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3-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3|王安石变法中国11世纪的改革高潮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其父王益做过几任州县长吏,王安石在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对宋朝的社会问题有一些感性认识。
庆历四年(1044年)进士第四名及第,其后在扬州、鄞县(今浙江宁波)、舒州(今安徽潜山)、常州等地任地方官。
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不仅使王安石深刻地认识到宋朝社会普遍性的贫困化,而且也使王安石认识到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由此王安石进一步认识到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机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
因此,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在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分析了宋朝内忧外患交织,财政日益困穷,风俗日益败坏的形势,提出了变更天下弊法及培养大批适应变法革新需要的人才的迫切性。
要求宋仁宗以汉、唐两代王朝的覆亡为前车之鉴,果断实行变法。
他还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思想。
这封言事书受到了一般官僚士大夫的称赞,却没有从最高统治集团中得到任何反应。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
神宗立志革新,他向元老重臣富弼等人征询富国强兵和制胜辽与西夏之策,他们规劝神宗,在20年内不要提及用兵二字。
宋神宗从此不再倚靠这班元老重臣。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入京,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当时王安石已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士大夫们大都以为只要王安石登台执政,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
为了推动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后条例司废,变法事宜由户部司农寺主持),并与吕惠卿、曾布等人一道草拟新法,各路设提举常平官,督促州县推行新法。
《王安石变法》课件
王安石变法对于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宋朝的政治生态,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王安石变法告诉我们,改革是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 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 变化。
将兵法
总结词
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军事改革措施,旨在通 过改变军队的组织形式和训练方式,提高军队的战斗 力和纪律性。
详细描述
将兵法规定废除更戍法,用逐渐推广将兵法的方式, 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 ,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技巧和纪律 性。同时实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 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正 副。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中训练。 这些改革加强了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 法、农田水利法等。这些措施旨在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要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变法的影响
积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民生。同时,变法也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消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和 过于急进的问题,导致一些措施出现 了负面影响,如青苗法的强制执行和 募役法的负担过重等。
变法的评价
历史地改革,它对北宋的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S
评价争议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一 些人认为它是成功的改革,因为它增加了 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改善了民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失 败的改革,因为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 多问题,而且最终也没有解决北宋积贫积 弱的问题。
王安石变法 知识点总结
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总结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家之一。
他的变法思想和政策对于北宋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总结王安石变法的知识点。
一、王安石的背景和动机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和社会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在担任重要职务期间,目睹了北宋政治和社会的许多问题,例如地方官员的腐败、贫富差距的加剧和农民的困境。
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王安石决心进行变法,以改善这些问题。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是“革新”,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政策改革来解决北宋时期的问题。
其主要内容包括:1.钱粮改革:王安石通过实施新的财政政策,推行“青苗法”和“免役法”。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减轻农民的负担。
2.科举改革: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王安石改革了科举制度。
他取消了过去的贵族特权,强调考试的公平性和实用性。
这一改革帮助培养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提升了政府的运作效率。
3.教育改革:王安石重视教育,他推行了“官学”制度,为官员培训提供了机会。
此外,他还鼓励民间教育的发展,提倡普及教育,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三、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王安石变法虽然在当时遭到了一些反对和批评,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以下是王安石变法的几个重要影响:1.经济发展:王安石的财政改革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通过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减轻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2.政治制度改革: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和官学制度推行,为北宋政府引进了更多有才能的官员,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此外,他还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使政治更加集权化。
3.文化繁荣:王安石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他通过改革科举制度和推动普及教育,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这不仅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也推动了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总结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总结:变法背景三大矛盾三冗危机两积问题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突出表现是土地兼并的剧烈发展。
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辽和西夏战争频繁。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
