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及神经保护作用

合集下载

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

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

( fl t op a,n e n oi Un esyfr t n l e, o g a 2 0 0 C ia A f ae H si lInrMo gl i ri i at T n lo0 80 , hn ) i i d t a v t o Na o i s i i
Ab ta t0be tv :Tods ust ep atc l y a d a v n a e ft etc nq e ra ig t el— sr c : jc ie ic s h rciai n d a tg so h eh iu te t h e t s n
[ 摘
要] 目的 : 结 在 神 经 内镜 辅 助 下 经 乙状 窦 后 入 路 显 微 手 术 治 疗 桥 小 脑 角 区病 变 的 经 验 并 探 讨 其 实 用 性 总
及其优势 . 法 : 7 例 桥小脑角 区病变 采取神 经 内镜辅 助经乙状 窦后入 路显微 手术 治疗 . 方 对 6 结果 :5例 听神 2
a p o c M eho s: u o nd s o p r a h. t d Ne r e o e pe— a ss e c o e r ur r i e r i mo d a r a h t e t s it d mir n u o ge y v a r t o g i pp o c r — s s a
手 术 风 险 性 。 高 手术 疗 效 . 提
[ 关键词 ] 神经 内镜 ;桥小脑角区 ;显微外 科
[ 图分 类 号 ] 7 94 中 R 3 .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6 1 1 5 20 )2—0 0 —0 文 17 —0 8 (0 8 0 23 3
Ne r e o c pe — a s se i r s r e y Tr a i u o nd s o ‘ s i t d M c o u g r e tng Le i ns i Ce e e l p n i g e s o n r b lo o tne An l

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切除术中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切除术中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小脑角脑膜瘤血供 丰富 , 与脑干 、 脑神经及 重要血管相 邻 , 手 术
难度大 , 全 切率低 , 术 后并 发症 多 , 原则 上先 离断基 底部 , 阻 断
血供 , 肿瘤巨大、 颅 内压 较 高 者 开 骨 窗 前 静 滴 2 0 % 甘 露 醇 2 5 0 m l , 术 中仔 细辨认 包裹 的神经 、 血管, 尽可 能保 护 小血 管 , 内听道 口与颈静脉孔 间 、 内听道与 三叉 神经 间 、 内听道 口与 上
张 云鹤 【 摘要】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切除与面听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
析2 3例 大型桥 小脑 角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 3例 患者 S i m p s o n I级切 除 8例 , Ⅱ级切 除 l 1 例, Ⅲ级 切 除 4
例; 术中面神 经保 留 1 9例 , 听神 经保 留 1 6例 ; 术后 1 7例恢 复 良好 , 6例 可生活 自理 , 术后 半年轻 、 中度 面瘫及 听 力
效果, 报 告 如下 。
及听力下降患者 面神经功能机听力较术 前改善 ; 重度面瘫及 听 力下降患者 面神经功 能机 听力较术前无改善 。
3 讨 论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 桥小 脑角 区脑膜 瘤患 者 2 3例 , 男1 3例 , 女1 0
例, 年龄 1 4— 6 5岁 , 平均 4 5岁 。病程 3 5 d一1 1 年 。临床表现 : 头 痛 1 3例 , 听力下降 1 3例 , 行走不稳 4例 , 耳呜 8 例, 头晕 5例 , 饮 水 呛咳 2例 , 吞咽困难 、 声嘶 4例 , 面瘫 3例 , 面部麻木 2例 , 对侧
桥小脑角脑膜瘤基底 部主要位于岩骨后 硬膜 , 也可源 于小

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探讨

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探讨
维普资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 年 l 月第 鲞筮 ! 07 2
I 翌 n 塑!
里 ! ! !! 塑 望 ! !: 翌 ! 里 !! 塑: ! !
!! :

63 ・
于对照组 。
碍重 , 出现 舌后 坠阻塞 气管及 并 发肺部 感染 , 易 导致 低
脑膜 瘤 C T表 现肿 瘤 内可 以见 钙化 或 岩骨 骨质 破坏 或
致残率及 病死 率 已下降 至 较 低 水平 , 也 无 法 完 全 避 但
[3 全 国第 四届 脑 血 管 病 学 术 会 议 .脑 卒 中 患 者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2 评 分 标 准 [] J.中华 神经 科 杂 志 ,9 6 2 ( ) 3 1 8 1 9 ,9 6 :8 ~3 3 [ ] 袁 栋 才 , 颓 霞 .甘 露 醇 治 疗 早 期 高 血 压 性 脑 出血 的 初 步 探 讨 3 何 [ 刀.中 国全 科 医 学 ,0 4 7 2 :0 20 , () 1 8 [ ] 单 宝 昌 .高 血 压 脑 壳 核 出 血 超 早 期 微 创 穿 刺 治 疗 [ ] 4 J .中华 神 经
外 科 杂 志 ,0 12 1 20 。 :5
( 收稿 2 0 — 9 1 ) 0 7 0 — 1
烦躁 、 激动 和 便 秘 ; 9 合 理 应 用 甘 露 醇等 脱 水 药 物 ; ()
(o 必要 时进行 开颅手 术治 疗 。 1)
3 3 危重 患者的 处理 脑 出血 GO . s评 分 低 , 识 障 意
3 2 手 术后再 出血 的 防 治措 施 ( ) 后 控 制血 压 . 1术 稳定是 防止 再 出血 的 关 键 , 尤其 是 舒 张 压 , 控 制 在 应

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发展,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在取得巨大的突破。

其中,显微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及其应用。

一、显微手术技术简介显微手术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放大倍数显微镜进行操作的外科手术方法。

该技术能够增强外科医生对患者组织器官微小结构的观察和辨识能力,使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

