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统监统治下的清韩关系

合集下载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也称李氏朝鲜、李氏王朝,简称李朝。

下面店铺分享了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一起来制作吧。

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1868年日本名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与之一水相隔的朝鲜首被其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宗藩关系结束,日本毫无忌惮地入侵朝鲜。

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朝鲜降为其保护国,1910年则进而吞并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败亡,朝鲜亡国36年。

在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一般朝鲜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自不堪言,即使是朝鲜李氏王室,其遭遇之悲惨,也令人不忍卒读而掩卷。

如今,这个古老的家族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如果我们花些时间拂去历史尘埃,追寻一下这个家族的成员们亡国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感悟到比怀古者几声唏嘘更多的东西。

高宗李熙:战栗中度日的国王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朝鲜朝(因王族姓李,故俗称李朝)于1392年建立,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时止,传王27代,有国519年。

也许是“汉阳地脉”已尽,李朝晚期同我国清末爱新觉罗氏一样,王室虚弱到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地步。

1863年32岁的哲宗突然死去,仍无后,正当金氏戚族集团为接班人问题动脑筋时,一直与之处于争权状态的丰壤赵氏戚族势力抢先把传国玉玺抢到手,同王族旁支兴宣君李昰应合谋,把兴宣君的次子12岁的李熙扶上王位,这便是李朝第26代王高宗。

为了确保权位,防止戚族再次弄权,在高宗15岁时,大院君有意为他选了一位出身于败落家庭、家族人丁稀疏的闵氏女为妃。

不意这位闵妃却非同小可,其城府与心计一点也不亚于大院君。

她很快便组织一支政治力量同乃翁展开角逐,大院君的十年政权最后竟被这位23岁的小女子闵妃颠覆了。

就在朝鲜王室内翁媳之间展开恶斗的时候,外部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大变局。

在这个背景下,朝鲜开始从“隐遁亡国”变为大国势力的接合部和撞击点。

1868年日本实现明治维新。

1875年日本势力登陆朝鲜,中国作为宗主国在朝鲜同日本进行了20年的激烈对抗,最终败北。

中韩东海争端

中韩东海争端
其后.朝鲜政府否认1887年中期第二次勘界成果,复议派员重新勘界。但北洋大臣李鸿章却因故未能即时秉奏清帝,只是于4月末电令清驻朝鲜通商委员袁世凯转知朝鲜政府:“白山勘界事,韩如别有意见,可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裁处”。[6]
朝鲜政府后来也不再要求重新勘界,清政府也没有要求与朝鲜政府商谈勘界之事。双方代表于1888年在这一地段竖立“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十字界碑。但后来两国所立的十字界碑也为人所毁。第二次勘界也无果而终。
大清
烏喇總官穆克登
奉旨查邊至此審視西為鴨綠東為土門故於分水嶺上勒石為記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
此次勘界过程中,各种纰漏层出不穷,给后来的中朝边界争执埋下了祸根。首先,朝鲜接伴史朴权和李善溥因年老体衰,无法全程陪同,只好令手下官员和译员同去[3],这为后来所立碑文的权威性带来了挑战。其次,穆克登系军人出身的一介武夫,对国境勘查技术和相关知识所知甚少,不仅没能找到图们、鸭绿两江的正源,更在将其后的边界立标过程完全委托于朝鲜官员,使所划边界对中国极为不利。▼
总体来看,中朝两国边界争议主要集中在边界的划定和所谓“间岛”地区的归属上。而所谓的“间岛”问题正是源于边界的划定和日本的介入。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中朝边界争端的由来和“间岛”争议问题。
一、中朝边界争议由来
(一)清时期中朝第一次勘界
明朝和李朝建立之初,中朝两国边界即明确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河▼。清代,中朝两国疆界依然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两国从无异议。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皆发源于长白山(朝鲜称“白头山”),长白山天池为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三江源头。鸭绿江、图们江中游以下河宽水深,两国边界分明,但两江,尤其是图们江上游至江源地带,河多水浅,边界不明,源头不清,因此,屡有边民非法越境,造成边界纠纷。为解决边界纠纷,1712年,穆克登奉康熙帝之命,与朝方接伴史朴权和咸镜监司李善溥赴长白山查边。5月15日,穆克登在长白山顶分水岭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源头立审视碑[1]。碑文[2]如下:

韩国起源及韩国历史

韩国起源及韩国历史

1863年,朝鲜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史称朝鲜 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 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 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 舰。
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 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朝鲜改革派在日本政党 协助下,策动了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 攻入王宫。闵妃化装成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 下,中国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 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670-676年新罗与唐朝的战争后,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小部分 领土,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 统治。
9世纪,新罗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立后百济国, 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立[泰封国(先 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政权,定国号“高丽”,史称 “王氏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新罗于935年被王氏 高丽所灭,新罗时代结束。
1231年,高丽蒙古战争,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1258年,崔氏政 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蒙古则答应撤军。元朝建立后,不肯降 元的三别抄继续发动抗元战争;1273年,元军占领济州岛,高丽 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 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朝鲜王朝时期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 附明朝,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1392年,废 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全文)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全文)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订立双方:清政府、日本1909年9月4日大清国政府及大日本政府,顾念善邻交谊,彼此认明图们江为中韩两国交界,并妥协商定一切办法,俾中韩两国边民永远相安,共享幸福。