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二积:积贫、积弱。
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总结:改革内容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变法中,王安石建立了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撤销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大部分事务。
吕惠卿、曾布等人参与草拟新法。
新法内容如下:均输法熙宁二年七月,颁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
由发运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
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
免行法熙宁六年七月,正式颁行免行法。
免行法规定,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
青苗法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
规定以各路常平。
?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
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
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2/10或3/10归还谷物或现钱。
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
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颁行。
方田均税法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
丈量后,到次年三月分发土地帐帖,作为“地符”。
分家析产、典卖割移,都以现在丈量的田亩为准,由官府登记,发给契书。
以限制官僚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和人口。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主要从两方面开始变法,一方面是理财,一方面是整军,最终达到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抑制官僚地主的特权,从而达到富国强兵。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理财:均输法:青苗法:民户可向政府贷款,政府以20%的年利率贷款给农户用来补助耕作,面向对象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等,用官方贷款方式代替民间的高利贷行为,不仅让百姓生活有了出路,更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主要是大力兴修水利,有效的开垦荒地,鼓励农业的发展。
免役法:政府当差的差役们不再用民户人员服役,而是采用雇佣的形式。
不仅如此,各户民户,按照贫富等级缴纳不等的免役钱,之前那些官僚地主的特权被罢免。
这种形式不但减免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同时还增加了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土地由政府统一分配,并且按照土地面积大小及收益缴纳不等的税,有效的防止了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
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等新法对整个官僚地主,富商进行了打击,严重限制了这些群体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剥削农民的行为,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整军:保甲法:通过将农户编排组织,10户人家为一保,50户人家为一大保,10个大保组成一个都保,然后在从每户人家中找一个保丁,农忙时劳作,农闲时练兵,以便国家战事来临能上战场杀敌。
设军器监,将兵法和保甲法这种做法都是用来加强军事力量的,以便用来巩固边防。
王安石变法措施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北宋宋神宗期间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由王安石发起,旨在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社会格局。
王安石变法历时16年,于宋神宗去世后,终于落幕。
王安石变法究竟是如何做的呢?有什么变法措施呢?一:机构改革王安石提出变法得到宋神宗的同意与支持后,他做了一个举措就是设立机构,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机构就是一个财政机关,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
二:改革税赋方田均税:土地由政府统一登记入册,并且按照土地面积大小及收益缴纳不等的税,有土地的人均要缴纳税金,有效的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收入。
王安石变法内容
王安石变法内容王安石变法内容导语: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其推行改革的内容还是紫的我们学习的,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酝酿变法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
”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
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
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它是南宋末期(1127-1163)和辽宋初期(1163-1194)封建制度变化的重要过程,由当时著名政治家等王安石领导施行。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王安石变法的意义非常重要。
一、渐抗金主要内容
1、事改革:改革军制,改进武器,改善军队装备,提高士兵士气,确立“安、定”为攻击金军的目标,实行比例征兵制度。
2、改革物价:诏令物价定价,限制行以货币抬升物价;先实施金币币制,强制实行金币统一,使市场物价稳定。
3、改革财政:实行省税、地方税、地方关税制度,实行省官、地方官、市官等新型职责划分。
重新分配税收,放宽手腕管理地方财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革社会主要内容
1、农业变革:改进农田耕作制度,消除土地衰亏,振兴地方实力,改善民生,减少灾害,促进农业发展;重建改建水利系统,改进水利管理制度,解决洪涝灾害,促进农业生产。
2、教育改革:将教育权交给地方,发展乡、镇、村教育,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提倡书香文化,普及知识,提高文明水平;实行经济性助学政策,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改革法律:以法治国家作为治理方针,实行司法公正、统一的政策,推行审判制度改革,尊重当事人自由意志,保障当事人的正
当权益,消除腐败、暴力等社会现象。
三、语
王安石变法是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出了积极的改革思想,提出了实行法治的理念,提出了新的经济结构,并使宋朝建立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为宋朝发展、复兴、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言文阅读《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仁宗嘉祐五年,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
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
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耀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寻通判舒州。
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召试馆职,不就。
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
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
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
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
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上览而置之。
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改除文字。
安石争之曰:“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复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
