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盛世危机

合集下载

第22课 盛世危机

第22课   盛世危机

第22课盛世危机导学目标:1、康乾盛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2、闭关锁国:清朝前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社会危机:乾隆后期,清朝国势开始走向衰落,此时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阅读、比较归纳、图表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清朝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帝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务,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康乾盛世”的局面。

这一时期,粮食产量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过前代水平,____________是最大的丝织中心。

瓷都____________是全国制瓷中心。

2、清朝前期的____________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先进文化和科技,阻碍了____________,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3、从_________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__________。

表现在统治集团____________,财政____________,军备____________,土地集中,赋税____________,各地人民起义不断,最具影响力的是____________起义,历时9年,涉及5省,沉重打击了清统治。

4、清由盛走向衰落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正处在____________阶段,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快,在当时世界占有广大殖民地,此时,他们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____________。

中国面临着严重危机。

课堂导学:1、康乾盛世有哪些突出的表现?2、闭关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而实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用?3、清朝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4、归纳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第22课 盛世危机

第22课  盛世危机

一、康乾盛世 1.清朝前期,康熙 、雍正、 乾隆三位皇帝时期积极吸 收汉文化,勤于政事, 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康乾盛世”局面。 二、闭关锁国 1.含义:清朝前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外国 商人来,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即闭关锁国政策。 2.影响: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限制了中外正当的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 的进步。 三、社会危机 1.内部危机: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2.外部危机:此时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英国 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 向中国。
1.了解康乾盛世; 2.思考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分析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 一、康乾盛世 • 1、清朝前期, 、 、 三位皇帝积极吸收汉文 化,勤于政事,奖励桑农,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 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 ”局面。 • 二、闭关锁国 • 1、含义:清朝前期严格限制 ,既严厉控制 , 又限制 ,即闭关锁国政策。 • 2、影响: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 作用; • 消极影响:限制了中外正当的 ,不利于我国人 民接触外国的 和 ,阻碍了 的进步。 • 三、社会危机 • 1、内部危机:从 后期起,统治集团 腐败, 匮 乏, 废弛, 集中, 繁重, 不断,清朝 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 2、外部危机: • 此时的世界正处在 上升阶段。 是当时最强 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向 。
1、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的 看法。
2、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么样的对外 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3、清朝的社会危机有那些表现?
• 1、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 他的看法。
• 活动:(1)抗击沙俄,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签订《尼布楚条约》; • (2)平定三藩; • (3)设台湾府,统一台湾; • (4)大败噶尔丹; • (5)册封班禅; • (6)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 评价:中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有作为的皇帝。

第22课《梦回繁华》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梦回繁华》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些内容呢?
6
1.请大家浏览全文,用波浪线勾画每段中的关键句,依据重点句子概

