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合集下载

示范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示范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示范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气候差异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气候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气候的定义和分类。

气候差异性的原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

气候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差异性。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成因。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分析能力来评估学生对气候差异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地形差异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形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地形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地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平原、山地、丘陵等。

地形差异性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外力侵蚀等因素。

地形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地形模型和实地考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差异性。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不同地形的特点和成因。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和观察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分析能力来评估学生对地形差异性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水文差异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文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水文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水文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目标与素养1.阅读教材,说说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利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解释各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达到水平2的要求。

2.根据案例-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综合分析并说明环境污染对区域产生的影响和原因,试提出针对性措施,达到水平2的要求。

3.调查身边实际生态破坏问题(如水土流失),综合分析并说明生态破坏对区域或全球产生的影响和原因,试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评价案例中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达到水平3的要求。

4.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达到水平3的要求。

情境与问题1.通过教材中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

2.通过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的表现。

3.通过教材图1-11的示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领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通过生活中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5.通过教材图1-20、图1-22,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破坏的原因、表现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法、阅读法、讲授法、研讨法,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两大类别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通过案例法、讲授法、研讨法、读图法,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重点难点重点1.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成因。

2.说明生态破坏的危害及成因。

3.针对环境问题试提出具体建议并说明其意义。

难点1.归纳人类的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资料: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师:上述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是怎样出现的?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当今各种环境问题有一定了解,通过图片资料,更能向学生传递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紧迫性的信息。

地理课教案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课教案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课教案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课教案: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引言: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是地理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球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

人类活动则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行为和影响。

本节课将围绕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展开,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气候与农业:气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发展都会有所差异。

通过分析不同气候区域的农业发展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气候对于农业活动的影响。

2. 地形与城市发展:地形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不同地形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规模都会有所不同。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地形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3. 水资源与工业发展:水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对工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水资源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水资源对于工业发展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本节课的第二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1. 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最直接和显著的表现之一。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地区的工业污染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工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2.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破坏。

3.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是对自然环境影响最为深远的方面之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与组成1.1 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因素的总和。

1.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地形等。

1.3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讲解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强调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差异表现,如气候类型的分布、水文特征的区域差异等。

2.2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探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讨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改变。

第三章:气候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3.1 气候差异性的表现介绍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差异,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3.2 气候差异性的原因分析气候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的作用。

3.3 气候差异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阐述不同气候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如气候对植被分布、水文特征的影响等。

第四章:地形地势差异性及其影响4.1 地形地势差异性的表现解释地形地势差异性的概念,介绍不同地形地势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差异。

4.2 地形地势差异性的原因探讨地形地势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包括地壳运动、岩性差异、外力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4.3 地形地势差异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地形地势差异性对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第五章: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5.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价值。

5.2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关系探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 经济大国, 经济大国,起 步较晚 高技术工业, 高技术工业, 临海 型 _____型布局 种植 业 ______业为主 地狭人稠, 地狭人稠,分 沿海 布于______
返回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 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 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 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特征 地形 自 然 环 境 气候 植被 水文 矿产资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英国 日本 高原、低山、 高原、低山、丘 山地、 陵、平原交错分 山地、丘陵为主 布 海洋 性 海洋性 季风 温带_______性 海洋性_______ 气候 气候 _______覆盖率 森林 覆 草地 为主 ______为 高 河网密集, 河网密集,水量 河流短小, 河流短小, 丰富, 丰富,水流 水力 丰 _______丰富 稳定 _____ 煤、铁、 贫乏 石油 _______ 返回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适用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3.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概念和特征;2. 不同环境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了解不同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2.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图片和地图素材;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地球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例如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差异。

二、展示与讨论(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地理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差异,例如山地、平原、草原、沙漠等地貌特征。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理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情况等。

三、知识讲解(20分钟)1.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特征进行讲解,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要素的影响因素和差异性。

2. 分别讲解不同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气候对植被分布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地貌对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水文对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影响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描绘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地理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了解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其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宋必修三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

