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教材第51、52页)我的设计与思考:“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学生对于直尺、厘米有一定的认知,也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长度单位这个概念和实际意义并不理解。
所以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而第二个重点应放在测量上。
本节课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1厘米,进而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从抽象的1厘米到具象的1厘米;从具体的实物到抽象的图形,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体验中收获知识的幸福!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厘米的表象。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课件、刻度尺、1厘米长的吸管、7厘米长的吸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故事引入,引发思考播放《阿福的新衣》趣味故事,引发孩子思考:阿福的新衣做小了的原因到底在哪儿?【设计意图:课题的引入要有针对性,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通过简短视频故事的形式,快速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2.集体交流,探索新知①学生简述原因:师傅的一拃和徒弟的一拃长度不一样;前后的标准不统一……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预设:可以让徒弟测量,徒弟裁剪;可以让师傅测量,师傅裁剪;可以使用尺子测量;……【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用不同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但其在生活中却普遍存在,通过让学生多思多想,进而体会到“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也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第3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二、设计理念: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学生先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课桌有多长,出现不同的答案,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接下来认识尺子,进而认识1厘米,体会1厘米有多长,接下来认识2厘米、5厘米。
然后用尺子测量小棒的长度。
认识尺子之后,是练习巩固。
小熊测量同一支铅笔却出现不同答案时,由学生讨论找出原因:怎么会这样?起点位置对吗?无论讨论是否能立刻给学生一个结果,起码每个学生都动脑筋思考了这个问题,达到了讨论的目的——参与、思考。
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初步会用刻度尺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仅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五、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学校新买了一批课桌,每天的学习都要用到课桌,你想不想知道课桌有多长呢?(生答)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课桌有多长》。
师:看,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他们正在量课桌。
同学们仔细观察,女生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的呢?(生答:手)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女生的测量工具是手,她的测量结果是课桌有6拃长。
你们知道1拃有多长吗?一起来跟老师比划一下,像这样伸出我们的小手,大拇指朝下,大拇指和中指,这之间的长度是1拃,这是古时候人们会常用到的测量工具。
原来我们的小手也能来测量物体。
现在把手放下。
师:再来看看男生,他的测量工具是什么?(生答:铅笔),他的测量结果是课桌有4支铅笔长。
师:那老师有一个疑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会不一样呢?生: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
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51-52页。
(厘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卷尺等学生:尺子、铅笔、橡皮、曲别针、小棒1根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课桌,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课桌的面是什么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摸一摸桌子的长,用手比划一下桌子的长。
那除了我们能用手比划桌子的长,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师: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的?师: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量的结果是多少?(预设如下)1:我用手量的,有5个手掌那么长。
2:我用书量的,有2本半书那么长。
3:我用铅笔量的,有3枝铅笔那么长。
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还多一点那么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
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尺子。
(教师出示实物直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出示课件尺子图:观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两个人比一比,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1格,是不是一样长?2、认识厘米这1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中心小学张秀丽教学内容:《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知识的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知识的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已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和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比较、估测、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操作技能等,而且它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几何图形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一开始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的必要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多次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初步掌握测量方法,积累测量经验,进而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看一看、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
在自主观察中认识新知,在动手实践中建构新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
学情分析:尺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用尺子进行连线、画直线;本班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厚实,思维活跃,反应灵敏。
课前我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了摸底,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非常感兴趣,能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去测量物体的长度,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有些模糊,不知道用统一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认识厘米,但是不了解厘米的意义;同时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估计意识,不能准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最新版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买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等。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课桌,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吗?二、初学新知师:同桌先商量一下你用什么方法量?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的?量的结果是多少?生1:我用手量的,有5个手掌那么长。
生2:我用书量的,有2本半书那么长。
生3:我用铅笔量的,有3支铅笔那么长。
生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多一点那么长。
生5:……师:停一停,听了你们的测量结果老师有点蒙了,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你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日常年生活中人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三、合作探究(一)认识尺子,出示课件尺子图观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1.数字师: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从小到大师:最小的数字是什么?——0。
表示尺子的起点。
2.有线有格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出示)这些长短不一的刻度线把尺子分成大小不一的格,(结合课件)两条长线间的是大格,这些是小格。
刻度线下面写0,叫做“0刻度线”。
3.有字母cm师:出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师板书:cm),读作cm。
cm就是厘米的意思,(板书: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板书:厘米的认识)(二)认识厘米1.认识1厘米师:这1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
比如从0到1这一大格就是1厘米,从2到3这一大格也是1厘米。
老师有个问题:你觉得你们尺子上的1厘米与其他同学尺子上的1厘米一样长吗?生:不一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二节内容,主题是“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
我们将通过实际测量课桌的长度来引入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厘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2. 能够使用直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掌握1米等于100厘米;能够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
难点:理解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长度的正确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测量绳、课桌;学具:每人一把直尺,一张测量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估计教室里的课桌有多长,用自己的手势比划一下。
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如何用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
3. 操作示范: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测量课桌长度,并讲解厘米的概念。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用直尺测量课桌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5.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长度单位厘米的意义。
6. 换算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长度换算的练习题,学生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长度单位厘米的定义;2. 1米等于100厘米的换算关系;3. 测量长度的方法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直尺测量教室里的其他物体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2. 回家后,测量自己房间里的床和书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作业答案:1. 教室里的其他物体长度记录;2. 房间里的床和书桌长度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和测量长度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优秀课件
电子科大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课桌有 6拃(zǎ )长
课桌有 4支铅笔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cm 1 2 3
4
5
6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认识1厘米
0刻度: 表示起点
你还能找出1 厘米吗?