括各段主要内容,稍后请同学展示。

感 知 读
回答示例:我在第___段勾画的关键句子是______,根据这句话,我 概括本段的段意是__________。


7
整体感知读繁华
2.理清说明顺序,完成思维导图
创作时代背景、题材 作者及主题
2
我 是
任务一:读繁华

小 讲
由于这幅珍宝的画质和颜料极其珍贵且脆弱,所以很少

对外展出。假如故宫博物院将在2025年建院100周年之际,

对外展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向全国招募优秀讲
解员。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合作,争做优秀讲解员,助力本
次文化盛宴。
思考:你是讲解员如果你要向观众安利这幅画,你会介绍哪
作者简介
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 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 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宋徽宗 时供职翰林图画院,有《西湖争标图》《清 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 珍品。
6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 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有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 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图纵24.8厘米,横528.7 厘米,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 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 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2 梦回繁华
毛宁
1
夯实基础
篙 ( ɡāo ) 翰林( hàn ) 题跋( bá ) 擅长( shàn ) 覆灭( fù ) 绢本( juàn ) 田畴( chóu ) 驮队( tuó ) 岔道( chà ) 踏青( tà ) 跋涉( shè ) 漕运( cáo ) 枢纽( shū ) 舳舻( zhú lú ) 纤夫( qiàn ) 宏敞( hónɡ ) 桅杆( wéi ) 酒肆( sì ) 遒劲( qiú )春寒料峭( qiào ) 长而不冗( rǒnɡ ) 络绎不绝( yì ) 摩肩接踵( zhǒnɡ )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ppt课件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ppt课件
这句话反映了乾隆皇帝怎样的态度?
.
13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这说明当时清朝奉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这一政策有何危害?
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
14
落后的农耕文明和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资量农料 不耕二断:提文乾高明隆。时这达期使到,得高中鼎产国在作盛人物,口和急精农遽耕增细业长作生的得情到产况大水下规,模平仍推进然广能,一以农大作步约物提的9亿单高亩位的面耕积地产
养活3亿左右的人口,而且长期保持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
资料三:1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超过欧洲5个百分点,
.
7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
地球仪
音乐钟
战舰模型
1、为什么这些礼物在中国大受欢迎?
越野炮
2、为什么当时英国能制造出这些物品?反映了英国当时怎样的国力状况?
3、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没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
4、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爆发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8
工业文明 ------ 农耕文明
.
15
被甲迫午签被中战订迫英争《签签日圆马吸订订军鸦明关食《《在片园条鸦北南旅战遗约片京京顺争址》者条条进的约约行清》》大朝屠官杀员
.
16
资料一:登陆定海时,英国人请求当地官员找一个熟悉海路的人领 航。使团成员巴罗写到:“他们是我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 一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更让英国人大开眼界的是,沿白河 返程时,由于水位下降,船开不动了,脾气大发的主食官员竟然 “命令手下的兵丁让船长和全体船员挨板子”,“那些可怜的家伙 提供了船只,服了两天的苦役,这就是得到的唯一奖励。”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盛世危言《盛世危言》是清末维新派先驱思想家和著名实业家郑观应撰写的一部倡导自强求富、维新变法的重要著作,集中体现了郑观应关于改良封建社会、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思想。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商战”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指出要改变近代中国落后局面,仅仅采取“强兵”政策、依靠单事力量与西方列强竞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设立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抵御外国殖民经济入侵,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盛世危言》问世,值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随即轰动社会及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呈给光绪帝,帝下旨“饬总署刷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

被时人称“医国之灵柩金匮”,张之洞亦评“上而以此辅世,可为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

”可窥见该书对治理国家之价值。

作者简介郑观应郑观应(1842-1921年),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罗浮待鹤山人等,广东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

1858年(咸丰八年)到上海学商。

由徐润等介绍,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历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

在经营工商业的过程中,关心时政,留意西学,1884年中法战争时,曾往暹罗(今泰国)、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新加坡等地调查了解敌情,逐一绘图贴说。

次年初,途经香港,被太古轮船公司借故控追“赔款”而遭拘禁,经年始得解脱。

后隐居澳门近6年,撰成《盛世危言》一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论证中国必须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培养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实学人才。

1922年5月,病逝于上海招商公学宿舍。

著有《救时揭要》、《易言》、《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后编》。

内容简介盛世危言《盛世危言》是中国思想界中一部较早地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

就其对当时许多问题的思考,百年之后仍然不能抹杀其具有现实意义的光辉。

《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

教材分析第22课 盛世危机

教材分析第22课 盛世危机

第22课盛世危机
课标内容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康乾盛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①通过对康乾盛世的学习、了解清朝前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但此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繁荣的盛世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思考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辩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分析清朝的社会危机,对东西方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清朝前期社会繁荣的诸方面,从而对清朝前期的繁荣局面有整体的认识的把握。

②比较唐朝和清朝外交政策的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影响;比较17——18世纪的中西方发展状况,认识近代中国遭到外来侵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清朝前期,随着统治政策的调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政局亦渐趋稳定,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繁荣——康乾盛世。

②闭关锁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殖民侵略活动的作用,但严重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看不清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最后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重点和难点
重点:“闭关锁国”。

难点: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第22课《梦回繁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2课《梦回繁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2课《梦回繁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梦回繁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梦回繁华》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是一篇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

