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4: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 存在的严重弊端。
列
斯
宁
大 林
说一说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 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6.苏联成立的时间是( C )
A.1918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7.最早在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在 ( C )
A.戈尔巴乔夫时期 B.列宁时期
C.斯大林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8年—1937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新宪法的制定。
苏联新宪法: 1936年,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936年新宪法的基础: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
通过了苏联新宪法
快速浏览找一找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 2、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 “苏联”?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 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
快速思考比一比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定与探索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定与探索1. 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定与探索始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面临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成为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力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
在这个阶段,中国注重发展生产力,实行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并逐步推进农村集体化和工业化。
3.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和经济困境,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引入市场经济元素,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保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公共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一体制的建立旨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的提升。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主义的确定与探索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一系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正、诚信友善等。
这些价值观的提出旨在引导社会道德建设,增强国民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
6. 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确定与探索还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
中国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
总结起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定与探索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历史进程。
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积极意义
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积极意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探索这一道路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家实力、促进人民福祉和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
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它通过推翻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为新的制度建立和社会变革提供了契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不仅意味着对旧社会制度的革命性改造,也包括对新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反思过去的经验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有助于增强国家实力。
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国家的发展利益,通过国家的力量和计划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关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也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助于促进人民福祉。
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旨在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将侧重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这包括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尊严。
只有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民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和进步的果实。
最后,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对于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强调国家主权和国际平等,主张和平共处和国际合作。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这有助于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共同繁荣和持久和平。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需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对于社会进步、国家实力、人民福祉和全球和平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作者:李辉敏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年第03期从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3月2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自己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本着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忱和高度责任感,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向秘书口授了最后八篇著作,即《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三封信件,《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俄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五篇论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着自己最后的力量。
一、列宁晚年八篇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反击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胜利,粉碎了国际帝国主义妄图用武力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的图谋,苏维埃争得了独立生存的权力,苏维埃俄国必须在帝国主义包围中单独把社会主义坚持下去。
但这样一个年轻的政权它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
苏维埃俄国经过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工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接近崩溃的边缘。
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如面包、肉类、衣物、火柴、食盐等奇缺,生活无法得到保证。
到了1921年春,困难程度有增无减,致使农民和工人中间都出现了严重的不满情绪。
这要求布尔什维克党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制定出相应的、能够扭转危机局面的方针和政策。
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实施,它不仅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局势等方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实践找到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但遗憾的是,这条道路还没有来得及完全付诸实施并从制度上加以巩固,列宁的健康状况就恶化了。
1922年12月16日,列宁病情恶化,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决定以口授的方式表达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想法和思考。
从12月23日至1923年3月2日,列宁一共口授了三封重要信件和五篇论文,对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
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功与困境》
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功与困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功与困境一、引言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事业,经历了辉煌的成功和艰难的困境。
本文将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展开讨论,深入分析成功之处与困境,并探索启示与教训。
二、初步探索的成功1.经济发展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首先,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实行了农业集体化和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成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此外,通过改革开放的探索,中国逐渐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吸引外资并发展出强大的私营经济,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这些成功不仅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扶贫与社会进步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就。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重点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生活改善,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措施,成功帮助大量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
同时,中国在社会福利、教育和医疗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初步探索的困境1.政治制度的困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面临的重要困境是政治制度的问题。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也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对于快速推动建设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中,过度集中的政治权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官僚主义、腐败和权力滥用等。
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2.环境与资源的困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与资源的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并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
四、启示与教训1.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解决一些困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
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
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
但是,这并不就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