0 cm 1 2 3
你会量吗?
0 cm 1
2
3
4
5
67
8
9 10
3.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量一量
量一量
量一量
铅笔长〔 5 〕cm
4 cm
5 cm
×
5cm
5 cm
同学们 ,这节课你 们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古
代,统一的长度单位还没有出现的 时候,人们用一粒麦子、一拃、一 脚、一段绳子等等,来量物体的长 度,非常不方便。
4
5
67
8
9 10
1厘 米
1厘 米
你能找出1 厘米吗?
{ { { { { { { { { { {
0 厘 米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这都是1厘米
感知几厘米
0 cm 1
2
3
4
5
67
8
9 10
感受1厘米
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呢?
生活中的1厘米 大约1厘米源自 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后来,有一个人,发现了这个问题,
才规定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单位。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他就是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统 一六国后,不仅统一了长度单位 ,而且 统一了测量容积、轻重的单位,即统一 了度量衡。
课桌有多长——认识长度单位 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测量》的单元内容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桌有多长”,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为什么要测量,怎么测量和如何记录都有一定的掌握,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一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都见过尺子,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
比如说,可以用尺子来画直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是用来测量的。
但学生对1厘米有多长了解不多。
因此在本次教学中,单独把“课桌有多长”中的“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在实操过程中逐渐建立厘米的概念。
学生在估测物体长度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与物体实际的长度差距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估计物体的长度。
设计理念:本节课我运用直观的教具刻度尺,概念教学与动手实操相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设计情境导入、小组探究、直观演示和快乐教学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闯关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刻度尺上找到2厘米、3厘米等其他长度,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北师大版(2014秋)
附2:章明珠老师《认识厘米》教案课题《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思考与交流中发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
1.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已有知识的经验基础之上,特别是针对低段学生而言,所学的比较抽象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实物作为依托,因此,在设计本课内容时,通过利用学生已有的关于“长、短”、“用物体进行度量”的基础,通过对比,得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接着,在学习“厘米”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利用实物“尺子”、“1厘米长的小棒”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并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巩固对“厘米”的认识及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课标指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感知并合作交流、发现总结,获取知识,使孩子们乐学善思,体验成功。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本节课中,利用教科书第52页第4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在教学活动中,适时、恰当地使用激励手段,注意学生情感的鼓励与交流,利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如“火眼金睛”找问题等,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思想教育蕴涵其中。
5.新课标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课堂巡视,力争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是北师大版(新)第三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全课以“(1)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2)可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认一认;(3)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想一想,它们这样量对吗?(4)量一量,画一画。
”这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一步步体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从而不断增进学生对厘米单位的理解。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含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的教学设计,以及我的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页,主要内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的长度。
2. 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课桌、椅子、书本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和一把直尺,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椅子、书本等物体,引导学生发现长度不同的物体。
2. 讲解厘米的概念:讲解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厘米的长度。
3. 操作实践: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物体,用尺子和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4. 分享与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讨论不同组测量结果的差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自己的手指、铅笔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白纸上。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厘米1厘米 = 10毫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答案: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他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2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中第二课时内容。
一、说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
新课标提出了长度教学的新理念,目前,许多研究者根据测量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提出长度教学应遵循(直接比较——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运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的顺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对标准长度单位的意义有充分的理解。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经历运用非标准单位测量的过程,在矛盾冲突中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从而引入常用的测量工具,再让学生体验用标准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本册教材与以往教材有所不同,1、解决如何使用直尺正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的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教材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要领和正确度量长度的方法。