著名画家毛宁在介绍画作时,采用“画作分类——画家画意——画作概貌——画面内容——特色价值"的顺序,凸显画卷的繁华之状。

所以该文的文本特质在于,作者选择介绍内容时紧扣作品主要内容特征和艺术特征。

介绍语言不仅符合作品特征,也考虑到了读者接受水平和期待。

介绍顺序同样符合观赏者的欣赏顺序和画作的安排顺序,贴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文章属极佳范文,极具模仿,因此,教学时,既要突出自读课文的特色,还要达到巧设生活情境,提升思维品质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通过教材学习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等说明文,初步积累了说明文文体常识,了解到相关说明文体裁。

本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说明文。

“活动·探究”单元的阅读活动,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速读、跳读为主要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1.从“阅读提示"中,去掌握说明文自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并能与生活情境之——补《清明上河图》主题展“入场券”结合起来,抓关键语句,梳理主要内容。

2.细读重点段落,并能与生活情境之——安排展板布局,编辑展板文字,落实重点段落及全文的说明文三要素。

3.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和遣词造句等写作特色,并能与生活情境之——模仿文章介绍某个艺术品或、画作、乐曲等。

4、让学生感受到前人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体会繁华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以及作者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资料补充:1、作者简介毛宁(1975—),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虚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

第22课 梦回繁华 课件(共4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 梦回繁华 课件(共4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六】
深读文本思繁华
1.本文题为“梦回繁华”,能否换成“《清明上河图》介绍”?为什么?
不能。①根据课文内容分析,“繁华”应该是指北宋城市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示的这种繁华局面是不是真实的呢?在历史上或许是真 实的,但从第2段介绍画作创作的时间来看,那时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 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因此画作所呈现的可能只是画家所能忆起 的往昔的真实,所以文章题目中称“梦回”,这“梦”中应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往日繁华的追念。
理清结构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梦回繁华
第1段:北宋经济繁荣,拓展了绘画的题材范围, 引出《清明上河图》 第2段:介绍作者及 画作创作背景 第3段:介绍规模、内容
开卷:汴京近郊的风光
第4段:介绍画面 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空间顺序
后段:汴京市区的街道
逻辑顺序
第5段:介绍 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中国馆的建筑结构,以“斗拱”结构为主,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穿 插”的特点,结合了现代建筑的力度美和结构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当代表现。
打开模型底座开关,灯光变换着色彩从斗拱的榫卯间放射出来,光影流动、光 彩照人。恍惚间,一堆长长短短的红色木条在我眼前层层叠加起来,越抱越紧、越 搭越高。转瞬间,一幢气势恢宏、光彩夺目的宏伟建筑出现在我的眼前,它花冠高 耸,状若宝鼎,使我联想起当代中国的鼎盛与繁荣。红色斗拱,层叠架空,形似一 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预示着中国前程远大,鹏程万里。
(2)
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乐喻画,突出了《清明上河图》节奏感极强的特征, 写得生动形象,同时以简驭繁,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一比较专业的内容。

第22课《梦回繁华》 (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梦回繁华》 (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农舍田
畴”“春寒料峭”等,不仅概括力强,节奏鲜明,而
且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文化意蕴。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手法细品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手法细品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整体感知
话题探究:
1
.


