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琵琶行1(1)课件

合集下载

《琵琶行(并序)》课件32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课件32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表现手法
• 用秋天的枫叶荻花和三次江月的精彩描写来烘 托人物情感。
•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展示其性格、心理。 • ......
艺术特色(最大特色是抒情)
高超的叙事技巧。 一是叙事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虚实相
间。诗人因送客而闻曲声,缘曲声而邀弹者, 见弹者而请奏者,听演奏而问身世,知身世而 生感慨。全诗首段简略,次段详尽,三段亦详, 其中嫁前生活尤详而嫁后境遇则略,后段叙己 境遇,贬前情况只字未提,全写谪居生活,尤 突出无妙乐之苦,写琵琶女再次演奏则一笔带 过,与首次演奏的详写两相映衬。二是寓抒情 于叙事之中,使这首诗既是一首惟妙惟肖的叙 事诗,又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时期
前期 入仕——贬江
州司马以前
生活特点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 抱着“为民请命”“兼 济天下”的宗旨。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卖 炭翁》
后期 贬为江州司 马——去世
是他“独善其身”的 时期,揉和儒家“乐 天知命”道家“知足 不辱”和佛家“四大 皆空”来作“明哲保 身”的法宝。悔恨 “三十气太壮,胸中 多是非”。
本文描写了几次琵琶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诗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这种特点的?
江头送客闻琵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 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 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 是怎么写的?
1.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邀见”做铺垫; 2.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 3.写出了主客由“悲”而“喜”的心情;
诗人 去年辞帝京 才华横溢、名满天下 获罪遭贬、卧病浔阳

8-3《琵琶行》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乐段
音乐变化
其它手法
比喻及音乐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
水浆迸 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女的演奏变化:倾诉Leabharlann 情急切清脆幽愁暗恨
激越雄壮
戛然而止
谁解琵琶声
① 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通感 ② 叠词、双声叠韵词摹声,加强音乐悦耳动听的效果及韵律节奏③ 写演奏者动作神态突出其音乐技艺 ④ 侧面烘托音乐效果 ⑤ 渲染音乐中的感情,妙语点睛。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惨”!(离愁、沦落)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
江上聆听琵琶曲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年轻时
年老时
起对比反衬作用
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幽愁暗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谁解青衫泪 (了解形象特点)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心聆听琵琶曲
江中听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明线
暗线
(二)谁解结构情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突然
溅射
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
急速冲出
通“划”
悄然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江边
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音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
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 年 ,秋 月
节拍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创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 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 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 客 ,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 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 ,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 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 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解题
“行” :古诗一种体裁。与“歌”、“行”、 “引”等并称“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 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 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 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导入
两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 使他们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 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 唱。“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是音乐将一些素不相 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
文学常识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 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 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时的情景,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
上琵琶声出现准备好氛围。
2.找出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分析其作用。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女身旁无物,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
不言自明,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第二部分
诵读感知
诵读诗歌

高中语文 《琵琶行》(共21张PPT)文公开课课件 语文必修2

高中语文 《琵琶行》(共21张PPT)文公开课课件 语文必修2

起 —始——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发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跌宕——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高潮——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 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 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象大珠小珠 一串串掉落玉盘。清脆如黄莺在花丛 下婉转鸣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 下流淌。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 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象另 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一 片沉寂,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个 乐
别有幽愁暗恨生, 篇
音 似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之 绝
乎 都
想像空间

游 荡
音乐休止

弦外之声
长 短
情未休止


“弦凝指咽声停处,Fra bibliotek的时
别有深情一万重” 。


——《夜筝》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象铁 甲骑兵撕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 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象撕裂了布 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 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戏园盛况
琴师弹奏
白妞说书
黑妞说书
观众评议
琵琶女
初闻 演奏1 演奏2
白居易
主人忘归客不发 我闻琵琶已叹息 江州司马青衫湿
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 的歌妓产生共鸣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都从都城来到这个遥远的江州 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都有由盛到衰的遭遇感受 都有满腹的幽恨暗生

