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十三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卢瑟福原子模型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后,只看有没有位置的变化。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四、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 F1﹥F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三)
«力和机械»教材分析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内容能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最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是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
明白得最常见的力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物理学中的差不多知识,是学习力学的基础。
本章教材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入手展开对常见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学习与探究,并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表达了新课标的要求。
关于简单机械,由于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也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因而教材通过对杠杆的学习,以〝学生自己探究〞和〝科学世界〞的形式展现简单机械滑轮、轮轴和斜面的特点和应用。
编排富于变化,对学生应具有吸引力。
二、本章教材编写特点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然而,它应该比«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具体、更生动、更便于操作,同时也应该给使用者以摸索和发挥的空间。
本教材充分表达了以上思想。
〔一〕内容选择生动、有味,贴近现代生活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实现«课程标准»的载体,并直截了当阻碍教学成效。
本章教材内容的选择,力求生动有味,贴近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欲望。
章首语确实是一个生动的事例,它不仅有味地引入课题,同时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留有摸索的空间,我国古人的〝忧天〞和牛顿的〝忧无〞区不在哪里?引导学生摸索,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上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每节中都配有具有现代感的图片,接近学生生活。
如〝蹦极〞〝走钢丝〞〝弹弓〞〝撑杆跳高〞〝气垫船〞〝点焊机器人〞〝电梯〞等,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具体、形象地再现〝有用〞的物理。
文中还有大量可随堂进行的小实验,适用性强,如〝模拟引力〞〝轻压直尺〞〝划火柴〞〝模拟盘山公路〞等,还有有味的科学漫画──用定滑轮提粮食,再现了物理的〝有味〞。
科学世界〝万有引力与航天〞,把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当前最尖端的航天科技联系起来;科学世界〝小小弹簧秤称出大象重〞,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咨询题;等等,这些差不多上实现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好载体。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汇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的描述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简称。
2.机械运动在宇宙中是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在发生位置的变化,看似不动的房子、树木,都在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甚至整个银河系,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物体,这就是物体运动的绝对性。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所选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4.参照物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但一般不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1.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速度越小,物体运动得越。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叫做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km / h,1m/s = km / h 3.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平均速度能够反映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但只能对运动做粗略描述,平均速度= 。
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有、、、、、等,1m= dm= cm= mm= μm = nm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3.刻度尺读数的时候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有、等,1h= min= s5.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不能被消除,只能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②;③6.错误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得到的数据和结果,错误可以避免。
第四节力1.力是,提到力一定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物体,一个是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使静止的物体运动;②使运动的物体静止;③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4.力的三要素:、、。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做分子。
分子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以10-10m 做单位来量度。
3、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转动,原子的这种结构叫核式结构。
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吨(t )、克( g )、毫克(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⑴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口诀:放于平台游归零,调节螺母横梁平,左物右砝摆放好,加减砝码调游码, 天平平衡读质量.物体质量砝加游。
具体如下: ①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② “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调节方法:左偏左沉向右调,右偏右沉向左调。
③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④ “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 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记住),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人教新课标)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作一梳理。
主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地方给以强调和点拨。
