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萜和挥发油3.4

合集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 第6章 萜类和挥发油

天然药物化学 第6章 萜类和挥发油

六、挥发油
(三)提取分离 (1)提取 1、水蒸气蒸馏(植物中提取挥发油最常用方法) 利用挥发油与水不相混溶的性质进行提取。 操作方式不同分为:共水蒸馏法和通入水蒸气蒸 馏法 溜出液分层不明显时,可加入氯化钠或硫酸钠等 进行盐析
六、挥发油
3)醛酮化合物过高,否而可能生成不可逆的双键加成物。
第六章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三、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五、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六、挥发油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1、定义:一般认为,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 子式符合(C5H8 )n 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 物(Terpenoids) 。 2、 特点:骨架庞杂、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生物 活性广泛的一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3、化学结构特点: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衍生 物,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也有例外。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三、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五、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六、挥发油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三、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五、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六、挥发油
(1)无环单萜
蒿酮
artemisia Ketone
O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2、倍半萜(sesquiterpenoids):由3个异戊二烯
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
骨架多变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生源上都是由前体物焦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结构特征。
萜类和挥发油在化学结构上的差 异导致它们在性质、提取和分离
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萜类与挥发油的生物合成关系
萜类和挥发油在生物体内都是 由相同的生物前体合成的,即 乙酰CoA。
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通常涉及 多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聚合和修 饰,而挥发油则是通过一系列 酶促反应生成的。
不同生物合成途径导致萜类和 挥发油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部位、 合成时间和合成量等方面存在 差异。
05
萜类和挥发油的研究进 展
萜类研究进展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研究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探索其在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的合成机制。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
研究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多样性,探索其在自然 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研究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癌、抗 炎、抗菌等药理作用,以及在植物保护、食 品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
萜类化合物还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如 用于生产油漆、橡胶、润滑油等。
日用化工
一些萜类化合物如薄荷醇、柠檬烯等 具有特殊气味和性质,广泛应用于日 用化工领域,如香料、化妆品、食品 添加剂等。
02
挥发油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分类
根据来源和化学成分,挥发油可分为单萜类、倍半萜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
医药
某些挥发油成分具有药理活性 ,可用于制备药物,如薄荷油 、丁香油等。
其他
挥发油还可用于日用品、清洁 剂等领域,如香薰蜡烛、空气
清新剂等。
03
萜类与挥发油的关系
萜类与挥发油的化学结构关系
萜类和挥发油都含有碳、氢元素, 且具有较为复杂的化学结构。

天然药物化学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类

天然药物化学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类
Characteristic monoterpenes
单萜
链状单萜
CHO CHO
CHO
香叶醛
橙花醛
香茅醛
上述三种萜醇都是柠檬香系香料。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代表物
Characteristic monoterpenes
单萜
环状单萜
薄荷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代表物
Characteristic monoterpenes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活泼, 遇酸、碱、羰基化合物和氨基酸等都能变色。 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代表物
Classification 两种基本碳架:
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骨架
裂环环烯醚萜骨架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代表物
COOH
4
环烯醚萜
脱羧 O
4
O OH 4 - 去甲环烯醚萜
菊花烷 (chrysanthemane)
蒿烷 (artemisane)
薰衣草烷 (lavandulane)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代表物
Characteristic monoterpenes 链状单萜
CH2OH
单萜
CH2OH
CH2OH
香叶醇
橙花醇
香茅醇
上述三种萜醇都是玫瑰香系香料。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代表物
单萜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代表物
Skeleton structure
单萜
无环 (acyclic)
薄荷烷 (menthane)
侧柏烷 (thujane)
蒈烷 (carane)
蒎烷 (pinane)
莰烷 优香芹烷 (camphane) (eucarvane)

