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合集下载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选择题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A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C )。

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3.( B)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B.兴趣C.意志D.认知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

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A)。

A.意志过程B.行动过程C.认知过程D.情绪过程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由于人具有意识,因而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和自身能动的改造。

B.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

C.人在清醒的时候,不存在无意识的心理现象。

D.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7.( B)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B.构造主义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D)。

A.意识B.理智C.感觉D.思维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D)。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二、填空题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教学,使青年教师掌握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确立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具体目标:1、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能准确理解并掌握高校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教学设计与测评的基本原理。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说明和辨析。

4、能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搞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和分析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内容一、心理学与高等教育1、心理学概论(第一章)(1)心理学的概念;(2)个体心理的四个方面;(3)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4)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与具体方法;(4)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第三章)(1)教师的社会角色及作用,职业角色的形成;(2)教学反思的涵义、过程、成分、方法;(3)教师威信(形成、维护和提高)与师爱。

二、高校学习心理1、学习心理概论(第四章)(1)狭义学习的概念,学习的一般分类,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学习动机及其培养(第五章)(1)学习动机的涵义、基本结构、种类,成就动机及应用,归因理论;(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3、学习迁移及其促进(第六章)(1)学习迁移的定义、分类、作用,学习迁移的的理论观点;(2)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纲内容汇总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纲内容汇总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综合各种观点,我们将教育心理学解读为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和狭义的教育心理学。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则专指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出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问题(2)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3)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4)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4、实验教育学及其代表人物:实验教育派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比纳和西蒙,1905年他们编制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以便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分别进行教育。

5、桑代克及其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及其标志: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

6、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特点:(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在大量的学习实验与测验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这与从前仅仅是普通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移植,特别是缺乏实验支持的教育心理学根本不同。

(2)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建构出比较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即三大组成部分,这是从前的教育心理学难以比拟的。

7、联结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把刺激与反应作为心理或行为的最高解释的原则或公式;(2)把所有的学习都归结为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式;(3)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8、认知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学习不是由于试误机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

高等教育心理学笔记

高等教育心理学笔记

高等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三层含义: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在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教育心理学最鲜明的学科特征是交叉性。

3.教育心理学在西方发展的四个时期:诞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4.心理学在我国建国前的发展,1908年房宗岳翻译里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1.(1949-1958)学习改造 2.(1959-1966)初步发展3.(1967-1976)跌入低谷4.(1976年以后)走向繁荣。

5.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6.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威廉.詹姆士的名著《与教师的谈话》;霍尔创办了《教育研究》,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先驱;桑代克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诞生标志。

1913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7.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高等专业性教育,它具有“高”和“专”的特点。

8. 教育体系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9.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三种类型的研究:基础的科学研究;外推的基础研究;应用水平的研究。

10.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11. 高等教育的三个社会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还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第四章: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点等。

第五章: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心理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行为的调节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等。

第七章: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就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和成绩评定等。

第八章: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等。

第九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等。

第十章: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包括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包括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支持的策略等。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专业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并掌握人类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掌握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并能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学习、教学和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形成现代教育心理观念,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未来的教师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机会;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专题讨论和课堂观摩等方式,使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重视形成性评价,注意评价的多样性和有针对性。

三、先行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与教来组织,本课程的重点是学习的概念、种类以及每种类型的学习过程和条件,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关于学与教的思想。

课程难点:难点是学习原理的应用,学与教的联系。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录象,或深入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听课,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所观摩的课程。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生动形象的信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6学时)1. 教学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三、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四、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构造主义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认为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

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行为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2014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A。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B。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C。

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D。

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2012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D)A。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

高校学习心理研究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2011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A。

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B。

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D。

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2013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

这是强调遵循:(B )A.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2011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D)A. 理论联系实际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2015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

这种研究方法是( C )A。

观察法 B.个案法 C。

调查法 D.测量法2011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日常减压法



尽情倾诉 分解法 想哭就哭 看喜剧片或恐怖片 闻香油或香水 听音乐 看优美或幽默的图片



吃零食 穿休闲服 整理房间 种花草或养小动物 家庭聚会 旅行 运动
烦恼产生的一些规律

任何一个愿望的满足带给人的快乐和满足感是比 较短暂的。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可能有真正的最大的 愿望。 任何一个愿望在满足之后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任何愿望当真的实现时,其意义和价值仿佛不如 当初判断的那样大。 不恰当的比较,“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是产生烦 恼的直接原因。 烦恼根源于不合理的认知。
注重
中学生
注重
大学生
注重
品德高尚的专家、 学者
教师威信建立的策略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 一定要把课讲好 善于控制情绪 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时刻注意检点自己 在道德上没有被指责之处 说话算数 有学识、负责任、有原则
经典实验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 小学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在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 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 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 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 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 成绩。 动物身上也存在 想一想:期望效应产生的原因?


