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考点1传记的概括与分析通关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5考点1传记的综合理解跟踪检测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5考点1传记的综合理解跟踪检测含解析

传记的综合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1911年,萧红诞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

这样,她的接受教化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

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

她感到恐怖。

出于叛逆和抗拒,萧红离家出走,流浪生活。

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为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

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起先,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恒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

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卑视、羞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

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上。

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

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

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溢着人本主义色调,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闻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

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幻想的幻景的写相”。

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爱制作牧歌情调,说究竟,它源自东部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干脆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肯定用女性视角视察和处理生活。

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运用的是“第三只眼”。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1 现代文阅读 第5课时 “论述文”文体知识与特色考点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1 现代文阅读 第5课时 “论述文”文体知识与特色考点

第5课时备考策略上—关注各类文本的“特殊性”, “特色”的就是重点考查的现代文阅读Ⅰ涉及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等各类文本,它所考查的题型,既有共性题型,又有特色题型。

共性题型上一课时已讲;特色题型包括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特点,科普文的语言、说明技巧,访谈的技巧和内容,新闻的语言和技巧,传记的形象和技巧,等等。

下面分文体系统知识,精讲特色考法。

“论述文”文体知识与特色考点一、是什么,关注什么——文体知识系统建构(一)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点(二)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有如下特点:(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准确鲜明。

(2)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

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出现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需要考生自己概括。

(3)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把握论述类文本的论点,首先应通读全文,明确文本论述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边读边勾画,特别要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各种位置,如标题、开头、结尾等,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直接表述论点的关键语句;如果文中实在没有表述中心论点的语句,我们也可以先勾画出各个段落或各个层次的总领句、总括句(有时称之为“分论点”),并分析各个段落或层次之间的思路结构和逻辑联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心论点;甚至,有些论述类文本每段也没有自己的关键句,那就需要我们先抓住各段的论据材料,以及作者评价分析论据材料的语句,从中把握作者的态度倾向,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各段的观点,进而将各段的观点组合起来把握整个文本的中心论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郭文卿刘灿章的书画,爽朗大气,厚重却不失灵动,技法娴熟,笔墨功夫深,以书写意,以画抒情,入古而出古,笔墨线条间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隐约有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深感安时处顺的悠然自在。

书画同源,先生书画相得益彰。

书法千锤百炼的线条艺术、枯湿浓淡娴熟的用墨技巧,为绘画提供坚实的笔下基础及鲜活之气。

书法亦融合绘画中的自然精神,显得灵动。

先生书法兼具各体,尤以草书为盛。

主要师法王献之、王铎、怀素、黄庭坚。

草法烂熟于心,下笔如飞,自成一体,跌宕绵延,纵意肆流,一气数字,结成大势,颇具神韵。

所用线条素简,随意流出,疏朗活泛,毫无拖沓之感,极具节奏;遵章法而不囿,自然流露的率真、质朴气质,耐人寻味。

先生所画,题材广泛。

山水、花鸟,无所不能。

山水气势恢宏、苍茫浩渺,笔墨洗练,线条遒劲,布局有方,格调高雅,墨色变幻,让人感觉或空灵奇妙或浓重繁茂或温润亲和,有文人画求诗意的气质,却也有独特的笔墨语言。

先生的作品气质万千,恐怕与他对艺术的态度不无联系。

除却天分与勤奋的因素,更多的是他对艺术的真诚、赤诚之心。

他自幼喜爱书画,正是这种对艺术天然的热爱,促使年幼的他在墨与写字的笔结成冰碴儿的冬天,也不放下手中的笔。

他绕村子跑几圈取暖只为写字,而那时的纸也只能是四处苦寻来的报纸或厕所粗手纸。

在生命最青涩的年纪,这样的冬天一直陪伴着他,更别说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18岁他参军入伍,他所到的部队恰恰是相对闭塞的一支。

因其能书会画,获得了放电影的差事。

彼时,放电影不仅要画海报、放幻灯片,还要背着沉重的机器四处跑,先生强健的体魄与那时的四处奔波锻炼有着莫大的联系。

他心系读书,写字,画画。

下连队放电影间隙,深入巴山秀水,深山老林,眼前景色成为他最好的素描素材。

放映任务结束,他的时间都被这些美事填满。

对那些从城里来的字帖与画册,他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爱恋,反复临摹,不知疲倦,这样的痴迷,深深潜藏在满是军规的军营里,竟然长达十几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传记阅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传记阅读

