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之我1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摘要:小学语义教材中设置了较多的古诗篇目,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小了解古诗这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古诗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教好古诗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本文仅就小学古诗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情境意境诗眼语言之美古诗是我国文学体裁中最美的,古诗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
如何把这种美落实是现在的语文教师在一直探索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引进音乐、美术,让学生听音乐、唱诗、画画、表演,看动画,甚至跳舞,整节课热闹非凡,但听过之后总让人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通过这些好看的形式来表现古诗的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诗的意境美,但如果只是停留在为了让课堂好看的浅层次上,不但不能对教学起辅助作用,还会给学生造成误解,认为古诗就应该是这样去学习的。
其实,语文有她自己丰富的学科特点和魅力,古诗更有她无尽的内涵和高远的意境,只有达到进入诗歌意境的较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才能达到我们教学古诗这一体裁所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这种境界呢?下面就古诗教学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简介写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明白写作时的情境好多的古诗是因情而发,那就需要读者明白写作时大概的历史背景。
古诗“寄意、抒情”,我们可通过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言犹己出。
如教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的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诗的内涵。
但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内容摘要] 古诗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史上地位突出,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摹本。
在小学的教学中,古诗教学内容很多。
以下是我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小学古诗文教学[正文]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诗歌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
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我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下面,我就小学的古诗文教学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故事激起学生兴趣不管做事还是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上的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努力勤奋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是源源不断的助推剂,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内驱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运用故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比较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诗文故事体验在古诗文中采用听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它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入情入境。
在教学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时可讲故事: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这样教学学生会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与传统的释题,释词,释句模式比起来,效果可想而知。
(二)故事视觉欣赏既然是看,就需要借助多媒体。
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1)故事引入法
将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或者作者的经历,以简单生动的方式讲给孩子们听,引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教《静夜思》时,可以讲述李白在外漂泊时思念家乡的心情。
2)图像辅助法
利用图片、动画或者小视频来展示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
比如教《咏鹅》时,展示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图片,帮助孩子直观感受。
3)朗诵吟唱法
带领孩子们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诗词,甚至可以配上简单的旋律吟唱,增强记忆和趣味性。
4)动作表演法
对于一些描述动作或场景的诗句,让孩子们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
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可以让孩子们模仿鹅的动作和姿态。
5)游戏竞赛法
通过诗词接龙、诗词填空等小游戏,或者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6)联系生活法
引导孩子们将诗词中的情境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比如《悯农》,可以在吃饭时提醒孩子珍惜粮食。
7)重复记忆法
经常复习已经学过的古诗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8)亲子共读法
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诵读古诗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9)趣味讲解法
用通俗易懂、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解古诗词的意思,避免过于深奥的解释。
10)实地体验法
如果条件允许,带孩子们去诗词中提到的类似场景中感受,如春天去公园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古诗》教案
《古诗》教案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古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能够正确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3.能够理解古诗的内涵,把握古诗的主题和情感;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诗的定义和分类;2.古诗的韵律和格律;3.古诗的主题和表现手法;4.课文欣赏和诗歌朗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2.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写一首古诗。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3.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4.示范讲解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名家名句和古诗名篇,引导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并了解古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讲解部分: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古诗的基本知识和韵律格律,让学生掌握古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韵律,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4.创作环节:指导学生选择主题,借鉴古诗的写作技巧,进行古诗创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课堂评估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力、口语和表达能力;2.评定学生的古诗创作水平,包括选题、表达和韵律等方面;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七、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表演才华;2.邀请专业人士或作家进行古诗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的影响和魅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古诗节奏和押韵不够敏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古诗词教学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登鹳雀楼》时,我通过展示鹳雀楼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让学生对这首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我还邀请学生模仿诗人杜甫登楼远眺的场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注重朗读,感悟意境古诗词教学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意境。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读、反复读,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例如,在讲解《春晓》时,我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春天清晨的美景,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3.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古诗词中的许多词语和典故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生僻,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例如,在讲解《出塞》时,我详细解释了诗中的“塞”、“胡骑”、“月黑雁飞高”等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