段 都 很 重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2.标题与第二段的关系
3.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关系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整体感知
1.每一段都很重要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文题指明了本文要说明的内容不是现在的繁荣热闹的 景象,而是北宋时期的繁华热闹的景象。
深层含义:①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 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②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繁荣的 墨剑飘雨经济、文化的热爱和赞美;③让我们回忆古文明的灿烂, liyo希ngqia望ng 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字 词 积 累 墨剑飘雨 — — 理 解 词 意
liyongqiang 李永强
工:善于,擅l长iyo。ngqiang 设色:(绘李画永)强涂色,着色。
田畴:田地,田野。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微寒。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有何特点?
①区域经济集团的数量大量增加; ②区域集区合作日益频繁。
据统计,目前全球共 有33个区域经济集 团化组织。其中,欧 洲6个、拉丁美洲11 个、亚洲3个、非洲 8个、大洋洲2个、 北美1个、跨洲际的 集团化组织2个,共 有150多个国家和地 区参加.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程标准】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 2.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
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目录
0 1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0 2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0 3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01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两极格局瓦解后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有哪些?如何应对?
风险:
①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②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安全问题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也有影响,如“逆全球化”现象
④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 应对:
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 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 可口可乐,面带微笑。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大量存在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扮演着“第二政府”的角色,它们对世界经 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走势,且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 政策,而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世贸组织的建立,国际社为了应付全球化带 来的种种挑战而进行国际合作的显著成……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 的……金融全球化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 而不能只顾本国的利益需求,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要内容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要内容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概述1.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经风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2. 然而,在近代以来,我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长期处于落后和被欺凌的状态。

二、中华民族的觉醒1.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提出了“中华之崛起”的口号,号召全体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22课强调我国崛起是历史必然,是大势所趋,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 22课鼓励青少年学生努力学习,积累知识,提高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三、新时代的要求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繁荣已成为现实的时代要求。

2. 新时代要求每个我国人都要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3. 22课呼吁广大青少年学生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汇聚起亿万青年的力量,共同实现中华崛起的国繁荣。

四、学习的意义和使命1. 学习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

通过学习,人才得以修炼和提升,进而造福社会。

2. 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

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教育的关键1. 22课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体魄、审美和劳动素养。

2. 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学生要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 学生要具备文化自信,自信心从文化自信开始,只有了解和扬弃本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他国的文化。

3. 学生要具有科技创新意识,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七、结语1.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崛起的国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_盛世危机

_盛世危机

假如你是乾隆帝,你将如何回答。
1、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清朝统治 者产生自给自足自骄情绪。(根本 原因) 2、外国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日益猖 獗。
闭关锁国政策利弊谈
利: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 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社会 弊: 的进步
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落后
反思篇
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么样的对外政 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从影响中你 对外开放 得到什么启示?
外交政策 唐朝 影响 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唐朝的高度繁荣,造 开放 就了兼收并蓄、全面辉煌的 唐文化。 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闭关自守 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 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 步,造成中国落后的局面。
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 兴修水利。
政治上:社会安定,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经济上: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军事上:打败了外国侵略者,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你能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康乾盛世在政 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吗? (可以参考18、19、20课所学内 容)
危机篇
清朝的有哪些社会危 机呢?(内部和外部)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这种政策带来的消 极影响包括( B ) ①完全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 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古老的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危 机开始于( A ) A.乾隆后期 B.康熙时期 C.嘉庆时期 D.雍正时期
第22课
盛世危机
1、什么是康乾盛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2、清朝采取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 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什么的内外危机?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2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2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2课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文中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周恩来少年时代饱经家境衰落的困苦,目睹国破家亡的惨景,表年少志高。

1917年夏,十六岁的周恩来在东关模范高等学堂上第四个学期的伦理学。

讲课时,校长和一些老师讲述了中华不振的种种传闻。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22课以少年的视角讲述了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第22课《梦回繁华》跨学科语文案例设计

第22课《梦回繁华》跨学科语文案例设计

第22课《梦回繁华》跨学科语文案例设计案例主题古都一梦,盛世繁华学科范围语文、美术、历史课时建议两课时适用对象八年级内容简介本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和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指的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二、工笔比较细致,注重的是一丝不苟的全部画出来,注重真实性,而写意画的特点比较随意,注重意境的表达。

兼工带写是有时采用一些工笔的画法,也可采用粗画细染的方法,即采用大写意泼墨粗画,再以工笔的烘染法细染收拾,放而不野,细而不腻。

三、(七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与本课相关知识的储备:在美术课对《清明上河图》概况及国画写意技法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也了解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跨学科学习课堂活动会感到比较新奇,容易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学生从课文《梦回繁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内容、风格及其所反映的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

2.通过深入剖析,让学生领略古代绘画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魅力。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重点通过深入剖析,让学生了解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通过表演和将绘画技法应用到写作中的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绘画的艺术价值,将兼工带写的绘画技法与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联系起来并练习写作。