高考传记阅读考查要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高考传记阅读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学生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 找到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 分析语言特色及表现手法:传记文学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高考传记阅读会考查学生对这些特色和 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对传记中人物语言的赏析、对传记叙事手法的分析等。

XX
PART 06
高考真题回顾与模拟训练
REPORTING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22年高考语文全 国卷传记阅读真题解 析
其他省份历年高考语 文传记阅读真题汇编 及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全 国卷传记阅读真题回 顾与考点分析
模拟试题训练
优质模拟试题推荐及解题思路讲 解
模拟试题中的常见考点和易错点 剖析
心理描写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其思 想斗争、情感变化等心理活动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技巧
正面描写
直接对人物进行刻画,如肖像 、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
法。
侧面烘托
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或环境来烘 托主要人物形象,如对比、衬 托等手法。
细节描写
对人物细微的动作、神态、语 言等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更 加生动、具体。
运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增 强传记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XX
PART 04
传记语言风格及修辞手法 运用
REPORTING
传记语言风格多样性
01
02
03
叙述性语言
以客观、平实的语言风格 为主,注重事实陈述和事 件描述,避免主观臆断和 夸张修饰。
描写性语言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 绘人物的外貌、性格、行 为等特征,使读者形成直 观印象。

高考语文一轮板块1专题5传记阅读课件高三全册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板块1专题5传记阅读课件高三全册语文课件
提示:略
12/9/2021
命题分析与预测 一、近三年全国卷命题与考情概览
12/9/2021
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
年份/卷 别
选文
概括 筛选 原因 特征 评价 传主类型
分析 整合 分析 手法 探究
2016·全 《一代通 古代思想 √ √ √

国卷Ⅲ 儒顾炎武》 家
2015·全 《朱东润 现代学者 √ √ 国卷Ⅰ 自传》
√√
2015·全 《将军赋 抗日将领 √ √ √

国卷Ⅱ 采薇》
12/9/2021
考点综述 传记阅读在2016年以前备受命题者青睐,连续多年稳如泰山。 选文一般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命题者往往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查, 设题为“1客观+3主观”,分值固定为25分。2017年传记阅 读被新闻阅读所取代,命题点、题型和分值也将发生重大的 变化。
12/9/2021
(二)学会两种策略 一是认真研究考纲要求下的新题型。由于高考题型不 断变化,对传记阅读的要求也会做出相应调整,这不仅体 现在材料的浓缩性上,还体现在命题思路上。把握命题方 式,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很好地解答问题。
12/9/2021
二要正确认识快速阅读和精读品读之间的关系。这就 好像我们旅游,到景区后,步行有时要快,有时要慢,有 时甚而要驻足。阅读的快慢,一要考虑文本的段落信息 量,二要考虑试题的落脚点。
12/9/2021
板块一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 传记阅读
——述人物生平,传高尚品质
12/9/2021
热事件,链教材 中央顺应时代的发展,适时确立了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 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 子》中杨振宁取得成功为何关系?请简要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考点1传记的概括与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考点1传记的概括与
专题五 传记阅读
五步法,快速读通传记 传记是高考在实用类文本中选取最多的一种文体,这 一文体和小说、写人叙事散文有相似之处,但又有独特 的特点。因此本课题先让考生把握传记的文体特点,再 让考生掌握读懂传记的方法。这样在解答高考题目时能 有的放矢。
一、文体特点 (一)传记的内涵及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 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 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 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 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②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 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 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 。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 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 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 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 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 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 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 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 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 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 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 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从叙述人 传记可分为撰写的。
从篇幅长 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略记某人事迹的文章叫小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五 传记阅读1-5-3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五 传记阅读1-5-3
记文本的探究能力。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首先要理解 “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 这一观点
的含意,这一观点突出强调了陈忠实作品的价值。
②其次要审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分析这一观点成立的 原因,即“为什么能够这样说”“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 能够永留人间”。 ③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到文本和【相关链接】中去筛选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 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明题干: 本题考查理解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首先结合文章内容,要将文中体现 “ 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细节找出来,这主要集中在文章最后一段。 ②然后概括这句话体现了顾炎武什么样的精神。 ③最后再结合社会现实,即强调这句话在当代的现实意
的基本看法。
2.选立场,明态度 评价文本的观点态度或社会价值和影响,首先要亮明自
己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往往采用“我赞同(或不赞同)
传主关于某某问题的看法”的表述。答题时要深入分析,审 慎表态,旗帜鲜明。
3.分条目,释理由 对作者在文中表露的观点倾向,或对文本产生的社会价 值和影响的阐述,进行客观分析,围绕自己的观点,分点阐 释理由。答题时要注意理由合理并足够充分,且条理清晰,
这时必须明确自己个性化的观点。
2.引据论述 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恰当引用论据,有条理地陈述。言
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3.联系现实 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除了引用文本,还要合理联 系生活现实。 (“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 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
相关的信息,探究原因,探究陈忠实作品的价值。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陆孝彭1958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强击机既有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战、陆战、海战的战斗力,这对于年轻的中国空军来讲,无疑是至关紧要的。

