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从算式到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一种数学式子。它在解决含有未知数的问题时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华的身高是x厘米,那么小强的身高就是x-10厘米。我们可以通过方程x = (x-10) + 10来表示这个关系,并解出x的值。
4.方程的简单求解: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5.方程的应用: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பைடு நூலகம்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从算式到方程的过渡,使学生理解等量关系,并能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识别有着不错的基础,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方程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关系。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讨论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难。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看到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对于方程求解的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过,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的理解。
3.1.2从算式到方程
探究新知
估算:(2)方程1 700+150x=2 450中未知数x 的值是多少? 当x=1时,1 700+150x的值是: 1 700+150×1=1 850; 当x=2时,1 700+150x的值是: 1 700+150×2=2 000;
4 3 5 x 1 2 1 700+150x 1 850 2 000 2 150 2 300 2 450 当 x 5 时,方程 1 700 150 x 2 450等号左右 两边相等. x 5 叫做方程1700 150 x 2 450的解.
、尝试归纳
探究新知
您认为怎样进行估算找出符合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估算:用一些具体的数值代入方程,看方程 是否成立.
估算:(1)方程 4 x 24 中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x6 当 x 6 时,方程 4 x 24 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x 6叫做方程 4 x 24 的解.
二、尝试归纳
一、复习提问
引出问题
2.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 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 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 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450 h, 相等关系:已用时间+再用时间=检修时间.
1700 150 x 2450. 列方程:
一、复习提问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3.1 从算式到方程(第2课时) 3.1.1 一元一次方程
本课时简要说明
本课学习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对于某些比较简单的 方程可以通过观察估算直接得到方程的解. 但是对于比较复杂 的方程用估算求解就比较困难了. 教学中要遵循“由易到难” 的原则,为逐步过渡到用等式性质讨论方程的解作准备. 学习目标: 1. 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 体验用观察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通过具体数 值的计算和比较,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 学方法. 学习重点:方程的解的概念及用观察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 学习难点:用观察估算的方法寻求较复杂的方程的解.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 3.1 从算式到方程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中,第三章第一节“从算式到方程”主要介绍的是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算式,并进一步转化为方程的过程。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建立和理解方程的概念非常重要,是学习代数的基础。
核心内容包括:
1.算式与方程的概念:
●算式:表示数的运算过程,如(3+5)、(2\times4)等。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目的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如
(x+5=10)。
2.方程的构成:
●方程通常包含未知数(如x、y)、常数、运算符(加、减、乘、除)以及等
号“=”。
3.建立方程: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确定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关系,用代数表达式表示
这些关系,从而建立方程。
●例如,如果一个数加上3等于7,可以写成方程\(x+3=7\)。
4.解方程:
●学习基本的解方程方法,如加减法、乘除法,逐步求解未知数。
●对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目标是通过等式的性质,将未知数单独留在方程的
一边,求出其值。
5.应用题: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设定未知数,将文字问题转换为方程问题,解决诸如购物
找零、行程问题、工作量分配等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并区分算式与方程的含义。
●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能力。
●学会基本的方程解法,特别是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后续更复杂的代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开始接触代数的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和分数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是,对于代数知识,尤其是方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方程,理解方程,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含义。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方程的理解。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述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解决。
例如:甲车和乙车同时出发,甲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乙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请问甲车追上乙车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方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等式及算式的区别与联系;2.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3.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要点梳理】要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要点诠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要点诠释:(1)“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①首先是一个方程;②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a≠0,a,b是已知数) .(3)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ax=b(其中a≠0,a,b是已知数).要点三、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 (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如果,那么.要点诠释:(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一定成立,如x=0中,两边加上得x +,这个等式不成立;(3) 等式的性质2中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除数不能为零.【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的概念1.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①3x-2=7;②4+8=12;③3x-6;④2m-3n=0;⑤3x2-2x-1=0;⑥x+2≠3;⑦251x=+;⑧28553x x-=.【答案与解析】解:②虽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③不是等式;⑥表示不等关系,故②、③、⑥均不符合方程的概念.①、④、⑤、⑦、⑧符合方程的定义,所以方程有:①、④、⑤、⑦、⑧.【总结升华】方程的判断必须看两点,一个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当然未知数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a-a=a不是等式 B.x2-2x-3是方程C.方程是等式 D.等式是方程【答案】C.2.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7134x x=+的解.(1).x=12 (2).1213x=-【答案与解析】解:(1).把x=1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左边21283⨯=,右边7121224=⨯+=.∵左边≠右边,∴x=12不是方程的解.(2).把1213x=-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左边212831313⎛⎫=⨯-=-⎪⎝⎭,右边7128141313⎛⎫=⨯-+=-⎪⎝⎭.∵左边=右边,∴1213x=-是方程的解.【总结升华】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根据方程解的概念,只需将所给字母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若两边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此方程的解,否则不是.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解是x=3的是()A.x+1=4 B.2x+1=3 C.2x-1=2 D.2173x+=【答案】A.类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3.已知方程①32x x -=;②0.4x =11;③512xx =-;④y 2-4y =3;⑤t =0;⑥x+2y =1.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 【答案】B .【解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因为①不是整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④未知数的次数为2,⑥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①、④、⑥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总结升华】3x 和2x 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分母中含有字母,而后者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3x 不是整式,2x是整式,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一定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2x -1=4;②x =0;③ax =b ;④151x-=-. 【答案】①②.类型三、等式的性质4.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得到的.(1)如果41153x -=,那么453x =+________;(2)如果ax+by =-c ,那么ax =-c +________; (3)如果4334t -=,那么t =________. 【答案与解析】解: (1). 11;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1; (2).(-by ); 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by ; (3).916-; 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34-.【总结升华】先从不需填空的一边入手,比较这一边是怎样变形的,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对另一边也进行同样的变形.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等式ab =ac 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B .在等式a =b 两边除以c 2+1,可得2211a bc c =++. C .在等式b ca a=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 D .在等式2x =2a -b 两边都除以2,可得x =a -b . 【答案】B .类型四、设未知数列方程5.根据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一次考试共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或不做一道倒扣1分.若小明想考80分,他要做对多少道题?【答案与解析】解:设小明要做对x 道题,则有(25-x )道做错或没做的题,依题意有:4x -(25-x )×1=80. 可以采用列表法探究其解显然,当x =21时,4x -(25-x )×1=80.所以小明要做对21道题.【总结升华】根据题意设出合适的未知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量的等式. 