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 权威翻译 第七十三章
道德经73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73章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撰写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中的第73章被广泛引用和解读,被视为道家思想的典范之作。
下面将为您呈现道德经73章的全文以及一种译文,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道者,苟有選。
善者,苟有居。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孰知其所以然,其若由嬰兒之儣乎?禍莫懾於群,禍莫見於眾。
故君子矜而不厭,儋而不曷。
译文:勇于敢于杀戮,勇于不敢于生存。
这两者,可能带来利益或是危害。
道德的选择,视情况而定。
人行善,亦要有所依托。
我也将以此为教训,至于披荆斩棘者,未能得到其生活的意义,我将以此为父师。
谁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呢?仿佛来自婴儿的无知。
灾祸从不畏于众人,灾祸亦从不凸显于众目睽睽之下。
所以君子既要矜持而不沾沾自喜,又要不居安思危。
道德经第73章在短短几句话中揭示了一种看似矛盾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勇于敢于去冒险、去追求,就有可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前进,但也可能带来危害;而勇于不敢于放弃、不敢于放手,可能保全生命,但同时也可能失去一些不可替代的东西。
这种表述突破了传统思维中对于正与反、是与非、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观念,引导我们去反思和探究生活的本质。
作者用“道”来形容这种选择的情况,即“道者,苟有选”。
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大自然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契合之道,它指示着人们在面对不同处境时的选择与行动。
这种选择可以是临机应变,也可以是回避保全。
但不管选择何种道路,都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原则和信念,可以包容、引导我们的行动,帮助我们处理各种挑战、转变和纷争。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继续探讨了勇者与强梁之间的区别。
强梁者通常力求表现自己的力量,但却无法取得真正的意义和满足。
“吾將以為教父”,这句话暗示了君子的品行,君子可以成为道德的楷模和引领,以其宽容、博爱和智慧的智慧来引导他人。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收藏了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收藏了【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译文〗【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译文〗【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译文〗【第十章】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
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
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
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道德经七十三章解读
道德经七十三章解读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主要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处于了运动的状态,这是道的运动规律。
而弱小的事物,正是这个运动规律的应用。
在解读这一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道的运动规律:这里所讲的“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达到一定的极限后,就会出现反向运动。
这种反向运动是道的自然运动规律。
2.弱小事物的应用:在道的运动规律中,弱小的事物也有其重要的应用。
正如“弱者道之用”所言,弱小的事物正是道的应用。
这种应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谦逊、柔弱的姿态来达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来获得更多的机会等等。
3.刚柔并济的智慧: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处事智慧。
这种智慧同样可以在本章中得到体现。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注重事物的表面,而要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把握好它们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道的无为而治: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而是要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
在本章中,“无为而治”的理念也有所体现。
只有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主要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
在解读这一章时,我们可以从道的运动规律、弱小事物的应用、刚柔并济的智慧以及道的无为而治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领悟。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是一篇很有哲理性的文章,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道理。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和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所提到的“天下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句话,虽然十分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却是很深刻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不应该追求完美,而是应该在足够的基础上做到最好。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国家治理,都需要有一个平衡的过程。
如果我们过分追求完美,经常会陷入疲惫和失落的境地。
而恰恰是在不断尝试和不断摸索中,我们才会更好地把事情做到最好。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还提到了“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袖,应该关注那些被忽略的人群,而不是只关注富人和有权的人。
这也是现代社会需要我们重视的一点。
我们不能只关注那些有钱有权的人,而是应该关注每个人。
