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民族文化观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民族文化观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当代意义作者:姚娟娟孙万君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7年第07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理论来源包含马克思“世界市场”“世界历史”和“世界民族”观点。
重点分析了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内涵特征,独特性、公共性、同一性,这三个特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独特性存在于公共性和同一性之中,公共性和同一性又通过独特性体现出来。
最后深入分析了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当代意义,能够克服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局限性,有助于民族地区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形成超越民族界限的自由人联合体。
【关键词】马克思民族文化观;民族地区;当代意义民族文化是一个族群在历史的长河发展过程之中,基于自身民族自然活动基础上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其本质就是一个民族所有物质表象和精神内在的整体。
一国之内或各国之间的矛盾其本质是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其实质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
马克思民族文化观是马克思在论证和阐述有关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所孕育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内涵特征包括独特性、公共性、同一性,这三个特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马克思民族文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原理的深刻理解与具体认识,揭示了各民族以及各民族文化在世界交往中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用马克思民族文化观克服民族文化发展局限性,对形成超越民族界限的自由人联合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具有当代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民族文化观建构于其全球化的思想之上,其中马克思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全球化的,主要包括:“世界市场”“世界历史”和“世界民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思想来源和论证依据。
1、马克思“世界市场”观点是其民族文化观的理论来源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1]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地区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他们自愿或被动的接受者来自世界市场的冲击。
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指导
向外传播 、 扩散时 , 它的时代性规则的实现总要 以某种特定 民族性 的内容为载体 , 这时 ,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要求在随 着它的不断扩散与传播 中得到宣扬和巩固。当下的马克思 主义濡化新形态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 自觉调 整, 都体现了各 自对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的时代诉求。 1 . 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思维。马克思 、 恩格斯认为 , “ 整 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 自 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 是“ 人化的 自然” , 是人 的本质 力量 的对象化。 [ 1 ] 马克思主义 的人本精神在其文化理念中得 到深刻体现 , 真正认识了以人为主体在文化建设 中的地位 , 树立 了文化的中心与 目标是人的理念建设 ,发展观中的文 化建设要科学落实 , 必须以人为本。与此同时 , 文化创造与 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关系是相互 的, 文化创造 了社会生产力 , 然而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 了文化创造 。文化 以人 为基础 ,而人 又 因文 化而 延续 。文 化 中 的决定 性作 用 在 于 人, 反之 , 人又是文化的服务对象。 2 . 坚持 民族 平 等 , 尊重 不 同 民族 文化 。在 马克 思 、 恩格 斯看来 , 随着科技 日 新月异 ,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经济 全 球化 的不 断深入 ,世 界各 民族 国家 间相 互依 赖 与彼 此往 来加深 , 孤立 的城墙 日 渐被民族间的交流与共荣所 冲破 , 因 为日 益完善 的生产关系使原来彼此闭关 自守的原始状态将 不复存在。“ 历史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 2 1 经济基础 、 文化建 设不外乎也是这样 , 各 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 民 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 由许多种民族 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 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 2 1 民族文化的传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存在冲突,又有共生共存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颠覆,强调了阶级斗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观念,挑战了传统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
马克思主义也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例如关注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公平等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的传承演进。
在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理论相互碰撞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是一种辩证的过程。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封建迷信、保守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观念是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民解放的障碍。
马克思主义批判了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封建家长制等观念,强调了人的平等和自由解放。
马克思主义也在批判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价值进行了继承与发扬。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类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规范、人伦观念、敬老尊师等价值观念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肯定和继承。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通过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和迷信观念,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也实现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这种相辅相成的过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一、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和谐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文化是发展的,它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要与时代相适应,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创新。
二是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能动性。
它认为,文化的发展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
三是科学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问题,提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改造文化。
同时,它还强调文化要具有实践性,要体现在实践活动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等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就需要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是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异。
由于中国的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传统上的差异。
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好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工作,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是面临西方文化冲击。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西方文化冲击的挑战。
