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下颌磨牙解剖形态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下颌磨牙解剖形态

(3)牙颈部横切面观
(五)下颌第二磨牙 1牙冠:呈方圆形。牙合面为4尖型或5尖型。
★ 4尖型者无远中尖,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牙合面4条发育沟呈 “十”字形分布,即颊沟、 舌沟、近中沟、远中沟,整个牙合面似“田”形,
约占50%。 ②发育沟呈“X”形,约占5%。
★ 5尖型约占45%,与下颌第1磨牙相似,有5个 牙尖,离体后两者不易区别。
2.牙根 为双根,扁圆而厚,近中根与远中根分叉 度小,彼此相近.根尖段皆偏向远中。有时两根可融合 成一锥形根.
3.髓腔 髓室依牙冠外形而定,一类为四尖型, 一类为五尖型,分别有四个或五个髓角。 髓室特点 与下颌第一磨牙类似、但略小,根管也与下颌第一磨 牙类似。近中根有近半数为颊舌两根管,但常在根尖 部合二为一,由同一个根尖孔通向牙周。远中根管多 为一圆形的单根管。
(六)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第三磨牙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均可发生变异, 发育不太完善,尤以牙的阻生最常见。
有的牙冠较大,牙合面有五个牙尖,类似下颌第一磨 牙;有的牙冠较小,牙合面有四个牙尖,类似下颌第 二磨牙。牙冠各轴面的中l/3处最突,各面较光滑, 牙合面向牙长轴聚合缩小,整个牙冠似球形或圆三角 形,牙合面形态常变异,牙尖、发育沟、嵴与窝等不 清晰,副沟居多。牙根数目、大小、形状亦多变异不 定。
(1)颊面:呈梯形,近中缘较直,远中缘较突,牙合 缘较宽,有两个较圆钝的牙尖,即近中颊尖和远中颊尖, 两颊尖之间有颊沟通过,至颊面中部,未端有点隙。两 条颊轴嵴明显并与颊沟、牙长轴平行。牙颈线 弧度较平直,有时在近中颊侧颈l/3处的颊颈嵴显突 为其解剖特点。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似,明显光滑圆突,亦有 两个较尖锐的牙尖,即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两舌尖
(2)舌面:较颊面小而光滑圆突。牙合缘可见两个
口腔医学专业《牙体解剖(29)下颌第二前磨牙牙体解剖》

第五页,共九页。
〔1〕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
4〕牙合面
两尖型 三尖型 总体观 椭圆形 方圆形 牙 尖 颊舌尖各一 颊尖偏近中 均偏近中 近中舌尖>远中舌尖 发育沟 H形 U形 Y形
恒牙解剖-前磨牙组
第六页,共九页。
恒牙解剖-前磨牙组
〔2〕下颌第二前磨牙牙根 牙根:
单根,根扁圆,无分叉痕迹,略偏远中。
恒牙解剖-前磨牙组
第三页,共九页。
〔1〕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
2〕舌面
a约等于颊面 可宽于颊面〔舌侧2个尖〕
b舌尖1~2个
1个舌尖偏近中 2个舌尖,那么近中>远中舌尖
恒牙解剖-前磨牙组
第四页,共九页。
〔1〕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
3〕邻面 a颊、舌尖高度相近 b牙体长轴 牙冠偏舌侧 接触区靠牙合缘偏颊侧
恒牙解剖-前磨牙组
下颌第二前磨牙牙体解颌第二前磨牙mandibular second olar 5 5牙冠方圆,牙 合龈高度、近远中径和颊舌径相等
第二页,共九页。
〔1〕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
1〕颊面 a方圆五边形
舌倾程度较第一前磨牙小
颈部较第一前磨牙宽 颊尖圆钝,略偏近中
b颊轴嵴较圆
第七页,共九页。
谢谢观看!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总结
下颌第二前磨牙牙体解剖。4下颌第二前磨牙mandibular second olar 5 5牙冠方圆,牙合龈高度、近远中径和颊舌径相等。2个舌尖, 那么近中>远中舌尖。总体观 椭圆形 方圆形。均偏近中 近中舌尖>远中舌尖。发育沟 H形 U形 Y形。单根,根扁圆,无分叉痕迹,略偏 远中。谢谢观看
第九页,共九页。
