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行为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行为
20 0 9年 第 2期
桂林航 天工 业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U N LO U LN C L E EO E O P C E HN L G O R A FG II O L G FA R S A ET C O O Y 学 术 苑
( 第 5 总 4期 )
浅 析 张 爱 玲 小 说 中 的母 亲行 为
张盛春
( 川 艺术 职 业 学 院 四 基础部 , 川 成都 四 60 0 ) 1 16
浅析张爱玲笔下异化的父母形象——以许峰仪和曹七巧为例
《 经 》 主 要 内 容 是 少 女 许 小 寒 爱 上 了 自 己 的 亲 生 父 亲 智 ” 心 的 断送 了儿 女 的一 生 ,“ 亲 ” 母 的形 象 消解殆 尽 。 许峰 仪 , 这段 畸 恋 最 终 导 致 了 许 峰 仪 离 家另 立 门 户 , 小 寒 无 许 她 不仅 逼 迫两 个儿 媳走 上 了绝 路 , 让儿 子 再不 敢娶 妻 , 向 又 奈地 远 走他 乡 。张爱 玲 的笔 下 上演 了一 出人伦 悲 剧 。 女 儿 的幸福 下 手 。对于 爱 情 和婚 姻 , 儿 长安 充 满 着 渴 望 和憧 女
地 位 。他 又 青春 不 老 , 和女 儿 一 起 去 看 电影 会 被 误 认 为 是 女儿 是 面对 爱情 , 安努 力 改变 着 自己身 匕的一 切恶 习 , 别是 她 以 长 特 的男 朋友 。对女 儿 的爱 虽有 乱 伦 的倾 向 , 没 人 可 以 否认 这爱 惊 人 的 毅 力 和 耐 性 戒 掉 抽 大 烟 的 习 惯 , 正 一 步 步 将 那 被 母 亲 但 她 的 真 诚 与 深 沉 。他 也 有 让 人 同 情 的 一 面 , 的 家 庭 生 活 却 在 貌 掠 夺 走 的 人 性 的 美 好 唤 回 到 自 己 的 身 上 。看 到 长 安 即 将 得 到 自 他 似祥 和 的外 表之 下 , 藏 着 不 为 人 知 的 秘密 。他 的 内 心无 时无 己 的幸福 , 金 钱和 情 欲扭 曲灵 魂 的七 巧 表 现 得 完 全不 像 一 位 掩 被 刻 不 在经 历痛 苦 和 矛盾 的 煎 熬 。夫 妻 之 间 产 生 不 了 的 爱 情 却 母 亲 , 而像 一 个 “ 疯子 ” 。长 安 好 不 容 易 才 有 了嫁 出 去 的 希 望 , 阴差 阳错 地在 父 女 之 间 生 根 发 芽 。许 峰仪 深 知 自己 的 所 作 所 她 却 用“ 再 抽 两桶 就下 来 ” 她 的谎 言 亲手 把女 儿 粉红 色 的希望 之
张爱玲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张爱玲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作者:马慧萍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5期内容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中,母亲的形象一般是值得尊崇与仰慕的,因为母亲终其一生以无比的慈爱与坚忍的毅力来抚育子女,她的牺牲奉献成就了她的功德。
但是到了20世纪,张爱玲却以“罪恶母亲”改写了中国文学史中母亲的苦难伟大的刻板形象。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母亲形象《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丈夫离了婚住在娘家。
当娘家人得知她的丈夫去世以后,便怂恿白流苏再回去戴孝主丧,挑个侄子过继过来,去夫家做寡妇。
白流苏气到了极点,她走到母亲的床跟前,跟母亲诉苦,希望母亲能为自己做主。
可是白老太太为了钱,可以让女儿受尽委屈。
她两次劝女儿出嫁,一次是为前夫守节,一次是去香港做别人的情妇。
白老太太的言行让自己的女儿失望透顶,白流苏宁可用自己的前途来下赌注也不愿意再呆在这个令她绝望的家里。
《半生缘》中的顾太太,平时看起来恭谨平和,但是在关键时分,即在钱的面前,她也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女儿的幸福遭到断送。
她是功利的母亲,被金钱腐蚀掉了母爱,她视养儿育女为一种投资手段,只想从女儿身上谋取最大利益,绝不为女儿的幸福着想。
顾太太对大女儿曼璐去做舞女持默许的态度。
曼璐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学业、青春替母亲支撑起了这个贫困的家庭。
但是她和母亲却是难以沟通的。
她的苦衷无处抒发,她也不愿意向母亲诉苦,因为每当她向母亲哭诉的时候,母亲的劝慰的话语从来都不能够搔着痒处,有时候还是啼笑皆非的。
当曼璐要和流氓无赖祝鸿才结婚时,顾太太对祝鸿才的评价是:他钱是没什么钱,像我们这一份人家的开销总还负担得起。
她对女儿的终身大事还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为女儿是否能够幸福着想。
张爱玲所塑造的“罪恶母亲”形象除了上述的因为金钱这个外在因素导致的,还有本身性格的扭曲这一个内在因素。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由于长期的性压抑有急切的金钱欲使她的心里畸形扭曲,在爱欲、情欲、物欲中不断下堕,因此具有了强烈的占有欲和报复欲。
解析张爱玲笔下“无爱母亲”形象的根源
亲 ” “ 亲 ” 温 柔 、 良、 ,母 是 善 富于 爱 心 和 牺 牲 精 神 的 形 象 。 纵 使 对 母 亲 的 形 竹 帘 子 , 地 密 条 的 阳 光 。 沉 重 的 压 抑 落 到 了 幼 小 的 心 灵 之 上 , 母 不 和 满 ” 父 象 稍 有 微辞 , 是 迫 害 的直 接 对 象 不 是 亲 生 子 女 , 是 媳 妇 或 其 他 人 , 接 的家 庭 使 张 爱 玲 敏 感 多 思 、 格 内 向 、 于 人 交 往 , 会 适 应 性 差 。 终 于 , 也 而 间 性 少 社 地 造 成 了 子 女 的不 幸 。在 1 9世 纪 3 O年 代 , 常 富 于 先锋 精 神 的丁 玲 在 她 母 亲 抛 下 年 仅 四 岁 的 她远 走 英 国 , 她 在 继 母 的 管 制 下 受 尽 委 屈 , 亲 的 非 而 父