最新6---萜类和挥发油汇总

最新6---萜类和挥发油汇总

没药烷型 (b is a b o la n e )
OPP
焦磷酸金合欢酯
(fa rn e s y l p y ro p h o s p h a te )
OPP
血苋烷型 (ire s a n e )
杜松烷型 (c a d in a n e )
岩兰烷型 (v e tiv a n e )
芒牛儿烷型 (g e rm a c ra n e )
x2
二萜类
四萜类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
MVA
IPP
DMAPP
单萜
IPP 焦磷酸香叶酯(GPP)(C10)
倍半萜 二萜
IPP ×2 角沙烯
焦磷酸金合欢酯
(C30)
三萜
(FPP)(C15)
甾体类
IPP
×2
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
类胡萝卜素(C40)
(GGPP)(C20)
IPP
二倍半萜
焦磷酸香叶基金合欢酯 (GFPP)(C25)
❖ 苷类易溶于水、甲醇,难溶于氯仿等。 ❖ 苷易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易聚合
难以得到结晶苷元。 ❖ 游离环烯醚萜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
氨基酸等都会变色,与皮肤接触会变蓝。 ❖ 苷元溶于冰醋酸中,加入铜离子,加热也变
蓝。
(四)环烯醚萜的代表化合物
栀子苷 环烯醚萜苷类
梓醇 4-去甲基环烯醚萜苷
6---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 概述
一、萜的含义与分类
(一)萜类化合物: 凡是由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 MVA)
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化合 物及其衍生物。
甲戊二羟酸 (MVA)
脱羧
3ATP 脱水 异戊二烯焦磷酸酯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

2021/4/9
3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萜类化合物常常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 的数目进行分类,如单萜、倍半萜、二萜等,同时 再根据各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 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四环 萜等,例如链状二萜、单环二萜、双环二萜、三环 二萜、四环二萜。萜类多数是含氧衍生物,所以萜 类化合物又可分为醇、醛、酮、羧酸、酯及苷等萜 类。
类化合物在生源上是由焦磷酸香叶基金合欢酯
(geranylfarnesyl pyrophosphate, GFPP)衍生而成,多为结
构复杂的多环性化合物。与其它各萜类化合物相比,数量少,
分布在洋齿植物,植物病原菌,海洋生物海绵、地衣及昆虫
分泌物中。呋喃海绵素-3是从海绵动物中得到的含呋喃环的
链状二倍半萜。
(artesunate),用于临床。鹰爪甲素(yingzhaosu)是从草
药鹰爪Artemisia annua根中分离出的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
化合物,对鼠疟原虫的生长有强的抑制作用。
OH OH
OO
OO
O
O
O
O
O
O
O
青蒿素
C H3O
青蒿素甲醚
鹰爪甲素
Artemisinin 2021/4/9
Artemether
O
OH 4-去 甲 环 烯 醚 萜
7
O 11
6
54
9O 8
10
OH
裂环内酯环烯醚萜
11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环烯醚萜苷类 环烯醚萜类成分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以 10个碳的环烯醚萜苷占多数,其结构上C1羟基多与葡 萄糖形成苷,且大多为单糖苷;C11有的氧化成羧酸, 并可形成酯。

药理课件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

药理课件萜类和挥发油PPT课件

CHAPTER 05
萜类和挥发油的未来展望
萜类和挥发油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1 2 3
深入挖掘天然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萜类和挥发油资源 被发现,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利用。
人工合成与修饰
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工程技术,对萜类和挥发油 进行人工合成和修饰,以获得具有更好生物活性 的化合物。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系统的评价,为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活性机制研究
03
深入研究萜类和挥发油发挥生物活性的机制,为药物作用机制
研究和药物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萜类和挥发油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药效学研究
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萜类和挥发油对疾病模型 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萜类和挥发油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过程,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萜类和挥发油的生物活性研究
抗炎作用
萜类和挥发油中的某些成分可 以抑制炎症反应,如抑制炎症 介质释放、抑制炎症细胞浸润
等。
抗菌作用
萜类和挥发油中的某些成分具 有抗菌作用,如抑制细菌生长 、杀灭细菌等。
抗肿瘤作用
萜类和挥发油中的某些成分可 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抗氧化作用
萜类和挥发油中的某些成分具 有抗氧化作用,如清除自由基
毒理学研究
对萜类和挥发油进行系统的毒理学研究,评估其 安全性和潜在的毒性,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
THANKS
[ 感谢观看 ]
萜类的生理作用与药理活性
01
02
03
生理作用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和微生 物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 用,如防御、信号传递、 生长调节等。
药理活性

