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感受器

合集下载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4.2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知道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真空罩中的手机闹铃”实验及气体、液体、固体传声的实验或例子,观察、讨论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回声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

【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教学仪器】教师准备: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手机一只,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多媒体课件。

学生器材:土电话、一个水槽(里面盛有水),两块铁块。

【教材分析】《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一节以“提出问题”为重要因素的科学探究课。

通过实验与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传播的条件,既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实现了物理学科与生物学科、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改变,提倡学生把现象、实验与物理结论相结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趋向自主。

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二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速的大小和回声。

“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

所以本节课无论从新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引起对声现象的强烈好奇,激发进一步求知的欲望。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声音较长时刻作用于听觉器官时,听觉感受性会降低,这种生理现象称为听觉的适应,一样在声音停止刺激10-20秒后,听觉器官的感受性即复原正常.当声音只作用于一侧听觉器官时,两耳都发生听觉适应现象,讲明听觉适应现象是产生在听觉中枢.听觉器官同意连续几个小时过强刺激后,听觉器官的感受性会因过度刺激而显著降低,这和适应现象不同,往往要通过几个小时,甚至一昼夜或几天,听觉的感受性才能复原.这种由于长时刻强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较长的时刻的下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假如连续几个月或几年,听觉器官经常受到致疲劳噪音的作用,那么听觉正常感受性不能完全复原,有的会导致内耳毛细胞和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听力不断下降,造成耳聋,严峻的会引起耳鸣,阻碍睡眠,引起血压升高和胃肠功能紊乱等.。

初二上册物理学习教案二: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传播

初二上册物理学习教案二: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传播

初二上册物理学习教案二: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传播引言生命中所能感知到的声音是一种很熟悉的物理现象。

我们可以听到新闻播报、音乐、人们的对话或乱哄哄、异国情调的语言、喜怒哀乐的声响和各种声效。

我们主要通过听觉来感知声音,但声音究竟是什么呢?声音有哪些特性?它是如何传播的呢?让我们通过学习初二上册物理学习教案二来了解声音的原理。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递的,是一种机械波,它可以使受到它的物体发生振动。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跟随振动,产生了一个气体压力波。

这个气体压力波会在空气中传递,并以同样的方式作用于周围的物体,从而使它们也发生振动,再产生新的气体压力波,这样一个声波就这样传播开来了。

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呢?我们可以理解为声音有高低、响度、纯度和音色这几个特性。

1.高低:声音的高低就是音高。

我们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有一个特定的音高。

音高是由发出声音的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快速的振动会产生高音,慢速的振动会产生低音。

2.响度:声音的响度是它的声强。

声强是指声波带来的能量大小。

我们听到响度大的声音会感到更强的震动。

声音的响度可以用分贝(dB)单位来衡量。

3.纯度:声音的纯度是指它的波形是否简单。

一个纯度高的声音包含的波形极为简单,例如洋琴的音。

而一个纯度低的声音则包含着很多复杂的波形,例如人声、汽车引擎声等。

4.音色:音色是指不同类型乐器发出相同音高时的声音特质之差异。

当两个人唱同样的歌,一个人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清澈,而另一个人的声音则听起来更沉重或者干涩,这就是音色的差别。

二、声音的传播我们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振动而传播的,那么它又是怎样传播的呢?声波传播必须将声源振动传给周围的空气分子,再由空气分子传给下一个分子以及下一个分子,以此类推。

传到达人的耳朵的时候,再振动人耳膜,使人感受到声音。

扩散聚焦是声音传播的常见特点,其中扩散是指声波从声源向四周辐射,而聚焦则是指声波在某一处汇聚,例如喇叭、麦克风等。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机器人的耳朵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机器人的耳朵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机器人的耳朵人的耳朵是仅次于眼睛的感受器官,声波扣击耳膜,引起听觉神经的冲动,冲动传给大脑的听觉区,因而引起人的听觉。

机器人的耳朵通常是用〝微音器〞或录音机来做的。

被送到太空去的遥控机器人,它的耳朵本身确实是一架无线电接收机。

人的耳朵是十分灵敏的。

我们能听到的最柔弱的声音,它对耳膜的压强是每平方厘米只有一百亿分之几公斤。

那个压强的大小只是大气压强的一百亿分之几。

但是用一种叫做钛酸钡的压电材料做成的〝耳朵〞比人的耳朵更为灵敏,即使是火柴棍那样细小的东西反射回来的声波也能被它〝听〞的清清晰楚。

假如用如此的耳朵来监听粮库,那么在二到三公斤的粮食里的一条小虫爬动的声音也能被它准确地〝听〞出来。

用压电材料做成的〝耳朵〞之因此能够听到声音,其缘故确实是压电材料在受到拉力或者压力作用的时候能产生电压,这种电压能使电路发生变化。

这种特性就叫做压电效应。

当它在声波的作用下不断被拉伸或压缩的时候,就产生了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通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电子运算机〔相当于人大脑的听区〕进行处理,机器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然而能听到声音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能识不不同的声音。

