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质课教案1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鲁教版五年下《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1、唱歌谣想春节,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都是什么时间?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到元宵,春节的又一个**到了。
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忙碌、喜庆、团圆)4、出示本节的课的学习目标。
二、分清详略1、在这些日子的描写当中,老舍先生把什么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又把什么内容写的比较简略呢?快速默读课文,把详写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学生汇报,板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三、深入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1、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入的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2、学生自由读3、学生交流(一)腊八:(课件出示句子)“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都可以看出节前人们的忙碌,对春节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非常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多么有意思啊!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方,把腊八这天人们的忙碌描写得如此风趣。
板书:忙碌“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一个“翡翠”写出了蒜瓣的形、色;一个“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除夕1、知名读第七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除夕给你什么感觉呢?板书:热闹2、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呢?★人们的活动“家家赶”“到处”“男女老少都”“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为了父母延寿。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秀教案1(精品)
《北京的春节》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整体感知,解答疑问,品读欣赏、回顾全文,质疑探究的模式进行。
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出示春节的图片。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
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
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4简介作者。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
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
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
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如: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案范文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习惯,2、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通过阅读,4、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预习要求1、用自己的办法自学生字,2、把课文读通顺,3、提出自己的问题。
4、收集北京或其他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
二、导入课文1. 板书课题,2. 齐读课题。
3. 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分小组带问题自学课文,2. 认识生字,3. 理解词语,4. 了解课文大意。
5. 检查学习情况说说你得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认识词语:规矩腊八蒜醋放假除夕鞭炮亲戚逛街毛驴恰好一盏灯预示吉祥重点理解词语:吉祥忙碌翡翠日夜不绝截然不同高潮 3.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议,正音。
4.学生根据课后“说出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这个问题自学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练习有感情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指2. 名3. 认读词语。
4. 开火车读课文,5. 师生共议。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 老北京的春节什么时候“开始”?这时候人们干些什么?2. 老北京的春节什么时候是“高潮”?这时候人们干些什么?3. 老北京的春节什么时候“结束”?这时候人们干些什么?第一部分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然后总结学习方法。
第二、第三部分学生根据第一部分的方法自学,并填表。
(表格用小黑板出示)5、觉得老北京的春节过得怎么样?老北京的人们在过春节时候心情怎样?三、课外延伸:1.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吗?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是怎样过春节的?四、练习:用加点的词语造句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回顾《北京的春节》中提及的春节习俗和活动,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北京的春节》中描述的各项春节习俗和活动。
春节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春节习俗背后的文化含义。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
教学准备课文《北京的春节》教材。
相关春节习俗和活动的图片、视频资料。
春节相关的剪纸、春联等手工材料(如安排相关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北京春节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简短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引出本课主题。
课文学习(20分钟)快速阅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注意春节习俗的描述和文化背景。
重点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不同春节习俗,每组选择一个习俗进行深入探讨,准备展示。
活动环节(15分钟)习俗展示:每组学生展示选定的春节习俗,包括习俗的来源、进行方式和文化意义。
手工活动(可选):学生尝试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春联。
总结反馈(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展示内容,强调春节习俗的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春节期间关注和体验这些传统习俗。
作业布置写一篇短文,描述学到的某个春节习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鼓励学生春节期间拍摄或收集家乡的春节习俗照片,准备分享。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学生对春节习俗理解的深度,以及对传统文化情感体验的影响。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质课教案
民风民俗
集备时间
年月日
课文14:
北京的春节
主备人
集备人
备课意图
(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用这一篇课文为例,为学生构建起读书的框架,使学生有方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开展拓展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海量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积累知识。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及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学生就会进一步学习体会到一些场面描写如何去品味学习。在总结学法后,然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其他详细的部分,这个过程是教给学法后的一个实践巩固过程,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注重总结,提炼方法。
在四个详写的片段学习交流完毕后,通过设置“北京的春节习俗很多,时间也很长,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几天”这一问题,学生就能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在了解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后,最后进一步总结老舍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就能总体把握文章的表达特点。
B.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香味、色彩、声音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除夕的喜庆、热闹。
C.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想象:读了这段文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想用什么话表达此时情景?