为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到沈阳参加了相关会议,最后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陆孝彭。

带着共和国的期望,陆孝彭从沈阳来到了南昌,担任了“强-5”飞机的总设计师。

陆孝彭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赴美国留学,曾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参与过舰载喷气机的设计。

之后,他又在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担任过一种亚音速战斗机的总体设计。

1949年,陆孝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巧妙地躲过特务的尾随,辗转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以后,陆孝彭将自己的才智都贡献给了年轻的中国航空事业。

1952年,他曾在沈阳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担任“歼教-1”飞机的主管设计师,在同行们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

要设计强击机,一无图纸,二缺资料,陆孝彭虽感困难重重,但多年来的科研实践使他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抗难力”。

陆孝彭夜以继日地翻阅着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他认为,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强击机应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够从敌方的雷达盲区钻过,迅速地接近攻击目标.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强击机!为了完善他的设计雏型,陆孝彭把设计室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他们从解剖“米格-19”喷气式飞机入手,了解和熟悉喷气式飞机的结构、性能。

在这设计过程中,谁也无法说出陆孝彭究竟有多少个彻夜未眠。

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

几万张图纸,几万个数据都浸透了陆孝彭的汗水。

有时为了核算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助手们见他太辛苦,主动提出分担他的工作。

但他深情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4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陆孝彭熬红了双眼,熬瘦了身体,但他身边的图纸却像一座座小山一样日益增高,15000多幅飞机设计图终于完成了,那锥形的机头,加大的后掠机翼,流线形的蜂腰机身,美观的机尾翼,活像一只腾空的银燕,跃然在纸上。

通用高考语文一复现代文阅读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1节Ⅰ补传记阅读的基础知识

通用高考语文一复现代文阅读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1节Ⅰ补传记阅读的基础知识

(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1节Ⅰ补传记阅读的基础知识不分版本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1.命题着眼点集中在哪个方面?围绕传主来命题是高考传记阅读命题的原那么和中心,不管是综合性选择题,还是手法类题目和开放类题目。

2.考查能力上有何特点?注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

其中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是各类题目中均涉及的根本要求,探究题也不例外。

甚至很多探究题本身就是归纳概括,只不过答题角度多一些而已。

3.命题角度有哪些变化?“相关链接〞从XXXX年开始在全国卷中出现。

“相关链接〞既是文章的有机组成,也是设题答题所必须考虑的材料。

同时,分析概括的选择题依据考纲变化从XXXX年高考开始极有可能采用四选一的形式考查。

第一节整体感知真题剖析——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Ⅰ.补——传记阅读的根底知识一、传记的分类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文章,它遵循真实性原那么,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

1.按表达人称分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本人撰写的,如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林丹的《直到世界尽头》。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

2.按表达方式分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而有的传记那么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对人物加以评论,这种传记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3.按篇幅长短分传记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按创作方法分传记可分为史实性传记和传记文学。

前者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拟平实,如施昌学的《海军司令刘华清》。

后者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如白落梅的《你假设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二、传记的特点1.真实性传记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 传记阅读1-5-2(课件精选)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 传记阅读1-5-2(课件精选)

课件在线
9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 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 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 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课件在线
10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 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 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 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 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 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2015·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 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 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课件在线
7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 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 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 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
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
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
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
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 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 ,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 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 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高考语文—— 传记阅读

高考语文—— 传记阅读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评传:这是一种跨类文体。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 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 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 传结合”“传要真实,评要中的”等,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它处于人物传记和评论之间。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 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命题选用,所以常见于各种类型的 试卷中,这是需要广大考生注意的。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2.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 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 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 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 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四、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1.选材处理——详略得当 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表达中心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详 写;与主题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次要的内容,则略写,甚至一 笔带过。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2.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 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 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 渲染环境、烘托气氛、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 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习
三、把握传记作品的结构 传记的结构一般采用时间顺序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和人 物的发展规律相契合,人物的成长、发展、成熟、死亡,合乎 人的认识规律。这种结构方式,开头一般介绍人物的出身、生 长环境等情况;接着写人物的成长,从事的工作、斗争经历与 事迹,修养等——这是传记的重点;最后写人物之死与影响。