目前人们差不多研制成功了能识不连续话音的装置,它能够以百分之九十九的比率,识不不是专门指定的人所发出的声音,这项技术就使得电子运算机能开始〝听话〞了。

这将大大降低对电子运算机操作人员的专门要求。

操作人员能够用嘴直截了当向电子运算机公布指令,改变了人在操作机器的时候手和眼睛忙个不停而与此同时嘴巴和耳朵却是闲着的状况。

一个人能够用声音同时操纵四面八方的机器,还能够对楼上楼下的机器同时发出指令,而且并不需要照明,如此就专门适宜于在夜间或地下工作。

这项技术也大大加速了电话的自动回答,车票的预定以及资料查找等服务工作的自动化实现的进程。

现在人们还在研究使机器人能通过声音来鉴不人的心理状态,人们期望以后的机器人不光能够听明白人讲的话,还能够明白得人的欢乐,愤慨,惊奇,犹疑和暧昧等情绪。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堂教案:声音的传播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堂教案:声音的传播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堂教案:声音的传播一、引言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通过学习声音的传播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声音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初中八年级学生的物理课堂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式以及相关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并通过介质传播的;2. 掌握声音传播所需的条件;3. 理解不同环境下声音媒介对传播速度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什么是声音及其产生步骤:- 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怎样认识声音?”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声音的认识,鼓励举例说明。

- 定义“声音”:振动产生机械波,经过某种媒质传到人耳所感受到的变化。

- 展示各种振动形态(弹簧振子、竖直简谐摆等),让学生观察和探讨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物质媒质和足够大的振幅。

第二节: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步骤:- 展示一张图或视频素材,展示声音传播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 解释并演示不同形式传播方式(实物振动、气体或固体介质传播)。

- 引导学生发现声音需要依赖媒介进行传播,即空间中存在一种媒介才能让声音到达。

- 强调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的概念,并与光线在真空中的传播进行对比。

第三节:声音传播速度步骤:- 提出问题:“在不同媒介中,声音传播速度有何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

-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选择不同物质作为媒介(例如水、气体等),用震源和接收器分别测量其通过物质的时间。

- 引导学生从活动结果中总结出结论:固体 > 液体 > 气体的传播速度。

四、教学扩展与应用1. 设计听觉实验:利用音叉或乐器造成不同频率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辨认音高。

2. 校园环境测量:带领学生分组前往校园各处进行声音传播速度的测量,理解环境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3. 生活中的应用探究:让学生调查并讨论行李行驶时发出“咚咚”声、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喷射声等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学目标doc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学目标doc

学生会实践部九月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学生会实践部九月工作总结自九月份开始,学生会实践部迎来了全新的工作挑战和机遇。

在本月的工作中,我们积极参与了各项学校活动,组织了多场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里,我们将对九月份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参与学校活动在九月份,学校举办了多项重要活动,学生会实践部积极参与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在开学典礼上,实践部成员协助组织接待工作,为新生提供指引,使整个开学典礼有序而热烈。

在中秋晚会上,实践部成员担任了各种角色,包括表演、节目引导等,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晚会。

这些活动的参与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二、组织实践活动除了参与学校活动,学生会实践部还组织了多场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比如在九月份的第一个周末,我们组织了一场社区义工活动,志愿者们围绕社区进行了环境整治、安全巡逻等工作。

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九月份末,我们还举办了一场职业技能培训活动,邀请了相关专业人士来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总结与反思九月份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组织活动中,存在着部分成员的主动性不高,活动的策划执行不够到位等问题。

在与外界沟通交流方面,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关系,吸引更多资源支持我们的工作。

我们有必要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改进。

九月份是一个充实而忙碌的月份,学生会实践部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不足之处。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继续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第2篇示例:学生会实践部九月工作总结九月已过,金风送爽,秋高气爽。

在这个美好的月份里,学生会实践部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工作。

以下是本部门九月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原创】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原创】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知道声音在没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难点:探究物体传声的实验,估测声速.教学准备教师: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强,闹铃一个,气球一个,多媒体课件(声波动画,可到网上查询).学生: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玻璃缸一个(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教学教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事先录抽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听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声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等.教师:(播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吗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些声音的呢?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传播放的有关知识.同学们,你们自己想知道哪些有关声音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1,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教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去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二,探索性活动一(创设情境)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到的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让学生狂想: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让学生做个最简单的小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狂想.就用课桌做传声物,引导学生考虑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条件(联想医生听到病人身体器官运动的条件.)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也可提示:发声体—接受体(人耳),中间为传声物质(课桌).学生活动: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听,感受听到的声音;再把两张桌子分开一条缝,进行实验,前后对比.教师:从以上的活动中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你们还可以想出生活中的其他事例或者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吗(让学生举例,例如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等.)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教师:你们能否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体验一下如果你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你们能否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讨论)这时,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设计和探究,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照固体传声的小实验回答问题:用什么做发声物比较简单传声物是什么该把发声物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学生活动:方法设计好以后,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辅导,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教师:空气可以传声吗列举事实说明.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1,听到铃声.2,听到人的说话声.3,听到脚步声等.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为了证明这个猜想,让学生做实验试一试.教师:同学们,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一想这个实验该怎样做怎样实现没有空气的状态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需要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然后把一个发声体(例如小电铃)放入这样的环境里,前后对比.思路理清楚后,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这个实验由教师演示,让两位学生上台辅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1)抽去空气前和抽去空气后铃声的对比;(2)抽出空气后再通入气体,两种情况下铃声的对比.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猜想,最后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正确结论.教师:(引导)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同学们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声波教师: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学生实验:用铅笔不断地点击水面.教师:你们会看见什么引导学生联想:空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呢播放多媒体声波的动画,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声波这个概念.四,声速以及估测情境:有时候在电影里看见这样的画面,赏的口型与观众听到的话不是同一时间的,听到的声音要比赏的口型慢半拍,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时间.我们要把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媒体显示:声速度)让学生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和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教师: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学生抢答,并说出理由)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你们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传播距离与传播时间的关系,说明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声音在室温状态下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实验方案)教师:(引导)要测声速,必须知道哪些量(声源,声音传播的距离,传播时间)你们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些物理量需要用到哪些器材组织学生讨论,要求每组想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学生讨论交流)(说明: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声源离人耳的距离适当,不宜过近.测时间的工具也要尽可能准确.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只要原理得当,就应该给予鼓励)布置作业:1、(06宜昌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06莱芜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06宿迁市)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答案:1、B 2、A 3、C。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拓展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拓展

