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3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3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伴随着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深入,老师和学生对三分之一课堂模式越来越熟悉,运用起来也更自然和流畅了。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这节课的主旋律。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设计意图:一、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首先,导入我用了谜语激发学生探究欲,让学生在谜语的意境中走进大自然。

生命的律动源于生活,想要学生在课堂上彰显生命的活力,特别是生物课,贴近自然和生活是最好的教学。

接着是学生观察思考时间,通过对课本知识和图的观察和思考,了解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由于课本内容太少,学生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认识不深,肯定还有许多疑惑,为此我准备了一段录像,把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后对青蛙的生殖过程有了更系统和深入的了解。

二、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课堂上力求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和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在竞争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并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想学的学习目的,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树立学生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意识通过3则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受环境的影响,两栖动物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不够,老师包办的现象过多,更多的时候是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老师充当了课堂的主角。

同时,对学生的回答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加强评价的多元化。

反思这节课,三分之一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虽然都得以体现,但每个环节还有待完善。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生物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生物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通过视频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关注学生思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渗透了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8′
7′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特点?
二.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表述交流基础上讲解
教给学生学习分析的方法
10′
总 结
重点难点
重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难点:通过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分析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讨论、谈话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及视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二次
备课
复习巩固
蜻蜓、蝗虫各属于什么发育方式?
思考并回答
温故知新
2′

在什么环境下能听到蛙鸣,蛙鸣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3、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上述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②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③从上述事实你受到哪些启示?
学生独立自学课本知识,认真完成,在小组内进行互评
表述交流
其它组补充说明
认真观察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得出结论
阐述观点
说明道理
表述交流
出示问题提纲,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目
生物
执教者
(主备人)
班级
八年
时间
课题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新课导入】导入:引导学生观看《蛙声十里出山泉》图片(见光盘)齐白石的国画为什么叫《蛙声十里出山泉》?蝌蚪与青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学片段】片段1:青蛙的生殖过程(视频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青蛙抱对行为,思考以下问题:青蛙的受精过程是体内受精吗?抱对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结论:雌雄蛙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产于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为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抱对是为了提高受精率。

片段2:青蛙的发育过程(PPT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蝌蚪和青蛙的区别,思考下面问题:青蛙的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结论:青蛙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外形像鱼,有尾、用鳃呼吸.蝌蚪慢慢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消失,长成能够登陆的成蛙.蝌蚪和成蛙在外形、呼吸器官方面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设计
选择喜欢的词进行课堂练习
思考、完成练习
选词游戏使课堂练习更
加有趣,潜意默化地进
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五、课
外延伸
创设情境,朗读关于蛙的词,
通过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体验,通过对比,更进一
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性及自身的使命感
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听
觉视觉感官同时调动,
名字
仔细观察比较图片、动
画,认识其它两栖动物
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
察图片、动画的形式,
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印象
2、播放蝾螈生殖发育视频,
引导学生与蛙的生殖发育进行
比较
仔细观看
与蛙的生殖发育进行比较
补充课外知识,扩大视
野。循序渐进的引出其
它两栖物的生殖发育特
点,为之后理解两栖动
物与环境的关系垫定基

2.

课外拓展
4、通过图片新闻,了解保护
两栖动物的意识仍有待加强,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可尽自己
的一份力量。
思考、选择
表达交流
体验责任感及使命感
积极参与到环保宣传活动
中出示要求:用一句话呼
吁大家保护两栖动物
通过对比,意识到中学
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环
保宣传活动中
四、课
堂练习
出示自己准备的宣传语,学生
趣,促进小组交流,强
化重要知识
3、通过排序、表格的习题设
比较项目
蝌蚪
青蛙
呼吸器官

四肢
生活环境
食物
完成练习
整理知识
排序及表格形式较为有趣,及时整理知识,降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课目标:1.知识与技术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色;经过检查和查阅资料,培育学生采集、整理和解析资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过比较解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遇到水的约束;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一样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经过检查实践活动和资料解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互相关系。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生检查身旁的两栖动物数目的变化,以及以致这一变化的原由,培育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添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课要点和难点:1、要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色2、难点:初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面形态上的不一样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余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

学生:检查身旁的两栖动物数目的变化及其原由。

参照课时: 1 课时教课策略:创建情形--- 观察思虑 ---- 解析谈论 --- 归纳总结 ---- 得出结论教课过程:教课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激情、怀疑创建情形:“黄梅节气家家雨,青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激发兴趣草池塘到处蛙” 。

让学生结合生活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表述交流经验,解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活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增补说明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为变态发育。

认真观察么?导入新课。

卵---- 蝌蚪 ----青蛙表述交流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

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增补说明指引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呼吸。

得出结论过程的特色。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论述看法问题: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说明道理1、青蛙都能鸣叫吗?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表述交流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呼吸。

增补说明义?两栖动物得出结论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进一步明确境中进行?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牢固新知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和生活习惯上有没有差异?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怀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吸。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分析】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能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特点。

