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作文母题 人文

合集下载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

1

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据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为此,本刊特邀多位对高考作文命题有深入研究的高中名师,依据这六大“母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权威解读,并结合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做出预测,以期为大家的高考作文备考助力! 01“母题”:人文底蕴:人文底蕴

母题”阐述: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积淀人文积淀 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汇总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汇总

2017 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

2016 年9月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据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标的“源头” 、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 。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 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为此,本刊特邀多位对高考作文命题有深入研究的高中名师,依据这六大“母题” ,对2017 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权威解读,并结合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对2017 年高考作文命题做出预测,以期为大家的高考作文备考助力!01“母题”:人文底蕴母题”阐述: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 人文积淀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人文满分作文高中生

人文满分作文高中生

人文满分作文高中生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华夏大地,广袤无垠,滔滔大河,滚滚东流。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然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墨守成规,还是推陈出新?答案无疑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的风雅颂到《离骚》的浪漫情怀,从唐诗宋词的韵味到明清小说的百态人生,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到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如果失去了传承,文化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应当怀着敬畏之心,认真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铭记于心,融入血脉。

然而,仅仅传承是不够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一味地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文化就会与时代脱节,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结合时代的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需要我们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精神。我们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不盲目崇洋媚外,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让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汇总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汇总

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据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为此,本刊特邀多位对高考作文命题有深入研究的高中名师,依据这六大“母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权威解读,并结合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做出预测,以期为大家的高考作文备考助力!01“母题”:人文底蕴

母题”阐述: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积淀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高考语文作文永恒母题友善备考

高考语文作文永恒母题友善备考

母题训练之友善

【母题解析】

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帮助他人,减少争执矛盾也是友善的一种表现。

友善,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生活化、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友善,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人、做事、成家、立业,以及走上成功的重要法宝。在生活中友善的人总是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一个友善的举动也会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友善”这个词,应该拆分成两部分来看:“友”是友好,表现友好,这是行为要求、是表面现象;而“善”是善良,心怀善意,这是心理要求、是内心态度。如果只强调表层的友好而不顾内心真情实感,就容易沦为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部的善心而不谈如何外化于行,就容易产生隔阂误解。所以,“出于善意的友好”,这才是“友善”这个词对于人际关系的完整诠释。

【素材积累】

1.名句积累

必背:

善良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行为。(法)罗曼•罗兰

仁慈的气息永远是一个人心灵高尚的标记。——巴尔扎克《人生的开端》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巴金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扩展:

幸福的秘诀是:尽量扩大你的兴趣范围,对感兴趣的人和物尽可能友善。——罗素《幸福之路》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雨果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一个温存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话语,能使人忍受生活给他的许多磨难。——高尔基

谁要是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谁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快乐。——罗曼·罗兰

2021年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一):“人文底蕴”命题预测与素材

2021年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一):“人文底蕴”命题预测与素材

2021年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一):“人文底蕴”命

题预测与素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最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明: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21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人文底蕴”解读名师

张兴武老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特优奖等多项文学奖。人文底蕴主要包含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1.人文积淀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2.人文情怀重点: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情怀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是指对人或对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我们培养起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拥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审美情趣重点: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

人文环境话题满分高考作文【优秀3篇】

人文环境话题满分高考作文【优秀3篇】

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人文环境话题满分高考作文【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

友。

人文环境话题满分高考作文篇一

现在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可我们对社会污染,却全然不知,泥石流、洪涝灾害、地球沙漠化。这一切,都是我们不爱护大自然应有的惩罚,那未来的环境是什么样呢?是垃圾如山?还是一尘不染?

