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长度与测量》第三节《课桌有多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记录;3.通过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及测量方法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分享在测量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度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解释:
(1)在讲解长度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示或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1米=100厘米的关系,并通过练习巩固换算能力;
(2)针对读取直尺刻度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准确读取刻度;
(3)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拓展到不同物体的测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长度测量是用来确定物体长短的方法,它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今天我们会学习如何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我们的课桌长度,了解如何使用直尺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度单位换算和正确使用直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步骤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米尺测量日常中物体的长度。
2.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重点1.利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理解长度比较。
三、教学难点1.实现用米尺精确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简单的长度比较与判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猜词游戏,在课前激发学生对长度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对长度单位“米”进行自然引导。
2. 学习活动(1)认识米尺教师通过米尺的外形,样式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米尺。
(2)测量物品长度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物品(比如钢笔、教科书等)在现场进行实物测量,让学生猜测物品长度后,教师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教师可以结合“比较”、“相等”等概念,让学生理解数据的大小并加深印象。
(3)实战演练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使用米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4)总结与归纳教师与学生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和学习感受,让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体验和领悟。
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自选日常物品进行米尺测量,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测量水平。
4.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使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并在明天提交数据。
五、教学要点1.教师应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讲解米尺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生应注意米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测量精确性。
3.学生应在家中积极参与作业,全面掌握米尺测量日常物品长度的方法。
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方式和细节。
六、教学反思教学此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使用米尺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精确度,避免过多的误差。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长度的比较,并通过实际测量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实际测量活动以及日常物品测量的练习。
同时,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必要的时间内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米尺和长度比较的理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长度,成为一个掌握基本测量技巧并具备应用能力的学生。
北师大二上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二上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厘米〃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为以后学习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做准备。
由于课桌本身就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
而课题的设疑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
教材创设了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的必要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测量方法,积累测量经验,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认识新知,在动手实践中建构新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用尺子可以画直线,也可以用来测量,有了这方面粗浅的生活经验,并且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从教材的学习安排,学生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已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和基础,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
然而,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在头脑中要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由知到识,包括对测量的理解,怎样测量还是比较困难的。
可见,帮助学生形成厘米的正确表象,能用直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知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另外二年级的学生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测量单位厘米的理解。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学会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此外,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选择长度单位,并进行准确的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长度单位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长度单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测量结果,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长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程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测量方法、数据记录等方面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测量家中某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数据,家长签字确认。
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测量、记录等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课桌长度的测量、数据记录和分享交流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协作、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在测量、记录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然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出建议和鼓励。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强调他们在课堂中的亮点,同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建议。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度概念,本节课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教师会以学生日常学习中息息相关的课桌为载体,提出问题:“我们的课桌有多长?”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体长度,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会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椅子等,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感受长度的差异,进而引出长度单位的学习。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是长度单位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学会用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并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3.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关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量---第2课时《课桌有多长》PPT课件
❀可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认一认。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1厘米可以写作1cm。 厘米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
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的宽大 约是1厘米
图钉的长大 约是1厘米
书的厚度大 约是1厘米
食指的宽、书的厚度和图钉的长度都比较短, 所以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 作单位。
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铅笔的一端不是对准 0刻度,而是某一刻度(3)。
6厘米
铅笔的另一端对着 刻度9,铅笔的长度 为9-3=6(厘米)。
你知道怎样测量了吗?判断4只小熊 测量 Nhomakorabea笔长度的方法是否正确。
长4 厘米
铅笔的一端没有和0刻度对齐,
测量方法和结果都不正确。
长5 厘米
铅笔的一端与0刻度对齐,另一端对着
(方法不唯一)
从8厘米开始,画到14 厘米结束。