4. 品味语言,领悟技巧古诗词的语言优美,技巧独特。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悟诗人的写作技巧。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时,我让学生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及诗人如何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表达情感。
5. 课外拓展,丰富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诗词,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课外拓展。
例如,在讲解《登高》时,我让学生查阅杜甫的生平事迹,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在讲解《江南春》时,我让学生欣赏其他诗人的江南题材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1. 教学方法需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表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都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古诗词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初探摘要: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如何实施古诗教学是我们迫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
作为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更是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
而且,经典诗歌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结合古诗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但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时间长了,学生们就会觉得学生古诗枯燥无味。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古诗教学中敢于创新,利用三个结合,来不断拓宽古诗的教学内容。
1、诗书结合为了使学生既会背诵古诗,又会默写古诗,还能以古诗为范本,进行写字练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很多古代的书法家都是以古诗为内容练字的,你们想不想成为书法家?课后我把所教古诗用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的字体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们认真练字,并在写字课上进行书法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这样,学生既会背默古诗,还提高了写字水平。
2、诗画结合画画可以说是小学生们的最爱,在语文课上如果让学生把画笔拿出来,肯定会引起很大的欢呼声。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大都意境优美,诗情里面都能读出很多画意。
为此,我在教学完古诗内容后,除了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卷,然后根据自己的想像,把古诗的意境画在图画本上,并在图画上留出足够的位置,把诗句题写在图画上,这样一篇古诗在学生们的画笔中就变成了一幅图画,并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诗文结合到了高年级后,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想象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果能把一首古诗变成一篇文章,更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拓宽古诗的教学内容,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把古诗的写作背景、当时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作者当时的心情都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设想自己就是古诗的作者本人,把言简意赅的诗句扩展开来,加上当时的历史环境,想象当时的自然环境,把古诗的译文变成一篇小散文。
初中语文课前古诗词积累之我1改
初中语文课前古诗词积累之我见高城初中吴乃秀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唱千年不衰,成为国中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们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只有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了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吸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著名国学大师、国画大师范增就是一位背诵古诗文十分了得的人物,有幸听过他讲座的都感叹:这人太有文化了,说几句话就有名言名句,听他讲话就像欣赏一门艺术。
有一次范曾的夫人告诉友人说,范曾每天五点钟起床,诵读古诗文两小时,年届七十依然如此。
坊间传闻,范曾能背诵古诗文五千篇。
有一次学生就此提问,他对门生说:五千篇的说法太夸张了,一千篇的确不在话下。
由此可见,如果从小学时期就开始培养学生们天天背诵,一路坚持下来,那么当他们成年后,一千篇也可不在话下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
但“一口却吃不成胖子”,古诗词的积累不是一夜春雨、杏花满树的快捷,它需一点一滴的积累沉淀,积小流才能成江河,到达一定程度时,进行“质”的飞跃。
当然,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彩的部分,而作为语文老师,还有诸多的语文教学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因此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个条件去大量的积累。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得靠语文老师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了,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问题时提出“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养成随时读书的习惯,这就要每天阅读,持之以恒,时间少一点儿倒不妨事……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
古诗词教学:提升语文素养与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 (1)
古诗词教学:提升语文素养与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文字精练、含蓄,用词讲究、富有韵律。
通过吟诵、朗读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2.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古诗词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通过了解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古诗词往往富有哲理和思想内涵,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的思想主题、意境和情感,鼓励他们思考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古诗词的语言表达精练、优美,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学习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同时,通过模仿和创作古诗词,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生观、价值观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感悟能力、文化视野、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美妙之处,以及拓展文化背景和思考主题等方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古诗教学之我见
画中悟诗,画中作诗姓名:单兰壮单位:赣榆县墩尚中心小学【内容提要】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总是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认为古诗教学也不例外。
古诗的内容时空跨度大,它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也相去甚远;再加上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古诗教学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
【关键词】古诗教学创设情境诗画结合诗是艺术的皇后,把作者的生动体验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交流是诗的目的,也是诗味之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使人的情感。