第六章 萜类及挥发油

第六章 萜类及挥发油

蓝色
天然药物化学
三、倍半萜类化合物(Sesquiterpenoids)
(一)概述
定义: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其结构通式为(C5H8)3,结 构中有15个碳原子。 存在:植物界、微生物界、海洋生物、昆虫器官及分泌物 中,多以挥发油形式存在,是挥发油中高沸程 (250-280℃)部分的主要醛
环烯醚萜
天然药物化学
COOH
6 5 9 4 1 3 2
脱羧
6 8
5 9
4 1
11
氧化
8
O
3 2
O
10
OH
10
OH
6 7 8
5 9
4 1
氧化的环烯醚萜
3 2
4-去甲环烯醚萜
(4-Demethyliridoids)
O O
11 4
O
7 6 11
10
OH
开环
氧化
O OH
7 6 5
环烯醚萜
n=4
n=5 n=6 n=8 (C5H8)n
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海绵、植物病毒、昆虫代谢物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色素 橡胶
天然药物化学
其它分类方法:
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链状、单环、
双环、三环等
含氧官能团:醇、醛、酮、羧酸、酯及苷类
天然药物化学
第二节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Chapter 6 Terpenoids and Volatile Oils
天然药物化学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化合物 第三节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第五节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第六节 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挥发油)

界压力Pc=7.2MPa的状态下,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
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能 力。它具有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 节能环保等优点。
挥发油的分离
冷冻处理
分馏法 色谱分离法
化学方法
分馏法
沸点:1、含氧萜>不含氧萜 2、双键多,沸点高 3、极性增加,沸点升高 羧酸>醇>醛、酮>酯>醚 低沸程 中沸程 高沸程 35~70℃ 70~100 ℃ 100~140℃ 单萜 含氧单萜 倍半萜 薁
4、双键>三键(Rf 值小)
5、末端双键>顺式>反式
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相对密度、比旋度、折光率、凝固点 物理常数测定 挥发油和精品品质控制 酸值、酯值、皂化值
化学常数测定
功能团鉴定
酚类、羰基化合物、内酯类、醇类化合 物和不饱和化合物及类化合物等。 香草醛-浓硫酸、高锰酸钾、异羟戊酸 铁、硝酸铈铵、溴酚蓝等试剂 TLC, GC, GC-MS-MS
化学方法
碱性成分 酚、酸性 成分 醇化合物 醛酮化合物
10% 盐酸 或硫 酸萃 取
碳酸氢 钠、氢 氧化钠 溶液依 次萃取
邻苯二 甲酸酐、 丁二酸 酐处理
吉拉德 试剂或 亚硫酸 氢钠法
p444 图12-11
色谱分离法
硝酸银层析 1、双键形成络合物 2、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Rf 值越小 3、双键个数相同,按照极性大小
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 香植物中。 挥发油多具有祛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 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作用。
概 述
来源 丁香罗勒油 八角茴香油 薄荷油 满山红油 松节油 杜荆油 肉桂油 唇形科植物丁香罗勒 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 唇形科植物薄荷 杜鹃花科兴安杜鹃 松科松属植物 马鞭草科植物杜荆 樟科植物肉桂 作用与用途 镇痛,防腐。用于龋齿 芳香调味,健胃药 芳香调味,驱风药 止咳,祛痰,用于气管炎 皮肤刺激药,用于肌肉关节 痛 止咳,祛痰,用于气管炎 驱风药,健胃药

6萜类及挥发油

6萜类及挥发油

萜类1、萜的分类——按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C5H8)n】的数目进行分类,以C原子数为主要区别。

✧单萜(n=2)——①香叶醇(牻牛儿醇):无环;抗菌、驱虫钙盐结晶抗菌虫——②薄荷醇:单环;直接冷冻法,镇痛、止痒、局麻冷冻结晶止麻痛——③冰片:双环;具升华性,发汗、兴奋升华发汗凉兴奋✧倍半萜(n=3)——①金合欢醇(法尼醇):链状;名贵香料——②青蒿素:单环;抗疟——③马桑毒素、莪术醇:双环;治疗精神分裂、抗肿瘤——④环桉醇:三环;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二萜(n=4)——①植物醇:无环;维生素E、K1合成原料——②维生素A:单环;鱼肝含量丰富——③穿心莲内脂、银杏内脂:双环;抗菌消炎、治疗心血管疾病——④雷公藤甲/乙素,雷公藤内脂、紫杉醇:三环;抗癌——⑤甜菊苷:四环;甜味剂,致癌2、环烯醚萜苷类——单萜类化合物(1)结构:基本母核---环烯醚萜醇,具半缩醛(性质不稳定)及环戊烷环结构,同时又-C=C-双键结构,醚R-O-R’结构(2)分类:根据环戊烷环是否开裂,分为环烯醚萜苷、裂环环烯醚萜苷。