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优质精品课件

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优质精品课件
·反差巨大
少年:一曲红绡不知数 老大:门前冷落鞍马稀
昔日:才高位显居京城 如今:谪居浔阳处境艰
合作探究:同是
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 前洒泪青衫?
1.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 伤
2.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 诗人的情感共鸣
3.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 深的怜悯
琵琶行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少年欢乐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重闻琵琶青衫湿
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才艺超群: 名扬京都女艺人 才华横溢大诗人
▪ 无奈离京: 自言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 ▪ 落魄失意: 居无定所商人妇 谪居卧病浔阳城
4.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 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5.风物的感伤—盆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 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读《琵琶行》有感
——毛泽东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学习目标
琵琶行
胡孺
人子
唐能 解
宣 宗


挽 白 居
琵 琶
长 恨
易 联


听课文录音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dí) 铮(zhēng) 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ǒ) 挑(tiǎo)
六幺(yāo)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沦落人 琵琶女: 年长色衰、处境寂寞 (被弃) 白居易: 谪居卧病,孤独寂寞 (被贬)
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5.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 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 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释文中加红字的意思 却坐:回到原处坐下 促弦: 把弦拧紧 转: 更加 凄凄:形容琴声悲切 向前: 以前 掩泣: 掩面哭泣
■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 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也是继 杜甫之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写作背景
■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 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 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 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 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 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 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 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 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 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 结合自己仕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 行》(原作《琵琶引》)。
正面描写:①弹奏的动作。转轴、拨弦、轻拢、慢作者用 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捻抹复挑、曲 终收拨当心画,这些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体现技艺之高超。 ②摹拟声音。嘈嘈、切切、幽咽、凝绝、银瓶乍破、铁骑突 出,或急或舒,松弛有度。③ 贴切的比喻。把粗重之声喻为“急 雨”,轻细之声喻为“私语”,流利之声喻为“间关莺语”,凝滞之声 喻为“冰泉冷涩”等。

《琵琶行(并序)》课件60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课件60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才能,又表现了乐曲的丰富感情,为下 面两段琵琶女叙述自己经历和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慨作铺垫。
第三段沉吟要说放话拨又插有些弦迟中疑,的样整子顿衣整裳理 起敛容显出。严自肃言的脸本色是京城女,
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
佩服 成妆,画好妆 京城富家豪族子弟 争给,争送 轻美的丝织品
读准下列字音
裂帛__b_ó_____ 红绡__x_i_ā__o__ 阑干_l_á__n____ 唧唧___j_ī____
虾蟆h_á___m_a___ 西舫f_ǎ__n_ɡ____
敛容l_i_ǎ______ 银篦nb_ì_______
嘲哳_z_h_ā__o__z_hā 呕哑ō_u__y_ā____
精读小序
2.如何理解“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惨”字?
①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一个“秋” 字境界全出。 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 夜阴冷、凄凉的境界。 ②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 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 喝酒没有音乐做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 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
诗人介绍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 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 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 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
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 人,偶遇一位弹琵琶的长安倡女,便用为题材,这首叙 事长诗《琵琶行》。
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
常 节拍 被动句
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课件
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 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 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深有感受。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 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 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 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 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 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 琶行》胜过一筹。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 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明月江水寒”
诗人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和身世后, 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感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身世 年轻貌美——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昔日欢乐——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 孤寂伤感
14
琵琶女 · 一个是: • 京城倡女 • 名满京都的名艺人 • 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诗人 · 一个是: • 帝都贬官 • 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 直言遭贬谪
一 声 如 裂 帛




