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1磁现象——磁场。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磁感线、磁极等。

2.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分布等。

3. 磁场的产生:电流的磁效应、磁体的磁效应。

4. 磁场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产生原理,能够解释电流和磁体的磁效应。

3. 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磁场的产生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产生原理,磁场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磁铁、铁屑、小磁针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周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

2. 知识讲解:(1) 介绍磁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磁感线、磁极等。

(2) 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如磁场的方向、强度和分布等。

(3) 讲解磁场的产生原理,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和磁体的磁效应。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磁场的基本性质和产生的实例题目。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磁场的基本性质和产生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

5. 知识巩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磁场的实际应用,如电机、扬声器等,让学生了解磁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磁场1. 基本概念磁场磁感线磁极2. 基本性质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分布3. 产生原理电流的磁效应磁体的磁效应4. 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七、作业设计1. 题目: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并解释电流和磁体的磁效应。

2. 答案: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具有方向、强度和分布等基本性质。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0.1磁现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从本章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20章知识的预备阶段,为以后学生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等提供铺垫。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磁现象,在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磁场的概念,为学习以后磁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特色主要是通过实验概括规律,所以应该做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磁感线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5.知道地磁场。

过程与方法:1.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来感知磁场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趣味性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从而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地磁场的讲解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四、教学手段班班通设备五、板书设计一、磁现象二、磁场1、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1、磁场方向——N2、磁极吸引能力最强(南极——S 北极——N) 2、磁感线以及特点(5)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三、地磁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分类:条形,蹄形5、磁化六、教学过程A B C D.一根钢条靠近磁针的磁极,磁针被吸引过来,则().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在两根短玻璃棒上,使第二块磁铁的N极渐渐接近它的N极,然后再接近它的S极,前者两磁体相互,后者相互。

二、磁场练习:书P123第2题三、地磁场。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第1课时磁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教学重难点123.磁化。

(难点)课时导学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119-120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现象和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

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习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练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探究一:磁体磁极的特点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答: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磁体上磁性强弱处处一样吗?有什么特点?答:不一样。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叫磁极。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的物质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探究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请各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尝试完成下列实验:实验1如图所示,把一条形磁体悬挂起来,用另一个磁体接近它,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师生共同总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当相同名称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当不同名称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探究三:物体的磁化小组合作探究后完成下列两个问题:(磁化的2种方法)1.靠近或接触磁化法:实验2如图所示,让磁体去靠近或接触物体,使其获得磁性,被磁化。

用此种方法磁化的物体,靠近磁体的一端被磁化为异名磁极,远离的一端被磁化成同名磁极。

2.摩擦磁化法:【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定义: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2.磁化现象既有利又有弊。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磁现象 磁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磁现象 磁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 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钴、镍)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转换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转换法、模型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建立磁场模型并探究磁感线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师使用:条形、蹄型磁体,铁、钴、镍片,多媒体、软铁棒、铁架台、铜币、玻璃等学生使用:铁屑、小磁针、条形磁体、大头针、细线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1、【故事引领】: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故事学生思考问题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2、【设疑】: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设计意图】:历史故事的悬疑造成知识的“悬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的课题。

)【板书课题】:§20.1磁现象磁场二、合作互动探究新知(一)磁现象(二)、磁场(三)、地磁场三、引题反馈原来如此一、磁现象1、【信息传递】:大话磁石距今两千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书《管子》上曾记载:有人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石头”,它好象慈祥的母亲吸引孩子一样,所以,当时给它起名叫“慈石”,后来才改叫“磁石”。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 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 磁场(教案)

《磁现象磁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磁性、磁体、磁极及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化及其应用;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大头针,小磁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航道。

他们是怎样摆脱当时的困境的呢?司南相当于现在的指南针,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即司南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什么方向?为什么?南方;受到地磁场的影响。

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磁现象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形形色色的磁体磁体按形状分为:小磁针、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磁体按来源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等。

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一块磁体有且仅有两个磁极一个磁体断开以后变为两个新的磁体。

每个磁体各有一个N、S极。

磁体上的两个磁极: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极);静止时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极)。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

20.1 磁现象磁场【目标确定的依据】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浅显,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学生即熟悉,又陌生,即好奇,又害怕,求知欲极高,学习热情一触即发。

学生的思维能力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初中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体的,对事物的认识仍要感性材料来辅助,因此,学生对磁现象磁场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困难。

