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测评4

合集下载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

它塑造了我们的地理景观,影响了人类的活动,甚至还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高中生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对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和提升。

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降水等对人类活动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寒冷干燥的气候则限制了农业的繁荣。

此外,气候条件还会影响人类的居住习惯、交通方式和健康状况。

2、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河流、湖泊等也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人类倾向于在平坦的地形上建立城市和农田,而河流和湖泊则为农业和水上交通提供了便利。

同时,地形地貌还决定了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活动。

3、自然资源的影响:自然资源如水、土壤、矿产等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丰富的矿产资源则可以促进工业的繁荣。

此外,自然资源的分布还会影响人类的居住地和经济发展。

三、如何应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适应自然环境:人类需要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学会适应自然环境。

例如,在干旱地区,人们需要学会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

在寒冷地区,人们需要适应低温环境,采取保暖措施。

2、改造自然环境: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造自然环境。

例如,通过水利工程来改变水资源的分布,通过农业技术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但是,改造自然环境也需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的破坏。

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例如,在农业方面,我们需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在工业方面,我们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2)(1)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2)(1)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回答1~3题。

1.b、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2.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3.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

A.赣州B.武汉C.广州D.大庆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第1题,b、c两地均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

选项C正确。

第2题,在a、b、c、d四地中,d地位于河口处,便于河海联运,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

选项D正确。

第3题,赣州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处,大庆是在石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城市区位与b地(b地位于干、支流汇合处)相似的是武汉。

答案 1.C 2.D 3.B读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4~5题。

4.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受温室效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增大的国家是()。

A.巴西B.埃及C.南非D.俄罗斯5.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B.全球各地均升温,但升温幅度不同C.温室效应主要与矿物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有关D.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比对小岛国家的影响大解析第4题,俄罗斯纬度位置较高,气候寒冷,温室效应有利于改善其热量条件,从而增大粮食产量。

第5题,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全球变暖是整体趋势,但不是所有地区的气温都升高;小岛国家面积小,地面的海拔低,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更大。

答案 4.D 5.C(2011·江苏地理,1~2)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整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整合提升 湘教版必修1

第四章章末整合提升一、河流流向的判断1.根据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河流在山谷中流动,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

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3.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4.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城市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工业与住宅区的区位,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食品厂等)应位于上游地区;会产生污染的工厂(如电镀厂、化工厂等)应位于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处等。

例1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等。

材料二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指出图中河流的流向。

(2)简述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原因。

(3)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选一处建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选________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选________处最合理。

(4)简要说明图示水环境功能区Ⅰ对Ⅱ、Ⅲ所起的作用。

答案(1)流向:自西向东流。

(2)原因: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3)丁乙(4)起到保护河流源头的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与市区的位置判断,取水口应位于河流上游,故河流自西向东流。

第(2)题,取水口应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第(3)题,垃圾填埋场应建在河流下游,减少对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垃圾发电厂主要考虑风向,华北地区的盛行风向为东南、西北风,故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第(4)题,Ⅰ位于Ⅱ、Ⅲ的上游,为水源地。

二、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和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例2墨脱公路工程于2012年竣工通车。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

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区域1965年和2012年地理简图,完成第1~2题。

1.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2.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的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 )A.A地B.D地C.E地D.F地解析:由图可知,B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利于村镇的形成和发展。

图中显示该地的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形成了D地和F地。

A、C两地交通便利,资源外运促进了其发展。

E地附近旅游资源丰富,因旅游而兴起,故矿产资源枯竭对其影响最小。

答案:1.A 2.C自然地理因素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B.bC.cD.d4.b城市的布局形态是( )A.放射状B.团块状C.条带状D.棋盘状解析:a处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以后的空间拓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冲积平原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

b地城市受河谷地形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沿河谷呈条带状。

答案:3.A 4.C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剖面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沿途穿越了许多高大山脉,图中代表唐古拉山脉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6.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④为动物迁徙留出生态通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5题,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自北向南穿越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

第6题,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避开多年冻土层和为动物迁徙留出生态通道。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必修1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

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

读图,回答1〜2题。

1 •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导学号:00040143】A. 地形与土壤B.地形与水源C.水源与土壤D.气候与植被2. 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A. 河谷地带B.塔克拉玛干沙漠C.山麓冲积扇D.吐鲁番盆地【解析】第1题,南疆地区气候干旱,山麓地带和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水源条件好,土壤肥沃,人口集中,地形和水源条件是影响村镇、农田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

第2题,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是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村镇集中。

【答案】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4•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

第4题,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温度不断降低,而现代则是温度上升,所以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吻合;现代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全球陆地面积缩小;由于该历史时期气温不断下降,故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南移。