的显赫 、 繁华已成过去 , 她只看 到一个 灰暗 的巨大而 虚浮 的王朝背 影。她 感 , 父母( 别是母亲 ) 特 给她造成 的心 理创伤 , 使张爱玲在 意识里产 生了对 的祖 父 张 佩 伦 是 满 清 大 臣 , 流 派 名 土 , 母 是 李 鸿 章 的 女 儿 , 亲 是 黄 军 父 母 的 敌 对 情 绪 。她 在 刻 画 消 失 了 父 爱 、 爱 的 情 感 的 父 母 形 象 中 , 意 清 祖 母 母 有 于 母 形 门 的小 姐 。 辛 亥 革 命 结 束 了 一 个 时 代 , 结 束 了张 氏 家 族 的 命 运 。 锦 衣 玉 无 意 地 宣 泄 着 对父 母 的敌 对 情 绪 , 是 消 失 了 爱 的 “ 亲 ” 象在 她 的 作 品 也 食的贵族生活渐行渐远 , 萧条 衰败 , 仅维持 着表面 的排场 。在 沉落 中的 中不断地出现。但 我们不 得不承认 是张 爱玲 在不经 意 中掀 开了一 页中国 仅 家族 内部矛盾 已经激化。张爱玲 没有赶 上显赫 、 繁华 的热 闹, 却赶上 了父 文 学 人 物 形 象 塑 造 的 新篇 章 , 破 了长 期 以来 人 们 习 惯 了 的价 值 观 念 。 打 参考文献 : 母 无休 止 地 争 吵 , 异 的 “ 闹 ” 离 热 。
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作者:代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3期摘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细致的情感与敏感的内心撑起了全部的写作核心,而起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其中她对于母亲形象的描写和刻画。
在张爱玲的笔下,母亲的形象总是爱财、冷漠,甚至是仇视子女的。
究其原因,这与张爱玲从小的家庭生活和经济条件息息相关。
关键词:张爱玲;母亲;冷漠;钱财作者简介:代然(1989-),女,汉族,北京人,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方向。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0-021、张爱玲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几点特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绝大部分的作品都设置了母亲形象,若对这些形象进行通读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的几点显著特征。
1.1 不幸的婚姻生活在张爱玲较为重要的几部作品中,她设计的母亲形象都有着不幸的婚姻。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金锁记》的曹七巧,这个在穷苦环境长大的“麻油西施”,被许配给了传统大家族中患有骨痨的姜家二爷,终日与“废人”度日,在姜公馆中自然是受尽白眼和非议。
因此她紧紧抓住她所能把握的唯一资源——钱,“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①也许是因为她们各自有着不幸福的婚姻,这些母亲的私生活往往是混乱或者说淫乱的:曹七巧(《金锁记》)与三叔姜季泽有染、梁太太(《第一炉香》)与乔其乔、卢兆麟和司徒协的混乱关系,蕊秋(《小团圆》)的各国男朋友更是多得让九莉数不清。
但是,他们虽然有着极强的情欲,但是心里却都是“死灰”般的生活。
这样的设计不仅与张爱玲的创作观有关,也不得不说与张爱玲自己母亲的不幸婚姻密切相关。
1.2 金钱至上张爱玲小说母亲形象的第二点特征,是他们都将金钱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为了钱,母亲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女儿。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半生缘》,顾曼祯的姐姐以其做诱饵,致使祝鸿才逼奸成功。
探析张爱玲小说中母亲形象的重构
探析张爱玲小说中母亲形象的重构作者:徐颖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11期摘要: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大多是灰色的色彩,基调也是苍凉的曲调。
张爱玲通过她自身所经历的世界和自己对于人性的另一种解剖,塑造了许多虚无缥缈的,被扭曲,丑化、颠覆的母亲形象。
本文通过对于她文章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母亲形象来剖析这些重构的母亲形象形成的原因以及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母亲形象;重构母爱被定义为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感情。
从古至今,对于母爱的赞美以及歌颂的文章不胜枚举,都将母亲塑造为“圣母”的形象。
张爱玲成为第一个颠覆母亲形象,质疑以及质问母亲传统形象的人。
这究其原因都是与她自小所生活的环境,所接触过的母亲密切相关。
在张爱玲看来,母亲是病态的,是自私的,是软弱的,母爱亦是如此[1]。
一、软弱的母亲在中国的封建思想当中,母亲即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其职责就是相夫教子,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在思想上,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所做的就是对丈夫之命惟命是从,在他们的世界里丈夫便是天;在经济方面,她们没有经济方面的主导权,只是一味的接受给予。
她们只是这个以父系氏族为主体的社会的一个附属品,她们为了家庭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于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赞美母爱的文人墨客比比皆是。
但是,在张爱玲的文章中,却是反其道而为之,认为母亲即是与家畜没有什么两样,是兽性的,是无比丑恶的,于是在他的文章中都是把母亲的负面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2]。
在《心经》这一作品中,许太太的形象就是一名软弱母亲形象的典型代表。
在她的女儿和她的丈夫这一段乱伦之恋中,她采取的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选择不相信,在将信将疑中欺骗自己,不为自己的权利去争取,只是一味的忍受。
作为一位母亲,她没有能力去阻止这场错误和畸形的感情,也没有把她的女儿引向正确的感情轨迹,她作为一位母亲是自私的,是失败的,即使在最后,他的丈夫和女儿的同学婚外恋,她都没有任何的反抗,她选择了对这一段不正确的恋情成全。