”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感悟诗歌意境提出一种导向,为其接受机制创设一种有利激发兴趣的情景氛围,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让学生与作者发生感情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交流,乃至补充、丰富和发展诗人所未尽之意象。
对此,我结合《望洞庭》的课堂教学,浅谈一下自己在古诗教学中的一些看法:一、创设情境,反复吟咏。
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
诗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诗中典型的画面,炽热的激情进行描绘和渲染,再现诗歌中的形象,体味它的情感,理解蕴藏在它优美动人艺术画面中的深广的思想意义,感受诗篇深厚的艺术力量,创设情境、反复吟咏也许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了。
1、创设情境,进入古诗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为出发点,把诗中描绘的形象与学生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朗读感受到古诗所要体现的意境,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课堂刚一开始,我便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洞庭湖中。
如,利用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接着引出古诗,为学生朗读创造一种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进入作者心中。
2、反复吟咏,品味古诗俗话说“读书百遍”可以“其义自见”,古诗教学更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
如《望洞庭》这首古诗,不少教师喜欢从分析古诗入手,让学生借助这种方式来学习古诗。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5篇)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很高兴这次有幸参加了万载县第一批经典诵读培训班,接到培训通知时只知道关于国学的,想这是我感兴趣的科目,也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课题,所以对于这次培训我满怀期待。
当我报到后拿到课程安排表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课程中有“国学吟诵示范课《国学吟诵课堂》及讲座”、“诵读案例及现场指导”、“现代诵读示范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及讲座”、“诵读技巧与现场示范”、“中小学古诗文诵读与解析”、“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这些专题讲座,我将用虔诚的心态,迎接这美好的培训。
两天的培训,几位专家专业性非常强,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使我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也切实体会到使命感和责任感。
虽然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内容是充实的,有意义的。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后的收获:一、经典诵读的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自华东交大附属学校的何敏老师首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吟诵示范课《国学吟诵课堂》,课后并深刻地阐述了经典诵读的意义。
原国家教育部长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诗经楚辞、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
这些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集中了古代圣贤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可以养其心性,学会修身、合作,成为一生智慧、品格的源头活水;可以从小立人,长大立国,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
外国人把我们的经典视为珍宝,日本、韩国把孔孟的儒家文化当成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我们有什么理由摒弃我们的经典?因此,诵读经典是传承文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
让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更重要的使命。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作者:姜晓军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解诗题,说背景,正字音,懂节奏,解字词,明句意,抓诗眼,顾诗情,达到脑海中出现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经过感情朗读,最后熟读成诵。
还可以在拓展方面用表演古诗、诵读古诗、改写古诗等方法去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关键词:古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042-01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须接触学习的古诗近100首(包括新课标中的推荐篇目在内)。
古诗,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有口无心的背诵上,而是能够不而程度葩瘁套意境情趣哲理,受到美的熏陶呢?1.解诗题,说背景1.1解诗题。
要学一首古诗,首先要通过解诗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知道这首诗要写什么,如《春晚》中的诗题"春晚"是写春天的早晨;《山行》中的诗题"山行"是诗人描绘在山上行走时看到的壮美秋色。
1.2说背景。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要想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处境、环境、心态等。
如《江雪》中,"老翁"为什么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时节独自在寒江之上垂钓呢?学生在理解时坡度很大,但只要了解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当时他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诗词教学设计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词教学设计1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二、初读古诗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
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
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
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了解古诗内容,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连”、“戏”、“娇”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义。
浅谈古诗教学之“三到”
小学教学参考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往往只注重介绍讲解,逐句解释。
学生领会不到美的意境,得不到语文能力的训练。
我认为古诗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把诗读到心里去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讲究平仄押韵。
反复朗读是学习古诗的最好方法,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这就要求教师抓住朗读环节,传授朗读技巧,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把诗读到心里去。
1.借助拼音,读准读顺。
《新课标》指出:朗读教学强调“正确、流利、有感情”。
因此,在初读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进行自主朗读,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对于学生的初读,要有所检查,有所指导。
2.抓住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
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
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
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
3.把握节奏,读出韵律。
古诗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
①节奏。
通过范读或听录音,引导学生找出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
如《望洞庭》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重音。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
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
如本诗应把“两、镜、一”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1.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呀,就像是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
你想啊,当我们学习李白的,老师把教室稍微布置一下,铺上一块蓝布当作夜晚的天空,再放个小枕头在课桌上。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李白,远在他乡。
我就听到有同学小声说:“哎呀,这时候要是有个月亮就好了。
”老师马上拿出一个黄色的纸月亮贴在墙上。
你看,这样一来,那种思乡之情是不是就像水一样在教室里流淌起来了呢?这就是情境教学的魔力。