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臣实惧焉。
”语皆侵执政,执政者不悦。
会以母丧,遂去职。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B.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C.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D.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谏官,规谏朝廷得失,决定大臣及百官的任用以及制定政府各部门措施。
王安石变法内容
王安石变法内容
一、机构改革,制置三司条例司,市易法,保甲法。
二、改革税赋方田均税法,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
三、新修水利。
四、军队改革,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五、改革科举,三舍法,贡举法。
一、青苗法。
这个办法是他在鄞县试用过的,现在拿来推广到全国实行。
二、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三、免役法。
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
民户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
这样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四、方田均税法。
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
五、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按住户组织起来,每十家是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家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抽一个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编入军队打仗。
王安石的变法对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评价一、主要内容1. 理财新法均输法。
即要求各地转运使,将分散在各地的赋税贡输,集中起来,由就近的赋税上供郡县,统筹安排,以节省资金和调节物资,增加税收。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打破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
免役法。
即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或由不愿服役的人纳钱代役。
方田均税法。
即重新丈量土地,以东南西北四边长各1000步为1方(相当于当时的1万亩),以平均每亩税额多少,均定税赋。
农田水利法。
即鼓励各地兴修水利,兴修农田水利可以免税,新修的农田水利可以免除徭役,因兴办水利而引起的移民,政府给安排土地,免除5年赋税和徭役。
募役与将兵法。
即改变以往由各乡各地壮丁轮流充当县都兵的制度,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实行募兵制,并设立将兵制,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保甲法。
即实行民间自保的户籍办法,每10家组成一保,50家组成一社。
2. 整顿军队和科举制度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明经科(即进士科的诗赋记诵考试),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又设新科明术科,包括农桑、医学、算学、天文、地理等。
限制了贵族官僚子弟进京做官的特权。
整顿军队。
取消统领军职知州、都监、监押等以文臣充任边将的规定。
选派武将到边地担任安抚使或招讨使,统领军政,以文臣副之。
推行将兵法与保甲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3. 整顿学校与规定贡举法设立“太学三舍法”。
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3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
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增设“进士明经诸科”,对考试不以词赋、墨义(指默写经典原文)取士,专以大义(指对经义的解释)定取舍;重视学校的培养与考核,“必使其言足以达吾之理,行足以范吾之用而后可也”,以培养符合新政需要的有用人才。
这一改革为破除旧制奠定了基础。
二、评价1. 变法的进步性王安石变法的进步性首先在于它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收入,对北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宋的改革王安石变法
北宋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北宋时期,由于外患和内乱的威胁以及社会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国力渐衰。
此时,王安石以其开明的思想和勇于变革的决心,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被称为“王安石变法”。
一、改革的背景北宋时期,国内社会经济出现了严重的矛盾。
大量官员依靠买官卖官谋取私利,拖累了国家财政。
同时,军队制度松散,对外战争中频频战败,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安石决心进行改革。
二、农田改革王安石变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经济问题。
他实行了均田制,将土地公平地分配给农民。
此举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王安石还推行了“免役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
三、财政改革王安石实行了“青苗法”,对农业实行征收苗补税。
此举一方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提高了财政实力;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农民的税负,促进了农业生产。
此外,王安石还大力推行铸币业,进一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教育改革为了解决官员素质低下的问题,王安石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
他建立了国子监和附属的省学,培养人才。
这些学校按照一定的课程和标准进行教学,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优秀的学生。
这种改革为宋朝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
五、军事改革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王安石对军队进行了改革。
他提出了兵役制度,并对士兵进行了严格的选拔和训练。
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宋朝在外战中也取得了不少胜利。
六、社会保障改革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王安石推行了社会保障改革。
他设立了济贫院,给予贫困人民生活的帮助。
此举一方面缓解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增加了人民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
总结王安石的变法对北宋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农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财政改革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提高了财政实力;教育改革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军事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社会保障改革增加了人民的幸福感,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
历史:4.2《王安石变法》
1、富国之法 2、强兵之法 3、育才之法
如何解忧?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
(1)指导思想: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2)具体措施:
1、富国之法
均输法:
内容: 作用:
1、富国之法
市易法
内容: 作用: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内容: 作用:
1、富国之法
募役(免役)法
内容: 作用:
维护社会治安,实现兵农合一; 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提高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如何解忧?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 2、强兵之法 3、育才之法
3、育才之法
(1)育才的措施有哪些? (2)推行育才之法的目的是 什么?有何作用?