2.教学难点:
分析早起蝌蚪和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两栖类资料,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体)——幼蛙——成蛙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环境条件
1.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

2.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反思】
可利用“想一想,议一议”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鸣,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可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调查”活动来获得结论。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3.举例说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1.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信息.进行合作交流。

2.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变态发育的概念.正确理解“两栖”的含意。

三、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提升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正确理解“两栖”的含意。

二、教学难点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

两栖动物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发育而到陆地生活。

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在探究两栖类动物生殖和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时.从侧面与人和环境相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

二、学情分析青蛙是大家熟知的动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过相关的童话故事、诗句.甚至观察和饲养过蝌蚪.且有八年级上册动物类群的学习为基础.学生们对于青蛙的变态发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不能详细描述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根据初二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和年龄特征(好奇心强但不持久.有参与意识但不稳定).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各种直观手段.设置恰当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设计思路关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的教学流程:品味经典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激疑引探.导入新课——观看“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录像——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了小蝌蚪。
(2)小蝌蚪有头、尾,没有四肢;他们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以游泳的方式生活。以藻类和水蚤等为食。说明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保留着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3)小蝌蚪慢慢地长出了四肢,尾巴渐渐在发育过程中消失。蝌蚪的尾必须离开水,在潮湿的陆地,与空气接触才能萎缩。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任课教师
年级
授课时间
科目
生物
班级
课题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学情)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学生在八上已经学习了两栖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主要特征,在本学期已经学习了植物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了解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概念的基础上,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而本节课的内容是知识的延续学习,归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方式。
(6)指导学生进行比较。
指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发育的特点。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
提问: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发育过程有什么异同?
思考、பைடு நூலகம்答:两栖动物。
倾听。
解读诗的含义。
1.春末夏初,特别是在下雨的晚上,在稻田里、池塘边 。
2.青蛙的鸣叫意味着青蛙进入了繁殖季节。
在青蛙鸣叫的时候,青蛙的口两侧有“大泡”鼓起来又瘪下去,那两个“大泡’叫做鸣囊,是青蛙用于发声的器官。
通过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学生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科技前言新知识。
二、两栖动物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情景导入】《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

画面上没有蛙,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

齐白石老先生是否画错了呢?【课堂探究】探究一:青蛙的生殖与发育问题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的鸣叫是什么行为?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答案:一般鸣叫的都是雄蛙,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以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抱对以后雌蛙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一同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抱对可以增加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概率。

问题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哪些不同?答案:青蛙的幼体叫蝌蚪,受精卵先发育成蝌蚪,蝌蚪在形态和结构上都像鱼,用尾游泳,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成蛙有四肢没有尾,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而且能到陆地上生活,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为变态发育。

【总结过渡】从上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那么水环境一旦破坏,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出示一组出了“意外”的青蛙的图片)探究二:环境因素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问题1:阅读课本第16页资料分析2,讨论资料出示的事实说明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答案: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知识目标1.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知道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并进行体外受精。

3.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理解体外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4.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联想、想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起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并关爱我们人类自身生活环境的意识。

1.青蛙的鸣叫,以及鸣叫的意义。

2.青蛙的生殖方式和体外受精的过程、意义。

3.青蛙的发育过程,以及发育过程中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1.雄性青蛙的鸣囊及其作用。

2.雄性青蛙鸣叫的意义。

3.体外受精的过程及意义。

(一)教师准备:1.准备关于两栖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录像带。

2.准备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带。

3.准备青蛙捕食田间害虫的图片、资料和统计数字等。

4.准备人类捕食青蛙的图片、资料等。

5.准备一些畸形青蛙的图片。

(二)学生准备:复习前两节所学的内容并预习新课。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吗?那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栏目吗?那现在想不想就看动物世界呢?1.引起兴趣并急于回答。

回答:喜欢看;喜欢;想看。

通过放映教学录像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新课2.陈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物世界的录像,是关于两栖动物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2.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并思考录像中所播放的内容。

通过列举图片和资料,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教育记住要仔细地看,看完了还要回答问题哦。

(教师播放录像)3.录像放映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1)在刚才的录像中大家看到了哪些动物?(2)录像中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3)它们为什么被称作两栖动物?3.学生回忆录像内容并回答:(1)在录像中出现的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人教版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从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
、大鲵、蝾螈等。