一、在广口瓶里消失与复现声音【实验目的】观察真空阻断声音的传播。

【实验内容】找一个最大的广口瓶和一个最小的袖珍收音机,把收音机开出最大音量放入瓶内。

在广口瓶的橡皮塞上钻孔并插入一截短玻璃管,管的瓶外一端用橡胶管连接一个唧筒式抽气机。

在玻璃管与塞及橡皮管的衔接缝处,适当涂一些真空脂。

在向外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注意听声音逐渐变小。

在听不见声音后,从抽气机上拨下橡胶管,让空气重新进入瓶内。

注意听声音又逐渐由无到有,由小到大。

如果在橡胶管上事先夹一个螺旋板夹,参看图24.2.5,在抽气之后将其旋紧;在从抽气机上拔下橡胶管之后用它控制空气进入瓶的速度,那么声音逐渐复原的过程可以得到较明显的演示。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广口瓶或收音机,可在插进瓶内的玻璃管下端用胶布粘住一根极短的线,线上系一个小铃铛。

摇动瓶子,可以听见铃声。

抽气之后再摇动瓶子,看见铃晃却听不见声音。

注意线的长度最好不要让铃在晃动中碰到瓶壁。

二、声音怎样到达我们的耳朵?【实验内容】(1)让一个学生将漏斗柄的开口端放在他的耳朵里(注意:不要向耳朵眼里插,以免损伤耳膜),听一听教室中的各种声音,这时,他甚至可以听到同学之间的悄悄耳语声。

(2)将一根大约50厘米长的聚氯乙烯管子插在一个小漏斗上,就组成了一个简易的听诊器。

将管子的一端紧贴在耳朵上,而将漏斗罩在一只机械手表上,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听到手表发出的滴答之声。

(3)将实验(2)中的聚氯乙烯管子稍微弯曲一些,再将漏斗放在我们的胸脯上,我们就可以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自己制作的设备与医生使用的听诊器的原理是相同的。

医生使用听诊器倾听病人的心脏的跳动声、肺的呼吸声以及胸腔发出的各种声音。

三、简单的绳电话【实验制作】用四个空罐头盒和两种不同颜色的绳,可以做一个土“电”话。

罐头盒的盖子要完全去掉,盒口不要有锐利的地方,实在处理不好,可以用2~3层白胶布把锐利的地方粘上。

在每个盒的底部中央穿一个小洞,然后将两根绳的四个头分别穿进四个盒。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声波原理与窃听技术doc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声波原理与窃听技术doc