所订各条款并列于左:一、中日两国政府彼此声明,以图们江为中、韩两国国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起至石乙水为界。

二、中国政府俟本协约签定后,从速开放左开各处,准各国人居住、贸易。

日本国政府同于各该埠设立领事馆或领事馆分馆,其开埠日期应行另定: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

三、中国政府仍准韩民在图江北垦地居住,其地界四址另附图说。

四、图们江北地方杂居区域内之垦地居住之韩民,服从中国法权,归中国地方官管辖裁判。

所有应纳税项及一切行政上处分,亦与中国民同。

至于关系该韩民之民事、刑事一切诉讼案件,应由中国官员,按照中国法律秉公审判。

日本国领事官,或由领事官委派官史,可任便到堂听审,惟人命重案,则须先行知照日本国领事官,到堂听审。

如日本国领事官能指出法律判断之处,可请中国另派员复审,以昭信谳。

五、所有图们江北杂居区域内韩民之地产、房屋等,由中国政府与华民产业一律切实保护,并在沿江择地设船。

彼此人民任便来往,惟无护照公文,不得持械过境。

杂居区域内所产米谷,准韩民贩运,如遇歉收仍得禁止,柴草援引照办。

六、中国政府将来将吉长铁路接展造至延吉南边界,在韩国会宁地方与韩国铁路连络,其一切办法,与吉长铁路一律办理。

至应何时开办,由中国政府酌量情形,再与日本国政府商定。

七、本协约签定后,本约各条即当实行。

其日本统监府派出所及文武人员,亦即从速撤退,限于两月内退清。

日本国政府在第二款所开商埠,亦于两月内设立领事馆。

为此,两国大臣各奉本国政府合宜委任,缮备汉文、日本文各二本,即于此约内签名盖印,以昭信守。

宣统元年七月二十日明治四十二年九月四日大清国钦命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梁敦彦大日本国特命全权公使伊集院彦吉附件外务部致日本公使照会为照会事:本日签字之协约第二条内开:商埠地段及埠内工程、巡警、卫生等事,由中国政府自行办理,其章程亦由中国自定。

日韩恩怨,幕府政治渊源

日韩恩怨,幕府政治渊源

日韩恩怨,幕府政治渊源1896年设计建造的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本部,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本石町。

日本银行,大阪分行。

南宋时代是中国经济的巅峰时代,使用南宋货币的国家包括金,西夏,日本,以及其他很多国家。

708年,日本首次制造货币,先后发行12种铜币,使用很少。

天皇朝廷最后干脆不发行日本货币了。

11世纪,铜钱,大米,丝织物,分别在流通领域占一定的比例。

日本经济仍然属于自给自足形态。

12世纪,南宋与日本,贸易高度发达,日本大量采用南宋铜钱,镰仓幕府(1185-1333)承认南宋货币。

17-18世纪,江户时代(1603-1868)的日本,只与清国,朝鲜和荷兰贸易,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

18世纪,由于大米的丰收和歉收对经济影响很大,1730年,日本建立大阪期货交易所。

19世纪,日本建立了第一个商业银行和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都是同一批人创办的。

资本主义之父渋沢栄一涩泽荣一(渋沢栄一,1840-1931年)原来是德川将军身边的武士。

1867年,德川幕府,薩摩藩和佐賀藩参加了第二届巴黎世博会,26岁的涩泽荣一作为德川庆喜将军的幕臣参加了这次世博会,与会的日本人都受到巨大的震撼和冲击。

右图:左为1866年参展前段的涩泽荣一,右为第二年1867年的涩泽荣一,第三年,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他进入大藏省就职:日本人做事决断很快。

1873年8月1日,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銀行成立,涩泽荣一任社长(1943年与三井银行合并成为帝国银行,1971年与劝业银行合并成为第一劝业银行)。

1878年5月10日,涩泽荣一等人申请成立东京股票交易所(東京株式取引所),5月15日批准,6月1日开始营业:不到一个月。

当时这家交易所只有交易员76名,职工14人。

全部资本金20万日元,股东人数95人。

涩泽荣一的原则:“不求私利,唯图公益”。

19世纪,日本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起步,明治政府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通过股票市场调剂资金,各种轻工产品大量出口欧美,尤其是丝绸制品,形成很大的贸易顺差。

大韩帝国皇帝时期

大韩帝国皇帝时期

大韩帝国皇帝时期(1907-1910)纯宗即位四日后,7月24日,在京城的日本外相林董和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将韩国总理大臣李完用唤至统监府,交给他事先拟好的七款《日韩协约》草案。

