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_美国加州产业集群模式的借鉴_钱东平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对策——借鉴纽约、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对策—借鉴纽约、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罗芝婷 范毅男(江西财经大学)【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区域经济平衡方面,长三角各省市仍有欠缺,这将影响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章通过类比国际金融圈和长三角地区的不平衡现象,借鉴两大国际金融圈的经验,从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公共交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三个方面,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图分类号】F124;F127一、引言长三角规划范围包括三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和一个直辖市(上海市),覆盖35.8万平方公里,不同省市因资源禀赋不同,在产业结构、公共交通、劳动者素质、外商投资等方面的成就也各不相同,导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持续彰显。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阶段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长三角呈现新的区域发展形势寄予厚望。
本文通过借鉴两大老牌国际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在经济协同发展中的经验,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助力。
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位列世界六大经济圈,各自在政治、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有相对完善的发展。
在协同发展中,两大都市圈也遭遇过阻碍,各自对于如何突破困境都有深层次的理解。
本文总结了两者在区域内协调发展的方法论,希望能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两大国外都市圈案例分析(一)纽约都市圈1. 演变历程纽约都市圈包括美国的芝加哥、纽约、费城、华盛 顿、波士顿和底特律六大城市群,其发展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仅对三四阶段进行探讨。
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启示和借鉴
其 中美国 “ 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尤为突 出。近年 来,我 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蓬勃兴起 ,产业集群发展 战略成为促 进 沿海 经济 带开 发 的 重要 力 量 。 学 习和 借 鉴 美 国 “ 岸 ” 经 济 带产 业 集 群 的 发 展 经 验 ,对推 动我 国 沿海 经 济 带 产 业 集群 的未 来 双 发展具有重要现 实意义。
西 海岸 旧金 山港 和军 事 设 施 工 业 区 的斯 子 产 品 创 新 中 心 。 在 经 历 了 2 世 纪 8 0 0 年代 的低 潮 发 展 后 ,这 一地 区通 过不 断 的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在 2 世 纪 重 新 焕 发 1
生机 。
从2 0世纪 六七 十年代 崛起 的信 息 技术 产业集 群到 2 世 纪的生物 制药 产 1 业集群 ,美国 “ 双岸 ”经济带的成功发
K y wor s id s y c u tr ” o b e a ”e o o i sr ; o t l c n mi ti e d : u t l s ; d u l n n r e bk c n m c ti c s o o cs p p a e r
一
、
美国“ 双岸 ” 经济 带两大产 业集
e p re c f ’ u l n ” c n mi t p i eUS h in fc n a i g f r ed v lp n f ei d s yc u t r i a x e n eo ’ i Do b eBa k e o o csd t A a asg i a t nh s i me n n e eo me t u t l se Ch n . o t h ot n h r n i
省理工学院获得政府的巨额 资金 支持后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40年,江苏经济的发展成就不容忽视。
其中,产业结构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江苏省经历了从物质财富为主导到精神财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历史进程。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江苏产业结构的调整历史进行回顾。
第一,江苏制造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省曾是国内最大的轻工业和纺织品生产基地之一。
1980年代,江苏制造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大批外贸型企业落户江苏,如太仓、张家港等地的机械制造、纺织、玩具、家电、电子等行业的企业。
这使得江苏的出口额从70年代的3000万元迅速飙升到80年代的10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江苏省的制造业产值已经达到了3.5万亿元。
特别是发展快递行业,让江苏省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DHL等都在南京设立了分拨中心,这也是江苏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第二,江苏服务业的崛起中国服务业转型升级进入了加速阶段,这对江苏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近年来,江苏的服务业增长呈现加速态势,到2016年,江苏省服务业比重已达到47.5%。
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推动了江苏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江苏省服务业占比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等城市成为了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极。
第三,江苏发展现代农业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区中最富有战略性和竞争力资源的重要省份之一。
在农业方面,江苏充满了机遇。
自改革启动后,江苏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煤矿、钢铁等行业的大幅减产,到农产品产量的突破和质量的提升,江苏省农业的发展极好地体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江苏果蔬种植出现大规模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风光无限。
江苏利用地理占位优势迅速转变加工制造为农业综合开发。
反过来,发展现代农业又推动了现代农业机具制造、农产品包装加工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农业中的销售、物流、信息等全链条增值。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2009/02/09成果名称: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成果内容:编者按这是我省出国(境)培训多年来未见的好成果。
