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课件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试题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试题专题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12.(2012浙江会考,4,2分)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黑藻B.金鱼C.酵母菌D.蜗牛12.答案 A 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故选A。
13.(2011浙江会考,38,2分)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鱼、虾、浮游动物、藻类等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鱼B.虾C.浮游动物D.藻类答案 D 鱼、虾、浮游动物属于消费者,藻类属于生产者,故选D。
考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7.(2013浙江会考,35,2分)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⑤、⑥表示呼吸B.①和②的速率基本相等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D.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7.答案 D 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⑤、⑥表示呼吸作用 ,A错误;一般情况下,①的速率大于②,B错误;甲→丙构成捕食食物链,丁是分解者,C错误;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8.(2011浙江会考,4,1分)碳在大气圈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间的流动形式是( )A.碳酸盐B.单质碳C.CO2D.含碳有机物8.答案 C 碳在大气圈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间以CO2的形式流动,故选C。
4.(2016四川理综,9,11分)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
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2019年浙科版必修3生物: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对应训练3】 某河段受有害物质a污染后,有害物质a的浓度在各营养级部 分生物种类体内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放大 B.图示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 C.银鸥处于第五个营养级 D.随着食物链延长各营养级的能量减少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 ②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4.生物放大分析 (1)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2)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即营养级越高,放大物的浓度越高。 例如:有机氯农药在水中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小鱼→肉食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其浓度可增加几万倍。 (3)危害:有害物质的浓度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增高,会对人体或动物造成危害。
2.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类型与特例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并非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 属于特殊消费者
动物并非都是消费者
蚯蚓、蜣螂、秃鹰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 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蓝细菌、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 生产者并非都是绿色植物
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核心突破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 【典例精析1】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七大组成成分的是( ) A.食物链 B.能源 C.有机物 D.生产者
解析:生态系统通常是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的,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属于生态 系统的七大组成成分。 答案:A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集锦【专题2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
专题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1.(2018·高考广东卷)右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选A。
首先分析出鲈鱼以鱼a、鱼b两种小型土著鱼为食,且鲈鱼与土著鱼属于不同种生物;再依据食物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
鲈鱼以土著鱼为食,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每流经一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因此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项正确;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B项错误;依据食物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总量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浮游植物总量的变化则为先减少后增加,C、D两项错误。
2.(2018·高考大纲全国卷) 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_______的种群数量。
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______、________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______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______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清楚三个优势种群的营养关系,并写出食物链,即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选考版)
生物(选考考纲)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一)知识考核要求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能力考核要求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理解与表达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活动),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019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教材回扣必杀技专题08生态系统的结构与
量流动的方法
位分析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
程/能量流动分析的思路
输 入 :起 点 生 产 者 固 定 太 阳
能量
理解能量流动起点/理 照射的能量不等于同化量/化
能开始/总量/生理过程:光合
流动
解生产者的总量不变 能合成作用固定的不是光能
作用
传递: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
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前一
动物所食/意义:生态系统保
丙 0.035、 丁
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0.036、戊 0.34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
物数量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食物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其数量会
链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网)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中生 “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物数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
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 记硝化细菌属于生产 菌是生产者/凡是自养型生物
生
储存在有机物中)/地位(生态 者
组成
态
系统的基石)
成分
都是生产者
系
消费者:组成(异养生物,主
记住消费者的组成/理 动物不都是消费者,蚯蚓、蜣
统
要是动物)/作用(加速生态系
解其是最活跃的成分/ 螂是分解者/寄生生物都是消
结
统的物质循环)/地位(生态系 加速物质循环
案例 1:自变量/因变量/无关 理解实验组处理目的/ 实验组是对土壤高温处理
2019高考生物第23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共43张PPT)
【随堂检测】
3.(2018•新泰市一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 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 蛇 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D.蜘蛛与青蛙是捕食关系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2018•柘城县二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的特点是( D )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前后不变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 系就形成了食物链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 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3.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 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 础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 量传递效率是10%--20% 5.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自主预习】
二、食物网
1.各条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许多食物链彼
此___ 交错_,形成复杂的____ 网状 联系,生物之间 由于_食物 ___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食物网 食物链 2.____ __和__ ____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 构基础。 3.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 食物链_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_____
【自主预习】
食物链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____ __逐级
传递的。
4.一般说,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 10% __ ~20% ____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能量沿食物 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_____ ___。愈向食 逐级递减 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____ 愈少 ,储存的能 愈少 量__ _ _。
【自主预习】
【教学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共30张PPT)
练一练
1.右图是南极食物网的简图,看图填写有关问题。
(1)这个食物网有食物链( 5) 条。
(2)这个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 (
浮游)植。物(4)
在这个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二、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以有机物的 答: (5)除图中已经画出的食物关系外,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 还存在哪些食物关系,请在图中画出。
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
生生产态者 系、统消能费量者流、动分的解途者径的在生态系统中有形什么式作用进? 入生态系统,这些有机物可以构成植物体;动
水族箱中的各种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何方?这些植物是怎样获得所需要的能量的?
