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各领风骚,品鉴有道》精品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四册6.1《价值与价值观》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内涵。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科学精神】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教学重点: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引入新课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我们学习价值与价值观。
(二)讲授新课价值与价值观(板书)一.人的价值(板书)阅读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
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出行等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等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科学理论具有满足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的属性。
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不是一回事。
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需要。
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教师:什么是哲学上的价值?学生: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教师:什么是人的价值?学生: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鉴赏家》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鉴赏家》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鉴赏家》的主要内容,掌握鉴赏家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学鉴赏的重要性,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鉴赏家》是一篇关于文学鉴赏的散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教导学生如何欣赏和鉴赏文学作品。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鉴赏家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3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文学鉴赏的定义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文学鉴赏的兴趣。
3.2 课文讲解通过细致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鉴赏家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学的魅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材。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和鉴赏指南,供学生参考和阅读。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鉴赏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6.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3 实践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7.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鉴赏家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学的魅力。
7.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课堂表现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南(第一课时)》教案与反思
《江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
会写“可”“叶”2个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题识字1.情境导入。
(1)出示祖国轮廓图:教师介绍“江南”地理位置及特点:“江”指长江。
“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江南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2)播放江南风景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入江南水乡的情境。
教师过渡:看完刚才的视频后,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学一首与江南有关的诗。
2.揭题识字。
(1)(出示课题)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题“江南”,教师提醒:“江”是后鼻音,“南”是前鼻音。
(2)学生举手给“江”“南”分别组词:江水、长江南边、南方。
(3)学习偏旁“氵”。
①引导学生发现“江”的偏旁“氵”并猜猜三点水跟什么有关。
②借助图片讲解:“氵”一般与水有关。
含有“氵”的字有河、海、洋。
③出示“江”的组词:黑龙江、松花江、珠江、鸭绿江、钱塘江、乌江。
学生读一读,师强调“绿”的读音,讲解这六个都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江。
3.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题目下面三个字“汉乐府”,简要介绍:“汉乐府”两千多年前人们专门收集整理的诗歌。
这些诗是可以唱的。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教师范读,提出听读要求:听老师配乐读古诗,检查自己是否读对了字音,把老师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节奏。
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3.学生根据朗读节奏自由读古诗。
4.检查字词。
(1)认读生字。
①指名学生拼读本课的会认字,教师正音,提醒学生“莲”是前鼻音,“东”是后鼻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
开火车组词读。
评价学生组词情况。
(2)认读词语。
①学生先自由拼读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师正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可:丁字肚里一张口。
(猜字谜)②可:出示“小草多可爱请你别伤害”的标语,引导学生找一找“可”字。
《老子》四章教案教学设计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并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道法自然”,这是古代先贤用智慧凝练成的人生真谛。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繁杂琐事扰乱了我们的身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经典中汲取生命的营养。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老子>四章》,一起来感受心灵的洗涤。
二、知人论世1.走进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道”就是自然,道理,法则,规律。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
2.作品简介—《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之后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一共81章。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以“道德”为纲领,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于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之学,文意深奥,句涵广博。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交流把故事分享得更有新鲜感的方法。