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同志利用在美国学习培训的5个多月时间,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结合本职工作深入考察研究,撰写了《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借鉴》的毕业论文,通过与我省的比较,找出了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了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和思路,很有见地,值得一读。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陕西省科技厅孙科产业集群借助地理的邻近、公共设施的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快速传播等途经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
美国三角科学园区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2009年1月美国三角科学园(The Research Triangle Park)将迎来她的五十周年华诞。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其核心价值是通过科技创新这一引擎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角科学园得到快速与持续的发展:从一片松林地到世界著名的研究科学园;从只有以烟草、纺织和家具等传统产业发展到集中了信息、通讯、制药和环保产业等现代新兴产业集群;从严重的人才流失到如今拥有4.2万多全时智力雇员和1万多合同智力雇员。
2008年8月6日至12月19日,我利用在美国杜克大学学习的机会,实地考察了三角科学园,并对其成长与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北卡的三角科学园(RTP )是美国最大的并公认为最好的科学园区。
它是政府催生形成的产业集群,其成功是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的结果。
三角科学园坐落于美国的东海岸,在纽约和亚特兰大之间的中间位置,也是北卡罗来纳州的心脏地区。
它刚起步时,位于加州的斯坦福科学园和沿波士顿28号公路高科技园区都已享有成功的声誉。
目前,RTP占地约7000公顷,在RTP内有170多个与R&D有关的公司或机构,包括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国家统计科学研究所等,42000全时雇员和大约10000合约雇员,这些雇员的年工资收入总额达到27亿美元,平均5.6万美元,比北卡州和全美平均工资高45%。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产 业 集 群概 述
产 业 集 群 指 在 特 定领 域 中 , 一群在地理上邻近 、 有 交 互 关
联 性 的 企 业和 机 构 , 以彼 此 的共 通 性 和 互 补 性 相 连 而 结 成 的 并
第一 , 提 升 区域 经 济 创新 能 力 。 就 产 业 集 群 内部 而 言 , 特 别 是位 于 中心 城 市 与 大 城 市 的高 技 术 产 业 集 群 , 在区域位置 卜 与 知识基础机构邻近 , 增 进 了科 学 知识 能 迅 速 传 播 , 使得集 群 内 的 企业 获 得 更 多 的 基 础 知 识 。 同 时 , 在 集 群 内部 的 企 业 不 仅 存 在 竞争 , 也有 相互 合 作 , 不仅 有 分 工 也 有 协 作 , 彼 此 之 间 形 成 一
企 业 的持 续 创 新 能 力 起 到 促进 作 用 。此 外 , 由于 产 业 集 群 内的 知 识不 断积 累 , 导致 该 产 业 集 群 获 得 大 量 的 创 新 经 验 和 技 术 信 息, 有 助 于 推 动 下一 轮 的创 新 。
业集群往往代表着 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 产 业 集 群 在 区域 经济 发 展 中的 优 势 和作 用 近年来 , 国家 实 施 区 域 发 展 总 体 战 略 , 坚 持 实 施 推 进 西 部 大开发 , 振 兴 东 北 地 区 等 老工 业 基 地 , 促进 中 部 地 区 崛起 , 鼓 励 东 部 地 区 率 先 发展 的 区域 发 展 总 体 战 略 , 形 成 合 理 的 区域 发 展 格 局 。西 部 大 开 发侧 重 重 大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和 生 态环 境 建 设 , 改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
证分析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通过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可以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因此,通过对江苏省地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探讨江苏省地区不同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分析、江苏省不同产业集群的构成和特点分析、江苏省不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等。
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综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深入了解江苏省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并寻求有效的政策建议。
三、预期结果与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
(1)江苏省不同产业集群的构成和特点分析。
(2)江苏省不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3)针对江苏省不同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深入探讨江苏省地区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2)为江苏省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3)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建议,提高企业间的合作和竞争力。
新时代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
0引言新一轮的产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产业协同创新不断突破地域和组织的界限,传统的创新模式被打破,创新流程和方式的新规则和新秩序正在建立。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深度结合,充满活力的平台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孕育成形。
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是促进江苏区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其在国内外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江苏区域产业创新的主方向是协同创新,各级政府和各产业部门越来越重视协同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文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分析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和影响要素以及产业协同的创新机制,为带动产业加速转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促进产业模式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有益参考。
1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文献综述(1)协同创新的内涵。
对于协同创新的内涵、协同创新的效果,HAKEN [1]指出要实现1+1>2的协同效果,产业内部之间应通过互动完成系统内部的有序状态。
GREER 等[2]提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是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组合能力。