口腔下颌磨牙解剖形态PPT课件

治疗
进行根管治疗,彻底清除 根管内感染物质,并对根 尖周围组织进行适当引流 和消炎治疗。
牙周病
定义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 龈、牙周膜、牙槽骨)的炎症性疾病。
症状
治疗
进行牙周治疗,包括洁治、刮治、根 面平整等基础治疗,以及必要的手术 治疗。
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牙齿松动、 移位,口腔异味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下颌磨 牙解剖形态的认识和应用越来越 广泛,因此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 相关知识。
课程目标
掌握下颌磨牙的解剖 特点、形态分类和功 能。
掌握下颌磨牙的治疗 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下颌磨牙的发育 过程和相关疾病。
02 下颌磨牙的解剖特点
牙冠形态
牙冠较大,呈方圆形或长方形, 有2-3个牙尖。
05 下颌磨牙的保健与预防
正确的刷牙方法
每天刷牙两次
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 少于2分钟,以彻底清除牙菌斑
和食物残渣。
选用软毛牙刷
软毛牙刷能够更轻柔地清洁牙齿 表面和牙缝,避免损伤牙龈和牙
齿。
水平颤动法刷牙
采用水平颤动法刷牙,即以小幅 度水平颤动的方式来回移动牙刷,
避免用力横刷导致牙龈损伤。
02
03
04
牙龈紧密贴合在牙齿表 面,保护牙齿免受感染 和刺激。
牙周膜是一种结缔组织, 连接牙齿和牙槽骨,起 到固定牙齿的作用。
牙槽骨是包围牙齿周围 的骨组织,为牙齿提供 支持和保护。
03 下颌磨牙的功能与作用
咀嚼功能
磨碎食物
下颌磨牙具有相对较大的牙尖和 发育良好的沟窝,能够有效地将 食物磨碎,便于消化。
健康的下颌磨牙有助于保持整个牙列的稳定,预防牙齿脱落。
口腔颌骨解剖ppt课件

精选ppt
1
第一节 骨
一.上颌骨(maxilla):
(一)外形:上颌骨的解剖 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 四突。
精选ppt
2
1.上颌体:分为前外面、后面、上面、内面。
(1)前外面:又称脸面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 方0.5㎝处椭圆形孔,孔 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尖牙窝 :
精选ppt
3
(2)后面:又称颞下面。 颧牙槽嵴 : 上颌结节 :
精选ppt
17
二.下颌骨(mandible):
(一)外形: 水平:下颌体 垂直:下颌支
精选ppt
18
1.下颌体:成弓形,具有内、外面及上下缘。
外面:正中联合: 颏 结 节: 颏 孔: 外 斜 线:
精选ppt
19
内 面:
上下颏棘: 内 斜 线: 舌下腺窝: 二腹肌窝: 颌下腺窝:
精选ppt
20
上缘:
7
(3)腭突:
精选ppt
8
(4)牙槽突:
精选ppt
9
(二)上颌骨的结构特点 :
(1)骨质厚薄不一 (2)固定骨 (3)由许多窝、腔、嵴构成 (4)与邻骨连接复杂、易骨折 (5)上颌骨为被动性受力骨
精选ppt
10
骨折好发部位:
LeFort I 型骨折线:梨状孔下部→上颌结节 LeFort 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下方 →蝶骨翼状突 LeFort I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上方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上颌骨抵抗外力的结构基础:
1.三对支柱 2.拱形结构 3.窦腔作用 4.牙槽骨夹层作用
1
第一节 骨
一.上颌骨(maxilla):
(一)外形:上颌骨的解剖 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 四突。
精选ppt
2
1.上颌体:分为前外面、后面、上面、内面。
(1)前外面:又称脸面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 方0.5㎝处椭圆形孔,孔 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尖牙窝 :