本节课是人教版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的第一节,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育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从古代开始,很多人们就致力于对磁现象的研究,例如司南的发明,就为当时的航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司南就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天然磁石制成的勺子形状,另一部分是水平光滑的“地盘”,静止的时候勺子的长柄就会指向南方。

【教学目标】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磁化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

4.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自学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

2.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

评价实施:表现性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化现象,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熟悉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附:板书设计第一节磁现象磁场一、磁现象:1.磁体2.磁极(南极、北极);3.磁体的指向性;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三、磁场【教学反思】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

九年级物理 第20章 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20章 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晓得磁感线需用去形象地叙述磁场,晓得磁感线的方向就是怎样规定的。

3)晓得地球周围存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测、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晓得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晓得什么就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三、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学器材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折页,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工作),大磁针。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这是一个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罗娜(kiruna)旅游时拍到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光,它就是绚烂的、多样的、谜样的。

长久以来、人们除了感慨极光的美丽,也在不停的找寻极光发生的原因,国内外也存有很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才研究辨认出,这钟现象就是和地球的磁场有著紧密的关系的。

这文言我们就去重新认识磁现象。

(二)新课进行1.磁现象在小学的时候中,我们就介绍了直观的磁现象,同学们回忆起一下,存有哪些现象?学生讲话,教师可以尽早补足。

比如磁铁能够迎合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协助人们紫脉;大磁针指南北;两磁铁可以万有引力,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背道而驰等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

2.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磁化概念。

3.知道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二、能力目标:1.经历探究磁极间作用规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探究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条形磁铁2支,蹄形磁体1支,小磁针(带座)若干,大头针一盒,铜片,铁屑若干,玻璃板一块,铅笔,白纸等学生合作组器材:磁珠、磁棒等不同形状的磁体、条形磁铁1支,钢针1支,泡沫块一块,带有适量水的烧杯1个。

多媒体课件:磁感线分布动画演示。

设计思路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些简单地磁现象知识,在生活中也体验了一些磁体间吸引、排斥的过程,所以“磁现象”的教学多放手于学生操作实验,教师重在助其形成科学的感念,点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要“靠近”,不要“接触”。

对于“磁场、磁感线”的教学,可这样安排:⑴用“转化法”认识磁场的存在;⑵用“探究法”感受磁场的特点;⑶用“模型法”描述磁场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故事: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自己逍遥作乐,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由于秦始皇曾经有几次遇刺,虽都侥幸脱险,但仍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再遇刺,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安装“机关”使得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问题:你们一定能说出许多关于磁现象的知识吧,那就说说吧。

学生讨论回答后,激励学生探究新内容,磁体上的磁性分布有什么规律?磁体间不接触为什么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二、探究性活动一该探究活动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相应的结论。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磁现象磁场》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磁体。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磁化现象。

2.过程和方法.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难点:了解磁化现象。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

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印象,缺乏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

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条形磁体,铜片,铁片,玻璃片,镍片,铝片,大头针,铁钉。

演示实验: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头针,铁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入:提问学生对“磁”的认识,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发言,把自己所认识的与“磁”有关的生活知识表达出来。

说明培养学生善于联系实际生活的习惯,同时帮助学生尽快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

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求知欲,也能及时知道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给以纠正。

新课一、简单的磁现象提问:什么是磁体?为了让学生纠正错误想法,加深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老师的问题: 1.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 2.磁体上什么地方磁性最强?什么地方最弱? 3.磁体上的“南极”和“北极”是如何得来的? 4.磁极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逐一解决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最终能简练的概括出磁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

[推荐学习]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磁现象磁场【学习目标】1.认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

2.知道磁场和磁感线。

3.了解地磁场的南北两极。

【预学部分】1.磁体能够吸引等物质。

它的吸引能力的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或,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或。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极相互排斥,磁极相互吸引。

3.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作用下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

4.磁体周围存在着能使磁针偏转的磁场,它是一种的物质。

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的物理模型,实际。

5.地磁的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合学部分】合学一:磁现象阅读教材119-120页磁现象内容,完成展示一的问题合学二:磁场阅读教材120-121页磁场部分内容,完成展示二的问题。

合学三:地磁场阅读教材122页地磁场部分内容,完成展示三的问题。

【展示部分】展示一:磁现象磁体能够吸引哪些物质?根据120页图20.1-3,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什么叫做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展示二:磁场将磁针放到磁体附近,磁针指向发生偏转。

说明了什么?想想做做:一根条形磁体外面包着一块布放在桌面上。

(1)如何判断磁体的哪端是N极?(2)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如何确定某一点的磁场方向?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引入了什么?(1)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相同。