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引导学生完成资料分析:分析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影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
结束语:两栖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它们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解答。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4.教师总结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科普文章,要求字数在400字左右,内容充实,条理清晰。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分享解题过程和经验。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理解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两栖动物形态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家长参与作业:请同学们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观察家附近的两栖动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并拍照留念,共同完成一份亲子观察日记。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勿抄袭。
2.作业完成后,同学们要进行互相批改,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学生能够列举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池塘、湿地等,并分析这些环境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学生能够认识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保护两栖动物的意义。
3.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研究两栖动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高清视频和图片展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使用模型或活体样本进行实物展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两栖动物的特点。
2.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采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创设情境,如模拟两栖动物的自然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
-安排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了解其生活习性。
-设计实验,观察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引导学生探讨影响发育的因素。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化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认识。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共享观察结果,互相交流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观察地点可以是公园、池塘、山林等。
-记录内容包括两栖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
-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字数不限,要求图文并茂。
5.阅读一本关于两栖动物或生态保护方面的书籍,并撰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300字左右。要求:
-读后感需包含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个人感悟。
-作品需真实、有深度,体现学生对两栖动物及生态保护的关注。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科普文章,字数在500字左右。文章需包括以下内容:
-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殖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青蛙比较熟悉,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怎样?有什么特点?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怎样?这些问题还比较模糊。

因此,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同时渗透环保教育。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教师即时评价法。

四、重点难点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五、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1、展示谜语: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

2、青蛙属于哪类动物?3、什么是两栖动物?4、常见的两栖动物举例学生:1、猜谜,回答:青蛙2、回答:两栖动物3、回忆、回答4、举例青蛙、蟾蜍、大鲵、蝾螈活动2【活动】探究新知,展示交流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的生殖教师出示宋朝诗人赵师秀的《有约》展示下列问题:(1)、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条件下才能听到蛙叫?(描述的季节和地点)春末夏初,池塘和河边。

播放《青蛙的生殖》视频,展示下列问题:(2)、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雄蛙(3)、青蛙为什么鸣叫?(出示图片、鸣叫)求偶,。

吸引雌蛙。

(4)、青蛙的抱对有何意义?有利于精子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前节与后节虽都是介绍生殖和发育,但每一节都是独立的类群,与本节没有太多关联。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这就使其成为教材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具体描述、分析了青蛙的鸣叫、雌雄抱对,产卵,体外受精和青蛙的发育过程等现象,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青蛙为例,教材中的资料也极富有探究意义,意在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和环保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两栖动物,特别是青蛙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具体过程还是不清楚。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本节课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让学生联系实际,多说,多举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三、设计思路: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先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视频导入引出新课;接着通过视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青蛙生殖的特点;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标本再找出青蛙发育的特点,总结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并强化两栖动物的概念;最后通过阅读教材资料分析,总结归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要的环境,并扩展到其他动物,得出没有良好的环境,动物将无法生存,渗透环境保护的思想,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描述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2、能力目标理解两栖动物“两栖”的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培养环境保护的情感和意识(二)教学重点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描述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三)教学难点1、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培养环境保护的情感和意识(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视频: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呢?蝌蚪怎样才能发育成青蛙呢?我们今天来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型:新授时间:2010年12月24日
【学习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通过调查家乡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
化的意识。

【学习重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学习难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学习资源】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揭示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三节,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进行预习活动
自学教材P12—15,完成下列填空:
1、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__蟾蜍____、__大鲵___和__蝾螈___等。

2、能鸣叫的是雄蛙,口角有一对鸣鼓。

3、雌雄蛙有抱对现象。

然后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将精子也产在水中,在水完成受精作用。

4、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___蝌蚪___→幼蛙→__成蛙__,这样的发育也是_变态_发育。

5、两栖动物分布较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是: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水___中进行。

三、开展学习指导
1、师生共同完成预习学习任务。

2、认识两栖动物:青蛙(有保护色),蟾蜍(有益,因慢爬、丑陋而被贬义),大鲵(娃娃鱼,最大,有尾,二级保护),蝾螈(艳丽,警戒色)
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观看视频
探究一:(1)雄蛙鸣叫的意义是什么?求偶(2)雌雄蛙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排出生殖细胞提高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率(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水(4)青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几个时期?
(1)生殖过程:求偶(鸣叫)→抱对→排出生殖细胞→受精(水中)小结: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2)发育过程:受精卵(水中)→蝌蚪(水生,鳃呼吸。

外鳃→内鳃→后肢→前肢)→→幼蛙(水陆,肺、皮肤呼吸)→成蛙(水陆,肺、皮肤呼吸,无尾) 小结:变态发育
探究二:请同学们从外部形态、头部、躯干部、四肢、尾等方面比较早期蝌蚪和青蛙。

探究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生活。

探究四:环境条件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影响,请阅读课本P14资料,讨论回答问题
(1)无水则无法生殖发育;(2)水域密布则繁盛,干旱则种类少,分布少。

(3)水质污染导致蛙畸形。

结论:环境变迁破坏生殖发育所需环境,使它们不能正常进行生殖活动;环境变迁还影响正常发育,导致它们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5、拓展延伸:(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你的家乡,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它们的数量是不是在不断减少?如果是,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①加强宣传使人人都有保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意识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③自觉抵制捕捞青蛙和食用青蛙④建议有关部门加大保护动物的法律的执行力度
四、构建知识网络
1、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生活。

4、环境教育: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