宋必修三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

高二地理导学提纲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执笔人:宋传冈审核人:王峰【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简要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点】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学习难点】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课前导学】一、通过知识结构课前阅读二、课前自测一、区域差异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完成:1、形成原因:2、表现: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和英国(一)、自然环境的比较读课本P10日本和英国地图,完成下列要求:1、相似性:2、差异性表现:3、产生的原因:4、日本、英国气候形成原因三、课前讨论(二)经济发展的比较:读课本P12英国、日本工业分布图,并结合日本和英国的自然环境差异,完成下列问题:1、相似性:2、差异性表现:3、产生的原因:4、日本、英国工业布局特点产生的原因:5、日本、英国农业布局特点产生的原因:【重、难点点拨】三、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1、读课本图1-2-8 完成下列问题: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及东部季风区:2、我国三大自然分区的划分依据: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课堂巩固】一、基础训练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3.有关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较平坦,海拔平均在500m以下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以森林草原为主D.均为外流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案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案

地理好望角学案第7期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一、区域差异1、形成原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相似性和差异性):一是自然地理环境,二是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地质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通讯、科技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两者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中纬度,气候比较湿润。

(2)区域差异:由于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方面的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非常显著区域要素日本英国地理位置亚欧大陆东侧,东临太平洋亚欧大陆西侧,西邻大西洋,东临北海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

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多火山、地震。

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是活火山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南北差异显著。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北大西洋流及西风的影响,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

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国土的2/3 ,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

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资源贫乏煤(伯明翰)、铁、石油(阿伯丁)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区域要素日本英国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农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高产值的园艺业为主工业及其布局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早期工业大都建在煤炭产区,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北海油田的开发带动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的发展;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具体分析:(1)农业生产的比较:英国: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畜牧业放牧和饲养并存。

1.1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1.1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制作:审核:日期:月日【课程标准】1、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3、了解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体会人地关系协调统一。

增强因地制宜的思想。

【教学重点】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教学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教学过程】模块一区域和区域差异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札记1、区域概念2、区域特点3、区域划分的指标4、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从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来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

阅读课本P4-P5,完成下列问题:1、区域: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的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3、区域划分的指标:自然、社会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差异:指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差异研究(1)研究方法:比较法(2)研究内容:A、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B、分析以上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3)研究意义: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模块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札记1、产生原因2、划分界线3、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特征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及地图册,了解基础内容2、引导学生把握每个自然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阅读教材P5-P7,结合左侧地图,完成下面的内容。

1、产生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影响。

2、自然区域划分依据:模块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札记1、产生原因2、划分界线3、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特征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及地图册,了解基础内容2、引导学生把握每个自然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与重要性1.1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定义解释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1.2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因素介绍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导致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1.3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如植被、动物分布、地貌等强调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特色第二章: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2.1 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点介绍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强调不同气候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2 气候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解释气候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举例说明不同气候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2.3 气候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介绍气候因素如何影响地貌和土壤的形成与分布强调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地貌和土壤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三章: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3.1 地形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等强调不同地形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解释地形因素如何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举例说明不同地形区域气候的差异性3.3 地形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介绍地形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强调地形因素对不同地区植被和动物差异性的重要性第四章:土壤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4.1 土壤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其特点,如黑土、红土、沙漠土等强调不同土壤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2 土壤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解释土壤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举例说明不同土壤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4.3 土壤对农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介绍土壤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和人类活动的分布与发展强调土壤因素对不同地区农业和人类活动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五章:水文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5.1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介绍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与特点,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强调水资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5.2 水文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解释水文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举例说明不同水文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5.3 水文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介绍水文因素如何影响地貌和土壤的形成与分布强调水文因素对不同地区地貌和土壤差异性的重要性第六章: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关系6.1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自然地理环境,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发展等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6.2 人类活动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解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和多样性举例说明不同人类活动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6.3 人类活动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介绍人类活动如何改变地貌和土壤的特性,如填湖造地、土地开发等强调人类活动对不同地区地貌和土壤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七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方法7.1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方法概述介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主要方法,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实地调查等强调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7.2 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应用强调实证研究在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研究中的重要性7.3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评价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research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 differences强调评价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第八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应用8.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探讨如何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强调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8.2 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解释如何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8.3 区域发展规划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关系探讨如何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强调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九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案例分析9.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选择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案例,如某个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介绍分析该案例的方法和过程9.2 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展示案例分析的结果,探讨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强调案例分析在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中的重要性9.3 案例分析的启示与建议总结案例分析的启示,提出改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建议强调在实践中应用案例分析的必要性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总结总结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对实践的意义10.2 展望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未来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研究的可能方向和挑战强调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定义与重要性重点环节二: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因素重点环节三: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具体表现重点环节四: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五: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六:土壤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七:水文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八: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关系重点环节九: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方法重点环节十: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应用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1)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2)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3)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
人类崇拜自然。
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
(1)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光照。
(2)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
①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模块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札记
1、地理环境的概念
2、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材料,分析欧洲民居墙壁厚度变化的特点,最后总结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2、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列表比较四个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工业社会阶段:
(1)这一时期,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又有哪些呢?
资源、交通。
(2)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3)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
煤:鲁尔区;铁:芝加哥、鞍山;石油:阿伯丁、大庆、克拉玛依、东营。
交通:日本、新加坡。
(4)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工业区呢?为什么?
不一定,交通便利的地区也可以形成工业区。因为现代交通中运输量与成本不断降低。
(5)深度思考:是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一定能形成工业区呢?为什么?
不一定。必须具有便利的交通。
4、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定义。