精选ppt
3
(2)后面:又称颞下面。 颧牙槽嵴 : 上颌结节 :
精选ppt
17
二.下颌骨(mandible):
(一)外形: 水平:下颌体 垂直:下颌支
精选ppt
18
1.下颌体:成弓形,具有内、外面及上下缘。
外面:正中联合: 颏 结 节: 颏 孔: 外 斜 线:
精选ppt
19
内 面:
上下颏棘: 内 斜 线: 舌下腺窝: 二腹肌窝: 颌下腺窝:
精选ppt
20
上缘:
7
(3)腭突:
精选ppt
8
(4)牙槽突:
精选ppt
9
(二)上颌骨的结构特点 :
(1)骨质厚薄不一 (2)固定骨 (3)由许多窝、腔、嵴构成 (4)与邻骨连接复杂、易骨折 (5)上颌骨为被动性受力骨
精选ppt
10
骨折好发部位:
LeFort I 型骨折线:梨状孔下部→上颌结节 LeFort 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下方 →蝶骨翼状突 LeFort I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上方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上颌骨抵抗外力的结构基础:
1.三对支柱 2.拱形结构 3.窦腔作用 4.牙槽骨夹层作用
口腔颌骨解剖课件.ppt

vv
(二)上颌骨的结构特点 :
(1)骨质厚薄不一 (2)固定骨 (3)由许多窝、腔、嵴构成 (4)与邻骨连接复杂、易骨折 (5)上颌骨为被动性受力骨
vv
骨折好发部位:
LeFort I 型骨折线:梨状孔下部→上颌结节 LeFort 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下方 →蝶骨翼状突 LeFort I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上方
vv
vv
vv
vv
vv
上颌骨抵抗外力的结构基础:
1.三对支柱 2.拱形结构 3.窦腔作用 4.牙槽骨夹层作用
vv
(三)上颌骨的血供 神经支配 淋巴回流: 1.血供:来自颌内动脉分支 2.神经支配:上颌神经 3.淋巴回流:广泛.颌下,咽后,颈深淋巴结.
vv
二.下颌骨(mandible):
(一)外形: 水平:下颌体 垂直:下颌支
vv
第一节 骨
一.上颌骨(maxilla):
(一)外形:上颌骨的解剖 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 四突。
vv
1.上颌体:分为前外面、后面、上面、内面。
(1)前外面:又称脸面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 方0.5㎝处椭圆形孔,孔 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尖牙窝 :
vv
(2)后面:又称颞下面。 颧牙槽嵴 : 上颌结节 :
vv
内面: 下 颌 孔: 下颌小舌: 翼肌粗隆: 外面:
较粗糙, 有嚼肌附丽。
vv
下颌管:
vv
(二)下颌骨的特点: 1.骨皮质厚、致密。 2.骨小梁疏松,排列成有规律性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正中联合处交叉排列
vv
3.存在薄弱部位,易发生骨折 正中联合 颏孔区 下颌角 髁状突颈部
vv
(三)下颌骨的血供 神经支配 淋巴回流 1.血供:下牙槽动脉 2.神经支配:下牙槽神经 3.淋巴回流:颌下和颈深淋巴结
(二)上颌骨的结构特点 :
(1)骨质厚薄不一 (2)固定骨 (3)由许多窝、腔、嵴构成 (4)与邻骨连接复杂、易骨折 (5)上颌骨为被动性受力骨
vv
骨折好发部位:
LeFort I 型骨折线:梨状孔下部→上颌结节 LeFort 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下方 →蝶骨翼状突 LeFort I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上方
vv
vv
vv
vv
vv
上颌骨抵抗外力的结构基础:
1.三对支柱 2.拱形结构 3.窦腔作用 4.牙槽骨夹层作用
vv
(三)上颌骨的血供 神经支配 淋巴回流: 1.血供:来自颌内动脉分支 2.神经支配:上颌神经 3.淋巴回流:广泛.颌下,咽后,颈深淋巴结.
