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醛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微板法)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微板法)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微板法)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 微板法)简介:动物或植物细胞发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时,会发生脂质氧化。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生物体脂质氧化的天然产物,一些脂肪酸氧化后逐渐分解为一系列包括MDA 在内的复杂化合物,此时通过检测MDA 的水平即可检测脂质氧化的水平,因此MDA 的测定被广泛用作脂质氧化的指标。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 微板法,MDA Assay Kit)又称脂质氧化(MDA)检测试剂盒,是采用一种基于MDA 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反应产生红色产物的显色反应,特别适用于微量样本的检测。

丙二醛在较高温度及酸性环境中可与TBA 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MDA-TBA 加合物,MDA-TBA 加合物在535nm 处有最大吸收,据此可以通过比色法进行检测。

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样本处理:①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样本:从待测样本中分理出的血清或血浆不应有溶血,直接检测,如超过线性范围,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检测。

②组织、细胞等样本:组织或细胞可以使用PBS 或Leagene Western 及IP 细胞裂解液等进行匀浆或裂解。

匀浆或裂解组织时,组织重量占匀浆液或裂解液的比例应为10%;对于细胞,每106个细胞使用0.1ml 裂解液或匀浆液。

匀浆或裂解后,取上清用于后续测定。

匀浆或裂解等样品制备步骤宜在冰浴或4℃进行操作。

样品准备完毕后可以用BCA 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以便于后续计算单位蛋白重量组织或细胞内的MDA 含量。

编号名称TO1011 100T Storage试剂(A): TBA 40mg RT 避光试剂(C): 抗氧化剂300μl RT 避光试剂(D): MDA 标准品(1mmol/L) 200μl -20℃ 避光试剂(E): MDA 检测液 100mlRT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本试剂盒对于样品中的常见化学成分的兼容性参考下表:试剂类别化学成分是否干扰缓冲液HEPES (100mM) 否Borate (50mM) 否Phosphate (100mM) 否Tris (25mM) 否去垢剂CHAPS (≤1%) 否Triton X-100 (≤1%) 否Tween 20 (≤1%) 否抑制剂/螯合剂PMSF (≤200μM) 否EDTA (≤1mM) 否EGTA (≤1mM) 否Antipain (≤100μg/ml) 否Chymostatin (≤10μg/ml) 否Leupeptin (≤10μg/ml) 否Trypsin (≤10μg/ml) 否其他Glycerol (≤10%) 否Sucrose (250mM) 是2、TBA工作液的配制:BA工作液。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一)、设备及试剂
设备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铝锅、电炉、研钵、剪刀、试管
试剂 10%三氯醋酸(TCA)、0.5%硫代巴比妥酸(TBA以10%三氯醋配制)
(二)、操作方法
1.MDA的提取
取叶片数片剪成0.5cm2左右的小块,称取1g置研钵中。

加2ml 10%TCA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加入8ml 10%TCA继续研磨均匀。

匀浆在3000×g下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显色测定
10ml刻度试管2支,一支加入上清液3ml,另一支加水3ml(空白),各加0.5%的TBA溶液3ml,摇匀,在沸水浴中煮沸10min(溶液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立即在冷水中冷却。

如有沉淀,应离心。

以空白作参比,在分光光度计450cm、532nm、600nm下测定样品反应液的消费值(用1cm光径的比色杯)
(三)、实验结果
C(μmol · L-1)=6.45(OD532– OD600)–0.56 OD450
MDA的含量(μmol · g-1 FW)= C×V×10-3 / W
OD532 OD600 OD450 :450nm、532nm、600nm波长下的光密度
C:提取液中MDA的浓度(μmol · L-1)
V:提取液的总体积(ml)
W:样品鲜重(g)。

丙二醛的测定

丙二醛的测定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李合生p260)一、实验原理植物器官衰老时,或在逆境环境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利用它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

丙二醛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形成在532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的有色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150{mmol/(L.cm)},并且在600nm 波长处有最小光吸收。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5%的三氯乙酸(TCA),称取0.5g三氯乙酸,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

2、0.67%硫代巴比妥酸(TBA). 称取0.067g硫代巴比妥酸‘放入沸水中溶解,在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