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带领大家向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让人民不畏死。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倡导死亡,而是要让人们知道,有时候突破自己的恐惧是值得的。
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总之,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不断追求平衡和和谐的境界,并且关注每个人的需要和幸福。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让人民不畏死,更要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我们能够时刻关注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的生活和社会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德之勇于不敢
73 德之勇于不敢风萧萧上回说到,老聃告诉关尹子,为人主者应当效法圣人之道,自知自爱。
如果任由欲望所驱,则难免会患上自见自贵之病,一味的妄自尊大、恃强妄为,无所不敢,最终会一步步走向死路。
关尹子听到这里,拱手说道,老师所言,弟子受教颇深。
弟子在想,要说效法圣人,取其“自知自爱”、去其“自见自贵”的道理,恐怕那些王公将相没有几个是听不懂的,只不过陷溺至深,自见自贵而不自知,所以凡事也就不知道如何“自爱”了。
老聃听了关尹子这番话,颔首微笑道,你所言不错。
正如我以前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智与下愚之人,实非人言可以移其心,自有天道处之,何待老朽多言。
倘为中士,当其若存若亡之际,纵然到不得圣人境界,也不至于沦为自取死路的下愚之士,只要能记住一点,便足以保家利国、安身立命了。
关尹子闻听此言,心中一振。
因为他深知,当今天下人主,若论尧舜之质,实无一人,但如果说个个都是桀纣,也难免言过其实。
大部分的王侯将相,都是“中士”之质,虽不乏向道之心,但因受物欲牵累至深,所以闻道之言,往往若存若亡,不能“勤而行之”。
倘若老师能有这么一剂灵丹妙药,能根治这些人的病症,天下岂不就早得太平了。
于是关尹子一拱手,说道,那就请老师赶快告诉弟子吧。
看着学生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老聃苦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且老朽此前也多次说过,只不过你可能没有领悟其重要性罢了。
今天我们就专门来讲一讲吧:那就是,保持一颗无为无事之心,倘有不得不为之事,也当克制自己内心深处那颗不安分的逞强好胜之心,以不敢妄为的态度,谨慎处之。
如此,也就差不多理解什么叫“自知自爱”了。
关于这个“勇”字的真正含义,老师以前刚刚解释过,“慈,故能勇”。
圣人造字,以为慈心所至,万物甬生,谓之为“恿”。
时至今日,世人渐失大道,但知力之所至,乃为“勇”,是早已忘记“恿”字利生而不杀生的本意了!因而一味“舍慈且勇”,最终走向“死矣”之路。
道德经原成·道经三七章·道恒无为篇
道德经原成·道经三七章·道恒无为篇道经三七章·道恒无为篇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一、原文:道恒无为也。
矦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
贞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辱。
不辱以情,万物将自定。
二、译文:道永远衍生并约束而不干预万物。
侯王如果能执守道,万物就会自然而然地复现外观。
随着万物生长变化而想要自身决定外观时,现实的我将会以至贱无名的“浑沦一体之物”来约束它。
以至贱无名的“浑沦一体之物”来约束它,将会使万物复现应有的外观。
万物如实地复现它应有的外观,这样万物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已呈现出来。
三、字义:[说文注]:恒,常也。
常当作长。
古长久字只作长。
“从心从舟,在二之闲上下。
”上下犹往复也。
“心㠯舟施,恒也。
”谓往复遥远,而心以舟运旋,历久不变,恒之意也。
[尔雅·释言]:为,作也,造也。
凡有所变化曰为。
[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
[洪范]:有猷有为有守。
若,如也。
[书·盘庚]:若网在纲。
[玉篇]:守,护也。
[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
[说文]:万,虫也。
[埤雅]:蜂一名万。
盖蜂类众多,动以万计。
[玉篇]:物,凡生天地之闲,皆谓物也。
[说文]:匕,变也。
[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泛言攺易,亦曰变化。
[易·系辞]:拟议以成其变化。
[荀子·正名]: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
[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说文]:化,敎行也。
[增韵]:凡以道业诲人谓之敎。
躬行于上,风动于下,谓之化。
欲,期愿之辞。
[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说文注]:作,起也。
[秦风无衣传]曰:作,起也。
[释言、谷梁传]曰:作,为也。
[鲁颂駉传]曰:作,始也。
[周颂天作传]曰:作,生也。
其义别而略同。
别者所因之文不同,同者其字义一也。
[释名]:贞,定也。
精定不动惑也。
[玉篇]:名,号也(人或事物的称谓)。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讲解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讲解《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包含了81章,其中第七十三章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就该章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感悟和体会的探讨。
在第七十三章中,老子提到了“勇於敢为则杀,勇於不敢为则活”,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勇者在面对时势之际,必须保持适当的勇敢和果断,方能获取成功或保全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句话的感悟和体会,我认为它教导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需要平衡和谐。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需要勇敢地面对并且主动采取行动,才能解决问题或者阻止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我们也需要明智地判断何时选择退缩,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命。
在个人层面上,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护卫自己的尊严,我们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也需要谨慎避免过度的冲突和争执。
有时候,巧妙地选择退让或能够忍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智慧和善心。
此外,这句话还提醒我们在决策时要遵循理智的原则。
在面临重要决策时,我们需要收集充分的信息和分析各种可能的结果。
只有在掌握足够的信息和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做出符合道德和正确的决策。