刀 枪 鸣
小弦切切如私语
凝绝不通声暂歇
乐曲旋律及情感的变化
激愤难言
急切愉悦
倾诉悲情
幽愁暗恨
郁结胸中
旋律:清脆错落-逐渐幽咽滞涩-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
一曲琵琶看似乐曲的起伏变化,实际上是演奏 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呕哑( 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 ní cháng )
钿头银篦( diàn bì )
《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 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 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
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为:做。 贾(gǔ)人:商人。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快:畅快。
向那人询问,(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姓穆 和姓曹的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艺,年纪大了,只好嫁给一个 商人。于是(我)叫人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
琵琶行(并序)
江西九江琵琶亭
江西九江市有一座仿唐代园林建筑,名叫琵琶 亭。为什么这座占地3300平方米的园林,会以琵琶 来命名呢?话还得从公元815年的一首诗说起,就是 现在我们要学的这首《琵琶行》。
江西九江琵琶亭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 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 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 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 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 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 兼济天下”之思,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与元稹倡导 “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后期则“独善其身”。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琵琶行》课件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琵琶行》课件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 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 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 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 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 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 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 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 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 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 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 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 “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琵琶行
白居易
教学目标
• A:情感目标: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 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 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 今朝的成才环境。
• B: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比喻描写音 乐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 C: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并领会对古代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 艺术形象把握主题。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下邽(guī)(今陕西省渭南 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 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 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 主客郎中。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 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 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
法。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
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 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 毛孔不畅快。”也是由作者直接讲出自己 的感受,只是就中又使用了比喻罢了。《 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 ,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 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 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 《琵琶行》胜过一筹。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PPT教学电子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PPT教学电子课件
第二单元 · 阅读
琵琶行(并序)
学习目标
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2、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 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 人物形象。
导入
唐摭言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如今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鲜明的对比
诗歌的第三部分: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
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
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
手法。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年轻貌美
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
独守空船
昔日欢笑
今日辛酸
课文讲解
浔阳楼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课文讲解
萍水相逢
音乐共鸣 心灵激荡
身世相通
课文讲解
4、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 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 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琵琶 )秋,枨(c
课文讲解
5、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识。
诗歌通过琵琶女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 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也 通过自身迁谪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直臣遭 贬的社会悲剧。
课文讲解
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 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 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课文讲解
1.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心碎)

《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 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 沉浸着明月。
这两句诗写出了别时的情景,情景 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 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第一次弹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知题目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 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 代歌曲的三种形式,是一种具有 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常统称“歌 行”。其音节、格律较自由,多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 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 叙事诗。
知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 士 ,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 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 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 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因此写 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 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 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 级的腐朽和罪恶。
悲愤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但绝非柳暗花明,重见 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 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故而音乐 之声如“银瓶……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 是她的愤怒控诉。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 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 迁谪意。
•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首曲子。 她弹奏完毕,含愁不语。自己说起年轻时 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漂泊沦落,十 分憔悴,在江湖上辗转流离!我京官外调, 已有两年,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如今被 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 贬谪的失意。

新教材高中语文琵琶行1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新教材高中语文琵琶行1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 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
个画面,有着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 手法有何好处?
一:运用比喻
二:叠词和联绵词
三:正面描摹和侧面烘托
第三次演奏:
琵 满座皆泣 诗

女 感我此言良久立, 人
: 却坐促弦弦转急。 :


坐 凄凄不似向前声, 闻
促 弦 弦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琵 琶 青
转 江州司马青衫湿。 衫

湿
鉴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
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弦的嘈嘈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
者很难想象,而比之于急雨,比之于私语,比之于大 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
自读小序,了解序言
解释画线词语: 1.左迁九江郡司马; 2.明年秋;3.委身 为贾人妇;4.曲罢悯默 ;5.恬然自安; 6.觉有迁谪意;7.因为长句
思考:诗前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小序:
▪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故事的经过。
▪ 2.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 3.交代了作者的写作动机。 ▪ 4.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大皆空” 作为“明哲 闲适诗:
保身”的法宝。悔恨 “三十气太壮,胸中 多是非”
《赋得古原草 送别》
琵琶行
胡孺
人子
能解
诵吟
唐 穆


宗 挽


白 居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 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 者虽名称学科网 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 “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 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属七言古体诗。

8.3《琵琶行(并序)》课件(5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并序)》课件(5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小序提供了什么信息?
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交代了写诗 的时间、背景、缘由,并确立了诗歌凄切 伤怀的情感基调。
背景: 秋夜送别
人物: 琵琶女、诗人
事件: 奏曲、自叙身世、作诗
概述内容: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 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 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 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谪 居卧病”的凄凉心境。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被称为“老妪能解”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 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 定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的闲职。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以讽喻诗为主。
(从入仕到贬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 代表作品为
琵琶行
高 山 流 水
春秋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 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 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 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 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 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 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 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 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 无边的大海。”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就是钟子期。从此 二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音乐优美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作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掌握歌、 行、引文学常识。 2、掌握诗歌中小序、第一段重点字词。(重点) 3、结合小序内容,整体把握诗歌脉络。(难点)