举一反三:【变式】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l )x 的5倍比x 的相反数大10; (2)某数的34比它的倒数小4; (3)甲、乙两人从学校到公园,走这段路甲用20分钟,乙用30分钟,如果乙比甲早5分钟出发,问甲用多少时间追上乙? 【答案】(1)5x -(-x )=10;(2)设某数为x ,则1344x x -=;(3)设甲用x 分钟追上乙,由题意得11(5)3020x x +=.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A .3×6=18B .3x -8C .5y+6D .y ÷5=1 2.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2-2x+3=0B .2x -5y =4C .x =0D .13x= 3.下列方程中,方程的解为x =2的是( ).A .2x =6B .(x -3)(x+2)=0C .x 2=3D .3x -6=04.x 、y 是两个有理数,“x 与y 的和的13等于4”用式子表示为( ). A .143x y ++= B .143x y += C .1()43x y += D .以上都不对5.小悦买书需用48元,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 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x+5(12-x )=48B .x+5(x -12)=48C .x+12(x -5)=48D .5x+(12-x )=48 6.如果x =2是方程112x a +=-的根,则a 的值是( ). A .0 B .2 C .-2 D .-67.下列等式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 x =y ,则x+5=y+5 B .若x ya a=(a ≠0),则x =y C .若-3x =-3y ,则x =y D .若mx =my ,则x =y 8.等式31124x x +-=的下列变形属于等式性质2的变形是( ). A .31214x x +=+ B .31214x x +-= C .3148x x +-= D .311244x x +-=二、填空题9.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1)1153x x +=+; (2)220x x --=; (3)23x x+=-; (4)y x =-13; (5)x =-2)13(; (6)1=++p n m ;(7)213=-;(8)1x >;(9)03=+t .10.用等式来表示:(1)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2)若x ,y 互为倒数则________;(3)若x ,y 两数的绝对值的和为0.则________,且x =________,y =________.11. (1)由a =b ,得a+c =b+c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__在等式两边________.(2)由a =b ,得ac =bc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___在等式的两边________. 12.12x =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①3x+2=0;②2x -1=0;③122x =;④1124x =_______(只填序号). 13. 若0)2(432=-+-y x ,则=+y x .14. 长方形的周长为12cm ,长是宽的2倍,若设宽为xcm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15.将3,-2,4x -1,5x+4两两用等号连接,可以组成多少个等式?其中有多少个是一元一次方程?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方程求解.16.已知方程22316x x x -=+,试确定下列各数:12342,2,3,4x x x x ==-=-=,谁是此方程的解? 17.七年级(1)班举行了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的数量为每人3枚剩余24枚,每人4枚还少26枚,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只列方程)【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A 是等式,B 、C 是代数式. 2.【答案】C【解析】依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来判断. 3.【答案】D【解析】把x =2代入A 、B 、C 、D 选项逐一验证. 4.【答案】C【解析】 “x 与y 的13的和”与“x 与y 的和的13”的区别是:前者是13y 与x 求和,即13x y +,后者是x y +的13,即1()3x y +,两者运算顺序是不同的. 5.【答案】A【解析】本题的相等关系为:1元的纸币金额+5元的纸币金额=48. 6.【答案】C【解析】把x =2代入方程得1212a ⨯+=-,解得a =-2. 7. 【答案】D【解析】D 中由mx =my 左右两边需同时除以m ,得到x =y ,但当m =0时,左右两边不能同时除以m ,所以D 项中等式变形不正确,利用性质2对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变形,特别注意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式子时,一定先确定这个式子不是0.8. 【答案】C 二、填空题9. 【答案】(1)、(2) 、(3)、 (4)、(5)、(6)、(9);(1)、(5)、(9). 【解析】由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得答案.10.【答案】 (1)a+b =0 (2)xy =1 (3)|x |+|y |=0, 0,0. 11.【答案】1,同时加上c ;2,同时乘以c . 【解析】等式的性质 12.【答案】②④【解析】代入计算即得答案. 13.【答案】114【解析】由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并由题意得:043=-x ,02=-y ,即可求出.14. 【答案】x+2x =6 (化简后能得到此式即可)【解析】设宽为xcm ,则长为2xcm .则有2(x+2x )=12. 三、解答题15. 【解析】可以组成五个等式,它们分别是:4x -1=3;4x -1=-2;5x+4=3;5x+4=-2;4x -1=5x+4.这五个等式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4x -1=3,两边同时加上1,得4x -1+1=3+1,4x =4,两边同时除以4,得x =1. 16. 【解析】分别将12342,2,3,4x x x x ==-=-=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当2x =时,则左=222322322x x -=⨯-⨯=,右=1621618x +=+= ∴≠左右当-2x =时,则左=22232(2)3(2)14x x -=⨯--⨯-=,右=1621614x +=-+= ∴左=右当3x =-时,则左=22232(3)3(3)27x x -=⨯--⨯-=,右=1631613x +=-+= ∴≠左右当4x =时,则左=2223243420x x -=⨯-⨯=,右=1641620x +=+= ∴左=右综上可得:是此方程解的是:242,4x x =-=.17.【解析】设这个班有学生x 人,由题意得3x+24=4x -26.。
七年级数学上册-算式到方程3.1.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与技能】(1)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体会方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多媒体课件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叫方程吗?学生回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教师:你能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吗?由学生举例,教师总结、板书课题.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以下问题: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教师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学生小组内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然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总结:(方法一)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方法二)列方程法: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坐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共328人,可得44x+64=328.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此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比算术法与方程法,去体会列方程过程中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针对以上方程,教师提问:像上面这样的方程,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学生阅读教材,体验方程的表达方式,并说说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结合算术法,你能试着解出这个方程吗?得到的结果对所列的方程来说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得出所求的结果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特点,教师加以肯定,教师归纳总结有关方程的概念: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44x+64=328,44,64,328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③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教师: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找学生代表回答解题思路.教师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并说明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说明理由.①5-2x=1;②y2+2=4y-1;③x-2y=6;④2x2+5x-8;⑤3×2=1;⑥(x-1)·(x+2)(x+1)=0;⑦1+x=x+1;⑧|x|=-2【解】①是一元一次方程,5,-2,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②是方程,2,4,-1是已知数,y 是未知数;③是方程,-2,6是已知数,x,y是未知数;④不是方程,因为不是等式;⑤不是方程,因为不含有未知数;⑥是方程,-1,2,1,0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⑦是一元一次方程,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⑧是方程,-2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例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赵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为3年.她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呢?(只列方程即可)【建议】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只要学生能谈出一两点体会,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最后,教师给出总结:(用算术方法解)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表示计算过程,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再列式计算;(用方程解)未知数用x表示,x参加列式,表示相等关系,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x的等式.【解】赵敏同学的方法是算术方法,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如下:设x年后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则可列方程为13+x=13(45+x).例3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4x-3=2x+3的解.(1)x=3;(2)x=8.【解】(1)把x=3分别代入方程等号的左边和右边,得左边=4×3-3=9,右边=2×3+3=9.左边=右边.所以x=3是方程4x-3=2x+3的解.(2)把x=8分别代入方程等号的左边和右边,得左边=4×8-3=29,右边=2×8+3=19.左边≠右边.所以x=8不是方程4x-3=2x+3的解.1.引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基本概念,并且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进行了归纳.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方程的意义,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会进行简单的辨别.教材P83习题3.1,第1,3,6,7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3章 3