〔复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6、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4、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5、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具和学具〕伽利略斜面、二力平衡实验器材、实物投影仪等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通过课前复习给本章内容列出一知识框架。
2、要求学生课前写出本章知识点中还有哪些不甚理解或需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过程〕。
初中各科目知识点
进行分式计算的专题训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斜率K 与反比例函数的K的关系。做些勾股定理的实际应 用题。
初三上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二次根式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一元二次方程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 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1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 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1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 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 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2直线、射线、线段 4.3角
初二(上)
重点:一次函数 全等三角形
学生易出现的问题:
证明全等三角形反面,无从下手。定理记忆 不清晰。对于用一次函数解实际应用题不会。 学习方法: 牢记三角形判定全等的判定定理。在做全等 题的时候,理解对应的关系。理解一次函数。多 做练习。
初二下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2分式的运算 16.3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反比例函数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十二章力、十三章机械复习提纲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2、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分度值不同。
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
原因是:没有估读。
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三、惯性和惯性定律: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刻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四、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021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案
2021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案定稿时间:等臂杠杆:L1_L2 F1_F2,如____。
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定滑轮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滑轮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动滑轮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 力滑轮组省力规律:有几段绳子与__动轮连接,所用的拉力就等于物体与动滑轮总重力的_______(二)典型例题透析一.重力【例1】如图13-1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示意图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g=10N/kg)。
图13-1【提示】先求出小球的重力,然后再根据要求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即可。
二.摩擦力【例2】如图13-2所示,是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时的情景。
(1)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木块在水平上静止,不再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时,木块与水平面间____(填“有”或“无”)摩擦力。
图13-2【提示】当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放入砝码后压力变大,即可判定出摩擦力的变化。
当木块不受拉力且静止时,木块受平衡力,如果有拉力与摩擦力构成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不存在,否则,摩擦力不存在。
三.杠杆[例3]如图13-3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图13-3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O为支点,两侧的钩码重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格数为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哪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大,杠杆就会向哪端倾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2)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2)二、质量 (3)三、密度 (3)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4)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4)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5)一、运动的描述 (5)二、运动的快慢 (5)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6)四、力 (6)五、牛顿第一定律 (6)六、二力平衡 (7)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7)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7)二、重力 (8)三、摩擦力 (8)四、杠杆 (9)五、其他简单机械 (9)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10)一、压强 (10)二、液体的压强 (11)三、大气压强 (11)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五、浮力 (12)六、浮力的利用 (13)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13)一、功 (13)二、机械效率 (14)三、功率 (14)四、动能和势能 (14)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15)第十六章热和能 (15)一、分子热运动 (16)二、内能 (16)三、比热容 (16)四、热机 (16)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7)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7)一、能源家族 (17)二、核能 (17)三、太阳能 (17)四、能源革命 (18)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3、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6、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7、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8、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 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纲要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第六章《电压电阻》复习提纲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第八章《电功率》复习提纲第九章《电与磁》复习提纲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第十四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第十六章《热和能》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总复习