2.体会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会仿照例子把故事情节说得更具体。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描写节日的诗词名句。
重点难点:1.积累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
2.能生动、具体地讲述故事。
3.积累描写节日的古诗,感受节日的欢快场面,激发了解民风民俗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一、交流平台1.开展“你说我听”游戏比赛,导入话题。
预设:教师指定用于说话训练的故事片段,将其分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推选一位组员进行故事分享,被选出的学生依次上台讲述,比赛看谁分享的故事更有新鲜感。
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怎样分享故事才更有趣,更吸引人。
2.激趣谈话,导入讲述主题。
过渡:刚刚的游戏让我们体验到分享故事的乐趣,也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把故事讲得更有新鲜感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来练习讲述本单元课文中的故事吧,把它讲得生动有趣、吸引人。
3.以《猎人海力布》为例,教导讲述方法。
明确:可以把自己设想为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来讲,这样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真切的体验;在不改变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使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变换故事情节的顺序,先讲结局,再按照故事的发展来讲这样能调动听众的兴趣。
示例:猎人海力布变成石头之后,村民们搬到了一个遥远、偏僻的山村里,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海力布的恩情,在他们中间世世代代流传着海力布的故事,并且时时刻刻告诫自己的子孙,要学习海力布不贪心、舍己为人的精神。
海力布变成石头后的一天,一阵猛烈的风将这块石头吹到了河里,也许是跟村民们有缘吧,竟然顺着小河而下,落在了村民们居住的山村里。
原来上天被海力布的精神感动,把海力布封为天神,而他的灵魂——石头,依旧守护着村民。
每当村子里有什么异常情况,石头上都会有暗示,有时是简单的文字,有时是形象的图案。
村民们看了就知道如何渡过难关。
这么多年来,他们对石头上的文字和图案深信不疑,因为他们知道那是海力布在提醒他们,是海力布在默默地保护着他们。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品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体会其深刻的寓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运用比较阅读方法,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家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培养同理心。
(2)认识社会现实,提高对人生、人性的认识。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情节,理解人物性格。
(2)解读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寓意。
(3)欣赏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2. 教学难点:(1)小说象征手法的运用。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基本情节。
(2)填写人物关系表格,梳理故事脉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象征手法解读:(1)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象征元素。
(2)分析象征手法的寓意及作用。
5. 比较阅读:(1)选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作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寓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1)深入分析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2)探讨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性挣扎。
(3)理解小说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2. 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交流速读的方法。
2.根据提供的句子,能写出主要意思;用通顺的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3.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1.根据提供的句子,能写出主要意思。
2.用通顺的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名言和诗句的理解,能灵活运用名言警句。
【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少年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人名言等以供交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课文,这些课文篇幅都较长,我们在阅读时得有速度,那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哪些速读的好办法呢?2.学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你读了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小结:我们速读课文时,要注意力集中,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字一字地读,也更不要回读。
我们还可以跳过不理解的字词。
如果能带着问题,抓住关键词句,速度会更快,内容把握会更准确。
【设计意图】做到有一定的速度读书,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思维。
通过之前课堂上四篇课文的训练,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就要把初步感知的零散信息归结起来。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1.根据例句读懂题目要求。
(指名交流)2.出示例句: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
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1)指名读例句。
(2)从例句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括号内的句子是对括号外句子的意思的简要概括。
3.小组合作,根据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4. 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预设:第二句:手电筒的光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
第三句:地道数量多,式样多,范围广。
总结: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阅读的速度。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所学诗词交流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2.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3.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读懂文字,提炼关键信息。
4.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指代的内容。
重点难点:1.运用一些方法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欣赏诗歌的美。
2.阅读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和关键信息。
3.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时安排:2课时1.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诗歌,交流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好方法。
2.理解一些古代含有数字的特指名词,如“五行、五谷、五音、五彩”。