李完用立即召开内阁会议,一字不动地通过了这一协约,当晚李完用在伊藤住所签字,史称《丁未七款协约》(第三次日韩协约)。

协约内容是:第一、韩国政府在改善施政方面,必须接受统监的指导;第二、韩国政府制定及采取重要的行政措施,均须事先得到统监的同意;第三、韩国的司法事务,须与普通行政事务区分开;第四、韩国高等官吏的任免,须经统监同意;第五、韩国政府应任命统监所推荐的日本人为韩国官吏;第六、不经统监同意,韩国政府不得聘用外国人;第七、废除明治37年(1904年)(编者注:清光绪三十年)8月22日签订的《日韩协约》第一条(即废除日本人为财政顾问制度)。

该协约还附有秘密《备忘录》,其要点如下:一、除保留一个大队兵力担任皇宫守卫外,其余韩国军队全部解散;二、韩国政府应任命日本人担任各部次长(相当于副部长),内务部警务局长、内阁秘书长、各部秘书官及各道事务官等;三、韩国聘用的一切顾问,均予解聘;四、由日本人和韩国人共同组成最高法院由日本人担任院长和总检察长;3个高级法院,由5个日本人分别担任审判官、检察官和书记官,8 个地方法院,由日本人担任院长和检察长;131个区法院,审判官和书记官中各有1个日本人;五、新设9个监狱,由日本人任典狱官。

7月27日,日本又迫使韩国卖国政府公布《新闻法》,7月29日,发布《保安法》,剥夺了韩国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一切自由。

3月1日,开始强行解散韩国军队。

这一行动激起了第二次反日义兵斗争。

从此,开始了由日本人作为次官,实际掌握中央及地方行政大权的时期。

为加速吞并韩国,日本在韩国加强了军事警察统治。

统监府成立时,在韩国的日本宪兵约有800人,1907年(编者注:清光绪三十三年)末已增为2千多人,1908年(编者注:清光绪三十四年)更达到8,600多人,宪兵特务遍布韩国各地。

日本与朝鲜的千年恩怨

日本与朝鲜的千年恩怨

日本和朝/韩才是千年宿敌,中日根本算不上世仇先看一看日本与朝鲜之间爆发的战争次数真实性有争议的神功皇后三次征韩就不写了,因为按照传统说法,神功皇后是公元二世纪到公元三世纪的人物,但是根据现代研究认为,她应该活跃于公元四世纪。

所以时间上对不上。

345年—497年的152年时间里,倭人先后22次入侵新罗。

391年—404年的十三年时间里,高句丽与倭爆发了战争,高句丽人对这场战争的史料记载成了“倭寇”一词的最早出处。

最后高句丽获胜,但是倭人一度推进到了今天平壤所在的地方。

六世纪前中期,倭国在三十年时间里14次入侵新罗。

663年,倭国、百济联军与唐、新罗联军大战白江口。

倭国名义上是来援助百济复国,实际上还带有控制百济、重建朝鲜半岛南部统治范围的目的。

结果是倭国败退,新罗成为半岛上最强的国家。

811年—997年,来自朝鲜半岛的海盗先后四次袭击了日本九州的沿海地区,史称“韩寇”或“新罗入寇”。

日本的“神国”思想也由此催生。

1274年—1281年,高丽配合蒙古先后两次入侵日本九州。

高丽人在元朝军队中的比重非常大,占据了差不多一半的数量。

而且元军中的一些高级指挥官也是高丽人。

因此在日本有“蒙古高丽联军”的说法。

1350年—1391年,倭寇至少对高丽发动了303次入侵,一度让高丽没有任何还手之力,高丽首都开京的门户都一度被倭寇攻陷(这个时期的倭寇和后来明朝嘉靖大倭乱时期的倭寇有所不同。

入侵高丽的倭寇很多都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南朝势力下属的九州恶党,恶党是南朝与北朝作战时的主力,因此可以说是正规军当了回强盗。

)1389年,高丽入侵对马岛1396年,朝鲜入侵对马岛1419年,朝鲜入侵对马岛,终于迫使对马岛宗氏家族向自己投降称臣。

日本国内也一度因为朝鲜攻击对马岛的行为而风传“高丽将和蒙古再度入寇”的谣言。

1510年,三浦倭乱爆发。

已经成为朝鲜藩属的对马岛岛主再度派出4500人的倭寇发动入侵。

此后又爆发了楸子岛倭变、东莱盐场和蛇梁镇倭乱以及乙卯倭变。

朝鲜通史

朝鲜通史

朝鲜通史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과학원력사연구소조선통사(상)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과학원, 1956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1956年版译出朝鲜通史上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贺剑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7月版序言全体朝鲜人民为了战后人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斗志昂扬,精力充沛,正走上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行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历史学界也编写了《朝鲜通史》,作为我们自己努力的重要表示之一。

