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程复习指导.doc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doc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doc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一、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2)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

(3)领导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2. 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

这10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10种管理角色如表1.1所示。

3.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的重点掌握内容.doc

《组织行为学》的重点掌握内容.doc

开放教育(本科)《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施细则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2006年3月修订《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统设必修课,为搞好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开放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特制订出《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组织行为学》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学科,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强的特点。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组织行为学》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工作发展需要的专门型人才提供必备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做到:(1)掌握课程中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认识实际的现象;(2)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际管理运行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各种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辨析管理理论和解决管理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和全新的管理理念,既注重对管理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注重利用这些管理理论分析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现状。

二、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一)教学主要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学科的性质、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激励、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第三部分:(第六章)介绍组织行为。

(二)各章节教学要求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1、掌握:组织的概念、要素;了解:组织的分类和基本作用。

2、重点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1.单选3’*10=30’2.简答6’*5=30’3.案例20’*2=40’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作用(意义)P101)有助于强化人性化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2)有助于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5)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6)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开发和有效管理3.霍桑实验P31)人物:埃尔顿·梅奥、罗特利斯伯格2)实验目的:生产率的提高是否由一些社会因素在起作用,如士气、劳动集体成员之间满意的相互关系(一种归属感)以及有效的管理。

3)实验成果:①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②个体不仅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的影响③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④强调“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模式⑤强调参与管理,重视在组织等级中各层次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⑥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而且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⑦组织成员都可以通过满足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4.知觉的防卫机制:P27知觉的防卫机制是指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

5.社会知觉的偏见P291)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例如,招聘面试、新官上任。

2)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征性形成好货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白遮百丑”。

3)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一般产生于熟悉者之间。

4)定型效应:是指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

6.气质类型P54 【表3-3】1)多血质(兴奋型):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考试题型:一、选择题10×2′二、名词解析5×5′三、简答题5×5′四、论述题2×15′复习重点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P10(1 有助于强化人性化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2 有助于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 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 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5 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6 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开发和有效管理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1、社会知觉 P28—32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特性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

P28社会知觉的存在的各种偏见:P29-32(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近因效应(4)定型效应(5)投射2、归因理论P32-35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P32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P32(1)因果关系归属,即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属;(2)社会推论问题,即对行为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作出推论;(3)未来行为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预测在今后有关情境中比较有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

归因的类别:P33海德:内因和外因凯利:(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手;(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

归因的参照点:(1)一致性;(2)一贯性;(3)特殊性 P33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P34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一、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详细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详细复习资料
7.什么是态度?态度有哪些成分构成?
态度是个体对外界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补:是个体对人和对事物的稳定评价,是通过感情倾向表达出来的。
态度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8.什么叫个性?个性有什么特点?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二单元
1.什么是心理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心理的实质是什么?简要说明心理过程的内容?
实质:人的心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人对现实态度的体验、情绪、情感等)、意志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不怕困难、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
目的:寻求需要满足
实质: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人们的具体交往中形成的。
心理结构:认识、情感和行为。
8.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
以诚相待、谦卑、利义结合、灵活多变、逐步发展
9.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情感密切2.群体意识强烈3.信息沟通灵活迅速4.群体内聚力不稳定5.自然形成其核心领袖人物,并有较高威信6.成员的重叠性7.自发性与不稳定性8.不成文的规范9.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途径:1.协商解决2.仲裁解决法3.权威解决4.拖延法5.回避法6.转移目标法7.心理位置互换法8.求同存异法9调整政策法10.群体重组法
6.如何理解团队的概念?
团队是指通过其成员专业素质的有效组合和共同努力,为组织达到最高行为效能的群体。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概念(记忆)1,组织行为学定义2, 组织行为学常见三个变量3, 跨文化的五个文化维度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20)第二章个性、价值观与工作态度一、重点概念(记忆)1, 个性的定义2,个性的性质理解3, 组织情境中的个性: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4, 价值观的定义5,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6, 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的关系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37)2, 课后思考题第五题(P37)第三章知觉与归因一、重点概念(记忆)1,知觉的定义2, 社会知觉误差及常见的六种知觉误差3, 归因过程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53)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53)第四章学习与行为改变1, 社会学习理论的五个维度2, 强化与行为塑造: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3, 强化程序与行为修正: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二、问题(掌握)1, 课后习题第四题(P69)第五章工作激励一、重点概念(记忆)1, 激励的概念2, 需要的分类3,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4,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5, 激励中的误区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一题(P88)2,课后习题第五题(P88)第六章群体行为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的定义以及群体的分类2, 群体的发展阶段3, 群体结构的重要变量4,群体规范5, 群体凝聚力以及对群体绩效的影响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二题(P104)2, 课后习题第五题(P105)第七章群体沟通一、重点概念(记忆)1, 沟通的分类2, 沟通模型掌握3, 有效沟通的障碍4, 改善沟通的方法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20)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20)第八章群体决策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2,群体决策技术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133)第九章团队与团队管理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2, 采用团队的原因3, 团队的类型与特征4, 高效团队的特征5, 如何创建工作团队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49)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49)第十章冲突、谈判与群体间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 冲突的概念2, 冲突的过程3, 谈判的类型与实质4, 谈判中的问题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70)2,课后练习题第六题(P170)第十一章权力与政治一、重点概念(记忆)1, 权力的定义2, 权力产生的本质3, 权力的来源: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4, 组织中的政治行为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184)2,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84)第十二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领导的定义2, 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3, 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205)2,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205)第十三章章组织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 组织的特征2, 经典组织的要素与结构3, 组织的控制:产出控制与过程控制、集权与分权4, 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的比较5, 组织的协调二、问题(掌握)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26)第十四章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四种基本的组织设计类型2, 技术与组织设计3, 组织与环境关系中的三个指标4, 组织学习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44)第十五章组织文化 课后阅读,作为阅读材料案例分析联系:1、案例1:某房地产集团属下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 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 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10%。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一、主要知识点1、了解主要概念:组织行为感知社会认知归因印象管理个性从众社会懒惰现象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团队2、能对三个函数进行简要解释:1)行为函数B=f(P·E),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性,E表示环境。