1.掌握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2.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交流平台1.玩游戏:诗词大串烧。
过渡: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词了,如果算上语文园地中的古诗,我们一共学习了9首古诗词。
大家能说出这些诗词的题目吗?(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题名。
)那么大家都会背了吗?我们现在就来一起玩一个诗词大串烧游戏,看看大家能否把它们准确、流利地背诵下来。
游戏规则:教室第一排的某位同学选择一首诗,念出诗名,再背诵出第一句。
坐在正后方的同学接龙背诵下一句,坐在正方后的同学依次接龙。
一首诗背完,可以再选择另一首诗。
背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用“过”,以示跳过。
哪一组跳过的次数最少,背诵的诗句最多,哪一组就获胜。
预设:以游戏的形式热身,让大家感受诗词的魅力,很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2.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结合自己学习诗词的体会,交流其中提到的学习方法。
(1)请学生概括其中提到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已学过的诗词说一说。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
明确:古典诗词中的字词比较凝练,许多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少用,所以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古汉语字典等途径来疏通字义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旧时茅店社林边”一句,“茅店”是什么?“社林”又是什么?如果不结合注释,我们是不理解的。
②通过想象去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边读边想边体会。
【精品教案】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无题》
《无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理解把握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把握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背读学过的李商隐的诗,引入新课: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
代表作有《泊秦淮》《夜雨寄北》《贾生》等。
2、写作背景李商隐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内心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这首《无题》就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的诗。
三、吟读,感知音韵美1、读准字音云鬓( bìn )探看( tàn kàn )2、视频朗读3、读准节奏和韵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读出感情5、抽生朗读6、全班齐读四、译读,感知意境美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了解调动各种感官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学会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激发想象力。
3.掌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把握字与字、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培养提笔练字的好习惯。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写景的古诗词名句。
教学重点:1.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画面。
2.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诗中的风景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1.学会调动各种感官感受文章的魅力。
2.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1.把握全身心投入课文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用几个词语组织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
一、交流平台1.教师出示钱塘潮的图片,播放流水声、虫鸣声,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首先当然是依托作者巧妙的文字。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感受文中的美景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交流平台”,看看你们会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读教材中的几位小朋友的对话,适时提问。
思考:(1)前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我们哪些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想象画面;听声音。
)(2)第三个小朋友告诉我们还可以从文中“闻”到味道,同学们能接着他的话具体说说吗?(从课文的某句话中“闻”到了什么味道?为什么会这样?)(3)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触觉、味觉等。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类似体会。
4.指名学生说说交流体会,教师适时指导。
示例一:读了文章,我不仅能想象画面,“听”到声音,还能“闻”到味道。
如读《走月亮》时,我似乎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果园里果子的香味,还有那成熟的稻子的味道……示例二: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听到了观潮的人发出的赞叹声。
示例三:读《秋晚的江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倦鸟晚归,夕阳西照江面的景象,似乎听到了鸟儿发出的疲惫的鸣叫。
示例四:读《繁星》时,我仿佛看到了繁星满天的景象,感受到了星星温柔的光芒,就像母亲寄予的温暖一样。
《大卫科波菲尔》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查尔斯·狄更斯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大卫·科波菲尔》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2.通过鉴赏小说语言,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3.了解阅读小说的方法,了解知人论世、叙事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鉴赏小说语言,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阅读小说的方法,了解知人论世、叙事特征。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一本书和《圣经》并列,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能得托翁如此称赞的书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卫·科波菲尔》。
的确如他所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我们品味、鉴赏。
我甚至认为,谁若有幸在少年时代就阅读这本书,必将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闲话少叙,让我们就此打住,一起来欣赏这部能净化我们灵魂的经典吧。
在我们阅读小说时,还应注意两点。
1.了解作者身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会让我们更能理解作品的主题。
2.小说是叙事的艺术,了解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小说。
二、知人论世查尔斯·狄更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艰难时世》等。
一百多年来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大卫·科波菲尔》是自传体小说。
何为自传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是传记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