2.不能正确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 质,误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或把 惯性当成了一种力。
3.在一些具体情景中理解力和运动的 关系,特别是物体不受力是也能运动(牛 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不受力时,可以 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不是力。
惯性与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是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由于物体具
的区别:
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惯性则是物体本身
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
力平衡:直线物运体动在状受态到,几就个说力几的个作力用彼时此,平如衡果。保它持们静的止合状力态为或“匀0”速。
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
学法指导
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也是历年各地中考基础 考查的重要部分,由于本章很多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 系密切,所以教材引用了大量的实例、情景帮助我们 理解物理概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逐步总结出基本 规律。同时课本还设计了和很多探究活动我们在学习 中要多动手实践,提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活动中领悟知识,熟悉技能,获取和处理信息, 把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此外,本章还包括一 些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和运用速度v=s/t公式进行一些 简单的计算。
度的大小和
力的大小
运动方向。
力的三要素 力的方向
力
力的作用点
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 (12) )根 轻据 拉所 弹测 簧力 钩的 挂大 几小 次, ,选使择其合处适于量自程由的伸测缩力状计态;; (3)观察指针上否指在“0”点,并看其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
(1)所测力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
2S,13。
7S,13。
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初三物理课本目录,河北
初三物理课本目录,河北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质量
三、密度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二、运动的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四、力
五、牛顿第一定律
六、二力均衡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杠杆
五、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应力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弱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五、浮力
六、浮力的利用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二、机械效率
三、功率
四、动能和势能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六章冷和能够
一、分子热运动
二、内能
三、比热容
四、热机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家族
二、核能
三、太阳能
四、能源革命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后记。
人教版《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实用教案.docx
人教版《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实用教案第一李运劭的描述*•、运幼鰭世界字宙屮一切扬俸都在运幼。
二、机械运动在扬理禽里,我们把扬俸俊置鰭变化叫做机械运钿。
2、泰蜃扬彼盪作栋帝鰭扬俸人们把它叫做秦超物。
薛鰭秦翁扬眾同,描述同一扬俸鰭运钿时,箱卷也耒一畔。
扬俸鰭运幼和初止是相対鰭。
必同祥恢慢、向同一方向谕进的扬俸以它们屮伍何一个务豢鉉扬,则另一个相対初止。
秦超扬鰭取;⑦秦超扬鰭盪取是仪噫鰭。
②11薛摄合适鰭扬俸作秦超扬,帘利用问龜的解决。
一徵选蒔地面,或瘩相对于地面初止"的扬俸作秦超扬。
③眾滋将罚究対彖凉身11作秦超扬。
二运动的快慢一・速衣7、比轶扬俸快慢的鬲种方法。
在相同时间內,扬俸运幼跆程衣鰭比轶快'扬俸运幼跆程相同时,运幼时间题鰭叱軼快。
2、速茨在扬理禽屮,用速决这个扬理蚤彖斥物体运钿快慢。
速决菁于运幼扬俸在車侵时间內通过的略程,可用公式v二必表斥。
o ---- 跆程 ----- 来(妣)t ...... 时间....... 秽⑷“----- 速决-------- 来每秒6«/o或皿* d 9在国称草俊制屮,速度的单侵足来每秒,在衣通运输屮迷纟用韦来每小时做单佞,将号是滋%或•伫O仏lo=M6滋仏[滋I厶=1]M 6妣I o=O. 2Xm]o二、"频內怨影" .......... 斫究汤俸运刼的方法2、力速卫钱运动和箋速运働7•扬俸沿堵直钱快慢耒变的运幼叫钉速吏钱运幼。
扬俸做句速直钱运幼时其速庚凌祓是一个定值,与跆程的丈小和时间的衣题无关2.扬俸运幼快慢足变化的运刼叫做变速运幼。
变速运钿可用“二必粗路地求出物体通过这一段略程的年物速;<。
三衣决、时间及其测蜃一、国餘車侵制"单倍,侧蚤某个扬俸蚤时用未进行比按的标帝蚤叫做单倍。
2(0陈单侵制;国陈针董爼袒制良的一套国陈优一的单侵,叫做国陆单儘制(S刃。
二、衣走的測娄衣决的测董是物理禽里撮屋碎的测董之一7.枚度的单侵2衣决鲂侧費工具M用剩决尺侧衣决鰭方体(〃讽镁刻凌尺⑵正确使用訓决尺测衣决注做到;制庚尺要敘正,要縈嘯彼側物体;篌褻时視钱要鸟尺面垂直;要怙篠到今凌值的下一儘赦;多浪测蚤取年射值。
人教版物理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复习ppt课件)
F2 L1 O F1
机械的是(不 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 ( C )
A、一个定滑轮;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B、一个动滑轮; 杠杆; C、杠杆; D一个动滑轮和一个 定滑轮组成的滑轮 组.
2011年元月 张家界永定中学物理组
但费距离: 但费距离:s=nh(注意 ) (注意n)
特点: 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例8、下列分别是什么杠杆? 、下列分别是什么杠杆?
省力 费力 省力 省力
费力
省力
费力
等臂
例 9 9 9 9
1/6 F=____G
? ? ? ?
L1 O
F1
F3
F2
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和箭头
例10、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 、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
f F F
G 相对斜面有没有运动? 例5,物体 相对斜面有没有运动?有没有摩擦力? ,物体A相对斜面有没有运动 有没有摩擦力? (1)沿斜面向下滑动, )沿斜面向下滑动, (或 静止不动 ) (2)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
Why?
f
G
例6、某同学在水平地板上用 、某同学在水平地板上用300牛的力向右推一只 牛的力向右推一只 木箱,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箱,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1)在木箱运动过程中,人为什么要不断给箱子施加 在木箱运动过程中, 在木箱运动过程中 推力? 推力?