3.1从算式到方程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2+3x=4B.2y=5C.﹣x﹣y=0D.+12=x﹣42.下列四个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x+1=3x B.3x+2y=6C.x2﹣2x﹣3=1D.=43.已知x=3是方程k(x﹣2)﹣2k+x=5的解,则k的值是()A.2B.﹣2C.8D.﹣84.下列方程(1)x=0,(2)5x+y=3,(3)5x﹣2=3,(4)x2﹣x=1,(5)=﹣2中一元一次方程有()A.0个B.1个C.2个D.3个5.已知方程3x+2=8,则5x+6等于()A.15B.16C.17D.186.在下列方程中,以x=﹣1为解的方程是()A.x+1=0B.x﹣1=﹣1C.﹣2x=D.x=﹣27.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3,下列对于该方程的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方程一定有实数解B.该方程一定没有实数解C.该方程不一定有实数解D.上述说法都不对8.若m满足方程|2019﹣m|=2019+|m|,则|m﹣2020|等于()A.m﹣2020B.﹣m﹣2020C.m+2020D.﹣m+202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2+2x变形得到1=xB.2x=3x变形得到2=3C.将方程系数化为1得到D.将方程3x=4x﹣4变形得到x=410.在方程3x﹣y=2,,,x2﹣2x﹣3=0,x=2,3+2=5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1.已知x=1是方程2x﹣k=1的解,则k=.12.x=1是关于x的方程2x﹣a=0的解,则a的值等于.13.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a=x﹣1的解是x=﹣4,那么a的值为.14.下列方程中,(1)3x+6y=1 (2)y2﹣3y﹣4=0 (3)x2+2x=1 (4)3x﹣2=4x+1;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15.一列方程如下排列:=1的解是x=2,=1的解是x=3,=1的解是x=4,…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写出其中解是x=2017的方程:.三.解答题16.已知方程3x+2a﹣1=0的解与方程x﹣2a=0的解互为相反数,求a的值.17.已知m,n是有理数,单项式﹣x n y的次数为3,而且方程(m+1)x2+mx﹣tx+n+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1)若该方程的解是x=3,求t的值.(2)若题目中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整数,请求出整数t的值.18.【定义】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满足x=b+a,则称该方程为“友好方程”,例如:方程2x=﹣4的解为x=﹣2,而﹣2=﹣4+2,则方程2x=﹣4为“友好方程”.【运用】(1)①﹣2x=,②x=﹣1两个方程中为“友好方程”的是(填写序号);(2)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3x=b是“友好方程”,求b的值;(3)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mn+n(n≠0)是“友好方程”,且它的解为x=n,则m=,n=.19.我们规定,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为a+b,则称该方程为“合并式方程”,例如:3x=﹣的解为﹣,且﹣,则该方程3x=﹣是合并式方程.(1)判断x=1是否是合并式方程并说明理由;(2)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5x=m+1是合并式方程,求m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A、x2+3x=4,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2y=5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x﹣y=0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属于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12=x﹣4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解答】解:A.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是二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一元二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解答】解:把x=3代入方程k(x﹣2)﹣2k+x=5,得:k﹣2k+3=5,解得k=﹣2.故选:B.4.【解答】解:方程(1)x=0,(3)5x﹣2=3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2)5x+y=3,(4)x2﹣x=1,(5)=﹣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选:C.5.【解答】解:3x+2=8移项、合并得,3x=6,解得x=2,5x+6=5×2+6=16,故选:B.6.【解答】解:分别将x=﹣1代入A、B、C、D选项中的方程,可知:解为x=﹣1的方程是x+1=0.故选:A.7.【解答】解:当a=0时,此时方程无解,当a≠0时,此时方程的解为x=,故选:C.8.【解答】解:∵m满足方程|2019﹣m|=2019+|m|,∴m≤0,∴|m﹣2020|=|m|+|﹣2020|=﹣m+2020.故选:D.9.【解答】解:A、x+1=2+2x变形得到x=﹣1,故本选项错误;B、2x=3x时,x=0,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不能同时除以0,不能得到2=3,故本选项错误;C、将方程系数化为1得到x=,故本选项错误;D、将方程3x=4x﹣4变形得到x=4,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10.【解答】解:在方程3x﹣y=2,,,x2﹣2x﹣3=0,x=2,3+2=5中一元一次方程为:,x=2,共2个.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把x=1代入方程得:2﹣k=1,解得:k=1,故答案为:112.【解答】解:把x=1代入方程得:2﹣a=0,解得:a=2,故答案为:213.【解答】解:把x=﹣4代入方程2x+a=x﹣1得:﹣8+a=﹣5,解得:a=3,故答案为:3.14.【解答】解:(1)3x+6y=1中含有2个未知数,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错误;(2)y2﹣3y﹣4=0的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错误;(3)x2+2x=1的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错误;(4)3x﹣2=4x+1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正确.故答案是:(4).15.【解答】解:由一列方程如下排列:=1的解是x=2,=1的解是x=3,=1的解是x=4,得第一个的分子是x分母是解的二倍,第二个分子是x减比解小1的数,分母是2,解是x=2017的方程:+=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解方程3x+2a﹣1=0得:x=,解方程x﹣2a=0得:x=2a,∵方程3x+2a﹣1=0的解与方程x﹣2a=0的解互为相反数,∴2a+(﹣)=0,解得:a=﹣.17.【解答】解:(1)由题意得:n=2,m=﹣1;∴﹣x﹣xt+4=0,当x=3时,则﹣3﹣3t+2+2=0,∴t=;(2)(m+1)x2+mx﹣tx+n+2=0,∵n=2,m=﹣1,∴﹣x﹣xt+4=0,x=,t==﹣1,∴t≠﹣1,x≠0∵t是整数,x是整数,∴当x=1时,t=3,当x=4时,t=0,当x=﹣1时,t=﹣5,当x=﹣4时,t=﹣2,当x=2时,t=1,当x=﹣2时,t=﹣3.18.【解答】解:(1)①﹣2x=,解得:x=﹣,而﹣=﹣2+,是“友好方程”;②x=﹣1,解得:x=﹣2,﹣2≠﹣1+,不是“友好方程”;故答案是:①;(2)方程3x=b的解为x=.所以=3+b.解得b=﹣;(3)∵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mn+n是“友好方程”,并且它的解是x=n,∴﹣2n=mn+n,且mn+n﹣2=n,解得m=﹣3,n=﹣,故答案为﹣3,﹣.19.【解答】解:(1)∵x=1,∴x=2,∵+1≠2,∴x=1不是合并式方程;(2)∵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5x=m+1是合并式方程,∴5+m+1=,解得:m=﹣.故m的值为﹣.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及移项一.选择题1.一元一次方程3x﹣(x﹣1)=1的解是()A.x=2B.x=1C.x=0D.x=﹣1 2.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5=4,求得方程的根是()A.27B.﹣3C.9D.3 3.一元一次方程=x﹣2的解是()A.﹣2B.﹣5C.5D.2 4.在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对方程变形正确的一个是()A.由x+2=0得x=2B.由x=0得x=3C.由﹣2x=﹣1得x=﹣D.由2=x﹣3得x=55.解方程=1﹣,通过去分母的变形,得()A.2x﹣1=1﹣x+1B.3(2x﹣1)=1﹣x+1C.2(2x﹣1)=6﹣(x+1)D.3(2x﹣1)=6﹣6(x+1)6.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的是()A.若y﹣4=8,则y=8﹣4B.若2(2x﹣3)=2,则4x﹣6=2C.若﹣x=4,则x=﹣2D.若﹣=1,则去分母得2﹣3(t﹣1)=17.在等式S=(a+b)h中,已知a=3,h=4,S=20,则b等于()A.1B.3C.5D.78.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变形的是()A.由x﹣(2﹣3x)=5得x﹣2+3x=5B.由=5得x=25C.由7x=6x﹣4得7x﹣6x=﹣4D.由5x=2得x=9.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A.5(3x+1)﹣2=(3x﹣2)﹣2(2x+3)B.5(3x+1)﹣20=(3x﹣2)﹣2(2x+3)C.5(3x+1)﹣20=(3x﹣2)﹣(2x+3)D.5(3x+1)﹣20=3x﹣2﹣4x+610.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满足a*b=.如5*3=2×5﹣3=7,*1=﹣2×1=﹣,若x*3=5,则有理数x的值为()A.4B.11C.4或11D.1或11二.填空题11.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则如下:对于两个有理数a,b,a⊙b=ab﹣b,若(5⊙x)⊙(﹣2)=﹣1,则x=.12.对于非零的两个有理数a、b,规定a⊗b=b﹣,若1⊗(2x+1)=1,则x的值为.13.如图,点A、B在数轴上,它们所对应的数分别是和5,且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x的值为.14.当x=时,代数式3x﹣6与2x+1的值互为相反数.15.规定一种运算=ab﹣bc,那么=6时,x的值为.三.解答题16.解方程:(1)2x+3=11﹣6x;(2)(3x﹣6)=x﹣3.17.解方程:(1)14x=2x﹣6;(2)x﹣1=x+1;(3)4x﹣x=2(x﹣1)+5;(4)=+x.18.解方程:(1)4(x﹣1)=1﹣x(2)﹣=1.19.小明在解方程=﹣1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1漏乘了12,因而求得方程的解为y=3,请你帮助小明求出a的值,并正确解出原方程的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去括号得3x﹣x+1=1,移项得3x﹣x=1﹣1,合并得2x=0,系数化为1得x=0.故选:C.2.【解答】解:移项合并得:x=﹣1,解得:x=﹣3,故选:B.3.【解答】解:去分母得:2x﹣1=3x﹣6,移项合并得:x=5,故选:C.4.【解答】解:A、由x+2=0得x=﹣2,错误;B、由x=0得x=0,错误;C、由﹣2x=﹣1得x=,错误;D、由2=x﹣3得x=5,正确,故选:D.5.【解答】解:两边都乘以6,得2(2x﹣1)=6﹣(x+1),故选:C.6.【解答】解:A、若y﹣4=8,则y=8+4,错误;B、若2(2x﹣3)=2,则4x﹣6=2,正确;C、若﹣x=4,则x=﹣8,错误;D、若﹣=1,则去分母得:2﹣3(t﹣1)=6,错误,故选:B.7.【解答】解:把a=3,h=4,S=20代入S=(a+b)h中,得:20=(3+b)×4,解得:b=7,故选:D.8.【解答】解:A、由x﹣(2﹣3x)=5得x﹣2+3x=5,去括号变形,不合题意;B、由=5得x=25,系数化为1变形,不合题意;C、由7x=6x﹣4得7x﹣6x=﹣4,移项变形,符合题意;D、由5x=2得x=,系数化为1变形,不合题意,故选:C.9.【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10,得:5(3x+1)﹣20=(3x﹣2)﹣2(2x+3).故选:B.10.【解答】解:当x≥3,则x*3=2x﹣3=5,x=4;当x<3,则x*3=x﹣2×3=5,x=11,但11>3,这与x<3矛盾,所以此种情况舍去.即:若x*3=5,则有理数x的值为4,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a⊙b=ab﹣b,(5⊙x)⊙(﹣2)=﹣1,∴(5x﹣x)⊙(﹣2)=﹣1,4x⊙(﹣2)=﹣1,(﹣2)×4x﹣(﹣2)=﹣1,﹣8x=﹣1﹣2,﹣8x=﹣3,x=.故答案为:.12.【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2x+1﹣1=1,解得:x=,故答案为:13.【解答】解:根据题意得:+5=0,去分母得:x﹣1+10=0,解得:x=﹣9.故答案为:﹣9.14.【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x﹣6+2x+1=0,移项合并得:5x=5,解得:x=1,故答案为:115.【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4x+1)﹣5(1﹣2x)=6,去括号,得﹣12x+3﹣5+10x=6,移项,得﹣12x+10x=6﹣3+5,合并同类项,得﹣2x=8,系数化为1得x=﹣4.故答案是:﹣4.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1)2x+3=11﹣6x,移项,得2x+6x=11﹣3,合并同类项,得8x=8,系数化1,得x=1;(2)(3x﹣6)=x﹣3,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1,得x=﹣20.17.【解答】解:(1)14x=2x﹣6,移项得:14x﹣2x=﹣6,合并同类项得:12x=﹣6,解得:x=﹣;(2)x﹣1=x+1,移项得:x﹣=1+1,合并同类项得:x=2,解得:x=3;(3)4x﹣x=2(x﹣1)+5,去括号得:4x﹣x=2x﹣2+5,移项得:4x﹣x﹣2x=﹣2+5,合并同类项得:x=3;(4)=+x,去分母得:6x﹣1=6+8x,移项得:6x﹣8x=6+1,合并得:﹣2x=7,解得:x=﹣.18.【解答】解:(1)去括号得:4x﹣4=1﹣x,移项合并得:5x=5,解得:x=1;(2)去分母得:4x+2﹣10x﹣1=6,移项合并得:﹣6x=5,解得:x=﹣.19.【解答】解:根据题意得:8y﹣4=3y+3a﹣1,把y=3代入得:24﹣4=9+3a﹣1,解得:a=4,方程为=﹣1,去分母得:8y﹣4=3y+12﹣12,移项合并得:5y=4,解得:y=0.8.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练习题】 1. 2163x x -+=- 2.2=354x x- 3. 484x x -=- 4.132x x -= 5. 1=133x + 6.323164x x +--=7. 1732x x-+=8.21433x x +-=-9. 21262x x +=+ 10.31=522x x +--11. 3652x x--=-+ 12. 134232248x xx --+=- 13.3423x x -+= 14.()()1112337x x +=-15. 254x x+= 16.()()111143x x +=-17.212134x x -+=- 18. ()()1112225x x -=-+答案1.2x=2.20x=3.323 x=-4.6x=-5.2x=6.34 x=7.395 x=-8.112 x=9.3x=-10.4x= 11.15x=-12.30x=13.1 514.16x=-15.8x= 16.7x=17.2 5 -18.3x=21。
七年级数学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第八页,共十七页。
4.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1)8+x=-7; (2)-12x=16; (3)3x-4=11; (4)2x-4=x+1. 解:(1)两边减8得x=-15; (2)两边乘以-2得x=-32; (3)两边加4得3x=15,两边除以3得x=5; (4)两边加4-x得x=5.