新鲜的子叶或茎段、研钵2个、冰浴槽两个、研锤2个、1ml注射器2个、石英砂1瓶、药勺1把、吸水纸若干、试剂瓶1个、移液枪若干把、风光光度计一台、蒸馏水两瓶、干燥的试管若干个、试管架、离心机一台、离心管若36个、记号笔1个、标签纸若干、水笔1个。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1、丙二醛的提取准备工作:离心管36个,分别标号1~18和1Y~18Y(标有Y的装子叶研磨液,带0的表示实验组),拿出的研钵2个(带研锤),取1个棕色试剂瓶向里面放入TCA适量。

再拿出准备好的2个1ml注射器备用,取出石英砂和药勺(去石英砂用,用最小的那个)。

正式工作:从每个要测实验组中称取约0.2g的鲜重样品(从各个重复中抽取等个数的鲜样,切去根,再把茎和子叶分开,各部分混合均匀后,随即称取0.2g),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再加0.2~0.4mlTCA后研磨,研磨至糊状后用刚才用过的那个注射器中的剩余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锤和研钵,倒入对应编号的离心管中,再用刚才用过的注射器再取1ml 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把冲洗液倒入离心管中,盖上盖摇匀,待全部都研磨完毕后放入离心机种离心(4℃、1200r/min、30min)。

离心好后放在室温下备用。

丙二醛测量方法

丙二醛测量方法

硫代巴比妥酸法(丙二醛含量测定)一:原理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

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够显著增加TBA与蔗糖或MDA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消光度值,所以在蔗糖、MDA与TBA显色反应中需一定量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每克千重100—300ug·g-1,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umol·L-1。

二:试剂1:质量分数为10%三氯乙酸(TCA);2:质量分数0.6%硫代巴比妥酸: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1)溶解,再用10%的三氯乙酸定容;三:方法1: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

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四:结果C1=11.71D450C2={6.45(D532 - D600) - 0.56D450}NW-1C1——可溶性糖的浓度(mmol·L-1)C2——MDA的浓度(·umol·L-1)D450、0532、D600分别代表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消光度值。

丙二醛的测定实验报告

丙二醛的测定实验报告

丙二醛的测定实验报告丙二醛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丙二醛(又称为丙醛,化学式为CH3CHO)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

它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易燃性,因此在实验室中需要进行测定以确保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方法测定丙二醛的浓度。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丙二醛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从0.1 mol/L到1.0mol/L。

然后,我们取一定体积的每个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试剂A和试剂B。

试剂A是一种与丙二醛反应生成有色产物的试剂,而试剂B则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

接下来,我们将混合溶液在恒定的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吸光度。

实验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吸光度数据,我们绘制了吸光度与丙二醛浓度的标准曲线。

通过对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直线方程,可以用来计算未知丙二醛样品的浓度。

此外,我们还计算了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以评估拟合的好坏。

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试剂A和试剂B作为反应试剂,因为它们能够与丙二醛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试剂A与丙二醛反应生成的有色产物具有特征性的吸收峰,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进行检测。

试剂B的加入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实验的效率。

通过测量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未知样品的吸光度来确定其丙二醛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特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标准曲线的制备和测量条件的控制对于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计算了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以评估拟合的好坏。

相关系数越接近1,说明标准曲线与实际数据的拟合度越好。

如果相关系数较低,可能需要重新选择试剂或改变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丙二醛的浓度,并建立了一条可靠的标准曲线。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实验室中对丙二醛浓度的测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标准曲线的制备和测量条件的控制对于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丙二醛(MDA)的测定方法