张爱玲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张爱玲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作者:马慧萍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9期马慧萍内容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中,母亲的形象一般是值得尊崇与仰慕的,因为母亲终其一生以无比的慈爱与坚忍的毅力来抚育子女,她的牺牲奉献成就了她的功德。
但是到了20世纪,张爱玲却以“罪恶母亲”改写了中国文学史中母亲的苦难伟大的刻板形象。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母亲形象《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丈夫离了婚住在娘家。
当娘家人得知她的丈夫去世以后,便怂恿白流苏再回去戴孝主丧,挑个侄子过继过来,去夫家做寡妇。
白流苏气到了极点,她走到母亲的床跟前,跟母亲诉苦,希望母亲能为自己做主。
可是白老太太为了钱,可以让女儿受尽委屈。
她两次劝女儿出嫁,一次是为前夫守节,一次是去香港做别人的情妇。
白老太太的言行让自己的女儿失望透顶,白流苏宁可用自己的前途来下赌注也不愿意再呆在这个令她绝望的家里。
《半生缘》中的顾太太,平时看起来恭谨平和,但是在关键时分,即在钱的面前,她也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女儿的幸福遭到断送。
她是功利的母亲,被金钱腐蚀掉了母爱,她视养儿育女为一种投资手段,只想从女儿身上谋取最大利益,绝不为女儿的幸福着想。
顾太太对大女儿曼璐去做舞女持默许的态度。
曼璐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学业、青春替母亲支撑起了这个贫困的家庭。
但是她和母亲却是难以沟通的。
她的苦衷无处抒发,她也不愿意向母亲诉苦,因为每当她向母亲哭诉的时候,母亲的劝慰的话语从来都不能够搔着痒处,有时候还是啼笑皆非的。
当曼璐要和流氓无赖祝鸿才结婚时,顾太太对祝鸿才的评价是:他钱是没什么钱,像我们这一份人家的开销总还负担得起。
她对女儿的终身大事还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为女儿是否能够幸福着想。
张爱玲所塑造的“罪恶母亲”形象除了上述的因为金钱这个外在因素导致的,还有本身性格的扭曲这一个内在因素。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由于长期的性压抑有急切的金钱欲使她的心里畸形扭曲,在爱欲、情欲、物欲中不断下堕,因此具有了强烈的占有欲和报复欲。
从罪恶的母亲谈起_浅析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
从凌叔华到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分析
从凌叔华到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分析作者:陈婧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2期凌淑华与张爱玲都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成长于世宦高族之门,站在荣华的尾巴上都嗅到了世纪末的气息。
她们都接受了最开明最先进的教育,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名望与地位;都拿起笔来夕拾朝花,重新开启冰封的记忆,把对她们影响最大的母亲形象熔铸笔端。
她们没有歌颂母爱的高大无私,也没有从母亲的胸怀寻找慰藉。
她们的创作经验是如此的相通而又相异。
如果说,凌叔华不再视母亲为天使,而让母亲的角色走下了神坛,那么张爱玲则彻底将母亲世俗化甚至妖魔化,索性推翻了神坛,让人看看神坛的里面——不是温暖,不是爱,而是那没有光的所在。
同样在剥离母亲身上的光环,凌叔华侧重描写母亲可悲的生存状态,善良的背后是软弱,纯朴的幕后是无知;张爱玲则从人与人的本质关系出发,把亲子关系还原为最原始的人与人对等的、占有与被占有、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母亲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地伤害甚至亲手毁灭自己的孩子。
凌叔华指出了母亲的悲剧在于为家庭所捆绑而蒙蔽了视野,束缚了意志,情感上的非独立与个人意识的非自觉;张爱玲则掀去了一切温情的面纱,指出母爱掩盖下毫不留情的私心算计,亲子关系是一种较为隐晦的利益牵涉,一条贯穿母亲悲剧的隐线。
从凌叔华到张爱玲,母亲由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至少也是协助加害者,一样是悲剧的主角。
凌叔华笔下的母亲群像,全是被传统锁住了脚踝,被伦理剪去了翅膀的女性。
其中有一类母亲,直接从闺门进了婆门,一辈子安分守己,忍辱含垢,辛辛苦苦做人,战战兢兢处世。
以《古韵》中的朱兰为例,她的一生,为封建传统道德深深浸润,自觉地约束自己,恪守妇道,却不谙“人道”。
在决定是否出嫁时,她羞于启口,把决策权让给了养母;由于连生四个女儿而没有一个儿子,她也自惭形秽,含胸低头,忍气吞声地承受“七星带月”的笑柄,被其他姨太太欺负了却只能一声不吭,生了女儿居然不敢让人通知上房;其他姨太太发生矛盾,她去劝架,事后灰心的老爷招她去陪伴,她却怕惹嫌疑,推病不去,连老爷都忍不住向女儿抱怨:“你妈是个大好人,她总想着别人,就是不想她自己和我,真有点傻。
窗前的母亲读后感
窗前的母亲读后感《窗前的母亲》是一部由张爱玲所著的小说,小说以一位母亲的视角展现了她对儿子的深情与牺牲。
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默默地付出着,默默地守候着,她的一生都在为儿子的幸福而努力。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但她却有一颗伟大的母爱之心。
她为了儿子的幸福,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默默地为他付出着。
她在家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是儿子心中最重要的人。
她用自己的母爱慰藉着儿子,让他在世界上感受到了温暖与安全。
小说中的母亲不仅在物质上无私地奉献着,更在精神上给予了儿子巨大的支持。
她默默地守候在窗前,等待着儿子的归来。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儿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母亲永远都会在他的身边守护着他。