12/10/2021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15.小明在解方程3a-2x=15 (x是未知数)时,因为粗心将-2x看作2x,得 方程的解为x=3,试求出原方程的解. 解:把x=3代入方程3a-2x=15,得3a+2×3=15,即3a+6=15,3a+6- 6=15-6,得3a=9,则a=3.把a=3代入原方程,得9-2x=15,解得x= -3.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3.
2.下列解方程正确的有( C )
①由-3y=9-2y,得y=-9;②由
x 2
=-24,得x=-12;③由-2y=-
8,得y=4;④由23x=2,得x=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10/2021
第七页,共十七页。
3.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
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是怎样变形的.
第九页,共十七页。
5.将方程2(x-1)=3(x-1)的两边除以(x-1),得2=3,对其中的错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方程本身是错的 B.方程无解 C.不能确定(x-1)的值是否为0 D.2(x-1)小于3(x-1)
12/10/2021
第十页,共十七页。
6.下列等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有( C )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2等式的性质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9.(12 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4=7;
(2)-1 x=8; 2
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4,得x=7-4,所以x=3
(2)方程两边同时乘(-2),得x=(-2)×8,所以x=-16
(3)7x-6=8;
(4)-x +1=2. 3
解:(3)方程两边同时加 6,得 7x=14;再在两边同时除以 7,得 x=2 (4)方程两边同时减 1,得-x3 =1;再在两边同时乘(-3),得 x=-3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解:(1)根据图示,知 2a=3b,2b=3c,所以 a=32
b,b=32
c,则 a=94
c,因为
9 4
c
>3 2
c>c,即 a>b>c,所以 a,b,c 三个物体就单个而言,a 最重
10.下列是等式2x+1 -1=x 的变形,其中根据等式的性质 2 变形的是( 3
D
)
A.2x+1 =x+1 3
B.2x+1 -x=1 3
C.23x
+1 3
-1=x
D.2x+1-3=3x
11.下列变形中,错误的是( B ) A.若 a=b,则 1-a=1-b
B.若 ax=ay,则 x=y
C.若 a=b,则 ac=bc
解:6*x=12,得6+2x=12,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得6+2x -6=12-6,得2x=6,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x=3
17.(8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等式:(a+3)x=4(a+3).王聪说x=4,刘敏说不 一定,当x≠4时,这个等式也可能成立.你认为他俩的说法正确吗?用等式的性质 说明理由.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1.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3.明确方程和等式的关系.4.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5.能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1.能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模型所带来的方便.2.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重点】1.能根据实际问题列简单的方程.2.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从应用题中找相等关系列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1.初步学会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3.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的一种进步.2.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乐观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2.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难点】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2,3,4,5).【学生准备】复习小学学过的方程.导入一: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与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导入二:变魔术好玩吗?那我们现在就来试一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按照老师说的继续做下去,将你刚才写出来的数乘2,再加上4,再除以2,再减去3.好了,现在将你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说出你开始的时候在练习本上写下的数,神奇吗?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同学们一定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奥秘了![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节了课堂气氛.导入三:卡片显示,观察卡片上的式子,你能填上适当的数吗?卡片上式子分别为:3+□=8,○-2=7,5×?=1,△÷2=3,43=()6.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设计意图]由最简单的题目导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标意识,增加趣味性,调节课堂气氛.活动1:问题探究思路一【课件1】出示教材第78页问题,提出问题:【问题1】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匀速运动过程中,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时间=路程速度.【问题2】用列表的方法找等量关系,如果设A,B两地间的路程为x km,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路程/km速度/(km/h)时间/h客车卡车【问题3】请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 km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可得方程x60-x70=1.【教师说明】我们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能够从上述的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x=420,从而求出A,B两地间的路程是420 km.通常情况下,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是最早这样做的人,我国古代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数.[知识拓展](1)方程中未知数的表示可以使用字母x,也可以使用其他一些字母,如y,z等.通常用字母a,b,c表示已知数.(2)方程中未知数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x+y=12,2x-y=z+1等.(3)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2+4=6.[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二1.定义方程,回顾举例.师:大家知道什么叫方程吗?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师:你能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总结.【课件2】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1)1+2=3;(2)x+2>1;(3)1+2x=4; (4)x+y=2;(5)x2-1;(6)x2=x+2; (7) x+3-5; (8)x=8.2.根据题意列方程.【课件3】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活动,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交流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最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用算术法解时,是否遇到了麻烦?用方程可以轻松解决吗?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势.解: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 km,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可得方程x60-x70=1.【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让他们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也可以根据题意画一个表格讨论,看一看各小组所列的方程是否一致,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方程方法和算术方法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活动2:归纳列方程的步骤思路一学生先说一说,然后教师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比较】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式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等量关系?可考虑按以下的顺序进行:(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试一试】【课件4】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岁.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小思的年龄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式子25-x和2x-8来表示,这说明许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可以得到25-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即先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思路二【问题1】你能谈谈列方程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吗?你是怎样一步步列出方程的?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算术法和方程法有什么不同?你能谈谈你的认识吗?两种方法的比较:从形式上看:算术法与方程法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出现?从思路上看:刚才做题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列表,便于比较)用方程解用算术方法解形式上: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思路上: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形式上:未知数不参加列式;思路上:根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强调】在两个方面的区别中,未知数能不能参加列式决定了怎样分析,并且决定了列式的不同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时,教师不必苛求学生回答得很全面,只要学生能谈出一两点体会,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对思路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一般过程和思路,体验列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3: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课件5】(教材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选择一个未知数,设为x.(2)对于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用含x的式子表示正方形的周长;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台计算机x个月的使用时间;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3)找到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所列方程等号两边式子的关系,教师归纳:(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简单地说:列方程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问题1】以上各题,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另一个量,再列出方程吗?【师生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分组汇报交流.解题过程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2】上述方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师生活动】在学生观察、讨论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知识拓展]在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必须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如果方程不是最简形式,先变形,化成最简形式后再判断.【问题3】你认为该怎样进行估算?