2022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5考点2传记的概括分析跟踪检测含解析

2022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5考点2传记的概括分析跟踪检测含解析

传记的概括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宋宇在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百年诞辰之际,译林出版社出齐了他现有的四部作品.作家之子兼塞林格基金会负责人马特·塞林格先生第一次来到中国,造访了五座城市.塞林格后半生竭尽全力地求取清静,反而每每事与愿违。

1951年,他因《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而声名鹊起.1953年,迷人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面世,他搬离家乡纽约,前往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山区隐居。

从34岁到91岁,他都定居在小镇科尼什。

对于自己的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塞林格是极为抵触的。

“媒体、读者从维基百科或传记里读到的,离真实的塞林格非常遥远.”马特从今年起开始向公众回忆父亲,他不喜欢做父亲的代言人,但必须如此,“真正了解他的人,包含我在内,可能只有三四个".塞林格经常说:“所有你们想知道的关于我的事情,都在我的作品里。

”马特亲眼见到塞林格逃避名利和纷扰。

“我相信其实他只享受了一天,但是他完全看透了出名这件事的本质,他甚至后悔自己有24小时感觉自己成了名人。

虽然如此,他还是一直挣扎自己应不应该或要不要继续发表。

"他回忆道。

塞林格从1965年后就不再发表作品,1980年后再也不接受采访。

他一度想再出版一本书,终究没了下文。

“塞林格认为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非常神圣而伟大。

他觉得,如果能以匿名形式发表,如果能隐居在不公开的环境里,作品秘密地发表,没人知道他住在哪儿的话,他可能会一直发表作品.”马特说,隐居中的塞林格每天都写作五个小时,自己已经花近十年功夫整理,有些“素材”即将出版。

1974年,因散见于杂志的早期作品被疑似加州伯克利大学生自行编印成选集,塞林格愤而打破沉默,罕见地通过《纽约时报》发声:“我从来不想出版它们,我想让它们完完全全地自然死亡……我不是想掩藏年轻时的笨拙,只是认为它们不值得出版.”“有些故事、我的财产被偷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记的概括与分析一、(2018·山东青岛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峰——记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姚玉峰,来自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他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世纪难题。

姚玉峰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美国眼科科学院快讯称之是“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

姚玉峰曾留学日本,他的第一任导师是日本眼科玻璃体手术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开展眼视网膜黄斑转位手术的医生,担任亚太眼科学会主席的田野保雄教授,姚玉峰赢得了田野的喜爱。

另一位眼科“巨头”,现代免疫学之父、眼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现象的发现者、美国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斯特莱茵也很欣赏他。

1992年春,斯特莱茵来大阪做学术报告。

报告结束,刚来的中国留学生姚玉峰要求向大师提问:“如果免疫在眼前房可产生选择性抑制,绕开机理研究的细节,这个机理是否可被用来治疗某些免疫增强性的疾病,比如排斥反应?”他的提问,出乎斯特莱茵的意料,因为这是另一个方向上的假设。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斯特莱茵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说,“我还没有研究过。

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值得在这方面探讨!”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斯特莱茵突然从台上走下来,走到还有点羞涩的姚玉峰面前,兴奋地对着田野说:“这家伙很厉害!”作为导师,田野感到自豪,他恳请姚玉峰留下来读学位并帮助他解决奖学金。

姚玉峰向导师介绍: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他希望回到祖国。

回国一个月后,学校就让姚玉峰再回大阪大学继续读博士。

回到阪大,继续师从田野保雄,还有另外两位国际眼科界的泰斗,大桥裕一、井上幸次。

姚玉峰研究的课题是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1700年,有医师在埃及尝试角膜移植,失败了;140年后,爱尔兰医师将羚羊眼角膜移植到人的眼球上,也失败了。

1906年,德国医生第一次用人角膜进行移植,成功了。

但是,发生了排异。

整个20世纪,世界角膜病专家都试图攻克排异反应这一难关。

1976年,美国角膜病权威理查德成功进行了上皮移植手术,向最后解决角膜移植顽症的目标逼近了一步。

但结果遭到质疑:因为没有从理论上阐释上皮移植的机理,仅仅是假说,无法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从此,证明理查德上皮移植机理又成为一道难题。

