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探讨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也正在发生着变革。

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教师们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将就如何在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历史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 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其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2. 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设计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例如历史角色扮演、历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历史知识,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习效果在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历史学习除了关注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还要重视历史思维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面思考历史事件,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事件的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史料等途径,自主进行历史研究,培养其历史研究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历史新课标下的教法和学法

历史新课标下的教法和学法

历史新课标下的教法和学法随着历史学科的不断发展,历史新课标的出台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教法,学生也需要掌握一些学法,以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本文将对历史新课标下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探讨。

一、教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如通过讲故事、展示文物、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使学生对历史感到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历史遗迹,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批判思考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往往存在多种观点和解释。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分析历史事件,了解不同观点的来源和立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教案、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将历史知识进行图文并茂的展示,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历史概念和事件。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历史论文、参加历史研究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学法1. 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历史课堂,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

2. 注重历史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历史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学生应该注重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编写历史故事、制作历史时代的报纸、参加历史知识竞赛等方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

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

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3篇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1虽然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已有段的时间,但在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学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更不用说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

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缺乏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和方法的指导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本节课我希望能够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过帮助学生整理历史线索,来优化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我发觉不少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很是琐碎和没有条理,更不用说有完整的历史线索,历史思维很是薄弱。

由于本课的学习内容庞杂包含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以及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内容上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事件内容的张冠李戴,并且前后的事件顺序也常常混淆不清。

本课在课堂设计方面力求做到既能掌握本课知识点,同时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日本的重要历史发展线索,我感到是比较成功的。

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进行自主整理线索,他们的参与使历史线索的'脉搏跳动起来了。

本节课希望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学生由于有了要竞争的目标,所以可以全组团结协作,甚至连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都可以很好的参与课堂活动,并且可以在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同时许多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发挥出乎了我和孩子的预料,这也是我和孩子们的一个意外收获吧。

我们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在课堂上要学生配合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了,要是在希望学习有困难的也可以有所表现那就更是奢望了。

但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方式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方式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方式研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观念,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立足于时代特征,以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为导向,注重历史情境的设计和历史问题的探究,提倡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一、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角度,可以完善我国广大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中,通过尽可能地准确地表达不同文化内涵,传授利用专业词汇和必要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外语的表达技巧,同时还能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

将多元文化的背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能够从深层次上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立足于时代特征中学历史教育应该立足于时代特征,更好地鉴定历史文献,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教学需要从材料组成、内容讲解、思路跟进等方面制定新的教学标准。

同时,历史教育应该强调历史的主体性,不同年代的文化与思想体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状况的感受能力,并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

三、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新课改要求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成为指导历史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历史学科知识有诸多分支领域,要求通过了解历史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掌握历史学科的概念,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以系统化、归纳化。

学科核心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建立规范的科学语言和历史概念,加强议论驾驭能力,参与历史论证和开展历史分析的能力。

四、注重历史情境的设计和历史问题的探究历史教学中要扮演导师和协调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境。

历史情境对于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帮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能力等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历史情境,以便于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人物的文化思想。

此外,在历史问题探究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在历史问题探究中,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历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学生团队合作形式,完成一个个历史研究项目。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的的历史教学探究根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前提,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适当的“探究学习”为基本策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这种以课堂为本,民主开放的教学机制,必将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可见,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切身体会。

1、新课改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到精心备课首先,教师要明确备课的意义,端正备课思想。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全面地、动态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有计划、有目、有方向地控制、调整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功夫花在走上讲台之前,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绝不上无准备之课。

其次,教师的备课,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考虑知识的纵横联系。

而且教师的备课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使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高度,设身处地地按照学生的思路进行思考,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作出课堂教学中所讲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才能正确作出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再次,教师不是万能的上帝,更不是超人。

历史新教材、新体例的推行,许多新知识、新问题都不是靠以往的经验所能解决的,不少现代教学工具教师还不会用,许多新兴的领域教师也末必熟悉。

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提前备课,对课堂流程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准备好预案,从而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本领。

2、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探求真理、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说明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一直保持兴奋状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首先,要有好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发挥新课改的优势,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困难1. 教学资源不足在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渗透,对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一些地区的教学资源并不足够,这就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感到历史学枯燥乏味。

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是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依然不高。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为主,而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体系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也是一个较大的困难。