在神经外科中,这项技术可以减少创伤、缩小手术范围,并避免损伤健康组织。

二、脑肿瘤切除手术脑肿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造成了严重威胁。

显微手术技术在脑肿瘤切除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外科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边缘和神经组织的分界线,帮助精确切除肿瘤而不伤及健康组织。

此外,显微手术技术还可以提高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手术风险。

三、脊髓损伤修复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患者肢体残疾。

显微手术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外科医生可以利用显微镜精确地进行修复操作,包括脊髓连接、神经纤维再生等。

这种显微手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癫痫手术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困扰。

显微手术技术在癫痫手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外科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脑组织中引起癫痫发作的异常区域,以及与之相邻的功能正常区域。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选择性地切除异常区域,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

五、三叉神经疾病治疗三叉神经是头颈部重要的感触神经之一,相关疾病常引起剧烈的面部疼痛。

显微手术技术在三叉神经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外科医生可以准确地观察到三叉神经及其分支,并精确定位出引起面部疼痛的异常区域。

通过精细操作,医生可以切除或修复这些异常区域,为患者缓解面部疼痛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桥小脑角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桥小脑角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11 一般资料 男 1 例 , 1 例 , . 3 女 7 年龄 1 7 5~ 0岁 , 平均 4 . , 45岁 病程 5个 月 ~9年 。主 要表 现 为桥 小脑 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 。 耳鸣听力下降 2 例 , 0 行走 不稳 8 , 例 面部麻木 1 例 , 5 三又神经痛 8 , 例 面瘫 8 例 , 咳 6例 。 呛 1 辅助检查 所有病人均行头颅 C . 2 T扫 描 及 MR I 检查 。 部 C 头 T片示 , 扫 肿瘤 低 密度 2例 , 平 等密 度 1 0 例 , 密 度 5例 , 合 密 度 1 高 混 3例 , 强 扫 描 肿 瘤 密 度 增 均 匀 强化 1 , 均 匀强 化 1 。 2例 不 8例 头部 MR 片示 , I T 加权像低信号 1 , 0例 等信号 2例 , T 加权像等信号 2 例. 高信号 1 例 , 0 有囊变 5 , 例 肿瘤大小 2 3 , c X3 0m c m~4 .c 0 m×4 m . c 。其 中第 四脑室 、脑干受压 1 2 5 例, 内听道 扩 大 1 。 0例 1 手术方 法 本组有 6 3 例有脑积水和颅 内压增高 者, 术前 先行 穿 刺右 侧脑 室 后 角 , 管外 引 流 , 暂不 置 但 要 放 出脑 脊 液 , 枕 骨 鳞部 钻 一 孔 , 咬 骨钳 扩 大成 在 用 骨窗 . 达横窦 , 侧达乳突后缘 , 上 外 内侧 达 到 中线 , 下 达枕 骨 大孔 。 如将 乳 突气 房咬 开 , 必须 用 骨蜡 封 闭 , 否 则 可能 发生 脑脊 液 漏 。呈 弧形 或 x形 切 开硬 脑膜 , 如 已置脑 室 引 流管 , 缓 放 出小 量 脑 脊 液 , 切 开 硬脑 缓 待 膜 后再 放液 . 以便 显露 肿 瘤 。 如未 置管 且 用 一脑 压 板 伸 向枕 大池 , 开蛛 网膜 , 撕 即有 脑脊 液 流 出 , 耐心 吸 除 脑 脊液 , 脑 回缩 , 向对 侧 , 脑 压板 伸 人小 脑 半球 小 沉 用 外 侧 , 内上牵 拉 , 向 即可发 现 肿 瘤 。如 果 显露 有 困难 , 可 将 小 脑半 球 的外 侧 三 分 之 一 切 除 , 以利 进 一 步 操 作。 如肿 瘤 有囊性 变 , 可抽 出囊 液 以缩 小体 织 。 电凝 肿 瘤 包膜 上 血管 , 备 切 开行 瘤 内切 除 。用 刮 匙 或取 瘤 准 钳进 行 包膜 内切 除 。包 膜 内切 除 可有 效 地缩 小体 积 , 故 应尽 量 多切 除 , 但不 可刮 穿包 膜 , 以免 损伤 脑 干 、 颅 神 经 和血 管 。肿 瘤包 膜 塌 陷后 即着手 分 离包 膜 , 起 提