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
需要注意的是,自传体小说不等同于自传。
叙事特征:三、初读文本前情回顾:本文节选的是第十一章。
《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用课外阅读彰显个性风采
《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用课外阅读彰显个性风采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是独特而丰富的,正是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课外阅读正是一个让个性风采得以展现的绝佳平台。
而《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便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同时让他们的高峰展现个性风采。
一、课程目标通过设计本节课的教案,学生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等;2. 了解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小说、传记、文化典籍、科普读物等;3. 学会分析和归纳阅读材料的主旨和要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4. 提高自主阅读和表达能力,展现个性风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通过段子、小故事、历史名人等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到阅读的重要性,了解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丰富人生阅历的作用,同时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授阅读策略老师向学生介绍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两种阅读策略,并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两种策略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3. 分析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老师讲述几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多样性。
例如:(1)小说,如《围城》、《少年包青天》等,让学生体会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传记,如《聂耳传》、《雷锋传》等,让学生既能了解历史名人的事迹,也能从中认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3)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等,让学生感受到经典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底蕴。
(4)科普读物,如《时间简史》、《宇宙的奥秘》等,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前沿和探索。
4. 归纳阅读材料的主旨和要点老师通过讲解阅读材料的重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学生提供归纳分析的方法。
同时,提供名句选读、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5. 提高自主阅读和表达能力老师让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自主选择一本书进行阅读,并制作有意义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以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
一样的苏东坡,别样的豪放词(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豪放派词风的特征。
2. 学生能够分析苏东坡词作中的豪放特点。
3. 学生能够鉴赏苏东坡的词作,并理解其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苏东坡词中的豪放情感。
2.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深入了解苏东坡与其他豪放派词人的异同。
3. 学生通过创作,尝试模仿苏东坡的豪放词风。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欣赏中国古典文学,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学生通过学习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联,增强历史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苏东坡豪放词的主要特点。
2. 苏东坡词作中的情感表达。
难点:1. 分析苏东坡词作中的豪放精神及其成因。
2. 学生如何将苏东坡的豪放词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和情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苏东坡豪放词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苏东坡词作的文本材料。
3. 参考资料:苏东坡生平介绍、词作背景资料。
4. 网络资源:苏东坡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苏东坡的生平介绍视频,引起学生对苏东坡的兴趣,并初步了解其豪放词风。
2. 词作欣赏(15分钟)学生阅读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代表作,感受其豪放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节奏。
3. 豪放词特征分析(15分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苏东坡词的豪放特点,如情感的奔放、意象的创新等。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总结豪放词的特征。
4. 比较分析(10分钟)学生对比苏东坡与其他豪放派词人的作品,如辛弃疾,分析他们的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豪放派词人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
5.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尝试仿写苏东坡的豪放词,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所学豪放词风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供反馈。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详案《竹节人》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详案竹节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写教学设计注意事项(优秀教师的经验忠告)一篇课文的解读,首先要了解课文背景。
课文背景也就是教师了解的资料,不用放在设计方案里。
若放在教学设计方案里,规范称呼是【教材分析】,后面是【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
结构如下:【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至于结构,下面填充一些内容,具体分享一下写教案的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教学目标】(各个学科可以通用)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内容,能够掌握()方法,提高关于()样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的过程,掌握了()内容,培养了()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内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难点没有必要写出来,可以放到后面的教学设计环节。
很多小可爱不知道哪些是教学重难点,很简单!题目下面布置了什么任务,哪些就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就是在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学生通过()的学习,掌握了()的能力,培养了()样的精神。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不用写出来,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也可。