丙二醛(MDA)的测定方法

原理
丙二醛在高温及酸性环境下可与2-硫代巴比妥酸( TBA)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产物3,5,5´ -三甲基恶唑 2,4-二酮(三甲川),该物质在532 nm处有一吸 收高峰,并且在660nm处有较小光吸收。根据其 532 nm的消光值可计算出溶液中丙二醛的含量。 醛、可溶性糖对此反应有干扰,在450 nm处有一 吸收峰,可用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加以排除。
思考题
不同植物在同一逆境下,丙二醛含量变化不同,说明了什么?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 之一。植物在逆境下遭受伤害与活性氧 积累诱发的膜质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原理
植物在逆境下遭受伤害(或衰老)与活性氧积累诱发的膜脂过氧 化作用密切相关,膜脂过氧化的产物有二烯轭合物、脂类过氧化 物、丙二醛、乙烷等。其中丙二醛(MDA:Malondialdehyde) 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因此可通过测定MDA了解膜脂 过氧化的程度,以间接测定膜系统受损程度以及植物的抗逆性。
1. 5 %三氯醋酸; 2. 0.5 %硫代巴比妥酸(用5 %三氯醋酸溶解定容); 3. 0.05 mol · L–1磷酸缓冲液, pH 7.8。
材料
正常生长的以及经逆境处理的小麦、玉米或其他植物的叶片。
方法与步骤
1.取小麦植株上不同叶位的叶片3~5片,洗净擦干,剪 成0.5 cm长的小段,混匀。 2.称取叶片切段0.3 g,放入冰浴的研钵中,加入少许 石英砂和2 mL 0.05 mol · L-1磷酸缓冲液,研磨成 匀浆。将匀浆转移到试管中,再用3 mL 0.05 mol · L-1磷酸缓冲液,分三次冲洗研钵,合并提取液。 3.在提取液中加入5 mL 0.5 %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 匀。 4.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 min,(自试管内溶液 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到时间后,立即将试管取出 并放入冷水浴中。 5.待试管内溶液冷却后,3000×g离心15 min,取上清 液并量其体积。以0.5 %硫代巴比妥酸溶液为空白测 532 nm、600 nm和450 nm处的消光值。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丙二醛(Acetaldehyd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化合物,常见于水果、蔬菜、酒类等食品中。

由于其不仅能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物质,因此对丙二醛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丙二醛测定方法。

1. 乙酰-乙酸测定法该方法是通过丙二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1,1,3-三乙酰基二甲基衍生物,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仪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特点,能够测定非常低浓度的丙二醛,适用于食品中丙二醛的测定。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也是一种常用的丙二醛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样品中的丙二醛与某个发色试剂反应生成可检测的色素,然后利用HPLC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各种食品中的丙二醛测定。

3. 荧光法荧光法是通过丙二醛与某种荧光试剂(如丙二酰肼)反应生成荧光物质,然后使用荧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以用于食品中丙二醛的测定。

4.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也是一种常用的丙二醛测定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丙二醛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通常采用柱前衍生化方法将丙二醛转化为适合气相色谱分析的化合物,然后通过GC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重现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食品中丙二醛的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样品矩阵可能会对丙二醛的测定方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和适应性研究。

总结而言,目前常用的丙二醛测定方法包括乙酰-乙酸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和气相色谱法。

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满足不同食品中丙二醛的测定需求。

科学家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同时,未来还有可能发展出更加高效和灵敏的测定方法,以提高对丙二醛的检测水平。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作用植物体内的丙二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氧化防御和环境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丙二醛作为一种氧化应激指示物质,可以反映植物的生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因此对于植物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丙二醛的产生和调控机制在植物体内,丙二醛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脂质过氧化和其他生物氧化反应。

脂质过氧化是植物体受到逆境胁迫时的常见代谢途径,同时也是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丙二醛的重要来源。

植物体内还存在一系列丙二醛代谢酶和抗氧化酶系统,可以对丙二醛进行调控和代谢,从而保持细胞内丙二醛的稳态平衡。

三、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1. 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对植物样品中的丙二醛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

2. 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或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对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3. 生化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其他生化分析技术,可以对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四、丙二醛含量的生理意义和应用前景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不仅可以反映植物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抗氧化能力,还可以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环境胁迫评估、新品种选育等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随着测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植物丙二醛含量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植物生长发育机制和环境适应策略的探索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植物生理研究中,丙二醛作为一种重要的氧化应激指示物质,其含量测定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抗逆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为植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

我对于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研究充满信心,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丙二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植物组织中的含量对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环境的胁迫反应和抗氧化防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丙二醛的产生主要与氧化应激过程有关,这是一种对植物组织造成伤害的生理过程,由此可见丙二醛在植物生理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代巴比妥酸法(丙二醛含量测定)
一:原理
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

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够显著增加TBA与蔗糖或MDA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消光度值,所以在蔗糖、MDA与TBA显色反应中需一定量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每克千重100—300ug·g-1,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umol·L-1。

二:试剂
1:质量分数为10%三氯乙酸(TCA);
2:质量分数0.6%硫代巴比妥酸: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1)溶解,再用10%的三氯乙酸定容;
三:方法
1: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

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四:结果
C1=11.71D450
C2={6.45(D532 - D600) - 0.56D450}NW-1
C1——可溶性糖的浓度(mmol·L-1)
C2——MDA的浓度(·umol·L-1)
D450、0532、D600分别代表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消光度值。

N:提取液总体积(ml)
W:植物组织鲜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