安静有序 讲究卫生
人教版新课标中考复习课件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复习课
一、弹力
受力会发生形变, 时又恢复 1)弹性: 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 )弹性: 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 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 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 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 特征 2)塑性: )塑性: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力: )弹力: 4)其它弹力: )其它弹力: 压力、 支持力、 如: 压力、 支持力、拉力等 5)弹簧测力计原理: )弹簧测力计原理: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弹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弹 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 簧所受的拉力成正 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复习课)》讲学稿
人教版《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复习课)》讲学稿教务签发: 发放时间: 年 月 日 讲学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13章 力和机械 复习◆学习目标:1、形成知识结构(如右图所示)2、重点: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知识,杠 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设计滑轮组。
难点: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
◆预习•导学 1.分析以下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 .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 .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 .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2.如图13-FX-1,某同学用40N 的水平力将一个重30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 A 、40N B 、30N C 、10N D 、70N3.(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3-FX-2第一次实验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______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4)上图是某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 ,杠杆上每一格长5cm ,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其中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
◆预习反思——如何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解题关键是:阻力×阻力臂(即F 2L 2)为一个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如图13-FX-3,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人教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课ppt(1)
人教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课ppt(l)九年级物理人教实验版复习课件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本章知识结构网络整体预览本章知识点详细梳理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一机械运动相对静止:两物体速度大小相同,运动方向相同。
概念速度3.匀速直线运动:时间路程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来粗略4.变速运动: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曲线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概念: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 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公式:v=/t二.匀速直线运动:单位:m/米/秒km/h千米/时lm/=3. 6km/h单位:秒时间:计算:t=/v测量:停表、钟表单位:米m路程:计算:=vt测量:刻度尺单位及换算:时间:测量:日辱、沙漏、停表、钟表等三、时间与长度:长度的测量:测量:刻度尺、游标卡尺等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人误差: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与错误的区别:不可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减小方法:平均值单位及换算:1.正确使用刻度尺:1.认:零刻线、测量范围、分度值2.选:据测量的实际要求选适当精确程度和量程的刻度尺3.放:贴、正、齐4.看:视线与刻度尺垂直5.读: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记:结果=数值+单位数值=准确值+估计值2.特殊测量: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组合(平移)法等四、力的概念和力的测量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物体是相对(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力的特点的(3)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
有关力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的知识(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速度的力的单位:N(牛顿)大小和运动方向力的大小力的三要素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1)根据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使用前:(2)轻拉弹簧的钩挂几次,使弹簧处于自由伸缩状态;(3)观察指针上否指在“0”点,并看其分度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目标:1. 知道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概念、单位及力的三要素。
2. 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概念,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会选择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4.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现象,并会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5.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平衡状态的判定,并会利用二力平衡分析问题。
6. 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7. 理解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8. 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的作用,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9. 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二、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知识点一:运动和力例1. 乙、丙三辆车行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道上,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东运动,看到丙车向西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则甲、乙、丙三辆车的运动状态分别是怎样的?解析:题目问甲、乙、丙三辆车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它们均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我们应先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说明以树为参照物丙车是向东运动的。
“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运动”则说明甲车是向东运动,且比丙车运动得快些,即V甲>V丙。
“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东运动,看到丙车向西运动。
”说明乙车也向东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
答案:甲、乙、丙三辆车都向东运动,且V甲>V乙>V丙。
例2. 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他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
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解法一:设小明家与学校之间路程为s ,下坡行走速度为v ,则上坡行走速度为v 32。
依据题意有:联立①②式,将t 上=36分钟代入解得t 放=39分钟解法二:采用特殊值法。
设从家到坡顶的路程为2,从坡顶到学校的路程为3,设上坡的速度为2,下坡的速度为3,则将t 上=36分钟代入上式得t 放=39分钟例3. 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解析:原来小球受绳子拉力作用在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不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绳断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
答案:B例4. 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当力F 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将( )A. 大小不变B. 越来越慢C. 越来越快D. 无法判定解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重力、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水平拉力。
