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合并贫血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合并贫血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合并贫血临床分析恶性肿瘤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疾病,而贫血作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更增加了患者的病情复杂性和治疗难度。

本文将就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

一、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的临床表现恶性肿瘤合并贫血可以表现为多种症状,包括乏力、虚弱、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贫血引起的氧供不足以及肿瘤释放的细胞因子对造血功能的抑制。

其中,氧供不足是最常见和直接的原因,导致机体组织和器官无法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进而引发贫血相关症状。

此外,肿瘤组织自身对营养物质、铁元素的高需求也会加重恶性肿瘤患者的贫血状况。

二、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的病因1. 肿瘤骨髓浸润恶性肿瘤细胞可以侵入骨髓腔,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和进展。

骨髓浸润是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的主要病因之一。

2. 恶性肿瘤贫血的溶血机制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破坏红细胞的能力,可以通过溶血作用直接导致贫血。

例如,恶性肿瘤细胞释放的溶血素等物质可以破坏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的增加破裂和溶解。

3. 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和抗癌治疗的原因,免疫功能普遍下降。

而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贫血的调控和维持也会受到负面影响,使贫血的产生和发展更加明显和严重。

三、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的治疗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贫血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贫血的病因。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辅助判断贫血的原因,例如骨髓浸润、溶血或其他因素。

根据贫血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1. 针对骨髓浸润引起的贫血,应优先治疗原发性肿瘤,如化疗、放疗或手术等措施,以减轻骨髓浸润程度。

2. 针对恶性肿瘤相关溶血引起的贫血,可以酌情给予输血支持和相应的抗肿瘤治疗。

此外,对部分恶性肿瘤相关溶血的治疗也可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以控制恶性肿瘤的发展。

3. 对于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贫血,应积极调整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态,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癌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癌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对EPO的反应性降低
• 其原因可能为:a:正常时血中EPO受肾组织氧分压影响,低氧和贫 血是EPO升高的主要因素。肿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缺氧,贫血 可促发。肾氧分压降低,刺激EPO产生。 • b:TNF、IL-1、γ-IFN等可降低红系祖细胞CFU-E对EPO的反应能力, 故血清EPO保持较高水平。另外,机体靶细胞上的EPO受体对EPO 产生耐受,使EPO受体对EPO刺激阈值提高,EPO不能充分利用。 • c:部分非贫血肿瘤患者血清EPO升高可能与肿瘤异质性和自发性分 泌有关。 • d:肿瘤患者肝脏分泌EPO增加。 • e:肿瘤患者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等不同程度升高, 刺激血清EPO升高。EPO较高时发生癌性贫血与患者对EPO反应性 降低有关。 返回
• 普通贫血的诊断标准(Hb值)(g/L)。 • 分级 严重程度 标准 • 1 轻度 < 120(男) / <110(女) • 2 中度 <90 • 3 重度 <60 • 4 极重度 < 30
癌性贫血的诊断
• 根据上述标准,诊断癌性贫血不难。 • 但是在诊断癌性贫血的同时,要尽量找出 贫血的原因,将失血、造血原料缺乏等易 于纠正的因素去除后,即可能改善甚至治 愈贫血。 • 癌性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小细 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也可发生, 但较少见。
癌性贫血的治疗
• 中医中药治疗:
• 常用的中药:鹿角胶、首乌、当归、枸杞子、阿胶等。
癌性贫血的治疗
• 输血治疗:
• 输血是癌性贫血的常见治疗手段,可有效减轻患 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输血起效较快,多数患者在输血后当天即感症状 明显减轻,疲乏感消失。 • 一般对Hb<80 g/L或贫血引起明显症状而影响生 存质量的患者均应立即输血。(一些观点认为: 鉴于输血的负面影响,除非贫血已引起明显呼吸、 循环及神经精神症状,输血不应用于首选!)