因此,需要在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本土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题目:浅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号:xxxxxxxxxxxx姓名:xxx浅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客观社会历条件决定了其反应的内容。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优劣两面性,对于社会历史环境的更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解构的危机。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指导下,解析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是指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历代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根据现实的条件, 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
①它是我们民族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结果, 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与智慧的体现, 也是中华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
正由于一个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 共同的观念, 共同的信仰, 才能长久地聚集在一起, 因此,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 其中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支柱,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儒学本身也在演变, 但它两千多年来一直起着支配我们民族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及文学艺术的作用。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层次分析方法,研究历史就应当把整体过程首先分别为若干不同的层次,进行逐层次的探访,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特点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以揭示社会历史整体系统的全过程,并实现认识整体社会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目的。
因而全面理解民族传统文化, 不仅要看到它全面统一的一面, 同时又有分明的层次区分。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上、中、下三大层次: 上层是指过去的正统文化, 即士大夫阶层的文化; 中层是指城市市民文化 ( 如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 ; 下层是指农民及手艺人的文化 ( 如口头流传的故事, 小戏等) 。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暖问题、资源浪费问题甚至还有战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无节制开采利用的同时没有想到回报社会和自然,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严重忽略了精神文明。
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建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能够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中国长久可持续发展。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关系等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在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成为中心环节,其已经被列为重要课题。
我国属于文化大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分析,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扬与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欣赏中国文化,同时还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就此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最大化[1]。
一、“天人合一”思想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代价值(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生态文明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中一方面为人直接属于自然存在物;在此基础上,第二方面为我们属于自然当中,同样我们的身体、血液等都属于自然当中。
人先天就存在于自然中,属于自然的一分子,其不能够改变,就此人的所有思想与行动都与自然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存在于自然也源于自然。
人只有存在于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发展社会,即自然社会。
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以自然为前提的,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自然,自然被破坏被毁灭,人类将面临死亡。
自然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保障,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家园,人类对于自然的保护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当中表明,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并不是没有节制、没有约束的,人类要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生存活动,使人类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正视自然保护问题。
马克思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的一种关于文化本质、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观点。
它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
文化的发展与物质基础紧密相连。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影响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
2. 文化具有阶级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文化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观念。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矛盾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通过文化加强对无产阶级的统治;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致力于创建反映自身利益和需求的文化。
3. 文化具有民族性: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同时,无产阶级文化具有国际性,它旨在消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和对抗,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4. 文化具有历史性:文化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生产力、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无产阶级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代表着先进性和科学性,是对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
5. 文化的革命性和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主张对旧文化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以实现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特征,它要求人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文化及其观念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为无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文化的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历史性和革命性,为无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者:李迎娣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3期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全面正确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传承、补充和拓展,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体系是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宏大体系。
现在,我们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进行话语创新,将马克思基本原理用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其大众化、通俗化,更易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一、正确评估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1]“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2]全面正确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传承、补充和拓展,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自“西学东渐”以来,就如何正确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已有不少议论,但其间也取得了不少共识,如“精华糟粕共存论”。