现在首先将上卷(古代和中世纪部分)公诸于世。

《通史》编写之前,先讨论了提纲,编写的过程中,又举行了十余次执笔者和其他学者的集体讨论会。

下卷(近代和现代部分)原稿的传阅和讨论正在继续进行中。

《朝鲜通史》(上卷)分十五章叙述:第一章到第四章由林建相同志执笔,第五章到第七章由金得中同志执笔,第八章和第九章由金锡亨同志执笔,第十章到第十二章由朴时亨同志执笔,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由金锡淡同志执笔。

应该指出:每个时期都由专家分别执笔是本书的优点。

可是本书还有不少缺点。

尤其是关于古朝鲜和高句丽、百济、新罗的社会形态及分期问题还没有作出明确的科学的结论,因而在叙述这些问题时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从渤海(震国)在我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来看,叙述的分量本应和它的重要地位相适应,可是也未能做到。

实学思想和天主教在十八世纪以后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对它们的社会经济根源和它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起的肯定和否定作用也未能加以全面的阐明。

参考文献的注释方法和叙述表现方法未能做到全书统一。

当然本书的缺点还不限于这些。

尽管未能科学地集中各方面专门的决定性的见解,我们相信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了解祖国历史的概括知识还会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要想从高度的科学水平来叙述我国的历史,还需要解决很多的个别问题。

在这项工作中,以后我们将继续贡献全力,我们将把国内外同志和这方面学者对本书缺点的批评看成是最宝贵的东西而接受下来。

古代东亚帝国中国日本与韩国的统一与分裂

古代东亚帝国中国日本与韩国的统一与分裂

古代东亚帝国中国日本与韩国的统一与分裂古代东亚地区涌现了多个强大的帝国,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

这些帝国经历了统一和分裂的过程,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统一和分裂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

中国是东亚地区历史最悠久、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早期中国经历了多次统一和分裂的循环。

最早的统一帝国可以追溯到秦朝,由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随后,中国出现了多个短暂的统一帝国,如汉朝、隋朝和唐朝。

这些统一帝国有助于促进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加强了中国的国力。

然而,中国的统一也伴随着分裂。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分裂时期之一是三国时期,由魏、蜀和吴三国分立而成。

此后,中国出现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如五代十国和南北朝时期。

这些时期的分裂造成了政治动荡、战争频繁以及社会经济的崩溃。

古代中国的分裂主要是由政治斗争、内乱和外来侵略等原因所致。

与中国相比,日本和韩国的统一和分裂历史较为独特。

日本在古代历史上出现了数个统一时期,最著名的是由奈良时代的天智天皇和平安时代的平安京建立的大一统帝国。

这些统一使日本在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

然而,与中国不同,日本的统一并没有像中国那样长久,很快就分裂为多个独立的领地和政权。

这种分裂主要是由于幕府体制的出现,导致权力下放给地方领主。

韩国的统一和分裂历史也有其特点。

在古代,韩国经历了三国时期,即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的争霸。

后来,统一的新罗王朝建立了统一的韩国。

然而,这种统一很快被另一个新兴国家高丽所打破。

高丽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着韩国,直到13世纪才被蒙古帝国所征服。

这种统治导致韩国再次分裂,形成了高丽和李氏朝鲜两个独立的政权。

古代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统一和分裂过程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这些国家都经历了统一和分裂的循环,统一与分裂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次,政治动荡、内乱和外来侵略是导致统一帝国分裂的主要原因。

最后,在统一和分裂过程中,这些国家的文化和经济都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分析⽇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分析⽇本对华政策的演变援朝抗⽇战争明代后期对外重要战争之⼀。

万历⼆⼗年(1592年),⽇本军阀丰⾂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明廷任命兵部侍郎宋应昌为援朝经略,总兵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军45500⼈⼊朝抗⽇。

⼆⼗⼀年正⽉,收复了平壤和北部诸城并进占开城。

⼆⼗五年⼆⽉,丰⾂秀吉再次发动侵朝战争。

明廷任命兵部尚书邢玠为总督,杨镐为经略,⿇贵为备倭将军征集⼤军10万⼈援朝鲜。

⼆⼗六年⼋⽉,丰⾂秀吉病死,⼗⼀⽉⽇军撤退。

援朝抗⽇战争中,明朝先后投⼊22万兵⼒,牺牲84000⼈,⽤鲜⾎凝结了中朝两国⼈民的友情。

⽇本⼤陆政策(1867)⼤陆政策也称⼤陆经略政策,是⽇本⾃明治维新后,“不⽢处岛国之境”,⽴⾜于⽤战争⼿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本⼤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

因此中⽇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个孤⽴的事件,⽽是⽇本近代⾛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

⽇本明治政府建⽴之始,即于1867年(同治六年)发表“天皇御笔信”,宣称“⽇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波涛,布国威于四⽅”,把对外扩张作为根本国策,乃制定“⼤陆政策”。

该政策确定对外侵略步骤共分5期:第⼀期征服台湾;第⼆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乃⾄全世界。