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不寻常飞跃,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曲折性1、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最发达、工人人数最多的国家中产生的,而且是在几个最发达的国家中一起产生。
东方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阶段,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欧洲革命取得了成功,落后国家完成了民主革命,同时,落后国家还要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已有的文明成果。
但这些预言都没有实现,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中首先实现的,而这些国家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不是充分吸收,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拒绝。
马克思还预言,社会主义的产生需要阶级力量的推动,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革命是必然的途径。
当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时,虽然有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做指导,但假如利用不好,就会成为束缚手脚的弱势,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许多的磨难和难题。
2、从实践层面看其实,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一直都在探索中。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为世界革命点燃了一个信号。
他在特殊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之后联系实际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包括征收粮食税、搞非国有化、恢复商业和扩大与资本主义的交往合作等。
而到斯大林,则一改列宁的做法,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使苏联短期内取得了大进步,实现了与资本主义的抗衡。
但这一模式过分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不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只注重中央集权;由于推行全盘集体化,使农业和农民受到很大的影响和伤害,又由于肃反扩大化,强调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就越尖锐,强化无产阶级专政,导致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的破坏。
最可悲的是很多社会主义国家把这一模式当成唯一的途径加以学习,加以僵化。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理论成果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 牛胰岛素结晶
•
2.新中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 1963年,我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为了指导和规划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长远发展,1956年和
•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它主要从事自然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新兴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的综 合性课题的研究。一些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分支,如生物物理学、 分子物理学、地球化学、射电天文、高能物理等;新兴应用技术如核 技术、喷气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 术等,也都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竺 可桢、童第周、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陈景润等一批科学家为国 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新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坚 强领导、举国上下艰苦奋斗和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分不开的。这一时 期涌现出像大庆和大寨那样艰苦创业的英雄集体,涌现出大量英雄模 范人物,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等,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 和精神面貌。
鞍 山 钢 铁 厂
(2)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3) 1956年,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沈飞集团公司) 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4)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安 装 机 床
(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 长江南北的交通。 武 汉 长 江 大 桥 建 成 通 车
的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76年的7.25‰;全国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前的34岁,上升到1975年的
68.18岁。不到30年的时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
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以后,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参与学习活动
答:一是加强红军建设,二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答: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探索新知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但是,这当中好像出现过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查到?
这样的结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什么是“列宁的思路”、“后来苏联的模式”。
答:1928开始,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于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五”计划开始于1933年,重点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简述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很好,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斯大林模式”。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在集体化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行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人民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讨论回答: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后来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
中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次重大探索和实践。
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然而,新中国面临着经济落后、社会动荡、贫困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二、经济领域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领域的探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资源分配、财产关系等方面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既能保障公共利益,又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吸收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三、政治领域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领域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方面。
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文化领域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
我们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这些探索使得中国在文化领域焕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和吸引力。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中国和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其次,它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和参考,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结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改革开放。
1978年以来,中国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现代化道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外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竞争力的经济机制。
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使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还体现在政治领域。
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这些措施使中国政治更加稳定,社会更加有序,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还包括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的重视。
中国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和道德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体现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中国坚定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坚决改革,不断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走向更加完善和成熟。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37)——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
该“模式”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罗斯福新政答案 C2、“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A.农奴制改革的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答案 C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A.《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B.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俄国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答案 D4、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答案 D5、《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的出现是由于()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形成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 A6、“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A.农奴制改革的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答案 C7、如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十月革命答案 B8、列宁说:“在战争结束后,俄国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国家建设里面去。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a82a/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给出答案,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列宁及其领导的俄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几年,列宁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艰难探索,这一探索是曲折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弥足珍贵的是,列宁设计了很多思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不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巨大贡献,也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给今天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深刻的启迪。