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既有令人赞叹的、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精神文明和精华;又有令人厌恶、必须彻底抛弃的、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文化糟粕,良莠俱在,精华与糟粕共存。
(一)不能机械化分精华和糟粕如何正确评估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精华和糟粕各占多少,这是一个至今仍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机械地划分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和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也是无法划分的。
因为,同一文化元素中折射不同的光芒,有的光芒反射精华,有的光芒反射糟粕,把糟粕去掉,精华也就不见了。
如“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古语宣扬臣忠和子孝,被批判为愚忠和愚孝,需全面抛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的融合摘要在中华民族短暂而又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始终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身影。
马克思主义以其开放兼容的特质,与富含民族底蕴和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东方的土壤中相遇融合、日渐茁壮,结出饱含中国特色的果实。
二者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多可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实现现代化的更多适配性选择。
而二者的融合不是偶然或随意的糅合拼接,反而深刻体现了二者内在共通,特别是在理论之下哲学内核的相连相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共性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独有的民族智慧与坚韧的民族品格,在悠远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赋予了中华儿女不朽的民族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土壤中生根,旨在万千无产阶级、以致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虽然来自不同的土地,但二者追求皆为“人”。
二者的融合不是偶然,而是其哲学特性中注定的内在链接。
一、辩证共性下的融合提及辩证法,哲学史上闪现过众多各异的思想火花。
就其突出代表而言,很难跳过马克思创造性地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唯物辩证法。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辨证的思想也早有显现。
道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对应一致;辩证法中揭示的普遍联系于永恒发展,也不难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发现——老子在《道德经》中用顶真的文法道出了万物的联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正与老子提及的“福祸相依”一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则是量变质变规律的清晰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朴素辩证法以本体论这一共同哲学基础,在探索世界解释世界的道路中,以不尽相同的方法、呈现形式,最终实现了辩证的殊途同归。
二、“人民性”的融合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人民至上的鲜明政治立场中;也体现在高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中形成了群众史观。
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点文化与劳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上,马克思认为,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应该要和谐相处,因为人要生存就必须要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
从这点来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主要方式就社会实践,也就是劳动。
而人类的文化就是这样产生生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人们通过劳动来从自然中获获取生活资料,在劳动实践践中一方面体现了人的本质质,另一方面,人也是通过过劳动的方式在“化自然”,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造自然,美化自然。
这样就就产生了文化。
例如我国的的名山泰山、黄山,在自然然界中,它们先于人类存在在。
经过人的美化改造,它它们才显出了自己美。
像泰泰山,因为历代皇帝封禅,,又有旅游者来此看日出,,才逐步形成了泰山文化,,而黄山的奇峰异石,也因因为被人赋予了各种想象,,才形成了特有的旅游文化化。
文化与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不不仅是劳动创造,还和经济济基础有关。
文化是意识形形态上的,属于上层建筑之之一。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层建筑这个观念来看,文化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
但文化的特点是,它和经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是成比例例。
经济基础的发展,不能能代表文化也能同步发展。
马克思还用古希腊文化的的发展来证明这种现象。
在在古希腊时期,尽管当时的的生产力发展落后,经济基基础比较薄弱,但却有辉煌煌的文化成果,像希腊神话话、史诗以及三大悲剧家的的悲剧等文化形式。
从今天天的文化发展来看,马克思思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
像像今天的美国,他们有强大大的经济实力,但文化的发发展却没能和经济发展同步步。
但有时候,一个时期期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文化化的发展,这主要由当时的的政治观念来决定。
像我国国的唐朝,实行的是开放式式经济政策。
引来海外国家家前来进行经济贸易。
这样样的开明政策使得当时的文文化发展也达到了空前的高高度,像诗歌的盛行,外来来音乐舞蹈也影响了唐朝歌歌舞的发展,连宗教也是儒儒、道、佛并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原本的理论指导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它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融合,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这与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相契合的。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仁爱之心和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公正、人类解放的理念相结合。
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革新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传统文化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更新。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和制度需要被纠正和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观念需要被批判和消除,对人口贫困地区的固有观念也需要被突破和改造。
我们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原则相抵触的观念和制度,例如封建等级观念、私有制等。
我们需要通过批判性思考来确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可以继承的,哪些是需要转变或者消除的。
只有在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将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还要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并加以实践验证,才能真正体现出理论创新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革新创新、批判性思考,并注重实践。
只有在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中,才能形成既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传承中坚守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遵循历史逻辑,传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承,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将其发展和丰富,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
这种传承是通过不断学习、梳理和总结,将其理论观点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新地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和创新不仅仅意味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承和发展,还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
借鉴和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这种传承和创新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通过宣传教育、价值观引领、制度建设等多种方式,培育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价值体系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重新审视和思考的问题。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和文明的根基。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儒家伦理道德、道教的天人合一和佛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健康新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思想和知识,也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素材。