2.从历史的角度解读繁华背后的危机。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PPT:展示相关图片和相关资料。

实施流程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清明上河图》3D版视频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入课文。

第22课《盛世危机》

第22课《盛世危机》

巨贪和珅
乾隆宠臣和珅当 政20多年积聚了 惊人的财富。乾 隆死后,嘉庆抄 和珅的家,估计 他的财产相当于 清朝10年的财政 收入。当时的民 谚说“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
P107课中题
清朝危机的表现:
• ①政治上:统治集团利益腐朽, 人民起义不断; • ②经济上:财政匮乏,土地集中, 赋税繁重; • ③军事上:军备废弛; • 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增强, 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农业上:耕地面积增加,兴 ①经济方面: 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手 工业水平超过前代。 ②政治方面:
国家统一、 疆域辽阔 、加强 对边疆的管辖,社会安定,阶 级矛盾相对缓和。 反击外来侵略 , 平定叛乱,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军事方面:
二、闭关锁国
1.含义
2.实行的原因
3.影响(评价)
三、社会危机
朝代 都城
旧名 今址
建立者
帝王称号
姓名
朱元璋 爱新觉 罗福林
元朝 大都 北京 南京北京 南京北京 明朝 清朝 京师 北京
元世祖 忽必烈
明太祖 清世祖 顺治帝
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D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忽必烈统治时期 D.“康乾盛世” 2.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应包括【 A 】 A.抵制西方殖民活动 B.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停止对外贸易活动 D.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3.清政府的政策中,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 的有【 】 D ①奖励农桑,兴修水利 ②确立西藏宗教首领册封制 ③文字狱 ④只允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 外贸易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③ ④ 4.清朝盛世危机的表现【 A 】 ①统治集团吏治腐败,财政匮乏,军备废弛 ②土地集中,赋税繁重 ③ 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④英国和中一样处于衰落时期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① ② D. ① ③ ④

第22课《梦回繁华》

第22课《梦回繁华》

从作者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中,你觉得 这幅画有哪些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 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 动的视点摄取对象。
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 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 人物达五百之多,形态各异。
此图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 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 界面,即所谓“自成一家”。
这是文章的最后几句议论性话语,说说你 的理解。
这两句话说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希望读 者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清明上河图》。 “重要形象资料”几个字是文章末尾一句的重 点,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历史领域中 一张重要的名片,展现了“北宋汴京”这一特 定历史时期的市井风貌,极具历史价值。
深入探究
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就全文来说,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从
课堂小结:纵览全文,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 图》时,中心非常突出,即强调这幅画作所要表现的 “梦回繁华”这一主题。为了突显这个主题,作者没有 从绘画技巧的角度做过多的介绍,而是扣住这幅画作描 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京的“繁华” 尽量表现出来。这样的写作构思,可以帮助非美术专业 的读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以及这幅 画作的深层意义。
结构梳理
画卷创作的 北宋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 社会背景 城市文化生活十分活跃

作者信息、创作时间、
回 繁
特殊意义 画卷的基本 画卷材质状元成才路、大小、总体

情况
特点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画卷开卷处、中段和后
段所描绘的内容
画卷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不高 朽超 的的 传绘 世画 佳技 作艺
空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明确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梳理“繁华”具体表现。

2.体会文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领略说明文语言的典雅美。

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明确说明文内容,梳理“繁华”的具体表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2.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明晰美,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繁华富庶的辉煌场景。

这部电视剧取材于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一位画家也用他的画笔生动得再现了这一繁华的市井风情,这幅画就是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高不到一尺,却是一副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名作,它被许多鉴赏家把玩,被无数帝王权贵争夺,曾四次被偷出宫廷,五次又回到宫廷。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国宝级文物。

它数经战火、历尽磨难……就是这样一幅图画,引得无数人为它倾倒。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毛宁的笔触去欣赏这幅画作,感受千年前的繁华。