选自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5题
变式训练
铁钉长( 4 )厘米。
画一画。
10-7=3(厘米)
(1) 画3厘一米条比10厘米短7厘米的线。
(2)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
5厘米
5+2=7(厘米)
7厘米
课外知识
秦始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厘米(cm)
1厘米 量比较短
测量
刻度0 两端刻度差
画线
刻度0 两端刻度差
教学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尺子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 都是1厘米,也可以写作l cm。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并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来进行实际测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品的长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2.实践法:通过实际的测量,让学生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3.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物品。
2.学具:测量工具、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些物品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展示长度单位模型。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理解长度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测量和记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测量过的物品,让学生再次进行测量,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让学生尝试进行实际测量。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长度单位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我始终坚信,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今天,我要分享的教学设计是关于《课桌有多长》这一课,这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节数学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第77页例1和第78页的“做一做”。
主要学习了厘米和米作为长度单位,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些单位进行测量。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我采用情境导入法,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课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会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课桌,并思考:“我们的课桌有多长?”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米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小组测量结果的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如何才能准确地测量课桌的长度?然后,我会带领学生学习厘米和米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会让学生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者的差异。
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掌握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厘米和米的概念;2. 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3.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 请用直尺和米尺测量家里的桌子、床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2. 请思考:为什么测量结果可能会有差异?如何才能更准确地进行测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境导入的实践性情境导入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测量第2课时 课桌有多长
4厘米
4.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断尺子”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
思路点拨:从刻度8画到刻度14,或者从刻度9画到刻度15, 或者从刻度10画到刻度16,都可以画出6厘米长的线。
当堂练习 源于教材P52页“练一练”
5.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汽车下面画“√”。
4+4+4+4=16厘米
13<16 6+4+3=13厘米
当堂练习 源于教材P52页“练一练”
1.估一估,量一量。
铅笔长 橡皮长 文具盒长
估计
(15 )厘米 ( 5 )厘米 (25 )厘米
测量
( 16 )厘米 ( 4 )厘米 ( 28 )厘米
2.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
测量时要和0刻度对齐。
当堂练习 源于教材P52页“练一练”
3.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3厘米
5厘米
5 cm
尺子上任意相邻两 个数之间的长度都 是1厘米。
用后面大的刻度数 减前面小的刻度数, 得几就是几厘米。
探索新知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认一认。
生活中什么物体的 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订书钉的宽 度大约1厘米。
药品胶囊的长 度大约1厘米。
大拇指甲的宽 度大约是1厘 米。
探索新知
测量同样的物体,如果选择的测量工具 不一样,测量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在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 单位,也可以用字母 cm 表示厘米。
探索新知
探究点2 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想一想,它们这样量对吗?
图①应把铅笔的一端对准0 刻度线,看另一端与尺子 上的刻度几对齐,铅笔的 长度就是几厘米。
探索新知
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想一想,它们这样量对吗?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的教学设计,以及我的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页,主要内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的长度。
2. 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课桌、椅子、书本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和一把直尺,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椅子、书本等物体,引导学生发现长度不同的物体。
2. 讲解厘米的概念:讲解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厘米的长度。
3. 操作实践: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物体,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4. 分享与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讨论不同组测量结果的差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自己的手指、铅笔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厘米1厘米 = 10毫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答案: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他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长度单位的使用。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如课桌、书本、铅笔等。
2.准备尺子、剪刀、胶带等测量工具。
3.准备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知道我们每天用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知道的物品长度,从而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准备好的物品,如课桌、书本、铅笔等,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的长度一样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受长度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尺子、剪刀、胶带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然后,让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哪个小组测量的长度最准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测量结果,让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并解释为什么认为自己的测量结果最准确。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刚才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如厘米、米、千米等。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以及长度测量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厘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长度单位的学习和测量方法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2.难点: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测量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课件等。
2.学具:尺子、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和小红比身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身高,引入长度单位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长度单位厘米、米,让学生观察并简要介绍。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选取教室中的物体进行长度测量,如课桌、黑板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比较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堂上,我以《课桌有多长》为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我们身边的图形》,主要讲述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测量课桌的长度。