156例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156例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156例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以回顾必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确诊为胃癌的患者156例, 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肿瘤与贫血间的关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病灶大小不同与贫血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胃癌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大小、临床病理分期与胃癌贫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胃癌患者贫血发生与胃癌患者病程呈正相关性.【关键词】胃癌;肿瘤;贫血;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05-01胃是人类消化的主要器官,易因各种情况影响而发生病变引发胃癌,在世界范围来讲,它也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死亡率高,据相关资料显示排癌症死因的榜首[1].在我国也不例外,也位居第一.据统计,有约占50%的患者均存在贫血现象,临床的发病率极高,给患者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往往还会因此而出现生命特征的消失.因此,应该对其加大研究,并对其进行改善,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症状.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的患者156例,对其时行该方面的临床观察,了解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特征. 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确诊并进行入院治疗的患者156例,对其时行该方面的临床观察,探讨肿瘤与贫血间的关系,了解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特征.其中,男103例,女53例,年龄49岁到73岁,平均年龄为(53.68±18.33)岁.本次研究中,在选取病例时,排除原发性肝肾脾功能亢进、血液系统疾病、胃癌复发、输血及化疗等方面引发的贫血患者.1.2方法对于病历资料的搜集方面,主要是治疗前的血常规三个方面,分别是HB、RBC、HCT,以及胃癌发生的大小、部位、临床病理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四项.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病灶大小不同与贫血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胃癌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1所3讨论胃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当贫血作为并发症在肿瘤患者身上出现的时候, 不但会给其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也会使其生命特征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一些变化,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改善癌症患者的肿瘤问题. 首先,需要对贫血及肿瘤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从而得出较为确切的结论, 增加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对胃癌肿瘤患者的治愈进行进一步的探析与研究.从通常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癌性贫血发生原因来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会对红细胞起到直接抑制的作用,妨碍其正常生成;二是会使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受到抑制;三是会让恶性肿瘤患者反应性降低,尤其是在红细胞生成素方面的反应性;四是会造成营养物质的缺乏性贫血症发生;五是抑制放、化疗方面的骨髓增长;六是会因失血、自身免疫性的降低而引起溶血性贫血[2].从这些方面应该注意造成胃癌患者贫血性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所造成,并非是由于单一的营养缺乏所导致,如贲门胃底部、幽门部等往往会随之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出现不同的症,如梗阻等,此时,进食无法继续,各方面的营养吸收出现严重阻碍,而且由于隐性失血的存在,也会使胃癌性贫血出现,所以,应该认识到其中的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其差异性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中,在胃癌患者的不同部位、不同分期都说明,这种肿瘤性质的贫血大多出现在胃癌晚期,而且,二者的密切程度可以得到证实.分析其中的可能性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类:一是病变会渐渐变迁发展,从而形成胃腔内的梗阻,从而影响进食,引发营养问题,其时,肿瘤的生长也会耗费体内的营养并引起缺乏性贫血,二者加剧,其贫血状况会变得更为严重;二是晚期胃癌也会更少量的生成红细胞生成素[3];三是肿瘤生成过程中,会引发各种干扰素,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会使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分泌也会相应增长,其最终结果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使骨髓干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从而使造血物质受到相应的损耗,经过癌性代谢产物的释放,即会使骨髓受损等;四是晚期胃癌所引起的急慢性失血现象易于发生,从这一现象可以初步判断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较为重要,应该加以关注.胃癌大小与胃癌患者的病程关系密切,尤其是在癌灶直径<5cm 时,其发生率明显高于≥5cm 时的发病率,所以,当其大时,引发贫血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且由于其面积的增大,其失血发病率也会随之而不断增加[4]. 综上所述,探讨肿瘤与贫血间的关系,了解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特征.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分析,如癌灶直径、病理分期、发病部位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胃癌的大小(癌灶直径>5cm 与直径<5cm)及胃癌临床病理分期与胃癌贫血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胃癌患者贫血发生与胃癌患者病程呈正相关性,据胃癌贫血发生的状况可初步估计胃癌的大小以及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参考文献[1]陈飞云,邓钺涛,钟飞庄,等.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胃癌病理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3,(5):413-416. [2]余秋玲.胃癌患者贫血与胃癌病理间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2,24 (5):114-114. [3]于健春,葛军娜,唐云等.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贫血状况的多中心临床调查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53-56. [4]朱辞.中国胃癌常用化疗方案诱导骨髓抑制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12(06):125—126.。

肿瘤患者临床分析报告

肿瘤患者临床分析报告

肿瘤患者临床分析报告第一部分:介绍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世界上每年有数百万人被诊断为患有肿瘤。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本文将对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加了解肿瘤,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该疾病。

第二部分:临床表现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具体症状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分期等因素。

一般来说,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1. 疼痛:许多肿瘤患者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这是由于肿瘤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侵蚀所导致的。

2. 体重下降: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可能是由于肿瘤引起的身体代谢异常。

3. 疲劳感:肿瘤患者往往会感到疲乏无力,这是因为肿瘤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并导致了全身的代谢紊乱。

4. 呼吸困难:当肿瘤位于胸部或腹腔等部位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

这是由于肿瘤对呼吸器官的影响导致的。

5. 消化问题:某些肿瘤可能会干扰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第三部分:诊断方法要对肿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

以下是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1. 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特征。

2. 活检:通过针吸活检、切片活检等方法,从患者体内取得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这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3. 血液检验: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可以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这对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诊断非常有帮助。