✧环烯醚萜苷——①C-4有取代基的:栀子(栀子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鸡屎藤苷②4-去甲基的:地黄(梓醇、梓苷)玄参(玄参苷)✧裂环环烯醚萜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3、性状——多数白色结晶或粉末,极少数液态。

味苦或极苦。

具有旋光性4、溶解性——亲水性化合物5、显色反应——氨基酸显色反应(皮肤变蓝)、乙酸—铜离子显色反应(显蓝色)●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其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氧化聚合,难以得到原始的苷元,同时颜色变深,此为地黄及玄参在炮制及放置过程中变黑的主要原因。

●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氨基酸均可变色。

挥发油1、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萜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小分子的苯丙素类衍生物,具有C6-C3骨架,多为酚类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2、性状——多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如薁类蓝色,佛手油绿色,桂皮油红棕色——多具浓烈特异性气味,冷却条件下析出结晶,称“析脑”3、挥发性——自然挥发。

《天然药物化学》12-萜类和挥发油-1-精品文档

《天然药物化学》12-萜类和挥发油-1-精品文档
O HO O Na SO 2 3 H SO 2 4 HO CH OH 2 HO CH OH 2 O O SO Na 3
a 2 S O 4 +N
二萜
紫杉醇是红豆杉Taxus spp中活性成分,已成新 型天然抗肿瘤药物,对于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 疗效好。关附甲素是中药关白附中的具抗心律失 常的活性成分,已进入国家I类新药研制的III期临 床研究。
三萜
6、三萜
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是由6个异戊 二烯单位构成、含30个碳原子。有的以游离方式 存在于植物体,称为三萜皂苷元(triterpenoid sapogenins)。有的与糖结合形成苷类,该苷类 化合物多数可溶于水,水溶液振摇后产生大量持 久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故被称为皂苷 (saponins)。
O O
H
COOCH
3
OH H O O H Oglc
OC O
6 H 11
O HOH 2C H OH OC 6H 11 O 5
HOH
2C
O
5
栀子苷
梓醇
当药苷
环烯醚萜
理化性质 简单的环烯醚类化合物一般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成苷后为白色结晶或无定形具吸湿性的粉末 此类化合物一般均味苦,是中草药中显苦味的成分之一 分子中有手性C,故都具有旋光性
环烯醚萜
波谱规律
1H-NMR
11 6 7 8 10 9 1 5 4 3
H-1: 4.5~6.2ppm
O OH
C4有酯基, H-3: 7.3~7.7(个别7.1~8.1)ppm,J3,5=0~2Hz;
C4为甲基, H-3: 6.0~6.2 ppm, m; C4无取代, H-3: 6.5ppm左 右, m , J3,4 = 6~8Hz J3,5 = 0~2Hz

th第6章萜类和挥发油资料

th第6章萜类和挥发油资料

分类 半萜 单萜 倍半萜 二萜 二倍半萜 三萜 四萜 多聚萜
2019年11月1日1时26分
碳原子数 5 10 15 20 25 30 40 103-105
通式(C5H8)n n=1 n=2 n=3 n=4 n=5 n=6 n=8 (C5H8)n
6
存在 植物叶 挥发油 挥发油 树脂、苦味质 海绵、细菌 皂苷、树脂 色素 橡胶
生紫色、红色
H3C
S
200
H3C
CH3
H3C
愈创木奥
H3C
H3C
Se H3C
H3C
CH3
H3C OH
愈创木醇
CH3
H3C
2,4-二甲基7-异丙基奥
2019年11月1日1时26分
33
天然药物化学
第二节 萜类结构类型及其重要化合物
四、二 萜
1、概述 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C的化合物类群。由GGPP 衍生而成 分布:植物界广泛,植物分泌的乳汁、树脂等均以二萜类 衍生物为主,松柏科最多,菌类代谢产物,海洋生物。
天然药物化学
第二节 萜类结构类型及其重要化合物
二、环烯醚萜(iridoids)
1、概述 为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含有环戊烷结构单元
取代环戊烷环烯醚萜(iridoids) 环戊烷开裂的裂环环烯醚萜(secoiridoids)两种基本碳架。
环烯醚萜骨架
2019年11月1日1时26分
裂环环烯醚萜骨架
天然药物化学
8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节 概 述
三、萜类的生源学说
2019年11月1日1时26分
9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节 概 述
2019年11月1日1时2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紫色或绿色的现象时,表示可能有薁类化
合物的存在。
4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倍半萜