2.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那可是能让古诗词活起来的法宝。
比如说学杜甫的,我们几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扮演杜甫,其他同学当那些调皮的南村群童。
“杜甫”站在那破旧的“茅屋”前(用椅子搭的简易茅屋),声泪俱下地喊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我们这群“南村群童”呢,抱着“茅草”(一些干草)嘻嘻哈哈地跑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仿佛能摸到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心,这可比干巴巴地读诗有趣多了,难道不是吗?3.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人世界的秘密大门。
拿王维的来说吧。
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小花园,那有一小片沙地,就当成是大漠。
找一个同学骑上自行车,绕着沙地慢慢骑,就像王维出使塞上的样子。
旁边的同学拿着绿色的树枝挥舞,假装是大漠中的孤烟。
这时候,我不禁感叹:“哇塞,原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画面这么壮观啊!”这种教学方式,真的能让我们深深陷进古诗词的意境里,多酷啊。
4.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就如同给古诗词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表演服。
像学的时候,我们班女生可积极了。
有个女生穿上古装,扮作木兰。
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始表演,她一会儿坐在织布机前(当然是假的织布机啦,用椅子和一些线模拟的),一会儿又提剑出征。
男生们就在旁边喊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大家嘻嘻哈哈的同时,也把木兰的勇敢和智慧刻在了心里。
你能想象那种课堂氛围有多热闹吗?5.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简直是一场和古人的对话盛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咏史怀古诗教学之我见
教学篇•经验交流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体,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我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纵横数万里锦绣河山,浩浩无穷数风流才俊。
自古而今,那些心怀万民,志在天下的俊杰,终走不出圣君贤相的悲剧命运。
于是,路遇穷途的诗人们流留连于名山大川之间,神往于古圣先贤之中,感慨世事沧海桑田之巨变,慨叹命运浮浮沉沉之无常。
往往借古事之繁华,古人之风神,叙写命途之困顿,抒发难酬之壮志,以浇胸中之块垒。
因此,源于心灵深处的咏史怀古诗,是古代诗人们最深情的歌唱,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一、寻本探源,有的放矢作为比体诗的一种,咏史怀古诗是古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然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明其本源,有的放矢,定有事半功倍之效。
苏轼的《赤壁怀古》应是咏史怀古诗的经典之作。
苏词中集写景、咏史、抒情于一体,有实写,也有虚写,有赞歌,也有悲鸣;现实历史纵横交错,豪放消沉旷达并陈。
于纷繁芜杂中理清头绪,进而品味鉴赏诗歌,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于困惑迷茫时,牢牢把握住“诗抒情言志”之特质,当困顿全无。
苏子笔下“江山如画”之壮美,当是被贬黄州后借以排遣愁情之凭借,可以明见,“愁情”应是作者纵情山水以消解忧愁的缘起。
苏词中,笔意纵横开阖,状眼前之壮景,大江浩渺以见空间之阔大,也是时光之浩远的暗喻。
视角转换,由全景转向特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听觉视觉结合,极尽铺陈之能事,见此景胸中顿生万丈豪情,足见其豪放之特征。
想来苏子于此时纵情山水之目的达成,萎顿之气尽扫,也就有了“江山如画”的由衷赞叹。
然兴尽悲来,眼前赤壁之壮景,又很自然地让作者穿越时空,联想到赤壁鏖兵中“雄姿英发”的周郎。
情绪急转而下,春风得意的周郎映衬了失意穷苦的苏轼,时也,命也?于是,诗情中见消沉、悲愁,自有“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悲叹。
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注意词末的核心词汇“一樽还酹江月”。
要联系到苏轼《赤壁赋》中关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的论述,于其中,可以明晰地感受到苏轼面对苦难的超脱与潇洒。
02 教学设计_古诗词诵读1——燕歌行并序
《燕歌行(并序)》【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二、知人论世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渤海。
去世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旧唐书·高适传》中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二卷也说:“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后人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三、解题。
“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
“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诗”。
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也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比较长。
“燕歌行”,乐府旧题,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如是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可见古代诗歌中“歌、行、歌行”各有所指。
歌者如《长恨歌》,行者如《琵琶行》,歌行者如《燕歌行》。
亦可见,《燕歌行》体裁既有“歌”的放情长言,又有“行”的疏而不滞。
四、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该诗共28句,每四句一韵,共换七韵,且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具有音调之美。
一年级古诗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教师,我有幸承担了古诗教学的任务。
在一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古诗的魅力和教学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一年级古诗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是关键一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在古诗教学中,我首先注重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1.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美。
例如,在教学《咏鹅》这首诗时,我让学生模仿鹅的叫声,感受古诗中的意境。
2.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的美。
在教学《静夜思》这首诗时,我播放了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古诗的美。
3. 开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古诗。
例如,在教学《春晓》这首诗时,我让学生扮演诗人,模仿诗中的意境,体验古诗的魅力。
二、注重朗读,培养语感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手段。
在一年级古诗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1.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在古诗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尤其是古诗中的生僻字。
2. 重视朗读节奏。
在朗读古诗时,我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古诗的情感。
三、深入浅出,讲解古诗内容一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讲解古诗内容时,我注重深入浅出,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1. 简化古诗内容。
在讲解古诗时,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古诗内容简化,让学生容易理解。
2. 结合生活实际。
在讲解古诗时,我将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义。
3. 举例说明。
在讲解古诗时,我运用举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注重拓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古诗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
在一年级古诗教学中,我注重以下方面的拓展: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小班古诗教案第一课
小班古诗教案第一课教案主题:小班古诗教案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通过诗歌朗读和动手创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2.古代诗歌的分类和流派;3.古代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诗歌欣赏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古诗歌朗读的音频,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与学生共同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2.知识讲解:(1)古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古代诗歌的定义,如形式上的押韵、节奏感以及内容上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等特点。