第四部分:治疗方案肿瘤的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异。

以下是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1. 手术:手术是最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切除肿瘤,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2. 化疗: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以达到控制或消灭肿瘤的目的。

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类型的治疗方法。

3. 放疗: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可以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熊绍权教授运用“三味生火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总结

熊绍权教授运用“三味生火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总结

熊绍权教授运用“三味生火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总结熊绍权教授运用“三味生火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总结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化疗和手术等多种方式,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

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考虑到传统治疗手段对于该症状的效果有限,研究者们开始寻求其他替代性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熊绍权教授运用传统中药“三味生火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总结。

“三味生火丹”是一种传统中药,由人参、山药和龙眼肉三味药物组成。

这些中药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脾不足导致的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症。

熊绍权教授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三味生火丹”可以增加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在熊绍权教授的治疗中,他首先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血液指标、化疗方案等。

他注意到,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通常出现在化疗初期,并伴有疲乏、心慌、出血倾向等症状。

病情评估的结果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接下来,熊绍权教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了适宜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时间。

他建议患者每天口服一次“三味生火丹”,每次用量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整。

此外,他还说明该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血小板减少症,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治疗过程中,熊绍权教授强调与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沟通。

他鼓励患者坚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饮食,避免劳累和感染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此外,他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了解患者治疗效果和身体状况的变化。

通过实施熊绍权教授的治疗方案,我们观察到了一系列积极的治疗效果。

一方面,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出血症状减轻或消失。

另一方面,患者的贫血状况得到了改善,体力恢复了一部分,精神状态也有所提升。

这些结果表明,“三味生火丹”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选择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周敏;郑建平;邓磊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35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包括患低蛋白血症、卡式评分<60分、行放化疗、患消化道肿瘤、TNM分期中Ⅲ加Ⅳ期五个因素,他们与癌性贫血均有正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医师需及早对其进行处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7627-7628)
【作者】周敏;郑建平;邓磊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液肿瘤科,云南,昆明,650051;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液肿瘤科,云南,昆明,650051;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液肿瘤科,云南,昆明,6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支气管肺癌合并贫血患者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J], 贺安勇;周东波
2.老年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 [J], 周敏;张洁;邓磊
3.155例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孙婷婷;张晓晔
4.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癌性贫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J], 周敏;郑建平;邓磊;
5.初诊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贫血的影响因素 [J], 王方;郭振兴;徐文艳;刘莉;任秀红;刘平平;郑力;张浩;张松松;许亚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28例临床分析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28例临床分析
[ ] Gl p A, aea S J si 2 a yJ Jdj , ut e s J c G,e a.D re ot agvne — t 1 ab pei ie v n
良反 应 。
国外 报 道 r E O治 疗 有 效 率 约 为 4 ~ 6 相 似 。 治 Hu P O O
疗 后 大 部 分 患 者 的体 力 状 态 明 显 改 善 , 劳 程 度 明 显 减 轻 , 疲 整 体 生 活 质 量 提 高 , 未 发 现 有 严 重 不 良反 应 发 生 ,Hu — 且 r E P 在 替 代 输 血 治疗 方 面取 得 了 良好 效 果 。 O
促 红细 胞 生 成 素 ( P ) E O 主要 是 一 种 糖 蛋 白激 素 , 调 控 系 红 细胞 产生 的重 要 造 血 因子 , 通 过 与 骨 髓 内的 红 细 胞 原 体 其
r E O治 疗 前 均 有 改 善 , 中增 加 l Hu P 其 O分 以上 者 1 例 。 5
2 3 不 良反 应 .
本 组 2 癌 性 贫 血 的 病 人 使 用 红 细 胞 生 成 素 治疗 后 , 8例
Hb R C、 T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上 升 , 效 率 为 5. , 、 B HC 有 7 1 与
( B 、 细 胞 压 积 ( T) ( ) 察 血 压 、K S评 分 和 不 R C)红 HC 。 2 观 P
治 疗 过 程 出 现 1例 头 痛 , 血 压 升 高 , 1例 经
细 胞 表 面上 的受 体 结 合 而 诱 使 红 细 胞 原 体 细 胞 增 殖 及 分 化
成 熟 红 细胞 。为 评 价 重 组 人 促 红 细 胞 生 成 素 (Hu P 治 r E O) 疗 癌 性 贫 血 的疗 效 , 文 对 我 院 2 0 本 0 4年 9月 ~ 20 0 5年 9 月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
表1 恶性肿瘤类型 、 分期
恶性肿瘤非贫 血组( 52 例) 分期
PS 评分
恶性肿瘤贫 血组 ( 46 例)
5 41 12 34 9 21 18 7
Ⅰ ~Ⅱ Ⅲ ~Ⅳ 0~1 ≥ 2
38 14 45 7 0 23 20 9
合并消化道出血 食管 、 胃、 肠、 肝癌 肺癌 乳腺 、 宫颈 、 卵巢癌
112 分组 11211 恶性 肿瘤贫 血组 : 46 例中 , 男 30 例 , 女 16 例。 年龄 45 ~ 85 岁 , 平均年龄 6514 岁 。贫血判断
Detect ion an d Analysis of Per ipheral Hemogra m of 46 Cases Mal ignant Anemic Pat ient s
WANGLing - yun , LIU Xiao - fang , DU Tao , et al . ( Department of Oncology , First People’ s Hospit al of Gui ya ng City , Guizhou , Guiyang 550002 , Chi na ) Abstract :Obj ect ive T o discuss the change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Hemogram in malignant anemic patients1 Methods 46 cases of such patients , 52 cases of malignant patients with normal Hb values , 50 cases in healthy group were selected and the blood routine were detected by 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1 Results RDW were higher in malignant anemic patients , but MCV were normal1 RDW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malignant patients with normal Hb values and control group , MCV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wo groups1 In malignant patients , It was common that the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 was higher and that of lymphocytes was lower 1 Platele count 、 MPV 、 PDW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controls1 Concl usion The changes i n peripheral hemogram of malignant patients has cer2 tain clinical referenced value , changes of MCV/ RDW of can more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changes of anemic etiology1 Key wor ds :Malignant Tumor ; Anaemia ; Peripheral Hemogram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发贫血 , 据统计其发生率达 50 % 。当疾病处于进展 期或放 、 化 疗时 , 发 生率甚 至可高达 90 % ,对患者的体能状态还是精神状态都 〔 1〕 有很大的影响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本文通 过对 46 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三系血细胞有关参数 的变化及与恶性肿瘤非贫血患 者和健康正常人的 比较 ,以探讨分析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变 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所选病例均为 2006 - 09~ 2008 - 01 年间 ,我科 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 , 经临床症状、 体征 、 影像学及 组织病理学确诊 , 在放化疗前和停止放化疗 1 个月 以上分别留 取标本 , 以上 病例 均排除 血液系 统疾 病 。恶性肿瘤类型 、 分期、 一般状况评分 ( PS 评分 ) 、 合并症 , 见表 1 。

