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用性人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二、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注重课程设置与行业标准的对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三、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科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2. 实践性原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3. 特色性原则: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连续性原则:注重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
四、具体措施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 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了解行业动态,将企业资源引入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结合,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确保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大经费投入:学校要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更新。
3. 加强监督检查:学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 完善激励机制: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总结综上所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重点。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本地区文化特点和产业需求,合理设置不同类别的艺术专业。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
例如,有的地区对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表演需求更大,有的地区则更需要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相关人才。
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重视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应不同专业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具体的课程。
例如,在音乐专业中,应当加强学生的乐理和和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要锻炼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创作能力。
在设计专业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工具和技巧,以及与工业化生产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整体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因此,校方应当提供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如音乐、画室、剧场、工作室、摄影棚等从创意到技术层面的全面配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学校也应积极与业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师生参加业内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行业内。
四、团队合作艺术行业涉及众多领域,成功的艺术项目也离不开各种艺术领域的合作。
因此,在院校教学中,应该注重团队合作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会与其他专业合作并相互交流,在未来进入工作岗位后良好的合作能力会成为对其竞争力大的助益。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专业的设置,合理设置不同课程和根据实际需求开设相关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重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这些方面的强调可以让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备更好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重要使命。
而要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的优秀人才,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析。
一、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培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这需要学校与企业、行业进行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二、开展跨学科合作,提升艺术综合能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综合的艺术能力,而这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支撑。
高职院校应该开展跨学科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艺术领域知识,提升自己的艺术综合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领域,比如音乐、舞蹈、美术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要求,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综合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可以开设职业素养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
学校还可以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策略和就业技能。
四、促进学生的人文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开设人文素养课程,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人文知识,了解人文传统和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
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培养出既具有较强艺术素养又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艺术类高素质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析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养目标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此,高职院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全面、系统、科学。
艺术类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课程设置应当全面、系统、科学。
应当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的设置。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应当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对于市场需求大的专业,可以设置更多的课程;对于市场需求小的专业,则可以适当减少课程。
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
三、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应当多样化、灵活性强。
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可以采用讲述式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可以采用实验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应与实际教学目的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应当与就业需求相结合。
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四、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师资队伍应当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
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应当尽可能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
应当适当加大外聘专家的比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摘要】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培养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
在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为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提高质量、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艺术类专业是高职院校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对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和整体实力,因此各地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方面都加大了投入,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艺术类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关系到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艺术类专业人才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研究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探析,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实用性人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
以实用性人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字符数2600摘要: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艺术类人才实用性正文: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崭露头角,并逐渐走向蓬勃繁荣,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艺术类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艺术类人才的需要,全国各高职院校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对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一方面,在招生环节上,百分之八十的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2001—2005年全国高校艺术类招生人数翻了两番;另一方面,在满足市场“量”的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关注市场“质”的要求,注重实用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各大高职院校为了避免在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上出现压缩饼干的现象,也为了改善因为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方案缺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带来的人才培养弊端,高职院校提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艺术类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索。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基本情况针对传统的艺术类专业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工学结合正是迎合了市场对实用性人才的需要。
所谓工学结合,就是将工作和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并不新鲜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公司作为载体,将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训练相结合,将书本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在于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进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包括:校企合作模式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还有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体的模式,例如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日本的“企业教育”、丹麦的“模拟公司”等。
二、工学结合模式探索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应该说从二十一世纪初就开始了。
到现在为止,已经形成了几大极具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
1、“订单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由用人单位直接向学校提出明确的人才需求标准,经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定向培养”,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任务,例如“丰田班”、“富士通班”等模式。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而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各类优秀艺术类专业人才的摇篮,如音乐、舞蹈、戏剧、传媒等。