【师生活动】可以采用“尝试——发现——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后发现,要求出答案必须用一些具体的数值代入,看方程是否成立,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尝试,也可以像下面那样按程序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给出概念: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值代替未知数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知识拓展](1)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可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两边,若方程的两边相等,则该数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方程的解.(2)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是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变形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过程,树立建模思想.思路二【课件5】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活动】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完成,教师巡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恰当地设未知数,能否根据题意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到小组当中,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与点拨.师:像上边这样的方程,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你是从哪个角度给它命名的?学生阅读教材,体验方程的命名方式,并说一说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想一想,以上几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可以把你的思路过程表示出来吗?【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对于问题(1),我们已经列出方程,可以发现当x=6时,4x的值是24,这时方程4x=24的两边相等,则x=6叫做方程4x=24的解.师: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你能求出1700+150x= 2450的解吗?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流程图求解,给x一个值,代入方程,看一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不相等再换一个试一试,依次进行下去,直到找到方程的解为止.【思考】这里是不是单纯盲目地去“碰”呢?师生讨论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对列方程的思路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列方程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准确把握方程的两个条件:一、必须含有未知数;二、必须是等式.两者缺一不可.2.一元一次方程.从三个方面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不含分母,或虽含分母,但分母中不能有未知数.二、一元,即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此未知数可以出现多次,但只能是同一未知数,同一个方程中不能出现两个不同的未知数.三、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指的是化为一般形式ax+b=0(a≠0)后,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具有名词性,而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具有动词性.1.在下列式子:△2x -1;△2x +1=3x ;△|π-3|=π-3;△t +1=3中,等式有 ,方程有 .(填入式子的序号)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未知数的次数是1;(2)是整式方程;(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等式有△△△,方程有△△.答案:△△△ △△2.根据“x 的2倍与5的和比x 的12小10”可列方程为 . 解析:由题意列方程为2x +5=x2-10.故填2x +5=x2-10. 3.x =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1)3x +(10-x )=20; (2)2x 2+6=7x.解析:把x =2代入上述方程,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解:(1)x =2不是3x +(10-x )=20的解. (2)x =2是方程2x 2+6=7x 的解.3.1.1 一元一次方程活动1:问题探究 方程的定义活动2:归纳列方程的步骤活动3: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80页练习. 【选做题】教材第83页习题3.1第1,2,3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有 ( ) 35+24=59;3x -18>33;2x -5=0;2x +15=0.A .1个 B.2个 C.3个 D.4个2.小明准备为希望工程捐款,他现在有20元,以后每月打算存 10元,若设x 月后他能捐出100元,则下列方程中能正确计算出x 的是 ( ) A.10x +20=100 B.10x -20=100 C.20-10x =100D.20x+10=1003.小悦买书需用48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 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5(12-x)=48B.x+5(x-12)=48C.x+12(x-5)=48D.5x+(12-x)=484.检验下列各小题后面括号里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1)3y-1=2y+1(y=2;y=4);(2)3(x+1)=2x-1(x=2;x=-4).【能力提升】5.希望中学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49人,当该班少一名男生时,男生的人数恰好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设该班有男生x人,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2(x-1)+x=49B.2(x+1)+x=49C.x-1+2x=49D.x+1+2x=496.甲、乙两数的和为10,且甲数比乙数大2,求甲、乙两数,正确的方程是()A.设乙数为x,则(x+2)+x=10B.设乙数为x,则(x-2)+x=10C.设甲数为x,则(x+2)+x=10D.设甲数为x,则x-2=107.为创建园林城市,某城市将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桂花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6米栽1棵,则树苗缺22棵;如果每隔7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设原有树苗x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A.6(x+22)=7(x-1)B.6(x+22-1)=7(x-1)C.6(x+22-1)=7xD.6(x+22)=7x【拓展探究】8.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方程.以下给出了6个方程,请你把属于一元方程的序号填入圈(1)中,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圈(2)中,既属于一元方程又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两个圈的公共部分.△3x+5=9;△x2+4x+4=0;△2x+3y=5;△x2+y=0;△x-y+z=8;△xy=-1.【答案与解析】1.B(解析:35+24=59,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3x-18>33,含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15=0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都是方程.故选B.)不是方程;2x-5=0与2x2.A(解析:由题意知x月存10x元,又现在有20元,因此可列方程10x+20=100.故选A.)3.A(解析:1元纸币为x 张,那么5元纸币为(12-x )张,所以x +5(12-x )=48.故选A .)4.解析:把每个方程后面的两个数分别代入原方程,如果左右两边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解:(1)把y =2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2-1=5,右边=2×2+1=5,左边=右边,所以y =2是方程3y -1=2y +1的解;把y =4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4-1=11,右边=2×4+1=9,左边≠右边,所以y =4不是方程3y -1=2y +1的解. (2)把x =2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2+1)=9,右边=2×2-1=3,左边≠右边,所以x =2不是方程3(x +1)=2x -1的解;把x = - 4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 4+1)=- 9,右边=2×(- 4) -1=- 9,左边=右边,所以x =- 4是方程3(x +1)=2x -1的解.5.A(解析:由题意得女生有2(x -1)人,根据题意得2(x -1)+x =49.故选A .)6.A(解析:设乙数为x ,根据甲数比乙数大2,则甲数为x +2,根据题意得出(x +2)+x =10.故选A .)7.B(解析:根据首、尾两端均栽上树,每间隔6米栽一棵,则缺少22棵,可知这一段公路长为6(x +22-1);若每隔7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可知这一段公路长又可以表示为7(x -1),根据公路的长度不变列出方程即可.)8.解析:一元方程指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一次方程指的是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而一元一次方程指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解:如图所示.这节课在设计上重点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首先在引入时,问题设计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过程在对教材例题的处理上,让学生探索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的优劣,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进行比较,自己得出结论,较传统的教学活动而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于学生的探索活动,强调了学生的自我发现在方程的解的概念这部分的处理上的重要性.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局限于教材中的问题和例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2.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分析和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的确定,教师没有重点指导.3.在探索方程的解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尝试.教师要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并加以创造.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可以让学生通过判断、辨析等手段加以强化.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一元”和“一次”两个重要的特点.在探索方程解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小组合作去探究方程的解,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得到答案.练习(教材第80页)1.解:设沿跑道跑x 周可以跑3000 m,则400x =3000.2.解:设甲种铅笔买了x 支,则乙种铅笔买了(20-x )支,所以0.3x +0.6(20-x )=9.3.解:设上底为x cm,则下底为(x +2)cm,所以5(x+x+2)2=40,即5(2x+2)2=40.4.解:设小水杯的单价为x元,则大水杯的单价为(x+5)元,根据题意得10(x+5)=15x.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为()A.3=5-2B.3+4xC.5a-6=3D.2x+3>4x-5〔解析〕本题考查方程的定义.A选项为一个等式,但等式中不含有未知数,故不是方程;B选项含有未知数,但不是一个等式,也不是方程;D选项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故也不是方程.故选C.〔解题策略〕方程有两个条件:(1)式子中必须含有未知数;(2)式子必须是等式.检验0,1,2三个数是否为方程3(x+1)=2(2x+1)的解.〔解析〕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必须用这个数替换方程中的未知数,并计算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解:将x=2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2+1)=9,右边=2×(2×2+1)=10.左边≠右边,所以x=2不是原方程的解.将x=1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1+1)=6,右边=2×(2×1+1)=6.左边=右边,所以x=1是原方程的解.将x=0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0+1)=3,右边=2×(2×0+1)=2.左边≠右边,所以x=0不是原方程的解.〔解题策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直接根据条件代入方程的两边进行计算即可.3.1.2等式的性质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2.初步体验解方程的化归思想.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2.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等质量木块若干.【学生准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每小组准备天平、砝码、等质量木块若干.导入一:师:哪位同学能谈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思考后回答.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1)3x-5=22;(2)0.23-0.13y=0.47y+1.