她的母爱是无私的,她的付出是伟大的,她的爱是永恒的。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永恒的。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更加珍惜他们对我的付出,更加珍惜他们无私的爱。
总之,通过阅读《窗前的母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这部小说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更加珍惜他们对我的付出。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永恒的。
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身边的亲人,感恩他们无私的爱。
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提纲)
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引言:简要概括张爱玲以及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她成长、生活的背景和其作品所具有的独特个性。
“母亲”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歌颂性形象,但张爱玲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多种面貌并且大多是冷漠的负面形象。
对其作品中塑造的母亲人物形象进行分类概括,进一步分析可知,这种对母亲形象的颠覆,源于张爱玲独特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
一、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类型在张爱玲笔下所呈现的女性是悲剧的,是无主张的,异化的。
苍凉而复苍白,安命而又怨命的女性悲剧,在张爱玲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
然而,在这些作为悲剧的女性中,母亲这一形象奴化变态且面目皆非似乎更让人感到凉入骨髓。
现把她们分为三大类型:1、金钱扭曲灵魂而泯灭亲情的母亲2、病态的母亲。
3、传统世俗的母亲(一)被金钱扭曲灵魂而泯灭亲情的母亲1、《十八春》中的顾太太眼睁睁地看着二女儿近乎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将要被无情地断送,却在金钱的诱惑下心安理得地走开了,独自留下曼桢在那呼天抢地。
2、《花凋》里的郑夫人为了守住自己的私房钱而不肯给女儿治病,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一寸一寸地死去”而无动于衷。
3、《琉璃瓦》中欲借女儿攀上豪门的姚太太、《封锁》中为获富贵姻亲而培育女儿的吴翠远之母都是在亲情与金钱之中选择了金钱。
4、小结(二)病态的母亲1、《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由于长期在婆家遭受人格上的侮辱、情感上的挫折和情欲上的压抑,人性严重扭曲,变得乖戾、暴躁、刻毒、歇斯底里。
当一双儿女长大成人后,她的变态心理,愈发不可收拾。
2、《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养母性质的梁太太真的不在乎葛薇龙的遭遇感受。
她不把薇龙当成亲人,反而视之为手中的一名棋子、一项财产、一副工具,好让她能不断吸引更多有钱有权势的男人,以维持她纸醉金迷的生活。
3、《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蜜秋儿太太畸形家教导致女儿靡丽笙、素西斯视正常的性行为为兽行,结果逼死了两个女儿的丈夫。
她不但毁了子女的人性,也毁了子女的幸福生活。
命运的无常 生命的失落——张爱玲小说中父亲与母亲形象
自私 自利的 , 不懂得考 虑别人 的境况 , 往往为 了 自己 的一点利益不 择手段 。他 们 大都属 遗老 遗少 , 活 生 在 旧中国转型期 。这一特殊 的年代新 旧文化畸形交 汇, 一方面封建道德系统面 临崩溃却还 能勉强支持 ,
对母 亲根深 蒂 固的价值评 判 , 塑造 了一批 又一批遵 从“ 、 、 义 ” 孝 道 礼、 的贤妻 良母 形象 。母 亲形象 的核 心 是母 爱 , 爱 是 神 圣 、 洁 的 , 人 世 间 最 元 私 、 母 纯 是 最 宽厚 的, 为了 自己的儿女甚 至可 以献 出 自己的生命 , 如冰心散文《 南归》 展示 了母 亲呵护子 女的胸襟 ; 朱 德的《 母亲》 展示了母亲一生辛勤为家为子女操 劳却 毫无 怨言。然 而 , 张爱玲却 用犀 利 的笔颠 覆 了几 千
喜 欢 金钱 , 老 头 就 让 她 当 了银 行 家 纽 沁 根 的 太 太 。 高
14 95年 的两年 , 但在这短短 的两年 内, 张爱玲创作 了 篇又一篇 文学 经典 , 《 如 金锁 记》 《 、 十八 春》 《 、 连
环套》 《 、 倾城之 恋》 《 莉香 片》 《 、茉 、 封锁》 《 、 红玫 瑰 与 白玫瑰 》 《 、 沉香 屑 : 一炉 香》 《 第 、 沉香 屑 : 二 炉 第 香》 。她喜欢在怪诞 的氛 围中构筑 她 的“ 等 传奇 ” 世 界, 喜欢在动 荡 的社 会背 景上 细致 地描 绘 上海 与 香
收 稿 日期 :2 0—0 01 7—1 5
张爱玲 描写 的父 亲形 象 往往 以 自我 为 中心 , 是
作 者 简介 : 罗建 玉 ( 9 0一) 女 , 西桂 林 人 ,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审 美人 类 学研 究 。 18 , 广 硕 主
母性的异化─—张爱玲小说母亲形象解析
.
张爱 玲 十分推崇 一 战 后 活 跃 于 英 美 文 坛 的毛 姆 赫 胃黎 威 尔斯 奥 尼 尔 等小说 家 戏 剧 家
、 、 、 。
的深刻解 剖 对 变态 心 理 的深 层 剖 示 震惊 了 文 坛
、 ,
、
。
这些作家
,
苍凉 凄艳 的 人 生 无爱的 荒 淇 构 成 了 她 4 0 年代 作
品 的基调 在 人 类 之 爱中 母爱 一 直 被视作最高 尚
, , 。 , 、
受 当时 已 产生 广 泛 影响的弗洛伊德 学 说 的 影响 普 遍感 受 到 一 战 后 西 方 世 界 存 在 的 迷惘 幻 灭感 在 创 作中强调 人 的非理性 的一面
, . 、 ,
最 神圣的 情感 然 而 在张 爱玲所描 写 的苍 凉世 界 中 笼罩 在母亲头 上 的神 圣光环黯 然无 光 母性 被 扭曲 异化 母 爱 充满着 虚 伪与 自私 在这 最具 自然 本性 的母 爱的温情 面纱揭礴 以后 母亲 与子女 之 间