我带着美好的幻想进入了我们的未来。

那时候每条大街小巷都有垃圾机器人,把地面扫的干干净净。在山上,参天大树随处可见,天空像一片蓝色而洁净的汪洋。陆地上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水中的问题怎么办?别担心,那时候每条江、每条河、每潭湖和每片海,都有“清洁水系统”。它有

一条孔比一粒青苔还小的过滤网,将垃圾堵在外面,把水放过去,如果有浑浊的水呢?它就会用无污染海绵将其吸走,将清水用一条通道排出去。那被网挡住的垃圾怎么办呢?就会有垃圾机器鱼游过来吃掉这些垃圾,机器鱼在吃垃圾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热能,科学家们把这些热量转化成电。通过变电站把这些电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

真希望这个愿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

人文环境话题满分高考作文篇二

和谐,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多么美好的意境。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和谐吧: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季节;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

高考作文十大母题

高考作文十大母题

高考作文十大母题

在人生中,我们需要学会舍与得,因为有舍才有得。舍得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和勇气。同时,舍得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和精神境界的体现。

用心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用心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用心生活也能让逆境变成顺境,迎来更加积极美好的人生。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不同的选择代表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选择后,更需要坚定选择,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

即使身处平凡,我们也能成就伟大。平凡之中拥有目标、做好每一个细节、恪尽职守,都是一种伟大。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面对责任,我们需要勇挑重担,担当义务。逃避责任和义务将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审判。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升华。我们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应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平衡。

如何对待利与义,是一个人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当利与义发生冲突时,需要舍利取义的精神。

唯有不断付出和耕耘,才能收获人生的别样丰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才会有所收获。有时不求回报的付出,反而能收获更多。

个人的独立拼搏加上集体的精诚合作,能成就更大的事业与成功。因此,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付出,一个优秀的集体也离不开每个优秀的个人共同努力。

感恩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懂得感恩对于现代人而言是一个价值标杆。感恩他人的付出和生活的馈赠,让人感受到真情的温暖和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快餐文化的流行对当今社会和传统经典文化造成了冲击,它缺乏营养,多吃无益。因此,我们应该给心灵留一方净土,不被时尚流行裹挟。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滋养我们的源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传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而是要有所淘汰和发扬,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推陈出新,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汇总

作文核心素养六大母题汇总

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据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为此,本刊特邀多位对高考作文命题有深入研究的高中名师,依据这六大“母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权威解读,并结合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做出预测,以期为大家的高考作文备考助力!01“母题":人文底蕴

母题”阐述: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积淀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高考作文六大母题

高考作文六大母题

高考作文六大母题

今天的高考是一个关乎学子们未来的大考,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写作题目。写作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表达自己,从而提升分数。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高考作文的六大母题。

第一个是关于家庭的话题。家庭是考生们的精神支柱,也是学习的根源。考生们可以从家庭来叙述自己的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等,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二个母题是关于社会的话题。社会是考生们的现实背景,也是考生们日常生活的见证。考生们可以通过讲述社会中的现象,从而体现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和观点。

第三个母题是关于传统节日的话题。传统节日给予考生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考生们可以利用这一母题来叙述自己节日期间的家庭或社会活动,从而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四个母题是关于历史的话题。历史是考生们的思想源泉,也是考生们文化思维的根深蒂固的基础。考生们可以利用历史不断思考过去,从而发现历史的丰富性,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

第五个母题是关于生活的话题。考生们每天都处在生活中,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转化为文字,让读者看到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体会。

最后一个母题是关于未来的话题。未来是考生们发展的前提,也是考生们梦想的具体实现。考生们可以从未来角度思考,利用未来的概念来叙述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的六大母题是家庭、社会、传统节日、历史、

生活和未来。这些母题都能帮助考生更好地表达自己,体现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获得好的分数。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母题(生命的诗意)12个金句+4则素材+7个立意角度+美文欣赏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母题(生命的诗意)12个金句+4则素材+7个立意角度+美文欣赏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母题(生命的诗意)12个金句+4则素材+7个立意角度+美文欣赏

【金句】

1.悲伤是汩汩的小桥流水,是诗意让它如此动人。彷徨伤痛就这样被晾晒在阳光下,那灼人的温度,是如何燃烧了我的伤痕?