在SERRANO [3]研究的基础上,谢婕[4]对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完善和深入研究,指出跨区域的整合和多主体是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协同创新由互动维度和整合维度构成。
DAVIS 等[5]提出协同创新是协同的相关理论在创新区域的应用和延伸,其核心模式和组织关系是绩效提升和相关知识的增值。
(2)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实证研究。
ROWLEY 等[6]研究网络结构和主体关联对不同产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不同联系度占主导地位的网络、产业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MEAGHER 等[7]对德国23个创新网络、600个网络成员进行实证调研。
CAPALDO [8]提出创新能力和网路强弱关联的新框架模型。
国内,邵云飞等[9]运用复杂网络仿真方法对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结构及企业不同的技术学习策略对技术学习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
周志刚等[10]研究企业创新网络中跨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
从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报告看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美 国知 识 产权 密 集 型产 业 对 于经 济 的 贡 献
就 业 。2 0 1 0年 ,知 识产 权 密 集 型产 业 一 共 提 供 了 2 7 l 0万 个 就业机会,占到 了美国经济 当中全部就业机会的 1 8 . 8 %。该定义 中的工作机会不仅包括领工资的工作 ,而且还 包括 自由职业者和 无酬家庭工作者 ( 注 .为家中事业每周工作 1 5小时以上 ,但无薪 酬) 。这种 劳 动 市场 分 析 经 常忽 略 自由职 业者 , 他 们 是版 权 密 集 型 产业当中工作人员的重要来源 ,而且也是商标 密集型产业的工作 人 员来 源 。 产业。 教 育程 度 。 在 充 满竞 争 的 劳 动市 场 里 ,工 资与 员工 的 生 产效 商 标 。 每 一 个注 册 商 标 都 可 以说 明此 商 品 或服 务 的 种 类 ,这 率紧密相关 , 教育程度通常用来衡量员工技能和预期生产效率。 因 些被 保 护 的标 记 被 用 于 商 业 当 中 。基 于 行 政上 的便 利 ,美 国专 利 此 ,可以预料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里 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高的教 商 标 局 将 商 品和 服 务 商 标 进 行 分 类 ,注 册 商标 申请 人 必 须根 据 分 育 程 度 。 数据 显 示 ,2 0 1 0年 ,知 识 产 权 密 集 型 产业 里年 龄 在 2 5 类提供各类别的单独描述并单独缴纳 申请和维持费用。这使得从 岁 及 以上 的 员工 当中 有 4 2 . 4 %的人 拥 有 学 士 或更 高 的学 历 ,而私 事商标注册数据的工作不同于从事专利数据的工作。 营的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这一比例是 3 4 . 2 %。版权密集型产 采用认定商标密集型产业的方法与分析专利时的方法类似但 业 的员工是 这三种密集 型产 业 当中拥 有高学历人数 最多的 ,有 有所不同。在专利分析中 ,每个专利仅计数一次 i在商标 的计算 6 1 . 2 %的 人取 得 了学 土及 更 高 的 学位 ,只 有 不 到 1 . 7 %的 人 没 有取 中,每个标志在 它所属的每个类别 中计数一次,由此商标可能不 得中学学历。专利密集型产业和商标密集型产业 中从业人员至少 止一次被计数。 由于不容易确定哪些商标的登记类别更为重要 , 使 拥 有学 士 学位 的人 所 占 的 比例基 本 相 同 , 分别 为 3 8 . 7 %和 3 8 . 8 %。 用 目前最可行的方式— —基于收费系统的实际情况。由于每个商 外贸。尽管从贸易统计数据 中看不 出进出 口当中有关知识产 标登记类别都规定 了缴纳给美国专利商标局 固定 申请费 ,商标登 权 的 内容 ,但是 美 国 的知 识 产权 密 集 型 产业 是 美 国贸 易 的 一 个主 记的类别越 多,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缴纳费用 的次数也越 多。运用 要部 分 。2 0 1 0年 ,知 识 产 权 密 集 型产 业 的商 品 出 口总 额 是 7 7 5 0 缴 费 次 数 的 方法 是 一 种 有效 的基 于 知识 产 权 密 度 的 措施 ,此 方 法 亿 美 元 ,占到 了 美 国商 品 出 口总额 的 6 O . 7 % , 同时 知识 产权 密集 也是研 究商标和专利一直遵循 的方法。此外 ,为了做 一个敏感度 型产 业 的商 品进 口额 为 1 3 3 6 0亿 美 元 , 占到 了美 国商 品 进 口总额 测 试 ,我们 发 现 用 不 同 方 法计 %。 2 0 0 0  ̄ 2 0 1 0年 , 知 识 产权 密集 型 产业 出 口增 加 了 5 2 . 6 %, 统 计 法 ,结 果 类似 。 同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进口增加了 6 1 . 6 %。 由于 注 册商 标 是 按 类 别 划分 而 不 是按 产 业 划 分 ,所 以美 国 专 2 0 1 0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的出 口商 品几乎 9 9 %来 自制造 利 商标 局 NA I C S索 引 中没 有 相 匹配 的 数据 。 由于 这 种 方 法 的局 限 业 ,其 余 来 自石 油 和 天 然气 开 采 以及 软件 印刷 。 半 导体 和 电子 零 性 ,不存在一种简单的方式将注册商标按产业列表 ,也无法按产 部 件 的 出 口领 先其 它 产 业 ,价 值 6 4 0亿 美 元 , 占知 识 产 权 密 集型 业来衡 量商标密度。由于衡量商标的使用是一 门新科学 ,我们选 产业 商 品 出 口的 8 . 3 %。接 下 来较 大 的出 口类别 依 次 是基 础 化 工产 择 了全面囊括的方式 ,制定 了一个三管齐下的办法来确定商标密 �
产业集群与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美国加州产业集群模式的借鉴
产业集群与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美国加州产业集群模式的借鉴内容提要: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美国加州作为全球最大的集群产业,创造了诸如硅谷发展的奇迹,并形成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加州集群模式。
借鉴加州集群产业发展经验,提升江苏“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层次,加快形成江苏产业集群优势,对提升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下,借鉴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优化江苏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江苏的集群化产业,对提升江苏区域经济国际竞争能力,极具现实意义。
一、美国加州集群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新经济的诞生和迅猛发展,加州经济顺势调整,迅速形成了4大集群产业经济区。
即以航空制造、娱乐和电子通讯业为主的南加州经济区以软件、多媒体和互联网服务业为主的旧金山海湾经济区以高产农业为主的中央流域经济区;以高科技制造、计算机服务业为主的萨克拉门托经济区。
这4大经济区特色鲜明,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产业竞争能力,有的集群产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发展典范,如南加州的航空制造业、海湾经济区圣塔克拉拉的硅谷软件业、中央流域的葡萄酒制造业等。
集群产业在加州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是推动经济增长。
加州的软件业,是全美乃至全球软件业的先导,仅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县,就拥有大约1700 家软件公司和4.3万名职员。