其内容见诸1929年披露的“⽥中奏折”。

(参见“⽥中奏折”)虽然⽇本官⽅极⼒否认该秘密⽂件的存在,但⽆法否认近代以来⽇本按此步骤对外军事侵略的基本事实。

《中⽇修好条规》(1871年9⽉13⽇)清廷与⽇本政府之间订⽴的第⼀个条约。

同治九年、⼗年,⽇本两次遣使来华,要挟清廷“仿西成例,⼀体订约”。

1871年9⽉13⽇(同治⼗年),李鸿章与伊达宗城作为双⽅全权代表于天津签订本约。

凡⼗⼋条。

主要内容:两国各以礼相待,互不侵越;两国政事⾃主,“彼此均不得代谋⼲预”;两国可互派使⾂驻京;议定通商港⼝,可在指定的对⽅各⼝设理事官,⾏使对等职权;两国兵船为保护各⾃商民可往来指定的对⽅⼝岸,禁⽌驶⼊他⼝及内地河湖⽀港。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与潍县侨民集中营比较研究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与潍县侨民集中营比较研究
论 文 集 : 2辑 第
三 联 书 店 ,90 18.
宣 告结 束 , 中 日关 系框 架 之 下 的总 领 事 级 直持续到 14 被 95年 日本投降 。 在韩 国被吞并 『] 中屏 朝鲜 近代 史 16— 11 【 . : 5曹 8 3 99M] 北京 东 考 版社 .93 -出 19. 的一 年 后 ,在 中华 大地 上也 发生 了一 件 大 f1 万吉. 国近代 史f . 关 系所 代 替 , 这是 中韩关 系 的一 大 转 折 。 6姜 韩 东方出版社 ,9 3 M1 19 .

从 两 者 建 立 的 背景 来 看
盟军 战俘营与侨 民集 中营都是太平洋 险 分 子 , 而 受 到严 密 的控 制 。 从 战争爆发后 ,t E本在 中国境 内建立的。但前 的, 而后者却是 日本为报复美国而建立 的。
者是 日本为实现“ 以战养 战” 目的而建立 14 年底开始 ,日本开始在 中国 占领 区全 有了一份巨大的保障。 日本在奉天设立 了 的 91 境搜捕美 、 、 英 荷等敌对国的在华侨民 , 并就 很 多兵 工厂 , 为侵 略战 争 服 务 。
了奥德内尔战俘营 。 本急需为战争准备大量 的后备物资 ,实现 “ 以战养战 ” 目的。14 的 9 2年 1 , 0月 地 区 就 近关 押 的美 日本从 美英 战俘中选择大 批具有机械加工 和 修 理 经验 的技 师 运 往奉 天 。 14 年 7月 1 日, 93 5 日本 大 本 营 发 布 了
日本 自明 治 维新 以来 ,一 直 对 中 国东
军战俘营与潍县侨民集 中营相 比较 , 是因为 前 ,在 夏 威 夷 一 带 的 日本侨 民经 常 出 入酒 14 年 7月 2 日, 俘们 迁入 了“ 居 ” 93 9 战 新 。

日本和韩国的历史和文化

日本和韩国的历史和文化

日本和韩国的历史和文化日本和韩国是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两个国家,虽然在历史和文化上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和矛盾。

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日韩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在历史上,日本和韩国之间经历了很多曲折的历程。

最早的历史纪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当时韩国的三国时代正在酝酿中,而日本则是被称为倭国,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在公元4世纪初,倭国开始从中国学习汉字文字和文化,这为后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公元600年左右,日本开始向韩国学习佛教文化,并将其传入了日本。

佛教的引入不仅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这一时期,韩国和日本之间并没有出现很大的文化交流和交往,相互处于分离状态。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韩国则由于受到满族入侵和国内纷争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分裂成了三个小国。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

1894年,日本向清朝宣战,展开了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结束后,日本得到了中国的台湾和澎湖群岛,取得了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权。

1905年,日本强迫朝鲜半岛签署《韩日保护条约》,将其变为日本的保护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先后侵略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并入侵了朝鲜半岛。

战争结束后,日本被迫放弃其殖民地和侵略行为,韩国和朝鲜半岛也分别成为了独立国家。

二、文化在文化方面,日本和韩国均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风格。

在两国文化之间,既存在着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分歧。

首先,两国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日本和韩国都有着优美的古典文学,如《源氏物语》和《三国演义》等。

此外,两国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文艺和艺术,如歌舞、戏曲、美术等。

然而,尽管存在相似点,但日本和韩国的文化风格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日本文化重视自我表现,个性化的表达和特殊的外在形象。

韩国文化则更注重团体感和整体形象。

清朝与日本的关系

清朝与日本的关系

清朝与日本的关系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日本则是一个由名义上的天皇统治的岛国。

两国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既包括和平合作,也包括冲突和战争。

本文将探讨清朝与日本的关系,追溯两国之间的交往历史。

一、早期接触与交流清朝对日本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

明朝政府对日本采取封锁政策,但是由于一些商人和难民的私下往来,两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交流。