D.对比阅读:读梁实秋、舒妤的《除夕》,作者怎样写除夕呢?
6.读写结合,落实方法。
学习完课文后,进行读写实践: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说一说,写一写你是如何过春节的。
三、拓展阅读提能力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春节的风俗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感受到节日热闹、喜庆的气氛,利用学生的这一认知基础,再读好自读课本第五单元《民风民俗》中的《本命年的回想》《难忘的元宵节》《端午日》3篇文章的基础上,实施一篇带动多篇拓展阅读。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5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1优质课课件(精品)
作者简介
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
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 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 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 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担任全国 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导入新课
北京的春节
导入新课
新春回顾
1.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2.用哪些词来概括:
春节是一个( )的节日。
认识作者
老舍
作者简介
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
国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
读读写写
轻声:饺子 规矩 儿化:杂拌儿
榛子 掺和
栗子 红火
风筝
零七八碎儿 正月 间断
玩意儿 分外
多音:万象更新
读读写写
色如翡翠
万年更新
色味双美
灯火通宵
万不得以
零七八碎
娴熟技能
日夜不绝
读读写写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这是一年里最冷
的时候,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
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 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 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 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学习内容】: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课标解读】:课标陈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版)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三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我的解读:1.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由老师来代替,老师在每一环节主要起到引领的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主动交流。
2.关于朗读课文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水平,针对不同文本,引领学生体会文本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情导读。
3. 关于理解词句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自己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或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或体会其表达效果。
老师不能越俎代庖。
4.关于揣摩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这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重点不在让学生掌握课文运用了什么方法、什么顺序,而是体会这种写法和顺序的好处。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展现的是老北京春节那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使人读后增加见识,语言简洁而生动,文质兼美,是学生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平台。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理解与感悟文本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感悟文本的方法,知道从以下几方面去感悟。
如:归纳一下主要内容;体会一下思想感情;思索一下修辞手法或写作方法;品味一下好词好句,联系实际谈谈看法等。
因此课堂上尽量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文本,发现一些印象深刻、描写生动的句子,发现一些特殊的句式或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北京的春节》教案
《北京的春节》教案教案:北京的春节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春节传统习俗;2. 掌握相关词汇,如:“除夕”,“年夜饭”,“放鞭炮”等;3.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
二、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春节相关的装饰品、习俗道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词学习:为学生教授“除夕”,“年夜饭”,“放鞭炮”等与北京春节相关的词汇,通过图片、示范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
3. 理解春节习俗:让学生阅读或听老师讲解关于北京春节习俗的资料。
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问和互动,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4. 练习与表达: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有关北京春节的练习和表达。
例如,让他们制定一个家庭的春节计划、描述一次真实的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等。
5. 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春节习俗的手工活动,如制作红包、灯笼、鞭炮等,以增加他们对春节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四、巩固与评价:通过小测或作业的形式对学生对于北京春节的了解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可以邀请来自北京的学生或家庭代表来班级进行分享,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北京春节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
六、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学生对春节文化的兴趣和参与。
七、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周围收集与春节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以便下节课进行进一步讨论和展示。
八、课堂展示:在下节课中,将学生们的收集到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展示。
让学生们依次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并对其中的春节习俗进行简单介绍。
同时,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补充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九、深入探究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的活动,加深他们对北京春节习俗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们组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春节习俗进行逐一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做一些调查,了解这种习俗的起源、意义和变化。
《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3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3篇】篇一:《北京的春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重点难点:1、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资料等2、学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图片,资料3、生认真预习并完成好本课的导学稿4、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难忘的寒假生活二、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那么,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4、师小结学生发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并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团圆……”)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生默读课文,完善导学稿,做好小组内交流的准备。
(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要求学生课前充分自学完成)2、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中心发言人和汇报形式。
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重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归纳: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2)、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描写,展示朗读。
(重在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五、拓展对比,感受写作特点1、认真阅读文后“阅读链接”,思考在写法上与《北京的春节》与何不同。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作业中是否有创新的观点和思路。
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注意学生在作业中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
学生反馈过调查问卷或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包括对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建议
02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改进建议,了解他们对哪些方面感到满意,
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学生自我评价
0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他们在课程中的表现和收获,以
及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05 教师自我提升
CHAPTER
专业知识学习
语文学科知识
深入理解《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的背景、主题和语言特点,掌 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 课文。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 动。
教学技能提升
课堂管理能力
提升课堂管理能力,有效组织和 管理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的
顺利进行。
教学策略运用能力
掌握多种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 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多媒体教学技能
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利用多媒 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