8.3《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

8.3《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
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 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 “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 现实意义。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长恨歌 •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答:急切、欣喜、郑重。
②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 半遮面”? 答: 含羞、礼教、自惭。
2、找出详细描写音乐的部分, 在纸上画出音乐的旋律。




大弦嘈嘈如急雨
花 底






水 浆
裂 帛

小弦切切如私语
刀 枪 鸣 凝绝不通声暂歇
3、读第二自然段,把琵琶女演奏的 乐曲可分为四个乐段,感受每个乐 段所表达的感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 ①出自京都 我从去年辞帝京
名扬京城女艺人 ②才华出众
才华横溢大诗人 年长色衰嫁商人 ③落魄失意 犯言直谏贬江州
•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泣 下 谁 最 多
江 州 司 马 青

湿
①伤琵琶女
②伤己 这泪,既是对受压迫的
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 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 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 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 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 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 的长篇叙事诗。
1江头送客闻琵琶
故 事
2江上聆听琵琶曲 梗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下邽(guī)(今陕西省渭 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 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 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 主客郎中。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 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 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
正当听众都沉浸在先前的乐曲之中,还未回过神来,忽然奇兵突起,琵琶声又如“银 瓶破”、“水浆迸”、“铁骑突”、“刀枪鸣”般爆发,激越奔 放,气势雄健。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
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 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 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 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 比: 有声无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歌女倾诉身世苦 概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 长安歌妓。
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 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 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 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 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
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 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 乐展开大段描写。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写琵琶声犹如急风快雨,时而重浊繁密,时而轻清幽细;时而又 像珠落玉盘,重浊轻清,错落清脆。以新颖精妙的比喻,将抽象的 音乐形象化为人们熟知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使读者对音乐的内 容、声情得到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
(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
----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
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
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 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 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 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 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 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 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
“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
类似的遭遇,所以感动得青衫泪湿。这里,用 比喻已经不够了,诗人就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 。诗人的解说犹如画龙点睛,点到了妙处。只 轻轻一点,就提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未成 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已经成 为千古传诵的妙句。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 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 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 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 ,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 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 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 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伎 是较少见的。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前期(从 入仕到贬 江州司马
以前)
生活特点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 抱着“为民请 命”“兼济天下”的 宗旨。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 《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 江州司马
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 时期,揉和儒家“乐 天知命”道家“知足 不辱”和佛家“四大 皆空”来作“明哲保 身”的法宝。悔恨 “三十气太壮,胸中 多是非”。
听完琵琶女的凄苦后,作者产生了怎样 的感慨?
本文的主旨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返回
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什么诗人认为 自己与琵琶女 “同是天涯沦落 人”?
琵琶女
白居易
昔 才貌双绝
才高位显
名动京师
今 年长色衰
被贬放逐
漂沦憔悴
相 逢 何 必 曾 相 识 相互理解
相互同情
境况相同 同
感受相同
是 天
故事情节 明线(实) 感情波澜 暗线(虚)
全 月夜弹琵琶
月夜听琵琶
诗 凄凉话身世
闻声作叹息
脉两
同是天涯沦落人 线 相逢何必曾相识


却坐促弦急
汇 翻作琵琶行
满座皆掩泣
歌女的身世
诗人的感受
退
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
范。 )
返回
《琵琶行》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 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 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又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曲的能手,能 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听曲的行 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 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 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 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 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 ,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低沉抑 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 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 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 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 间
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
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
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
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
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

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 惨身世, 表现了对琵琶女
旨 的深切同情, 抒发了诗人
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
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
人才的摧残。
分析第二段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 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 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 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 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 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 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 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 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 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 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 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 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以闲适诗和感 伤诗为主。
感伤诗:《长 恨歌》《琵琶 行》
闲适诗:《赋 得古原草送别》
解题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 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 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 有曲。”宋赵德操《北窗炙(guǒ)》卷上: “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 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歌、 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开形式,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采用五言、七言、杂言 的古体。
琵琶女三次演奏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 技)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 诗人述“迁谪意”人” (点明主旨)
照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应)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琵琶行
白居易
教学目标
A:情感目标: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 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 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 今朝的成才环境。
B: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比喻描写音 乐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C: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并领会对古代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 艺术形象把握主题。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 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 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 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 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 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 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 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 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 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 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 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 “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