声波原理与窃听技术在弹性媒质中,如果波源所激起的纵波频率在20—2000赫兹之间,就能引起人的听觉,这种纵波称为声波,相应的振动称为声振动.声波是一种波动,因此它具有波动的一切特性,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上根据声波的特性,制造了多种多样的窃听器.例如,一种在与邻国接壤的军营哨所中被人们形象生动地称作“大耳朵”的窃听器.这种窃听器有一个特别大的圆盘,圆盘朝前的一面为抛物面,当正前方传来的声波碰到圆盘时,根据波的反射原理,会被圆盘反射聚集在焦点上,来自其他方向的声波则不会聚焦.在焦点上放置一个能接收微弱声音的微音器,从正面传来的微弱声音激励微音器工作,将声能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再由窃听人员使用耳机监听.这种抛物面式窃听器能够拾取较大面积的声能,窃听距离可达几公里.根据同样的声波反射、折射、衍射原理,还可制成外形象扩音喇叭一样的远距离定向麦克风窃听器.为了提高灵敏度和指向性,还可根据双耳效应.用两个喇叭拾音.所谓双耳效应.就是来自正前方的声音同时到达双耳,而来自侧面的声音.由于传播路程略有差异,总是一个耳朵先听到,另一个耳朵后听到,分析两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就可确定声音的方向.为了便于携带,人们还根据波的迭加原理制成了外形象鸟枪的窃听器,窃听者只要把“鸟枪”的枪口对准被窃听的方向,就能取得较好的窃听效果.这种“鸟枪”窃听器在它长长的枪管上开有很多规则排列的小孔,当声波从正前方传来时,经过小孔进人枪管,就会在枪管尾部的微音器处互相加强;而当无关的声波从枪管两侧传来时,经小孔进入枪管后则互相抵消,这就使监听人员听不到与窃听对象无关的声音.而只拾取被侦察方向的声音.声波是疏密波,在稀疏区域实际压强小于原来的静压强,在稠密区域实际压强大于原来的静压强,声压的周期性变化可以控制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从而把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输送线传到电声装置,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以供监听人员接收.这种利用声振动产生声压传递信号的原理,不仅是窃听器的工作原理,也是电话机的工作原理.目前,日本平均每二人有一架电话机,美国平均每三人有二架电话机,所以电话窃听常被利用.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窃听器的两根接线接到电话线路上,直接截获电话线路里的电流信号.但是电话窃听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例如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就是因围绕着共和党“支持尼克松总统竞选委员会”顾问麦考特在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电话里安装窃听器而引起的一场大风波.为了巧妙伪装,窃听者常把窃听位置选择在电话线路的接线盒内、分线箱上,尽量不入侵室内.现在已有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旁听设备,一旦有人拿起手机准备打电话,电话集中台便自动开始工作,数字显示器就显示出该电话机的号码,自动报时器报告通话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录音机录下电话内容.此外,还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将感应线圈设置在电话线外、电话机下,以此来窃听电话内容.为了窃听某室内人员的动静及谈话内容,还可利用专门的窃听器.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窃听器日益趋于小型化、微型化.有的窃听器做成黄豆粒或针尖那么小,埋设在墙壁、电话机、电灯、沙发、椅子里.用一对导线将信号引出来.窃听者在远远的地方即可听到室内的动静,其拾音范围可达10米左右,甚至连写字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为了减少专设线路和解决窃听器的用电问题,往往就利用室内电源插座上的交流电,窃听者只要在电源插座上附设小小的配件,窃听麦克风拾取的谈话声音,经过放大调频变成载波信号,送到电源线上传输出去.窃听者在电源线路的任何位置接上一个载波接收器,便能听到室内的谈话.专线窃听器的缺点是必须进人被窃听者的房间,以便安置窃听器和线路.一旦被对方发觉,就会招惹许多麻烦.而利用无线电波和微波进行窃听,就能克服专线窃听的弱点.例如,国外曾有一种伪装成航空卡片架的窃听器,上面用法文写着“航空运输联盟”等字样,但实际上把微型麦克风窃听发射机、遥控接收机和电池等装在不到1厘米厚的木板底座里,上面的金属框架就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有的微波窃听器可以制得很小,隐藏在提包、首饰、钢笔、眼镜、鲜花、领带、钮扣、甚至餐厅服务员临时送上的调料架、烟灰缸之中.此外,还可将拾音器、信号放大电子线路、电池、天线等装在特制的炮弹中,在作战之前伴随火力侦察,发射到敌方的哨所、驻地、指挥部附近,或交通要道等处,它可以起着侦察兵起不到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新成就的不断出现,窃听技术越来越升级,其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如激光窃听、辐射窃听等新的窃听技术相继问世.据悉,有的国家窃听机构的工作人员达数万人,从陆地、海洋到空中都有其窃听哨.在1990年的海湾危机中,美国的“大耳神”卫星秘密窃听系统又大显身手,它配合“卫星眼”对伊拉克战场进行持续地监视,甚至连伊拉克坦克车指挥员间的无线电通话也可以被窃听到.当然,在窃听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反窃听技术也随之不断提高,不仅靠人工、而且还可利用专门的仪器搜查窃听器.为了避免被窃听,也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用特制的“笼子”把办公室屏蔽起来,使对方收集不到谈话的内容.无论是窃听还是反窃听,都得从声振动的基本原理和声波的基本特性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案

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传播的过程: 声音靠介质传播,没有介质,声音是无法进行传播的。

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声源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这些随声源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它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

2.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速一般比在气体中大。

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当温度不同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相同。

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为340 m/s ,而在25℃的空气中速度为346 m/s.3人的听觉器官的构造及感知声音的过程: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A.有声波到达人耳B.人的听觉器官正常C.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适度.双 基 园 地一.填空题1.如图4-3所示,图甲为某演员正在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_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某同学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3.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

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5.如图4-4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能看到左边音叉旁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会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会看到,这是因为 。

6.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7.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回声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甲 乙 图4-3 图4-4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就是因为_________。

北师大版 八年级 物理 第四章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 物理 第四章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知道回声现象和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声音传播的条件,应该作为本节教学的中心环节。

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关键所在。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是使学生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不同及回声现象。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和回声现象。