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产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在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策略和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高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音乐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包括音乐理论、声乐、器乐、音乐历史、音乐鉴赏等内容,舞蹈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包括舞蹈基础、舞蹈编导、舞蹈解剖学等内容。
通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秀师资队伍,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指导艺术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高水平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和学术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引进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支持。
三、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艺术类专业更加注重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音乐类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舞蹈类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舞蹈比赛和表演活动,戏剧类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戏剧演出和剧场活动。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艺术类专业在当下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当今社会,对于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探索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满足社会对于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人才培养策略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探析。
1.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集中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层面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一点在艺术类专业尤为突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机会,导致他们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无法很好地适应。
2. 教学资源不足由于艺术类专业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和创作,在高职院校中,目前的教学资源并不足够支持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
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专业的指导师资,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指导。
3. 衔接实际就业需求不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难以结合社会实际,学生们毕业后很难获得满意的就业机会。
在艺术类专业中,学生们常常面临创作与艺术市场的脱节,导致他们毕业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1. 注重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与艺术机构或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确凿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2. 建立行业导师制度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作为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艺术作品创作,并为学生提供行业内的就业指导和建议。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艺术行业中。
3. 开设专业化课程为了满足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改革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于创作技法和市场需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与艺术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高职表演艺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表演艺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表演艺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针对当前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紧缺表演艺术实用性高素质人才的现状,对高职表演技能
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从两个方面来定位和解决高职表
演艺术实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一是从表演艺术实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
系建设入手,强化教学含金量,注重培养学生艺术水平,保证学生具
备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技能;二是从实际表演现场的表演实践入手,重实践起点,围绕“技艺传承,创意创新”的核心,通过参与实
践来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实践领域,给学生充分的
实践机会,使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在技巧、艺术性以及创新能力
方面得到提高。
其次,要注重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以及表演技巧、表演创新、表演艺术融合等方面,来全面提升高职表
演艺术实用型人才的能力。
要结合表演艺术实用专业及实践教学的要求,从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作的激发以及民间
艺术流派的探讨当中注入更多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成分。
最后,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职表演艺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
施项目教学、就业指导等多项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表演艺术
水平提升及就业发展机会。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点,高职院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以满足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艺术类专业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而不是纸上谈兵。
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技巧,并且能够将所学的艺术理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参加社会实习、直接参与项目创作等,让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开设多元化的课程。
艺术类专业的学科门类繁多,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也各不相同。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开设各种不同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应该加强实用性课程的设置,丰富学生的实用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与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行业合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一个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艺术类专业的师资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开设多元化课程、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及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职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建议
职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建议一、艺术设计要立足实际在当前的形势下,高职的艺术教育必需走出校门,要与市场需求严密相连。
高职的艺术设计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标准和目的,艺术创作必需要走出画室的封闭空间空间,要深入企业和市场进展调查讨论,了解消费群体的最新需求,把握时尚流行元素的最新进展,努力保持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不断进步和进展。
二、艺术设计要注意实效一般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往往只用绘画技法表达在纸上,也就是只重视设计方案,轻视艺术作品在市场和社会上的实际效果,这就造成了大局部艺术设计作品与实际需求相脱离。
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娴熟了解和把握机械构造和制作工艺,让设计作品不管表达艺术性,更要能转化成市场急需的作品。
高职艺术设计的行为要注意具有科学的严谨性,表达实效,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进展变化。
三、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作为教学主体,要注意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让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注意实行更加敏捷的教学方式,实行多种形式创新办学方式,要突破传统办学方式的局限,渐渐建立起“产学合作”的人才培育模式,努力办成一个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联合体。
(一)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教学放在首位高职艺术教育要注意与相关企业积极地进展合作办学,并以企业雄厚的生产力量和实践力量为依托,渐渐建立健全专业实践基地和平台,汲取企业先进的治理和操作方法,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良和教学内容的完善。
作为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为学校供应实践设施以及经营治理资金,主动参加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践与就业的全过程,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企业生产。
高职院校要通过向相关企业输送专业艺术人才,帮忙企业提高生产力量,不断进展产品设计的创新开发,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进展供应新的动力。
(二)建立校外的设计基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和培育在立足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同时,也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设计基地。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艺术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析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高职院校应注重技能培养。
艺术类专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多种实践课程,例如实物模型制作、电影拍摄与剪辑、音乐声乐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学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实习或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要求。
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艺术类专业需要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性的作品,因此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注重创新性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设计课程,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验性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学科竞赛或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艺术类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如艺术史、文化概论等,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观念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要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艺术类专业与社会联系紧密,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机构等合作来开展实习、项目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行业环境,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业界人士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或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开拓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主要包括注重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以及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培养策略,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类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艺术设计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设计行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美术创作,而是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科技、商业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成为了当今的迫切需求和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培养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一些建议。