4. 压力较大新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对教师来说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二、对策1. 积极引进教学资源针对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学校可以积极引进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物、历史影视资料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2.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故事情节等,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3. 完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要求,学校可以逐步完善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课堂表现、作业等,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4. 强化教师培训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可以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强他们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种种困难,但只要教师和学校能够积极应对,采取相应的对策,相信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使得历史教学更好地融入到新课改的大框架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课程新教材下历史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程新教材下历史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新课程新教材下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目标做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和传统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差异,传统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新课程对过程、方法、价值观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么中学历史老师怎样应对这些变化,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关键是老师和学生要做好及时的调整,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一、面对新课程程老师应该怎么做1.教师要转变观点中国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师道尊严影响”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自己,都认为老师和学生有等级的差别,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

新课程中提出师生的平等交流,在学习中要有师生合作,这些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必修要转变观点,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发动学生,让他们积极投身于教学中去,让他们知道课堂是学生的,不是老师的课堂。

同时,教师要把传统教学的旧观点加以改变。

2.教师要改变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记。

教师讲,学生听。

这种完全的解读教学方式,时间一直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明显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做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要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分组学习,展开组内的讨论,是新课程教学下经常用的方式。

同时,我们的课堂也是开放的,学习不一定在教室里,图书馆、网络中学、博物馆、人文景点等都可以成为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的场所。

3.教师要调动课堂氛围新课程注重过程的评价,课堂的气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那么怎样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呢?关键是老师布置和跳动。

我在讲新课的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有两到三个讨论的问题,怎么设计问题,问题是否是同学感兴趣的,就要老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讨。

有些问题,要布置学生在课前查阅很多的资料。

这样,问题学生感兴趣了,又能够参与其中,上课自然有话可说,课堂气氛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4.教师要提高素质我们经常要一桶水和一杯水来形容老师怎么教好学生,那么新课程下,就应该要一缸水、一池水和一杯水来形容了。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

新课改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的繁杂、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问题一:教学内容繁杂在新课改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被大幅度扩充,不仅要学习传统的历史知识,还要学习历史研究方法、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等。

这样的教学内容繁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策一:优化教学大纲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将重点教学内容明确化,将一些次要内容进行适当减少。

同时,可以将一些历史研究方法等辅助性知识放在课后学习或选修课中进行教学,以减轻学生课堂负担。

对策二: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可以采用错峰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问题二: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缺乏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策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历史的真实场景和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策二:引入讨论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引入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历史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过程中。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问题三:学生学习兴趣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对历史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容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一:开设趣味化的历史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开设一些趣味化的历史课程,如历史故事讲解、历史文化体验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来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历史教学目标通常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在新课改下,教学目标应该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等目标。

二、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注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教学,而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内容应该更加注重历史事件的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历史人物的影响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体现历史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文化素养。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也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往往以讲述和讲义为主,而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全面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初中历史教学也需要注重全面评价。

传统的历史评价往往注重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多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让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谈新课改中的历史教学方法

谈新课改中的历史教学方法

从贾谊 的 《 过秦论》 中了解到 秦朝 灭亡 的历 史原因 , 从清朝 的腐 借 阅。这种点面交叉 法,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败历史中认识到《 红楼梦》 的伟 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
实 在 太 多 了。 把 一 些语 文 教 学 方法 运 用 到历 史课 之 中 ,可 以 取 得 良好 的 效 果 。 例 如 : 导 学 生 围 绕 历 史 教材 的 单 元 、 、 指 课 目来 抓 中心 , 归
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 史时 , 我就 问:这时 的中 国怎么样 ?” “ ,
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方面的社会现实 。 同样, 任何 讲到现在 的“ 中东和谈 ”就 说一说犹 太人的苦难历 史、 , 现代的几 历史 内容 都是依靠文学形式 ( 有少量是 实物形式) 记录 下来 的。 次 中东战争, 帮助 学生 分清 是非 曲直 , 并介绍一些书 目让学生去
我看完作批示后 , 把稿子发 回给 学生 , 进行分组讨 论, 互相补充 完善本方观点 。正方和反方各推举 4名代表 , 在班 上进 行辩论 。 程序是 : 正反方各 自陈述意见一 自由争论一归纳总结。 最后 由老 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 的辩论得失。 例如 : 在世界 古代史教 学中, 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 目是: 东 “ 方文 明与 西方文明之 比较 ” 正方的观 点是“ , 西方文 明不如 东方
历史课 的教学点, 还包 括现实社会 的一些“ 热点 ” 焦点 ” 和“ 问题 , 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 思考这些 问题。 有人也许会认为
这样做, 上历史课会离题 , 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 首先 , 从历史
的角度讲现 实 问题 , 是符合洋为 中用 、 古为 今用的教学 原则的; 其次 , 学生对现实 问题 比较关注, 也感到 比较困惑 , 如果我们从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一、重建历史教学理念,塑造新型师生关系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全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历史教师的教学责任由单纯知识技能传递,转变为以情感为核心的三维目标的培育。