行为是个性和环境的函数,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及其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绩效函数P=f(M×Ab×E),式中的因变量P为个人工作绩效,三个自变量M、Ab与E分别代表工作积极性(激励水平)、工作能力与工作条件(环境)。

这个公式抓住了决定个人绩效的几个关键:1)没有干劲,自然难有作为;2)仅有热情而无能力,也是枉然;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要的工作条件是取得绩效的基础3)激励函数M=f(Ef×Ap×Ps)。

式中的因变量M为激励水平,式中三个自变量Ef、Ap、Ps分别代表对行为方向、幅度与持续期的抉择。

激励代表了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期这三种因素的关系。

因此,在设计或分析一项激励机制时,需要从目标方向、投入强度和持续时间等三方面考察其激励水平。

3、掌握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的管理意义*社会认知是对人及其关系的认识。

社会认知偏差主要有:第一印象作用;光环效应;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定型作用(成见);行为者——观察者效应;自我粉饰性偏见等,管理者要认识社会认知偏差、善于处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其有效地加以运用。

*能力: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人的能力要互补;加强员工能力培训;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注意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态度包含:认知、情感、行为意三种成分,当个体的三种成分矛盾时,个体会运用各种办法重新调整三种成分的关系,使之趋向于协调。

凡是能够缓解态度三种成分矛盾的认知易于被个体所接受。

*价值观:对于理解人的行为是非常有用的;对管理者很重要的东西,对普通群众未必是需要的;了解一个人最关心什么,才能有效地激励一个人;选择企业目标时要兼顾各方利益,不能只顾一头;在组织管理中要致力于组织文化,树立明确的价值观;甑选时重视价值观的考察。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doc

组织行为学1.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研究,他探讨个人、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绩效。

2.研究对象是个体,群体,和组织。

3.研究的六个立脚点离职率:是员工永远离开一个组织的想象。

在个体层面,体现为离职意愿。

缺勤率:员工没来上班的现象。

工作率:组织目标完成的效果和效率。

工作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和个人健康的主动性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由员工自发决定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要求当中,但这些行为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运作和作用。

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的总体态度,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于动作的积极感觉。

4.你如何来理解OB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层次是?六个角度是?组织行为研究主要是以这6个为落脚点,考察个体、群体和组织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从而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组织管理实践,从而达到提升组织绩效的目的。

管理旨在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追求高效率和高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本质在于协调(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项职能来协调的)管理以人为本(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核心客体,人既是组织生存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行为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而,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回去了解一下海尔或是富士康的组织行为现象。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是一门对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进行测量和解释,有时还包括对行为进行改变的科学,它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对于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人格、绩效评估、个体决策、领导有效性的研究为组织行为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环境或文化相联系的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群体、组织系统研究层面为为组织行为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为组织行为学领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人类学:在群体层面的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组织系统研究层面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的研究为组织行为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组织行为学复习总结提纲.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总结提纲.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1、考试方式:案例分析,其中一篇以富士施乐收购为背景,企业文化为考试范畴。

2、写作要求•理论分析•决策分•解决方案•行动建议3、篇幅要求:每篇不少于400字。

4、考试范围:组织沟通、组织冲突、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沟通1、沟通的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2、沟通的过程(发送者、编码、信息、渠道、解码、接受者、噪声、反馈)3、沟通的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4、组织沟通(链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5、沟通模式口头:会议、视频会议、电话。