然而,随着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清朝政府采取了更加封闭的政策,禁止居民与日本进行贸易和接触。

到了19世纪中叶,速度的国际贸易,尤其是由西方列强引入的商品对清朝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清朝政府开始放宽对外贸易限制,其中包括与日本的贸易。

自此,清朝与日本之间的贸易逐渐展开,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接触与交流。

二、文化交流与互动除了经济贸易上的接触,清朝与日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清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影响可在日本各个领域找到。

例如,日本的书画艺术、建筑风格等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同时,中国的文化经典也被翻译成日文,传播到日本社会中。

此外,清朝与日本还经历了一些重要的思想上的互动。

19世纪末,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意味着这个国家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汲取了不少中国的经验和思想,其中包括在科学、教育、政治等方面。

可以说,清朝的变革对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冲突与战争尽管清朝与日本在某些方面有着合作与互动,但两国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冲突和战争。

作为岛国,日本处于欧洲列强的关注和争夺之中。

清朝也试图通过扩张势力范围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在戊辰战争中推翻了幕府政权,开始了明治维新。

此后,日本加快了现代化步伐,并迅速崛起为东亚的一股重要势力。

作为中央王朝,清朝对日本的崛起感到警惕,开始与其竞争和对抗。

1894年至1895年,清朝与日本发生了甲午战争。

清朝与日本的关系朝贡贸易与两国间的冲突

清朝与日本的关系朝贡贸易与两国间的冲突

清朝与日本的关系朝贡贸易与两国间的冲突清朝与日本的关系:朝贡贸易与两国间的冲突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其庞大的领土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而日本,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从封建时代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

清朝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主要围绕着朝贡贸易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展开。

本文将以此为主线,探索清朝与日本的关系历史。

清朝早期的与日本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明政府采取了朝贡制度,即以朝贡为交流基础的贸易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皇帝作为“天子”,接受来自东亚周边国家的朝贡。

而日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周边国家,也参与了这一贸易体系。

通过朝贡贸易,清朝与日本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及外交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及政治实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对两国关系产生了冲击。

在清朝前期,由于其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封闭态度,朝贡贸易逐渐成为主要形式。

而这种贸易模式日益暴露出其不足,使得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清朝在日本与其他周边国家的交流中表现出了强势和歧视态度,这引起了日本国内一些保守势力的反感。

随着时代的演变,日本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其国力。

尤其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并试图在地区上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日本所推行的殖民和帝国主义政策,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以及中国的领土完整。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例如,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重要冲突之一。

由于日本对清朝朝贡贸易的不满以及领土争端,战争爆发。

中日甲午战争最终以清朝的失败告终,这标志着其在地区地位的进一步下降。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清朝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曾经非常紧张,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之间也存在一些合作的机会与空间。

尽管在利益冲突上存在分歧,但两国也有共同的对外威胁,尤其是来自列强的侵略。

在对外势力威胁下,清朝与日本都面临类似的困境,因此在一些问题上仍有可能达成共识。

韩国日本版与台湾关系法

韩国日本版与台湾关系法

韩国日本版与台湾关系法随着韩国国会于2021年7月13日通过《国家安全法》修订案,这一法案在本国内生效后,不少人开始对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进行研究。

其中之一便是该修订案或将激起日本和台湾方面的反弹。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方面。

自2020年韩国政府宣布中断《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以来,韩日两国间的关系便降至冰点。

而此次韩国国会通过的修订案,可以被视为一种针对日本的回击。

《国家安全法》修订案扩大了针对“反国家活动”“恐怖活动”等行为的定义,增加了相关刑罚措施。

此外,该修订案还针对“外国势力干预”加强了监管措施。

考虑到历史和领土争端等敏感问题,此类外国势力常常被指涉及针对韩国的“非法干预”。

这些条款或将成为韩国政府对日本实施制裁的法律基础。

在台湾方面,该修订案的影响则更显微妙。

韩国与台湾并无外交关系,但两地经贸往来密切,因此台湾局势对韩国亦有一定影响。

韩国国会的修订案中关于“外国势力干预”的内容,亦可被视为对台湾方面的暗示。

然而,台湾对于韩国的担忧并不限于此。

近来随着中国大陆方面在军事以及国际影响力上的不断扩张,台湾加强防务合作的呼声日趋高涨。

2019年,台湾曾提议与韩国签署《海洋关系协定》,但该提议遭到了韩国方面的拒绝。

然而,考虑到两地的地缘关系以及共同面对中国大陆的挑战,部分台湾民众仍对韩国持有一定期待。

综上所述,韩国国会的《国家安全法》修订案虽然背后涉及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其中不难看出韩国对于周边环境的不安和担忧。