湘 潭 师 范 学院 学 报
9 95
年第
5
期
母 性
的
异 化
—
张 爱 玲 小 说 母 亲 形 象解 析
肖朝 红
张 爱 玲是 4 年代 上 海 孤 岛 中崛 起 的 一 位 文 0 坛 奇 女子 她 以 其 对 人 生 社 会 独 到 的观察 对 人 性
. 、 、 “ ”
与 同 时代 的西 方 现 代 派 作 家有 着精 神 上 的联 系
而 许 太 太 与 女 儿只是 爱
。
而 死 的本 能 只 是 一 种次 要 潜力
,
“
如 果 存 在 生 命的
,
着 同 一 个 男 人 的 两 个女 人
张爱玲——母亲形象的解构
• 张爱玲笔下人物要么没有母亲,要么对母 亲积怨过深而失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与张爱玲童年的体验有关: • 生母长期出国——缺乏母爱 • 父母离异——缺乏父爱 • 后母狠毒——缺乏家庭关爱
• 张爱玲:“母爱这大题目,像一切大题目一样,
上面做了太多的滥调文章。”
• 她认为男性文化历来重“母”轻“女” “一般提倡母爱的都是做儿子而不做母亲的男人,
而女人,如果也标榜母爱的话,那是她明白她本 身是不足重的,男人只尊敬她这一点,所以不得 不加以夸张,浑身是母亲了。”
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除了《十八春》中叔惠 之母,有着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的美德,其他 母亲形象都不完美。
母亲形象的解构
——以张爱玲小说为例
一、母亲形象的流变
• 1、“五四”时期的圣母形象 冰心《超人》
孤僻、恨世的青年何彬在同情、博爱、关怀、宽 容的母爱光辉照耀下,赞颂了只有母爱才具有的 伟大力量。
冯沅君《慈母》、《隔绝》 苏雪林《棘心》
2、现实写照下的苦难母亲形象 •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写落后农村的典妻 制 •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艾青《大堰河— 我的保姆》 3、心理畸形的母亲形象 曹禺《雷雨》繁漪 《原野》焦母
• 《桂花蒸阿小悲秋》中丁阿小,把对生活之苦
累的怨恨全撒在儿子身上,认为儿子是累赘。
• 《白玫瑰与红玫瑰》佟振保的母亲,到处宣扬
儿媳妇不中用,无视振保对整个家庭的牺牲和奉 献,加剧家庭的矛盾
• 《留情》杨太太、《心经》段绫卿
• 2、愚昧型母亲形象
• 《倾城之恋》白流苏的母亲两劝女儿出嫁:一次 劝她回已离婚多年的前夫家守节,;一次劝她去 香港,豪不理会女儿是去当情妇,而不是去结婚。 • 《十八春》许世钧、吴翠芝的母亲,因门第观念、 世俗偏见拆散了许世钧与顾曼桢,促成了许世钧 与吴翠芝的婚事,可是吴翠芝却说:“世钧,怎 么办,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
论张翎小说中的母女关系
现实的原 因 , 史的原 因是母 亲过往 的疼痛 .现实 中的原因是权 力 历
《 山 》方 延龄 眼中 的母 亲不识 字 ,只会韫钱 。 “ 金 阿妈 在家 吃饭 的时候 ,饭桌上 的空气密 实得像一堵 墙 ,延龄要 在那样 的墙上 凿开一个洞 ,插进她 的话题 ,只觉得生 涩吃力——尤其 是一个 牵涉
女都有着属 于 自己 的故事 。女性拥有 共 同生 理体验 和心理体验 ,因 竹影之 间的关系在 小说书写 的不是很 多 ,但是从一个 细节就可 以知
此女性笔下所描 绘 的母女关 系更为 真实 、多 样 。张翎 笔下的母 女关 道她们之 间的关系是 漠然 的。 “ 准备行 装那段 日 子里 ,母女之间 出 系书写 ,总是充斥着漠 然和隔膜 的开始 ,而以血缘深 情 的认识 、理 现 了一些 少有的平 和和融洽 。 自从沈 远的事后 , 女俩几乎到 了冷 母
创伤都不愿意 与母 亲说 ,心存 芥蒂 。双胞胎姐 姐萱 宁则认为母 亲把 敌对和漠视 心理 的。这也是一 个时代 的悲哀 。是那 个时代里女人 的 所有的爱都给 了蕙宁 ,从小就 得谦让 蕙宁 。到后 来 的婚 姻也如此 。 悲哀 ,生下 女儿和作 为女儿 的悲哀 。她们在男权社 会秩序下 ,得不 在物质供应 十分短缺的年代 , 亲把 留给蕙 宁吃的半块 米糕给 了萱 到也有 的权 利和地位 ,没有能 力去反抗 男权 ,却把 伤害带给 自己的 母
欲望下的造成 的疏 离感 ,即童 年的创伤记 忆 。 童年 的创伤 记忆 是最 难抹 平 的 ,它可 能会 终身 相伴 。蕙 宁 、
江涓涓 、竹影 、方 延龄 、灵灵 在童年 时看到 了母 亲扭 曲的一种生命 到钱的话题 。”母亲猫 眼做招待 的职业让 方延龄瞧不起 , 家里 没人 形态 。蕙宁在洗澡 时被龙泉误认 为是母亲 飞云 ,说出 了一些 轻浮 的 瞧得 起猫眼 , 是都靠 她挣的钱 生活 。方延 龄从小不爱学 习 ,爱打 但
论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
读·闻·观38论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车文利摘要:无论古今,提到母亲,皆是圣洁、无私的化身,张爱玲作品的出现让人们逐渐发现了伟大母爱的另一面,如同恶魔一般的母性被写在了张爱玲的文字中。
这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另类,这是开始重新审视母亲形象的重大一笔,母亲的形象一反传统的圣洁与美好,冷漠、自私的形象隐藏在传统母亲形象的面纱之下。
关键词:张爱玲;母爱;颠覆作家张爱玲从不追随主流,她开启了母亲形象的另类书写,将母亲与“神圣”“无私”“含辛茹苦”的形象剥离开来,用“冷漠”“自私”“物质”等特质所取代。
一、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一)被金钱扭曲灵魂而泯灭亲情的母亲不论是《花凋》中的郑夫人、《琉璃瓦》中的姚太太、还是《十八春》中顾曼桢之母,她们都是自私、贪婪的化身,在亲情和金钱之间她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金钱。
儿女对他们而言,只是用来炫耀和追名逐利的工具,为了利益,她们可以牺牲儿女的婚姻、幸福甚至生命。
这些母亲的形象无疑是自私庸俗、让人厌恶的,她们泯灭了一个母亲应有的爱和责任。
(二)冷漠、自私的母亲形象《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蜜秋儿和《倾城之恋》白流苏之母看似是爱孩子的,但其实她们的爱是冷漠的、自私的。
蜜秋儿婚姻生活的不幸使她产生了畸形的心理,只想把女儿永远地留在身边,不想让女儿拥有美满的婚姻;而白夫人为了逢迎儿子,对白流苏的哭诉“一味地避重就轻”,排斥女儿,两位母亲的自私和冷漠都直接造成了女儿的悲剧。