vv
二.下颌骨(mandible):
(一)外形: 水平:下颌体 垂直:下颌支
vv
第一节 骨
一.上颌骨(maxilla):
(一)外形:上颌骨的解剖 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 四突。
vv
1.上颌体:分为前外面、后面、上面、内面。
(1)前外面:又称脸面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 方0.5㎝处椭圆形孔,孔 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尖牙窝 :
vv
(2)后面:又称颞下面。 颧牙槽嵴 : 上颌结节 :
vv
内面: 下 颌 孔: 下颌小舌: 翼肌粗隆: 外面:
较粗糙, 有嚼肌附丽。
vv
下颌管:
vv
(二)下颌骨的特点: 1.骨皮质厚、致密。 2.骨小梁疏松,排列成有规律性
牙力轨道 肌力轨道 正中联合处交叉排列
vv
3.存在薄弱部位,易发生骨折 正中联合 颏孔区 下颌角 髁状突颈部
vv
(三)下颌骨的血供 神经支配 淋巴回流 1.血供:下牙槽动脉 2.神经支配:下牙槽神经 3.淋巴回流:颌下和颈深淋巴结
下颌磨牙髓腔解剖及开髓ppt课件

洞口的大小:
一般以去除髓室顶后,不妨碍器械进入根管 为准。洞口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开随后应将洞壁 修整光滑,使之与根管壁连成一线,五凹凸不平。修整时 应注意不能使髓室壁形成台阶。
17
下颌磨牙开髓洞口的大小及洞形设计
洞形设计:
为钝圆的长方形(四根管)或圆三角形(三根管),位于 咬合面近远中径的中1/3偏颊侧,近中边稍长,远中边稍 短,颊侧洞缘在颊尖的舌斜面上,舌侧洞缘在中央沟处。
28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髓室壁侧穿
治疗后
29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
30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可采用MTA修补
A 修补后 B 修补后6个月 C 修补后18个月
31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开髓不足易造成根管 预备时台阶
32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6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形态与下和第一磨牙相似。但其近中根有两个根管者 的较小,约占64%,远中根约有18% 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断面呈C 型,称为C型根管约占31.5%
7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8
四、下颌第三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及根管依牙齿外形而异 髓室、根管均较大 有 2 根的为 2 根管 融合根的多为单根管
18
洞形设计
圆三角形
圆长方形
19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1.去除髓顶:
在颌面中央窝下钻,钻至牙本质 深层时,向近远中及颊侧方向扩展 ,形成比髓室顶略小的长方形窝洞 。然后穿通远中或近中髓角,再沿 洞口外形开扩,揭去髓室顶。然后 检查髓室顶是否去净,用球钻提拉
一般以去除髓室顶后,不妨碍器械进入根管 为准。洞口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开随后应将洞壁 修整光滑,使之与根管壁连成一线,五凹凸不平。修整时 应注意不能使髓室壁形成台阶。
17
下颌磨牙开髓洞口的大小及洞形设计
洞形设计:
为钝圆的长方形(四根管)或圆三角形(三根管),位于 咬合面近远中径的中1/3偏颊侧,近中边稍长,远中边稍 短,颊侧洞缘在颊尖的舌斜面上,舌侧洞缘在中央沟处。
28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髓室壁侧穿
治疗后
29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