二是促进就业。
上世纪90年代,加州软件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年增长14% ,平均每年新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
加州航空制造业也创造了全美这一产业中近20%的就业岗位。
三是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州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培养一大批精英企业,在全美10大软件企业中,加州就拥有一半Oracl,Adobe以及 Sybase,等,都是全球著名的软件系统提供商。
四是为资本聚集创造了条件。
产业集群也带来了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高度集中和有效配置。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55江苏省苏北地区圉于区位条件、思维观念的影响,与苏南、苏中地区业已存在着较大差距,是江苏省的欠发达地区。
缩小该地区与江苏其它地区的差距,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对于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促进企业深度分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集群内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在一起,分工度较高,企业间关系密切,一个企业的技术发展不仅会促进本企业的发展,还会对产业链上的大量相关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产生“带动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大幅提升群内企业成本优势。
集群内企业聚集在一起,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给集群内企业带来低成本优势。
一是集群内企业通过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分享,有效降低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二是集群内企业通过广泛专业协作和信息共享,大幅降低信息采集等交易成本;三是集群内企业通过集中采购,可以扩大订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采购、仓储费用。
打造区域品牌,提升群内企业的市场优势。
市场竞争离不开品牌,好的品牌是有效竞争的利器。
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合作,推动集群市场的发展,推进区域品牌的创立,从而使集群内的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利用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集群内企业由于关系紧密,能够迅速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一旦有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和传入,群内各企业就会竞相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自身生产效率,保持竞争优势,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运用会促进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
高效吸引生产要素,培育地区经济增长极。
集群内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对集群外的其它投资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大量生产要素会迅速流入集群区内。
随着大量新企业和配套企业的产生,产业规模迅速提升,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
区域集群创新的成功案例与优势来源分析
区域集群创新的成功案例与优势来源分析案例一:硅谷科技创新集群硅谷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的一个地理区域,以众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者的集聚而闻名于世。
硅谷科技创新集群的成功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硅谷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如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这些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还开设了专门的科研课程和创业培训,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次,硅谷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这些机构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技术、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业务拓展,提升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再次,硅谷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不同领域的企业和创新者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推动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同时,硅谷还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创新文化,鼓励个人创新和团队合作,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
最后,硅谷具有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执行创新政策和发展战略。
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机会,高校提供了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
案例二:韩国汽车产业集群首先,韩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政府提供了资金、土地和税收优惠等多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市场拓展。
其次,韩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从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生产,不同企业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和合作关系。
组成集群的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和竞争,共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再次,韩国的汽车产业集群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活动和创新项目,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最后,韩国的汽车产业集群注重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口碑,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对江苏的启示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对江苏的启示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双方相互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江苏省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不言而喻。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的建设对于江苏省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积极构建科创生态系统。