(三)庸俗的母亲形象在张爱玲的作品里,除了冷漠自私、被金钱控制的母亲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母亲形象,她们平凡、普通,愚昧无知。
如《心经》中的许太太,丈夫屡屡出轨,甚至与女儿越过了父女之情的界限。
但许太太选择了忍气吞声,甚至还在为家人寻找退路。
许太太在传统世俗的面前,不仅对伤害已无动于衷,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自尊踩在脚下。
(四)变态疯狂的母亲《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
曹七巧本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被贪财的哥哥嫂子嫁给了姜家从小就瘫痪在床的二少爷。
张爱玲之母:我是母亲,但不只是母亲
张爱玲之母:我是母亲,但不只是母亲作者:汪微微来源:《百家讲坛》2019年第14期在张爱玲的笔下,黄逸梵算不上一位好母亲。
她自私。
在张爱玲姐弟俩三四岁、正需要母亲倾力陪伴和照料时,她却当起甩手掌柜,任性地出国游学。
她冷漠。
亲生儿子抱着一双破球鞋投奔她时,她以没能力再养一个孩子为由,理智得近乎无情地将他拒之门外。
她刻薄。
对张爱玲出口便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自生自灭。
”她爱慕虚荣,贪图享受。
她外出旅游总会选择豪华酒店来住,却让女儿在贵族学校里过着贫困的生活。
诸多生活琐事被张爱玲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并流传开去,以至于当下公号写手在写到她们母女时用了这样触目惊心的标题—张爱玲:妈妈吻过很多男人的胸膛,却不曾吻过我的脸颊她给了张爱玲惊世的才情,却毁了她的一生张爱玲与母亲:没有哪种爱不是千疮百孔这个裹着小脚走遍世界的女人,是让张爱玲既爱又恨的母亲……黄逸梵果真如此不堪吗?张爱玲对她的感情果真一路红灯吗?黄逸梵虽生在富贵之家,却是小妾的遗腹子,自幼养在嫡母名下,并没享受到正常的父母之爱,这让后来已为人母的她在面对自己的一双儿女时,总是显得疏离和冷漠—一个从未被温柔以待的人,真的很难学会温柔待人。
嫁给张志沂,本以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谁知两人的三观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同为名门之后且生长在旧式家庭,张志沂抽大烟、捧戏子、找姨太太,走的是清朝遗老之路,而黄逸梵骨子里却是新式女子,注重感情交流,向往現代文明。
眼瞅着自己快被无望的婚姻吞没时,她抓住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自救机会—小姑子出国留学需要有人陪,她和小姑子感情极好,并且她有钱,可以自费伴读。
于是,她变卖了一部分古董嫁妆,狠心抛下三四岁的儿女,随小姑子出国了。
这一年,她31岁。
她给自己取了“黄逸梵”这个新名字,庆贺自由的新生。
在国外,她学唱歌、绘画,凭借一双小脚也能畅快滑雪,活得生机勃勃。
37岁时,她和张志沂的矛盾继续升级。
【doc】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母亲形象
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母亲形象出置与娃业理论探讨胁施&StudyingAbroad浅析张爱玲《◎沈恒娟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摘要】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向以其爱情故事的传奇性I入注目,本文拟就文中的母亲形象做出分析.不同于主流评论家对张爱玲作品母亲形象的贬抑,本文重点分析父权文化道德压抑下母性生存的无奈,以及男权背景下母亲这一文化符号对女性的规定和塑造.【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母亲形象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倾城之恋》讲述了"一个自私的男人"和"一个自私的女人"在乱世中的故事.①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爱情,一直以来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的目光,却很少有人关注到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人们说起张爱玲作品中的母亲,首先会想起《金锁记》里的曹七巧——邪恶,变态的母亲形象.甚至有评论家由此认为张爱玲塑造的母亲形象构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巫母群像".她们完全丧失了"母亲"一词所应蕴涵的生命,慈爱,理解等等意义,彻底暴露出"母亲"一词所投下的阴影②——用荣格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的话说,就是"那个隐藏着的,受压抑的部分","那最大部分的卑劣与负罪人格".@事实上,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有着更为丰富和深广的含义.本文拟就《倾城之恋》一文,分析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1.自流苏之母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母亲兼有多重身份,一是离异之后寄居娘家的自流苏的生母,二是七小姐宝络的继母,同时她又是白家两位男性成员三爷四爷的母亲.作为一个旧式老太太,扮演好这么一个角色让她苦不堪言.作为流苏的生母,嫁给一个"有名的赌徒"已经是她人生一大悲哀,而丈夫公然纳妾更是曾经带给她许多烦恼,她深深知道遇人不淑的苦楚.所以流苏离异,她并没有给予女儿任何责骂或侮辱,而是收留了她.在当时,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白家这样的大公馆,女儿出嫁后离婚再回到府内是怎样羞辱门风的一件事.如果说流苏的三哥四哥同意她离婚是贪图她的财产,流苏的母亲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她也许只是联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身世,想尽自己所能给予女儿最后一点庇护.她对流苏应该是有信心的.以为她过几年会碰到一个如意郎君,或者像自己一样收敛脾气忍辱负重度过余生.