与之对应,师生关系必然发生新的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教师的历史教学责任便有了拓展,从而注定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体构建性学习过程,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角色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与教材、媒体等一起构成学生的学习生态环境,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服务。

二、重建教学评价体系,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必然要求重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这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标合理,设计科学,恰当处理教材及师生关系;要开放历史教学设计、内容、空间、形式、结果;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发挥学习潜能;要使教材设计独特新颖,发挥教学个性,艺术地驾驭课堂;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认知、能力等方面锻炼的机会,为学生进一步自我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得到启示,获得进步;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自觉地运用它们来陶冶学生的情感、人格。

此外,教师还要热爱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要通过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使自己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要有宽松的学习心态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可以自由向师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特长,使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要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浓厚的兴趣、灵活的思维方式,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与合作伙伴交流,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要善于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拓展思路,用生活、个性化眼光对待学习;能获得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并使自己的多种能力得到强化,展示自我,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人格得到健康的连续性发展,并通过课堂学习,又生成了有价值的新问题,激起探究欲望,使自己自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要学习情绪饱满,能在体验中受到学习内容的情感感染,获得美的享受,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并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能与教师和学习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浅谈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
适 应 学生 需 要 , 应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我觉 得 重要 因素。然而传统的教学办法如讲述法 、 适 四 、 学 信 息 纳 入 要新 教 在知识膨胀 , 息 “ 炸” 信 爆 的今 天 , 中学
历史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细 节之处应 该大胆 讲解 法 、 渎法 和纲 要 图示 法 等仍然 足 以 讲
手忙脚乱地去执行 。学生忙来忙去 , 处在被 失 ; 在讲 到辛 亥革命成败问题时 , 把学生 和编排 。只有持之 以恒 , 我 长期积 累, 才能使 动接受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 、 分成两组 , 组织 学生按 照辩论 赛 的程序展 中学历史 教学不致因教材 的滞后 而落后于
感, 而更多 的是创新 、 新颖别 致有 新奇感 。 生的实际情况 等因素采 用启 发式 、 问题 式 、 史教学 跟 f时代的发展 。历史 教学的新信 :
这里结合本人 的教学 淡几点想法。

讨论式 、 究探 索式等 , 研 以学生 为本 , 充分 息 分为 教和学两 个系统 。教 方面的新信息
井 ” 的教 学 疗法。 即力求讲 活 , 深 , 式 讲 讲
透 :时代呼唤蓿综合 型人才 , 这就要求我们
实现教学 内容呈现方式 的多样 化 所 的 历 史教 师在 知识 的 延 伸上 打破 学 科界
即教 学 内容呈现不 再单纯 依靠 限 , 诞伸 到其 他学科 , 延伸到现 实问题 、 热 习历史 的基础 方法——学 会 学 习历史 , 谓 多样 化 , 培
教 改 聚焦
2 1-
沈 会 军

要: 历史学科 内容 多, 繁杂 , 很 要让 学生对 它感兴趣 , 师就要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独特 的魅力 , 老 把历史课教活 , 学生的兴趣就 能 教学 信息 学科知识 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

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9篇第1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教学也要适应新的要求,实现新课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们有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希望对广大历史教师有所启发。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突出批判性思维。

过去的历史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而新课改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历史教学需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历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历史事件本身,还应该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在讲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时,可以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让学生了解科技发明的背后原理及对社会的影响。

历史教学需要重视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

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来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的历史教学更多的是教师为主导,而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担当主体地位。

历史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要实现新课改,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视跨学科的整合,注重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示例: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方法分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历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