老子所谈到的“勇於敢为则杀,勇於不敢为则活”,不仅仅是在表达勇气和懦弱之间的对立关系,更是在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地面对挑战和决策。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一道德观念,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在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以及重要决策的方方面面,如何以正确的心态来处理,进而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
总结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主要是教导我们勇于面对挑战、保持冷静的判断力以及恰当平衡的处理人际关系。
这些观念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并贯彻这些道德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并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带给我们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它是一剂珍贵的精神营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道德经》第73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道德经》第73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转载——【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勇于敢则杀”,果敢当先谓之“勇”。
“勇”含有多义。
有忠义之勇,有德善之勇,有血气之勇,有强梁之勇,有战胜之勇,有知其死而不惧之勇。
“敢”者,即果敢、勇敢。
果敢就是不虞不惧之意。
“敢则杀”之“敢”,含有贬意。
意即用刚逞强,横暴莽撞,法网敢撞,不顾忌一切,敢于铤而走险。
此类“勇于敢”,缺乏天良理智,少有智谋策略,不讲仁善道德,所以必招杀身之祸。
这就是“勇于敢则杀”之义。
所谓“敢则杀”,是说缺乏悯心智谋,只知莽撞猛烈,全无审慎机虑。
不知过刚必折,祸灾伏于轻心,害生丧命则往往难免也。
凡是逆天理,悖人伦,逞血气之勇,显个人刚强。
胡作非为,肆无忌惮,轻生粗暴之人,不是遇毒手而伤身,便是遭刑罚而殒命,故称之为“杀”。
“杀”即死也。
“勇于不敢则活”,是说有德之人,皆是柔弱谦下,审时度世,能探知深浅,不轻举妄动,不争强斗胜,谓之“不敢”。
一个常怀仁慈孝敬之心的人,体恤生灵,明于盛衰之道,通达成败之数,审慎世俗轻重,明白去就之理。
能心怀天下,公而无私,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于国家民族,即使奉献生命,也是死而无憾。
一个真正为公的人,其生命的价值才有意义,才能得到众人拥戴。
此类人即使牺牲了生命,亦是虽死犹生,其道德精神永存,故称之为“活”。
对于“勇”,君子用之则善,小人用之则不善;为公为正而用则善,为私为邪而用则不善。
善与不善,惟在心之“正”与“不正”。
能知此理,方可得死与活的真正机窍。
“此两者,或利或害”,“两者”是指“敢”与“不敢”。
能审时识机,明理知法,知进知退,有勇有谋,不作无谓牺牲,既能保全身命,又能取得预期效果者,谓之“利”。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原文及鉴赏【导语】:天网恢恢【原文】勇于敢则杀[1],勇于不敢则活[2]。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一章中,作者通过比喻和隐喻,探讨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行动和处事的智慧。
这个章节提供了许多有关道德与伦理的指导原则,以及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建议。
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作者提到了一种智慧的行为方式,即“冰的美德”。
这里的“冰”代表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即守住自己的本性,不过度介入或干涉他人的事务。
这种无为而治的态度让人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动摇。
通过保持冰一样的冷静和镇定,人们可以避免过度努力、过度追求功利和过度争斗,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这种态度也提醒我们要学会接受一些事情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试图改变一切。
除了“冰的美德”,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还教导我们要学会放下个人欲望和利益,要善于忍受和宽容他人。
作者提到:“勇于为善,使人不争。
”这里的“善”指的是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而不是追求个人私利。
只有当人们放下个人欲望和利益,关心他人的痛苦和需要时,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还提到:“天下若能长久,以一其心。
”这意味着如果每个人都能放下自己的私利,关心他人的需要,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平和美好。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还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自然和宇宙的力量。
作者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们应该像珍惜一个宝贝一样珍惜自然和宇宙的力量。
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不要过度侵占和破坏自然资源。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可持续。
通过对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的理解和体悟,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关于生活和人生的重要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个人欲望和私利,关心他人的需要,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镇定的心态,避免过度努力和追求功利,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最后,我们应该珍惜自然和宇宙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生活和伦理的重要指导原则。
《道德经》第73章《天网恢恢》悟读述杂【73】
《道德经》第73章《天网恢恢》悟读述杂【73】01—原文勇于敢(用于逞强)则杀(死),勇于不敢(勇于退让)则活。
此两者(两种勇),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厌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难以说明)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说话)而善应(回应),不召而自来,繟然(从容坦然)而善谋(谋划)。
天网(自然的范围)恢恢,疏(网眼宽疏)而不失(漏失)。
02—诗解生活之勇存两说,使用有异不同果;胆敢之人总受辱,不敢之勇却存活。
上苍之意难揣摩,圣人守道少灾祸;但教方寸无寡勇,虎狼丛中也无惑。
03—悟读匹夫之勇,必有匹夫之祸。
本章老子主要讲述二层人生哲学。
第一层柔弱胜刚强,第二层天道自然。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万事万物只有依照自然规律,才会有好的结果。
在这里,老子强调的是顺自然之道无妄为的人生哲学。