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

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因此对于声速、回声的知识,我采用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设立悬念、激疑,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然后以“信息平台”、“信息快递”等板块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最后再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及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北师大初二上)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及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北师大初二上)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及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北师大初二上)第一节声音的产生第二节探究声音是如何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课的重点
明白得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声波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预备:
学生探究器材预备:
教师演示器材预备: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向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用尺、纸、笔帽发出声音;朗
读时触摸喉头的振动弹动橡皮筋、击鼓、敲音叉发声.观看发声体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土电话、放在水中的八音盒、
音叉和点燃的蜡烛真空铃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声音的传播条件.
3声波及人耳听声的过程利用媒体课件,对比水波讲述
声波
4声音的反射及回声利用媒体课件,展现声学在建
筑、测距等方面的应用
5声速教师讲述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创设情形,提出咨询题.
分组探究小实验用周围的物体发声.
教师演示启发学生总结归纳〝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猜想声音是如何样传播的
用生活实例或分组实验验证猜想,结合教师的演示实验,概括声音的传播条件.
利用媒体课件学习声波、回声、声速等知识及其应用.
课堂检测
布置作业
教学点评:
学生参与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深切,爱好浓厚.并通过交流讨论,总结概括出结论.提高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并初步把握了研究物理咨询题的方法.
学习声学在建筑、测距等方面的应用,学生更深的体会到物理知识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上4.2《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上4.2《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八年级《4.2 研究 -- 声音是如何流传的》优选师生共用教育教案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术知道声音流传需要介质声音在不一样介质中流传的速度不一样;知道声音反射及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过程与方法经过“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培育初步察看能力并掌握初步研究方法;经过回声现象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质问题.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及尊敬他人的好习惯.研究指导物理宫殿1.声音的流传medium ) .声音靠介质流传(如图气体、液体和固体这些能够流传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甲、乙) .图说明( 1)真空不可以传声,这是因为真空中没有物质粒子,因此振动没法在真空中产生声波. 如图 4.2-2 所示;图( 2)固体、液体、气体流传声音是因为它们的物质粒子跟着声源振动形成声波.假如物质粒子是牢牢聚拢的,传声的成效就好.【例 1】如图 4.2-3 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嫩的泡沫塑料 .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钟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再让空气渐渐进入罩内,闹钟声音又如何变化?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为何要垫上柔嫩的泡沫塑料?图真空罩中的闹钟思想与技巧声音靠介质流传,抽气前罩内有空气;可听见闹钟声,当不停抽出空气后,传声介质(空气)粒子变少,听起来声音就变小.若不垫上柔嫩布声音可经过底座(固体)传到外面,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成效 .答案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声渐渐变小;当空气渐渐进入罩内,听到闹钟声渐渐变大;垫上泡沫塑料是防备闹钟直接经过底座传到外面.2.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相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声在每秒钟内流传的距离喊声速340m · s-1 .声音在固体中的流传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在液体中的流传速度比在气体中快.【例 2】若是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变成· s-1,会出现什么现象?请联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像,写出三个合理的场景.思路与技巧声音在空气中流传速度是340m · s-1,若变成· s-1,其大小为本来的1.如在教室里听课,老师的,这样慢的速度,会使生活中很多与声音流传的相关现象发生变化34001.5min 才能听见 .这是一开放性问题,任何可能的猜想都有道理.发言后排同学可能要答案(1)在公路上,汽车鸣笛要很长时间才能听见,易发生交通事故(2)在野外,发现紧迫状况进行呼救,声音不易被人察觉(3)敲鼓后,要很长时间才听得见.如图 4.2-4.图3.人耳的结构4.2-5 所示 .人耳是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前庭、耳蜗及听觉神经构成,如图图人耳结构4.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鼓膜振动经过前庭及其余组外界传来的声波惹起鼓膜振动,这就像鼓槌敲鼓使鼓皮振动同样织传到听觉神经,听觉神经信号传给大脑产生听觉.其过程以下:【例 3】试依据人耳的结构,简述人的听觉丧失的主要原由有哪些?思路与技巧人耳由鼓膜、前庭及耳蜗构成,声音以声波形式经过鼓膜传到听觉神经,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阻碍都会丧失听觉.答案( 1)鼓膜破坏或破碎、穿孔致使失聪(就像击一面破鼓同样)(2)脑部损害致使前庭及其组织间失掉连结,声波不可以传到耳蜗(3)身体老化而失聪,跟着人年纪的增大,人耳蜗入耳觉细胞察觉信号的功能变差.5.骨传导声音经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惹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骨传导.音乐家贝多芬暮年失聪后还可以持续谱写出伟大的作品来,就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弦上,当他弹出一个音阶时,声音经过木棍、牙齿和颅骨直接传到他的内耳(耳蜗) .【例 4】让老师用录音机录一小段自己的发言或歌声,而后再播放出来,如图 4.2-6 所示 .你听起来像不像自己的声音,为何?同学们听起来像不像你的声音?图思路与技巧当我们唱歌或说话的时候,我们是从两个门路听到自己的声音:一个门路是声音经过空气传到耳膜,惹起听觉的;而另一个门路,则是声音直接从口腔内由头骨传到内耳,惹起听觉的.但是,当他人听到我们说话声或歌声时,就只有从空气中传去的声音,而听不到重新骨传到内耳的声音.我们听到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就像听到他人的声音,缺乏了头骨传声的那部分.因此,乍听之下,便会感觉不像自己的声音.而他人录音机收录的声音却很传神.答案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 .这是因为自己听自己发言时,声音一方面从空气传到耳朵,另一方面经过头骨传到内耳,而录音机放出来自己的声音,不过放的从空气中传过去的那一部分,这和直接听自己发言声流传门路是同样.因此同学听起来像自己的声音.6.