第(1)题要求学生给出解答,第(2)题较复杂,估算比较困难,让学生进行简单尝试.师:通过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得方程的解,可是我们也看到,通过估算求解,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有的方程要利用这种方法求解很困难.有没有相对简单的方法,使我们可以获得方程的解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导入二:小明和王力同学玩跷跷板,当他们位于跷跷板两端的时候,跷跷板恰好处于平衡的位置.这时,李强和小丽也来了,如果他们二人的体重相等,他们这时也分别坐到跷跷板两端,这时候是否仍然平衡?[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等式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从而进行下面的学习.活动1:等式的性质思路一1.实验演示.教师先提出实验的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思考能否从中发现规律,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然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演示实验.(教师可以进行两次不同物体的实验,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2.集体归纳.在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等式就像平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比如“8=8”,我们在两边都加上6,就有“8+6=8+6”;两边都减去11,就有“8-11=8-11”.提出问题1:你能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说明:等式两边加上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提出问题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如果a=b,那么a±c=b±c.字母a,b,c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式子.3.巩固性质1.(教材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x+7=26.〔解析〕所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的解“x=?”.因此我们需要把方程转化为x=a(a 为常数)的形式.怎样才能把方程x+7=26转化为x=a的形式呢?解:方程两边减7,得:x+7-7=26-7,于是x=19.【思考1】如果x-2=3,那么x-2+2=3+2,依据是,即x=;【思考2】如果x+3=-10,那么x=;依据是;【思考3】如果-2x-9=-12,那么-2x=,依据是;【思考4】如果2m+n=p+2m,那么n=,依据.4.观察下列实验,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实验加以验证吗?在学生观察上图时,必须注意图上两个方向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观察后再让学生用实验验证,然后让学生用两种语言表示等式的性质2.文字语言: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符号语言: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 =bc.(教材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5x=20.解: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5x -5=20-5,于是x=-4.【思考1】如果3x=5,那么3x×(-2)=5×(-2),即-6x=;【思考2】如果-2x=6,那么x=;【思考3】已知x=3y,那么-5x=;【思考4】已知-13x=2,那么x=;。
3.1.1-从算式到方程PPT(共26张)
4.请用“尝试改进法”估计下列方程的解:
(1)15=2x-3
(2)
51
x- =-
12
3
1 4
x 2x-3
…6 7 …9
… 9 11 … 1 5
x …1
… 1
2
1 5
… 5
12
x-
1 3
1 12
-1 8
…
1 700+150x 1 850 2 000 2 150 2 300 2 450 2 600
…
当x=5时,1 700+150x的值是2 450,方程1 700+150=2 450中的未知 数的值应是5.
第20页,共26页。
2.判断下列括号(kuòhào)内的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1)5x 1=x-1 (x 取3 ,-3) (2) x 2 +2x -3 =0 (1,-1,-3) 8
示数的不对之处,并正确表示。
(1) b •3
(3)2 1 a 3
(5) 2-a米
3b ✓(2) b÷ 4
7a✓ 3
(4)5 a米 4
✓
(2-a)米 ✓
1 b或 b 44
✓
(6) (a+b)2
2(a+b) ✓
第15页,共26页。
练一练,看谁答得对?
一,判断题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fāngchéng) ( )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
二,填空 1,某数x的½与3的差是7,列方程为:_______ 2,某数y的25%与15的和等于它的45%,列方程为:_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新版)新
七年级 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一 方程的概念
定义 重要提示
知识拓展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3x-4=5,x2-16=0, 1(y-1)= 1(y-2)+1等
2
3
(1)方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等式;②等式中含有未知数,二者缺 一不可. (2)在方程2x+a+1=0中,若x是未知数,a是常数,则该方程叫做关于x的方 程. 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未知数的次数可以是1次, 也可以是多次.如2x2=3y是方程. 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y,z表示,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解析 因为(2-k)x|k-1|-21=3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所以|k-1|=1且2-k≠0. 由|k-1|=1,得k-1=1或k-1=-1, 解得k=2或k=0. 由2-k≠0,得k≠2. 综上,k=0.
3
3
方法归纳 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根据方程的解的概念,只需要
将所给的字母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等号的左右两边,若两边的值相等,这
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知识点四 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
步骤
找等量关系
(1)设字母表示未知数; (2)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 (3)把等量关系中的量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 示出来,然后按等量关系列方程
点拨 用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首先把问题中的某 个未知量设为x,再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中相关的量,然后根据 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题型一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 例1 已知(2-k)x|k-1|-21=3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k的值.
3.1 从算式到方程(共17张ppt)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
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 两种铅笔个多少支?
蓝鲸的重量可表示为:(25X-1)吨
则:25X-1=124
问题2、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 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离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 湖的路程有多远?(你会用算术法解这道题吗?)
?
?千米
问题2、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 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离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 湖的路程有多远?(你会用算术法,解这道题吗?)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高是5,面积是40,求上底。
二、列等式表示:
1.比a大5的数等于8;
2.b的三分之一等于9;
3.x的2倍于10的和等于18;
4.x的三分之一减Y的差等于6;
5.比a的3倍大5的数等于a的4倍;
6.比b的一半小7的数等于a与b的和;
那么根据上面简单的学习,你们知道 了什么是方程吗??(议一议)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小结:1、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 2、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3、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 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 150小时,经过多少个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 规定检修时间2450小时?
算术解法:根据题意可知从王家庄到青山用了3个小时,从王家庄到秀 水用了5个小时,那么可得青山到秀水用了2个小时(用5-3),青山与 秀水相隔120千米(50+70),又可求出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每小时 (120÷2,也就是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因为汽车是匀速行驶所 以速度是不变的,可求出王家庄到秀水或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到秀 水60×5=300千米 ,到青山60×3=180千米。求出这两个任意一个即可 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第一课时课件(共18张ppt)
一、情境引入 问题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 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 度是 60km/h ,客车比卡车早 1h 经过 B 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由于客车比卡车早1h经过B地, 则可计算出卡车行驶的时间: 则A,B两地的路程:
范例学习
(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列方程:
xcm.
(2)设 x个月后这台计算机使用时间达到2450 h. 那么在 x 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 xh. 列方程: (3)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 x ,那么女生数为 0.52x,男生人数为 (1-0.52 x ). 列方程:
方程都只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 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问题4:判断 和 哪一个是方程
中 的解?
把 代入方程,左边整边=40, 右边=80,所以 不是方程的解.
把 代入方程,左边整边=80, 右边整边=80,所以 是方程的 解.
例(1)判断下列式子 (填序号)是方程: ① 5 =0; ②24÷6=4; ③ x 2 x 3 ; ④ x y =0; ⑤ +9<0; ⑥ 2a b
1.解:设沿跑道跑 周可以跑3000m. 列方程:400 x 3000 2.解:设甲种铅笔买了 支, 则乙种铅笔买了 20 x 支. 列方程 : 0.3x 0.620 x 9 3.解:设上底为 cm,则下底为 x 2cm. 列方程: x x 2 4.解:设大水杯的单价是 元,则小水杯的单价 是 x 5元. 列方程 : 10x 15x 5
(2)方程① 2 x 1 0 ;② y 2 y 3 0 ; 3 ③ 2a 6 0 ;④ 2 0 ;⑤ x 6 ; x 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填序号);
3.1 从算式到方程
x 2 =5x+1,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一元一次方程;
本题运用定义法判断所给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
方程.一个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满足:首先式子
是整式方程,其次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再 次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概念 方程 的解 解方 程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 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 举例
a=c.
例5 下列式子变形是否正确,若正确,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那么 a b ;
3 3
(3)如果a-b+c=0,那么a=b-c; (4)如果a2=4,那么a=2. 解:(1)等式的左边加c,右边减c,故错误.(2)等式的 两边同时除以3,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3)等 式的两边同时加上b-c,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2)设:设未知数,一般用x表;
(3)列:用式子表示各个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 次方程 (1)列方程的关键是找相等关系,这需要仔细审题,读懂
知识解读
关键性词语的意义. (2)设未知数有两种:一种是求什么设什么,叫直接设未 知数;另一种是求什么但不设什么,叫间接设未知数
注意
若原题有单位,设未知数时要带单位,但列方
程时不必带单位.
