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师招聘网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合集下载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转)今天再读胡杰聪的“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更颇有感触。

是呀,近年来社会舆论的过多宣传,已将教育民主哄抬到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对于教育可以这么说:什么人都可以指手划脚,曾经被宣传为“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的教师,竟然时常被定格成了一种什么“披着羊皮的狼”“禽兽”“眼镜蛇”等,国家颁布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等法律来保护学生。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又陆续下发了一系列保护学生的约束教师的文件,就连中小学沿袭多年的最高处分------开除学籍也被彻底废除了,有些地方甚至还规定了学生对于学校的处分可以申诉。

虽说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它们的某些规定又易走向极端,使学校和教师们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同时又使我们的学生“娇、骄”二气日益严重。

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再也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无恶不作。

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个经常打架斗殴、旷课的学生,一天中午早早到了学校,当到校铃响了以后,他却朝校园外走,恰好被校长发现。

校长问他到哪儿去,他既不说出去有事情,也不说去玩,总之骑自行车飞跑(事后得知是怕上课,到邻近的一个街上上网去)学校当即通知其家长。

当天下午家长没有找见该学生,第二天小孩又没有回家,于是随即到学校要人,理由很简单,小孩子是上学的,在学校失踪的,不找学校找谁。

尽管后来学校通过努力找到了学生,但这件事所反映的问题是令人深思的。

的确,现在,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礼貌地称呼、乐意地帮助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一个不高兴还能对老师施暴。

虽然和上面相同事件我们学校不曾有,但同类性质的事件不会没有产生。

比如,老师的耐心教育学生当成耳边风,老师教育的声音稍微响亮些就不耐烦,有的甚至辱骂老师等等。

的确,学校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学生知书达理,勤奋好学的和谐景象,反而是原先收敛的恶行都敢于公开表现出来了。

没有惩罚教育不完整

没有惩罚教育不完整

没有惩罚,教育不完整9月17日现在,提倡儿童教育以各种游戏、各种活动为主,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愉快成长,这种教育思想是没问题的,但是儿童在此过程中犯了错,需要不需要惩罚?答案是肯定的。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孩子觉得难堪,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尊重是惩罚的前提,正是因为尊重才要实施惩罚。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这才是重点。

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是必要的。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完整。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埋单,学生年龄小,不定性,正值行为习惯、品行秉性、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时候,犯了错不惩罚,长之以往,孩子连最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都模糊了,没有道德底线,没有行为底线,做起事来更是丧失了人生的基本底线。

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惹祸的教育。

李天一事件还没有淡出大家的视线吧,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各种批判的文章长篇累牍,李天一的成长经历,可谓真正的赏识教育的典范,他从小到成年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惩罚,即便出了丑闻,父母还在呼吁“宽容些”,因为李双江夫妇对他太宽容了,所以显得众人的口水太无情。

这符合相对论,也符合补充原则,人们总会对不符合规律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弥补前面所犯下的错误。

换言之,前面的教育“太宽容”,惩罚教育缺席的时间太久,所以接下来的“惩罚”要严厉得多,是铁窗的代价。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的夸奖和赏识仍有可能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

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

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因为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

对父母和老师来说,一定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路标。

因为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也就学不会承担责任。

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的前提是尊重。

我一直在强调,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在提倡表扬、奖励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夸奖、表扬孩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表面上的,如果仅仅是害怕引发孩子的极端行为与举动,而一味地姑息孩子犯下的错误,这将会酿成大错,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在反思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又走进了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批评教育”。

的确,教育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这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

但是,以表扬为主,并非以表扬为惟一的全部的方法。

教育是讲究分寸的,适当为佳,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我们需要看到,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

有一个学生干部贾华威(化名)带头嘲讽、打击某位同学,使该同学处于孤立的境地。

然而,贾华威在班里很有威信,颇得师生赏识,几乎从未有人批评过他。

那么,如何处理他的错误行为呢?可以说,在学校里这一类学生干部并不少见。

如果对其行为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地提醒一下,是不可能起什么作用的,而这往往是一些爱才心切的教师的选择。