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压症状 、 征 。 体 12 影 像 学 表 现 .
伤 。应用显微镜 后 , 大 了局部手 术野 , 放 对可 能 的肿瘤包 膜仔 细辨认 , 则有很大可 能使 面神经从 肿瘤囊 壁上 分离下来 , 以 得 保全面神经功能。选择合 适手 术入路 为成功 切除肿 瘤关键 一
步 。 有 学 者认 为 , 底 肿 瘤 手 术 入 路 选 择 上 一 般 应 遵 循 以下 几 颅 个原 则 : 径 最 短 ; 期 控 制 血 供 ; 野 开 阔 ; 后 利 于 颅 底 J路 早 术 术
卢进发 王 文犀 王新 亮 姚 宝军 尹磊 耿 极 光
科技术发展及手术显微 镜 的应用 , 肿瘤 全切 除率 , 面听 等神经 保留率逐渐提高 , 术病死 率逐渐 下降 。以听神经 瘤 为例 ,o 手 9 年代面神经解剖保 留率提高为 9 %, 能保 留率 达 7 %_ 。国 7 功 5 2 ] 本组 3 例 , 1 例 , 1 ; 0 男 3 女 7例 年龄 2 ~6 5 6岁 , 内近年的资料 以大 型及 巨大 肿瘤 为 主 , 面神 经解 剖保 留率 为 2 . % 一8 .%_ 。本组面神经解剖保 留率为 8 .%。显微镜 88 73 3 33 能使手术者能够 比肉眼下看到的组织结构更 加清晰 , 有利于 更 保护重要血管神经 、 特别是 听神 经瘤切 除过程 中 由于面 、 听神 经之间的特殊解 剖 关系 , 神经 往往 被肿 瘤 挤压 变形 成薄 膜 面 状, 类似蛛 网膜 , 与肿瘤包膜很难 辨认 , 肉眼下切除是很容 易损
肿 瘤 实 质 , 心 切 除 后 肿 瘤 缩小 塌 陷 , 心 分 离 肿 瘤 上 下 极 , 中 小 切
致的高密度影 , 部分有 明显变化 , 边界 清晰 , 内听道一般不 扩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对面神经保护的应用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对面神经保护的应用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桥小脑角区指的是由延髓、脑桥以及背方小脑形成的区域,此区域也是肿瘤的高发区域,例如听神经瘤、脑膜瘤以及静脉球瘤等,在切除肿瘤时由于肿瘤位置较深,并且附近重要组织以及神经结构较多,因此手术风险较大,并且具有较高并发症产生率,对面部神经的损伤高,目前,治疗此类患者时,手术治疗不再仅将肿瘤全切除作为治疗的唯一的标准[1-3],还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尽量保护患者面部神经功能,但是采用传统的治疗手段,不能有效地对神经产生的危害有效的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所以为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该院对60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在2018年3月—2019年9月期间开展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测仪监测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该院方便选择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总计6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符合小脑角区肿瘤指标。

男女比例为DOI:10.16662/ki.1674-0742.2019.30.029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对面神经保护的应用张玲,张春阳,侯莉凤,王晶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对面神经保护具体的作用。

方法2018年3月—2019年9月从该院方便选取60例已确诊为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术中接受神经电生理监测后的神经解剖以及功能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

结果在接受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面部神经监测后,面神经保留例数为56例,在半年后,面神经功能处于一级以及二级状态的患者为47例,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

结论将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于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中,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的面神经,提高患者面神经的保留率以及功能的保护程度。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保护;应用[中图分类号]R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9)10(c)-0029-03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to Facial Nerve Protection in Tumor Resection of Cerebellopontine Angle RegionZHANG Ling,ZHANG Chun-yang,HOU Li-feng,WANG Jing-ya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otou,Inner Mongolia,01401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summarize the specific role of 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n fa⁃cial nerve protection in 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 tumor resection.Methods From March 2018to September 2019in the hospital,60patients with tumors diagnosed as cerebellopontine angle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neuroanatomy and functional data of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during surgery were performed.Analyze and use this as a basis for evaluation.Results After facial nerve monitoring with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thenumber of facial nerve preservation cases was 56.After half a year,47patients with facial nerve func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tus showed excellent conditions.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n thecerebellopontine angle tumor resection can better protect the facial nerv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retention rate of facial nerve and the degree of functional protection.[Key words]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Cerebellopontine angle region;Tumor resection;Facial nerve protection;Application[作者简介]张玲(1982-),女,内蒙古包头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对面神经保护意义论文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对面神经保护意义论文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

方法 16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进行面神经监测,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后对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约93.8%),6个月后面神经功能ⅰ级+ⅱ级共占81.3%。

结论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留率。

【关键词】桥小脑角肿瘤;面神经;神经电生理监测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 cpa)肿瘤中一般以听神经瘤最多见,约占70%-80%,脑膜瘤仅占6%-8%,胆脂瘤占4%-5%[1]常见的并发症。

当今如何在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对16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手术中实施神经电生理监测,显著提高了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5-73岁,平均50.25±14.54岁。

其中听神经瘤12例、脑膜瘤2例、胆脂瘤2例,术前均有mri和ct的评估。

临床症状及体征:听力减退13例,听力丧失3例,面部麻木6例,共济失调,行走不稳5例,声音嘶哑、饮水呛咳3例,对侧肢体轻瘫2例。

1.2 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短效肌松剂(插管成功后不再使用肌松剂),本研究术中电生理监测主要是通过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描计神经纤维受到机械或电刺激时其所支配的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电位。

①仪器设备:美国nicolet endeavor-cr四通道电生理检测仪。

②参数设定和电极放置:肌电图记录电极分别置于患侧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下唇方肌、咀嚼肌。

接地电极置于额部正中,正负电极针间距1cm,并使用绝缘胶膜固定,放大器参数带通10-3000hz,灵敏度35uv,刺激频率1.1hz,刺激强度从0.1ma起始,逐渐增加,最高不超过2ma,同时记录自由描记肌电图和诱发性肌电图。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配合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配合

l ・ 8
J u n l f rig S in e De.2 0 Vo. 3 No 21S r ey E io ) o r a o s c c Nu n e c 08 12 . . u g r dt n ( i
神经 内镜辅 助显 微 镜 治疗 桥 小 脑 角 区肿 瘤 的手 术 配 合
镜 的 广 泛 应 用 以及 仪 器设 备 的 不 断 完 善 , 用 神 经 内 采 镜 辅 助显微 镜 手 术 治疗 该 区肿 瘤 , 得 了 良好 的 效 获
焦虑 、 惧感 。护 士 与患 者 及 家属 进 行 交 流 , 细介 恐 详 绍手术 目的 、 醉方法 、 麻 手术过 程 及此类 手 术 的特点 、
a dN uon ocp / ANG Hurn DE qo g,L ia g. n ere dsoe/P ao g, NGDa in I f n CHE Y a y a Gu N u n u n
摘要 :对 1 例桥 小 脑 角 区肿 瘤 患 者 行神 经 内镜 辅 助 显 微 镜 手 术 治 疗 . 果 手 术顺 利 。 未 发 生 术 中 意 外 , 后 无 严 重 结 均 术
用 状态 。 2 1 3 药 品 准 备 1 盐 酸 肾 上 腺 素 1 mg加 入 . .
位性 病 变 。其 中脑 膜瘤 7例 , 神经 瘤 4例 , 脂 瘤 听 胆
1例 。
0 9 / 化 钠 注射 液 5 0ml . 6 9氯 0 内( 高血 压 者 忌 用 盐 酸
并 发 症 。 强调 充 分 和 完 善 的 物品 准备 ; 中巡 回 护 士 熟 练 掌握 各 种仪 器 的 正 确使 用 , 好 麻 醉 配合 ; 械 护 士 熟 悉 显 术 做 器
微 器 械及 神 经 内镜 的使 用 方 法 . 时 准 确 地传 递 器械 等 是 护 理 配 合 的 关键 。 及