01
通过朗读、圈点批注、比较、讨 论等方法,品味文章中描写民俗 的精妙语言,理解作者对传统文 化的深厚感情。
02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阅读相 关书籍、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 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激发学生 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 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
教学方法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 北京的春节3教案 鲁教版
北京的春节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3.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按年前、年中、年后展开内容、并以人们的活动为内容,前后联系紧密、重点突出。
(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学习本文都有生活经历,所以对本文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对春节的习俗、学生了解很多,而且北方过春节的习俗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奠定了学习基础。
3.如何使学生在感受民俗的同时领悟其文化的内涵,这是存在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分析由于教学内容更多的需要学生把文字变成直观的动画、再加上学校也能提供多媒体教室,所以为了使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都好,教师设计了这样一节课来展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难点:作者多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1 4二、教学过程 1.导课,同学们,听,欢快的歌儿唱起来了,(出示课件一),说说欣赏后的感受,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喜庆继续学习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
(板课题)[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新授:(1)请大家自由读文,找出文中重点叙述的四个节日(板书四个节日)[采用抓重点直奔中心。
鲁教小学语文五下《14北京的春节》word教案(1)
6 北京的春节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假设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4.确实,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五年级语文下册 北京的春节2教案 鲁教版 教案
的春节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和多音字。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老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清楚的、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比照。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更,变更。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1.的春节从哪天开场,到哪天完毕?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主要事例腊八腊八粥,腊八蒜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二十三祭灶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3.交流填表情况,教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
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除夕和元宵节〕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五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二课时教案鲁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二时教案鲁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学习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引路,读思结合时安排2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创设情境,提示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自由读通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北京的春节》教育教学培训总结设计
精心整理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4课《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是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作者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说中融入情景,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1)2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从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
(注意读、想、悟结合,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四、拓展升华:说说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课件出示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齐读童谣,导入课题——《北京的春节》31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解答疑问,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深入详写片段,品读体味,感受民俗,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从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
(注意读、想、悟结合,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北京的春节教案
北京的春节教案一、教案目标:了解北京的春节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重点: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
三、教学难点:了解北京春节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春节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
3. 教材《京味春节》。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并介绍自己在去年的春节做了什么。
Step 2:呈现素材1. 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自由讨论其内容,激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
2. 播放与春节相关的音频、视频,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气氛。
Step 3:教学传统习俗1. 分组或个人研读教材《京味春节》,了解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
2. 学生讲述他们所了解到的北京春节传统习俗,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3. 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确保学生对北京春节传统习俗的整体认识。
Step 4:拓展延伸1. 探究春节的文化内涵:分组讨论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意义,并设计表达方式(绘画、诗歌等)展示出来。
2. 了解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地方的春节习俗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
六、教学反馈:1.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汇报,展示他们对北京春节习俗的理解,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
七、课后拓展: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北京春节传统习俗的文章,展示对北京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2. 学生自主了解和体验传统的春节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2. 学生是否充分参与了活动,提高了对北京春节习俗的理解?3.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4. 后续是否有进一步的延伸活动?5. 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春节》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采取整体感知,解答疑问,品读欣赏、回顾全文,质疑探究的模式进行。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出示春节的图片。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
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
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4简介作者。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
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
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
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
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
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3.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
4.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5.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
(“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6.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7.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
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交流重点如:8.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9.除夕。
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
“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10.正月初一。
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11.元宵。
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
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三、结论总结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
四、课堂练习
1..抄写新词。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
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的词语?
五、作业布置
1.阅读《我的祖国》。
2.抄写字词两遍。
六、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除夕:喜庆、团圆
元旦:悠闲、快乐
元宵:红火、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