其实,贾华威的行为是出自极其恶劣的心态,尽管它在贾华威身上仅仅是个嫩芽,却是一种邪恶的生长。

关于这一点,前苏联著名电影《丑八怪》(又名《稻草人》)揭示得淋漓尽致。

一个一心想当英雄的学生干部,见义勇为保护一个转学来的丑女孩。

可是,当丑女孩因感激他而代其受过之时,当同学们因误解而一时无法原谅丑女孩时,他居然带头折磨丑女孩。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院:美术学院专业:美术学国画二班姓名:吴文强学号:201000710807 在学校教育中,奖励与惩罚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最经常使用的两种激励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两种手段。

然而,随着道德教育思潮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对惩罚教育产生了怀疑甚至是指责。

但应该指出,我认为的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虐待和歧视。

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通过系统文化浸染和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另一个是通过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社会构成系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而惩罚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片面地否认惩罚的存在和有效性是不切实际的。

认为惩罚不道德或它在教学上是不健全的,也是毫无根据的。

关键要科学的把握惩罚的目的、方式方法和尺度。

科学惩罚要以人性关怀为根本的出发点。

惩罚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它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服务的。

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是压制人、改造人,而是唤醒人、成就人。

教师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提醒学生所犯的错误。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教育者要真爱自己的学生,也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源于对他们的深深的爱。

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样做确实是为了自己好,为了班级好,才会乐于接受惩罚。

应该注意的是,我任何一种形式的惩罚都不能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都不能刺伤学生的心灵。

科学惩罚要以沟通和理解为前提,讲究惩罚的艺术。

一提惩罚两字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打骂、体罚甚至暴力,其实,这本身已经脱离了“惩罚”教育的应有之意,而是一种极端错误,它的结果必然是教育的失败,甚至是犯罪。

其实,惩罚的方法有各种各样,事实证明,如果教师与学生已经有了积极的关系,惩罚就比较有效。

只有在保证不削弱效果的前提下和确保疏通了抗拒心理的条件下,创设愉快的惩罚氛围,设置多样的惩罚方式,学生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接受惩罚。

如发挥其特长,让其为班级同学带去一点欢乐——讲个笑话,唱一首歌,吹奏乐器,说段评书,表演小品;等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应该用其利而避其弊,不应当以其有弊而弃其利。

教育不能滥用惩罚,但也不能没有惩罚。

教育不能拒绝惩罚,教育应时刻保留惩罚权。

教育中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的思想、行为。

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

教育学中一般认为:惩罚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

合理的惩罚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①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非观念和正义感;④使学生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⑤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存在价值;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

没有惩罚,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罚有法但无定法。

只要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惩罚,教育惩罚就一定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陈卜瑜03070102惩罚不等于体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这句话我个人是挺同意的。

因为这里的惩罚绝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人觉得难堪,打击自信心。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那么教育将会是软弱无力的。

因此,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然而在当今的家庭中,溺爱孩子已经成为了十分普遍的现象,溺爱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家庭中没有规矩;二是孩子违反了规矩,家长没有及时给予惩罚。

溺爱的后果是孩子在今后难以适应惩罚和挫折,有的甚至因一些小的挫折而萌生自杀的念头。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来源:考试大【学而优则进,考试大以成!】 2007年12月29日关键不在于是否使用惩罚,而在于如何制定规则记者:我们常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人认为惩罚是对爱的背离,因而应该摈弃。

对此您怎么看?傅维利:教育中的惩罚并不是无情的和残酷的,更不是对爱的背离。

恰恰相反,教育中的惩罚,如果没有了情感基础,既偏离了教育的目的,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施惩罚的前提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打好深厚的感情基础,使受教育者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长期关爱,对教育者产生稳定的信任和以“不管怎样,老师都是为我好”为核心的良好预期。

记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和家长因情绪不佳或学生不合自己的喜好而随意惩罚学生,惩罚变得毫无规定,学生常常不服气甚至产生怨恨心理。