归脾汤对恶性肿瘤化疗伴发贫血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归脾汤对恶性肿瘤化疗伴发贫血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有 度 ,小 便 藏 泄 有 序 。 。 若 肾阳不 足 , 门火 衰 ,气 化 不及 州都 , 命
归、路路通 、水蛭、炒桃仁 活血化瘀 、散瘀消肿,夏枯草 、透 骨草、荔枝核疏肝行气 ,软坚散结,地龙通络、利 小便 。全方 共奏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利小便的功效 ,内服配合外用中药 使肥大 增生 的前 列腺体积缩 小 ,从而减轻对尿 道及膀 胱的压
Ob e v n r u e a o u i g Gu p e o t n o e we k b f r h mo h r p ,c n r lg o p o l e f r c e oh r p t o t s r ig g o p b g n t s i id c c i n e e o e c e t e a y o t r u n y p ro m h m t e a y wi u n o o h
察组在化疗前 1 周开始给予 归脾汤,对照组只进行化 疗不用归脾汤 ,其他辅 助治疗两组相 同 ( 包括 营养 支持 、出血者止血 药物 的
应用 、重要 脏器的保 护等 ) 。结果:化疗联合 用归脾 汤能预 防和治疗 MT 。对靠输血提升血 红蛋 白后化疗 的患者可明显减少输血 A
量 ,甚至可停止输血 。结论 :归脾 汤对 MT A的治疗和与化 疗所致 贫血的预防有肯定的疗效。
G ii eo t n ohrajn t eteay i ru sweesme( c dn urin l u p r a atlcfrtept nsw t e up c c o , te du c v hrp t gop r a d i i n wo i l i n tt a sp ot n s t o h a et i h nu g io , ai i h mora ea dpoet n o ot tog n) R sl : h mohrp o bn d w t iidc c o a rv n n ra MT r g n rtc o fi r n ras. eu s C e teay c m ie i Gup eot n cn pe eta dt t A, h i mp a t h i e

血液科实习医生血液病例总结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分享

血液科实习医生血液病例总结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分享

血液科实习医生血液病例总结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分享血液肿瘤是一类常见的恶性疾病,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诊断和治疗血液肿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我的血液科实习中,我接触到了一位血液肿瘤患者,通过对其病例的全面分析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对这位患者的病例总结以及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的分享。

一、病例总结该患者是一位60岁的男性,因乏力、贫血等症状就诊于我所所在的医院血液科。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怀疑其可能患有血液肿瘤。