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区肿 瘤 切 除 术 发 生 术 后 并 发 症 患 者 共 140例 ,其 中 ,男 59例 , 3级 以上 表示 吞 咽 功 能 没 有 恢 复 ,予 留 置 胃管 ,鼻 饲 饮 食 ,随
女 81例 ,年 龄 l8~ 7l岁 ,平 均 (49.12士4.5)岁 术 前 听 神 经 时观 察 患 者 吞 咽 情 况 ,待 吞 咽 功 能 恢 复 ,实 验 结 果 为 1、2级 后
例 ,脑 干 受 累 (偏 身 感 觉 障 碍 )5例 ,脑 积 水 (颅 压 高 )4例 。肿 感 染 。
瘤 分 类 :听 神 经 瘤 127例 ,三 叉 神 经 鞘 瘤 5例 ,脑 膜 瘤 4例 ,表 2.3 三叉 神 经 受 损 的 护 理 本 组 术 后 共 有 35例 患 者 发 生 单
并 发 症 ,增 加 患 者 的痛 苦 和 致 残 、致 死 率 [1]。我 科 近 5年 经 手 难 ,咳 嗽 反 射 减 弱 或 消 失 ,患 者 因 呛 咳 ,误 吸 而 引 起 吸 人 性 肺
术 治 疗 桥 小 脑 脑 区 肿 瘤 发 生 术 后 并 发 症 140例 ,现 将 护 理 介 炎 或 窒息 。后 组 颅 神 经 术 中 损 伤 不 明 显 的 可 在 术 后 第 1 日
区 的 感 觉 异 常 或 迟 钝 、面 部 疼 痛 、咀 嚼 功 能 障 碍 )4例 ,后 组 颅 吸 出 。48 h后 拔 除 气 管 插 管 ,然 后 再 进 行 上 述 实 验 。 本 组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 经 受 累 (声 音 嘶 哑 、吞 咽 困 难 )5例 ,小 脑 受 累 (共 济 失 调 )3 例 患 者 最 迟 于 术 后 两 周 拔 出 胃 管 ,进 食 良 好 ,均 未 出 现 肺

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57例分析

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57例分析
中大脑 前 动 脉供 血 3例 , 大脑 中动脉 供 血 5例 , 小脑 后 下 动 脉供 血 3例 。另 有 颈外 动 脉 供 血 6例 , 以小 动 脉 分 支形 成 网状 丛 从 颅底供 血 。
风险 大。显微外 科 技术 能 最 大 限度 的切 除病 变和保 护 神经功 能 的完整 , 降低 手 术致 残 、 死 率 。笔 者 自 19 致 93
【 键词 】 颅底 ; 关 脑膜 瘤 ; 微 外 科 手 术 显 【 图分 类 号 】 R794 中 3 .5 【 献标识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5 120 )505 — 0400 (0 80—540 2
脑膜 瘤是颅 内常见肿瘤 , 颅底是其 好发 部位 。颅底 脑膜瘤 约 占脑 膜瘤 发 病 数 的 4 %, 蝶 骨 嵴 、 区 、 0 以 鞍 嗅 沟、 筛板 、 桥脑小脑 角 、 斜坡 等部 位 常见… 。由于肿瘤 位
旁 2例 ) 。肿 瘤病 理 类 型 : 内皮 型 3 2例 , 维 型 8例 , 纤 砂 粒型 7例 , 管 母 细 胞 型 4例 , 合 型 3例 , 血 混 恶性 3
例 。首发 症 状 与 主要 体 征 : 痛 , 力 下 降 及 面 部 疼 头 视
部 分 切 除 1 。未 能 全切 除肿 瘤 的原 因 : 瘤包 裹 颈 0例 肿 内动脉 及 其 分 支 、 神 经 、 交 叉 难 以分 离 分 别 为 5 视 视 例、 6例 ; 与海 绵 窦 粘 连 紧密 5例 ; 小 脑 角 肿 瘤 与 面 桥 神 经 难 以分 离 3例 ; 斜 坡 向后 、 发 展 显 露 困难 2 沿 上 例 。术后 辅 以 x 刀或 7刀 放疗 , 1 。 . 一 共 8例
肿瘤 3 6例 , 全 切 1 例 , 近 1 大部 分切 除 l 0例 。 术后 辅 以放 疗 。 结 果 治 愈 4 例 。 术 后 死 亡 3例 。 结 论 认 真 的 术 前 评 l 估 , 确 选择 颅底 入 路 , 露 充 分 , 细 的术 中技 术 , 术 医师 的 经 验 是 取 得 全 切 除和 良好 结 果 的 重 要 因素 。 正 显 仔 手