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启发、自主探究、分组讨论。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我们要向考官展示的我们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1.导入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像音乐导入、兴趣导入、多媒体导入等等。
选择的方法一定要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关。
2.授课的过程:各科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语文课可以采用熟读去进行整体的一个感知。
数学课可以采用回忆上节课内容的方法,然后引入我们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授课的过程一定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般都会采用问答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3.本节课难点的探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老师引导的方式,让课堂充满多样性。
还有讲完之后不要忘了巩固练习和小结。
最后是布置适量的作业。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风骚比兴》
试卷讲评之诗歌鉴赏《晚秋江上作》一、导入:诗歌鉴赏两大问题:一是不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二是不能规范答题。
那么怎样算是读懂了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等。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展示教学目标:通过抓住诗歌的关键信息规范答题。
二、知识回顾读懂诗歌的方法1、看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往往能揭示写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
如黄庭坚《雨过至城中苏家》(揭示内容);许浑《旅夜怀远客》(表露心情)2、知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身世经历、思想性格、风格流派(小);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大)如《金陵驿二首》我们通过对作者文天祥的了解,得知他的作品大多表达至死不渝的忠君爱国思想。
3、析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4、读注释(必读)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5、明典故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将思想内容情感表达得含蓄。
《咏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抓尾句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例诗: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该诗是天文祥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时写的。
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啼鹃带血:相传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失国而死,其魄化为杜鹃,日夜悲啼,泣尽继之以血,哀鸣而终。
情感:忠诚大宋、思念故国、至死不渝。
【教学设计】_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_品与社_小学
《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了解他们影响深远的思想见解。
2、收集、学习一些古文古训,懂得做人的道理。
3、从思想、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感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遗产,为祖先的智慧而叹服。
4、查找资料,讲述思想家的故事。
5、收集、整理、诵读名家名篇,提高文学修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名族灿烂的文明遗产,为祖先的智慧叹服。
【教学难点】诵读名家名篇,提高文学修养,收集一些古文古训,懂得做人的道理。
【评价设计】1、请学生课前调查、搜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了解他们影响深远的思想见解,并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或记录,教师检查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上请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小导游解说,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资料、收集人物生平、主要思想介绍方面的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学习过程】一、今古融合,交流导入用CC T V《经典咏流传》节目导入,给学生展示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让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明星去感受传统文化,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二、联系生活,了解孔子1、我们常说:山东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指我们的泰山,“一水”指济南的泉水,那么你们知道“一圣人”指的谁吗?(孔子)2、同学们阅读教材。
3、课件展示,介绍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影响,谈一谈看后的感想。
4、课前你们已经收集了关于孔子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资料5、列举影响你生活和学习的孔子名言,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6、小结:孔子向人们宣扬“仁”与“礼”,提倡教育应该平等,人人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他的这些思想像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历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三、交流讨论,走进思想家1、通过前课的搜集了解,你还知道我国哪些著名的思想家?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他的?2、课件出示著名思想家的头像,学生选一名自己喜欢的思想家,在小组内讲述他的故事,然后全班选几名同学上台讲故事。
《各领风骚,品鉴有道》教授教化课件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孙安澜 :描写将士即将出征的行为和语言, 体现了将士的决心。铿锵激越的音调,饱蘸 激情的笔触。
毛亮:语言大气磅礴,表现一种视死如归 的决心。作者不是写诗,而是在立“军令 状”。
东晋 陶渊明 唐 王翰 宋 苏轼
自然 大气 理性
启功先生论诗——
仆尝谓唐以前诗是 长出来的,唐人诗是 嚷出来的,宋人诗是 出来的,想宋以后诗是 仿出来的。
长——与自然紧密相连 嚷——经济繁荣 思想活跃 想——国运衰微 盛行理学 仿——文化专制 思想僵化
论诗绝句 启功
唐以前诗次第长, 三唐气壮脱口嚷。 宋人句句出深思, 元明以下全凭仿。
下面这几首诗,都是大家学过的。请你重 新审视所学,参照样例,分析下面三首诗歌 在内容和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刘金鹏:语言清新脱俗,朴拙自然,不事 雕琢,充满了悠然的田园意味。表现出作者 远离尘俗的宁静。
填写下表:
内容侧重 情感基调 意境意象 语言技巧 补充诗例
《塞下曲》
《清明》
小组活动要求
时间:交流6分钟。 分工:尽量力求每个人有发言机会;讨论过 程简要记录;呈现共识,呈现分歧;制作发言 提纲,推荐一人,准备全班交流。 发言:3分钟左右,用展台;观点清晰,理由 充分;各组间互相补充,重复的不说;一组发 言,其他小组记录,可质疑。
•第二组
《小松》
唐代 杜荀鹤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鉴赏评论(第一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鉴赏评论(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学生课外阅读课文,画出文章的关键语句,概括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海明威的作品、艺术风格的介绍;查阅鲁迅的《看书琐记》,准备课堂交流。