【答案】电影《海底总动员》中活泼可爱的小丑鱼令人记忆犹新,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酸化使海洋中小丑鱼本世纪末可能失聪,而这也将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质量检测四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质量检测四湘教版必修1

阶段质量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如图表示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

该地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北纬28° 10'〜32° 13'、东经105° 11'〜110° 11 '之间。

读下列两幅图并回答1〜3题。

1 •左右两图所表示的聚落分布特点,分别是()A. 左图一一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一一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B. 左图——位于港口附近;右图——位于林区的边缘C. 左图一一位于交通线附近并沿交通线延伸;右图一一依山而建,垂直于等高线延伸D. 左图一一位于河流两岸;右图一一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2 .左右两图所示聚落,自然灾害危害较大的分别是()A. 左图一一干旱;右图一一洪水B. 左图一一洪涝;右图一一滑坡C. 左图一一泥石流;右图一一地震D. 左图一一地震;右图一一干旱3 .右图所示民居建筑多呈现为吊脚、架空的形态,比较适应当地()A. 湿度大、夏季多台风雨的气候特点B. 雨季持续时间长,多大风暴雨天气的气候特点C. 湿度小、多风沙天气的气候特点D. 湿度大、多雨,夏季特别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4〜5题。

4 •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条件恶劣B.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 资源贫乏,位置偏僻D. 地形地质极为复杂5. 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影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 河流B.气候C.资源D.地形读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植被变化表,回答6〜7题。

6.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 温暖干燥B.温暖湿润C.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7 .华北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化特征是()A. 趋向于干旱B .趋向于湿润 C .存在某种周期性D .趋向于温暖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孝感高级中学调考)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回答1~2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

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中国自然带会因为温度的上升而相应北移。

第2题,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

答案:1.B 2.A(2019·衡阳八中质检)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 m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以下的斜坡上。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的含义是( )A.滑坡、降雨量、崩塌B.崩塌、滑坡、降雨量C.降雨量、滑坡、崩塌D.降雨量、崩塌、滑坡4.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充沛,由图中曲线及降雨量数值可知a曲线应代表降雨量。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精选学习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精选学习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已知①②③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 个城市,④⑤⑥是比①②③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据此回答1~2 题。

1.受地形影响,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呈条带状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⑤2.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A.①-⑤B.②-④C.①-③D.都一样【解析】:第1 题,图中等高线反映了地形起伏状况,表示城镇图例的黑点大小反映了城镇等级。

这些信息如果不能准确读出,该题有可能错选D 项,误把乡镇⑤当作城市。

第2 题,因为①②③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 个城市,④⑤⑥是比①②③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而①③两个城市位于平原上,连接①③经济效益最佳。

【答案】:1.B 2.C墨脱公路工程于2019 年竣工。

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实现了公路通达。

结合右图,回答3~4 题。

3.关于在墨脱县修建公路的区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是墨脱公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B.资金不足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C.该地修建的公路为县级公路,等级较低,对技术条件要求不高D.该地地质条件复杂,有河谷堆积地貌、冰川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等4.关于该地聚落分布特点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在北部地势低,气温高B.分布在河谷取水方便,有便利的水运C.分布在北部地势抬升,降水较多D.分布在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是主要农业分布区【解析】:第3 题,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夏季多雨,不适合施工。

该地经济落后,但由于公路为国家投资,故资金不是最大障碍。

该地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对公路的建设和维护的技术条件要求高。

第4 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是其发展种植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因而其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而聚落则随农业的分布而聚集。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分层突破4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分层突破4 中图版必修1

C.耕地
D.地形
4.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解析】 第 3 题,读图可知,兰新铁路与天山南麓的 1 000 m 等高线大致平 行,且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铁路的修建和建成后的行车 安全;铁路没有经过城镇,且该区域河流水量小,耕地很少,故聚落、河流、耕 地都不是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故选 D。第 4 题,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 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 合理之处。故选 B。
【答案】 5.A 6.B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7.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2009 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 约 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为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图Ⅰ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Ⅱ为对应的 气候资料。




层 ·
章末分层突破
层 ·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 内,构建出的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影响交通运输线路走向 ②强冷空气入侵 ③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④矿产与城市 ⑤影响当前人类的生产生活 ⑥近代气温波动上升,全球变暖
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014·大纲全国卷)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 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 题。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总结4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总结4 湘教版必修1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总结4 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面为“2014年9 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C.火山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2.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图中地质灾害等级最高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和台湾山脉处,因此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

第2题,甲乙丙分别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为山区,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答案:1.A 2.D(2013·天津)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回答3~4题。