在江苏省,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构建科创生态系统。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科技项目落地;企事业单位可以提供技术和市场资源支持,推动项目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产业。
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在江苏省,应当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
一方面,应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研究人员。
还应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吸引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回国发展,激活江苏的创新创业活力。
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注重产学研结合。
在江苏省,产学研结合的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共同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难题。
还应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建设,构建起一套规范科技转移和技术转让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注重科技创新的跨国合作。
在江苏省,应当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科技创新理念和经验,加强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
通过跨国合作,可以提高创新水平,拓宽市场渠道,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的建设对于江苏省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江苏省应积极构建科创生态系统,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拓展科技创新的跨国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江苏省的科技创新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对江苏的启示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对江苏的启示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构建创新生态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而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的建设经验,为江苏省在创新发展方面提供了许多启示。
本文将从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的背景和特点入手,探讨其对江苏省的启示。
一、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背景和特点华盛顿州位于美国西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华盛顿州政府推动了创新伙伴区的建设。
创新伙伴区是一种以产业驱动、科技支撑、政府引导的区域创新合作模式,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创新伙伴区将产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链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1. 产业导向。
创新伙伴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当地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促进优势产业持续创新和增强竞争力。
2. 政府引导。
政府在创新伙伴区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打通创新链条,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 产学研结合。
创新伙伴区充分整合产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经验对江苏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建立产业导向的创新伙伴区启示:江苏省应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构建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创新伙伴区。
通过强化创新链条,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2.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启示:江苏省政府应加大对创新伙伴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深化产学研合作启示:江苏省应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美国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与集群政策
美国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与集群政策加州经济区;以软件、多媒体和互联⽹服务业为主的旧⾦⼭海湾经济区;以⾼产农业为主的中央流域经济区;以⾼科技制造、计算机服务业为主的萨克拉门托经济区(钱东平,2004)。
加利福尼亚这四⼤经济区特⾊鲜明,各⾃形成完整的体系,具有强劲的产业竞争能⼒,并且已成为世界瞩⽬的发展典范。
深⼊分析美国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功能分区格局,可以发现,美国成功的产业集群⼤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耦合。
⼀⽅⾯,区域最初的资源和信息等优势促进了产业的选择和集聚,并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技术、资⾦、劳动⼒等各项资源的不断集中,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甚⾄确定其发展⽅向。
这两个⽅⾯相互作⽤、协调发展、彼此促进,形成了产业专业化特点突出、竞争⼒强劲的城市和区域。
2.美国的产业集群政策美国是最早研究集群政策的国家,但在集群政策的实施⽅⾯并不领先。
⽬前来看,美国政府实施的产业集群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1)明确针对产业集群的国家政策并不完善产业集群政策引起了普遍重视,但由于集群规划⽬的、集群类型、集群参与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存在⼀种政策能够满⾜各国所有的集群及集群内企业的需要(聂鸣,2002),美国政府并没有能够提出专门针对集群的政策体系。
相反,倒是北欧的⼀些国家如荷兰、芬兰、丹麦等是接受集群思想、实施集群战略和集群政策,并取得很好效果的国家(黄花叶等,2003)。
丹麦政府在1989-1990年间⾸先提出了⼀项针对集群的战略规划,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之后,美国政府以此项规划为蓝本,根据本国情况,制定了促进中⼩企业之间建⽴⽹络联系等以实现集群发展的⼀些具体政策措施。
(2)地⽅政府制定的集群政策较为具体且针对性较强与其他⼀些发达国家⼀样,虽然国家战略层⾯的集群政策较少,但美国各地⽅政府却有较为具体、完善的集群政策。