3、教师也查阅有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设备等。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习目标1、了解中外作家关于对话艺术的理论阐释。
2、运用海明威和鲁迅的理论鉴赏评论本单元小说的人物对话。
3、根据《海明威的对话艺术》的有关观点,分析《山地回忆》和《永别了,武器(结尾)》对话的异同。
评价任务1、理解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2、运用《海明威的对话艺术》的潜台词理论评点本单元作品中的一些对话。
3、运用鲁迅关于对话艺术的理论,分析本单元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点,推想他们的外在形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
小说作品中有些人物对话非常精彩的,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文章,欣赏了这方面的艺术。
今天,我们将鉴赏两篇短论——召晨的《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和鲁迅的《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它们都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小说对话艺术的奥妙。
我们要领会他们的观点,并尝试着用这些观点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鉴赏评点。
二、探究、鉴赏课文《海明威的对话艺术》。
1、海明威简介。
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终用猎枪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学 生 根 据 所 学,判断诗歌的 写作时期。
学以致用。
深入探讨,理 解诗风差异。
优选教育资源
共赢共享共进
据你的理解进行比较 ,从诗 .. 歌的思想内容、意境意象、 情感基调、语言风格、手法 技巧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 展 ...... 开分析,结合具体诗句的解 读,体会并概括 出唐宋诗歌 .. 的不同特点,并勾连旧知加 以印证。 填写下表: 题目 内容侧重 情感基调 意境意象 语言技巧 补充诗例 3.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全 班交流。 ppt: 时间:6 分钟。 分工:尽量力求每个人有发言机 会;讨论过程简要记录;呈现共 识,呈现分歧;制作发言提纲, 推荐一人,准备全班交流。 发言:3 分钟左右,用展台;观 点清晰,理由充分;各组间互相 补充,重复的不说;一组发言, 其他小组记录,可质疑。 ppt: 内容:唐诗抒情;宋诗说理。 4.思考领悟。 深入思考,体 会差异。 3. 小 组 讨 论 , 展 示成果,全班交 流。 交流讨论,互 相补充。 展示成果,全 班交流,梳理 总结。 2. 思 考 领 悟 , 完 成表格。 深入探讨,理 解诗风差异。
优选教育资源
共赢共享共进
诗,将宋代翁卷的《乡村四 月》作为唐代明白晓畅的田 园诗。 教师总结:唐诗,也有表现 哲理、理趣的;宋诗,也有 意境开阔、语言明白晓畅的 ——一般规律下,总有特殊 现象存在。一般说来,唐诗 以气象胜,宋诗以学问胜; 而实际上,唐诗里有“想” 的,宋诗里也有“嚷”的。 启先生是从整体上审视唐宋 诗风的差异。 ppt: 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 宋,唐诗复分初盛中晚,乃 谈艺者之常言。余窃谓就诗 论诗,正当本体裁以划时 期,不必尽与朝政国事之治 乱吻合。 闻一多:王之涣的《登鹳雀 楼》就应该归到“宋诗”当 中。 钱钟书:一集之内,一生之 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 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 调。
1.教材分析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2.学情分析
《饮酒(其五)》、《凉州词》、《题西林壁》这几首 诗,分别是东晋陶渊明、唐代王瀚、宋代苏轼的作品, 学生在初中都已经学过。但是却不曾将这些作品放在一 起来思考诗风与时代的关系。不同时期的诗歌,在思想 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和价值取向,在表现手法乃至语言 风格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三首就能很好地代 表“唐以前诗歌”的自然朴拙与浑然天成,唐诗的直抒 胸臆与灵活自如,宋诗的思辨机趣与融情入理的风格。 本节课就从课内旧知入手,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旧 知,并补充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以此来促动学生思考 兵获取新知。 作为高一年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掌握了一 定量的古典诗词,但大部分的学生对诗歌鉴赏仍有恐惧 感,对已经学过的中国古诗不同时期的特征也没有整体 的认识。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还处于 被动接受、模糊感知的阶段。本节课希望从新的角度来 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了解中国古诗不 同时期的特征,培养学生从诗句中品味诗意、把握诗风 的能力。
优选教育资源
共赢共享共进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领会中国古诗不同时期的特征。 培养学生从诗句中品味诗意,把握诗风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 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活动 值观 一、导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回顾作 业 ,引发思 教学方法 考。 教学资源 由《香菱学诗》“黛 思考领悟。 引导学生认识唐诗之灵活自如,宋诗之思辨机趣。 玉谈陆游的诗”导入课 题。
优选教育资源
共赢共享共进
情感:唐诗饱满昂扬;宋诗哀戚 悲凉。 意境:唐诗雄浑开阔、洒脱;宋 诗深沉,冷静。 语言技巧:唐诗自然,流畅;宋 诗雕琢,用典,艰涩。 4.教师点拨,补充。 问题预设: ( 1 )两首诗歌都讲究语言 的合辙押韵,都用到了对 偶,但读来感觉却大不一 样,你能说说吗? ( 2 )两首诗歌都含悲意, 都由悲而起,但最后情感落 点却大不一样,你能说说 吗? 板书:无心——有意 悲壮——悲叹 5. 阅读第二组唐宋诗,结合 启功先生观点,分析其特 征,判定时代。 ppt: 阅读《小松》、《乡村四 月》,按照启功先生的观 点,这两首诗应该属于唐诗 还是宋诗?说明理由。 结果预设: 学生判断失误。将唐代杜荀 鹤的《小松》作为宋代哲理 5.判定时代。 全面思考,训 练思维。
嚷——经济繁荣 思想活跃 想——国运衰微 盛行理学 仿——文化专制 思想僵化 ppt: 《论诗绝句》 唐以前诗次第长, 三唐气壮脱口嚷。 宋人句句出深思, 元明以下全凭仿。
深入研读诗 歌,抓住关键 词分析不同时 期诗歌特点。
四、学以 致 用 , 全 2. 结合具体作品,从不同角 面思考。 度,深入探讨“嚷”“想”
优选教育资源
共赢共享共进
语文
《各领风骚,品鉴有道》教学设计
指 导 思 想 与 理 论 依 据
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 程”,“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 生阅读的促进者”。据此,本节课选用了课内外丰富的阅读资料,以此来促 动学生的思考,力求引导学生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旧知,由此获取新知。 “教学建议”第三条还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据此,本节课采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1. 教师出示启功先生对不同 时期诗歌的评价。 ppt: 启功先生论诗——仆尝谓唐 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 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出来 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出 中间空白处的一个字。 2. 教师分析、讲解启功先生 观点及缘由。
2.思考领悟。
三 、 深 入 ppt: 长——与自然紧密相连 思考。
培养学生从诗句中品味诗意,把握诗风的能力。 1.ppt 展示学生预习作业。 1.展示作业。 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 诵读法,讨论交流法 ,讲授法。 2.总结分析。 及特点。 多媒体,课外阅读资料。 回顾作业,引 导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进入 学习情境。
优选教育资源
共赢共享共进
1. 学 生 依 据 自 身 理解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