3.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4.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解析:第3题,图中甲地吹东北风,乙地吹东南风,丙、丁地吹偏南风,其中乙、丙两地吹向岸风;乙地受低压系统控制,根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所以乙处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

第4题,防治风暴潮可以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可以完善预警系统,修筑沿海堤坝,建设沿海防护林。

但能够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修筑沿海堤坝。

答案:3.B 4.C(2013·江苏)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素养评价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素养评价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单元素养评价(四)(第四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

据此回答1、2题。

1.“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 )A.谷地、平原B.盆地、平原C.高原、山地D.高原、谷地2.基多位于赤道,但居民家中都安装壁炉,其主要原因是( )A.冬季寒冷B.受寒流影响C.降水多D.夜晚寒冷【解析】1选C,2选D。

第1题,材料中提到的城市大多位于高原、山地。

第2题,基多虽位于赤道地区,但由于海拔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居民在家中安装壁炉来取暖。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导致图中铁路线的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有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3选C,4选A。

该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铁路线分布。

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11年地理简图。

读图,回答5、6题。

5.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6.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的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 )A.A城B.D城C.E城D.F城【解析】5选A,6选C。

由图可知,B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图中显示,该地的煤炭、石油丰富,对煤炭、石油资源的开发形成了D城和F城,A、C两地因独特的交通优势也形成了城市,E城附近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故矿产资源枯竭时,E城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

(2020·温州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7、8题。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湘教必修624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湘教必修624

章末整合提升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我国北方聚落和南方聚落有哪些不同?3.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形态和走向有什么影响?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近现代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3.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哪些影响?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有哪些?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什么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属性是什么?可以分为哪些类型?3.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影响产业布局?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2.自然灾害可能带来哪些危害?3.洪水与雨涝有什么区别?4.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5.治理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P 89~90活动1.(1)图4-3为山区的聚落,图4-4为平原地区的聚落。

山区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2)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2.原因: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纬度较低和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又因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

条件:从图文资料中可知,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开阔的山间盆地(坝子)中,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分成多股干流穿越城区,在这种特殊的地形、水源条件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3.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

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交通线也大多从这里穿过。

4.除地形之外,还有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交通、社会生产方式、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社会经济因素。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湘教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 湘教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概述,合理的是( )【导学号:00040128】A.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B.干旱期明显长于湿润期C.新生代以干旱气候为主D.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一致【解析】在地质时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体看来,在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答案】A2.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不属于这几次大冰期的是()A.震旦纪大冰期B.石炭——二叠纪大冰期C.第四纪大冰期D.侏罗纪大冰期【解析】在地质时期,地表经历了几次大冰期气候,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侏罗纪气候暖干,属于间冰期.【答案】D3.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A.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B.距今约1万年的人类历史时期处在地质历史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期的后期C.该图反映了小尺度气候变化D.这一时期的气温变化对现代气温没有影响【解析】图中反映了距今1万年的气温变化,属于大尺度气候变化,该时期处于地质历史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期的后期,这一时期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中图版必修120170911219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中图版必修120170911219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A.宽阔的平原地区B.深切的河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面D.凉爽的高山地区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与水源B.植被与土壤C.气温与降水D.日照与海拔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剖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沿途穿越了许多高大山脉,图中代表唐古拉山脉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4.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完成第5~6题。

5.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6.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下图示意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8.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生物体,长达2 000余千米,面积达20.7万平方千米,美丽的珊瑚吸引了世界大量的游客。

但近年来,这个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面临着渔业资源大量枯竭、大量珊瑚濒临死亡以及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的局面。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一):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卷)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一):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卷) 含答案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以及Q区域的等高线图”,完成1~2题.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的变化B.经度位置的变化C.海拔高度的变化D.海陆位置的变化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左下图),回答3~4题。

3.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较弱,易于开挖4.读右图,某铁路线规划要连接A、B两点,有Ⅰ线、Ⅱ线和Ⅲ线三种方案。

综合各种因素,正确的选择是( )A.ⅠB.ⅡC.ⅢD.Ⅱ和Ⅲ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性决定了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读“某地区的地貌类型示意图”,完成5~6题。

5.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6.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有()①太阳辐射的变化②海陆分布的变化③地形的变化④人类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A处为末次温暖期B.图中C处为现代温暖期C.图中B处为末次寒冷期D.图中D处表示未来2万年左右地球将出现一个新的温暖期读下图,完成9~10题。

9.若①是自然资源,②是能源,则③不可能是()A.常规能源B.水资源C.矿物能D.可再生能源10.若①是矿产资源,②是燃料原料,则③可能是( )A.煤、石油、核能B.铁矿、水能、沼气C.地热、天然气、煤D.石油、水能、铁矿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业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业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如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导学号:00040134】A.煤炭B.水能C.铁矿D.焦炭2.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 )A.水资源B.煤炭资源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C.水资源D.铁矿资源【解析】第1题,四个选项中只有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第2题,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地质成矿规律,但没有地带性规律。