一、国家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过一些原则性的论述,但都是以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为基本前提的,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
而在不发达的东方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并在实践上进行检验的问题。
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就曾根据当时垄断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大量事实,以德国战时经济为原型,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建立由国家控制生产过程和分配制度的设想。
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倾注晚年的所有精力来试图攻克这个难题,以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已经进入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认为,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打破旧的经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
而列宁通过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深入研究后则认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没有必要立即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也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
列宁把这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叫做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并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
原创1: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逝世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 奇·斯大林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 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 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 过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 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 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 的经济体制。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 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 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 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
拖
技
拉
术
机
决
生
定
产
一
线
切
T-34。
PPSH(波波沙)-41冲锋枪, 共产六百万枝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 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 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 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 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 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方面 集到国家手中
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
方面
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方面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由 国家集中分配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经验教训主要来自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经验教训:
1.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但也出现了许多失误和局限。
有些国家在实行计划经济时,由于中央计划的僵化和资源配置的局限性,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后来一些国家转向市场经济,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垄断和经济失衡等问题。
2.政治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过去,一些国家存在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这导致了决策不灵活和反应迟缓。
一些国家后来尝试加强民主,提高人民参与度,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平衡权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挑战。
3.社会公平与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收入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或阶层的发展速度快,而另一些地区或阶层的发展较慢,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4.国际关系和外部干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道路上受到了国际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干涉,导致了外部压力和制约。
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制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尽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些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
显著的成就,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是必要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历史条件的重要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实
际情况。
不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国情制定适合自己
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2.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
之路。
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和
全面发展。
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改革和发展来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
4.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保证。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
和纯洁性。
5. 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
会的公平。
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提高
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上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于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
要的借鉴作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
分析三大改造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是指以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那么,三大改造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深入分析。
一、关于三大改造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国家面临着庞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三大改造的措施: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革和资产阶级教育。
这三大改造不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大改造,它旨在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这项改革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农村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
工商业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大改造,它通过实行国有化、集体化和合作化,实现了社会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发展。
这项改革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产阶级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大改造,它旨在消灭剥削和压迫的思想,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这项改革的实施,使人们的思想逐步由旧到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三大改造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实现了土地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建立起社会主义基础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工商业改革中,中国逐步实行了社会主义工商业的集体化,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资产阶级教育中,中国像真正消灭资产阶级,从思想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
改革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三大改造也不例外。
毛泽东、刘少奇等一代伟人,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始终把握全局,协调统一,攻坚克难,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改革不断取得胜利。
三、三大改造对今天中国的启示三大改造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与三大改造紧密相关。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为世界贡献了自己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陈出新,积极探索。
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具的良好开端。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首次全面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前提,这种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与世界市场相联系的,全面的全球生产。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在1848年革命前夕所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指出:“英美法德这些文明国家里,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
”1874—1875年初马克思在巴枯宁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的批语中写道:“彻底的社会革命是同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条件联系着的,这些条件是社会革命的前提。
因此,只有在工业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至少占有重要地位的地方,社会革命才有可能。
”基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当时理论,一个国家想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要首先完成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但纵观历史,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再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都并未遵循这个规律,那么,是否说马恩的思想是不正确的?是否已经不符合近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又或者说,俄国与中国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历史的偶然?首先,应当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问题,俄国的封建统治结束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势力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整体上对于国家权力的掌控能力还略显不足,再加上二十世纪初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壮大,同时拥有人民支持与充足的武装力量,所以在一声炮响中,布尔什维克摧枯拉朽般就摧毁了以科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罗斯临时政府。
