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交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从三次授课看交流中学科本质的流失

合集下载

《小学课堂管理》题库与答案

《小学课堂管理》题库与答案

小学课堂管理考前练兵-试题详解(1)课堂物理环境以所涉及的()为标准,课堂物理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A能力B面积C范围D环境正确答案:C(2)新课程改革由于完全打破( )中心地位,来自学生、家长、网络、社区的课程资源无限丰富,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充当百科全书式智慧圣者,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A教材B教师C课程D课堂教学正确答案:B(3)课堂中学生行为相互作用的属性是()。

A互助与合作关系B互助与竞争关系C竞争与合作关系D帮助与竞争关系正确答案:C(4)师生冲突正是给()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其在冲突中体验成长、通过冲突完善独立精神。

A童儿B家长C老师D学生正确答案:D(5)()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双主体性和交互性。

A课堂常规B课堂气氛C课堂管理D课堂心理正确答案:C(6)()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

A教学机智B教学任务C教学目标D教学方法正确答案:A(7)()是一种主张通过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如何做事情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理论。

A课程导向理论B教学导向理论C目标导向理论D实践导向理论正确答案:C(1)课堂教学活动是由()等活动组成。

A教师的教B学生的学C师生交往D家长帮助正确答案:ABC(2)课堂提问具有的特殊心理功能有()。

A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B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C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D调控课堂正确答案:ABC(3)制约课堂常规建立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等方面。

A教师的教育理念B学生的需要C课堂风气D家长和社会需要正确答案:ABC(4)教师经常采用的聆听方式有()。

A静状倾听B酬答的反应C助长提示D积极倾听正确答案:ABCD(5)课堂常规应符合基本条件,即()必要和可行。

A明确B合理C积极D民主正确答案:AB(6)执行和维护课堂常规应注意:A执行规则前应检查规则是否适宜;B确信课堂常规是否得到广泛的支持;C执行规则应坚定、果断;D执行规则既要公平、又要灵活;E执行规则应采用积极的方法。

教材教法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教材教法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资料(通识理论)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3、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4、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8、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9、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改系列讲座》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教育新课改系列讲座》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教育新课改系列讲座》作业参考答案一、请叙述现代化建设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答: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明确指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技术应用者,还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弱,国际核心竞争力水平偏低。

而国际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它包括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

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是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决定了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不仅要造就数以亿计的能够应用新技术的劳动者,更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这些人才是中国在科技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领域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因此,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助推器。

*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发展目标,必须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经济追赶的国际经验来看,在自然资源、有形资本、人力资源三大资本中,我国惟有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而教育是将潜在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最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是“科教兴国”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吗?答:*世纪之交,中国的基础教育肩负着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履行“奠基工程”的职责,从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出发,在以往7次教育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我国选择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2022语文课程标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2022语文课程标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2022语文课程标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修订原则的三个“导向”是什么?1.坚持目标导向.2.坚持问题导向.3.坚持创新导向.2、语文新课标的“新”,主要表现在哪里?主要表现在完善了课程目标,凝练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提出了“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细化了实施要求,研制了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实现教、学、考的统一,提出了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具体可行的实施建议;加强了幼小之间、小学各学段之间、小初之间的有效衔接.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关于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哪五个方面?一是强化了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部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4、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的哪些方面打下基础?1.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2.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3.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包括哪几条?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6、如何理解“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首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

其次,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再次,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中学教师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通用复习要点及真题试题

中学教师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通用复习要点及真题试题

中学教师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通用复习要点及真题试题[1]教师职称晋升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资料三、新课程知识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 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 年——2001 年6 月,制订了18 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 个学科计49 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 年9 月,38 个实验区,高中2003 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 年与2005 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课堂讨论的意义

课堂讨论的意义

课堂讨论的意义
课堂讨论是一种教学方法,通常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课堂讨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课堂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讨论中,学生需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参与课堂讨论需要学生用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课堂讨论通常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在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共同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5.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讨论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观点,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总之,课堂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互动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互动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互动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

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目标下,同时发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

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

这种教学行为具有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而不断去引发教学活动的过程,而学生又不断地来反馈以调控教学活动,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过程。

真正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突出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互相的促进。

它生作用。

这种教学行为具有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而不断去引发教学活动的过程,而学生又不断地来反馈以调控教学活动,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过程。