角色间冲突 模范公民Vs普通人 模范公民Vs教师实际地位平庸(天地君亲 师;娼之下,丐之上;臭老九;官本位) 知识传授者Vs知识建设者 教师角色Vs家庭角色
Q:与中小学教师的差别主要在哪里?

高教心理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高教心理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名解1.高等教育心理学(P14):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P3):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3.心理过程(P2):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辨析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14) 不全面:名解1,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P20)×简答44.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P20) 不正确。

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

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

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5.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

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20)×见46.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15)×见4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P12)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①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②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③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④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对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等学校教师第一节教师的社会角色一、角色及教师角色(一)角色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每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角色期望。

符合角色期望的个体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及赞许。

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了解社会的角色期望,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条件下所担负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产生了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会调控个人的行为,使之表现出符合某社会角色的行为。

良好的角色意识是角色行为有效的前提。

(二)教师角色教师做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开展中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我国古代较早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及权利比拟准确的概括。

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展以及社会的要求,教师这一角色又有了新的变化,确切地说是赋予了更新更多的内容与意义,从而使教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担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及影响。

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与训练的,在中学校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开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如下多重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生发动者、组织者与评定者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

教师的特殊功能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展。

教师的这一角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与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组织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使他们结实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多方面的能力。

2.父母长者、朋友与管理员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上是教师,在生活上是长者与父母。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进化心理学(达尔文)。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着严重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他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

5、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精神分析学派非常注重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他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1908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7、(P1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注意:实例解释)8、教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确定教育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教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一、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四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a) 动机: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关系。

a)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b)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

c)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的时间是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4. 心理特征: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a) 能力: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b) 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c) 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d) 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这些心理,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

1.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

2.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

人清醒的时候,也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得作用。

3.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模拟题

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模拟题

一、选择题1.教师实现其中心角色的主要途径是( A )。

A:教学B.参与学校管理.C.科学研究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

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 D )。

A.仁慈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民主型D.强硬专断型3.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 D )。

A.育人的角色B.研究的角色C.代理的角色D.管理的角色4.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A )。

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5.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 D )。

A.教育管理B.教育创新C.教育威信D.教育机智6.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B )。

A.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B.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C.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D.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A.认知成分B.思维成分C.批判成分D.教师的陈述10.( B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A.教学效能感B.自我效能感C.自我控制感D.自我统一感11.( A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12.( B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13.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

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C )。

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B.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C.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14.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 C )。

2018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及题库(附答案)

2018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及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2、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①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②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活动)③性格: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典型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气质与性格统称为人格5、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6、冯特于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7、心理学的主要流派①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依德②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③认知心理学派:奈塞尔④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第三大势力)8、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达到的“可能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域”。

9、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10、教育、学习、发展之间的关系①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

②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③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区别:①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

教育由教育学侧重研究,学习主要有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发展由发展心理学侧重研究。

②三者的主体不同。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11、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①指导学生高效学习②优化教师教学行为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12、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三个水平:①尝试式教学:没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是盲目的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

陇东学院师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师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师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标准教育心理学1、课程性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力与分析批判能力,并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提高对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其他心理学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内容了解教育心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有关知识;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运用教育心理原理分析和初步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4、总课时54学时5、教学方法有意义学习的讲授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的问题中心的教学法三结合的教学方法。

6、考核方式两种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前者占30%,后者占70%。

7、预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8、参考书目: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第3版。

3.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东华书局,1994版。

7.李伯黍等:《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4课时)要求和说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及作用。

具体内容: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一)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2.教学实践意义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方法(一)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2、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二)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法4、实验研究(三)教育行动研究(四)设计型研究二、研究的步骤三、研究的有效性思考题: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性过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和基本侧面?3、简述教育心理学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教师的职责:根据社会的要求,把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传递给下一代,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国的教师资格共分七类: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初级中学教师、高级中学教师、中等职
业学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高等学校教师
教师的社会角色及分类:教师的社会角色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符合社会、学生、家长期待的模式和规范。

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的组织管理者、榜样和价值的
导向者、家长的代理人、心理的调节者、科学研究者
教师角色形成的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扮演真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
际认识和与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
角色认同阶段---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
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角色信念阶段---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

高校教师的能力: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动力和实际本领
一般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思考力
专业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
获取新知的能力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善于处理师生关系(科学的学生观、关爱、威信)
善于处理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家长的关系
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自我更新的能力
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意义和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育人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保证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认识心理方面: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
情感心理方面:积极地情感、移情、调制情感
人格方面:促进
意志方面:自觉自制果断坚持
自我意识方面:自知、自尊、自信、自律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社会层面——调整对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咨询和服务机构
学校层面——学校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
要加大教师参与管理的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决策机会
高校应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避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过大
不断丰富教师的生活,经常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和社会活动
个人层面——加强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学会运用心理调试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压力
增进人际沟通,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