显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则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而做加速直线运动。
若水平拉力F 减小,但因F 的方向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因此物体仍做加速直线运动,只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没有原来大而已,但并不因为拉力F 减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减慢。
故正确答案选C例5. 一根电线下吊着一盏灯,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B. 灯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C.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的重力D.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地球的吸引力 解析:二力必须满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个条件才能平衡,缺一不可。
选项A 中二力不共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B 中二力不共体而且是同方向;选项D 中二力也不共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
例6.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B. 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没有惯性C. 物体不受力时有惯性,物体受力时没有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解析: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惯性,故D对。
答案:D。
例7. 向前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A. 乘客受到惯性作用B. 乘客受到惯力作用C. 乘客具有惯性D. 乘客受到向前的冲力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力是外界对物体施加的影响,因为惯性不是力,所以既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也不能说物体受到惯力或冲力作用,因为在这里找不到惯力或冲力的施力物体,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C方法点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与惯性相关的问题。
例如:人在跑步时,若脚突然被石头绊了一下,人会向前摔倒。
这是因为人在向前跑动时,身体随脚一起向前运动,当脚绊到石头时,脚因受到石头阻挡的作用而突然改变了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要向前倾倒。
分析惯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表现。
例8. 如图所示,铁块A重10N,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在作图时不管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重力的方向都不能画错。
正确答案如图所示。
例9.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石块用细绳悬挂后静止在半空中,分析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大小、方向如何?解析:取石块为研究对象,因石块与地球和细绳之间有相互作用,所以石块受重力G和拉力F两个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因石块静止,故其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
根据G=mg可求得石块所受的重力为G=2kg×9.8N/kg=19.6N,方向竖直向下;拉力F=G=19.6N,方向竖直向上。
方法点拨: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将受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顺序是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其他的力。
然后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因其所受的合力为零,可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及已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注意: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下图);2、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相互接触。
例如:两个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实验,通过观察可发现,尽管它们之间并不接触,但两者之间仍会有力的作用;再如,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但物体并不都贴在地面上。
例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B. 没有物体就一定不会有力的作用C. 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D. 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解析: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而离开了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正确选项为B。
地球对物体,磁铁对铁质物体的吸引力都可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产生,A选项错。
判断物体间是否有力的作用,不是看它们是否接触,而是判断它们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依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在没受力的情况下也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我们周围静止的物体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因此,C、D选项错。
例11. 如图所示,用力F将重为10N的物体A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
当压力F由10N增大到30N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物体A在压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与墙壁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A受到重力G与摩擦力的作用,且当压力F增大时,只是墙壁对物体A 的支持力增大,因为物体所受重力G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解答:不变例12. 如图所示. 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
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B.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水平桌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没变,所以摩擦力不变;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解答:B小结: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F的作用,例13.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1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a),那么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放置,再使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b),那么此时需要的水平推力为___________N。
答案:0,10例14. 一质量为2吨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为车重的0.15倍,求:汽车的牵引力的大小是多少?解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处于平衡状态,说明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f和牵引力F。
题中已经告诉我们汽车的质量m及摩擦力f为车重的0.15倍。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要求汽车的牵引力F,就要知道摩擦力f的大小,要求摩擦力f,只要求出重力G的大小即可。
已知:m = 2T = 2×103㎏,g = 9.8N/㎏,求:F解:汽车的重力G = mg = 2×103㎏×9.8N/㎏= 1.96×104N由题意可得:f = 0.15G = 0.15× 1.96×104N = 2.94×103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F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F = 2.94×103N答:汽车的牵引力为2.94×103N。
知识点二:力和机械例15.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画出图中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 点最小的力。
解析:关于杠杆这部分内容中的画图题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但部分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可能会掉以轻心,本题中的最小的力就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答案:如图所示。
F例16. 如图所示,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我们把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就是省力杠杆;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就是费力杠杆;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就是等臂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
选C例17. 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从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
解析:在绕制滑轮组时,由于绳子受力后会绷紧,所以绕线时必须将表示绳子的线画成切线。
该题目要求画出最省力的绕法,根据“奇动偶定”(当绳子的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绳子的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的原则,绕法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