真正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学校园学术交流发言稿

大学校园学术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大学校园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在此,我代表全体同学,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学术交流工作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大学校园学术交流的内涵。

学术交流是指在学术领域内,通过讲座、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知识传播、思想碰撞和学术成果共享的活动。

在我国,大学校园学术交流已经成为推动学术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校园学术交流的意义1. 促进学术繁荣学术交流是学术繁荣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学术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把握学术发展方向,从而激发学术创新活力。

同时,学术交流还能促进学术观点的碰撞和融合,推动学术思想的进步。

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术交流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与专家学者、优秀同行的交流,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3. 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大学校园学术交流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术交流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学术兴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大学校园学术交流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学术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果。

许多高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平台。

同时,我国高校在学术交流方面也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和成果。

2. 挑战尽管我国大学校园学术交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学术交流资源不足。

部分高校经费紧张,难以承担高额的学术交流活动费用。

(2)学术交流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学术交流活动内容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

课堂观察示例

课堂观察示例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三次授课中,教师们的研究主题 是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在不同阶段教师对此有不同 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 ①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②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 ③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 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不过,也有教师提出提出质疑:学生交流的似乎很热闹,老 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 了呢?热烈的赞扬突然陷入了平静……
我们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 结果出乎意料: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而 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47-18=”的测试中仅有12%的学生 会用两种或三种口算方法。 困惑、疑问再一次流露在老师们的脸上。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
量的巩固练习。
第一次课后教研组讨论
Ⅲ.问题 讨论1
沈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
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
来?
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只是在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
老师们普遍感到沈老师的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 “还有不同 意见吗?” “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 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 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进 行口算。”
第二次课后讨论
Ⅲ.问题 讨论2
第三次授课:“听懂他的意思了吗? 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学生在春游情境图下生成的算式还是“76-19”

沟通——促进教学相长

沟通——促进教学相长

沟通——促进教学相长崔广元河北省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053000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重要的引路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是大家尤为关注的问题。

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斯蒂芬·P·罗宾斯讲过:“最好的想法,最有创见的建议,最优秀的计划,不通过沟通都无法实现。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而教学中的沟通可视为交往的特殊变体。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成功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经验与技巧、学生理解能力高低等因素,占教学成功与否的比例约30%,其余70%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由此可见,对于教学而言,沟通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甚至可以将教学的本质理解为师生间一系列的有效沟通。

一、教学沟通的内涵教学沟通,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以达到互相了解、增进理解、消除误解的目的,进而实现教学相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教学沟通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心灵沟通、观点沟通和知识沟通。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处于主动的状态。

在教学沟通中,教师应多采用感情式沟通,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个体沟通也要保持与学生群体间的有效沟通,既可以口头沟通也可以采用书面沟通、体态语言沟通、语调沟通等多种方式,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相结合,保持师生间平等交流,利用双向沟通方式来获取信息反馈,寻找教学中的磨合点。

二、如何进行教学的有效沟通第一,换位思考的运用。

换位思考是实现教学沟通的首要条件,这是由师生关系的特质所决定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受年龄、经历、观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必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为师独尊”的处理方式会妨碍交流,有伤师生感情,是不可取的。

因此,教师对学生应建立“同理心”,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首先,老师在遇到矛盾冲突时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也就是暂时放弃自己的主观标准,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标准来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体察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打破常规,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深入感受其内心世界,以便产生感情共鸣;最后,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建立平等交流的教学关系,摒弃传统的“师尊”观念,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潮流。

年特级教师答辩题目及答案文档 (2)

年特级教师答辩题目及答案文档 (2)

2012年特级教师答辩题目及答案1、请你列举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并就每一种学习方式加以简单说明。

(30分)【答案要点】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

概括地说,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高质量的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评分办法】本题共30分。

三种学习方式每一种10分,其中说出名称占3分,学习方式的说明占7分。

2、近几年来,“留守学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家庭教育缺位,父爱母爱缺失,沟通交流缺少,有效监护缺乏,使得“留守学生”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对待本班的“留守学生”?(30分)【答案要点】①建立留守生专档和联系卡制度,做好家校沟通。

②建立帮扶助学机制,指导师生、生生互助活动。

③利用班团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法制教育。

④树立班级理财“小专家”典范,指导学生学会节俭。

⑤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⑥建立督导评估和表彰体制,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上进。

【评分办法】本题共30分。

以上六个方面,答出四点即可得30分,答出三点得24分,答出两点得18分,答出一点得12分。

其他的表述方式,评委参照上述答案要点酌情给分。

3、请你谈谈你心目中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阐述讨论的内涵和特点?

