤,以保持其肉质嫩滑和辣味浓郁。

它具有鲜辣美味的口感,是街头小吃中的热门选择。

2. 油泼扯面油泼扯面是西安的特色小吃之一,是用面粉制成的面条,煮熟后撒上调和好的麻油和辣椒油,再配以花生碎、蒜末和香菜等调料。

其口感醇厚,香浓可口,辣而不燥。

三、饮品1. 葫芦头葫芦头是陕西西安的一种传统饮品,以它独特的形状而得名。

它是由淀粉制成的糊状物,内部夹有各种配料,如红糖、核桃、芝麻、豆沙等。

葫芦头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是夏季消暑的理想选择。

2. 老字号茶楼的冻糕老字号茶楼的冻糕是陕西西安的一道传统饮品,制作工艺独特。

冻糕看起来像冰淇淋,但其质地更为细腻,味道更为芳香。

茶楼里的冻糕品种繁多,包括花生冻糕、绿豆冻糕、红豆冻糕等,每一种都别有风味。

综上所述,陕西西安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传统菜肴、小吃和饮品为主。

陕西饮食文化

陕西饮食文化


2.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 馍”的简称,中国西北特 色小吃之一,以陕西地区 的“腊汁肉夹馍”(猪肉) 和宁夏地区的“羊肉肉夹 馍”为主。腊汁肉夹馍是 陕西省名西府小吃和西安 著名小吃。宁夏的肉夹馍 为羊肉馅。每个摊前摆有 炉子,和西北其他地方的 馍没有区别。但是新出锅 的羊肉味道比冻牛肉饼可 要好多了,加入羊肉和菜, 分量很大,极力推荐品尝。
5.黄桂柿子饼 西安黄桂柿子饼, 是用临潼县产的“火 晶柿子”为原料制作 成的。这种柿子的特 点是:果皮、果肉橙 红色或鲜红色,果实 小,果粉多,无核, 肉质致密,多汁,品 质极好。

6.洋芋叉叉 洋芋叉叉,陕北甘肃陇 东一带的特色小吃,香 喷喷简单好吃。既可做 主食,也可作菜佐餐, 营养全面。

1种 16%
1种 2种 3种 4种 4种以上 1个也不能
看来大家对于自己家乡 的小吃还不是很了解, 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对 自己家乡的一些人文知 识做更多的了解,那毕 竟是我们的家乡嘛。。。
5.对陕西小吃的建议

大部分同学认为陕西小吃的种类过于单调, 基本上都是面食。这虽然迎合了陕西人的口 味,但却使它很难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的又 一大菜系。所以我们认为,陕西小吃应增加 一些以米饭或者蔬菜为原料的食品,也可以 增加一些甜食,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了解人们对陕西美食的喜爱情况, 以及各地陕西美食的种类和来源,让陕西人 喜爱上自己家乡的美食。 2.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家乡人们的饮食风格,让更多的人 爱上陕西美食,使它走上更多人的餐桌,将 陕西文化发扬光大。

研究内容
1.了解陕西特色小吃的种类,特点。 2.调查全班同学以及一些路人对陕西美食的 喜爱情况。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对陕西小吃的发展 提出合理意见。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摘要】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的是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这一区域。

本文要谈论的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

关中饮食文化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以茶、酒、饭、菜、小吃、果为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一.关中简介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

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

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有关饮食的趣闻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

“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

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第一怪:面条像裤带陕西地处中国内陆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

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

这个“奤”字,据传说,非常难写,笔画很多。

关于这个“奤”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走咸阳”。

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

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

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我的家乡在陕西咸阳位于陕西的关中平原,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下面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我从关中的节日与社火”、“关中的庙会”、“关中的饮食”、“关中的民间工艺美术”方面来介绍陕西省关中平原的风俗民情。

(一)关中的社火古朴大方,丰富多彩,门类繁多,气魄博大。

社火表演白天、晚上各异,平原、山区不同。

总体上讲,有高台社火与地社火两大门类。

高台社火中有高跷、芯子、马社火(包括牛社火)、车社火、山社火、血社火等,地社火中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地游子、背社火、走社火、大头和尚戏柳翠、推车车、拉犟驴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异的艺术门类,如“耍歪官”、“贺春官”、“牛老爷”、“赛板对”、“古战船”、“青瓷船”、“牛虎斗”等。