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 答: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人们生产、居民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浮游植物
要使模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生态系统中除了要有非生物物质、生产者、消费者等成分,还有什么因素必须得到保证?
人们生产、居民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 碳得到补充。
4.碳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人们生产、居民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答: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人们生产、居民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入动物体,构成动物体或为动物体生命活动利用;
浙江生物(选考)专题训练20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2) 含解析
专题训练20—2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2)一、选择题【必考集训】1。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稳态的方向发展B。
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实现稳态的基础C.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D。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3。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依存,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B。
消费者的粪便所含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C。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5。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 kJ/(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g Pn RA15。
92.813.1B870.7369。
4501.3C0.90。
30.6D 141。
61。
979.1E211.520.1191。
4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五个Pg之和B。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E→D→A→CC。
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
7%D。
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被分解者分解掉了6。
下图表示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与图示模型不符的是()A.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甲表示种群数量增多,乙表示种内斗争加剧C。
浙江省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解析
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4.(2017·深圳调研)图示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
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A.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5.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6.(2017·安庆模拟)如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本未变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C.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10.如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11.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
浙江省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
专题2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态调节等知识,是选考的重点内容。
历年选考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结合具体的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以及能量流动等知识选择题侧重考查生态系统功能。
复习时应重点关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可利用概念图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加强食物网综合分析类题型的训练。
【真题典例】冷D 佃浙江门片扶考,29, E 分)件;个1*1秋牛応睪焼中.咗科打牛产着,阳緩消聃者和饮级消舟希 等蛍轲冋齐卜一啊冋駆:(DM^iiiK*〒普辅血断氏画二22212二帝垂豪「irti 初殴任甫换巫可虫孟盘帳面£物 的雹紀糊尤.片哇恍响生蛊累撓的 a(2).分别謝定斫有生产弄“初慢清费者和底锻帝割拓的储赶厲,町取井析旌董拄 ____________________之阿的直側配和數消费盲攝人的能童可恃为韧缭消说黑同化的flfctftlWtt*两大糠井CAfflRlft 下.£fi^的・・祐i ■故車小于变ta 动暢L Jtt 董原冈屋闻谢动悔 ...............................破考点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集训】考向生态系统的结构1. (2017浙江嘉兴期末,2,2分)在“三叶草T 蜗牛T 鸫T 雀鹰”这条食物链中 ,鸫处于( )A. 第一营养级B. 第二营养级C. 第三营养级D. 第四营养级 答案 C2. (2016浙江1月选考,36,6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如下:L.rjr=4^^.—.-«ma-.rrfL.rjr ——L.ffr ・=rr-^—Lir —LL.草一-野兔一J 狐狸二狼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_ ,狐狸处于第 营养级。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9年高考生物必修必考知识详细解读讲义:专题十九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十九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1、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4、关系:一、正确理解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关系和地位1、相互关系2、地位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划分是依据各自的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来决定的。
即:根据某种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性分为三大类群: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ⅠⅡⅢⅣ(一般不超过五级)由食物链构成的网状结构由食物(营养)关系连接起来的生物组成层次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①生产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自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生物。
绝大多数进行光合作用,少数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②消费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虽然存在着不同的级别,但是生态系统的非必要成分。
主要指各种动物。
不过有些寄生细菌,它们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小型消费者”的角色,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③分解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主要包括应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也包括一些腐食性动物(如:蚯蚓、蝇、蜣螂等),它们都能分解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有机物,故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总之,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是为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的作用是转化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的作用是推动物质和能量在群落中的流动;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物质和能量归还到无机自然界。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态课件