例如在加州,从1996年起,专门负责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加州经济战略⼩组就开始对全加州产业集群发展进⾏跟踪研究,并适时提出政策援助建议,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业发展援助(钱东平,2004),其中包括调整经济政策、实⾏经济发展激励、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
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美国亚利桑那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美国亚利桑那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路征;李唯;邓翔【摘要】In the late 1980s and the early 1990s, Arizona‘s economy suffered a terrible recession, compelling it to change its developing strategy. In 1992, Arizona‘s cluster strategy, ASPED, was implemented. ASPED successfully promoted the recovery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turning Arizona into one of the fastest growth regions in U. 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king, adjusting and characters of ASPED strategy. Conclusions show that Arizona‘s successfu l cluster development has benefited from the scientific strategy making and the dual-drive of high -tech small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nd the networking between firms, while the local government just exerts its effects as an organizer and a coordinator.%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美国亚利桑那州经济遭遇严重衰退,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压力。
1992年,亚利桑那州实施了产业集群战略,成功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复苏和转型,并使其成为之后十余年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一、世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域集聚与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凸现(一)世界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江苏城市群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
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
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
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活动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
其四,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区域集群存在的学习示范,能促进本士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一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江苏城市群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
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江苏地区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
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企业占了45%。
苏州沿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
产业集群助推区域经济腾飞
产业集群助推区域经济腾飞
杨俊锋
【期刊名称】《远东经济画报》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虽然中国的产业集群已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与国际先进的产业集群相比(如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德国的巴伐利亚、美国的硅谷等地).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的产业集群则基本建立在劳动力密集和低成本的基础上.真正有外部经济而又有集体效率的产业集群在我国还非常少.能促进创新的更少。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杨俊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9
【相关文献】
1.南通职业教育——区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2.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腾飞
3.打造区域金融强市助推唐山经济腾飞
4.加快职成教育发展助推区域经济腾飞
5.以“品牌教育”为引领助推区域经济腾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对江苏的启示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对江苏的启示近年来,中国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江苏省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为此,江苏省可以借鉴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经验,通过改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盛顿州的创新伙伴区建设给江苏省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创新伙伴区是华盛顿州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项政策举措,旨在集中资源、吸引人才、促进创新。
华盛顿州的创新伙伴区通过建设高科技研发中心、引进高端科技企业、打造人才集聚区等方式,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对江苏省来说,可以借鉴华盛顿州在创新伙伴区建设方面的经验,通过集聚科技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江苏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华盛顿州的创新伙伴区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结合。
华盛顿州鼓励科技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内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还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进行技术创新。
对江苏省来说,可以借鉴华盛顿州的创新伙伴区建设,鼓励科技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结合,提升江苏省的产业竞争力。
华盛顿州的创新伙伴区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
创新伙伴区内的企业需要符合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要求,推动绿色发展。