一、现状分析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比较滞后,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真正满足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实践环节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师资力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
这些问题导致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大多毫无竞争力,很难立即投入工作,并且长期处于边缘地位。
二、培养策略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培养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针对目前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引进前沿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应该加强实际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实际案例经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流程和需求,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加强实践环节艺术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际操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设计项目的实际需求,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双向实习,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和实践机会。
3. 引进外部专家为了解决师资力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与行业内的专家进行合作,邀请外部专家来校授课或者开办专题讲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实际案例和企业需求。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为社会和行业输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之一,而艺术设计作为文化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为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实践性教学和能力培养,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2. 正文2.1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目前,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升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相对传统,缺乏对行业需求的及时了解和更新,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加贴近实际行业需求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平台的不足也是制约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高校实践设施有限,无法提供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当前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点之一。
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以及加强产学合作,推动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艺术事业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艺术类专业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艺术类专业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策略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艺术类专业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高度需要实践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该被广泛采纳。
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一定依赖于实践的环节。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模式上注重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性,采用课程相互联系和经验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体验,才能更好地给学生带来专业知识的淘汰与认知。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才培养效果。
一方面,应该注重对于课程内容的把握和专业性的规划;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特征、特长和兴趣的尊重和发掘。
高职院校可以适度地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点的挖掘与发掘,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优秀品质。
三、师资力量的优化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艺术类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师资力量的优化,精心挑选专业背景优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在授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度和成长方向,通过逐步进阶的教学方式和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未来。
四、实习实践与就业指导实习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和资源,同时还要注重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向的指导。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职业咨询和个性化职业经营数字等课程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获取就业机会。
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要素
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要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0年9月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批准成立,是我国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截止2012年4月,短短10年我国艺术职业学院就达到了41所,涵盖了美术、音乐、服装、设计、表演等艺术基础的专门门类。
一、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对培养艺术类职业性人才的需求当前在各项经济生活中,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对科学技术等各领域进行着渗透和影响,文化艺术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绿色朝阳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在新的时期也呈现了新的发展,得到了极大提高,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进一步提高,带动和创造了一些附属产业及价值。
所以艺术类专业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用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艺术这一朝阳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更新与转变,通过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相结合,未来艺术的发展将更迅猛,以更多元的形式综合发展,逐步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媒体、社会文化、医疗保健等领域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
即便是艺术在形式上如何变化,艺术本原还是需要基于最基础的艺术理论来支撑,在支撑之上才能进行发展和变化。
所以在此之上我们需要培养伴随着艺术产业而发展的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就市场而言,培养现代社会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是可行也是非常迫切的,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艺术类专业提供了论证。
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具备艺术类别里某一特定职业和艺术职业群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符合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与实际能力薄弱,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师资队伍缺乏双重性,就业观念偏狭等问题,同时在招生上因艺术类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个人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学习吃力,老师教学吃力,致使毕业生质量不高,达不到一个艺术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技能。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各个高校的重中之重。
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更是如此,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推动者,高职院校在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策略和思路。
然而,无论是传统的靠经验积累的教学方式,还是新兴的以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方法,都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总结和探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一、依托专业优势,注重实践培养高职院校应该把握好自身的专业优势,扎实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是艺术类专业最基础的教学内容。
为此,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实践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学一练”模式更适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条件方面下大力气,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为他们的未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独具特色,注重个性化培养高职院校要求艺术类专业学生注重个性化培养。
艺术类专业所涉及的视觉、听觉等方面特别要求学习者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自身的表达展示自我,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因此,在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通过分层次分教学,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了不同的特色,此外,高职院校应从学生个性化才能方面入手,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特色化作为高职育人的发展方向。
三、学以致用,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必须的,但是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还要面对实际的职场。
因此,除了拥有过硬的技术外,还需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打通人才培养的“一条龙”式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从事的工作中去,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开放交流,注重国际化视野在当今面对世界化的形势下,国内高职院校应注重开放和交流,拥抱世界。
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要在教学质量方面,向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文化艺术行业企业的合作,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国内外各种文化艺术展览、竞赛中,扩大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国际视野和艺术交流能力。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是指为了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优秀艺术类专业