不管流苏选择哪条道路,她都愿意给女儿一个自由的空间. 然而流苏年华渐逝,母亲也日益衰老,她不得不替流苏另做打算.流苏再婚眼看无望,那就只有回心转意重归而无检,皆此类也."阮籍主动找上门,对一个"生不相识"的女子"尽哀而去".何故?是对礼教的背叛,还是对美的哀悼?他做出一些常人不可思议之举,无非是想释放他长期积聚在内心的痛苦,而此等痛苦正是他扭曲灵魂的最动情的生动表现.阮籍是自由的天才,是中国社会中那些最富有独立思考精神,最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英分子之一. 这类人却往往受到摧残和打击.古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因此,文化史上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历代文化中那些最有才能和创造力的人物,如屈原,竹林七贤,李白,苏轼,辛弃疾,扬州八怪,都是以一种反文化的狂怪角色出现,而不被当时主导的正统社会文化所接纳.既然社会不充许那些富有创造性和主体意识的人存在,这些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扭曲.大多数人同化了,极少数侥幸有留下来的只好寻找适于生存的保护色,狂怪是最常见的保护色.看来,忽视个人价值,限制个性发展,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严重病症.在当今21世纪,如果人们一旦过分强调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是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性的健康发展呢?参考文献[1】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张凯之.中国思想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5j鲁迅.魏晋风度及文人与药及酒的关系.作者简介:陈军,男,现任教于张家港塘桥初级中学.夫门,否则必然是死路一条.无怪乎当流苏受到了三哥的羞辱来向她诉委屈的时候,她无奈地"翻身朝里睡了",并且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跟着我,总不是长久之计.倒是回去是正经.领个孩子过活,熬个十几年,总有你出头之日."④白母翻身朝里的那一刹那,心中必然是百感交集.她何尝不想给女儿一点安慰和支持,然而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旧式老太太,除了这一点点向旧传统屈服的经验,她又能给女儿什么呢?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哀正在于此.一代代龟缩在父权之下, 传承着奴化生存的教条.作为七小姐宝络的继母,白老太太更是秉承传统女性的美德,唯恐落下一句怨言.宝络是丈夫纳妾所生之女.在她身上更可以想象当年白老太太忍受的委屈.现在丈夫已死,小妾亦亡.按理说正是老太太复仇的大好时机.然而她却对宝络尽心尽意.徐太太为宝络说媒,白老太太忙前忙后,无比用心:"宝络这孩子,……真是我心上一个疙瘩.白替她操了心,还让人家说我:她不是我亲生的,我存心搁了她!"⑤而当四奶奶借口宝络是庶出要把范柳原这块肥肉割给自己的女儿时,白老太太却"只怕亲威议论她亏待了没娘的七小姐,决定……把宝络介绍给范柳原."非但如此,为了宝络这门亲事,老太太率领白公馆忙得人仰马翻."白老太太将全家的金珠细软,尽情搜括出来,……务必把宝络打扮得花团锦簇."⑥作为继母,亲生女儿的婚事晾在一旁,却对继女如此用心,对此我们只有一个解释,白老太太有着自己做母亲的准则:亲生女儿是离过婚的"败柳残花",搁在一边不会有什么闲话.待字闺中的继女如果嫁得不好,自己则要背负怨言.这种做母亲的准则从何而来,恐怕也得归因于传统父权文化对女性"三从四德"的教化.作为三爷四爷的母亲,白老太太全无《红楼梦》中贾母的权威.在小说中,三爷操纵着财政大权,家产被两个儿子吃喝嫖赌一点点蚕食败光.母亲只是一个家庭的符号,客人登门时前去应酬一番,此外没有任何意义.白老太太秉承着"夫死从子"的"美德",对于儿子非但无法加以管束,还要为儿子的过失承受儿媳的怨言.儿子不成器,儿媳牢骚满腹,女儿又婚姻不幸,当各方面矛盾纠结的时候,别说这傀儡一样的白老太太没有办法,即便她掌控大权,又该作何取舍?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体谅女儿的苦衷,也同情儿子的处境.无怪乎范柳原发来电报要流苏去香港时,"白老太太长叹了一声道,'既然是叫你去,你就去罢!'",⑦这一声长叹,既叹息女儿,又叹息儿子.一方面哀叹女儿赌掉了清白,只落得做情妇的下场,另一方面又哀叹儿子总算把妹妹扫地出门少了一桩负累.一个中国传统母亲心境的悲凉,我们如何能够体会?2.四奶奶出量与虹业Work&StudyingAbroad《倾城之恋》中另一位母亲形象,是金枝金蝉的母亲——四奶奶.这位自称"大户出身,什么世面没见过"的少妇,第一次出场就惹人生厌,冲着流苏指桑骂槐,冷嘲热讽.然而随后白老太太的一番话却让人对她生出几分恻隐之心:"你四嫂天生的强要性儿,……偏生你四哥不争气,狂嫖滥赌,……害得你四嫂面上无光,只好让你三嫂当家,心里咽不下这口气."⑧四奶奶本是王熙凤式的女中豪杰,假使换个环境,定能施展一番手脚,却嫁了一个不成器的丈夫,生生委屈成了小户人家的怨妇.接着,四奶奶对七小姐的一番话更让人心酸:"离婚岂是容易的事?……果真那么容易,你四哥不成材,我干嘛不离婚哪!我也有娘家呀,……可是这年头儿,我不能不给他们划算划算,……不能靠定了人家,把人家拖穷了.我还有三分廉耻呢!"⑨生为女人,出嫁之后就成了被娘家泼出去的水.婆家即便再无法忍受,丈夫即便再为非作歹,也必须强迫自己坚持下去,因为一旦离开,除了成为娘家人的负累甚至眼中钉肉中刺,别无选择.更可悲的是,四奶奶非但认识不到自己的悲哀处境,反认为这种坚忍是天经地义,是做人起码具备的"廉耻",将传统父权的道德枷锁心甘情愿地背负身上,终老一生.也许正是认识到身为女人的不幸,四奶奶为了两个女儿的婚事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想要撬小姑子的墙角.我们不能对四奶奶指责太多,因为她的内心最明白,对于他们那样的家庭,把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女儿不能进入豪门,那么今天的她就是女JL,'lf]明天的范本.她的所谓精打细算,无非只是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罢了.总之,作为四十年代妇女生活的典范文本,张爱玲的小说与时代背景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当我们对作品中那些或软弱或怪戾的女性批判的时候,也许首先应该审视一下女性生存的社会环境.