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本文旨在探讨最新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学反思,分析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为未来的历史教育提供参考。

历史是人类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记录和反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因此,历史教育在培养社会公民的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学生领悟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

然而,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讲解,而忽略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使学生难以体验历史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教学的内容单一,重复和死记硬背,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但只是线性地连贯关于农业、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历史。

其三,历史教学缺乏跨学科的涉及,没有涵盖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得学生们缺乏对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

为此,提出了应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推动历史教育更好地发展的改进意见。

历史教育必须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反思工具,鼓励他们参加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

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历史教育中,例如案例教学法、课堂演讲、故事和教学游戏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精神,需要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问答学习等,具体指导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学习,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其三,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和深度挖掘,将历史教学的内容扩展至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向学生们展示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

这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本身和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教育可以吸引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使历史教育获得更多的支持,促进历史教育更好地发展。

历史教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历史课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历史课

浅议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历史课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改革旨在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有机统一,提高历史课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要做到适应新课改并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的任务,如果教师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

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历史学科的知识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实际上,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学到了丰富的历史学科知识,有助于他们去认识和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他们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目的也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并不难,问题在于教师是否肯下功夫。

例如,在讲述“西安事变”时,我先请学生简单地介绍事变发生的经过,然后提问:“张学良和杨虎城拘捕蒋介石后,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事变发生的背景,了解事变发生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认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使“兴趣”成为教学内容的外加东西,这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课堂教学,其效果必然是无效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新旧知识注意“承上启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虽然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模块教学,但他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不同的模块之间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思考,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这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例如,在讲述《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时,设置这样的文字情景:材料一:在七届二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前往北平途中,毛泽东曾风趣地自称是“进京赶考”。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2010年,全国新课改将全面推开。

四川省也将于今年9月开始实行高中课改,现在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岗前培训工作。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也在密切关注新课改动向及相关问题。

在课改过程中,许多老师已经针对新课改教材内容、结构及新课标要求,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的看法和建议。

在这里,我结合自己对新课改的了解及诸多老师们的观点谈谈自己对新课改形势下的历史教学工作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我认为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要上好历史课需要做好以下三步工作:第一步:应积极地转变思想,努力在各方面充实自己,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我们很多老师在谈到新课改的时候总是在潜意识里觉得:“终于改变应试教育了,轻松了!”。

而恰恰相反在新课改形势下,新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教材结构。

在教学工作各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熟悉的以通史形式进行编排的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相关能力为主。

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来适应新的需要。

其次,由于现在教学主要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以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主。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如果我们教师自身能力欠缺或知识水平不提高,那么我们将很难从容应对学生的疑问。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如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如果我们没有了解过《论语》、《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我们只依靠教材或者教师用书上的一点知识,我们怎么能游刃有余的带领学生探究学习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和阅读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第二步:认真备好课。

简单几个字但是绝对关键。

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要脚踏实地地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紧扣教材重点内容及难点设计好每一步教学过程,并对每一个问题难度及广度都要把握好。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关键词: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要求教师主动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创新,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观点的各项要求,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如何更好地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呢?这是值得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要实现新课改下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策略的改变1.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教学方法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找准方向、自主归纳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加强运用能力训练以及学会探究新知识。

2.从重系统到重专题原来的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历史的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其优点是注重历史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但过分地强调政治史,对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不够,知识点太大、太繁琐。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则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将历史细分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几个专题模块,学生能够针对不同专题,展开有效学习。

3.问题式教学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以及合理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搭建有效性的问题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合理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此外,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还要注意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多是以教师的口头讲授为主,而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如通过排演历史剧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趣点往往是课文中最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文似看山不喜平”,历史课本文章中正是有了这些趣点,才显得跌宕起伏,学生们阅读起来,比较有情趣,而不死板无聊。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不惧怕、不后退,就一定能够找出解决的办法;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实施面临的困惑提出了六点对策,以求教于同仁。

关键词:新课改困惑对策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我省(甘肃)实施两年多了,此过程我们面临了许多困惑,笔者精略归纳了以下七个方面:1.初、高中衔接困难,教学难度大现行的高中新课程是建立在初中学业基础上,并对高中阶段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它要求学生具备完整的初中历史学知识。