人才,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培养方案和策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较高的
艺术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课程设置是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实践为导向,贴近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可以结合行业实际,设置专业课程,如电影、音乐、美术
等各个艺术门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还应注重艺术类专业的跨学科性,培养学生的全
面素质。
可以设置与媒体、文化、科学等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
合能力。
教学方法也是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容
易使学生产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艺术类专业培养人才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
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作品展示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
造力。
学生实践是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实践应注重与行业实
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制作过程。
可以组织学生到艺术展览、
演出等活动中实践,提供实际的实践平台和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
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且使学生能够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这些策略不仅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课程设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应该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包含设计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应用技能课程、艺术人文素养课程和实践教学等。
1.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艺术编排的基础,这类课程包括造型、色彩、构图、设计史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设计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设计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技术以及设计实践。
3.应用技能课程应用技能课程是学生进行实际创意设计和制作的基础,这类课程包括软件应用、实际操作技能、材料使用和制作工艺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实践应用技能和专业软件工具的使用。
4.艺术人文素养课程艺术人文素养课程是学生艺术修养的基石,主要包括影视、文学、音乐、美术史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增强文化底蕴及审美能力,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5.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实训、实践课程和设计竞赛等。
通过实践教学的学习,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情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创新思维培养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思维是从思维方法到创意产出的全方位培养,需要在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期间就进行培养。
具体来说,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寻找答案。
2.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浅议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对于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浅议。
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艺术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绘画基础和设计理论知识。
学校应该注重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学、设计原理等,并注重实践教学,通过课堂作业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操作能力。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设计技能和创作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设计训练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和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国内外艺术展览、实习实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设计的实践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课程设置、项目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创作。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艺术设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人文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具备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实用性人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这意味着未来高职艺术类人才不但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
这对当前的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极好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本文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职艺术类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实用性人才高职艺术培养
引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这就为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作出了明确定位。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不难看出在未来几年里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高职教育的深入改革必然会迎来新的春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更高要求的专业化——突出人才的实用性,这意味着未来高职艺术类人才不但要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对自身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将会成为市场选择人才的必然要求。
这对当前的高职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来说既是极好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高职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应该朝着哪些明确的方向发展呢?本文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职艺术类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观点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培养要遵循创新的原则
上世纪有预言,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将是人才的竞争。
现在早已深入21,在人才济济的今天、在市场渴求大量实用性人才的今天,为什么还是世纪
有那么多的“人才”找不到工作,真是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吗?只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人都知道,其实人做什么都可以,关键是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精,要做好做精,就得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灵魂!
首先,创新是世纪
21市场对人才的根本要求。
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世界企业的不败之林,首先就得是一个有着创新意识的企业,回顾以往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首先倒下的都是那些没有创新意识企业,因为没有创新意识,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就会显得毫无生机,面对金融危机来袭,且不成了刀下亡魂?其次,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繁荣的体现。
文化的传播开始于学校教育,高职教育一般是同种形式下学校教育的终端,是一个民族特殊文化得以继承、传播和发扬光大的开始。
那么高职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就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结果就必须要求其具有明确的实用性,而创新则是这一结果得以实现的保证!所以,高职艺术类
人才的培养要遵循创新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时期的创新型人才!
观点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培养要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2”德与才就像是同一只鸟的双翼,缺少任何一支都无法畅游于天际。
有德而无才的人虽不能造福一方,却总能行走于世;而有才却无德者,必会为人之祸害,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
自古有如秦桧、和绅,今有如成克杰、胡长清之辈,若论才,虽非才高八斗,却也算是满腹经纶。
然而,或鱼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谗言陷忠,丧尽天良,最终祸害八方,殃及民众,自身亦是遗臭万年。
原因何在?——缺德也。
因此,刘镛老师曾说:“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
[]3”这是否可以引申来讲:做坏事的聪明人都缺德,笨人就算是无德也必然做不出什么坏事情。
当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曾有过“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4之说。
可见,市场不但要业精技专的能人,更需要德才兼备之人,可谓实用之人才!既是如此,那么作为高职教育,是否可以从中看出“我们”的教育所面临的选择?是要追求所谓的就业率还是要培养出更多的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观点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培养需要遵循法制并重的原则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它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有较大差距,而法学教育的“产品”法学人才在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尚不尽如人意。
这既与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不相适应,也不符合21世纪对法学教育的要求[]5。
”那么,作为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艺术类人才,难道就不需要法制观念了吗?21世纪既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更加频繁、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这必然要求我们不但要创新、不但要有德有才,同时也需要具备法制观念;不但要知法守法,必要时还可以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新的世纪,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大为增强,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也必将进一步向前推进,法律的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时代已经来临,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法学教育的部门和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配合高职教育,共同振兴高职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战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
综合以上个人的观点,笔者提出:二十一世纪的市场需求必定是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
高职教育中对于艺术类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该本着为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以体现出培养结果的真正实用性。
而要突出人才的实用性,就应该做到:以创新为培养的灵魂,德育并重为培养的目标,还要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未来高职教育中的艺术类人才才会在市场经济上充分发挥能动性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S].教高[]号
2000
2
[2] 司马光.资治通鉴之周纪一[S].岳麓书社,2009
[3] 舒克.正心才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与企业管理[P].博客,2009
[4] 何山.做人的黄金戒律:以德为先[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5] 谭兵.培养21世纪我国法制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M].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