二、知识简介1.了解作者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

开设课程: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美术鉴赏、建筑赏析。

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

2.作品简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方面的表现吗?
水田农作图
景德镇
北京前门商业区
二、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及其产生原因 清朝前期的实行_______政策,严格限制 。 清朝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原因) 2.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清朝前期的_______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 它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先进文化 和科技,阻碍了_________,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中国纺织机
英国骡机
通过阅读课文,围绕“我 知道了哪些知识?”,请同学 们积极主动、大胆讲述出来。
问题1:清朝的社会危机有那些表现?
提示: 课文107—108页
问题2: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提示:
活动: (1)1685、1686年两次组织雅克萨反击战,取得胜利; (2)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3)平定三藩叛乱; (4)三征噶尔丹; (5)册封五世班禅。 看法:在位期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盛世局面。

D、英国
7、在当时世界上,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方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荷兰 8、“康乾盛世”是指( ) A、康熙帝在位 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B、康熙和乾隆在位 D、整个清朝前期
9、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封闭港口,固守疆域 C、严格中国对外贸易 D、不许外国人来华 10、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B、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 C、西方国家发展迅速 D、清朝社会制度落后
巨贪和珅
嘉庆帝(17961820年在位)
二、社会危机
2.国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崛起,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清由盛走向衰落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正处在______阶段,英国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快,在当时世界占有广大殖民地,此时,他 们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______。中国面临着严重危机。
中国兵船
英国战舰
1、清朝全国最大的丝织业中心是( ) A、江宁 B、广州 C、明州
D、泉州

2、康乾时期______生产棉布数量多、质量好,畅全国各地( A、江宁 B、广东 C、松江 D、福建 3、清朝制瓷业的中心是( A、扬州 B、广州 ) C、江宁(今南京) D、景德镇
4、与清朝统治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时的世界正处在( A、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 B、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 C、资本主义的全盛时期 D、封建主义的上升阶段 5、这时的世界,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11、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清朝社会经济面貌的概括,较准确的应该是( A、繁荣与开放的经济社会 B、万千气象的经济社会 C、闭关保守的经济社会 D、万世平和的经济社会 12、明清时期,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八股取士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郑和下西洋 D、闭关锁国 )

13.(多选)从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走向衰落。其社会危机表现在( A、统治集团吏治腐败 B、财政匮乏,军务废驰 C、土地集中,赋税繁荣 D、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14、(多选)下列有关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A、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B、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D、不利于中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 )

学习评价
环 节 小组 评价






阅读 讲述 讨论 检测 结果
重点:“闭关锁国”。 难点: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一、康乾盛世
1.康乾盛世产生的原因 清朝前期,____、_____、 _____帝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 于政务,出现了_____、______、 ______的“康乾盛世”的局面。 什么叫康乾盛世? 为什么会出现康乾 盛世?
2.康乾盛世的表现 这一时期,粮食产量有了_____,____超过前代水平,_____ 是最大的丝织中心。瓷都_____是全国制瓷中心。 经济方面:(1)农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治黄治淮、精 耕细作、提高产量、推广种植高产作物、大量栽培经济作物。 (2)手工业:矿冶业、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3) 商业:出现许多商业中心和繁华的商业街。农业、手工业、 商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你能举些具体事例 政治方面: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 来说明康乾盛世在 经济、政治、军事 军事方面:反击外来侵略 平定叛乱与分裂。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案 第七单元 第22课
凯里市第十二中学 龙生水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盛世危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目标:
1、掌握康乾盛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等知识。 2、通过对康乾盛世的学习、了解清朝前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 强盛的局面,但此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繁荣的盛世背后潜藏着深刻的 社会危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认识康乾盛世——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繁荣;闭关锁国导致了中国的落 后。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广州十三行商馆
西方殖民侵略
三、社会危机
郑成功收复台湾
1.国内:清朝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落
从_______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_____。表现在统治集团 _____ ,财政_______,军备______,土地集中,赋税_____, 各地人民起义不断,最具影响力的是_______起义,历时9年, 涉及5省,沉重打击了清统治。 乾隆南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