阐述讨论的内涵和特点?

1.阐述讨论的内涵和特点?(一)讨论的内涵1.信息交流从信息论角度看,课堂讨论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叉式的信息交流过程,它的表现形态是一种思考水平的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其主要作用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独立钻研、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参与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来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课堂讨论由此形成了一种多向交往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交流是讨论式教学最基本的特征。

2.竞争与合作并存课堂讨论是一种体现竞争与合作并存性的活动。

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或质疑对方的观点,体现竞争性;同时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往往又需要讨论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略,力求达成一致结论或选择最佳方案,体现了合作性。

讨论式教学的这种竞争——合作性的互动如果组织的好,则既能发挥竞争与合作的正效应,又可避免其负效应,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竞争意识,是一种富含时代性的互动模式。

3.知识主动建构奥苏伯尔认为建构知识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途径,两者各有优劣,不可偏废。

然而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知识,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而课堂讨论正是弥补这种传统课堂教学缺陷的必要环节和有效方式,它要求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并且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通过讨论和协作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讨论的特点讨论的优点:1.讨论的最大优点在于讨论学习的目的性强。

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共同探讨,积极性更高。

2.讨论能为学生提供群体思考的机会。

学生在群体思考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有益于摆脱自我中心,增长才智。

3.全体学生都参与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心。

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交往,促进各种能力的形成,如倾听、表达、协作、竞争等。

4.讨论往往是学与思、学与论的结合,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有利于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论数学交流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论数学交流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论数学交流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数学交流是指数学学科中的学生、教师、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数学交流的内涵包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等方面。

数学交流是数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还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数学交流有助于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

数学交流可以促进数学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从而推动数学学科的发展。

在数学交流中,学生、教师、研究者可以分享自己的数学思想和研究成果,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数学思想和研究方向。

此外,数学交流还可以促进数学方法的交流和创新,从而推动数学学科的发展。

数学交流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数学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交流中,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此外,数学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交流中,学生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数学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数学交流是数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促进数学
学科的发展,还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数学交流,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和思考能力,培养自己的数学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津电大教师口语一体化测试 3,4,5次答案

天津电大教师口语一体化测试 3,4,5次答案

天津电大教师口语一体化次测试 3.4.5次答案判断题:20道,每道4分,总分801.沟通语是在教育活动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了解学生情感、需要和兴趣以及向学生介绍情况、想法、解释原因等的语言。

正确2.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没有度的问题。

错误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经常使用批评语。

错误4.学生对教师的品格、素质和动机是否依赖,并不决定说服活动的开展及成功。

错误5.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当教育语言具有针对性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思考并产生效果。

正确6.鼓动语是教师在学生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时,表达对他们的信赖和期望,鼓动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教育语言。

正确7.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一些问题常常是由于不了解或不理解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而造成的。

正确8.说服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讲述生动的事例,阐明正确的道理,影响、改变学生原来的观念和态度,引导其行为趋向预期目标的语言。

正确9.表扬行为是指对学生学习生活中行为结果的表扬。

正确10.教育中的沟通,其目的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尊重和理解差异的存在,从而促进沟通双方的共同成长。

正确11.在沟通过程中,教师仅仅以倾听的方式接受学生传达的信息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对学生的信息表达认同,要建立同理心理。

正确12.表扬学生的努力是指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努力程度和所运用的策略进行表扬。

正确13.只有理解学生、认同学生,教师才有可能与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正确14.师生对话中教师不经常运用启迪语。

错误15.有研究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正确16.个别谈话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谈话形式。

正确17.只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言说,学生话语权的行驶才能真正实现,才是有意义的。

正确18.批评语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指出学生个体或群体存在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对其危害性进行分析,并要求改正的教育语言。

正确19.教育语言从形式上看,包括口头教育语言与书面教育语言。

学术交流的意义

学术交流的意义

学术交流的含义与作用?
一、学术交流的含义:
学术交流的意思是指在同一个课题领域内的学者,针对该领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论述,相互交流提问。

可以是在线上的文字交流和论文交流,也可以是线下聚会中以会议、座谈、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完成。