于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在血象检查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白细胞计数正常,而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这提示了患者可能存在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进一步的骨髓穿刺检查发现,患者骨髓中存在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并且这些细胞具有形态异常和染色体异常,与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征相符合。

根据以上的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诊该患者为淋巴细胞白血病。

接下来,我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解释。

二、诊断与治疗进展分享1. 诊断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肿瘤,其特点是骨髓中存在大量异常淋巴细胞。

通过对患者的血象检查和骨髓穿刺检查,我们成功地确诊了该患者为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诊断工作,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治疗进展对于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我们采用了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

首先是化疗方面,我们使用了一种名为FC方案的化疗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经过连续几个疗程的化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骨髓中的异常淋巴细胞也有所减少,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其次是放疗方面,对于有局部结节的患者,我们进行了局部放疗。

通过放疗,我们可以缩小肿瘤的范围,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是免疫治疗方面,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我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单克隆抗体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该药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对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临床分析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临床分析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血液肿瘤作为一类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分析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围绕血液肿瘤的诊断工具、新的治疗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血液肿瘤的诊断工具1. 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一直是血液肿瘤的首要诊断工具。

通过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血浆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可以初步发现潜在的血液肿瘤的存在。

同时,现代血液学分析仪器的应用,使得血液肿瘤的诊断更为准确和快速。

2. 骨髓活检对于疑似血液肿瘤的患者,骨髓活检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和确定病情的重要手段。

通过从患者的骨髓中取出骨髓细胞进行细胞学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恶性细胞以及类型和分级。

3. 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技术在血液肿瘤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特定基因突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血液肿瘤的类型和预测其预后。

二、血液肿瘤的治疗进展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血液肿瘤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

通过研究发现,血液肿瘤细胞具有特定的变异基因,针对这些基因的靶向药物可以精确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策略之一。

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使其能够有效地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

例如,采用CAR-T细胞疗法,通过提取患者的T细胞并改造其受体,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特定的肿瘤细胞。

3. 多模式治疗多模式治疗是将不同的治疗方法相结合,以增强治疗效果的策略。

例如,在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放疗或手术治疗,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死亡率,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 精准医学的应用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突破,精准医学的应用将在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并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老年人消化道恶性肿瘤20例临床分析

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老年人消化道恶性肿瘤20例临床分析

关键 词 : 贫血; 老年人;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中图分 类号 : 75 R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10— 142 1)803一 l 09 89 ( 20—0 8O 0
老 年人 消 化道 恶性 肿 瘤起 病 隐 匿 , 状 常 无特 症 异性 , 时仅有 贫血 表现 , 有 易导 致误 诊误 治 。2 o — 06 21 0 0年 常州 市 第 七 人 民 医 院共 收 治 以贫 血 为 首 发 表 现 的老 年 人 消 化 道恶 性 肿 瘤 2 0例 , 将 诊 疗体 现
赵 靖 贾殿 萍 , 灵 , 吕
( 州市第七人 民 医院 a血 液肿 瘤科 ; . 常 . b消化 内科 , 苏 常 州 2 3 1 ) 江 10 1
摘 要 :目的 探讨以贫血为首表现的老年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2 例以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老 0
年消化道恶 性肿瘤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果 2 结 O例 消 化 道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均 符 合 慢 性 病 贫 血 的 诊 断 。 结 论 应 注 意 老 年 人贫 血 的病 因追 查 , 合 多 种检 查 手 段 进 行 筛 查 , 早 明确 诊 断 , 免 误 诊 、 治 。 结 及 避 误
血, 临床 上须 引起 重视 。对首 发 A D贫血 的老年 患 C
者 必须 认 真 和缺 铁性 贫 血进 行 鉴别 . 排 除 基础 疾 并
正细胞 正 色 素性 贫血 1 2例 , 6 % ; 占 0 小细 胞低 色 素
病 所致 贫 血 。本 组 资料表 明 : 重 视追 查 贫 血 的真 应
余指 标正 常 。
1 . 骨髓像检 查 4 骨髓 增 生 1 —2级 , 骨髓 染 色 细胞 外铁 增 加 , 细

癌性贫血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癌性贫血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癌性贫血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5-09-30T16:01:35.3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作者:巴红娟黎冰[导读]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包头市 014040 贫血可影响肿瘤治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QQL),甚至危及生命。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包头市 014040【摘要】贫血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高达50%以上。

贫血可影响肿瘤治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QQL),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恶性肿瘤及其治疗相关性贫血(简称癌性贫血)受到临床重视。

现将癌性贫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癌性贫血,临床研究,进展很多癌肿病者在诊疗期间常会伴有疲劳感,多数患者都将其视为正常。