华盛顿州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倡低碳交通等方式,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对江苏省来说,可借鉴华盛顿州的经验,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伙伴区建设的核心理念,推动江苏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华盛顿州的创新伙伴区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华盛顿州通过建设高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
创新伙伴区内的企业也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对江苏省来说,可以借鉴华盛顿州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江苏省创新伙伴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美国华盛顿州创新伙伴区建设对江苏省具有重要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与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美国加州产业集群模式的借鉴钱东平内容提要: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美国加州作为全球最大的集群产业,创造了诸如硅谷发展的奇迹,并形成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加州集群模式。
借鉴加州集群产业发展经验,提升江苏“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层次,加快形成江苏产业集群优势,对提升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下,借鉴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优化江苏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江苏的集群化产业,对提升江苏区域经济国际竞争能力,极具现实意义。
一、美国加州集群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世纪%"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新经济的诞生和迅猛发展,加州经济顺势调整,迅速形成了#大集群产业经济区。
即以航空制造、娱乐和电子通讯业为主的南加州经济区&’()*+,-./0123(-.204,52(.6;以软件、多媒体和互联网服务业为主的旧金山海湾经济区&’0.7-0.8298(:0;<-,04,52(.6;以高产农业为主的中央流域经济区&/,.*-01=011,;4,52(.6;以高科技制造、计算机服务业为主的萨克拉门托经济区&’08-0>,.*(4,52(.6。
这#大经济区特色鲜明,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产业竞争能力,有的集群产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发展典范,如南加州的航空制造业、海湾经济区圣塔克拉拉的硅谷软件业、中央流域的葡萄酒制造业等。
集群产业在加州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是推动经济增长。
加州的软件业,是全美乃至全球软件业的先导,仅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县&’0.*0/10-0/().*;6,就拥有大约?@""家软件公司和#A B万名职员。
二是促进就业。
上世纪%"年代,加州软件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年增长?#C,平均每年新提供就业岗位@A!万个。
加州航空制造业也创造了全美这一产业中近!"C的就业岗位。
三是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州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培养一大批精英企业,在全美?"大软件企业中,加州就拥有一半。
D-E 081,F<G(H,以及’;H09,等,都是全球著名的软件系统提供商。
四是为资本聚集创造了条件。
产业集群也带来了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高度集中和有效配置。
加州吸收风险投资一般占全美总额的?I B 以上,其中B I#投向软件和通讯类企业。
作为产业集群的典范,加州产业经济的集群化特征可以概括为:产业定位明确,企业高度集中,支持系统发达,发展环境一流,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加州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的选择过程,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选择确定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从静态看,加州不同地区确定主导产业的依据是区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
从动态看,集群产业的选择依据主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以加州旧金山海湾经济区为例,!"""年该地区拥有农业、生物医药、高科技电子、通讯服务、旅游、制造、运输等?#个门类的主导产业,但在其发展规划中,集群产业目标只有JK与通讯服务、制造、金属材料和运输#个门类。
二是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业发展援助。
加州有一个专门负责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机构———加州经济战略小组。
从?%%$年起,该机构就开始进行全加州集群产业发展的跟踪研究,并适时提出政策援助建议。
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的援助主要包括:./0调整经济政策。
根据形势需要更新产业发展标准,降低产业发展壁垒,以促进产业内部小企业发展;评估加州地区贸易成本、商业环境和企业竞争力;帮助解决产业领域的特殊问题等。
.10经济发展激励。
如加州圣华金地区针对失业率较高的问题,实施吸引制造业发展的低税收激励措施等。
.20经济数据分析。
加州贸易与商务处是加州提供经济数据分析资料的主要部门,承担着经济信息“智囊团”和“服务商”的角色。
它不仅向许多企业有偿提供相关的信息分析产品,也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信息资料。
三是完善公共领域的支撑体系。
在这方面,政府所做的工作非常广泛。
./0劳动力教育与培训。
加州《地区劳动力储备教育和发展法》明确要求教育系统开展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劳动力培训,以适应地区集群产业发展需要。
.10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系统、学校建设、土地利用、通讯能力、信息系统等。
通过立法途径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以新建或改善集群产业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
.20提高社区生活质量。
除了高效的教育体系、良好的住房条件和社区邻里关系、高质量的空气和水资源环境外,社区生活质量还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高效的交通系统和便捷的高科技进入通道等。
从经济意义上看,加州集群产业发展所关注的生活质量,更倾向于积极的商业氛围和潜在的创业、就业机会。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学领域,对产业集群.*3456789:;);567<80理论作出最新总结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9=>:<;&?@A87<80。
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行业内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在某一区域内的地理集中。