溶解性: 薁类化合物溶于石油醚、乙醚、乙醇、甲醇等 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溶于强酸。

提取: 可用60~65%硫酸或磷酸提取薁类成分,酸提取 液加水稀释后,薁类成分即沉淀析出。
如何把薁类化合物与其它物质分开?
5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倍半萜
28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3.银杏内酯的抗肿瘤作用 银杏内酯A、B、C或单独用银杏内酯B可以 应用于转移癌的治疗。它能提高抗癌化疗剂的 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使得耐细胞毒药物的癌 细胞对化疗剂更为敏感有效。
29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H H
CH3COO
10 9 3 1 2
O OH
7 4
醇、乙醇,微溶于氯仿、乙醚,难溶于水,石油醚和苯。
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又名穿心莲丙素,穿心莲新苷。分子式 C26H40O8,分子量480.58。无色柱状结晶,无苦味,m.p. 167-168℃,易溶于 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水,难溶于苯、乙醚和氯仿。
18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21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5.保肝利胆作用 腔注射穿心莲内酯可使大鼠胆汁流量明显增
加;可对抗四氯化碳、四丁基过氧化物、半乳
糖胺和乙酰氨基酚造成的肝毒作用,显著降 低脂质过氧化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 酶等的水平。
22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O
O
KHCO3 无水吡啶 O
O
单钾盐
O
HO
24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O O
H R1 O O O H R2
R1 OH OH OH
O O OH
银杏叶中的6个萜类化
R3
R2 H OH OH R3 H H OH
银杏内酯 银杏内酯
银杏内酯 银杏内酯 银杏内酯
A B C M
合物:银杏苦内酯A、B 、C、M、J和银杏新内 酯,其中银杏苦内酯B 在银杏中的含量为0.2% ,它的抗选择性和活动 性最强。
优点: a. 产率比较高 b. 属于经典的分离工艺,操作简单 不足: a. 原料紧缺,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b. 质量控制困难
35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2.全合成途径:
1994年初,Holton
和 Nicolaou 几乎同时宣告紫杉
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
哥特复兴
Contents
1. 萜类化合物的定义 2.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与分布 3. 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4.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学说 5.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6.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7. 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
2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倍半萜
(3)薁类衍生物 (azulenoids)

植物中的倍半萜薁类衍生物多半是其氢化衍生物,
以愈创木烷骨架类型较多。
S 200oC OH 愈创木奥 愈创木醇 Se
2,4 -二 甲 基 -7-异 丙 基 奥

愈创木醇(Guaiol)存在于愈创木木材的挥发油
中,属于薁类的还原产物。该化合物在蒸馏、酸 处理时,可氧化脱氢而形成薁类。
7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倍半萜
特殊的倍半萜!
愈创木奥 薁 定义: 凡由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的芳环骨 架称为薁类化合物。
薁类多具有抑菌、抗肿瘤、杀虫等生物活性。
3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倍半萜

可与苦味酸或三硝基苯试剂作用,形成有 敏锐熔点的π-络合物,供鉴别使用。

薁类化合物的沸点较高(250oC~300 oC) ,
在挥发油分馏时,高沸点馏分可见到美丽的蓝
穿心莲的药理活性:
1. 解热、抗炎 穿心莲内酯具有抑制和延缓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
乙型链球菌所引起的体温升高的作用。作用机制主要
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PGE2和cAMP含量的升高而
发挥解热作用
2. 抗病毒 穿心莲内酯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腺病毒有灭活
作用。穿心莲内酯合成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单酯
在体外有抗HIV的特性。