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脑膜瘤24例临床分析

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脑膜瘤24例临床分析

后入路 , 中颅底脑膜瘤采取颢 下入路 。手术尽可能使用显 微 磨钻磨 除骨窗下缘 , 以充 分暴露肿瘤 的基底部 , 手术野不 使 留死角 。对体 积较 大的肿瘤应遵循下例切除原 则 : 首先在 ① 瘤 内分块 切除 , 充分缩小 肿瘤体 积, 肿瘤 体积缩 小 2 3以上 / 后再仔 细分离肿瘤 与正常组织 、 结构之 间的粘连 。②尽可 能 从肿瘤 的基底部 断其 血供 , 对质 地较韧 的肿 瘤选 择锐 性 切
讨论: 颅底介于颅腔 、 颜面 和五官之间 , 有重要的血管和
神经穿行其 间。颅底 脑膜瘤 来 源于颅 底的蛛 网膜细胞 , T C
和 MR 是颅底脑膜瘤 的主要 诊 断方法 。蝶 骨嵴 内侧 型 、 I 海 绵窦 、 岩斜区及颅底扁平状 脑膜瘤 由于区域周 围结 构复杂 , 手术野狭小 , 造成操作 困难 , 易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 极
神经以及非供瘤动脉 , 充分保护后再进行切除。在处理基 底
部 肿瘤 时 , 出血 较 多 、 作 困难 难 以全 切 时 , 用双 极 电 凝 如 操 应
充分电灼基 底部硬膜使之坏死 。 鞍 区及桥小脑角脑膜 瘤往往 与下丘脑 以及 脑干粘连 并
不紧密 , 正常的蛛网膜界面 找到后 常能将肿瘤完 整切除 , 对
膜 瘤 采 取 翼 点 或扩 大 的翼 点 入 路 , 颅 底 脑 膜 瘤 采 取 乙状 窦 后
分块切除与处 理肿 瘤基 底部 应交替 进行 , 这样 既减 少 了出
血, 又能达到充分缩小肿瘤 体积 的 目的。分块切除肿瘤 包膜
电 灼肿 瘤 表 面血 管 时 , 注 意 观察 和辨 认 肿 瘤 表 面有 无 重 要 应
基底部 分离肿瘤与硬膜 , 然后进 行囊 内分块切除肿瘤。囊 内

桥小脑角肿瘤

桥小脑角肿瘤
5.骨瓣:星点钻骨孔后铣刀形成游离骨瓣;
6.主要切除肿瘤步骤:释放CSF,自外、上、下、内、底、内听 道分离行囊内切除肿瘤;
7.术毕:缝合修补硬膜、还纳骨瓣。
保脑角区巨大脑膜瘤
术前MR
术前MRV:提示必要时可以结扎横窦!
术后:肿瘤全切
一、左侧桥小脑角脑膜瘤
二、左侧桥小脑角胆脂瘤(保留内听道动脉、切除嵌入 面神经内的肿瘤但完整保留神经)
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选择
安全、简单、有效、保留正常脑部结构的方法 NEUROSURGERY
Thanks!
标准化桥小脑角肿瘤显微手术技巧
桥小脑角区解剖:空间狭小复杂,毗邻脑干、 血管、神经多等特点
手术要点
1.手术前行MR,MRA,MRV;
2.该区多为脑外肿瘤,肿瘤有膜性结构;
3.手术体位:侧斜卧位,头稍前伸,星点位于最高点;
4.手术切口:呈7字形,乳突后翼点(星点)为重要标志,个性化设 计,横窦,乙状窦体表投影,长度为8-10公分;

显微手术切除幕下-上脑膜瘤论文

显微手术切除幕下-上脑膜瘤论文

显微手术切除幕下\上脑膜瘤【摘要】后颅窝骑跨脑膜瘤少见,我们遇到10例,有小脑桥脑角脑膜瘤骑跨岩骨嵴到中颅窝3例,天幕区脑膜瘤骑跨小脑幕切迹到小脑幕上下2例,小脑半球脑膜瘤骑跨横窦或窦汇到大脑枕叶3例,2例颅顶脑膜瘤均采取显微手术切除,全切10例,死亡1例。

本文就其临床特点、显微解剖、手术入路以及如何提高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脑膜瘤后颅窝显微手术中图分类号:r739.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43-01近十年来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后颅窝骑跨脑膜瘤10例,现将本组病例手术体会并结合有关文献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女7例,男3例,年龄30-57岁,病程平均2-3年。

1.2 症状及体征依肿瘤在后颅窝附着部位、大小、扩展范围而不同;(1)小脑桥脑角经天幕裂孔长入中颅窝5例,主要有小脑桥脑角综合症表现,4例伴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2)骑跨横窦的小脑幕上下脑膜瘤3例,主要有长期头痛、视物模糊及颅内压增高,临床上缺乏定位体征;(3)骑跨枕骨大孔内外脑膜瘤,有颅-脊型及脊-颅型各1例。

主要表现为枕痛、上肢无力、肌萎缩等,颅-脊型还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1.3 辅助检查(1)颅骨平片发现岩骨尖破坏2例,内听道开口扩大3例;(2)ct扫描10例可见均匀一致高密度影骑跨小脑幕上下或枕骨大孔内外,增强扫描肿块更清楚;(3)dsa有4例表现肿瘤供血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系,颈内仅有少量供血,术前行颈外动脉分支栓塞之后,肿瘤供血明显减少,有2例肿瘤供血来源于颈内外二系统;瘤体中有粗大血管,颈外栓塞无效,手术时出血较多。

1.4 结果 10例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术,痊愈9例,死亡1例。

病理报告纤维型3例,内皮型5例,血管分化型2例。

肿瘤最大7cm×8cm×6cm,最小3cm×2cm×2.5cm。

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脑室穿通畸形1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而愈。