2. 解释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原因。

3. 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

章节二:气候差异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内容:1. 解释气候差异性的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章节三:地形差异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地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1. 解释地形差异性的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区地形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地形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地形的特征。

章节四:水文差异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文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水文的特征。

教学内容:1. 解释水文差异性的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区水文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水文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水文的特征。

章节五:生物差异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生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1. 解释生物差异性的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区生物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生物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生物的特征。

章节六:土壤差异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特征。

教学内容:1. 解释土壤差异性的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土壤差异性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特征。

章节七:植被差异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被差异性的原因。

高中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高中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高中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课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区域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日本、英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区域内部的共同性或相关性,理解区域间的差异性,学会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差异。

2.过程与方法:运用日本、英国区域差异的案例分析,学会研究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并能将地理原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借助“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和“东、中、西部经济区图”,列表比较我国的区域差异,培养利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差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会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学法指导】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比较法。

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可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并探究其原因;人类活动差异比较可以从农业生产类型和生产方式,工业,人口与城市,经济等方面。

【教学重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教学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比较强;(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

同学们想一想,造成南北方民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区域的相关知识。

(新课讲授)(一)区域差异1、形成原因: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8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讲区域差异与发展教案

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8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讲区域差异与发展教案

第一讲区域差异与发展考纲展示考情汇总备考指导1。

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本专题考查点集中在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表现及原因等方面结合实例学习区域的含义,用对比的方法学习掌握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区域的含义[基础知识填充]1.含义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特征(1)整体性: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差异性: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3)可变性: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4)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5)开放性: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具有联系.[学考真题对练](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B[黄河流域属于河流流域的划分;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寒带属于热量带的划分,A项错误;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属于行政区划分,云贵高原属于地形区的划分,D项错误。

热带和温带属于热量带的划分;江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C 项错误;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都属于干湿地带的划分,应属于同一类指标进行的归类,故选B。

]区域相对一致性的含义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并非是区域内部地理要素的绝对相同,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在旱地,区域内部只是求大同而存小异。

[最新模拟快练](2019·广东省惠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回答1~2题.1.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地理1.2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中地理1.2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5、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日本和英国矿产资源条件有何差异?
二、经济发 展的比较
1、阅读课本P12图1-2-5、7,比较日本和英国农业有何差异?
2、阅读课本P12图1-2- 6、8,分析日本和英国工业布局具体差异有哪些?
3、和英国相比,日本是怎样扬长避短、降低资源匮乏的不利影响发展经济的?
《认识区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差异的含义。
2、运用地图或资料,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3、说 明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并分析区域差异。
【问题情境】
一.区域差异
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位置、位置,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地貌、水文、 土壤、等方面的差异。
(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等方面的差异。
【我的疑问】
【自主探究】
一、自然环境的比较
1、读P10图1-2-4,总结日本和英国的位置(范围)有哪些异同点?
2、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类型,对比分析日本和英国气候类型及特点?
3、读P10图1-2-4,对比日本和英国地形有何差异?
4、日本和英国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植被分布和水文有何差异?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读右图回答:
甲、乙、丙自然区的名称以及之间的界线分别是什么?
2、秦岭—淮河是 我国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尽可能说出更多的答案)?
备注
【课堂检测】
1、影响英国和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形D.人类活动
2、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影响;3.掌握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自然地理环境定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观察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环境差异性的思考,并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2. 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如气候环境、地形环境、土壤环境等。