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关键看其能否隐忍,即学会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
生活之中,有太多的垃圾和垃圾人。
我们能做的就是,忍无可忍还须忍。
忍,是欲成大事而非不思进取;忍,是为蓄势而不是苟且偷生;忍,是一种以退为进人生哲学。
忍者无敌。
面对师弟的迫害,孙膑选择隐忍。
他装疯卖傻,备受侮辱,坚定信念,终觅良机逃离魏国,后施展才华,围魏救赵,诱敌深入,以弱胜强,大败庞涓,以雪前耻。
姜太公年轻之时命途多舛,八十多岁依然未有建树。
他韬光养晦,终不灰心,为求明主,直钩垂钓渭河。
终于,“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
”姜子牙也因功封于齐地,成为齐国的开国之君。
退一步天宽地阔,忍三分心平气和。
道光年间著名学者何绍基的对联告诉我们人生隐忍的重要。
对于生活,要学会低头。
勇而不敢,是一种人生智慧。
灿烂的人生,有时需要用隐忍来装点。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古老而智慧的《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第七十三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本文将从个人视角出发,分享我对这一章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启示。
第七十三章的开篇写道:“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这一句话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事事都勇敢面对,有时需要隐藏自己的力量。
勇气并不仅仅是表现在猛烈的行动上,有时候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逊才能带来更多的收获。
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通过深入思考和冷静的处理,我发现保持沉默和不争的态度,能够收获更多的智慧和机会。
这就是道德经给予我的启示——人生并非只有直接的冲突与对抗,有时候适当的退让和妥协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接着说道:“知柔弱是强国之根,知不言是功名之主。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虚心使人更强大,宽容使人更受尊重。
在当今社会,强者往往以肌肉和嘴巴说话,似乎只有通过争吵和斗争才能获得成功。
然而,从《道德经》中我看到了不同的道路,那就是柔弱与谦逊。
通过柔弱,人们可以更好地包容他人,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通过谦逊,人们可以接纳自己的过错和不足,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与进步。
第七十三章最后一句话是:“是以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
聖人无為而使民自化,这是通过自身的修行和言行塑造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他人走向正义和善良。
聖人好靜而使民自正,则意味着在喧嚣的社会中,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够真正听见自己的内心声音。
聖人无事而使民自富,则体现了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关怀他人的需求,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友谊和财富。
聖人无欲而使民自樸,则告诉我们不能被物质欲望所左右,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回归纯净。
总结起来,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悟和体会。
通过勇气和谦逊,我们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与和谐;通过柔弱与谦逊,我们能够成为更强大和受尊重的个体;通过自我修行和无欲,我们能够成为引导他人向善和回归真善美的榜样。
道德经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圣人常善救人①,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②。
故善人③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而大迷,是谓要妙④。
译文圣人总是知道救助人,知人善任,人尽其能,所以没有废弃的人;总是知道用物,知物之属性而善用,物尽其用,所以没有废弃的物,这叫作知道守法遵循规律。
知道者是未知道者的师长;未知道者是知道者的资用。
不尊敬师长,不爱护资用,虽智伪而失大本(大宗之本),这是根本的原理。
注释①救人:救助人。
②袭明:知道,守法,遵循规律。
③善人:知道者,守道者,玄德者,守法者,德人,遵循规律的人。
者:指代人。
④要妙:根本原理。
妙:原理,法则。
原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
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科学的原理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故其正确性为能被实验所检验与确定,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
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可以推衍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从而对进一步实践起指导作用。
原理是对规律的诠释。
如:科学原理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诠释。
资料(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原文:昔者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对曰:“无有。
”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
”后数日,往说燕王。
至于河下,而航在一汜。
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来。
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技能之士。
”故老子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
”译文从前,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说:“无能的人,我不与交往。
”一天有个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的人,登门自荐说:“我擅长呼喊!”公孙龙环顾众弟子问道:“你们当中原来有善于大声呼喊的人吗?”众弟子回答:“没有。
”公孙龙便说:“收下他吧!把名字登记在名册上。
”过了几天,公孙龙前去说燕王,走到一条大河边,而摆渡的船却靠在对岸。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是一篇深刻的哲学短篇,通过道家智慧的角度,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论我的感悟及体会。
首先,我对于“勇于割舍”的理解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舍弃那些负担和束缚我们的物质和情感。
这段篇章告诉我们,拥有不是一切,而是拥有适量才是真正的幸福。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勇敢地割舍掉那些不再对我们有益的事物,以便腾出空间来追求更有意义的事物。
