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测量
测量线的方法与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相同。
知识讲解
(2)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4厘米
①对准0刻度,画一个点(起始点)。 ②从这个点沿尺子开始画,画到刻度4。 ③在对准刻度4的地方画一个点(终止点),并在线的上 方写上4厘米。
练习巩固 1.估一估,量一量。
15
16
5
4
25
28
练习巩固 2.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3厘米
5厘米
4厘米
练习巩固 3.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汽车 下面画“√”。
(√ ) ( ) ( )
知识总结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般情况下,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 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也不同,要想得到 相同的测量结果,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 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
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厘米 用字母cm表示。
用铅笔测量,课 桌有4支铅笔长。
知识讲解 长度单位不统一,测量物体长度时方便吗?
课桌长度不变,测 量的结果却不同。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 为长度单位。
知识讲解 可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认一认。
0刻度 长度单位
刻度线
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可以写作cm。 1厘米写作1cm。
知识总结 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对 准0刻度,物体的另一端与尺子对齐的刻度 就是物体的长度。
②从一个刻度量到另一个刻度时,两个数之 间相差多少,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
知识总结 测量线的长度的方法与画线的方法:
①测量线的长度的方法与测量其他物体长度 的方法相同。
②画线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画起,画多长 的线,就画到相应的刻度为止;也可以从任 意一个刻度起,画到另一个刻度止,两个刻 度差等于要画的线的长度。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学会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此外,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选择长度单位,并进行准确的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长度单位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长度单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测量结果,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长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程度。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学习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课桌为载体,让学生在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测量生活中物品长度时,往往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估计。
但学生在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尺子测量课桌长度,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尺子测量课桌长度,并正确记录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合作与沟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尺子、课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猜谜语”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展示课桌,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课桌有多长?”3.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测量课桌长度。
4.示范讲解: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长度,讲解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测量课桌长度,并记录数据。
6.交流分享:各组汇报测量结果,讨论长度单位的作用。
7.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方法,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8.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其他物品长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1.测量方法:用尺子测量2.长度单位:厘米3.测量过程:观察、讨论、操作、记录4.合作沟通:分组测量、汇报结果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记录数据。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第六单元测量知识的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厘米”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为以后学习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做准备。
由于课桌本身就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
而课题的设疑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
教材创设了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的必要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测量方法,积累测量经验,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认识新知,在动手实践中建构新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用尺子可以画直线,也可以用来测量,有了这方面粗浅的生活经验,并且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从教材的学习安排,学生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已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和基础,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
然而,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在头脑中要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由知到识,包括对测量的理解,怎样测量还是比较困难的。
可见,帮助学生形成厘米的正确表象,能用直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知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另外二年级的学生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测量单位厘米的理解。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1)
桌子长3拃 (zhǎ),宽2拃
桌子长3拃
身长3拃 袖长 肩
一拃、二 拃、三拃。
太小了
告诉你桌子长3拃, 怎么做成了2拃?
这是怎么回事?
桌子长3拃 宽2拃
桌子长3拃 宽2拃
一拃、二 拃 三拃。
太小 了
告诉你桌子长3拃, 怎么做成了2拃?
这是怎么回事?
皮尺
卷尺
0刻度
0
厘米
刻度线
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闯关我最棒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开动脑筋:怎样利用直尺测量瓶盖一圈的长度。
0
7
4
11
到底是谁获胜了?为什么?
0
7
数 从0刻度开始,后面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巧记
4
11
11-4=7 大数尺。 左端要和零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
4cm 小结:画线时,要注意通常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 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并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来进行实际测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品的长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2.实践法:通过实际的测量,让学生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3.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物品。
2.学具:测量工具、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些物品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展示长度单位模型。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理解长度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测量和记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测量过的物品,让学生再次进行测量,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让学生尝试进行实际测量。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长度单位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这个教学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长度单位的具体概念和用法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富有童趣、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运用长度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空间观念,同时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若干测量工具,小组合作用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如“小猴开店”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系列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课本、桌子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差异,然后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室内的物品长度,如黑板、窗帘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长度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长度单位,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际操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有趣的情境和实际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张课桌,用于实际操作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课桌有多长》,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千米、米、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如何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课题:课桌有多长教学目的:1、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局部作为测量的长度单位。
快看!〔播放古时候人们测量长度的视频〕师:同样的一匹布,为什么两个人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现了测量标准不统一是没有准确和公平可言的,所以后来人们就统一了长度单位。
总结:也就是说测量之前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刻度尺。
师:你们知道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拟准确吗?如今就让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在尺子上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预设: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ppt:介绍0刻度,表示起点〔开场〕;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刻度线〕师:这些数字、线有什么规律吗?生1:3种长度的线都叫刻度线。
生2:数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3:cm就是厘米。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一般用来测量较短的物体,是较短的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课件演示1cm〕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
师:请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是1cm的小棒,用大拇指和食指这样夹住,手指不动,让我们轻轻撤出小棒,看,这个长度就是1cm,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用手比一比,感受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生操作。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堂上,我以《课桌有多长》为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我们身边的图形》,主要讲述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测量课桌的长度。
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学会了使用尺子和卷尺来测量物体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卷尺、多媒体课件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把尺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尺子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们积极回答,我引导他们认识到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我讲解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3. 测量课桌长度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动手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4.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一张桌子的长度是120厘米,换算成米是多少?”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学生们通过练习,巩固了长度单位换算知识。