然而,必须承认,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畸形的思想和体制,这些非理性和不合时宜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有负面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封建等级制度,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落后思想和社会现象。
这些倒行逆施的思想和制度,在现代社会已被证明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识别出合理的思想和经验,抛弃和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和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从中国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观点和实践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从实践层面进行验证。
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运用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同时纠正其缺点和不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和认识方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和价值。
与此同时,这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掘、整理、运用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根基,不断推动中国的文化创新,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对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对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梅梦索*【内容提要】深入挖掘源远根深的马克思主义文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审视文化问题,对于进一步建构文化哲学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马克思经典文本出发,提炼文化发展应当具备的五点依据:文化发展应以实践为基本手段、文化发展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文化发展应超越单一的经济维度、文化发展应发挥意识形态功效、文化发展应以人的自由解放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实践人民群众意识形态自由解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对文化进行解读,应当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真正起到正本清源的功效。
正如戴维•麦克莱伦所*梅梦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厂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O^Az-u-------------------------------------------------------------------2019年第4轉总第33辑言,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就在于这部分人没能剥去和撕去历史的外壳,这就使得马克思的思想被应用于证明不同政治类型存在的合理性,进而使马克思真实的思想被差异性的解释所遮蔽。
①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对文化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阐释,但这不表明马克思对文化问题缺乏认识和理解,更不能以此推断当代学者不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和阐发。
相反,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关于文化问题的深刻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更能够清晰正确地指导后来者建构中国文化哲学体系,实现文化强国之梦。
一文化发展应以实践为基本手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传统文化发展研究
理论纵横理论版14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传统文化发展研究文/侯艾蓉(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31)摘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而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它在进入我国后,和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紧密结合,这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传统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传统文化 发展研究引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为不同的阶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革命实践下而展开的一项改革活动,借助这项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本文对此问题展开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在近代革命探索过程中传入我国的,这种理论进入我国之后,对我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带领下,我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共通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是我国人民在深入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它将相关理论与我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正是因为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两者具有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这种发展规律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社会,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揭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
2.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传播弥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近代我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如果按照传统文化发展模式来发展中国经济和展开革命探索,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革命都很难取得成功,在这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文化的不足,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国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传入我国之后,我国人民迅速将其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最终很好的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王鹏1 李培锋2【摘要】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开启,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自身现代化的历程。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建设上探索出一条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道路。
作为崭新的文化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得到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才能一步一步地推向前进。
实践证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才能够找到光明的道路,有效地全面展开。
【期刊名称】实事求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关系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及其近代转型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以先进的大国姿态挺立于世界东方,由于有过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有过“百家争鸣”气象的诸子学说,更有过有容乃大、光被四夷的汉唐盛世,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成为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骄傲。
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在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以后,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怎样变化,都没有超出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围,其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变,也没有发生过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稳定性,源于东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中国悠长的小农经济结构和封建宗法制度。
在鸦片战争以前,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没有受到过有力的冲击,更没有从内部发生动摇,因此作为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传统文化就不会发生危机。