由于笔者所在地区的初中学校,历史学科的地位远远不及语、数、外、理、化,历史基本上是被看作“副”科,所以这就造成了初中师生对历史科的不重视,老师上课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也认为平时不用管,考试时再来抱佛脚,死记硬背也能过关。

学生对初中学过的历史知识是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甚至学和没学一个样。

而高中新课程增加很多新概念,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方法和学习态度自然就很难跟上。

2.新课程内容多、跨度大。

新课程下,许多一课时的内容是旧教材中两三课时的容量,如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就饱含了老教材“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课时的内容;再如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内容不仅多(跨越了几个朝代)而且深奥难懂。

3.新旧教材交替时期,很难找到与新教材相配套的练习资料。

新课改实施的绝大多数资料是根据新教材编的,但由于编者不一定是教学一线的教师,所以编出来的题目偶尔有些还是超纲,甚至重难点不突出,而且绝大部分资料体现不出新意。

4.课时太少,像我校高一一周课时2.5节,无法保证教学进度按时完成。

5.一考定终身,考试的功利目的太强,学生“拎的太清”。

面对强大的升学压力,一些学生仍然只关注高考科目,在理、化、英、数等各科大量作业的重压下,学生极少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学习历史,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

6.新课程实施后,课程资源(图书资料、设备、网络资源等)贫乏。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

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学以致用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备课初学历史的人,常以“古董”、“古板”自嘲,感觉历史距离我们太遥远,似乎学了并不见得有多大用,不过是混碗饭而已。

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区,很大程度上是浅尝辄止,钻研不够的缘故。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没有将历史理论知识与实际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缘故。

一、为什么要在历史教学备课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历史教学与任何一门课程一样,都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否则就不能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就不能达到学习历史的功效、作用和意义。

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是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学必需的有效手段。

“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这一过程才是学习的最重要环节。

”①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则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桥梁和有效途径。

历史新课程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将政治文明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等人类历史的主要方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联系实际的理论知识和领域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创造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创造性劳动的快乐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激励学生认知新的未知的事物的内心愿望。

”②二、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

首先是历史与现实确有距离,有些历史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有的连历史真相都需要考证,有的甚至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先从已有定论或史料比较清晰的入手。

下面试举三例进行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讲到“9.11”恐怖袭击事件。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2019年统编历史教材的推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入了新的探索阶段。

本文重点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应用及其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或重现具体情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时期,进而培养其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这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主体性、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不足。

然而,如何妥善设计与应用情境活动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总体而言,情境教学法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的新机遇一、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模拟或重现某一特定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可以在一个真实或半真实的环境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历史事件或时期相关的情境活动。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拟古代的朝廷辩论,或是重现近代历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历史,培养其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除此之外,情境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通过情境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以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课这一知识点:“鸦片战争”为例,在历史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对鸦片战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可以带给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鸦片战争和条约体系”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当时的国际与国内环境,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带来的长远影响。

首先,教师需为学生设计具体的角色,如清朝皇帝、大臣,英国外交官、商人以及普通的中国民众。

这些角色都配备有详细的背景资料和任务,确保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验各自的历史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探讨
导读:本文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探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探讨
文/张钧美
摘要: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教学教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快乐教育的思想也逐渐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因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引导式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最好方法。

教师的巨大技巧就是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导入;人物概念
一、以课本为依托,分析人物概念
为了让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具体、鲜明的印象,教师要学会科学的使用教材,用丰富的策略、技巧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概念,针对不同的人物概念,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学生在感受人物的活动中最终理解概念。

新教材中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去理解概念,如图片、原始史料、文字资料等等。

教师必须充分发掘课本中的这些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字的生动性等特点,去描述人物的神态、特征及其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人物。

二、通过设计好的导入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导入语来开始新课堂,首先我最常用到的就是历史故事导入,故事情节生动、感性直接、针对性强,特别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

因此,在讲新课之前,用典型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

此外,历史图片也可以作为导入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用图片导入比较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体验的基础上就会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学习对象。

三、利用史料重现历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历史教材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结论性质的,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

大多数学生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历史内容,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历史史料,不但能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适当地引用一些史料,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

历史快乐教学要以学生为根本,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策略的设计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历史知识水平、心理状态、教师的个人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创造性地加以选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史俊杰。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

新课程,
2012.
[2]谷忠慧。

疏脉理络择良方从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巍山二中)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