其实,这很可能是癌性贫血发出的预警信号。

在此提醒癌症患者,别忽视连睡眠和休息都难以缓解的疲乏感。

癌性贫血一般因治疗过程中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或是肿瘤本身所致。

轻中度癌性贫血常见的外在表现有睡眠和休息难以缓解的疲劳、抑郁、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手脚冰冷等,严重的贫血会威胁生命。

一、资料和方法1、癌性贫血的发生率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肿瘤类型、分期、病程、治疗方案、药物剂量,以及患者放疗和治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因素有关。

宋国红等报道263例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8.3%,其中泌尿生殖系肿瘤的贫血发生率最高(70.6%)。

Dalton等对28个肿瘤中心接受化疗的2821例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其贫血发生率由化疗后第1周期的17.0%升至第6周期的35.0%(其中肺癌51.0%,卵巢癌49.0%),说明癌性贫血程度随化疗周期增加而加重。

据Campos报道,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患者引起1~2级、3~4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紫杉醇18.0%~19.0%、6.0%-64.0%,多西紫杉醇58.0%-87.0%、27.0%-42.0%,卡铂或顺铂8.0%-68.0%、1.0%--26.0%。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贫血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贫血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贫血的临床观察刘宇飞;孙蔚莉;成卫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2004(30)1
【摘要】贫血是肿瘤病人常见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3年3月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32例贫血患者,近期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72)
【作者】刘宇飞;孙蔚莉;成卫
【作者单位】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 [J], 高玉花;张丽;李世栋
2.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 [J], 肖志华;汤昊;柯玉华;蒋晖;于丁
3.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388例 [J], 梁秋冬;姬颖华;张小三;苗战会;路平
4.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 [J], 王勇
5.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 [J], 王武明;王正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肿瘤相关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 CRA) 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
因素主要包括:
肿瘤本身
肿瘤消耗、失血、 溶血、骨髓受侵犯
肿瘤治疗
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
前言
➢ 国际上,肿瘤相关贫血的治疗指南或共识 ➢ (NCCN指南,ASH/ASCO指南 ,ESMO指南) ➢ 2010.9 CSCO发布: ➢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专家共识》 (2010-2011版) ➢ 基于国内外针对 CRA 研究的进展和相关数据,同时参考国外已有的 CRA 的治疗 ➢ 共识 ➢ 目的: 利用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肿瘤相关贫血的诊疗 提供指导和帮助
贫血程度
轻度贫血 中度贫血 重度贫血
合计
表8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情况(贫血患者757例)
EPO治疗
n 百分比(%)
0
0
0
0
12
1.59
12
1.59
输血
n 百分比(%)
0
0
0
0
82
10.83
82
10.83
口服铁剂
n 百分比(%)
0
0
0
0
0
0
0
0
无治疗
n 百分比(%)
434
57.33
189
24.97
40
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
非肿瘤相关性贫血 •出血 •溶血 •营养缺乏症 •遗传性 •肾功能不全 •单纯性缺铁 •单独放射治疗
血液学检查b 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病情评估 •贫血严重性 ➢ 轻 度 ( Hb<11g/dl ) ➢ 中度(Hb<8g/dl) ➢ 重度(Hb<6g/dl) ➢ 极 重 度 ( Hb<4g/dl ) •症状严重性 •生理性症状 ➢ 心脏症状 ➢ 肺部症状 •伴随症状 ➢心脏病史/失代偿 ➢慢性肺疾病 •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研究

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研究

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利血生纠正贫血,试验组同时使用利血生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对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的影响。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的贫血能够明显的改善血液学指标、减少输血的需求,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是恶性肿瘤骨髓抑制化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1]。

严重的贫血不但影响化疗的效果、甚至导致化疗的终止。

我科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效的的改善了贫血症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106例,其中男57例、女49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6.3±12.4)岁,病种:肺癌23例、胃癌12例、结直肠癌18例、乳腺癌8例、卵巢癌19例、宫颈癌17例、淋巴瘤9例。

化疗后RBC(2.43±0.31)×1012/L、HCT (24.36±3.15)%、Hb(9.2±1.9)g/L。

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和各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利血生20 mg,3次/d,疗程2个月;试验组患者使用利血生20 mg,3次/d,同时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50 μg/kg,3次/周,疗程2个月。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要点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要点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要点1 前言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

CRA产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肿瘤方面的因素(如失血、溶血、骨髓受侵犯) 或针对肿瘤治疗方面的因素(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疗等)两个方面。

2 CRA概述2.1 CRA的分级和分类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

CRA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肿瘤本身所致、机体的营养吸收障碍以及肿瘤患者接受长期、多种治疗所致。