傅维利:这种情况的确很多,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带进学校和教室。

社会赋予了教师和家长必要时可以对学生实施惩罚的权威角色,但这决不意味着违背教师和家长的意愿,就是实施惩罚的理由。

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和情感倾向,并不等于正义。

许多教师和家长都把自己当作正义的化身,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不高兴或愤怒作为使用惩罚的理由。

这种惩罚不仅违背了惩罚使用的正义性原则,通常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学生所面临的是许多这样的教师和家长,而这些具有权威角色的教育者喜怒哀乐的理由又各不相同,情况会更糟。

一些学者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 J.)的理论做了深入研究后指出:不当惩罚的最大问题是孩子自主意识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丧失。

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是,“计算风险”(孩子们会花时间盘算他们是否会蒙混过关)、“盲从”(不能作出负责任的自我决定)、“逆反”(把对抗作为判断和行动的唯一标准,即你不让我做我偏去做)。

过错行为是实施惩罚的第一依据,否则惩罚就缺失了正义性。

而判别是否是过错行为的标准,只能是清晰而合理的规定。

不依据规定的惩罚很容易被理解为来自于教育者的喜怒哀乐和强权。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最近几年,我国教育界普遍提倡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社会舆论都在大声疾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要遏制体罚和变相体罚,强调教师、家长要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

不过在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真的就学生的某些过失、错误等行为不需要实行强制性的措施了吗?这种强制性措施就是惩戒教育。

青少年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以前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一、理解惩戒教育的内涵教育惩戒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惩戒作了这样的解释:“惩戒是严厉的处罚”。

而“体罚”则是“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的等方式来处罚学生的一种方法。

”惩戒是绝对不等同于体罚的,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对我违犯纪律的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严重的侵害,它是违背法律,违背师德的。

教育惩戒是对违纪犯错的学生的心理或生理施与一种刺激,从而减退或遏制不良行为的出现,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措施,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

惩戒教育大体可分为精神的和行为的两个不同方面的惩戒,前者如扣操行或纪律分,对犯错误严重的学生甚至能够令其反思过错,后者是对学生的某种过失补偿行为。

二、理解惩戒教育的必要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社会的缩影。

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学生,会从事各式各样的行业:工人、教师、警察、商人,也可能走向犯罪道路……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

所以,在学校就要让他们知道将来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需要法律来制约人们的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一个良好的班级需要树立良好的班风,也需要他们自己的“法律”——班规,它和法律一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不是道德的约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出现违纪现象时,学校就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惩戒”措施,适时适度的惩戒具教育既能够使学生理解错误,也能够起到防微杜渐、惩前毖后的作用。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处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损害,不是心理虐待、鄙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处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行会损害人。

我认为越要惩处,越要尊重。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小孩是“夸”出来的。

用鼓舞的方式培养小孩的自信因此是一种方式,然而,中国青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

他认为,我们在提倡夸奖、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惩处也需要尊重与信任。

孙云晓:现在老师们专门普遍地有一种感受,不敢批判小孩。

前段时刻,我去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讲课,说到教育不能没有惩处,老师们眼睛都直了,瞪大眼睛惊奇地看着我,说现在谁还敢批判、惩处……在那儿,刚有个14岁的小孩自杀,因为那个学生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被老师批判了。

记者:如此的例子许多,我们也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常各方面都专门优秀的学生,因什么缘故事被老师批判了,想不开,做出专门极端的举动。

而且,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并非没有惩处,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

孙云晓:如此的做法都不是我所说的教育意义上的惩处。

我说的惩处有几个观点,惩处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损害,不是心理虐待、鄙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处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

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行会损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

我认为越要惩处,越要尊重。

并不只有赞扬才能给予小孩自尊与自信,惩处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专门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担力、威严,不要让对方难堪。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小孩的特点当缺点。

让小孩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记者:简单粗暴的虐待、损害,给小孩可能造成如何样的负面阻碍?孙云晓:这会直截了当摧残小孩的自尊自信,由此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生活。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康的人格。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

他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惩罚也需要尊重与信任孙云晓:现在老师们非常普遍地有一种感觉,不敢批评孩子。

前段时间,我去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讲课,说到教育不能没有惩罚,老师们眼睛都直了,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说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在那里,刚有个14岁的孩子自杀,因为这个学生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被老师批评了。