在国际舞台上,新兴大国与既有强国的争斗无处不在。

面对这一复杂的大环境,韩国或许需要在坚持立场的同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

论清兵入关后大清与朝鲜的关系——兼与韩国全海宗教授商榷

论清兵入关后大清与朝鲜的关系——兼与韩国全海宗教授商榷

论清兵入关后大清与朝鲜的关系——兼与韩国全海宗教授商

魏志江
【期刊名称】《江海学刊》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本文对清入关后清鲜两国内外政策的调整和两国步入宗藩关系的轨迹及其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分析,指出清兵入关后,朝鲜一度希望联络日本和明郑政权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给清鲜宗藩关系带来若干变数和不稳定性,但随着大清政权的稳定和儒化政治的推行,朝鲜不得不正视现实,摒弃视大清为夷狄的理念,并掀起北学运动,从而自觉接受大清的宗主地位,至乾隆朝,清鲜两国终于形成稳定而典型的宗藩关系。

此外,本文还对韩国全海宗教授关于清鲜朝贡关系的若干论点作了辨析。

【总页数】9页(P134-142)
【作者】魏志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国际关系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中国总体基尼系数测定问题--兼评"陈宗胜-李实论战"并与陈宗胜教授商榷 [J], 周文兴
2.入清为质:昭显世子在清与朝鲜关系中的活动探析 [J], 王臻
3.从《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看韩国汉江及相关地名与中国之关系——兼与杨万娟女士商榷 [J], 姚诗聪;
4.朝鲜肃宗即位初年清-朝关系之暗流 [J], 王桂东
5.也谈当前三农问题中的十大辩证关系——兼与贺雪峰教授等商榷 [J], 杨世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岛”交涉期间吉林“韩侨”调查与民族关系

“间岛”交涉期间吉林“韩侨”调查与民族关系

“间岛”交涉期间吉林“韩侨”调查与民族关系刘智文【摘要】From the last half of 1908 to the beginning of 1909, large-scaled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the Korean nationals in Fengtian and Jilin Provinces for the negotiation of "Jiandao Issue". The investigations served as a basis of the negotiation, and the investigators sorted out different types of"Korean Nationals in China"to encourage them to become naturalized Chinese by avoiding the loss of the land and to accelerate the publishing of the first"Law of Nationality"in Qing Dynasty. Here, an introduction is made to the investigations of Korean nationals in Jilin and the national relation there.%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下半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初,奉天、吉林两行省先后对沿边韩侨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以应对“间岛”交涉。

此次调查摸清了朝鲜族的基本情况,为“间岛”交涉提供了依据;调查中对“韩侨”的区别对待政策促进了朝鲜族归化入籍进程,避免了土地权旁落,同时也促进了清末首部《国籍法》的早日出台。

日本对间岛朝鲜人的“保护”政策──以统监府间岛派出所时期为中心

日本对间岛朝鲜人的“保护”政策──以统监府间岛派出所时期为中心

作者: 姜龙范
作者机构: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0-75页
主题词: 派出所;朝鲜人;间岛问题;日本外务省;通商条约;私立学校;派出所所长;中国政府;裁判权;图们江
摘要: 统监府间岛派出所时期是日本在间岛确立其统治地位的关键时期。

为此,日本'阳借保护之名,阴为扩张之实'。

综观统监府派出所时期的间岛政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从无视和否定中国现行的法律和制度入手,打破间岛的既成秩序,对间岛朝鲜人极尽其笼络蛊惑与威胁利诱之手段,企图实现其所谓的'保护权'。

本文就此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揭露日本所谓'保护'政策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地集 中营中。 此外 , 侨居美 国的 日本人或 天是中国东北的重要工业城市 , 交通便利 ,
已经 加入 美 国籍 的丰富 , 经济发达。 九一八事 变 前 , 天 在 张 氏父 子 的治 理 下 , 奉 已经 达 到 美 国 的举动 引 发 了 日本 的报 复行 为 。 了现代化 的程度 。日本 占领了奉 天, 从 也就拥
半 岛和克雷吉多岛投降 的近十万美菲盟军 到 14 年底 ,侵华 日军选 中山东潍县 的乐 奉天的兵工厂缺乏劳动力 ,尤其是有技术 92
而 因此 在经历 了残酷 的“ 巴丹 死 亡 行 军 ” , 到 道院作为集 中关押在华美英 等国侨民的场 的工人 。 美 英 战俘 中有 许 多 机 械师 , 后 来
UShYi i Ye