立体声(双耳效应)人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向,进而对四周的声音世界有了立体的感觉.说明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一样,因此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辰、强弱及步伐不一样,进而鉴别声源地点的现象 .如图 4.2-7 所示,若声源在人耳的左侧,一方面,左耳距声源近先听到,右耳距声源远,后听到,声音抵达左右耳时间的不一样,便形成了方向感,另一方面,因为人头部对声音的遮蔽作用,左耳听到的声音比右耳强一些.总之,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辰、强弱及其余特点都不一样,这就是双耳效应.图声源抵达左、右耳的差异7.回声.如图 4.2-8.声波在流传过程中碰到阻碍物会反射回来的现象图说明( 1)声波在流传中碰到阻碍物会发生以下状况:一部分声波在阻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有可能进入阻碍物,被该物体汲取甚至穿过阻碍物,我们能隔墙听到相邻房间中的声音就是这类状况;(2)不一样的阻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汲取能力不一样,往常,坚硬圆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柔软多孔的表面汲取声波的能力强;( 3)当两个声音传到动听时间大于0.1s 时,人耳就能分辨这两个声音.若小于0.1s 则原声力强(如图 4.2-9 所示) .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图【例 5】 一列火车以 38m / s 的速度行进,在距某一地道口 600m 处鸣笛,问当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头距地道口多远?思路与技巧解此题时要考虑:火车行进方向有驶向地道口和驶离地道口两种状况,如图10.图火车由 A → B 所用时间 t 1 与声波由 A → O → B 所用时间 t 2 相等(都为 t ) .而后由距离关系可列 方程求解 .答案 当火车驶向地道时如图甲设经t 后听到回声 S AOB =v 声 t 火车经过距离 S AB = v 车 t声波经过的距离 S AB +S AO = 2s v 车 t+v 声 t = 2s解得 t=2S=2 600v 声v 车 340 38火车经过距离S = v 火 t=38 ×=火车头离山洞 S BO =( 600-121.6 ) m =当火车驶离地道时,如图乙,设经 t 秒听到回声 S AB +S AOB = 2( S+S AB ) v 车 t+v 声 t = 2( S + v 车 t )∴ t=2S × 2600 =4s.v 车 v 声 340 38S =v t = 340× 4m=1360mAB声火车头离山洞S OB = S AB +S = 1960m.研究体验 研究问题如何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研究器械 卷尺、小铜锣、小槌、秒表、温度计 进行实验和采集凭证①在室外选择一块空地(如体育场)上量出一段约 150 ~ 300 m 的直线距离;②如图 4.2-11 所示,你站在直线的一端,让你的同学携带小铜锣站在直线的另一端;③让你的同学敲击小铜锣,当你看见他敲击小铜锣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你听到铜锣声时立 即停止计时;④重复以上步骤几次;⑤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以下表格中:声音流传的次声音流传声音流传的速声音在空气中流传速度距离 /m 序的时间 /s 度/m · s-1 的均匀值 /m · s-1123图研究评析丈量时按下秒表时辰对结果影响较大,注意眼疾手快,眼、耳、手并用.直线距离不可以,这样声音流传时间短,记录时间偏差大.【例 6】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丈量车速的表示图,面对迎面驶来的汽车,测速仪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随后接收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依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运动速度.图 4.2-12 乙中 p1、 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是 p1、 p2 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 p2之间的时间间隔t=,超声波在空气中流传的速度是v= 340m/ 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依据图乙剖析:(1)从测速仪发出第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到接收到这个脉冲信号的反射信号共经过多长时间?(2)汽车在接收到p1、 p2两个信号的反射信号的时间内行进的距离是多少?(3)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图思路与技巧(1)由题设条件 tp1p2 = 1s,此间共 30 格,每小格表示1s;30( 2)由图乙和t p n= 12×1= 9×1,t p > t p n ,说明汽车是由右,t p n n1 1 302 2 30 1 1 2 21(t p n向左运动,即由 A → B 运动,如图丙则声波在AB 间流传所用时间为 t AB = - t p n )2 1 1 2 2 AB =340 × 0.05=17m. 如图所示图( 3)如图 4.2-14 ,发出 p 1 信号后在 A 与汽车相遇,对应时辰为第一次相遇时辰A ,发出 p 2 信号后在 B 处与汽车相遇,对应时辰为第二次相遇时辰B ,明显t=28 ×1,故汽车速度为s17m30=v=t图答案 ( l )( 2) 17m ( 3)聊天室话题:三音石上为何能听到三次回声?胖胖:我去过天坛公园,在回音壁的圆心处有一铺在地上的石块,站在它上边拍手或喊一声,能够听到三次回声,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天坛回音壁高 6m ,直径 65m.当人站在回音壁中心(三音石处)拍手时,声波同时抵达 圆形墙面又同时垂直反射汇聚到圆心处 .第一次回声:声音从中心 O 抵达墙面 A 第一次反射到中心处,声音经过行程为两个半径(OA+AO )即射向墙面又反射到圆心:2R 65m=0.2s.t OAO ==340m / sv第二次回声:声波抵达 O 经墙面 B 第二次被墙面反射,抵达圆心O ,从听到第一次回声到听到第二次回声所用时间t OBO =2R=,同理听到第三次回声:从听到第二次到听到第三次所用时间为 t OAO =0.2 s.v胖胖:都是,是以什么为记时起点?老师:是以听到回声为记时起点.即在三青石击掌后,过 0.2s 听到第一次回声;再过 0.2s 听到 第二次回声;再过 听到第三次回声 .图 4.2-15 三音石的回声现象乐乐:若站在天坛回音壁第一块石板和第二块石板上能听到三次回音吗? 老师:听不到,只听到一次回声和二次回声.快乐套餐1.古代士兵为了实时发现仇敌的骑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地面发声较轻B.马蹄声不可以沿地面流传C.马蹄声不可以沿空气流传D.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2.如图 4.2-16 所示,将一只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图A. 听到的声音愈来愈响B.听到的声音愈来愈轻C.听到的声音保持不变D.电铃渐渐停止振动3.(四川省中考题)垂钓时不可以高声吵闹,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流传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流传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4.(南京市中考题)下表列出了同样条件下不一样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此中流传的速度,依据上表供给的信息,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 2 )2700 7900 11300 声音流传的330 316 5100 5000 1300 速度 (m/s)A.声音流传的速度跟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流传的速度跟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流传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流传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流传的速度跟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5.依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取什么信息?起码写三条.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 s-1)你获取的信息:(1);(2);(3).6.看图 4.2-5 回答: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惹起振动,这类振动经过及其余组织刺激,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7.