第3题,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 1.B 2.B 3.D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着时代及科学技术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读右图,回答4~6题。

4.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B.②C.③D.④5.用煤炭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6.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A.①B.②C.③ D.煤变油【解析】煤作为能源,发热量低,污染大;用煤发电对消费地来说很清洁;水电站建设周期较长,但发电成本较低;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大;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相对很紧张,煤变油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方式。

【答案】 4.B 5.C 6.D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8.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7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测评4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萧山五校期中)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

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导学号:32980156】
A.a B.b
C.c D.d
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旅游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四地海拔都在50米以下,都临近河流。

其中a地位于河流交汇处的下游,具有三个方向的交通优势,a地地形平坦开阔,耕地多,居民区规模大,因此a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地形开阔平坦、河流交汇处是a地形成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 1.A 2.B
风水学是中国古文化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

其积极意义是引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选择一处适合生存的环境。

古代将河流的凸岸称为讷位。

读图1和图2,回答下题。

图1 图2
3.从现代角度看,图2中最适宜建筑港口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港口要求布局在水深的地方。

河流凹岸水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水深。

【答案】 B
4.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时首选公路,原因是( )
①公路施工难度较小,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②公路可能最大限度地连接聚落,方便出行③公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④公路运输投资小,运量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在山区修建公路比修建其他运输线路(如铁路)施工难度小,公路对各种复杂地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但缺点是运输量小,运费较高。

【答案】 D
读“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地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完成5~6题。

5.若海岸变迁仅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则由图中信息可知( )
A.早全新世至现代,气候先变冷,后变暖
B.早全新世气候最温暖
C.中全新世气候最温暖
D.现代气候最温暖
6.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导学号:32980157】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化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解析】第5题,阅读图例,注意海岸线的变化方向,中全新世海岸线都处于现在的陆地上,海岸线倒退说明该时间段气候温暖海域面积广。

从海岸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全新世以来气候先变暖后变冷。

第6题,气候的冷暖变化导致冰川融化速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海平面的变化,继而影响海岸地貌。

【答案】 5.C 6.B
7.寒潮有“功”也有“过”,寒潮带来的益处可能有( )
①有助于地表热量交换②强烈低温可冻死一些害虫③可缓解冬季旱情④能带来风力资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寒潮有助于热量交换;寒潮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杀虫剂,减轻来年病虫害;寒潮亦可带来风力资源,带来降水,缓解冬季旱情。

【答案】 D
8.美国和中国都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国家,寒潮是其经常遭受的气象灾害,但它能在美国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还有(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解析】北美中部平原纵贯南北,山脉多南北走向,使寒潮可长驱南下。

【答案】 C
(2014·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9.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选)( )
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
【解析】绿洲在沙漠戈壁中,河流水量小,故在此处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一定不是开发水能资源和进行水产养殖,而是保障城镇用水与农田灌溉。

【答案】AC
(2016·福建月考)“坪”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
A.①村B.②村
C.③村D.④村
11.下列各村通往M乡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
【导学号:32980158】A.①村B.②村
C.③村D.④村
【解析】第10题,根据题干中有关“坪”的含义,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④村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相对缓和,平坦宽阔。

第11题,对比四条线路,通往M乡的公路中,连接①村的公路线穿越的等高线条数最多,地势起伏最大。

【答案】10.D 11.A
二、综合题(共56分)
12.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

我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生存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 000立方米。

材料三中国七大水系中目前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 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1)由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什么?(6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

(8分)
(3)上海地处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目前也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12分)
【解析】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的特点及成因,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

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可从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约用水的工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方面入手。

【答案】 (1)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拥有量不足;水污染严重。

(2)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

(3)增强节水意识;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的水质;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30分)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根据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

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

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10分)
【导学号:32980159】
(2)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________季面积最小。

一般情况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
岛北部的北冰洋海域分布的海冰较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北航道为什么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6分)
(4)结合材料,我们应如何应对全球变暖?(10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取信息即可。

第(2)题,结合影响海冰形成的温度条件加以分析。

第(3)题,西北航线可缩短航程,节省时间、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4)题,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通过技术措施增强人类的适应性及对不利影响的有效应对等方面分析。

【答案】(1)①山地冰川融化加快;②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③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⑤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

(2)夏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3)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最短海上运输航线,经济价值非常高。

(4)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植树造林,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③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工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④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⑤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轻自然灾
害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