社火离不开锣鼓,有的地方单敲锣鼓也是一种表演,如合阳的“上锣鼓”、民间庙会上的锣鼓大赛。

(二)关中的庙会关中的庙会形成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信仰和图腾崇拜的遗留。

如山神、土地、牛王、马王、水神、龙王、太岁、树神、虎爷、狐仙等。

2.祖先崇拜的发展。

如女娲、黄帝、炎帝、姜原、后稷、文王、周公、召公等。

3.历史人物的神化。

如子牙庙、武侯祠、关帝庙、张爷庙、子胥庙、扶苏庙、城隍庙等。

各府县城隍多为历史人物转化,户县就有“三城隍闹户县”的说法,其中之一的大城隍就是汉将纪信。

连凤翔府城隍庙里速报司苏爷这样的小神,也是一位有名有姓清廉公正的衙役死后的神化。

在该地苏爷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了城隍。

4.行业祖师的信仰。

如字圣仓颉、仙师鲁班、神医华佗、药王孙思邈、酒仙杜康、梨园鼻祖唐玄宗等。

5.道教神灵。

陕西是民间早期道教五斗道的发祥地之一。

关中有老子讲经的楼观台,长春真人邱处机养性的龙门洞,张三丰活动的金台观,八仙圣地八仙庵。

全真教的开山祖师王重阳就是咸阳人,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在关中活动布教的除邱长春外,其中另一位郝大通就是全真道华山派的创立者。

楼观台在北魏时道士达万名,形成赫赫一时的楼观派。

浅议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文化蕴涵

浅议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文化蕴涵

【摘要】:陕西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传承演变,形成了由不同食材组合并且特色鲜明的饮食体系,体现出显著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也呈现出了陕西饮食文化的独特文化蕴涵。

【关键词】:饮食文化特色文化蕴涵浅议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文化蕴涵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璀璨夺目的一笔,也是人们最喜闻乐道的。

中国人喜以五谷杂粮为主菜品,也讲究色香味意型,到今天餐桌文化还是人们共聚谈事聊天的最好契机。

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得到不少积累与演变。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陕西的特色饮食。

地处中国腹地的陕西,横联长江和黄河,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烹饪历史悠久,饮食风尚特色突出。

陕西饭菜很多都保有中国古代王朝的遗风,比如陕西小吃,更是美不胜收,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使陕西的小吃博采全国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风味,也汇集内外名饮名食之荟萃,展现了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

一、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饮食文化,其实表面上就是吃什么、喝什么的文化。

吃喝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生存的需要。

陕西饮食文化由于受地域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饮食风格,文化特色。

(一)五谷杂粮的主食风格受到陕西地域环境和气候的因素影响,使得陕北地区以五谷杂粮为主食成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尚。

一般来说当地所出之物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人的饮食结构。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陕西地区的农作物以高粱、黍子、糜子、荞麦、小麦、小米为主,在明代以后马铃薯和玉米也相继成为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所以五谷杂粮成为其主要的食源。

人们很少吃菜,有记载:“俗不重园蔬”,人们多食米面。

荞麦是陕北人最常食用的,而据载荞麦又是我国古代贫苦民众的常食。

人们将其制成煎饼等食品供食,当地人用谷物来酿酒以供人们日常或节日饮用。

另外陕西以前是贫瘠之地,在饥荒年间,野菜也成为人们的求生食物,这些野菜有的也变成了现在人们日常食用的菜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关中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区名称,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的是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这一区域。

本文要谈论的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三原、铜川、渭南、大荔、杨凌在内的关中道饮食及风土人情、民风民俗。

关中饮食文化是三秦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以茶、酒、饭、菜、小吃、果为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
一.关中简介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

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

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有关饮食的趣闻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

“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

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陕西地处中国内地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

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

这个“奤”字,据传说,非常难写,笔画很多。

关于这个“奤”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走咸阳”。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如锅盖。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用手是揉不动的,人要骑在杠子上压揉,然后放在大锅里,下面用小火慢慢烤制。

这样的锅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边薄中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层次分明,形似一朵大菊花,色香味俱佳。

锅盔很大,大得像锅盖一样,所以叫做锅盔像锅盖。

当然它也很厚,吃的时候要张着大嘴,那自然也要瞪着眼睛,所以这种锅盔又叫“瞪眼锅盔”。

第三怪:辣子是道菜.
都说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们和陕西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拿辣子当作料,陕西人拿辣子当菜。

陕西特有的一种“秦椒”被称为“辣椒之王”,关中人没菜、没油、没肉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辣子。

贾平凹在散文里写道:“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嚷嚷。


第四怪:大碗喝酒不耍赖。

客观地说,关中人的酒量并不算出众,东比不过河南人,北比不过陕北人和蒙古人,就连和南面的汉中人较量,关中人也未必能占优势。

然而由于关中人性格耿直,又不善辞令。

因而往往是你说咋喝他就咋喝。

三.关中的饮食
消费生活民俗是经济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经济民俗中,最为敏感的神经,是日常生活最为活跃的事象,在消费生活民俗的衣、食、住当中,饮食习俗占居首要地位。

地域、民族、经济条件不同,饮食也就有所差异,以陕西本省来论,比如陕南人喜吃大米,陕北人多食杂粮,而关中人则爱吃麦面。

一般的饮食包括茶、酒、饭、菜、汤、果。

下面就依此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一)茶
茶在关中人的日常饮料中,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