“一定要无愧学校的选派,为国家、为亲人争光!”姚玉峰在阪大的三年时间,不但证明了困惑世界眼科医学界16年的“理查德上皮移植假说”,而且独创制作了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模型,终于揭开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精细机理。

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姚玉峰设计出术后不发生排斥反应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

1995年5月20日,他成功地实施在病人身上。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遮蔽了世界整整一个世纪的阴霾,被姚玉峰拨开了!他继续攀登。

人类的角膜由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组成,厚度约0.5毫米。

实验证明:排斥反应针对的是角膜最后一层的内皮,只有6微米厚。

理论的推导,让姚玉峰明白:只要把患者的6微米内皮层完整保留,逻辑上就不产生排斥反应。

怎样才能让这6微米不在手术中发生破损?6微米,这是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距离!6微米,这是攻克角膜移植排异难题的制高点。

6微米,也是横亘在姚玉峰面前的最后难关!姚玉峰尝试几十种方法进行试验,但均未成功。

在小鼠角膜上做上皮移植,无异于微雕艺术家在头发丝上做雕刻,而头发是死的,小鼠是活的。

给小鼠打麻药,打多一点会死,打少了会动。

手法已非常娴熟的姚玉峰一天能做12只小鼠的角膜移植手术。

牛顿观苹果落地而悟出万有引力定律。

姚玉峰的苹果何时才能掉落?1995年3月,姚玉峰生命中的苹果终于掉落。

这天早晨,仍停留在实验冥想中的姚玉峰去吃早餐。

他拿起鸡蛋轻轻一磕,随手剥开一片蛋壳。

咦?蛋壳剥落,蛋衣竟完好保留!两眼直愣愣地盯着蛋衣……突然,姚玉峰感到醍醐灌顶:若将角膜开一个小口,露出后弹力层与内皮层,让“蛋壳”与“蛋衣”分离。

而后,再剥“蛋壳”,剥破“蛋衣”的概率不就可能明显降低吗?姚玉峰浑身颤抖起来:3年来,众里寻他千百度,世纪难题瞬间有了解决办法。

1995年5月,世界上第一例采用最新剥离术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由姚玉峰主持,在母校附属医院完成。

术后无排斥反应,患者三个月后视力达到1.0。

接着是第二、第三例……所有移植均实现零排异!困扰世界角膜界一个世纪的难题终于被一个中国眼科医生破解。

姚玉峰登上了世界角膜移植的巅峰!这一年,姚玉峰33岁。

(节选自2017年6月3日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提问,出乎斯特莱茵的意料,因为这是另一个方向上的假设。

”斯特莱茵的反应,说明姚玉峰的思考很具有前瞻性,“出乎意料”是对姚玉峰的大胆质疑感到既震惊又意外。

B.姚玉峰向导师介绍: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主要目的是为下文回国作铺垫,暗示这是其科研的不竭动力。

C.姚玉峰终于揭开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精细机理,主要凭借的是他的勤劳和智慧。

D.“在小鼠角膜上做上皮移植,无异于微雕艺术家在头发丝上做雕刻。

”突出了微雕艺术家雕刻的艰难。

【解析】突出的是在小鼠角膜上做上皮移植非常困难。

【答案】 D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第二段写到姚玉峰两位导师的医术高明,意在表现中国的眼科技术发展落后。

B.从1700到1995年,人类对眼角膜移植术的探索从未间断,其间的困难也证明了姚玉峰创造“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的艰辛。

C.姚玉峰通过剥鸡蛋而发现眼角膜内皮剥离的方法纯属偶然,是他的幸运让他攻克了世界性难题。

D.本文列举了一些数字,使内容更准确、科学,更具有说服力,突出了姚玉峰学术研究取得的成就。

E.让一双双失明的眼睛重见天日,为他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是姚玉峰从小就有的愿望。

【解析】 A项,不是写中国的眼科技术发展落后;C项,姚玉峰发现角膜剥离方法、攻克世界难题并非偶然;E项,文章没有写到让患者重见天日是姚玉峰从小就有的愿望。

【答案】 BD★3.姚玉峰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被美国眼科科学院快讯称为“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并写进了美国医学教科书。

综合全文,请分析姚玉峰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答案】①师从泰斗,名人引路。

世界眼科界的泰斗是姚玉峰的伯乐,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引领姚玉峰前行。

②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刚到坂大,对于前来作报告的大师,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

③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是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的朴素情感,促成了姚玉峰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感,也促使他登上了眼科医学发展的高峰。