书面:信件、ppt、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文本通讯、社交媒体、博客、其他。

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6、沟通渠道的选择信息丰富度(口头〉书面>非语言)信息安全性7、说服性沟通自动处理和控制处理、兴趣水平、先验知识、人格、信息的特点8、有效沟通的障碍过滤、选择性知觉、信息超载、情绪、语言、沉默、沟通恐惧、撒谎。

9、全球化层面的意义(文化障碍、文化情景、文化指南)10、小结沟通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联系;信息不确定性越低,工作满意度越高。

信息的失真和模棱两可,言语信息与非信息之间的不一致,都会提高不确定性,进而降低员工满意度。

11、对管理者的启示•沟通方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沟通的有效性•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沟通,都要从员工那里获得反馈,以确保信息被正确理解。

•书面沟通产生的误解比口头沟通多;尽量以面对面会议的方式^员工进行沟通。

•确保所采用的沟通策略适合接受者以及信息类型。

•留意沟通中的障碍,比如性和文化。

二、组织冲突1、冲突的定义当一方感觉对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时随之产生的一个过程2、冲突的类型和范围类型M壬务冲突、关系冲突、程序冲突;范围:二元冲突、群内冲突、群际冲突;3、冲突过程((潜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和人格化、行为意向、行为、结果)4、谈判谈判策略(分配式谈判、整合式谈判)谈判过程准备与计划、确走基本规则、阐述与辩论、讨价还价与问题解决、结束与实施第三方谈判(调停人、仲裁人、和解人)5、本章小结冲突对群体或组织单元的作用具有建设性或破坏性。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一、期末复习的基本要求组织行为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合作开设的统设必修课,共72学时,4学分。

同学们进行期末复习时,应以文字教材和学习辅导书为主,结合音像教材进行学习;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掌握;并注意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中建设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还必须注意复习方法,在全面系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下面就这些方面详细谈一谈。

1.以文字教材为主,即主教材和学习辅导书为主。

把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网上辅导和各地电大教师的辅导课结合起来。

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过听讲,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通过看教材和学习指导书,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要注意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和职工个人的实际问题,并灵活、正确地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有关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在学习中,应从认真分析有关实际案例着手,掌握分析技巧。

3.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抓住重点。

4.必须注意复习方法和作答技巧。

对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

对涉及现实问题的分析题要灵活、准确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解决。

二、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本学期《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有五种题型,即名词解释(20分)、选择题(10分)、简答题(32分)、论述题(20分)和案例分析题(18分)。

在回答上述类型的题目时有以下要求:1.名词解释要求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来准确表达名词的基本含义。

2.选择题要求从若干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注意分清是非。

3.简答题要答出基本要点,适当做点说明。

4.论述题的作答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语言精炼流畅、条理清晰。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态度:足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2、上司承诺:是指承诺指向是直接上司的时候,表现出为情感、连续和规范的承诺。

3、枳极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

4、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代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规范: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6、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7、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冃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口常生活中所表现岀來的一切动作的统称。

8、需要:足指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9、优势动机:在人的行为的整个动机结构中,总只有某-•动机故为强烈,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成为优势动机。

10、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瑕人化的过程11、价值观:是捋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爭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爭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2、组织承诺:一般足指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

13、晕轮效应:这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

它以爭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略爭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亲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14、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

15、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直作用的存机组合体。

16、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俎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冃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有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有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晕轮效应、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直觉对象的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首因效应、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团队、是由具有互相补充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成员彼此承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问题解决型团队、为了解决组织中的某些专门问题而设立的。

跨职能团队、有的团队是来自组织内部同一层次,不同部门或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的,他们合作完成包含多样化任务的大型项目,这样的团队就是跨职能团队。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的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组织风气、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起指导作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约束力。

情感承诺、是个体对于组织认同的程度,包括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为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而骄傲,愿意为组织利益做出牺牲等。

优势动机、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

群体、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从众行为、在群体影响下愿意放弃个人意愿而和大家保持一致的心里行为。

前提是具有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不同于行政压力,不具有直接强制性或威胁性。

态度、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里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正式群体、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义务和权利,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_百度文库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_百度文库

- 1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的基本要求以文字材料为主,即主教材和复习指导书为主。

以案例分析作为理解材料。

考试形式和题型本学期《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有四种题型,即填空题(10分)、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题(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30分)期末考试复习纲要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重点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感念和学科性质、特点;掌握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动向。

二、个体研究掌握影响个人的行为因素,个性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感念、意义及影响个人职业盛业设计的因素等。

三、激励重点掌握激励的感念、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掌握激励的过程和有效性;了解激励的作用。

四、群体行为掌握人际关系的特点、功能和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掌握群体冲突的性质、来源好额如何处理冲突;了解群体决策的方式及方法,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内容及类型。

五、领导行为了解领导的一般原则和领导工作的作用,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行为理论的类型、三种领导方式的内容、领导连续理论的内容、领导理论的前沿发展概况等。