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9例

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大型脑膜瘤9例
脑膜瘤血运丰富,术前造影判断肿瘤的供血情 况,并采取栓塞治疗,可使术中失血量大幅度减少, 术野更清晰,肿瘤全切率大大提高[3]。本文 9 例术前 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供血 动脉多来自咽升动脉分支、枕动脉、椎动脉、小脑前 下动脉、脑膜中动脉等血管分支。是否对肿瘤进行 栓塞,应充分评估其适应证:①肿瘤的供血血管直 径、迂曲情况,微导管是否能够顺利到达;②肿瘤的 供血血管是否有危险吻合,栓塞后是否有引起重要 脑组织缺血风险。栓塞操作时,动作应轻柔,注意推 注时的阻力,避免血管破裂出血风险[4];注意控制栓 塞范围,避免堵塞引流静脉,引起瘤体不易控制的出 血。栓塞材料多数选择 Glubran 胶,相对 PVA 颗粒, 有以下优势:①Glubran 胶应用更广泛,适用于各种 微导管注射;②与碘化油混合后不透 X 光,可在 X 线 透视下清晰观察胶的弥散和逆流情况,便于控制,减 少误栓的几率;③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血管均可 使用。我们建议采用 6%~10%的稀释胶进行栓塞, 以延长 Glubran 胶的聚合时间[5]。
2结果
2.1 手术结果 9 例常规术后 24 h 内复查头颅 CT,未 发现明显的颅内迟发性血肿或脑梗死。9 例肿瘤均 全切除。术后病理:皮细胞型 2 例,纤维型 2 例,非典 型 2 例,分泌型 1 例,过渡型 1 例,上皮型 1 例。出院 时,9 例均神志清楚;2 例听力障碍;1 例行走不稳;2 例饮水呛咳,行鼻饲进食;3 例面部轻瘫,3 个月后改 善明显;2 例面部麻木;1 例眼球活动受限伴复视;3 例脑脊液、皮下积液,其中 2 例经局部抽吸及加压包 扎后好转,无伤口感染发生。 2.2 随访情况 术后随访 3 个月~3 年。术后 3 个月头 颅 MRI 复查未见肿瘤残留,术后 6 个月~3 年复查 MRI 示桥小脑角区未见肿瘤复发。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吴长山;范月超【摘要】目的: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宿州市立医院2008年6月~2014年2月间住院手术的17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幕上型脑膜瘤采用颞枕部入路2例,采用枕部入路4例;幕下脑膜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6例,采用后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小脑幕切迹缘采用枕下经天幕入路2例;幕上下脑膜瘤采用幕上下入路1例。

结果本组患者中小脑幕脑膜瘤全切除( Simpson Ⅰ级和Ⅱ级)14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

结论小脑幕脑膜瘤适宜积极的手术治疗,合适的显微手术入路以及恰当的手术方法能提高治疗效果。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operative approach and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for tentorial meningiomas ( TM)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7 patients of TM at Suzhou City Hospital of Anhui underwent microsurgery from June 2008 to February 201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the patients with ordinary TM , 2 cases were operated via the temporal-coccopital approach,4 via the occopital approach,6 via the retrosigmoid approach,2 via infratentorial supracerebellar approach , 2 with mentingiomas of tentorial notch were operated via occipital-tentorial approach and 1 via combined supratentorial and infratentorial approach .Results In this series,14 achieved Simpson gr ade Ⅰand Ⅱ resection, one of subtotal resection , and 2 of partial resection without surgical mortality .Conclusions Tentorial meningioma is amenable to aggressive surgery .Fine therapeutic efficacyand low disability rate can be obtained by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to resect tentorial meningiomas with appropriate surgical approach and elaborate microneurosurgical skills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13)004【总页数】3页(P249-251)【关键词】小脑幕;脑膜瘤;显微手术入路【作者】吴长山;范月超【作者单位】234000 宿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小脑幕脑膜瘤(tentorial meningioma,TM)又称天幕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5%。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术后护理查房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术后护理查房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术后护理查房1.术后时间:首先,查房应明确术后时间,包括手术后的第几天或周。

这有助于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和制定进一步的护理计划。

2.生命体征:查房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高热和不正常的生命体征可能是感染的征兆。

3.意识状态:术后护理查房要重点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这包括患者的清醒程度、定向力和反应能力。

任何意识改变或神经症状的变化都可能是手术并发症的征兆。

4.头部伤口:关注患者的手术伤口,包括愈合情况、出血或渗液。

检查包扎是否松动或脏污,以及是否有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分泌物和发热。

5.神经系统评估: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反射。

观察是否有肢体无力、感觉减退或反射消失等异常。

这些可能是手术后的神经损伤征兆。

6.呼吸功能: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检查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或缺氧的征兆。

确保氧气和呼吸设备正常使用且在需要时供应给患者。

7.液体和电解质平衡:评估患者的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包括血压和尿量的监测。

高钠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失衡情况可能影响术后恢复。

8.疼痛管理: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感,并评估疼痛的程度。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疼痛管理和药物治疗。

确保患者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

9.饮食和营养: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根据患者的手术复苏情况,从液体饮食逐渐过渡到固体饮食。

建议患者避免过度进食或过于油腻的食物。

10.行动和活动:鼓励患者早期行动和活动,但要根据医嘱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

协助患者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总结: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术后护理查房是一个全面评估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伤口情况、神经系统功能、呼吸、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疼痛管理、饮食和营养、行动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

与患者的家属进行密切沟通,提供支持和教育。

通过有效的护理和观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徐修鹏;刘宁【期刊名称】《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年(卷),期】2024(16)2【摘要】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37例CPA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预后,应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因素。