老百姓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来客必有烟酒茶。

茶饭、茶饭,关中至今农村以饭食论优劣,往往说:“谁家茶饭好,谁家茶饭不好”。

茶与关中人饮食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关中虽然不产茶,人民饮茶成习,这在城乡都是司空见惯的了。

除了冲泡饮用之外,西府山区还有一种罐罐茶,属羌人的遗俗。

(二)酒
酒是我们祖先最早发明的饮料之一。

关中人在日常礼俗中,处处事事离不开酒,酒的品种多,酒的佳话也多,名酒的传说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酒香味而传遍天下。

白水县是杜康仙师的故乡,在那里流传着杜康美酒醉刘伶的传说。

全国名优酒“西凤酒”,素有“醉倒蜂蝶十里香”的美誉。

其中享有国际声誉的黄桂稠酒,那是远在唐代已久有盛名了。

“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和他的酒友“酒中八仙”当年就是常到长安酒肆畅饮黄桂稠酒而吟诗论文的。

(三)面食种类
关中地区人民的饮食,随着节令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同。

一般地说,冬天,人们喜食烩面片、烩菜等热腾腾的饭菜;夏天,爱吃煎饼、面皮子、凉拌三丝等。

关中面食主味离不开醋,在这一点上,正应了中华味系的一个铁则,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关中地区面食的种类很多,主要分面条、锅饼和蒸馍三大类。

仅面条就有近千种名目,如臊子面、旗花面、麻食面、炸酱面、油泼面、长面、短面、细面等。

细分起来,东府(大荔一带)面和西府(宝鸡一带)面又有不同。

西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细”字,最细的象头发丝那么细。

东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宽”字,最宽的象宽皮腰带。

蒸馍(馒头)类的有以下几种:蒲城蒸馍(椽头馍)因蒸熟后遇风一吹即裂开缝子,又称“开花馍”。

特点是面硬,有嚼头;合阳面花(花花馍)这种花花馍做工精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它配合四时八节,做成各有讲究的礼馍;兴平云云馍:因形状很像古画中的一朵云彩而得名。

它又像一副没带腿的眼镜,所以俗称“眼镜馍”。

此馍造形美观、白中透黄,久放不变质;金线油塔:民间最简单的制法如同花卷。

不同的是将和好的面团拉成长丝,盘绕成一堆,呈塔形,就叫油塔。

此品层多丝细,松绵不腻。

食用时可配上葱节蘸面酱。

此外还有蒸饺、包子、蒸麦饭、米面皮子等,都是生活中常吃的食品。

(四)陕西风味名菜
陕西风味名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

编入《中国菜谱》(陕西卷)的就有201种。

故有“长安美肴,华夏古馐”之称。

陕菜以关中菜为代表。

在取料上以猪、羊肉为主,具有料重味浓香肥酸烂的特点,而取料单一、滋味纯正又是它的独
特风格。

传统名菜有“带把肘子、葫芦鸡、枸杞炖银耳、三皮丝(猪皮、鸡皮、海蛰皮)、奶汤锅子鱼、口蘑氽双脆、煨鱿鱼丝、烩三鲜、金边白菜”等。

汤中有“菠菜豆腐汤、酸辣肚丝汤、金针银耳汤、肉丝汤、鸡丝汤、鸡蛋汤”等。

饭食中首推天下第一碗羊肉泡馍。

近年来菜饭合一,又开发出了“仿唐宴、长安八景宴、饺子宴、灌汤包子宴、羊肉泡馍宴”等。

(五)特色小吃
西安是中国的小吃王国。

“腊牛羊肉”、“面皮子”、“泡泡油糕”、“金线油塔”、“黄桂柿子饼”、“岐山哨子面”都是老少皆知的名吃。

下面就具体讲一下最能代表陕西特色小吃的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特有的风味食品,料重味醇,肉烂汤浓。

牛羊肉泡馍有三种烹饪方法,一是单做(烩成汤菜),二是干泡(无汤),三是水围城。

食用时要告诉厨师,要哪种做法,并告诉要素要肥,或要“肥素”,厨师都能满足要求。

吃时要像蚕食一样,从一边一点儿一点儿地吃,切忌搅动,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

说到饮食,离不开干鲜果品。

关中地区首推临潼的石榴、火晶柿子,其它像关中红杏、彬县晋枣、三原鸡心黄柿子、富平庄里合儿饼、华县草莓、同州西瓜、周至猕猴桃、大荔花生都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传统果品。

四.结语
陕西美食由来已久尤其是关中的美食,这里的历史悠久,文化繁荣,饮食文化也不例外,这里只是简要的介绍了关中的饮食与文化,更深入的东西还待以再研究。

期待大家对关中的饮食文化加以关注加以研究,让我们共同了解共同促进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民俗学的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