6.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长度单位换算公式,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根据板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7.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你用尺子和卷尺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并换算成米。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度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课桌、书本等物体的长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直尺等工具,测量各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实际测量和换算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在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时,对于如何准确对齐、读取数据还不够熟练。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练习。
其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们的难点。在课堂上,虽然我通过举例进行了详细讲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困惑。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不够熟悉。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换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大家能够围绕长度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热烈的讨论。但在成果分享时,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深度不够,对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测量物体长度的兴趣浓厚,但在记录数据和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显得不够细心,导致结果出现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醒他们注意细节,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准确进行长度测量: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对齐不准确、读数错误等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课时《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课时《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物体的长度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测量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3.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5.拓展延伸: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测量方法解决,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单元,主要围绕长度单位的学习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概念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操作活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测量和比较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课桌、书本、铅笔等,以及尺子、测量工具等。
2.教学场地准备:教室空间足够,能够容纳学生进行测量和比较的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课桌、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觉得这些物体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长度概念的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观念。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提高学生的测量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课桌有多长?”引发学生对长度的关注,进而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尺子,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讲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培养长度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比较题目,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的宽度是多少米?”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操作不够规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计划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多加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回顾和总结中来。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课桌有多长》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课时《长度》。本节课主要内容为: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记录;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长度概念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教材内容,本节课将围绕课桌长度的测量展开,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学会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课桌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长度测量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实际操作环节,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在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时,对于如何正确读取刻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一点,加强对学生测量技能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量感、空间观念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习《课桌有多长》,使学生能够:1.建立长度量的直观感知,形成量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2.发展空间观念,能够将直尺上的长度与实际物体相对应,进行准确的测量;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测量课桌长度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学科素养。
《课桌有多长》名师课件(教师:张秀丽)
量线的长度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
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
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
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
课后与小组同学合作量一量我 们的课桌到底有多少厘米?
0厘米 1
2
34
5
6
7
8
9
10 11
抢答 说说尺子上表示的分别 是几厘米?
0厘米 1
2
34
5
6
7
8
9
10 11
量小棒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 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 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也可以把一端对准其他整刻度,看 看两端中间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北师大版数学2上第6单元
课桌有多长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复州湾中心小学 张秀丽
观察你手中的尺子,你发现 了什么?
cm
0刻度
刻度线
找一找 : 直尺上哪段的长度是1厘米?
标有厘米(cm)的尺子上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活中, 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抢答 说说尺子上表示的分别 是几厘米?
抢答 说说尺子上表示的分别 是几厘米?
0厘米 12345 Nhomakorabea6
7
8
9
10 11
抢答 说说尺子上表示的分别 是几厘米?
0厘米 1
2
34
5
6
7
8
9
10 11
抢答 说说尺子上表示的分别 是几厘米?
0厘米 1
2
34
5
6
7
8
9
10 11
抢答 说说尺子上表示的分别 是几厘米?
0厘米 1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课堂笔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课堂笔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物体的长度,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以及建立统一的度量标准。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并能够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 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四、教学准备1. 课件、盲盒、1厘米小棒、学习卡。
2. 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摇动盲盒,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盲盒的长度。
学生可以借助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并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从而引出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厘米作为长度单位,并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40分钟)①认一认(15分钟)教师展示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线、刻度数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厘米的表象。
②测一测(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手、铅笔、尺子等工具测量数学书、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总结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强调使用统一工具和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③议一议(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3)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学习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长度,尝试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对厘米的表象,并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一一认识厘米课后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的度量意识的培养有两大突破点:
1.基于生活,寻找度量需求。
教材编排“课桌有多长”的活动,意在让学生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但是,为什么要测量课桌的长度,探究的动机如何激活?结论的得出方式值得探究。
因此,我以“定制课桌”为由,开启探究之旅,在操作、交流中引发认知冲突:“同样的课桌长边,为什么数量不相同?”,让度量有了需求,让统一单位的度量意识水到渠成。
2,丰富体验,形成度量表象。
度量单位表象的清晰建立,是学生度量意识的一个重要指标。
课堂上,学生在“观察一比划一调整一记忆”的反复操作中,在熟悉的事物和好玩的游戏中, 让抽象的长度单位“厘米”,变得可看、可触、可感,让度量的标准由模糊逐渐清晰。
立足教材,适度延伸,把认知的眼光放长一点,不仅会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而且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
但也存着很多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L当测量物体时,学生量出6厘米多8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给予指导,这是以后我们会学到的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如果加上这样的话,学生或许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2.语言还是不够规范。
3.本节课重点之一也是量物体的长度再过度到量线段的长度,量这一过程有
从0刻度开始量和非0刻度开始量的方法,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给孩子们思考,
练习的验证也只是引导孩子们找出从0刻度量的用处,如果再设计一个非0刻度的也让学生操作,他们对这个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4.由于时间没有回归到课前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
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长度。(难点)
一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 不一样呢?
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统一 的测量工具:尺子。
卡(k ǎ)尺
阅读P51第二部分 1.观察直尺,找一找直尺上有什么? 2.厘米是什么? 3.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0刻度
竖线——刻度线 数字——刻度
刻度
刻度线
0刻度——标志着开始 cm——厘米
这些都是1厘米
3 4 5 6 7 8 9
0厘米
{ { { { { { { { { { {
1 2 10 11
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 1厘米?
大约 1cm
说一说下面的物体的长度
长( 6 )cm
长( 7 )cm
长( 5 )cm
大约长( 3 )cm
大约长( 4 )cm
小熊的量法对吗?为什么?
×
5cm
1、先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 的“0”刻度线。 2、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上的 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6 cm 5cm
17厘米
19厘米
13厘米 1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