结果137例患者中,132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5例行颞下+乙状窦后入路。

SimpsonⅠ~Ⅱ级切除122例(89.1%),Ⅲ级切除11例(8.0%),Ⅳ级切除4例(2.9%)。

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2.4±20.8)个月。

随访期间,肿瘤复发2例(1.7%),进展1例(6.7%)。

末次随访时KPS评分(92.3±13.1)分,高于出院时的(86.9±9.4)分和术前的(75.8±10.3)分(均P<0.001)。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分型(P=0.013)、大小(P=0.023)、瘤周水肿(P=0.005)、瘤周蛛网膜不完整(P=0.030)为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

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以切除大多数CPA区脑膜瘤。

肿瘤体积较小、瘤周蛛网膜界面清晰、无瘤周水肿、非联合型脑膜瘤术中易获得全切。

【总页数】4页(P122-125)【作者】徐修鹏;刘宁【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超声刀显微外科治疗桥脑小脑角脑膜瘤35例体会2.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临床疗效分析4.老年患者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操作5.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及神经保护作用欧明亮(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湖北恩施445000)〔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老年大型桥小脑角(CPA )脑膜瘤的效果及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汇总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老年大型CPA脑膜瘤患者(肿瘤体积在影像学上≥4cm )40例,对手术情况及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手术对肿瘤的全切率以及术后患者恢复和神经保留情况。

结果40例患者中,33例术中全切肿瘤,达到Simpson Ⅱ级切除,全切率达到82.5%;4例达到次全切除,3例患者切除不足50%.死亡2例。

6例患者面瘫症状无明显好转,4例患者出现听力障碍加重。

结论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日益进步,老年大型CPA 脑膜瘤手术切除满意度明显提高,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

〔关键词〕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神经保护〔中图分类号〕R7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8-1608-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8.026第一作者:欧明亮(1965-),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外科疾病的诊治研究。

由于桥小脑角(CPA )脑膜瘤基底多附着于岩下窦、乙状窦部位的硬脑膜,邻近颈静脉孔,部位深在,一般病程较长,肿瘤生长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常在发现时肿瘤体积已很大,且患者多为老年人〔1〕,肿瘤周围众多神经血管走形,手术较为困难,死亡率及致残率高〔2〕。

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全切及次全切率明显提高,且大幅度降低了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老年大型CPA 脑膜瘤,全切除率已接近80%〔3〕,且患者神经损伤情况亦得到明显改善。

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大型CPA 脑膜瘤患者(肿瘤体积在影像学上≥4cm )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情况及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 2011年接受CPA 脑膜瘤手术的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50 75〔平均(63.4ʃ10.9)〕岁,病程1.5 11年,平均2.1年。

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占56%;其次为听力下降、耳鸣,占26%;以后逐渐出现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眼震等小脑以及前庭功能障碍,面部麻木、角膜反射消失等三叉神经症状,呛咳、咽反射消失等后组颅神经症状,以及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本组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14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心脏功能不全7例,均经过积极内科治疗后达到手术要求。

1.2影像学检查及肿瘤分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 及MRI 普通及强化扫描,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

其中脑膜皮型14例,沙粒体型6例,纤维性11例,过渡型5例,化生型2例,血管瘤样型1例,非典型性1例。

瘤体大多呈球形或类圆形,增强效应明显,24例有明显的脑膜尾征表现。

肿瘤多起源于岩骨尖,逐渐向中颅窝方向生长。

肿瘤直径4 7cm ,其中4 5cm 17例,5 6cm 18例,>6cm 5例。

根据肿瘤的起源、大小以及侵袭范围等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1)肿瘤基底位于内听道附近,向内听道上下生长;(2)肿瘤基底在颈静脉孔附近,主要向枕骨大孔附近延伸,甚至部分肿瘤已经突破枕骨大孔至颅外区域;(3)肿瘤基底在CPA 和岩尖,并且主要向中颅窝延伸;(4)肿瘤直径大于6cm 。

1.3治疗情况及手术方法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适合大型全麻手术。

对于合并有心肺功能障碍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在内科相关科室的指导下对其积极进行调制,达到手术要求后择期手术。

术前根据影像学表现,7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因其血供丰富,并考虑存在双重供血,故而行供血动脉栓塞术。

术中根据患者肿瘤大小及侵袭情况不同,分别行乙状窦后入路19例,皮肤切口为乳突后直切口或小“S ”型切口,由枕后隆突上2cm 至颈4水平,骨窗上缘平横窦下缘,外侧要达乳突气房。

弧形剪开硬膜,牵开小脑显示肿瘤。

幕上下联合入路15例,切口自颧弓开始,向上后围绕耳廓,再向下止于乳突后1cm ;骨窗跨过小脑幕,注意保护静脉窦;磨除乳突后显露乙状窦;乙状窦前缘切开后颅窝硬膜,切口上延与幕上硬膜切口相接,牵开小脑后即可显示肿瘤。

远外侧入路6例,仍由中线切开皮肤,肌肉层翻向前上,行倒“L ”形骨窗切除,暴露小脑外侧与大脑脚间池,分开进入肿瘤区域。

术中骨窗范围为暴露乙状窦横窦转折处,6例患者因肿瘤巨大且位置深在,切除小脑半球外侧约1/4 1/3范围,方可显露肿瘤。

然后先做充分瘤内分块切除,瘤壁塌陷后,再分离和切除瘤壁。

术中注意保护此处的颅神经,如果肿瘤与颅神经粘连明显则不必勉强切除,以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或危及生命,可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切除后,残存瘤组织行放疗治疗,本组7例患者术后行X 刀治疗。

肿瘤基底与岩骨附着处硬脑膜应予电灼,以减少肿瘤复发率。

2结果所有40例患者中,33例术中全切肿瘤,达到SimpsonⅡ级切除,全切率达到82.5%;4例达到次全切除,3例患者切除不足50%,其中2例因术中出血较迅猛,手术停止,另有1例因肿瘤与周围神经粘连密切,无法分离不能切除,以上7例患者均推介其行放射治疗。