(识如阅材一庶(司(欲2《(的北之何读料可1马3二)盖)(禁宋士选下一救结)三主2光据。)掩据年在拔列其锢合统经要对况材间范、材不先材了所(一新 目天科范料,仲培料逮儒料思学下编义 的仲(举二面淹养:3”并想危(苏 王知淹)纂是》1考对“国并统困指)结自)轼 安识以什作严精家范国试结一乏的合由: 石,峻贡急家儒么为仲内合思人是所的举需;专主:材家统?淹容如所想民”人以什学进—张主料经一:此分学;族的才词—么知一考张二,典的主别知为矛基,赋『?识步固诗考中为教张提盾础展取识它改南当,强赋经司内科和上开考进出宋,产革教范化;义马阶,了士容书经]了王生培李以仲了级为激,(光的和邦时怎焘经安了养矛实烈…淹儒所教考济《济务样石什人盾现的…、家说续之科试国策的兴么才, 富争求苏思资业“书依之)主以国论有学样。;治,轼想以(据术王强。才张校的主通取、的一安兵有);?、影持;鉴以王正石的识家长变经响编为目者安统私编济科?纂首的,石地学》之举的,十、才,有就无, 材位料。二 (苏轼司)自马唐光至:今主,张以考诗赋经为义名,臣论不、可策胜数。,何负于天下,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通过青苗法的实施,政府 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以支持各项改革措施的推 行。
促进农业发展
青苗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 高。
青苗法的内容
青苗贷款的发放
贷款利息的规定
青苗法规定,每年分春秋两季,由政府向 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耕牛、种子 、农具等农业生产所需物品。
消极影响
给百姓带来了负担,部分百姓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逃亡,同 时保马法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将原来由农民负担的 差役负担转嫁给地主 阶级。
募役与将兵法的影响
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国家 的治理能力。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 产和生活条件。
07 保甲法与保马法
保甲法的目的与内容
目的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家的军事 力量,同时节省开支。
通过实施均输法,国家直 接参与重要物资的流通,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稳定市场物价
均输法有效地稳定了市场 物价,减少了因商人垄断 导致的物价波动,有利于 百姓的生活稳定。
促进商品流通
均输法的实施促进了商品 的流通,使得物资能够更 加快速、便捷地运送到需 要的地方。
03 青苗法
青苗法的目的
抑制高利贷
保障军队供应
均输法确保了边疆地区军队所需 的物资供应,增强了国家的国防 能力。
均输法的内容
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物资
均输法规定由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重要物资,如粮食、布匹等,以降低成本。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译文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译文宋仁宗嘉祐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宣召王安石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王安石是临川人。
酷好读书。
会写文章。
曾巩曾经拿王安石撰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替他扩大声誉。
庆历二年应试。
选拔为进士第四名。
授职淮南判官。
原有制度规定、任期已满、可以进献文章请求就试官职。
王安石偏偏不请求就试。
调往鄞县去当知县。
在县内修筑堤堰。
开挖池塘,兴办水利交通事业。
青黄不接时又借给百姓官仓粮谷,秋后连本带利偿还。
使新粮旧二得到调换,县民对此感到很便利。
不久转往舒州做通判。
文彦博举荐王安石淡于名利权位、请求破格提升他,用来矫正奔走钻营的官场歪风。
朝廷宣召他就试馆职,王安石却拒不前往。
欧阳修举荐他出任谏官、王安石又以祖母年迈为理由加以推辞。
欧阳修认为王安石需要取得官俸侍养祖母、又向朝廷进言,委任他为群牧判官,王安石又予以推辞、恳求补任还空缺的地方官职、于是出知常州、车一任提点江东刑狱。
他和周敦颐不期相遇,日夜交谈不中断。
王安石回到任所精密思考。
竟至废寝忘食。
起初,朝廷召任馆职的命令多次下达,王安石总是辞谢不就职、士大夫都认为他无意世事。
很遗憾不曾见过他一面。
朝廷常想授予他令人羡慕的官职、担心他不上任。
到这时就任度支判官。
闻知此讯的人没有不高兴的。
王安石在按自己的意图行事方面很坚决。
于是上奏《万言书》,主要以为。
“如今天下财力一天比一天困据、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衰颓败落,病根在于不晓得法令制度、不效仿先王施政纲领的缘故呀。
效仿先王施政纲领的关键在于取法它的精神实质而已。
取法它的精神实质,那我所要进行的更改变革不至于使天下人的耳目为之震惊,使全社会的舆论为之大哗、就本来已经符合先王的施政纲领了。
依据天下的民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
抽取天下的财富。
来供应国家的用项。
自古天下大治的时代、未曾把财力不足当成问题的,成问题的是、理财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罢了。
各级官吏的才干智慧已经不足以使用、而民间也缺少可以任用的良才、陛下对国家的依托,疆土的守护。
王安石变法评价200字
王安石变法评价200字
王安石变法评价:
一、背景及目标:
王安石变法始于北宋时期,当时经济衰退,户籍问题突出,财
政困难严重,国家安危岌岌可危。
王安石致力于推行他的变法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来振兴国家,加强中央
集权,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
二、重要改革措施:
1.青苗法: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措施之一,通过征收农田税
和人头税来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
2.市易法:旨在促进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降低商税,简化市
场交易程序,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3.均输法:通过增设州县仓库,调节各地粮食储存和转运,解
决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减轻百姓负担。
4.免役法:取消兵役、保甲制度,减轻农民兵役和徭役压力。
三、评价:
1.经济改革成效明显:王安石变法实施后,确实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改善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商品交易,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