2.1.1 按照贫血严重程度分级0级(正常)Hb正常〔正常值(男性>120g/L,女性>110g/L)〕1级(轻度)Hb90~<正常值2级(中度)60~<903级(重度)30~<604级(极重度)<302.1.2 按照CRA的形成原因进行分类2.1.2.1 非化疗相关CRA2.1.2.2 化疗导致的CRA2.2 CRA 的流行病学情况2.3 CRA 的临床表现CRA的患病率为10%~40%,并且CRA与其他类型的贫血是有区别的。

首先,任何程度的贫血,CRA患者较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内源性EPO水平相对或者绝对不足。

其次,肿瘤患者Hb和EPO 之间的反馈调节减弱,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这种关系更明显。

再次,肿瘤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2.3.1 CRA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CRA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密切。

2.3.2 CRA与乏氧和抗肿瘤治疗的关系CRA会加剧肿瘤乏氧。

乏氧也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

乏氧应激蛋白和凋亡潜能缺失也能产生对化疗药物耐药。

3 CRA的治疗3.1输血治疗在CRA的患者的Hb水平明显下降至70g/L或80g/L之前,原则上不应考虑输血治疗。

而当Hb<60g/L或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或对EPO治疗无效的慢性症状性贫血以及在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EPO 治疗的严重贫血可考虑输血治疗。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贫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贫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贫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作者:张文天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7期【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贫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搜集整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实施化疗的36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贫血的发生率和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化疗后368例肿瘤患者中发生贫血的例数为199例,贫血发生率为54.08%,其中轻度贫血患者有144例(39.13%),中度贫血患者有38例(10.33%),重度贫血患者有17例(4.62%)。

淋巴瘤贫血发生率最高,达到63.41%(26/41);60岁以上的贫血发生率达到61.29%,明显高于60岁以下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的贫血发生率为54.9%,明显高于I+Ⅱ期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贫血的发生受化疗的影响明显(P<0.05);CHOP化疗方案对Hb下降程度影响最大,第1个周期47.6%,第2个周期51.4%,第3个周期59.8%(P<0.05)。

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对贫血的影响不明显(P>0.05)。

结论:化疗期间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与年龄、化疗方案及时间等相关,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化疗同时应采取早期贫血干预。

【关键词】肿瘤;化疗;贫血【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肿瘤相关性贫血包括以下几方面引起的贫血:肿瘤直接破坏、肿瘤对机体的侵害和消耗、抗肿瘤治疗等[1]。

绝大多数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患有贫血,导致贫血的因素较多。

本文搜集整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实施化疗的36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贫血的发生率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搜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实施化疗的36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患者各197、171例,年龄12~85岁,平均(54.6±7.1)岁,其中肺癌患者98例、胃癌患者65例,食管癌患者50例、乳腺癌患者45例、结肠癌患者34例、淋巴瘤患者41例、其他35例。

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51例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51例临床分析

新 碱 +氮烯 咪胺 ) C 及 HOP方 案 ( 磷 酰胺 + 吡柔 环
cnrl evu ytm E ] C i If tDi, 0 3 3 e t ro ssse J . l ne s 2 0 . 6 an n c
( 3): 269 2 . - 74
学 检测 。若 患 者 出现 精 神 差 、 惊 、 痛 、 吐 、 易 头 呕 谵
妄、 嗜睡 、 昏迷 、 肢体 抖动 、 阵挛 、 肌 眼球震 颤 、 济失 共 调、 眼球 运动 障碍 、 力 或 急性 弛缓 性 麻 痹 、 厥 等 无 惊 表现 , 需警 惕神 经 系统并 发症 的发 生 , 及早 进行 相关
[] LnT Hs H, a gY c,ta P onlmm tr 3 i Y, i S Hu n e 1 rif a . a ao y
c t ki e r - c i ns i nt r ius nf c ins f t y o n e a to n e e ovr 71 i e to o he
易受 到侵犯 的系统之 一 , 一直 以来 , 化疗 对造血 系 放
方案( 紫杉醇 +顺 铂 ) 。乳腺 癌采 取 TAX+THP方
案 ( 杉 醇 + 吡 柔 比 星 ) 胃肠 癌 采 取 F L OX 紫 。 O F 4 方 案 ( 沙利 铂 +亚 叶 酸钙 +5氟尿 嘧 啶 ) 奥 一 。恶性 淋 巴瘤 采 取 A VD方 案( B 吡柔 比星+博 莱 霉素 +长 春