3. 分组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研究,使用观察法、实地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并记录下来。

4. 分享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延伸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在不同地区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地理环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理解和分类的准确性,对于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的运用能力。

2.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研究和分享讨论过程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2.研究材料和记录工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并组织好学生的小组研究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发言。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2.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其差异。

3.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的成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表现(1)自然环境: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出现差异。

(2)人类活动: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差异。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渔业资源丰富。

(2)差异性:1.划分依据及成因(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

(2)成因: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 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降水: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具体划分(如下图)(1)三大自然区名称:a 东部季风区,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青藏高寒区。

(2)界线:①a 与b 界线Ⅰ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②a与c界线Ⅱ大致与横断山脉吻合。

③b与c界线Ⅲ大致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吻合。

[问题探究]1.对比教材P10图1-2-3,图1-2-4,探究下面问题。

探究1 日本和英国气候差异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提示: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明显的季风气候。

其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影响,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探究2 在农业生产上,为什么日本以种植业为主,而英国以畜牧业为主?提示:日本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而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g2dl04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二课时)

g2dl04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二课时)

课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边界和区域差异。

过程与方法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整体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学习,形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认识,并学会用这种认识去全面分析事物的方法。

※【问题导学】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形成我国三大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和两大要素。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吻合,大致以山脉、山脉、阿尔金山和山脉为界。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交流展示】1.我国东部季风区与外流区的界线一致吗?是怎样划分的?2.秦岭----淮河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你能说出哪些界线都从此经过吗?※【迁移应用】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是 (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D.东北平原※【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1---3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原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二、综合题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区域C为区,D为区。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其成因;(3)能够分析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实例,观察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3)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3)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其成因;(3)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2)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3)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2)实例和地图;(3)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学生准备:(1)预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2)准备实例和地图;(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2)提问:自然地理环境是否相同?为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其成因;(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3. 课堂讨论:(1)教师展示实例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学生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3)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环境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2. 收集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实例和地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六、教学拓展与实践活动1.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地理环境考察,如山地、平原、湖泊等;(2)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小组研究:(1)学生分组研究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每组选择一个特定区域,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3)各组汇报研究成果,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课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区域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日本、英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区域内部的共同性或相关性,理解区域间的差异性,学会区域差异
的比较方法;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差异。

2.过程与方法:运用日本、英国区域差异的案例分析,学会研究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并能将地理原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借助“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和“东、中、西部
经济区图”,列表比较我国的区域差异,培养利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差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会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比较法。

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可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并探究其原因;人类活动差异比较可以从农业生产类型和生产方式,工业,人口与城市,经济等方面。

【教学重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教学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比较强;(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

同学们想一想,造成南北方民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区域的相关知识。

(新课讲授)
(一)区域差异
1、形成原因: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自主探究)自学教材内容,归纳区域差异的表现。

(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和英国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分析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并总结出区域差异比较的方法。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产生的原因:
具体表现: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产生的原因:
具体表现: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并分析原因。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
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
重点解析:
1、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
解析: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
解析: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吗?
提示:英国和日本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许多农产品都需要进口。

4、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
提示: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利用沿海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形成了“临海型"的布局形式;但英国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

5、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提示:农业比重都很小,说明农业都不占重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第二产业次之,说明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6、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提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

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

7、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产生原因有哪些?
(1)气候:两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岸,由于处在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英国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

但由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多汁的牧草长得很好,乳畜牧业比较发达。

日本属于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冬季较为干燥,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众多,农民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地形: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因此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所覆盖。

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平原狭小使耕地面积很小,农民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并大力发展水利。

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和蔬菜。

英国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替分布。

森林覆盖率低,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区域比较方法:
(1)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多种方法,不同区域比较方法是不同的。

(2)比较区域环境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

(3)区域比较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4)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

(5)经济发展的比较主要从经济发展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1)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

(2)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

(3)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1)
(2)
(3)立法管理:加强国土立法,实行科学管理
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农业走向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业: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
交通: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
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