2、在量和画的学习活动中,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教材没有给出线段概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本次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教学理念。
二、说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能用“长、短、一样长”直观比较物体的长度。
学生对于尺子更是不陌生(尺子是每个学生必配的学习用具),他们已经初步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如连线题和竖式计算也会用到尺子;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他们还不知道可以用其他物体来测量长度,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多样的测量长度的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对1厘米有多长还不是很清楚,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表象,本节课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1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方便学生正确估测和实际测量。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统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课题:课桌有多长教学目的:1、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局部作为测量的长度单位。
快看!〔播放古时候人们测量长度的视频〕师:同样的一匹布,为什么两个人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现了测量标准不统一是没有准确和公平可言的,所以后来人们就统一了长度单位。
总结:也就是说测量之前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刻度尺。
师:你们知道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拟准确吗?如今就让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在尺子上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预设: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ppt:介绍0刻度,表示起点〔开场〕;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刻度线〕师:这些数字、线有什么规律吗?生1:3种长度的线都叫刻度线。
生2:数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3:cm就是厘米。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一般用来测量较短的物体,是较短的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课件演示1cm〕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
师:请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是1cm的小棒,用大拇指和食指这样夹住,手指不动,让我们轻轻撤出小棒,看,这个长度就是1cm,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用手比一比,感受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生操作。
课桌长度大约多少厘米
课桌长度大约多少厘米
一、课桌长度大约60厘米。
现在比较常见的课桌是单人课桌,长度一般为60厘米,宽度般为40厘米,高度一般为76厘米,其中有部分课桌的高度可调,调节范围为49-76厘米。
二、课桌是分标号的,一般分为“4号””5号”两种标号,符合所有学生使用,如果是一些特殊身高的学生,学校可以另行调配合适的课桌和凳子。
三、课桌与凳子一般是配套的,椅子的总体高度和桌子的高度基本一致,长度为38厘米,宽度为34厘米。
四、课桌的材质多样,最早的一般是木头制成的,现在常见的还有铁质的和不锈钢材质的。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林甸四中小学部姜艳芝课桌有多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51-52页。
(厘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卷尺等学生:尺子、铅笔、橡皮、曲别针、小棒1根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课桌,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课桌的面是什么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摸一摸桌子的长,用手比划一下桌子的长。
那除了我们能用手比划桌子的长,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师: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的?师: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量的结果是多少?(预设如下)1:我用手量的,有5个手掌那么长。
2:我用书量的,有2本半书那么长。
3:我用铅笔量的,有3枝铅笔那么长。
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还多一点那么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
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尺子。
(教师出示实物直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出示课件尺子图:观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两个人比一比,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1格,是不是一样长?2.认识厘米这1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
指导看书体会一厘米的长度。
帮助学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尺上还能找出这样的一厘米吗?3.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曲别针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1厘米
0刻度: 表示起 点
你还能找出1 厘米吗?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厘米
1厘米
你能找出1 厘米吗?
这些都是“1厘米”
3 4 5 6 7 8 9
0厘米
{ { { { { { { { { { {
1 2 10 11
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 是1厘米。
测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第二关:我会画
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 8厘米
0cm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关:我会说
3厘米
5厘米
4厘米
17厘米
19厘米
13厘米 16厘米
找一找:我们生活中 厘米厘米cm 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 指甲盖长1cm。 是1厘米?
食指的宽、指甲盖的宽等
橡皮的厚度
钉书钉的长度
书本的厚度
葵瓜子的长度
测量铅笔有多长
要求: 1.同桌两人测同一支铅笔,自己记录测量 结果。 2.小声和同桌交流你的结果与方法。 3.大声上台汇报展示。
测量铅笔多长,小熊的量法对吗? 为什么?
5cm
1、先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0”刻度线。 2、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 度几,物体的长就是几厘米。
测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测量物体要放平。 用直尺,量物体, 左端要和零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第一关:我会量
估计
铅笔长 数学书长 双行本长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上册 第六单元 测量
桂林小学 袁亚娇
zhǎ
一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也就是测量的标准不统一。
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 标准。
认识直尺
0厘米
1
2
34567 Nhomakorabea8
9
10
11
要求: 1.观察直尺,找一找直尺上有什么? 2.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0刻度
刻度
刻度线
数字——刻度 0刻度——标志着开始,也就是起点 竖线——刻度线 cm——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