例4 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方程(不必解方程): (1)x比它的 7 大15.
8
(2)某人存了一笔三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75%, 今年到期后,连本带息总共取出10 825元,他三年前存 了多少钱?
分析:(1)根据文字表述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x-x
7 的 =15,根据此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2)利用年利 8
题意;D.当x=4时,左边=0,右边=4,左边≠右边,故
初一数学易错题(教师版)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如果x=﹣1是关于x的方程x+2k﹣3=0的解,则k的值是()A.﹣1B.1C.﹣2D.2【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x=﹣1是关于x的方程x+2k﹣3=0的解,∴﹣1+2k﹣3=0,解得,k=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掌握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解题的关键.2.某公司去年10月份的利润为a万元,11月份比10月份减少5%,12月份比11月份增加了9%,则该公司12月份的利润为()A.(a﹣5%)(a+9%)万元B.(a﹣5%+9%)万元C.a(1﹣5%+9%)万元D.a(1﹣5%)(1+9%)万元【分析】先表示11月份利润为a(1﹣5%)万元,则12月份利润为a(1﹣5%)(1+9%)万元.【解答】解:由题意得:12月份的利润为:a(1﹣5%)(1+9%)万元,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的知识,属于变化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后来的量,其中增长用+,减少用﹣,难度一般.3.当x=1时,代数式﹣3bx+2的值是8,则当x=﹣1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是()A.﹣8B.﹣4C.4D.8【分析】把x=1代入代数式求出a、b的关系式,再把x=﹣1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x=1时,﹣3bx+2=a﹣3b+2=8,∴3b=a﹣6,当x=﹣1时,﹣3bx+2=﹣a+3b+2=﹣a+a﹣6+2=﹣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4.若关于x的方程mx m﹣2﹣m+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A.x=0B.x=3C.x=﹣3D.x=2【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高于一次的项系数是0.【解答】解:由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得m﹣2=1,即m=3,则这个方程是3x=0,解得:x=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5.设x表示两位数,y表示三位数,如果把x放在y的左边组成一个五位数,可表示为()A.xy B.1000x+y C.x+y D.100x+y【分析】根据数的各个数位所表示的意义,x表示两位数,y表示三位数,如果把x放在y的左边组成一个五位数,则x扩大了1000倍,y不变.【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x扩大了1000倍,y不变,所以这个五位数为1000x+y.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五位数的表示方法,该题的易错点是把两位数x放在三位数y的左边组成一个五位数,则x扩大了1000倍,y不变,即1000x+y.6.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如果另外5名学生每人得84分,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分A.B.C.D.【分析】整个组的平均成绩=15名学生的总成绩÷15.【解答】解:先求出这15个人的总成绩10x+5×84=10x+420,再除以15可求得平均值为分.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的15名学生的总成绩.7.已知a是两位数,b是一位数,把a接写在b的后面,就成为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可表示成()A.10b+a B.ba C.100b+a D.b+10a【分析】b原来的最高位是个位,现在的最高位是百位,扩大了100倍;a不变.【解答】解:两位数的表示方法: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三位数字的表示方法: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a是两位数,b是一位数,依据题意可得b扩大了100倍,所以这个三位数可表示成100b+a.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三位数的表示方法,该题的易错点是表示百位数字b时忘了a是个2位数,错写成(10b+a).8.下列结论:①几个有理数相乘,若其中负因数有奇数个,则积为负;②若a|c|=b|c|,则a=b;③若|a|>|b|,则(a+b)(a﹣b)是正数;④已知0<m <1,﹣1<n<0,那么在代数式|m+n|、|m﹣n|、|m+|、|m﹣|,对于任意有理数m、n,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m+|,其中一定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多项式加减法则,绝对值的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①如果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若其中负因数有奇数个,则积为负,故①错误;②当|c|≠0时,a=b,本题没有c的取值,故②错误;③由(a+b)(a﹣b)=a2﹣b2,若|a|>|b|,则(a+b)(a﹣b)是正数,故③正确;④∵﹣1<n<0,。
3.1从算式到方程
内容简介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
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理解到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教学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经历估算求解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估算水平,了解方程解的概念;3.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能结合具体例子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5.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了解方程求解的过程;6.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概念的理解,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小学对方程有一定的感性理解,本节着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到方程的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并且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感受建立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因为没有整式运算的基础,求解方程不要过多,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方程建立模型的思想,更好的建立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是求解方程的重要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才能进一步研究方程的求解.教学难点本节难点是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水平,准确的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虽然小学对方程有一定理解,但本节的问题更贴近实际,背景、数据更复杂,如何抽象出数学需要的数据以及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数4课时.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2第1课时教学内容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关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3.通过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 导入新课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一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 ,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 ,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 地,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予肯定或协助,对各种解法给予解释. 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或与同伴交流.二、合作探究 定义方程如果设A ,B 两地相距x km ,你能分别列式表示客车和卡车从A 地到B 地的行驶时间吗?匀速运动中,时间=路程/速度. 根据问题的条件,客车和卡车从A 地到B 地的行驶时间,能够分别表示为70x h 和60x h . 因为客车比卡车早 1 h 经过B 地,所以70x 比60x 小1,即. 60x -70x =1. ① 我们已经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上面等式中的 x 是未知数,这个等式是一个方程.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能够从上面的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x =420,从而求出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420 km .教师结合上面的过程,给出方程的定义.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是首次出现方程的定义,这里所说的等式指其中只有一个等号的式子,等号两边分别叫做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三、实例分析归纳总结例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 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 450 h?(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4 x=24.(2)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 450 h,那么在x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x h.列方程1 700+150x=2 450.(3)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数为(1-0.52)x.列方程0.52x-(1-0.52)x=80.观察所列的几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说明:该例安排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这样安排一方面是要分散列方程这一教学难点,化整为零地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一些具体的方程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本节的前面部分,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和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的认识.解方程还未成为主要内容,通过定义、举例,进一步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归纳: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四、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2.还学习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五、课堂练习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4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环行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 000 m?(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答案:(1)设跑x周,则400x=3 000.(2)设买甲种铅笔x支,乙种铅笔(20-x)支,则0.3x+0.6(20-x)=9.六、作业教科书第83页习题3.1第1、5、6题.第2课时教学内容3.1.1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教学目标1.深化对方程的理解.2.对例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计算和比较,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出方程的解的概念.3.根据方程解的概念,会估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数值的计算引出方程的解的概念的过程.教学难点由具体、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的解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导入新课1.我们上节课探讨了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请同学们对这两个概念复述一遍.2.列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说明:首先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设未知数,最后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二、师生探究归纳总结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求出未知数.我们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了方程,那么,这样才能求方程的解呢?可以发现,当x=6 时,4x的值就是24,这时方程4x=24等号左右两边相等.x =6叫做方程4 x=24的解.这就是说,方程4 x=24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6.同样地,当x=5时,1 700+150x的值是2450,这时方程1 700+150 x=2 450等号左右两边相等.x=5 叫做方程1 700+150 x=2 450的解.这就是说,方程1 700+150 x=2 450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5.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思考x=1 000和x=2 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 x-(1-0.52)x=80的解?说明:进行这样的思考可以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方程的解的理解.为逐步过渡到用等式性质讨论方程的解法作准备.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可全班进行讨论.答案:x=2 000是方程0.52 x-(1-0.52)x=80的解.三、实例分析巩固提高例已知某厂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80台,比去年每月平均生产机器的1.5倍少13台,那么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的台数为( ).A.54.1B.138C.70D.62分析:我们根据前面讲到的列方程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设未知数,最后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设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为x台,依题意,容易想到:一方面该厂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的台数为80台.另一方面,1.5x就是该厂去年每月平均生产机器台数的1.5倍.而(1.5x-13)就是该厂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的台数.这样就得到了相等关系.解:设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为x台,依题意,有1.5x-13=80.可以发现,当x=62时,等式成立,这就是说,方程1.5x-13=80.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62.故应选D.例父亲今年38岁,女儿今年14岁,何时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解:设x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那时,父亲的年龄是(38+x)岁,女儿的年龄是(14+x)岁,依题意列方程38+x=7(14+x).可以发现,当x=-10时,等式成立,这就是说,方程38+x=7(14+x)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10.这就是说,从今年起,-10年后(根据负数在这里的意义,就是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答: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说明: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6 (1)应用题要根据实际意义进行检验:10年前,父亲28岁,女儿4岁,父亲正好是女儿年龄的7倍.