30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可采用MTA修补
A 修补后 B 修补后6个月 C 修补后18个月
31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开髓不足易造成根管 预备时台阶
32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6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形态与下和第一磨牙相似。但其近中根有两个根管者 的较小,约占64%,远中根约有18% 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断面呈C 型,称为C型根管约占31.5%
7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8
四、下颌第三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及根管依牙齿外形而异 髓室、根管均较大 有 2 根的为 2 根管 融合根的多为单根管
18
洞形设计
圆三角形
圆长方形
19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1.去除髓顶:
在颌面中央窝下钻,钻至牙本质 深层时,向近远中及颊侧方向扩展 ,形成比髓室顶略小的长方形窝洞 。然后穿通远中或近中髓角,再沿 洞口外形开扩,揭去髓室顶。然后 检查髓室顶是否去净,用球钻提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舌面:较颊面小而光滑圆突。牙合缘可见两个 舌尖,均较高而尖锐,近中舌尖稍大于远中舌尖。两舌 尖之间有舌沟通过,与牙长轴平行,止于中l/2处,末 端无点隙,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位于中l/3处。
(3)邻面:呈四边形,牙冠自颈l/3处向舌侧倾斜 少许,牙合缘呈“M”形。颊缘牙合l/3和中l/3处明显 斜向舌侧,颊尖低于舌尖。
在近、远中颊尖和舌尖对角相连的三角嵴两侧,分别 至近、远中牙合边缘嵴的内侧,各有较小呈三角形的 近中窝和远中窝,但远中窝不明显。三个窝的窝底分 别为近中点隙、中央点隙和远中点隙。
发育沟有五条: 颊沟:自中央点隙伸向颊侧,经近中颊尖与远
中颊尖之间至颊面; 舌沟:自中央点隙伸向舌侧,经近中舌尖与远中
资料
(四)下颌第一磨牙 为恒牙中萌出最早,牙合面尖、嵴、沟、窝、斜面 最多者。下颌第一磨牙为下颌磨牙中体积最大者,由五 个面、五个牙尖、两个牙根组成。
1.牙冠 (1)颊面:呈倒梯形,近远中径大于牙合龈径。
牙合l/3处最宽,颈l/3处稍窄,近中缘较直而外 展,远中缘圆突、牙合缘上可见三个颊尖,均较低 于舌尖而圆钝,其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体 积与牙尖高度依次减小。
舌尖之间至舌面;
近中沟,自央点隙伸向近中,经过近中点隙至 近中牙合边缘嵴内侧;
远中沟,自中央点隙伸向远中,至远中牙合边 缘嵴内侧;
远中颊沟,由远中点隙经远中颊尖与远中尖之 间至颊面远中轴角附近,副沟较多。
5)斜面:舌尖的舌侧近、远中斜面与对颌牙无 合接触。颊尖和远中尖颊侧及舌侧的近、远中斜面,舌 尖的颊侧近、远中斜面均与对颌牙有咬合接触。
在近中颊尖与远中颊尖之间有颊沟分开,未端有点隙, 颊沟自牙合面延伸跨越颊牙合边缘嵴至颊面中l/3处, 并与牙长轴相一致,同时近远中颊尖的颊轴嵴亦与颊 沟平行;
在远中颊尖与远中尖之间有远颊沟分开,远颊沟亦由 牙合面延伸而来至颊面牙合l/3和中l/3处交界,近 位于远中颊轴角,其沟较短而浅,末端无点隙,远中 尖颊轴嵴不明显。颊颈嵴突出与牙颈线弧度 相一致。外形高点位于颈l/3处。
(3)牙颈部横切面观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五)下颌第二磨牙 1牙冠:呈方圆形。牙合面为4尖型或5尖型。
★ 4尖型者无远中尖,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牙合面4条发育沟呈 “十”字形分布,即颊 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整个牙合面似“田”形,
约占50%。 ②发育沟呈“X”形,约占5%。