其次,我对于“宠辱不惊”的理解让我体会到了人生应有的平和和冷静。
《道德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每一种情绪和经历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被宠辱纷至沓来所左右。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干扰。
只有当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时,才能更好地抵御外界的诱惑和困扰。
最后,我对于“无欲则刚”的理解让我明白到人们对于欲望和欲望的过度追求往往弱化了我们的内心。
《道德经》告诉我们,欲望和功利主义的追求只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虚弱。
相反,当我们能够摒弃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时,我们就能够获得内心的坚定和力量。
只有当我们不受欲望的驱使时,我们才能真正地追求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和快乐。
在我看来,这篇《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的感悟和体会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真正成功和幸福,并不是通过物质的累积来衡量的,而是通过我们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和思考来实现的。
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繁华,而是要从内心深处找到真正的平和和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勇敢地舍弃那些束缚和负担我们的事物;我们需要宠辱不惊,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世界的变化;我们需要拒绝欲望的诱惑,而是追求内心的坚定和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总结起来,《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给予了我许多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它提醒了我应该勇敢地割舍那些不再对我有益的物质和情感;它启示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左右;它教会了我要追求内心的真正需求和力量,而不是过分追求功利和欲望。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本书,它展示了老子关于道和德的理念。
在第七十三章中,老子描述了“无知之忍”与“无知之爱”,并阐述了这两种境界的不同。
本文将通过解读第七十三章,分享对其中的感悟与体会,并探讨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启示。
首先,第七十三章中提到的“无知之忍”,指的是一种守初心、守本分的境界。
它强调的是人应该保持朴素,不被物质所困扰,不追求功名利禄而疲于奔波。
这种心态代表了对自我的割舍与超越,告诉我们在尘世中要保持一颗淡然的心。
在现代社会,竞争充斥在各个领域。
很多人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不断奋斗,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自己最初的梦想与初心。
然而,正如老子所言,“无知之忍”并不是真正的无知,而是知道自己应该保持淡泊的境界。
只有在这种境界下,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满足。
其次,老子在第七十三章中还说到了“无知之爱”,这是对尘世的热爱与生活的态度。
它指的是,无论环境好坏,人们都要用爱心去对待。
无论是对待他人、对待自然还是对待社会,都应该充满爱心、善意以及宽容。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
人们往往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利益的碰撞而产生矛盾与冲突。
然而,正如老子所言,“无知之爱”是指通过爱的力量去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
当我们用爱心待人,以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同观点与行为时,我们会发现和谐与进步的力量。
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成见,用心去了解他人,用爱去打破隔阂与对立,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所表达的思想及社会生活的理念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守初心的心,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与动力。
在逐渐变得功利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淡然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爱心对待他人,保持宽容与善意,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只有用爱心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个人生活中,我从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得到了许多启示。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文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南怀瑾《道德经》译文【道德经翻译】
南怀瑾《道德经》译文【道德经翻译】《道德经》译文南怀瑾1、《道德经》之一章原文: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
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
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
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
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
“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
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体之道为依据。
2、《道德经》之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
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
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
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
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
这里的“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
只有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3、《道德经》之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