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凝聚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架起了桥梁。
其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生产率提高。
同一产业内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很快形成区域规模经济效应。
一是关联性供应商的聚集,不仅能提高区域内企业对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同时也降低供应商的违约风险。
二是专业化市场的形成,从原材料供应、配套产品支持到最终产品销售,集群区域内可以自然形成巨大的专业产品市场。
三是高素质员工的流入。
产业集聚对技术员工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由此带来人才的集聚。
四是专业信息的共享。
有市场的、技术的以及与竞争相关的信息有可能在区域内大量会集并迅速传递。
五是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入。
1?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
首先,产业集群是新企业诞生的催生婆。
专业市场的形成、技术工人的流动、信息资料的共享等,极大降低了集群区域内创立新企业的“壁垒”。
其次,区域内企业间的非正式交流有利于技术创新。
集群企业间可能存在的技术溢出效应也有利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第三,企业家的集中有利于促进组织创新。
2?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竞争能力的获得既来源于竞争,又来源于合作。
产业集群为区域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双重机会。
首先,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革新技术、创新产品、改进服务。
其次,产业结构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优化。
竞争使产业内部的分工更加专业化,合作使企业间形成的产业链更加紧密。
第三,促进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
集群区企业竞争的最大特点是在合作中竞争。
从理论上讲,这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正和博弈。
三、江苏集群产业发展条件分析集群产业在江苏已初具发展形态,“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就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雏形。
虽然现有发展水平与现代集群产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产业集群化在江苏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首先,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1B世纪CB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DB年代三资企业的进入,以及1/世纪初私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江苏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人才、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自成特色、规模各异的主导产业。
这些区域主导产业成为江苏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源泉。
其次,企业集群化趋势初现端倪。
江苏县域经济、特色经济是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集聚,这与国际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有极强的相似性。
一是区域化布局,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
如以纺织丝绸闻名的吴江盛泽,现已有%""多家纺织丝绸企业,年产丝绸&’亿米、服装服饰近千万套,成为中国丝绸制造业的中心。
二是专业化经营。
集群区域内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体系日趋完善,一些特定的生产工艺流程逐渐从原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事配套加工的企业。
如中厚料缝纫机专业生产基地吴江菀坪镇,原来只有几家整机厂,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逐渐分离出专业性零部件生产企业%"余家,部分高精度零件开始为国外企业配套加工。
三是市场化联动。
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专业市场的繁荣,反过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如常州市的“邹区灯具城”、吴江市的东方丝绸市场等,都与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四是社会化协作。
专业化分工推动服务性工种逐步分离,一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型企业陆续出现。
吴江横扇镇是全国闻名的羊毛衫生产基地,全镇除(’""户羊毛衫生产企业外,有$""户在全国各地搞销售、’""户搞配套经营、!""户搞运输、&""户从事设备维修,形成了一个功能藕合的社会化协作企业群。
第三,区域产业特色正在形成。
苏南地处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投资环境及经济、技术基础较好,吸引了世界产业资本的不断集聚。
苏中现代通讯、造船等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未来这一地区将发挥沿江、沿海优势和连通苏南、苏北的枢纽作用,加快发展化工、运输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
苏北地区发挥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等比较优势,抓住国外和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和辐射,大力扶持和发展新型加工业。
江苏三大区域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与国际产业集群化趋势一脉相承,为江苏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第四,拥有完备的产业支撑要素。
一是位势资源。
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和制造业基础的江苏,在抢占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人才资源。
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和在校学生数,人才教育资源具有比较优势。
几十年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操作型人才。
三是制度资源。
江苏乡镇企业的崛起,靠的就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开放型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使江苏的经济管理体制更趋国际化、市场化。
起步较早的市场取向改革,使江苏拥有了极强的制度创新能力和先发优势。
四、加快发展江苏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江苏产业集群,是提高江苏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江苏经济的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加州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经验,提出以下八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