2.牙根 一般为两个根,扁而厚,根干短但分叉 大。近中根较远中根稍大,两侧根面有较深的纵形凹陷, 根尖弯向远中;远中根与近中根相似,但无纵形凹陷, 根尖亦偏向远中。
3.髓腔 与上颌磨牙一样,髓室较大呈立方 体,根管亦多而复杂,大多有五个髓角.一般有两个 ~三个或更多的根管口。
(1)颊舌切面观
(2)近远中切面观
3.髓腔 髓室依牙冠外形而定,一类为四尖型, 一类为五尖型,分别有四个或五个髓角。 髓室特点 与下颌第一磨牙类似、但略小,根管也与下颌第一磨 牙类似。近中根有近半数为颊舌两根管,但常在根尖 部合二为一,由同一个根尖孔通向牙周。远中根管多 为一圆形的单根管。
(六)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第三磨牙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均可发生变异,
发育不太完善,尤以牙的阻生最常见。
有的牙冠较大,牙合面有五个牙尖,类似下颌第一磨 牙;有的牙冠较小,牙合面有四个牙尖,类似下颌第 二磨牙。牙冠各轴面的中l/3处最突,各面较光滑, 牙合面向牙长轴聚合缩小,整个牙冠似球形或圆三角 形,牙合面形态常变异,牙尖、发育沟、嵴与窝等不 清晰,副沟居多。牙根数目、大小、形状亦多变异不 定。
★ 5尖型约占45%,与下颌第1磨牙相似,有5个 牙尖,离体后两者不易区别。
(1)颊面:呈梯形,近中缘较直,远中缘较突,牙合 缘较宽,有两个较圆钝的牙尖,即近中颊尖和远中颊尖, 两颊尖之间有颊沟通过,至颊面中部,未端有点隙。两 条颊轴嵴明显并与颊沟、牙长轴平行。牙颈线 弧度较平直,有时在近中颊侧颈l/3处的颊颈嵴显突 为其解剖特点。
3)三角嵴:在五个牙尖上的三角嵴中以远中颊尖 的三角嵴最长,远中尖的三角嵴最短。其中近中颊尖三 角嵴与近中舌尖的三角嵴;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远中舌尖 的三角嵴在牙合面中间分别对角相连。远中尖三角嵴由 牙尖顶部向舌侧近中至远中沟处。
4)点隙、窝与发育沟:中央窝位于牙合面的中 央,即由近中颊尖与近中舌尖对角相连的三角嵴远中侧 至远中颊尖与远中舌尖对角相连的三角嵴近中侧之间, 较大呈菱形。
1)边缘嵴:牙合面四边亦为四条边缘嵴共同围成。 其中颊牙合边缘嵴长于舌牙合边缘嵴,近牙合边缘嵴较 长且直.远牙合边缘嵴较短而圆突。四个牙合角均为圆 钝。
2)牙尖:常见为五个牙尖、颊侧三个牙尖,舌侧二 个牙尖。依牙尖体积大小顺序为近中颊尖最大,远中颊 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次之,远中尖最小。远中尖近 位于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颊侧牙尖均为功能尖,短而 圆钝,舌侧牙尖为非功能尖,长而尖锐。
近中颊尖、舌尖的三角嵴与远中颊、舌尖的三角 呈对角相连。中央窝位于牙合面中央,有四条发育沟呈 “十”字形分布:即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副沟 分布于发育沟的两侧,整个牙合面形似一“田”字,是该 牙的特点。叉度小,彼此相近.根尖段皆偏向远中。有时两根可 融合成一锥形根.
近中面较长、大而平整,其颊缘与牙颈构成的颊颈 角和由舌缘与近中牙合边缘嵴构成的舌牙合角较锐, 牙合l/3处稍突,颈l/3处略凹陷;远中面小于近中 面,颊缘明显倾向舌侧。近中面的接触区在牙合l/3 的偏颊侧。远中面的接触区在牙合l/3与中l/3交界, 亦偏颊侧处。
(4)牙合面: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结构亦 较复杂: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似,明显光滑圆突,亦有 两个较尖锐的牙尖,即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两舌尖 之间有较短的舌沟通过,至舌面牙合l/3处,末端无 点隙。
(3)邻面: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稍凸。
(4)牙合面:呈方圆形,颊、舌牙合边缘嵴,近、 远中牙合边缘嵴均等长对称,有四个牙尖,近中颊尖、近 中舌尖往往大于远中颊尖、远中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