全部病例中死亡2例,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脑脊液漏所致之严重颅内感染;另外1例死亡原因主要为患者术后并发严重的应激性溃疡伴出血,腹膜炎,因患者年龄较大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而死亡。

另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可能因手术致脑干水肿,压迫损伤传导束所致。

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均可以自理,无明显手术后遗症,仅2例患者随访1年复查头MR肿瘤有复发迹象,但肿瘤体积<2cm,无明显症状,密切观察肿瘤生长缓慢,暂未行二次手术。

见表1。

本组4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面瘫14例,经过6个月随访,8例患者面瘫不同程度改善,6例患者面瘫症状无明显好转,定义为面神经损伤。

术后出现听力下降或失聪7例,同样随访6个月后,听力状况改善的患者仅2例,其余患者无明显改观,定义为听神经损害。

术后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加重、呛咳等症状定义为后组颅神经损伤,共有5例随访均无明显改善。

见表2。

表1患者肿瘤切除情况(n)手术方式n全切除次全切除切除<50%重残死亡乙状窦后入路19162112幕上下联合入路15130200远外侧入路642010表2神经损伤情况(n)手术方式n面神经损伤听神经损伤后组颅神经损伤乙状窦后入路19232幕上下联合入路15322远外侧入路61013讨论CPA脑膜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一般手术全切率约为48.3% 82%。

根据肿瘤的部位、附着点、生长方式、大小、血运情况以及影响范围等选择最为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关系到肿瘤能否全切的重要因素。

肿瘤与硬脑膜常见的黏连部位有〔5〕:(1)内听道口与颈静脉孔之间;(2)内听道与三叉神经之间;(3)内听道口与上岩窦之间;(4)颈静脉孔与舌下神经孔之间;(5)岩上窦、横窦和乙状窦交汇点之间。

由于脑膜瘤属于蛛网膜外肿瘤,与神经血管间有蛛网膜间隔,因此沿着蛛网膜游离较容易切除肿瘤。

按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延展方向,第4 11对颅神经可向各个方向移位,肿瘤向上生长,第4和5颅神经向内方移位;向下生长,第9 11颅神经向下方推移;肿瘤仅占CPA的上部,第4 7颅神经向后移位,位于肿瘤体后表面。

小脑和脑干也受肿瘤压迫而发生变形移位,肿瘤可长入内听道、颈静脉孔、第四脑室和静脉窦等,甚至长到小脑幕上和椎管内。

因此,笔者认为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一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适用于局限于CPA区的肿瘤,此类肿瘤与面、听神经及脑干的关系密切,手术切除时必须仔细分离,以尽量保留各颅神经及脑干功能;(2)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适应于肿瘤已向颅中窝方向发展,突破小脑幕,肿瘤实体位于小脑幕两侧,单侧开颅很难将其全切;(3)枕下远外侧入路(本组中未有病例应用此入路),适用于肿瘤基底位于乙状窦下部及颈静脉孔附近,主要向枕骨大孔延伸者。

本术式对减小后组颅神经、脑干、椎动脉、三叉神经、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的损伤具有优势。

手术的原则及操作技巧:(1)充分暴露瘤体,必要时先切除小脑半球外侧的1/4 1/3,尽量在直视下分离肿瘤,避免术野不满意时凭借经验操作,亦不可盲目牵拉肿瘤,以免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等情况发生,危及患者生命;(2)在切除肿瘤时,尽可能先阻断肿瘤供血动脉,采用逐步缩小肿瘤体积和囊内分块切除方法,待瘤壁塌陷后,再分离周围颅神经、血管等;(3)注意保护此处走形的颅神经,面听神经从桥脑沟发出,经CPA池进入内耳,常位于肿瘤的腹侧或绕过肿瘤后进入内听道,常与肿瘤存在粘连紧密,手术操作中最易损伤。

三叉神经较为粗大,其感觉支往往最先受到肿瘤的压迫而出现相关的症状,此神经常位于肿瘤上极,受肿瘤压迫变形甚至萎缩。

后组颅神经多位于肿瘤下极,沿岩骨外侧壁行走,经颈静脉孔出颅,一般受到肿瘤的影响最晚,症状最轻,但较大的肿瘤在手术操作时容易损伤;(4)手术要特别注意保护肿瘤附近的脑干,如肿瘤巨大,或者已经与脑干紧密粘连,宁可留下部分肿瘤囊壁,而不能盲目地强求全切〔6〕。

对于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轻重不一的全身疾病,因此术后管理至关重要。

精心的术后管理不仅可以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危害,同时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亦十分重要。

对有后组颅神经损伤致吞咽困难者应特别注意排痰障碍导致的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等症状;进食困难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免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总之,老年大型CPA脑膜瘤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术中应注意保护神经,术后积极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作用明显。

4参考文献1张学军,何德容,胡新明,等.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2)166-7.2倪炜,罗林,左频,等.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17例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1)4080-1.3Qu FJ,Liu YG,Wang HW.Clinical feature and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for petrous meningiomas〔J〕.Chin J Surg,2008;46:1835-6.4丁学华,卢亦成,胡国汉.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脑膜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0):439-41.·9061·欧明亮老年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及神经保护作用第8期5闫东明,宋来君,徐国本,等.显微手术切除小脑脑桥角脑膜瘤〔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10)773-4.6Gerganov V ,Bussarsky V ,Romansky K ,et al .Cerebellopontine angle meningiomas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J 〕.J Neurosurg Sci ,2003;47(3):129-35.〔2011-09-11收稿2011-12-10修回〕(编辑袁左鸣)中医肺康复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张丽秀王檀仕丽袁成波杨波朱同刚邹权(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肺病康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患者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