2021/4/17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生态系统 的结构功能与稳态课件
4
2.(2017浙江11月选考,10,2分)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
答案 C 动物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等于同化的能量,A错误;植物只能把照射到植 物体上太阳能的1%~2%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恒温动物维持体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相同条件 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C正确;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该级消费者的平 均体重不成正相关,D错误。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答案 D 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腐食食物链 为主,B错误;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C错误;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 和富集,这种现象就叫生物放大,D正确。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考查了生命观念。
2021/4/17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生态系统 的结构功能与稳态课件
的数目比仅有恒温动物的
。
(2)在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随季节更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若该群落由于火灾被毁灭,经若干年后此地又重新形成新的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
属于
。
(230)2图1/4中/17的“→”除表示捕食关系浙外江,还高可考的生表结物示构一功轮能复生产量、生物量,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2021/4/17
第三章 生态系统(背诵版)-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必背知识清单(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分解者异养生物,营腐生生活,包括细菌、真菌、腐食动物(蚯蚓)、一些
原生动物(草履虫)(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非生物环境:有机物+无机物+气候(平均温度+年降雨量)+能源,(如:阳光、空气、土壤)
【思考】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细菌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解者吗?不是
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总初级生产量(或生产者的同化量);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总初级生产量 + 人为输入的能量(肥料、污水中的化学能);
⑥在杂草繁盛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将上升
⑦“未利用”是指某一营养级中的能量未被“分解者”“下一营养级”“呼吸”利用,包括被该营养级生物自身存储的、形成煤和石油的、比如:皮草、皮衣也算在内。
同化量=呼吸量+生长繁殖(次级生产量)
同化量=呼吸量+净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下一营养级利用+分解者利用量+未利用的能量
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生长繁殖)+呼吸量
总次级生产量=净次级生产量(生长繁殖)+呼吸量
总初级/次级生产量=同化量
(2)生物量: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可以理解为体重)
(3)次级生产量:动物的肉、蛋、奶、毛皮血液蹄角以及内脏器官等有机物质这类生产在生态系统中是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
(1)能量流动
①能量输入: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外界输入的能量(化肥、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等)
要看题,勿遗漏,基本答全才给分
注意: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不断获得能量——才可以维持其正常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能拓展]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二氧化碳或碳酸盐; 碳在生物群落内的存在和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 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要提高对能量的利用率,我们可以在 实际生活中借鉴下面的一些措施:①尽量缩短食物链;②充分地利用生 产者;③充分利用分解者,如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 气等。
4.(捕食)食物链条数、不同的营养级动物种间关系的判断 (1)任何一条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开始,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 物,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 5.生物放大 (1)放大物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被排出。 (2)放大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即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 放大物的浓度越高。 例如:有机氯农药在水中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 动物→小鱼→肉食性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可以千万倍地放大。 (3)危害:对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造成灾难性影响。
项目 形状
类型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特点 象征含义 每一级含义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会出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现倒金字塔形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 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 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
的特性
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质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
3.(捕食)食物链、食物网的综合分析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2)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3)一种生物不固定于一条食物链上。 (4)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5)食物链在一定时间内和进化历史上可以发生变化。 (6)距离基本能源(如生产者)越近的生物,受到捕食或取食的压力越大, 因而其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殖能力越强。 (7)食物网越复杂,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生态 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
[知能拓展] 生态金字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特例: (1)数量金字塔在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大,而后一营养级的生物个 体很小时,会出现倒置现象。 (2)生物量金字塔也有特殊形状,如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浮游植物个 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因而某一时间调查到的浮游 植物生物量可能要低于其捕食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但这并不是说流 过生产者这一环节的能量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少。 (3)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塔呈现倒 置状况。如人工鱼塘中生产者的能量未必比消费者(鱼)的多。
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 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联系