二、学术交流的作用
碰撞产生火花,学术交流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学术界争出个排名先后,而应该是推动领域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解决已有的问题难关,从而造福社会。

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国内的科学技术对接到全球范围的学术界中。

发表和查阅国际检索刊物上的论文是很好的对接方法,并且国内也对这一行为有很高的认可度。

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闭关锁国的事例就能很好的证明。

加强学术界内积极讨论的良好风气,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交流,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各界人士的努力奉献,,科学家有国界但科学无国界。

新课程试题

新课程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新课程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6、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7、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8、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9、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0、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11、新课程倡导的具体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14、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5、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

16、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研究者)。

17、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18、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

向40分钟要效率

向40分钟要效率

向40分钟要效率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湖塘桥实验小学王红妹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旧是各有一个苹果。

然而,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那个比喻告诉我们如此一个道理:假如几个人在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人多学到一点儿东西。

通过交流,每个人就能够得到更多的苹果。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交流的重大意义包括三个方面:1.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意。

即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以交流阅读、活动、游戏等方式同意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数学思想的表达。

即把自己的数学认识以动作的、直观(实物)的、口头的或书面的、儿童语言的或数学语言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

3.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即把自己对数学的认识由图表、文字、符号以及实物、动作中的一种载体转换成另一种载体,以进展对数学及问题的全面认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交流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交流也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这单一的模式。

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自由地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合作学习的兴起更为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让学生有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与同学、老师、媒体及社会等进行交流,从而使得自己对知识的明白得更全面,更丰富,并在与人交流中增强责任感、合群性,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判别人,在相互交往中加深明白得、沟通和包容,表现出尊重和信任,明白得成果的分享。

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交流成为可能成功的教学依靠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靠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在如此的氛围中,学生才可能放下心理戒备,大胆与人交流。

新一轮课改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确实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和承认学生的人格威严和人格平等,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交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从三次授课看交流中学科本质的流失
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

但是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交流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交流是有效的?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能再停留于“因为新课程有让学生进行交流的要求”这个表层的认识,需要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交流”的意义。

让我们看一个教研组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的研究,授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第一次授课:“谁再来说一遍”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师点明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
86、
42、36、

程度。

“自
的方法多?
(在学生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说一下。

生1:我是先算76-10=66,再算66-9=57。

所以76-19=57。

生2:我是先算76-20=56,再算56+1=57。

所以76-19=57。

生3:我是先把76看成79,79-19=60,60-3=57。

所以76-19=57。

生4:我是用竖式算的。

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76-9=67,再67-10=57。

所以76-19=57。

生6: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

所以76-19=57。

生7:我把19看成16和3,76-16=60,60-3=57。

所以76-19=57。

生8:我是这样算的:76看成80,80-19=61,61-4=57。

所以76-19=57。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进行口算。


教研组的所有教师观课后,感到很兴奋。

有老师说:授课老师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交流尤其充分!也有教师认为,授课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可以使全体学生共享智慧。

还有教师觉得授课老师的“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过也有一位老师提出质疑:学生交流得似乎很热闹,老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呢?热烈的赞扬声突然归于平静。

教师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

结果,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算法,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测试“37-18=”时,仅有12%
生1
生276减19等于57。

师:的有吗?
生3的,答案也是57。

生4
生5
师: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己的疑问?
生6: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1?
师:谁再来解释一下……
反馈会议上教师们说了许多:原来还以为课堂中只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就行了,现在知道了仅仅充分表达还是不够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彼此沟通,相互理解,还要让学生比较和分析他人的发言。

老师们感到很兴奋:原来交流中有很多学问。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三次授课中,教师们的研究主题是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

在不同阶段教师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①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
学生表达的机会;②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③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并理解不同的算法,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可见,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它更像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理念,它往往伴随着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组织形式。

可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因为新课程有这个要求”、为了交流而交流,不能停留在让课堂教学热热闹闹而不顾学科主题的内容和实质。

必须追问的是,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中,究竟有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交流?从数学学科角度来看,交流中的数学本质表现在哪里?两位数减两位数中的难点是“退位减法”,而“位置值”和“重组”是构成退位减法的核心要素。

正是因为有位置值上数字的权重才会有“退一当十”,而退位后数字之间重组的多样化才导致了学生的多种算法,有效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数字之间“重组”的方式,体验到“位置值”的核心作用(尽管这个概念并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