2.政治局势动荡:由于王安石变法推动的集权措施引起了一些地方豪族的不满和反抗,导致北宋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3.社会矛盾尖锐:通过部分措施,如青苗法,王安石变法加重了农民负担,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
4.后期变法失败:由于一些政策实施不当,社会反响强烈,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王安石变法在后期逐渐失败,最终不得不辞去官职。
总体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并且确实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改革开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北宋王 安石变法》 讲义
《北宋王安石变法》讲义一、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经济方面,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
同时,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在军事方面,由于实行“更戍法”等制度,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屡屡失利。
在政治方面,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这种种问题使得北宋王朝面临着深刻的危机,改革势在必行。
王安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推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秋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这一措施旨在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这一举措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同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打击了大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现象。
4、农田水利法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兴修水利,也可向州县政府贷款。
这一举措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一措施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6、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这一措施节省了购运费用和减少了运输中的损失,也有利于调节物价。
7、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这一措施加强了对农村的控制,同时也节省了军费开支。
8、保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
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古文:王安石变法
古文:王安石变法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
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①,故议论迂阔,若②使为③政,必多所变更。
”帝不以为然④,竟⑤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⑥卿但⑦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帝曰:“然则卿设施⑧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
”帝深纳⑨之。
①泥古:拘泥于古代
②若:如果
③为:治理
④然:正确的
⑤竟:最终
⑥以:以为
⑦但:只
⑧设施:打算开展
⑨纳:采纳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
”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 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
”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
”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
”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从中看出王安石自信、胸有成竹、有大谋略的可贵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变法》
执教人:高二历史组胡伟
课程标准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正确评
价王安石变法,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法,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法,学生学习评价变法成功
与否的标准与评价改革的主要方法。
通过情景分析法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
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为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难点如此把握学习改革的规律性原则。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较高,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历史的共性学习历史的方法基本尚未掌握,知识迁移能力较差,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自主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
引导阅读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创设法
课堂小结
2009年10月29日,新华网发表书评“是谁造成了靖康之耻:千古一相王安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王安石变法究竟是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还是引起了北宋的衰亡,对于这个争论了近1000年的命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今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了王安石,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此有了自己各自独特的见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