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学会了使用尺子和卷尺来测量物体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卷尺、多媒体课件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把尺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尺子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们积极回答,我引导他们认识到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我讲解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3. 测量课桌长度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动手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4.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一张桌子的长度是120厘米,换算成米是多少?”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学生们通过练习,巩固了长度单位换算知识。
6.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长度单位换算公式,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根据板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7.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你用尺子和卷尺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并换算成米。
说课课桌有多长解析ppt课件.ppt
首页
教材与学情
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提高练习
❖ 实践运用,巩固提升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首页
教材与学情
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 4.实物测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首页
教材与学情
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 实践运用,巩固提升 基础练习 提高练习 拓展练习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首页
教材与学情
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 爱动口,爱动手,积极活跃
二
年
级
2 大多都接触过尺子,并对尺子有一定的了解
学
生
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出现的错误:
尺子摆放倾斜 尺子的左段 对准物体的一端 读数有误
❖ 4.实物测量
6厘米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教案、教学设计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完成过程,协助孩子进行测量,共同探讨长度知识。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长度测量问题,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互动。
-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课桌长度,使学生亲身体验长度单位的使用。
2.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探索长度单位的奥秘。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知识讲解:结合课本内容,系统地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突破教学难点。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强调测量准确性及记录方法的规范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测量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3.教师强调长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通过对长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设计:
1.导入:以学生身边的课桌为例,引发学生对长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通过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学生掌握长度概念,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用直尺测量课桌、课本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利用直尺、测量工具等教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6.2《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教的是6.2《课桌有多长》,这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个章节。
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米、厘米、毫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且理解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能够用这些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章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估计课桌的长度,并尝试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示。
然后,我会让学生拿出尺子,实际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理解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比如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为了这节课,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毫米纸条、厘米卡片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写上“长度单位换算”的,然后列出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
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同时也希望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6.2《课桌有多长》这一节课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如尺子、毫米纸条、厘米卡片等。
通过实际测量和记录课桌的长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估计其长度,并尝试用米、厘米、毫米来表示。
然后,我会让学生拿出尺子,实际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选择长、宽、高等词语对物体进行描述。
2.能够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标准长度单位(厘米)表示。
3.能够理解课桌长宽高的概念,并能够用标准长度单位描述。
4.能够解决简单长度问题,并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表示。
二、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计时器、尺子、 PPT。
3.学生:本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物体的长、宽、高等基本概念,同时知道了标准长度单位。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PPT 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并带领学生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课桌有多长。
问题:这是一个课桌,粗细不一的笔可以垂直地放在上面,那你知道这个课桌有多长吗?2. 讲解(10分钟)1.课桌的长、宽、高:通过 PPT、实物等进行讲解,用标准长度单位表示:长80 厘米,宽 60 厘米,高 70 厘米。
2.测量课桌长度:教师拿出尺子,带领学生进行测量,并让学生回答课桌的长度。
3.比较长度:将课桌的长度和其他物体进行比较,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它的长度。
3.操作(15 分钟)1.游戏 1:摸一摸——让学生探究用手怎样去感受长度,能不能用手的长度去表示课桌的长度,家里的孩子可以让家长配合参与。
2.游戏 2:测量比大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物品,并对它们进行测量,再用标准长度单位表示。
3.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谁还记得我们刚才和小伙伴们玩的游戏是什么?2)你在测量物品时,除了测量长度,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3)如果你的尺子的刻度没有对准物品的一端,你能得到正确的长度吗?为什么?4. 拓展(10分钟)1.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一些特殊的物品,来学习测量长度。
2.看一段视频,学习更多有关物品长度的知识。
5.纠错(5分钟)针对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强调和补充,让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并改正错误。
四、小结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得到长、宽、高等词语对物体进行描述和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标准长度单位(厘米)表示去描述课桌的长宽高以及进行长度的问题解决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如在长度单位学习环节,让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学会长度单位的?有哪些困难和收获?”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例如,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评价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概念、换算方法和测量技巧。
2.总结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3.强调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室的长度,并写出测量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首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讲述“小蚂蚁找家”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课时《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课时《课桌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物体的长度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测量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3.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5.拓展延伸: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测量方法解决,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 我们上节课测量 了教室有多长, 这节课我 们一起来探究课桌有多 长的问题。 请同学们用手 比划一下桌子的长。 那 除了我们能用手比划桌 子的长, 你还能用什么方 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 一、创设情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 同, 结果就会不一样,只 境,导入新课 有当工具一样时, 结果才 会相同。 看来, 统一测量的工具 非常重要, 你知道在日常 生活中, 人们一般用什么 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 吗?