她们生活在物质社会中,却没有机会创造丝毫的物质财富,失去了做人的独立性,而为人妻母的多重压力使得女性一点点磨蚀掉了做人的本性,成为背负着空洞能值的父权文化符号.注释:①林珊.无尽的苍凉——浅淡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悲剧色彩.南平师专,2005,(1).②傅克斌.扭曲的人性变态的心理——从张爱玲<金锁记>看曹七巧形象.语文学刊,2oo5,(8].③l德lc.GJ昏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④⑤⑥⑦⑧⑨张爱玲.张爱玲全集IM].花城出版社,1997.作者简介:沈恒娟(1981一),女,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助教,研究方向:女性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舔犊之 情 的母 亲普 遍存 在 的现 象动摇 了关于母 亲天 生会 养育 婴 儿这 一 木质 论 的观点 。 ” 代心 理 学 也 现
收 稿 日期 :09 0 — 5 2 0 — 9 1
张 盛春 . 郎艳 丽
(. 1四川 艺 术 职 业 学 院 , 都 6 0 0 ; . 庆 教 育 学 院 工 商 管 理 系 , 庆 4 0 6 ) 成 1 1 6 2重 重 00 7
摘 要 : 爱 玲 小 说 中的 母 亲 形 象揭 开 了笼置 在 母 爱 上 的温 情 面 纱 , 露 出母 性 中丑 陋 的 一 面。母 亲 不 再 是 圣 洁 、 张 裸 美 丽 的代 名 词 , 们 的 行 为 是 女 性 负 面人 性 特 征 在 外界 刺 激 下 的 直 接 表 现 , 求 取 生 存 , 她 是 自我 保 护 本 能 的 一 种 自然
刀. 揭开 了笼 罩在母 爱 上 的温情 面纱 , 裸露 出母 性 中
由原 始 的 自然 规律 和 自我保 护 的本 能支 配 的 ,当环
境压 力令 人无 法忍 受 时他会 做 出无 情 的 、机 械 的反
应 以维持 平衡 。 ”莎 拉赫 迪认 为许 多 物种 的杀 婴行
丑陋 的一 面。母 亲不再 是圣 洁 、 美丽 的代 名词 , 她是
活 中 , 如梅 腊妮 所 说 :守 着 儿子 , 正 “ 把得 家 定 。 ” 只
是 因子女对 她具 有 了功利 性价 值或 迫不 得 已 她 们
对子 女有 本 能 的爱 , 有本 能 的厌 恶 。美 国人 类 学 也
有 儿子才 能保 障她 在 家庭 中的身份 地 位 。当她被 雅 赫雅 打 出 门时 . 了孩子 , 一无所 有 : 除 她
反应。
关 键 词 : 亲 ; 为 ; 因 ; 能反 应 母 行 原 本 中图 分 类 号 : 0 . I 66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6 9 ( 0 0 0 — l 1 0 10 — 30 2 1 )2 0 1 — 3
母 亲 。 个无 比温 馨的 名字 。她 繁衍 人类 生命 , 一 养 育世代 子孙 : 有着博 爱 无私 的胸 怀 . 她 给了我 们无
界刺激 下 的直接表 现 生命 因 了母 体 的孕 育而 诞生 ,
人类 种族 也 因此 得 以繁衍 . 社会 发展 的角度 看 . 从 母 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造 生命 的行 为是伟 大 而神 圣 的 从个 体人 性看 , 母亲 生育 子女并 非具 有神 圣感 因为母 亲生 育有 时
望着 谁 ? 能不 敷衍着 他们 ?” 与雅 赫雅 的同居 生 怎 在
《 环套 》 中霓 喜关 爱 女 儿不 过 是 一种 感 情投 连 资 。虽 然 她 极 不情 愿 .但 为 了 防 老 .囤 积 一 点 人
力—— 最 无人 道 的囤积 .也 不得不 攒 眉蹙额 地去 购
买食 品 ,每个 月 邮寄 给 被关 在 集 中营 中的 儿女 们 。 “ 养儿 防 老 . 积谷 防饥 。 我这 以后 不 指望 着他 们 还 指
论 :在道 貌岸 然 的人 类文 明 背后 ,人真 正 的行 为是 “
限 的温 暖 和希望 。我们 用最 美 的词语 称赞 她 : 伟大 、
圣洁 、 丽 。而 在张 爱 玲 的小 说 中 , 爱 、 祥 的母 美 仁 慈
亲不见 了踪 影 , 之 以冷漠 的 、 换 自私 的 、 态 的面孔 。 变 如七巧扼 杀 儿女 、 虐待 媳妇 : 白老太太 无 视女儿 流苏 的 困境 ; 璐 谋 害 胞 妹 ; 太 太 诱 陷侄 女 的恶 行 等 曼 粱 等 。一 幕幕 淋漓表 现 的画 面让 我们触 目惊 心 .内心 掀起轩 然 大波 。母 亲 到底是 怎 样 的?张 爱玲 以冷 峻 的 目光 . 视 着 传 统 观 念 中的母 亲 形 象 . 审 以犀 利 的
证实 : 个 母亲 在 面对 子 女 时也 会 有恐 惧 、 恶 、 一 厌 仇 恨等 心理 .母性 中也 存在 着 隐秘 的负面 因素 。波伏 娃说 “ 亲对小 孩 的态度 完全 取决 于母 亲的处 境及 母 对此处 境 的反 应 ”这句 话也 即是 说母 爱是 有 条件 的 .母 亲 的行 为是对 不 同环境 的反 映结果 。对 于母 亲 的这 种行 为 .莱 昂 内尔 罗斯从 历 史学 的角度 研究 英 国 10 8 0年至 1 3 9 9年 的杀婴 情况 得 出了相 似的结
第 2 3卷 第 2期 21 0 0年 3月
重 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u n lo h n qn l g fE u ain o r a fC o g igCol eo d c t e o
Vo . No2 1 23 . Ma c 201 r h, 0
张爱 玲小说 中的母 亲行 为
善 良与恶 毒 的双 重 化身 . 千年 的女 性 神话 被 置 之 不
否 。
为 , 亲冷 漠 地伤 害 子女 。 一 定情 况 下 。 是 一 种 母 在 那
适 应而 非 病态 的举 动 。张爱 玲 笔 下 的母 亲 行 为 . 同
样是 出 自对环境 的 正常适 应行 为
对 于 张爱 玲 小说 中母 亲恶 毒 行 为 产 生 的原 因 . 普 遍论 者 认 为是 父权 制 性 别权 力 文 化 异 化 的结 果 。 而我认 为母 亲 的这 种行 为是 女性 负 面人性 特征 在外
她要 孩子 来证 明这 中间 已经 隔 了十二年 。她 要 孩 子来挡 住她 的恐 怖 。在这 一刹 那 ,她是真 心爱 着 孩 子 的。 苦些 也得 带着 孩子走 。 了孩子 , 再 少 她就 是
家莎 拉赫 迪 在 《 亲 的天性 》 母 中说 : 历 史 、 种 志 和 “ 人
人 口统计 学 中收 录了许 多 关 于母 亲 的个 案研 究 .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