有名音乐家贝多芬,暮年失聪,他便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盖板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经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如图 4.2-17 请你回答:(1)暮年的贝多芬对钢琴的弹奏真的能听到吗?(2)贝多芬是如何“听”到钢琴声的?图图8.(湖北省宜昌市)如图 4.2-18 所示,在做真空能否传声的实验中,跟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固然听到的铃声渐渐变小,但一直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剖析原由可能是:.9.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未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喜悦地笑了.你感觉这段描绘切合科学道理吗?10.假如你在看见闪电后 15 秒才听到第一声惊雷,如图 4.2-19 估量发生闪电的云层离你有多远?有时在第一声惊雷以后,又能听到一阵隆隆的雷声,这隆隆的雷声是怎么产生的?图11.两艘潜水艇相距L ,以同样速度v 沿向来线航行,后艇的水声定位器发出一声音信号抵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海水中的流传速度为v0,求后艇从发出声音信号至收到回声信号的时间.1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正前面峭壁的 0.45 km 处鸣喇叭,经过,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13.健康敏捷的双耳,是我们与他人互相交流的必备条件,也是我们感知美好音乐的根本保障,我们应当如何保护好双耳?请写出三条以上的举措.14.从你四周的聋哑人那边,学会三种以上哑语手势,如你好、对不起、感谢、我能帮助你吗、再会等,并试着在学习上对他们供给一些帮助.15.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邻近,听音叉的声音.请同学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如图 4.2-20 ,看看可否听到音叉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有何差异?图用牙齿听声16.如图 4.2-21 所示,百米赛跑时,若是终点的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正确吗?为何?计时员应当如何做才能减少偏差?图17.随意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寂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而后,你拿两枚硬币敲响起来,你所站的地点要老是在他的正前面或许正后方.如图 4.2-22 ,此刻请他说出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回答会令你惊讶.比如,声音本发生在房间的这一角,他却会指着完整相反的一角!图声音终究从哪个方素来请你和同学议论这类现象,想一想此中的原由是什么.18.利用下边的数据画一张图,以便说明声音经过空气的速度是如何跟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水平轴表示空气温度,垂直轴表示声音速度.空气温度 /℃声音速度 /m · s-1-20 318-10 3240 33010 33620 34230 34819.木头也能传达声音吗?请设计实考证明.20.小明在家入耳音响时,突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颠簸并以此把声音流传到远处 .“我怎么看不见?这类说法究竟对不对呢?”他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碟子、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用它们做了一个实考证明课本上的说法是正确的 .若是你是小明,请写出你的实验过程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1.某学生科技小组想测定铸铁管中的声速,请你帮他们拟订一个实验计划(包含需要测定的物理量、需要的实验器械、简要的实验步骤及计算式).22.小丽从课外读物中知道:编幅是依据反射声波的方向和时间来确立目标的地点和距离的 .这时她想:这说明声音在反射过程中必定按照什么规律,这规律是什么呢?她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穿衣镜前放个桌子,找两个较长的纸筒和一架小半导收音机(一块机械腕表也能够) .先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条跟镜面相垂直的直线,这条直线叫镜面的法线.在法线的一侧平放一个纸筒,送音纸筒的筒口前放上那架收音机,让它的喇叭正对着送音纸筒;翻开收音机,让它发出最小的声音;慢慢改变听音纸筒和法线的夹角,当转到图 4.2-23 中所绘地点时,听到的声音最响.请回答:图(1)在这个实验里,若是我们把送音纸筒中轴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听音纸筒中轴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依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2)你以为此结论有什么用途?请举例说明;(3)小丽的研究过程经历了如何的思想程序?23.将一发声的袖珍收音机在鱼缸水面上对着鱼缸,如图 4.2-24 ,猜猜看,鱼的游动有什么变化 . 这说明什么?图参照答案[研究体验 ] 太近[快乐套餐 ]5.( 1)声音流传速度跟介质温度相关( 2)声音在固体中流传速度大于液体中流传速度(3)铁棒中流传速度最大,为5200m· s-16.鼓膜;前庭;听觉神经7.( 1)听不到( 2)声音经过木棍→牙齿→颅骨→内耳8.空气没有抽净(或铃声经过固体传出);玻璃罩密封不好;听不见;听到铃声;声音靠介质(空气)流传9.不切合 .因为太空是真空,天狼号爆炸发出的声音根本没法传到神鹰号上10.云层有340m/s× 15s= 5100m 远,后一阵隆隆的雷声是因为空气摩擦振动而产生的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L11.以潜水艇为参照物,声信号从后艇抵达前艇所用时间t 2= ;两艇距离不变声信号以前v 0 v艇抵达后艇所用:L L L 2v 0 Lt 1=;∴ t=t 1+t 2 =+=2v 2v 0 vv 0v v 0 v v 012.如图答 -3 所示,汽车在 A 处鸣喇叭,从 A 到 B 所用时间 t AB 与喇叭声从A 抵达峭壁再返回到 B 地方用时间相等 .t AOB =t AB =t.图答 -3于是有: v 车 · t+v 声 · t=2s AO .解得 v 车 =2s AO-v 声 =20m · s -1t13. 不要将耳朵长久处于声响很大的环境中;不要常常使用各样耳机;不要常常掏耳朵,保持耳道洁净;游泳时不要将水灌动听道内14.略15.能听到音叉声;听到音叉声比耳朵不堵要轻一些 16.不正确 .声音从鸣枪处传到终点记时员所用时间t =100s =0.29s,这个时间未记,应以看到340白烟时辰为记时起点计时.17.人耳是依据双耳效应确立物体地点的 18.如图答 -4 19.如图答 -520.提示:可将适当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而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碟中的洗衣粉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而后将它放在取下保护罩的音响前,察看薄膜跟着声音的流传而变化21.第一种实验计划 .需要丈量的物理量:铸铁管的长度 s 和声音流传的时间t.需要的器械:一根足够长的铸铁管、卷尺、秒表 . 实验步骤:( 1)用卷尺测出铸铁管的长度s ;( 2)在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铸铁管的另一端用秒表记录从铸铁管传来的声音所用的时间t.铸铁管中声速的表达式:v =s/t.第二种实验计划:需要丈量的物理量:铸铁管的长度s ;声音从铸铁管和空气中流传的时间差t.需要的器械:一根足够长的铸铁管、卷尺、秒表 .实验步骤:( 1)用卷尺测出铸铁管的长度 s ;( 2)在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铸铁管的另 一端用秒表记录从铸铁管传来的声音和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的时间差 t.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铸铁管中声速的表达式v=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sstv空22.(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天坛回音壁( 3)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采集凭证→剖析论证23.鱼游开了,这说明液体能够传声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准备】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烧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分钟)媒体播放优美的歌声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0分钟)体验1.说话时,把手放在咽喉部,你能感觉到什么?①我感觉到喉部在。