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知能拓展] (1)细菌并不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 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 (2)动物并不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某些原生动物等以植物残 体、粪便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 (3)生产者并不都是绿色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 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4)植物并不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因此能量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的原因: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 所利用的部分。
二、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1.碳循环图示
2.碳循环解读 (1)碳的循环形式 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2)大气中的CO2来源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3)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环破,形成温室效应。
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比较
项目 形式 特点 范围 图示
能量流动 以有机物为载体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物群落
物质循环 无机物 循环往返 生物圈(全球性)
联系
结合上图可以看出:①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贮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④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返的动力
剩下的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用NP表示,即净初级生产量NP=GP-R。
地球各地的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2.生物量: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1)单位:g/m2或J/m2。
3.次级生产量: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现成有机物质而生 产出来的有机物质。 (1)单位:g/(m2·a)或J/(m2·a)。 (2)生产过程
绿色植物和动物 g/m2或J/m2 较大
次级生产者 g/(m2·a)或J/(m2·a) 较小
①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 ②当净生产量表示在某一时刻前的有机物积累量时即为生物量 ③次级生产量的能量来源于初级生产量 ④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能量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光能
考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 基础知识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含义: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① 太阳 →植物→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 2.渠道:沿② 食物链 的营养级依次传递。 3.过程分析 (1)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③ 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 (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④ 太阳能 开始。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1)能量来源 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以从以下
两个角度分析:
a.自身呼吸消耗
①定量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 b.流入下一营养级 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特点:参与循环的物质数量⑩ 恒定 ,而且可以得到重复利用。 3.碳的全球循环 (1)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主要循环形式: 二氧化碳 。 (2)路线:大气圈→植物和动物→分解者→大气圈。
重点难点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1.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1)能量的来源:太阳能。 (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3)总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 太阳能。 (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5)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6)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7)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分解者的 呼吸作用。 (8)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
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
行。
②定量定时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未被利用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3.能量流动特点原因的分析 (1)单向流动的原因: 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如肉食动物以植食动物为食,而植食动物不能以肉食动物为食,植物与 植食动物的能量关系也是如此。 ②各营养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
四、生产量和生物量 1.初级生产量: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 能量。单位:g/(m2·a)或J/(m2·a)(a代表年) (1)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2)总初级生产量: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用GP表示。
(3)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R)消耗掉了,
2.生物放大 (1)含义:化学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通过 食物链 逐级 积累
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 (2)途径: 食物链 。 (3)实例:DDT的污染。 3.食物网 (1)含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 食物链 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 杂营养关系。 (2)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 抵抗 外力 干扰的能力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 波动和毁灭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光合作用 或化能合成作用引入生物群落,为消费者、 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
分解者
异养型生物
(1)绝大多数动物 (2)寄生生物
(1)腐生细菌和真菌 (2)腐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生产者传粉 、传播种子等
四、比较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
定义
能量来源 能量去向 描述单位 能量大小 三者的 联系
初级生产量
生物量
次级生产量
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 指生物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有 指在生态系统中第二次的有机
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能量 机物或能量的积累量
物质生产量
太阳光能
太阳光能或有机物
植物生产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和动物 g/(m2·a)或J/(m2·a) 最大
[知能拓展] (1)生产者位于第一营养级,所以找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 始。 (2) 由于一种动物可以捕食多种其他动物,所以一种动物可以出现在不 同的食物链中,并且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以不同。一般来 说,一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食物来源就越广泛,参与构成的食物 链也就越多。
三、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与数量金字塔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