2.乡愁是墟里袅袅的炊烟,是诗意让它如此醉人。要怎样拾起流淌的夕阳,要如何抚摸当年的暗疮,眼底或许多了几点星芒,岁月或许淡了几许黄粱,或许也不再纯粹不再清朗,叫我如何追忆那些已逝的时光?

3.人生的最大意义不在奔赴某一目的,而是在承担每个过程。

4.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5.站在山巅与日月星辰对话,潜游海底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私语,方知宇宙浩瀚,自然可畏,生命可敬。

6.翻山越岭只为一场遇见,全力以赴只为一次改变。答案就在眼泪里,也凝结在汗水中。感官和心灵,总有一样要生活在别处,你会更加坚定心中的热爱。

7.在为梦狂奔的路上,有风急雨骤,有孤夜寂寥。不要怕,回头看看,家人就在身后,打着那束温暖的光。

8.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9.我们都在风景里,它刻在你掌心,倒进杯里,写在脸上。

10.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子曰:“生无所息。”

11.人生该在青春年少最美之际有那“唯我独尊”的坚韧和热血,追逐梦想,生无所息;也总会抬头望望窗边的风景,历览朝晖夕阴,落崖惊风。抛点庸庸碌碌俗人意,换个潇潇洒洒自由身!

12.身在井隅,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

【素材】

-1-

在这片土地上,有寒暑轮替、草木枯荣,有英雄不朽、精神不灭。

高考作文母题素材集——人性篇04 信念与选择

高考作文母题素材集——人性篇04 信念与选择

高考作文母题素材集

人性篇02

母题四:信念&选择

(一)真题回顾

(18宝山二模)有明确的信仰,并不能证明有精神追求的勇气;有精神追求的勇气,却能

证明有明确的信仰。

(19宝山一模)智者说,如果你想实现某种追求,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但是

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心中的追求而竭尽全力,孜孜以求,无暇顾及如何让自己配得上它。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22嘉定一模)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意思是当一个人作出选择的时候,那个被放弃的选项成为了当前选择的成本。这提醒人们注意审慎选择的重要性。但也有观

点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

正确。

(21奉贤一模)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闻一多《红烛》

(18奉贤一模)莎士比亚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

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意志,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

(18普陀一模)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

可能太愚顽。

(20普陀二模)"人们往往希望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到生命的意义,然而有时,这种追寻会变成廉价的自我感动。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18松江一模)有人说:“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希望,而不是现实。”

(二)课本素材

苏格拉底vs司马迁

司马迁与苏格拉底对待人生的方式不可谓不令人叹服。前者,为完成《史记》,忍辱负重也要挣扎求生;而后者,本可以有很多条路避开死亡,但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却慷慨

高考作文十大母题

高考作文十大母题

高考作文十大母题

母题一:人生价值

子题1:舍与得

人生路上,我们必需学会舍与得。

分论点:

有舍才有得,很多事情都须要舍得。

舍得是一门艺术,须要才智和志气。

舍得是一个人价值观和精神境界的体现。

子题2:专心生活

人活着就须要专心对待生活。

分论点:

专心生活,方能发觉生活的美妙。

专心生活,方能迎来更加主动美妙的人生。

专心生活,能让逆境变顺境。

子题3:选择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分论点:

不同的选择,确定不同的人生走向。

不同的选择,代表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出正确的选择后,更须要坚决选择,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

子题4:平凡与宏大

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成就宏大。

分论点:

平凡之中拥有目标也能成就宏大。

平凡之中做好每一个细微环节也能成就宏大。

平凡之中恪尽职守也是一种宏大。

子题5:责任与义务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分论点: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须要勇挑责任,担当义务。

面对责任,义无反顾;面对义务,责无旁贷。

躲避责任和义务,将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审判。

子题6:精神与物质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升华。

分论点:

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但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