7 6 3 ・
Guz o e ia J u n l2 1 , 13 No 8 ih uM de l o r a, 0 0 Vo. 4, .
量免疫 球蛋 白冲击治疗 , 配合 脱水 降颅 压 , 效控 制 有 了 中枢 神经 系统 的炎 症 形 成 与 损伤 , 阻止 其 向心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化疗后贫血的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50例患者化疗前无贫血28例(A组),有轻度贫血22例(B组),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贫血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保证化疗效果。

标签: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临床分析;治疗措施
化疗性贫血是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部分肿瘤本身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贫血,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加重了贫血,患者会出现疲乏、困倦、无力等。

一直以来,放化疗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临床更多地关注白细胞及血小板,且相关的治疗也比较成熟,而对于贫血的发生及其治疗却相对重视不够,治疗也较单一[1]。

肿瘤的化疗除了观察治疗对肿瘤本身的作用外,还要处理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本文笔者收集本院50例肿瘤患者的化疗前后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79岁,平均42.5岁,50例患者中肺癌19例,男15例,女4例;乳腺癌15例;恶性淋巴瘤6例,男5例,女1例;胃癌10例,男9例,女1例。

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诊断。

1.2 方法
本组35例患者肿瘤前期行手术治疗,配合术后化疗,15例肿瘤晚期已转移或扩散,无法行手术治疗者给予化疗,乳腺癌患者给予TAX+THP+CTX(紫杉醇+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化疗,肺癌患者给予TAX+DDP(紫杉醇+顺铂)化疗,胃癌患者给予FOLFOX4(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

恶性淋巴瘤患者给予ABVD(吡柔比星+博莱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及CHOP(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

收集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时的血液检查结果资料,前后比较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贫血判定
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正常成年男性Hb 120~16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
Hb 110~150 g/L,正常男性红细胞计数(4.0~5.5)×109,女性(3.5~5.0)×109,低于上述指标者(孕妇Hb<100 g/L)并且患者出现面色发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等症状即可判断为贫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A组(28例)患者治疗前无贫血,B组(22例)患者有轻度贫血,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血红蛋白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化疗后红细胞计数较化疗前显著减少(P<0.05)。

见表1。

3 讨论
化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是白细胞减少,目前临床上关于白细胞减少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法等比较丰富和成熟,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的应用,但是临床关于化疗导致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引起的贫血却较少关注。

加之肿瘤本身可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与贫血相同的症状如疲乏等,更容易忽略。

导致贫血患者长期处于疲乏状态,且有头昏、心悸、精神疲倦等,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低下。

如果该情况得不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治疗,患者会进一步产生精神上的疲乏与厌倦,从而丧失治疗信心,影响治疗效果。

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造成贫血的原因有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贫血作为肿瘤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引起的原因不一,多与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相对不足、红系祖细胞对EPO敏感性降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外源性激素及化疗药物的使用会加重患者贫血[2]。

本组50例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之前无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下降最明显,达15 g/L,红细胞计数减少1.1×109,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化疗前轻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下降相对较少,但是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有文献表明,患者体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时,肿瘤细胞缺氧,化疗药物的疗效显著降低[2-3]。

因此对于肿瘤化疗中出现贫血,临床应及时处理,以保证化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肿瘤性或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目前主要方法有输血或给予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EPO),笔者不主张应用前者,因为输血是一种完全的替代疗法,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患者贫血的病因,且有血液感染的危险,一旦感染后果严重。

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促进患者自身红细胞生成,有效加速患者体内受化疗抑制的红系造血的功能恢复[3]。

有研究表明,rhEPO能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和血球容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

早期应用可明显减少患者化疗性贫血的发生率[5]。

但是促红细胞生长素治疗也有缺点,就是其起效时间比较慢,一般用药后4周左右才会见效,并且疗程较长,价格昂贵;并且存在导致高血压、血栓、癫痫发作、纯红再障等发生的可能。

目前有许多报道中药治疗化疗性贫血的效果较好[6],但其药理机制及科学有效性还需要大规模的实验室及临床验证。

因此积极探索肿瘤化疗性贫血的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对改善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总之,肿瘤化疗性贫血是肿瘤患者贫血的常见因素之一,而贫血对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于甬华,罗立民.化疗性贫血及其治疗策略[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6):370-372.
[2]王文,张茂宏,徐从高.Epo 和铁代谢与恶性肿瘤贫血[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22(4):222-224.
[3]刘宇飞,孙蔚莉,成卫.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贫血的临床观察[J].江苏医药,2004,30(1):72-72.
[4]Beguin Y.Prediction of responose tooptimize outcome of treatment with erythropoietion[J].Semin Oncol,1998,25(3):27.
[5]储大同,张玉茹,李丽庆,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相关贫血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7):1086-1088.
[6]陈燕平,刘云聪.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治疗探讨[J].贵州医药,2009,33(10):932-9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