②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

声带亲身体验振动实验2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实验3:用纸片撒在鼓面上,用小锤敲击鼓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纸片的情况。

声是怎样产生的?小实验用小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再用手握住音叉,又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实验2:敲击一下音叉,听到_______,发现音叉________。

用手扶住音叉,音叉停止振动,还能听见声音吗?_______声音在振动不能得出结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拓展知识背景(北师大版初二上)感受器
感受器是具有感受神经末梢〔即传入神经末梢〕的专门装置.即能同意体内外各种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刺激,并将不同形式的刺激转化为一定神经冲动的专门结构.依照感受器分布的部位和刺激的来源,可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三类.外感受器位于躯体表面,感受光、声、触、嗅、味等刺激,如高等动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高度分化的感受器官和皮肤内的痛、温、触、压感受器.内感受器位于躯体内部,要紧存在于血管壁和脏器内,感受来自内脏和血管的刺激.本体感受器是分布在骨骼肌、关节肌键的感受器,同意来自这些部位的刺激,如肌肉或腱的弛张、关节的运动,以及所引起的体位感受等.依照感受器所同意刺激的性质,又可分为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和光感受器.感受器神经末梢的形状结构有两种,一种是游离神经末梢;另一种是被囊神经末梢.分布到骨骼肌的神经末梢形成专门的结构,称为肌梭.每种感受器均有它的适宜刺激.一定强度的刺激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引起神经纤维发生动作电位而传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