物质享受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精神的追求。

不能片面地追求精神或物质,物质和精神都拥有的人生才更完备。

子题7:利与义

如何对待利与义,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干脆体现。

分论点: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谋道不谋富。

当利与义发生冲突时,须要舍利取义的精神。

子题8:付出与收获

唯有不断付出和耕耘,方能收获人生的别样丰盈。

分论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北京高考作文母题传媒与伦理

北京高考作文母题传媒与伦理

北京高考作文母题传媒与伦理

01“母题”:人文底蕴

【名师简介】

张兴武,执教于湖北省示范学校、荆楚名校——松滋市第一中学。张老师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语文优秀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特优奖等多项文学奖,有300多篇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散文》等报刊上发表,公开出版发行《校园短笛》《作文文体攻略》等专著,系《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特约编辑。

母题”阐述

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 人文积淀

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

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2. 人文情怀

重点: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情怀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是指对人或对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我们培养起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拥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高考满分作文母语

高考满分作文母语

高考满分作文母语

高考满分作文母语1

是什么,如稚拙的图画,刻在出土文物那沧桑的剖面;是什么,如风霜渲染过的枫叶,夹在唐诗宋词发黄的纸页间;是什么,如行云如流水,从老人的唇齿间娓娓道来,印在纳凉顽童神往的双眸;又是什么,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遍地流淌、生生不息

是母语。是母亲亲切的话语,是中华民族视为根的话语,是中国遍地开花的话语。

一直觉得,我的母语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话语。它历经五千年文明的浸润和刀枪火石的历炼,读起来才能如此字正腔圆,如珠玉落盘。千百年来,中国话在无数龙之传人的唇舌间辗转,亦使它本身都有了灵性。我们珍视它又漠视它,而它,却一如继往,在东方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铮然作响,向世界发出自己庄严的喉音。

在古埃及人信奉的众神里,有一位叫玛特,乃掌管真理、正义及法度的女神。玛特头上佩戴羽毛,人死后至冥府,心脏必须称重,玛特便把她的羽毛至于天秤的另一端,以称出那人心的重量。

我喜欢这羽毛。

母语就是这样一根有大重量的羽毛,它或许填不了天,补不了龟裂的大地,而它恰恰足以称出一个民族文化积淀的份量。

如此看来,中国话定然有着撼动世界的力量。《诗经》中那么多摄人心魂的妙语,定要用中国话吟诵,才会抑扬顿挫、感人肺腑。新中国成立之时,城楼上那一声庄严的宣告,也定要用中国话喊出,才实践了一个民族复兴的全部意义。“静水流深”的微妙意境,或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倘若翻译成英文或是德文,其间的神妙定要大打折扣。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即使雪芹先生在世,《红楼梦》完篇,也难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红楼梦》是太中国化的东西,唯有用母语读来,其间的辛酸苦泪才能慢慢品出。

高考作文母题五 创新与传统

高考作文母题五  创新与传统

创新与传统
★我的感悟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人工智能是当代科技创新的成果,如何处理传统与创 新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么,关于创新与传统,你是怎么认识的?请写出你的思考 结果。
创新与传统
【参考观点】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优秀传统是一个民族立身于世界民 族之林的根本。没有传统,一个民族就割断了历史的传承,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就会在 发展中迷失自我,在精神上沦为他人的附庸。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在继承优秀传 统的同时也要学会创新。世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不懂变革的 行为,都会阻碍民族进步与发展。中国曾经闭关锁国,带给我们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时刻铭 记。
创新与传统
自此以后,齐白石闭门谢客,苦心钻研琢磨,刻意求新。到1929年,年过花甲的齐白石先生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画法改变后的齐 白石先生摒弃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烦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 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他在中国画坛 上自创了“红花墨叶派”,使作品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异曲同工》以京剧的传统演唱为基调,将京剧音乐中的“皮黄”(西皮、二黄)两大主要 调式与西方蓝调音乐风格和电子摇滚相融合,让观众体验到中西方音乐交融、中国元素世界 表达的趣味和新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母题:人文