、● r
沈 阳二战 盟 军 战俘 与潍县侨 民集 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日本 曾在世界各 向奉 地建立 了许多关押 战俘 的集 中营 以及关押 日军 偷袭 珍珠 港使 美 国 国 内大 为震 排在原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之后 , 又重新修 敌对国侨 民的集中营。 之所以把沈阳二 战盟 惊 。 国情 报 部 门很 快 获 悉 , 珍 珠 港 事件 建 了一座战俘营 , 美 在 称为 “ 天俘 虏收容所 ” 奉 。
后 者 是 日本 在 中 国 的潍 县 设 立 的 关 押 美 英 总 统 非 常 愤 怒 ,立 即 授 权美 国 军 方将 居 住 东北 四省。9 2年 , 13 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了伪
等国侨民的集 中营 , 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好 在西海岸 的几千名 日本侨民迁走 ,安 置到 满 洲 国 , 北 完 全处 于 日本 的 魔爪 之下 。 东 奉 的亚洲最大的美英等国侨民的集中营。
了奥德内尔战俘营 。 本急需为战争准备大量 的后备物资 ,实现 “ 以战养战 ” 目的。14 的 9 2年 1 0月 , 日军从
所, 并逐 步将 上海 等 南方 地 区 就 近关 押 的美 日本从 美英 战俘中选择大 批具有机械加工 和 修 理 经验 的技 师 运 往奉 天 。 14 年 7月 1 日, 93 5 日本 大 本 营 发 布 了
日本 自明 治 维新 以来 ,一 直 对 中 国东
军战俘营与潍县侨民集 中营相 比较 , 是因为 前 ,在 夏 威 夷 一 带 的 日本侨 民经 常 出 入酒 14 年 7月 2 日, 俘们 迁入 了“ 居 ” 93 9 战 新 。
前 者 是 日本 在 中 国 的奉 天 ( 沈 阳 ) 立 的 吧 、 今 设 舞厅 等 , 利用与美军官兵接触 的机会 窃
关押美英等盟军战俘 的集 中营 , 是迄今为止 取 美 军 的 机 密 情 报 。 日本 海 军 的谍 报 人 员 北 虎 视 眈 眈 ,将 其 作 为 征 服 中 国 的 基 地 。
保存较好的亚洲最大的盟军战俘集 中营 , 而 也 曾伪 装 成 日本 侨 民潜 入 珍 珠 港 。 罗斯 福 13 年九一八事变后 , 日军的铁蹄践踏 了 91

从 两 者 建 立 的 背景 来 看
盟军 战俘营与侨 民集 中营都是太平洋 险 分 子 , 而 受 到严 密 的控 制 。 从 战争爆发后 ,t E本在 中国境 内建立的。但前 的, 而后者却是 日本为报复美国而建立 的。
者是 日本为实现“ 以战养 战” 目的而建立 14 年底开始 ,日本开始在 中国 占领 区全 有了一份巨大的保障。 日本在奉天设立 了 的 91 境搜捕美 、 、 英 荷等敌对国的在华侨民 , 并就 很 多兵 工厂 , 为侵 略战 争 服 务 。
东北 的奉天( 今沈 阳) 同时 , 。 日军还将在马 民集 中营 的原 因 。
二 、 营 址 选 择来 看 从
随着 日本 侵 华 战 争 进 入 相 持 阶 段 , 英等国侨 民陆续转押到乐道 院。 日
俘 和 奉天和潍县有着共 同的特点——地理 《 虏收容 所派 遣所 的有 关处 理之 件》
, “ 巴丹 死 亡 行 军 ” 存 下 来 的美 军 战俘 中挑 位 置 优越 、 济 实 力 雄 厚 、 通 环 境 便 利 , 《 幸 经 交 俘虏收容 所派遣所 的有关称 呼之件》 规 定 俘 虏 收 容 所 本所 可 以开 设 派 遣所 。8 , 月 l 选 出 一些 拥 有 一 定 技 能 的人 运 往 当 时 中 国 这也 是 E本 选 择 两 地 作 为 美 英 战 俘 营 和 侨
随 着 战争 形 势 的 发展 , E本 对 中 国 的 l 夏 威 夷 时 间 14 年 1 91 2月 7日 , 日本 近 关押 , 同时 接管 侨 民 的一 切 公 私 物产 。在
海军上将 山本五十六指挥联合舰队 ,偷袭 烟 台 , 强行 接 管 了 由美 国长 老会 创 办 的 侵 略 战 争进 入 了 相 持 阶段 , 日本 的物 资 和 日军
南 战场 开 了美 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 。 日, 国 毓璜 顶 医 院及 护 士学 校 。 台及 蓬 莱一 带 的 能 源 补 给严 重不 足 。 特别 是 “ 线 ” 次 美 烟 日军 南 北 两 线 作 战 , 经 疲 于 奔 命 。 已 对 E宣战 , l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 太平洋战 外侨则被集中关押 在烟 台益文商专 以北 长 辟 后 , 在 争初期 , 日军相继 占领 了香港 和马来西亚 。 老会 教 堂 内 。 上 海及 其 附 近地 区的侨 民先 日军 急 需选 择一 个合 适 的地 点 作 为 其 物 资 而奉天再适合 不过 。 但 14 年 5 , 92 月 占领 菲 律 宾 全 境 。 菲律 宾 巴丹 是 就 近关 押 ,之 后 陆续 集 中到龙 华 集 中 营 。 和能源的供应基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