④坚持不懈,探索钻研。

(或“勤劳和智慧”)虽然尝试的几十种方法均遭失败,但他毫不气馁,最终完成了把患者的6微米内皮层完整保留的探索。

(意思答对即可。

)二、(2018·河北承德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匠心独运秦玉峰秦玉峰是阿胶的忠实服用者,也是阿胶的制作者。

秦玉峰已经58岁,自从16岁进入东阿阿胶厂,有幸品尝阿胶,秦玉峰从此便爱上这种滋补品。

日子久了,像其他人抽烟一样,“有瘾”。

他笑言:“我是吃阿胶长大的,吃了42年啊。

”秦玉峰出生于山东农村。

1974年10月,他被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

秦玉峰最初只是一名临时工,什么活儿都干。

刚进厂时,他对阿胶没有概念,只觉得“好吃、特香”。

然而,在工厂日子久了,他开始觉得阿胶“神奇”,并被它所吸引。

若干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已经与阿胶绑在一起,成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传承者。

秦玉峰在进厂第二年成为学徒工。

他的师父是一位叫刘绪香的老药师,刘药师是同兴堂阿胶炼制工艺的第七代传人。

崛起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东阿同兴堂胶庄,因卓越的炼胶技术闻名于京城,其产品成为贡胶。

建国后,其传承者进入国营东阿阿胶厂。

东阿阿胶一直保持着制胶业“师徒相继,口传身授”的传统。

秦玉峰跟随师父学习传统阿胶炼制技艺,从泡皮、切皮、化皮,到熬汁、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等,全套制胶技法逐一研习。

他那时候从最基础的挑水、泡皮做起,学着师父把刚收购的驴皮浸泡到泡皮池里,直到驴皮泡软,再一一洗干净,然后刮剃驴毛,晾晒。

驴皮晒干之后,他再跟着师父把驴皮切成小块储存。

到了冬天,才开始上锅学习炼胶。

只有经师父考核合格之后,学徒们才能学习下一道工序。

对大多数学徒来说,他们只有机会学习几道工序,师父并不会传授全套炼胶技法,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只是精通一道或数道工序。

只有少数优秀学徒才可能学完全部技法,通常要学习三到五年。

少年时的秦玉峰因为感到找工作不容易,“干什么都很珍惜”。

他勤奋、好学,冬天里在大铁锅前近乎玩命地干活。

“阿胶这一块,我全做过,从皮的处理、炮制到熬胶。

”他说,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星期天,走路、坐着、吃饭都在想着阿胶。

这样的艰苦学习持续了多年,他成为习得全套制胶技艺的少数者,也逐渐成长为阿胶制作这项国宝级技艺的第八代传人。

他不再是个临时角色,一年年过去,他从学徒工成长为企业的执掌者。

2006年,在进入工厂的32年之后,他成为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

两年之后,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玉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他不再只是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国家文化的传承者。

作为阿胶的传承者,秦玉峰的责任不仅是传承这项技艺、产业,还要把阿胶文化流传下去。

在某种程度上,他不仅是阿胶技艺的传承者,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

他认为,只有把阿胶文化做成一种有传承的文化,企业才能长久。

他在东阿阿胶成立专门机构,研究阿胶文化,搜集整理阿胶古验方3200余个、膏方200多首、医案1750余个、“治未病”的膳食养生方近百个,对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进行研究,挖掘阿胶更多的药用价值。

他把这个项目称为“阿胶价值回归工程”。

他还组织修缮中国阿胶博物馆,建立东阿阿胶城,以巡展、推介会的方式向国内外传播阿胶文化。

“对文化梳理、挖掘,开发一系列的文化产品,收集了三千多个方子,恢复古方生产线,这是文化推广,也是文化营销。

同时,我们用现代循证学的方法研究这些古方子,做剂型创新,以让消费者服用更方便。

”秦玉峰认为,中医药文化经过3000年的积累,博大精深,如果只是借助数秒的广告,人们很难读透,只有通过文化加体验,才能向世人展示中医药的美丽。

此前,他与国家中药局、国家旅游总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国家“健康旅游”,通过旅游体验,寓教于乐,让阿胶文化走向世界。

(选自黄剑《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58岁的秦玉峰现任职于东阿阿胶股份公司,他不仅是阿胶的忠实服用者,也是阿胶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

B.秦玉峰刚进厂时,就被阿胶的“神奇”所吸引,若干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已经与阿胶密不可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