一、母题阐释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指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从小的方面讲可指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一个感悟和认知。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人文也是不可或缺的主打作文元素。如2018年上海卷(“被需要”的心态),2017年山东卷(24小时书店)、北京卷(人心需要纽带)、天津卷(重读长辈这本书),2015年浙江卷(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北京卷(梅花)等。

二、子题裂变

1、善良。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遭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

2、宽容。宽容并不是软弱,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理解人,是有爱心的表现;宽容能够使人性情变得和蔼,使人的心灵有退让的余地,能简化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3、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4、无私奉献爱心。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

5、感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动的事,人之所以感动,是因为生活在爱中。铭记生活中感动的瞬间,雕琢人们心中永恒的真爱。

6、精神的坚守与放弃。精神,是无畏的坚守:坚守尊严,坚守理想,坚守真理……精神,是无悔的放弃:放弃名利,放弃安逸,放弃生命……因为坚守,天地间挺立着思想的山岳。因为放弃,人世间奔流着文明的长河。

7、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8、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情怀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是指对人或对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我们培养起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拥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9、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

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10、道德素养。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会和阶级中,人们的道德素养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三、名人名言

1、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一一(法国作家)纪德

2、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一一(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3、对于丑恶没有强烈的憎恨的人,也不会对于美善有强烈的执着。一一(中国作家)茅盾

4、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一一(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5、一切恶出于自私,而通于一切之善者就在于不自私,以至舍己而为公。一一(中国近代学者)梁漱溟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6、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里

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的到表现。——黑格尔

10、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11、施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刘墉

12、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蒙田

13、“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拘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

四、相关时事

1、礼让行人,大爷脱帽致敬

2、军人让座

3、吴京捐款

4、环卫工免费午餐

5、《朗读者》《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人文情怀

6、田家炳离世

7、免费冰柜

8、叶嘉莹捐全部财产 9、陕师大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五、热点素材

1、外卖小哥跑十公里买药

2018年7月24日,一个女孩独自在家深夜发烧,于是点了一份外卖并留言“外卖是给小哥点的,我发烧了想请小哥帮忙带点退烧药来”。接单的外卖员是27岁的云南小伙施辉勇沿路找了10多公里都没有找到夜间开门的药店,于是将这个女孩送去就医。

素材点拨:创建文明城市最根本的落脚点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我们需要像施辉勇这样心有大爱的人,善举虽小却显大德,凡人善举同样能给人以温暖和启迪。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隐形超人”,隐藏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他们身穿制服,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却也兼职英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2、《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继《诗词大会》和《见字如面》之后,又一档文化综艺类节目《朗读者》大热。《朗读者》是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受到观众的热捧。

《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此次又担当《朗读者》的制作人。很多人认为,在娱乐综艺泛滥的当下,文化类节目走红是大势所趋,可董卿却表示:“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

素材点拨: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朗读者》的意义所在。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3、君之荣耀,国之光华。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田家炳基金会2018年7月10日发布讣告,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当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埔,早年于南洋创业;1958年举家移居香港,凭着坚毅精神及辛勤耕耘,创办化工实业,为业界翘楚;1982年创办田家炳基金会,以“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宗旨,致力捐办社会公益事业,尤重教育,惠泽全国。据田家炳基金会统计,至今,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也因此被称为“百校之父”。

田家炳几十年持续支持教育事业的善举赢得广泛赞誉。他在香港获得过“感动香港十大人物”“爱心奖”等奖项,被授予香港特区政府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全国范围内,他也曾被数十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院士头衔或聘为荣誉教授。

不是捐钱最多,但是把自己总资产的 80%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在中国只有一个人,他就是田家炳。24 年前,田家炳成立“田家炳基金会”。迄今为止,他已累计捐资 10 亿多港元用于中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 90%。

素材点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作家臧克家的诗句来形容田家炳先生,并不为过。那三百多所以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就是实证。田家炳先生虽已仙逝,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足够我们深深体味和学习。在物质横溢的当下,田先生的这份精神财富更显弥足珍贵。其精神财富总结起来当属:“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和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