12
19 18 10 9 12 11 16 13 15 17 3 14 1 2
二 萜 的 基 本 骨 架 、 立 体 结 构 及 生 物 合 成
8
6 4 5
7
OPP 异右松脂烷 (isopimarane)
17 20 2 3 1 4 5 9 6 18 11 12 13 14 15 16
紫杉烷 (t axane)
26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银杏内酯的药理活性: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2) 对中枢抑制性受体的作用
(3) 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4) 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
(5) 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促进作用
27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过度增殖是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基 本特征。 (2)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 (3)对心肌缺血损伤所致心肌电生理变化的影响 心肌缺血是导致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银杏内酯已 被证实具有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和抗心律失常效应。
HO
O
O O C
HO O
HO O O 泽兰苦内酯
O 泽兰氯内酯
圆叶泽兰中的泽兰苦内酯(euparotin)、 泽兰氯内酯(eupachlorin) 具有较强的抗癌 活性.

8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倍半萜
Oglc
O
CH3 O
大苞雪莲内酯
9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倍半萜
是由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 (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GGPP)衍生而成。
11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存在与分布
分布:植物界(广泛),菌类代谢产物, 海洋生物。 存在:植物乳汁、树脂中。 典型化合物:紫杉醇、穿心莲内酯、丹参 醌、银杏内酯、雷公藤内酯、甜菊苷等。
10
9
19
(ph yl l ocradan e )
贝叶烷 (be ye ran e )
18
松香烷 (abi e tan e )
14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1)链状二萜
链状二萜类化合物 在自然界存在较少,常见
的只有广泛存在于叶绿素的植物醇 (phytol),与 叶绿素分子中的卟啉结合成酯的形式存在于植物 中,曾作为合成维生素E、K1的原料。
10 9 3 1 2
O OH
7 4
H C C C O OH NHCO O OH
H
O
H OCOCH3 OCO
紫杉醇(Taxol)又称红豆杉醇,最早从太平洋红
豆杉Taxus brevifolia的树皮中分离得到,1992年底
美国FDA批准上市,临床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
肺癌疗效较好。
31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合物,以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
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 莲内酯为主,以穿心莲内酯含 量最高。
17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O HO O
HO
H CH2OH
天 然 抗 生 素
O O
H CH2 O glu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又名穿心莲乙素,分子式C20H30O5 , 分子量 350.44。 无色方形或长方形结晶,味极苦。m.p. 230-231℃,易溶于丙酮、甲
O O
COO H CH2 CH2OCOCH2CH2COOH CH2COOH (Ⅱ) O
O
HO
H
Na2SO3 + H2SO4
CH2OH 穿心莲内酯 ( Ⅰ) HO
SO3Na
+ Na2SO4
H
穿心莲的结构改造
CH2OH (Ⅲ)
23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银杏内酯(ginkgolides) 是银杏Ginkgo biloba 根皮 及叶的强苦味成分,可作为 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是血 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特 效拮抗剂,而血小板活化因 子是引起哮喘等许多疾病的 重要因素。
20
(GGPP)
维生素A型 (vit amin A t ype)
5
10
8 7
19
克罗烷 (clerodane)
半日花烷 (labdane)
右松脂烷 (pimarane)
卡萨烷 (cassane)
(phyllocradane)
贝叶烷 (beyerane)
松香烷 (abiet ane)
桃柘烷 (t ot arane)
CH2OH
植物醇
15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2)环状二萜
CH2OH 维生素A

维生素A 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
在于动物肝脏中,特别是鱼肝中含量较丰富。
16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二萜
穿心莲
为爵床科植物穿心
莲的干燥地上—部分。穿心莲具有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用于治疗急性痢疾、胃肠炎、咽 喉炎、感冒发热等。 化学成分主要含二萜类化
紫杉醇的生物合成:
从1982年的临床实验到现在,几乎所有 的紫杉醇均来源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而红豆 杉生长极其缓慢,树皮中紫杉醇含量极低(约0 .02%),治疗一名患者约需3棵树的树皮,靠 剥树皮的方法远不能满足对紫杉醇日益增长的 需求。对此,科学家们开展了紫杉醇的全合成 、半合成、结构修饰以及组织培养、真菌发酵 和人工栽培等方面的广泛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