六、组织行为本章重点做到了解组织结构的类型和各种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七、组织变革与发展- 2 -掌握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组织变革的一般方法,组织发展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组织变革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主要趋势。

要点概括1. 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提门科。

2. 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有助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的使用人才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与发展3.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4. 模型: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的简化表示5. 按模型的发展变化,模型可分为静态模型动态模型按模型生产的形式,可分为-主观模型和客观模型按模型的形态,可分为物理模型与抽象模型按模型反映事物的特征,可分为标准模型和描述模型6. 模型的结构由目标变量和关系组成7. 组织外部环境的内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8. 组织内部环境的内容:物理环境组织环境心理环境的要素9. 人的行为的特征:1自发的,人的行为是自发的2有原因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还同该行为导致的后果有关3有目的的4持久性的5可改变性的10.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11. 个性的特点:1社会性2组合性3独特性4稳定性5倾向性6整体性12.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 考试题型
判断改错题(先判断对错,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后的括号内)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6个题
共12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并将题号填入题6个题共18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
6
个题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案例选择题(每个小题4分,共16分。

根据每个案例讲述的内容,对题后所列的每道

择题,按题屮具体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4个题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根据所学组织行为学理论简明扼要地回答题中所提问题)
3个题
案例分析(每小问6分,共12分。

根据题后指定的组织行为学理论來对案例中出现的

题进行分析)2个题
考试说明
1.木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hl 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新编组织
行为学》文字教材范伟I 之内。

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杳对基木知识的识
记能力,乂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而理应尽町能广一些,但耍突出课程学习重点。

3.试港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屮,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人致为: 了解10%左右,一般掌握40%左右,重点掌握50%左右。

试卷耍合理安排题F1的难易程度。


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
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
4. 5. 6.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复习指导
(统设必修本科)
20% o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屮,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
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三、复习重点
笫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组织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4.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组织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特点和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来
源。

2.掌握: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个体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1.人的行为分析
2.关于人性假设的研究
3.知觉
4.个性理论
5.气质、性格和能力
6.价值观与态度
7.情绪与情感
二、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知觉、情绪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在管理小的应用。

2.掌握:人的行为的类型及人的行为特征,个性対人的行为的影响,个性的特点和作用及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气质、能力、性格的差异与应用,知觉错误的成因及预防, 管理者的知觉与管理方式的关系,工作满意度与人的行为的关系,情商的概念和影响个体情绪情感的因素等。

3.了解:各种个性理论的观点,知觉的类型?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第三章激励
一、考核知识点
1 ?激励概述
2.内容型激励理论
3.过程性激励理论
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5.综合激励模式
6.如何提高激励水平
二、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激励的概念,激励机制,激励的方式和技巧,激励的过程和有效性。

2.掌握: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成就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挫折理论、综合激励模式等激励理论的内容及其在管理屮的应用。

3.了解:激励的模式、类型、作用,以及激励理论的发展,激励理论的文化局限
性。

第四章群体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1.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
2.群体互动
3.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4.沟通
5.工作团队
6.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二、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内聚力的因素和作用,人际关系的特点、类型和功能、人际交往的原则、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沟通技巧。

2.掌握:群体的概念,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内容,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工作团队的类型、作用和管理,群体冲突的性质、来源及处理方式,信息沟通的概念和谈判技巧。

3.了解:群体的类型,群体的发展阶段,社会抑制与助长作用,研究人际关系的垂要意义、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第五章领导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1.领导的概述
2.领导理论的研究
3.领导决策
4.领导效能评估及行为监控
5.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二、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领导的概念与作用、菲徳勒模式、如何提高领导的侑效性、各种领导决策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

2.掌握:领导的一般原则,领导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行为理论的类型、三种领导方式理论的内容、领导连续流理论的内容、管理系统理论的内容,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途径一目标”理论、领导规范模式、不成熟一成熟理论的内容等领导理论的内容。

3.了解:领导者、被领导者的概念,其它领导理论的内容,领导理论的前沿发展概况,以及领导效能、领导行为的评佔等内容。

第六章组织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1.组织理论
2.组织设计
3.工作压力
4.组织文化
5.组织环境
6.纽?织变一节与对策
7.组织发展
8.组织行为的评估
二、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概念,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组织设计的意义、要素与程序及其应遵循的原则,工作设计方法,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基木模式,评估组织行为合理化的基本标准和方法。

2.掌握:组织文化的特征、结构与内容,工作生活质量和组织发展的内容及措丿施, 工作压力的來源与后果、对付压力的方法与措施,组织坏境的基本特性,组织变革的一?般方法。

3.了解:组织结构的类型,构建和谐组织的重要性,组织发展的战略措施,当代组织变革的关键问题及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组织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大连电大李慧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