记者:这样的例子不少,我们也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做出很极端的举动。

而且,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并非没有惩罚,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

孙云晓:这样的做法都不是我所说的教育意义上的惩罚。

我说的惩罚有几个观点,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

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

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记者:简单粗暴的虐待、伤害,给孩子可能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孙云晓:这会直接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由此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生活。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康的人格。

无惩戒的教育是教育的献媚

无惩戒的教育是教育的献媚

---------------------------------------------------------------最新资料推荐------------------------------------------------------无惩戒的教育是教育的献媚无惩戒的教育是教育的献媚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欣赏教育、正面教育、榜样教育,甚至提出无惩戒教育等等,极力强调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尊重孩子。

于是就有某些学校明文规定禁止请家长,说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

更有甚者,竟大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说教育走向产业化,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因为教育也是服务行业,要把学生当成上帝,对他们要始终微笑服务,即使对待学生的无理,也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等等。

笔者认为无惩戒教育是违反教育常理的,是一种教育的献媚。

一、无惩戒教育是无知的教育有游戏就有规则。

教育虽不是游戏,但同样得遵守规则。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

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那么如何教人变好、变活?如果一味惯着学生,对任何学生都无惩戒、都讲究和平演变,这既不符合因材施教,更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的一种浅薄和无知。

1 / 5曾听说过我所敬仰的一位老教师的遭遇:一天,那位老教师在上课时有几个男生迟到了,秉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这位老教师于是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没想到在放学后,这几个被批评的同学把这个老师强留在了教室,并关上门和灯,对其一顿暴打。

我还心酸地记得见到这位老师时他鼻青脸肿的样子。

他还没对学生进行惩戒,只是批评就招来这样的结果,试想如果他对那几个学生进行了惩戒,又会招来什么结果?后果真得难以想象。

近年来,诸如此类事例屡屡见于报端。

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现在的教育都怎么了?究其原因,还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使然。

如果他们早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要受到严厉的惩戒,他们还会这么明目张胆和猖狂吗?还会把自己是未成年人当作自己行为保护的有力武器吗?这就是一味倡导无惩戒教育的后果,无疑这是对教育的极端无知。

上海教师招聘: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上海教师招聘: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最全汇总>>>上海教师资格真题上海教师招聘: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此你怎么看?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报名时间:9月6至9日;面试报名时间:12月13至16日。

笔试时间为:11月5日,面试时间为2017年1月7-8日。

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上海教师资格培训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上海教师考试咨询一对一解答。

结构化面试题目:有人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我认为这种观点十分正确。

因为“惩者,以正其心也。

”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发展。

因此,合理行使教师惩戒权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惩戒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歧视,而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明事理。

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十字路口徘徊时,需要有人去指点、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

教师就是这个人,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惩戒学生的责任,并通过适时、适度的惩戒,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惩戒教育中,学生才能辨是非、知对错、懂权责。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走向成熟。

仅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还需要有“惩戒教育”。

如果说赏识是阳光,孩子在赏识的阳光下可以自信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练,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作为教师,对待正处于发展中的这一群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宽严并济,赏罚有度,辅助学生健康成长。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是如何设置教学的!中公教育上海教师资格证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教师资格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上海教师资格真题邀请您一同刷题!上海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上海教师资格证信息。

教师资格面试: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教师资格面试: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教师资格面试: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此你怎么看?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为考生准备了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模拟试题:有人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此,你怎么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成功拿下面试考试。

【结构化试题】
有人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讲师解析】
我认为这种观点十分正确。

因为“惩者,以正其心也。

”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发展。

因此,合理行使教师惩戒权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惩戒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歧视,而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明事理。

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十字路口徘徊时,需要有人去指点、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

教师就是这个人,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惩戒学生的责任,并通过适时、适度的惩戒,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惩戒教育中,学生才能辨是非、知对错、懂权责。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走向成熟。

仅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还需要有“惩戒教育”。

如果说赏识是阳光,孩子在赏识的阳光下可以自信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练,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作为教师,对待正处于发展中的这一群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宽严并济,赏罚有度,辅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教育是否需要惩戒