再加上由于俄国原本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国家,人民关于民主与革命的思想淡薄,普遍思维还只是吃饱穿暖的小农思想,连年的重税以及对外战争不断地失利使得人民对于临时政府怨言颇多,所以在当时以无产阶级所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能够迅速的得到民心,进而在短时间内稳固革命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中国与俄国有着相似的情形但更为复杂,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央集权政治极大地得到了稳固,即便在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情况下,底层的农民对于清政府仍存有幻想,革命意识及其淡薄。
自古以来,由于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重官轻商思想观念的牢固,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举步维艰,中国的资产阶级实力微乎其微,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无从谈起。
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剥削不断加深的同时,被迫打开国门的中国也接收到了关于社会与制度的新的看法,有识之士对于改造社会的愿望也愈发迫切,最终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在清政府垮台后,北洋政府作为一个新兴资产阶级政府没有及时的掌握国家权力,导致内部矛盾冲突严重,最后造成了分崩离析的军阀混战的局面。
随着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至中国,无产阶级先驱者们意识到在当前的局势下,无产阶级众多的中国社会同样可以向俄国学习与借鉴,而在随后的三十年中,在解决了众多内外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最终建立了以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国家。
所以,我认为中国和俄国之所以能够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一系列的偶然中所产生的必然。
是在当时世界形式,国家内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各种多方面的促成,不是单一的条件能够决定的,而是一个整体的问题。
毛泽东曾这样描述中国人如何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和社会主义:“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好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于是中国人把目光转向了马克思,转向了十月革命。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了类似的历程,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大都发生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在这些落后国家大都流产。
是因为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另一方面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落后和不发达。
如果不是从世界的整体联系中,而是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孤立地看发达与不发达,那就很容易把这两种状态看作仅仅是一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发展中国家要从不发达状态变为发达状态,就应当向西方学习,走西方式的发展道路。
早在19世纪欧洲工业化时期,这种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的观点就颇为流行。
20世纪30年代,帕森斯等人建立的结构功能论采取了传统性现代性的两分法。
50 60年代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出现的经典现代化理论,把这种分析推向极致,它首先从西方社会的一般形象中获得现代性的属性,然后又把对这些属性的获得设想为现代化的标准。
现代化理论家试图把历史上产生于西方社会的特殊价值观和制度普遍化他们乐观地认为:只要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一切问题都会解决但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怎样向西方学习,大多都未能获得成功。
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依附论”就是作为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判而出现的。
依附论学者提出:为什么落后国家没有沿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常见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前进,以及为什么它们一直没有进展或进展很慢。
对此认为: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状况。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剩余一大部分被掠走转移到发达国家,从而造成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
依附论学派的主要学者弗兰克也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是以其他地区的不发达为代价的。
发达与不发达的关系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
这两种状态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且是资本主义发展造成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结果。
不发达并不是由于孤立于世界历史主流之外的那些地区中古老体制的存在和缺乏资本的原因所造成的。
恰恰相反,不论过去或现在,造成不发达状态的正是造成经济发达的同一个历史进程。
他在1998年出版的《白银资本》中指出:我们不仅在世界经济史方面需要这种全球视野,而且也是为了我们能够在全球整体的范围内给从属和参与世界经济的部门,地区,国家以及任何片断和进程定位。
因为它们都不过是这个全球整体的组成部分。
尽管依附论学者的观点未必都精当,但他们从经常被人们忽视的世界整体联系出发来探讨发展问题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正是马克思的方法。
人们在考察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社会力量时,往往把视线凝聚于城市的社会集团,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
其实,在现代社会诞生之初,尽管先进的思想来源于城市,但人口的大多数却在农村。
农民对现代化道路的影响比人们预料的要强烈得多。
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革命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
东方国家大多是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在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0世纪的农民革命在两个方面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得农民者得天下。
在法国,俄国和中国情况都是如此。
在这三个国家内,农民多是自发起来推翻旧的农村政治和社会结构,夺取土地。
在乡村建立新的政治和社会体制。
没有农民的这种行动,这三个国家的革命不可能称之为革命。
二是农村变动与现代化走向的关联。
如果说封建贵族与上层资产阶级的联姻是西方民主道路蜕化为法西斯道路的转捩点。
那么共产党人集合起千百万对旧制度切齿盈愤的农民群众向反动统治秩序发动摧枯拉朽的攻势则促成了社会主义的勃兴。
对于农村变革与现代化未来走向的关联,列宁在俄国民主革命时期就作过分析指出俄国农村变革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普鲁士式的道路,另一条是美国式的道路。
在前一种情况下,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容克式的经济。
这无论对农民还是对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来看都是最不利的。
在后一种情况下,用暴力摧毁旧的土地占有制,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平分给农民。
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最迅速的发展同时对农民也是最有利的。
这两种不同趋向虽然都停留在资产阶段制度范围以内。
但是它们所决定的资产阶级制度的形式发展的速度以及进步影响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
列宁主张走后一条道路使俄国资本主义在自由农民变为农场主的情况下获得迅速发展。
列宁写道:我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恰恰在于革命要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通过农民对地主的彻底胜利呢?还是通过地主对农民的胜利?俄国并没有出现走美国式道路的前景,而是通过农民对地主的彻底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上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力量是工农联盟。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关于工农联盟的学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列宁发现了农民是工人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同盟军。
十月革命后,列宁联系俄国未来的发展,又先后提出了两条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相连的农村变革的道路。
第一条道路是在十月革命前后逐步形成的,先把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再通过集体农庄走向社会主义。
第二条道路是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逐步形成的,通过合作社走向社会主义。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兴起与农民的关系尤其密切。
与西欧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不同。
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中的主要政治力量不是布尔什维克,而是社会革命党。
而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前已成为农村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农民的力量,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了政权。
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创造了基本的前提。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取得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独居的世界格局。
开辟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道路。
然而,落后国家在跨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如果不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就不能真正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探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落后国家的非资本主义前途的可能性时,与民粹派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他们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同大工业和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且是同落后国家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联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落后国家虽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必须以吸取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为前提。
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后,社会主义本身成为世界历史的产物,也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
因此,社会主义不仅不应当破坏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而且应当自觉地驾驭和进一步发展这种全球的全面生产和全面的依存关系。
落后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在历史起点上不同于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
因而所处的历史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等方面都必然不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忽视了这个不同。
把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很短暂的阶段。
犯了急于求成和超阶段冒进的错误。
结果欲速而不达。
列宁晚年便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从而快速发展生产力来向共产主义来过渡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也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