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

差异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沿海地区的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全省各项经济指标都居全国领先水平,至2012年,江苏省GDP稳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国百强县更是中占有30席。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区位条件、经济政策等原因,江苏省各地区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和趋势。苏南(苏州、无锡、南京、镇江、常州)、苏中(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三个地区分别属于较发达、次发达和欠发达三个不同的层次。同时,江苏省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对影响区域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缩小各地市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差距,对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异

一、江苏三大地区之间差距现状

(一)经济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主要指标。据统计,2010年江苏GDP 总量为41850亿元,苏南、苏中、苏北的GDP 分别为25185亿元、7743亿元和8920亿元,在全省所占的比重为60%、19%和21%(如图一)。而同期三地区的人口分别以占全省人口的31.7%、23.1%、45.2%(如图二)。财政收入是地方经济实力的反映,2010年三地区的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355 亿元、624 亿元和786亿元,三者所占比重分别为62.6%、16.6%和20.8%(如图三)。由三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对比可知,苏南经济实力最强,苏中次之,苏北较弱。

图一图二

图三

(二)经济差距

图四江苏省各区域人均GDP(单位:元)

资料来源:2003年——2011年《江苏统计年鉴》

通过2010年三大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比可见,三大区域表现出巨大的差距,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明显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2010年的人均GDP是苏中1.67倍,是苏北的2.67倍。而且,苏南与苏中的差距远远大于苏中与苏北的差距,如从人均GDP值来看,苏南高出苏中32079元,而苏中仅高出苏北17648元。同时,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从2002年和2010年数据来看,2002年苏南人均GDP是苏中的3.6倍,是苏北的3.16 倍,到2010年,这一数据变为1.68倍和2.6倍。

(三)经济结构的差距

表三2010 年江苏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状况2

居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是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同步的。2010 年,三大区域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居民存储存款、人均居民存储存款四项指标由南至北依次递减,四项指标的南中北比例分别为1.73:1.30:1,1.68:1.25:1,3.57:1.28:1,3.26:2.32:1。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苏南地区的个人消费贷款是苏中、苏北总和的两倍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大于苏北苏中的总和,三大区域的消费差距显而易见。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贫富差距的数值,三大区域的城镇差距不明显,而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由南至北依次扩大,三大区域的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由此可见。

二、造成差距的原因分析

1、区位条件

苏南地区位于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的“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接壤,受上海的经济影响力辐射很大;苏中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次中心区域,沿长江下游北岸排列,与苏南和上海隔江相望;苏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边缘和辐射区域,距“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相对较远,受经济中心的吸引和辐射作用较弱。

2、区域发展策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苏南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获得快速发展,江苏也一直重视苏南的领头作用,各项条件优先发展,使得资金、人才向苏南聚集,而苏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业起步与发展又比苏南晚一步,经济发展落后于苏南。江苏实施了“积极提高苏南,加速发展苏北”的区域发展战略,对苏南重点投资,重点建设则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3、区域经济结构方面

苏南已构建成各种具有特色的专业大市场,并已形成各种产业链,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链,带动了整个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然而苏北,有着丰富的自然和农副产品资源,却未能构建一个具有影响的大市场,来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

三、江苏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苏南要继续提升发展水平

一是要继续发挥地缘优势,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三是苏南要高效利用外资,加强与跨国公司合资,走向深度国际化。

2、苏中要争取快速崛起

一是苏中要积极建立跨江经济联合体,加快与苏南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二是加快整合产业链条,发挥关联效应。三是要发展沿江重工业,培养大型具有引领作用企业集团。四是加快引进外资,引进人才。

3、苏北要发挥后发优势

一是主动迎接苏南的经济辐射,使得苏南、苏北在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与各自优势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格局。二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苏北经济发展。加快苏北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三是调整苏北产业布局,支持新兴产业,优化苏北经济结构层次。四是加大对苏北各项投资,利用资源、人口等方面优势引进外资,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3—2011)苏省统计局网站 2003-2011

[2] 周晓明,汪长柳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差异比较分析科技与经济 2010-6-20

[3] 李宁娜; 赵喜仓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江苏商论2007-10-20

[4] 薛庆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透视新疆农垦经济 2005-12-30

[5] 杨大蓉江苏省经济发展地域差异的实证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2008-08-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