(2)在解题时,千万不要一看到负数(x=-10)就主观地断定本题无解,而是要认真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细加研究:父亲的年龄不会大到是女儿年龄的7倍,这种关系只有在过去才能成立.四、练习教科书第80页练习.说明:此页的练习是为使学生熟悉“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的思考方法,同时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的理解.这里重点在于设未知数和列方程,重点在于让学生对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有所感受,为后面的内容进行铺垫.所以不必急于让学生考虑方程的解.五、作业教科书第83页习题3.1第3、5、6题.第3-4课时教学内容3.1.2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观点.教学重点等式的两条性质.教学难点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像4x=24,x+1=3这样的简单方程的解,但是仅靠观察来解比较复杂的方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像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二、探究发现归纳总结探究1请看下图,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说明:借助天平可以加强对等式性质的直观理解.注意图中的两个方向的箭头,它们分别表示在天平两边“加”或“减”.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 =b ,那么a ±c =b ±c .探究2请看下图,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 =b ,那么ac =bc ;如果a =b (c ≠0),那么c a =cb . 三、实例分析 巩固提高例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 +7=26; (2)-5x =20; (3)-31x -5=4. 分析:要使方程x +7=26转化为x =a (常数)的形式,需去掉方程左边的7,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减去7就得出的值. 另两个方程也可以类似地考虑,如何转化为x =a 的形式.解:(1)两边减7,得x +7-7=26-7.于是x =19.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8(2)两边除以-5,得.52055-=--x 于是x =-4.(3)两边加5,得 -31x -5+5=4+5. 化简,得 -31x =9. 两边乘-3,得x =-27.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例如,将x =-27代入方程-31x -5=4的左边,得 -31x ×(-27)-5=9-5=4.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 =-27是方程-31x -5=4的解. 四、练习教科书第83页练习.五、作业教科书第83页习题3.1第4、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
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教学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经历估算求解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估算能力,了解方程解的概念;3.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5.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了解方程求解的过程;6.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概念的认识,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并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小学对方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着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方程的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并且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感受建立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由于没有整式运算的基础,求解方程不要过多,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方程建立模型的思想,更好的建立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是求解方程的重要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才能进一步研究方程的求解.教学难点本节难点是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正确的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虽然小学对方程有一定认识,但本节的问题更贴近实际,背景、数据更复杂,如何抽象出数学需要的数据以及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数4课时.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2第1课时教学内容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关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3.通过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 导入新课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一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 ,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 ,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 地,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予肯定或帮助,对各种解法给予解释. 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或与同伴交流.二、合作探究 定义方程如果设A ,B 两地相距x km ,你能分别列式表示客车和卡车从A 地到B 地的行驶时间吗?匀速运动中,时间=路程/速度. 根据问题的条件,客车和卡车从A 地到B 地的行驶时间,可以分别表示为70x h 和60x h . 因为客车比卡车早 1 h 经过B 地,所以70x 比60x 小1,即. 60x -70x =1. ① 我们已经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上面等式中的 x 是未知数,这个等式是一个方程.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能够从上面的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x =420,从而求出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420 km .教师结合上面的过程,给出方程的定义.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是首次出现方程的定义,这里所说的等式指其中只有一个等号的式子,等号两边分别叫做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三、实例分析归纳总结例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 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 450 h?(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4 x=24.(2)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 450 h,那么在x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x h.列方程1 700+150x=2 450.(3)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数为(1-0.52)x.列方程0.52x-(1-0.52)x=80.观察所列的几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说明:该例安排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这样安排一方面是要分散列方程这一教学难点,化整为零地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一些具体的方程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本节的前面部分,重点是对建立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和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的认识.解方程还未成为主要内容,通过定义、举例,进一步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归纳: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四、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2.还学习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五、课堂练习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4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环行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 000 m?(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答案:(1)设跑x周,则400x=3 000.(2)设买甲种铅笔x支,乙种铅笔(20-x)支,则0.3x+0.6(20-x)=9.六、作业教科书第83页习题3.1第1、5、6题.第2课时教学内容3.1.1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教学目标1.深化对方程的理解.2.对例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计算和比较,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出方程的解的概念.3.根据方程解的概念,会估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数值的计算引出方程的解的概念的过程.教学难点由具体、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的解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导入新课1.我们上节课探讨了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请同学们对这两个概念复述一遍.2.列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说明:首先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设未知数,最后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二、师生探究归纳总结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求出未知数.我们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了方程,那么,这样才能求方程的解呢?可以发现,当x=6 时,4x的值就是24,这时方程4x=24等号左右两边相等.x =6叫做方程4 x=24的解.这就是说,方程4 x=24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6.同样地,当x=5时,1 700+150x的值是2450,这时方程1 700+150 x=2 450等号左右两边相等.x=5 叫做方程1 700+150 x=2 450的解.这就是说,方程1 700+150 x=2 450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5.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思考x=1 000和x=2 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 x-(1-0.52)x=80的解?说明:进行这样的思考可以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方程的解的理解.为逐步过渡到用等式性质讨论方程的解法作准备.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可全班进行讨论.答案:x=2 000是方程0.52 x-(1-0.52)x=80的解.三、实例分析巩固提高例已知某厂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80台,比去年每月平均生产机器的1.5倍少13台,那么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的台数为( ).A.54.1B.138C.70D.62分析:我们根据前面讲到的列方程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设未知数,最后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设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为x台,依题意,容易想到:一方面该厂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的台数为80台.另一方面,1.5x就是该厂去年每月平均生产机器台数的1.5倍.而(1.5x-13)就是该厂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的台数.这样就得到了相等关系.解:设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器为x台,依题意,有1.5x-13=80.可以发现,当x=62时,等式成立,这就是说,方程1.5x-13=80.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62.故应选D.例父亲今年38岁,女儿今年14岁,何时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解:设x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那时,父亲的年龄是(38+x)岁,女儿的年龄是(14+x)岁,依题意列方程38+x=7(14+x).可以发现,当x=-10时,等式成立,这就是说,方程38+x=7(14+x)中未知数x的值应是-10.这就是说,从今年起,-10年后(根据负数在这里的意义,就是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答: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7倍.说明: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6 (1)应用题要根据实际意义进行检验:10年前,父亲28岁,女儿4岁,父亲正好是女儿年龄的7倍.(2)在解题时,千万不要一看到负数(x=-10)就主观地断定本题无解,而是要认真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细加研究:父亲的年龄不会大到是女儿年龄的7倍,这种关系只有在过去才能成立.四、练习教科书第80页练习.说明:此页的练习是为使学生熟悉“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的思考方法,同时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的理解.这里重点在于设未知数和列方程,重点在于让学生对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有所感受,为后面的内容进行铺垫.所以不必急于让学生考虑方程的解.五、作业教科书第83页习题3.1第3、5、6题.第3-4课时教学内容3.1.2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观点.教学重点等式的两条性质.教学难点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像4x=24,x+1=3这样的简单方程的解,但是仅靠观察来解比较复杂的方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像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二、探究发现归纳总结探究1请看下图,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说明:借助天平可以加强对等式性质的直观理解.注意图中的两个方向的箭头,它们分别表示在天平两边“加”或“减”.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 =b ,那么a ±c =b ±c .探究2请看下图,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 =b ,那么ac =bc ;如果a =b (c ≠0),那么c a =cb . 三、实例分析 巩固提高例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 +7=26; (2)-5x =20; (3)-31x -5=4. 分析:要使方程x +7=26转化为x =a (常数)的形式,需去掉方程左边的7,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减去7就得出的值. 另两个方程也可以类似地考虑,如何转化为x =a 的形式.解:(1)两边减7,得x +7-7=26-7.于是x =19.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8(2)两边除以-5,得.52055-=--x 于是x =-4.(3)两边加5,得 -31x -5+5=4+5. 化简,得 -31x =9. 两边乘-3,得x =-27.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例如,将x =-27代入方程-31x -5=4的左边,得 -31x ×(-27)-5=9-5=4.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 =-27是方程-31x -5=4的解. 四、练习教科书第83页练习.五、作业教科书第83页习题3.1第4、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