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后,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却由于深陷封建专制主义的泥沼而落后于西方。
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指导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观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佐证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理念下的不可或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与本土文化的涵化或濡化中确定、实现自身的发展,固然要体现其内在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统一。
而这种和谐又是在“活态”中统一完成的,其动因产生于本土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两者地位的非均衡性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念与各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在其演化、融合与发展中存在的非均衡结构,势必导致它们在历时性而非共时性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差,由此决定了外来文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民族文化之间的势位差异体文化。
在社会转型与深化改革中,由于市场经济及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封闭落后的民族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要求自然而然就会被凸显出来。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的时代性表征总是通过现实的某种文化形态获得,其民族性特征也因先进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而伴随并且渗入。
当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濡化后孕育出的强势文化在向外传播、扩散时,它的时代性规则的实现总要以某种特定民族性的内容为载体,这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要求在随着它的不断扩散与传播中得到宣扬和巩固。
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濡化新形态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自觉调整,都体现了各自对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的时代诉求。
1.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思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精神在其文化理念中得到深刻体现,真正认识了以人为主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树立了文化的中心与目标是人的理念建设,发展观中的文化建设要科学落实,必须以人为本。
与此同时,文化创造与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关系是相互的,文化创造了社会生产力,然而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文化创造。
文化以人为基础,而人又因文化而延续。
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于人,反之,人又是文化的服务对象。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分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分析1. 引言1.1 阐述研究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1.2 介绍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艺术和文学内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和变革,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作为研究领域的核心之一,对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概念进行深入解析,还需要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介绍,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指导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
1.3 分析研究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成为了中国思想界的热门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路径进行探讨,可以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 要 性
人 民 群众 在 实践 过 程 中获 得 的一 切 关 于 自然 和社 会 知 识 的 总 和 。 毛 泽东 说 : “ 要 把 我 们 这 个 经 济 落 后 、文 化 落 后 的 国
文化观为指导 , 遵 循 社 会 发 展 的 客 观 规 律 。 深 刻认 识 文 化 的 含 义 、 本 质 及特 性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化 观 的视 域 7 "  ̄q - 民族 文 化
的 发展 之 道 。
关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 ; 民族 文 化
中 图分 : 1 0 0 8 - 9 0 ( M( 2 0 1 4 ) I I 一 0 0 1 2 - 0 3
在 世 界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当代 社 会 。民 族 文 化 的重 要 性 日
合 归纳 起 来 可分 为 广 义 和狭 义 两种 。 从 广 义 上说 。 文 化 是 指
学
学
报
2 0 1 4年 1 1月
NO V. 2O1 4
J o u na r l o f E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及其发展
赵 蓓
( 吉首 大 学 马 克 思主 义 学 院 ,吉首 4 1 6 0 0 0 )
摘 要: 在 当代 经 济 社会 发 展 的 新 形 势 下 , 探 讨 民 族 文 化 的发 展 具有 重要 的 时代 意 义 。 民族 文 化 的 建 设 应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历 史 就 是 新 旧 生产 力 与生 产 关 系替 换 的 表 现 。 第 二, 文 化具 有 民族 性 。 不 同 的 民族 拥 有 不 同 的 经 济 方式 , 在 长 期 的社 会 生 活 中便 形 成不 同 的 民族 性 ,这 些 民族 性 使 文 化具 有 鲜 明 的特 性 。 第三 . 文 化具 有 继 承性 。 文 化 随 着 人类 社会 的进 步 而 不断 传 承 与 发 展下 去 。 继 承 性 是 文 化 的 基础 属 性 , 之 所 以 有 文 化是 因 为 它 能被 继 承 与发 扬 。
民族 文化 能 够 造 就 民族 、 国家 的 繁 荣 , 而 落 后 腐 朽 的 民族 文 化则 会 阻 碍 民 族 、 国家 的进 步 。 马克 思 主 义 文 化 观 揭示 了文 化 的含 义 、 本 质及 其 基 本 特 征 . 为 民族 文 化 的 发展 提供 了 丰 富 的思 想 基 础 和 理 论 指 导 。 因此 , 我 们 有 必 要 综 合 分析 马 克
还 是 精 神文 化 。 都是 人 类 实 践 活 动 的产 物 。 因此 人 民群 众 是
文 化 创 造者 , 而 文 化 的本 质 就 是 人 的实 践 。 ( 三) 文 化的 特 性 首先 , 文 化 具 有 阶级 性 。 包 括 文 化 在 内 的一 切社 会 意 识
形 态 都 是 阶 级关 系和 阶级 斗 争 的 反 映 和 表 现 ,文化 发展 的
层 面上 理 解 文 化 。在 此 , 文化 便 是 指 意识 形态 , 是 观 念 或思 想 的上 层 建 筑 .是 反 映 了一 定 社会 的经 济 政 治 以 及 阶 级 的 观念 形 态 。列 宁 在 《 共 青 团 的任 务 》 中指 出 : “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应 当 是 人类 在 资本 主义 社 会 、地 主 社会 和官 僚 社 会 压 迫 下 创 造 出 来 的 全部 知识 合 乎 规 律 的 发 展 。 ” f 哒 里 文 化指 的是
一
出 现之 前 的 哲 学 家 们 不 能 正确 认 识 社 会 的本 质 ,其 根本 原
因 是 不能 用 实 践 的 观 点 认识 世 界 。 文 化 的产 生 源 于 人 与 自
、
马 克 思主 义文 化 观
然、 人 与 社 会 以 及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实 践 活 动 , 实践 是 将 人 与 动 物 区 别 开来 的根 本 标 志 。 它 不 仅 创 造 了人 , 也 创 造 了人 类 文 化 。在 《 德 意 志 意识 形 态 》 中 马克 思指 出 : “ 全 部 社 会 生 活 在 本 质 上 是实 践 的 。 ” 阁 因 此 文化 理 所 当然 也 是 实 践 的 。 人 类 在
三发展民族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资源的最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的综合性指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比较日趋重要文化是综合国力评判标准的一部分且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
第2 1卷 第 1 1 期
V0 1 . 21 No. 1 1
鄂
州
大
存 在 的 社会 意 识 形 式 ,包 括社 会 意识 形态 和非 社 会 意 识 形
态两部分。
( 二) 文 化 的 本 质
实践 是 马克 思 主 义 首要 的 、 基本的观点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思主义文化观 . 了解 马克 恩 主 义 文 化 观视 域 下 的 民族 文 化 , 从 中得 出启 示 来 指 导 民 族 文 化 的发 展 。
改 造 客 观世 界的 实 践 进 程 中 创造 了 文 化 ,不论 是 物 质 文 化
( 一) 文 化 的 含 义
“ 文 化 ” 一词 在 马 克思 主 义 著 作 中并 没有 标 准 定 义 。 但
是在 多种 含 义 上 被 使 用 。马 克 思 、 恩 格斯 在《 德 意 志 意识 形 态》 中虽 然 没 有 明 确 使 用 “ 文化” 二字 , 但 是 他 们 从 物 质 决定 意识 这 一 基 本 原 理 出发 解 释 上 层建 筑 ,在 社 会 意 识 形 态 的
人类 在 改 造 自然 和 改 变 社会 的实 践过 程 中所 获 得 的 物 质 产 品 和精 神 产 品的 总 和 。 从狭义上说 。 文 化是 指 作 为 观 念 形 态
益 凸显 。 文化 是 推 动 历 史 发 展 和 社会 进 步 的重 要 力 量 . 民族 文化 的传 承 与 发 展 关 系 到 民族 的生 存 与 进 步 。优 秀先 进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