教育是否需要惩戒

教育是否需要惩戒第四届班主任论坛感悟济南市十亩园小学姓名马丽荣经过21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从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毛病是“缺钙”,而病因之一就是缺乏教育惩戒,缺乏真正的唤醒。

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的艺术之一,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它不是出自恨或虐待狂之心,而是出自博大而深沉的爱。

一:惩戒教育的必要性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罚同奖励、批评一样,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

教师是应当尊重学生,但是尊重学生并不是不批评学生。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连一句批评都不能有勇气接受,将来又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这种一味迁就、信马由缰、放任自流看上去是尊重了学生,实际上是使得学生从小是非不分,弱化耐挫力。

我们必须把惩戒看作是一种教育手段,孩子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受到损害,而是在接受另外方式的教育。

而这种教育,可能所起的作用比上一堂课来要大多了。

教育是连续的,你进行了恰当的惩戒,如果他接受了,会提高他以后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惩戒教育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长大可能成为经理、科学家、总理,也有可能沦为罪犯。

而在学校阶段,就用恰当的惩戒手段让他们铭记终生,知道哪些高压线是不能触的,触了就是犯罪!这不也应该是学校教育应肩负的责任吗?事实上,现在许多学生的违规行为已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等到他们真的犯罪了再来进行教育,就已经迟了。

我认为,在违纪和违法犯罪之间,学校将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小惩大戒的教育手段则会让他在边缘处止步。

一般来说,孩子犯了错误,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教师的大智慧,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是最重要的。

此时,惩戒是必要的。

教育就是唤醒人,就是使人健康成长。

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在问卷调查中也显示,批评教育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有些老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学生的爱戴,因为学生们能体会出这样的老师心中的爱,理解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版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版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中国教师报: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教师越来越多地使用表扬的手段,而几乎不敢对学生进行惩罚,甚至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

然而,学生在一片叫“好“声中成长得似乎并不好。

有人提出要认识到惩罚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呼吁还给教师惩戒权。

您认为,惩罚是教育的必需吗?傅维利:近些年,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人们对教育中的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讨论。

如何看待惩罚的教育价值以及在现时代如何合理地使用惩罚,已经变成广大教师和家长必须直面的重要教育问题。

当前,溺爱孩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普遍的现象。

溺爱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家庭中没有规矩;二是孩子违反了规矩,家长没有及时给予惩罚。

溺爱的后果是孩子以后难以适应惩罚和挫折,有的甚至因一些小的挫折而萌生自杀的念头。

事实上,社会中充满了惩罚,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经常会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

我们如何能够不使用惩罚而让孩子们了解一个充满惩罚的社会呢?学校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必要的时候必须使用惩罚。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

”“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

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

”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而惩罚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学校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体和未来社会的导引形态,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包括惩罚在内的社会基本规范和执行原则。

学校不同于社会的一般构成,它与其他社会构成的区别就在于它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的学校不能仅仅复制现存社会,还应具有导引年轻一代创建更加进步和健康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取向的功能。

因此,学校不仅不可能远离惩罚,而且应将其作为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有效地加以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深圳人事考试网温馨提醒您,更多深圳教师招聘信息,关注深圳教师招聘网,随时掌握教深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信息及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深圳教师面试培训,从深圳教师招聘网起航!
结构化面试题目:有人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种观点十分正确。

因为“惩者,以正其心也。

”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发展。

因此,合理行使教师惩戒权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惩戒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歧视,而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明事理。

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十字路口徘徊时,需要有人去指点、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

教师就是这个人,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惩戒学生的责任,并通过适时、适度的惩戒,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惩戒教育中,学生才能辨是非、知对错、懂权责。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走向成熟。

仅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还需要有“惩戒教育”。

如果说赏识是阳光,孩子在赏识的阳光下可以自信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练,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作为教师,对待正处于发展中的这一群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宽严并济,赏罚有度,辅助学生健康成长。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深圳中公教育官网!
深圳教师招聘网提供各类公职招聘信息和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