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 知。通过自 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然他们在熟悉 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究和体验,感受新知;联系生活经验,构建新知;小组合作 交流,扩展新知;创新活动设计,超越新知。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 PPT、尺子、笔盒。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请同桌两人先 商量一下用什 么方法量?师: 说一说你用什 么工具量的? 师:共同量一量 你的课桌有多 长。量的结果是 多少? 根据提示,学生 测量并汇报测 量结果。为什么 同样的桌子量 的结果不一样 呢?让学生充 分发表意见。 尺子。(教师出 示实物直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 备 首先肯定他们 聪明,解决问题的 方法很多,然后把 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们去做,让他们感 受被信任,能做重 要事情的快乐。这 时候学生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得到了最 好的调动,学生们 已经跃跃欲试了。 同时也给他们正向 的引导,要用于解 决问题,想办法解 决问题。激起认知 冲突,体现统一测 量单位的必要性。
1、估一估、量一量。 拿出自己的铅笔、橡 皮、玩具盒。
通过几个与学生 息息相关的生活事 先估计大约有多长, 例来对新知识进行 然后再量一量,并把数量 巩固,一方面让学 填在表格中。 三、利用新 逐一完成指 生学以致用,体验 到学习的快乐,另 2、 画一条长 8 厘米的 定练习 知,动手实践 一方面让学生体会 线。 画好后同位互相检 到数学来源于生 查。 活,应用于生活。 3 、看图说一说图中 测量的物体各长多少厘 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认识尺子: 出示课件 尺子图:
二、合作交 流,探究新 知。
1、两个人比 一比,数字 0 到 观 察 尺 子 , 你 看 到 了 什 数字 1 之间的 1 引导学生通过 格,是不是一样 么?尺子上的 “0”表示什 仔细观察手中的刻 长? 么? 度尺,思考发现尺 2、帮助学生用 子的构造秘密,进 2、认识厘米 手势表示 1 厘米 而掌握有关刻度尺 这 1 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的长度,找一找: 的知识,这样的设 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 尺上还能找出这 计不仅能够调动学 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 样的一厘米吗? 生的学习积极性, 字母 cm 表示。 指导看书体 而且学生对刻度尺 3、 数一数:从 的认识会更深刻, 会一厘米的长度。 0 刻度到 2 刻度 远远优于教师的讲 之间有几个 1 厘 解,对于学生提出 3、 体会 1 厘米的实际长度 米,是几厘米? 的问题,尽量请其 从 0 刻度到 3 刻 他能解答的同学先 用手势表示 1 厘米的长 度是几厘米?从 解答,教师再适时 度。说一说:什么东西的 0 刻度到 4 刻度 补充。这样更加能 长度或厚度大约是 1 厘 是几厘米?从 2 够体现学生的主体 米? 刻度到 5 刻度是 性。 几厘米? 4、认识几厘米
案例名称 科目 课时 数学 一课时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 教学对象 二年级 提供者 雷仙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桌子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观 察与测量》的第二课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实际测量活动,初步体会统 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的实际长度。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估 计活动,让学生估计一下身边的物体的长度。二是实际测量,让学生量一量,说 一说。三是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不同的数据,从而体会到统一 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测量 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 住。在教学时,学生已经经历了教室有多长的测量,有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经验, 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是学习本 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四、概括总 结,拓展延 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既 学到了新知识,又帮助小 象,你们真是太棒了,如 果想知道,从你家到学校 有多远,还能用厘米来测 量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 问问老师和家长,也可以 上网去查一查。
学生畅所欲 言,说说自己的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