(2)古代诗歌的分类和流派:简要介绍古代诗歌的分类,如五言诗、七言诗等,并利用图片展示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
3.诗歌欣赏与分析:(1)老师朗读一首简短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和想象。
(2)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如字词的美感、意境的描绘等。
(3)利用投影仪或绘画,展示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4.创作诗歌:(1)向学生介绍古代诗歌的创作方式和要求,如词句的组织、押韵的运用等。
(2)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时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首自己的古代诗歌。
(3)学生完成创作后,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5.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经历,总结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并鼓励学生继续对诗歌感兴趣,多加欣赏和创作。
五、教学资源:1.古诗歌朗读音频;2.古代诗歌的图片集;3.投影仪或绘画材料。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参与度;2.作品评价,包括欣赏性和创作表现。
七、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欣赏古代诗歌,并尝试创作更多的诗歌作品;2.推荐相关的古代诗歌读物和诗歌朗读音频,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优秀的古代诗歌作品。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给大家带来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二、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三、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
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2活动目的:1、通过欣赏诵读《小池》《江南》,感受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欣赏两首诗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之我见
《题临安邸》教学有感
牛佛镇中心小学校朱云刚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一个难点。
一首古诗只有几十个字,而且又多了一层语言障碍、时代隔膜,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理解透诗中的意境确实很难。
怎样让古诗教学更有效?经历了本次“雨花杯”赛课,笔者对古诗教学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下面就《题临安邸》一诗教学谈一谈:
一、凭借“注释”,理解诗意。
《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提到,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在于考察学生能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怎样落实这一课标要求?
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根据课标精神,结合六年级学生对古诗文理解有一定基础的特点。
在课初就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然后,借助老师给的注释(因为事先不能和学生有任何接触,所以不便要求学生带工具书),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有不理解的,可以举手问老师。
”以此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习惯和能力。
从课堂效果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借助注释正确理解古诗大意”。
二、补充资料,引起共鸣。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古诗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字词的字面理解上,还应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古诗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想象到古诗的丰富画面。
但是,由于古诗的内容高度凝炼,情感含蓄深邃,加上年代久远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学生接触古诗文不多,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怎样进行突破?教学《题临安邸》一诗,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课前搜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背景资料(由于不能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所以由老师代为搜集,经过整合,然后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背景资料,感知古诗的写作背景,为感受古诗的深刻内涵奠定基础。
2.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交流背景资料,感受当时社会金兵横行,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悲惨现实,结合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所反映的场景,配以音乐的渲染和老师激情的介绍,让学生充分感受在金人占领区生活的宋朝人民,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的凄凉,和他们无日不在盼望南宋王朝收复失地,拯救百姓的迫切。
正在学生移情于北方百姓那无助的“悲凉”之时,随即引导学生质疑:“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
此时,再来品读《题临安邸》,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抓住“诗眼”,品读情感。
古典诗词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往往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凝于作品中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
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往往是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做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深刻体会诗词中蕴涵的情感内涵。
《题临安邸》这首诗中,一个“醉”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可谓精妙无比。
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紧密围绕“醉”,以“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南宋王朝统治者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自上而下、醉生梦死的淫靡生活场景;通过交流感受南宋朝廷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腐败无能、昏庸无耻;品读通过感受诗歌蕴涵的游然而生的悲愤之情和诗人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课堂上,学生想象丰富,感受深刻,诵读更是慷慨激昂。
一个“醉”字,让学生走进了诗歌的内涵,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四、反复吟诵,读中感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手段,依靠充分诵读,能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以至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
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充分发挥诵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1.初读古诗时,笔者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当学生读通、读顺了古诗,对古诗的理解也就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了。
这时的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又可为后面品位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奠基。
2.当学生充分感悟诗歌中蕴涵的丰富情感,触摸到诗歌的灵魂时,笔者用声情并茂的语言,配以背景音乐渲染,给学生营造一个如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感情反复诵读古诗。
五、适度拓展,积累诗文。
《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160篇,而课本里的古诗也就那么几十首。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进行适度的拓展。
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在课堂上拓展了同时代、同主题的古诗三首(分别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夏日绝句》),引导课后学生自主搜集南宋爱国诗多首,并熟读成诵。
适度的拓展,扩大了学生的古诗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总之,古诗文是一种芬芳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如何高效进行古诗文教学,还有很多待于我努力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