(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

(3)磁感线越密集,磁性。

(4)磁感线是曲线,任何两条磁感线都相交。

展示三:地磁场小磁针受力转动是磁体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1.地磁场的形状跟的磁场相似。

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附近。

2.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小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南北方向。

【点拨部分】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反馈部分】1.有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如图所示,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转动起来,则可以判断()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B.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C.甲、乙两棒都有磁性D.以上说法都可能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B.磁场中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可能不同C.地球周围存在磁场D.磁场并非真实存在,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的3.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时,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磁现象 磁场(第1课时 磁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磁现象 磁场(第1课时 磁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章电与磁磁这一章与电学有很大的联系,学习本章的内容时要既要理清关于磁的基础概念,又要结合电学的知识来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磁场和磁感线,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中的能量转换,理解电磁继电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本章共分5节:1.第1节“磁现象磁场”,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磁性、磁体、磁感线、磁极的表示方法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常识性了解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2.第2节“电生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通过实验演示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电磁学知识的实际应用.4.第4节“电动机”,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以及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结合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5.第5节“磁生电”,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理解磁生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通过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使学生能对导体有无感应电流做出判断,继而能够更深入地探究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结合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发电过程中各种能量的转化.【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②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③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④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⑤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⑥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知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⑦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以及发电过程中各种能量的转化;⑧知道什么是交流电,我国使用的交流电主要参数,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建立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好习惯;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电磁铁的优越性与应用实例;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换向器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通过实验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做出科学猜想和探究;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的原理;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电动机 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应用原理分析发电机的工作过程.【课时建议】本章共5节,建议11课时第1节 磁现象 磁场第1课时 磁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3.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了解磁化现象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3.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 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教具准备】教师演示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铁钉.学生活动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小磁针、铁片、钴片、線片.【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他们是怎样被发现的?生: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是用磁石做的,它能吸铁.师非常不错.从这一章起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进行新课】知识点1 磁体和磁性师在小学自然课中,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想想,有哪些磁现象?生1:磁铁能吸引铁.生2: 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生 3;小磁针指示南北.生4: 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大家对磁现象有了简单的了解.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你们很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是吧?那么你们都想了解什么呢?生1:磁铁只能吸引铁吗?磁铁具有哪些性质?生2:指南针为什么可以指南北?生3:什么叫磁性?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吗?生4:什么叫磁体?磁体哪部分磁性最强?生5:何为磁极?磁极间有什么作用?师: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都很注意观察和思考,我很高兴.这些问题可能有的同学通过看书已经知道答案,有些就要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得到答案,下面就用我们准备的仪器设计实验,亲手试一试.(学生们相互讨论,动手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每组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把结论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第一组:生:我们把铁、钴、镍片,橡皮,塑料尺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铁片,能微弱地吸引钴片和镍片,不吸引橡皮和塑料尺.板书:从这个实验得出: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知识点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第二组:生:我们组是把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生:这个实验表明,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板书:磁极:磁体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第三组:生1:我们是把条形磁体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或把小磁针支起,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生2:得出的结论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板书:悬吊着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south pole),又叫S极.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north pole),又叫N极.第四组:生1:我们组是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其中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S极,观察现象.再用这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观察现象.生2: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结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板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识点3 磁化教师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对学生提问:(1)用普通的铁钉靠近大头针,能否吸起大头针?(2)用磁体向同一方向摩擦铁钉,靠近大头针,看到什么现象?(3)这种令铁钉产生磁性的现象叫做什么?板书: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后,分组做磁化实验,掌握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技巧.介绍其他磁化的方法和生活中应用到磁化的例子:如磁带,1C卡等.简单介绍磁化的利与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继续补充说明磁化的利与弊.【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确了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了磁体、磁极、磁化.磁体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若干类,磁极只有两个,是根据其指向性命名的,磁化的现象也很多,生活中已把它作为一个记录信息的载体来看待和使用了.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作业.新课标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中引入,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他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为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教学.同时又采用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上课时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磁现象有关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现象磁场》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1、复习旧课:你都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磁现象?2、激发学习动机:历史故事的悬疑造成知识的“悬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的课题。

3、讲授新知识:通过介绍罗盘和司南,引入新课。

通过实验介绍磁性、磁体、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磁化方法,认识磁现象和磁体。

通过分析磁场中磁体受到磁力作用,发生偏转的现象,认识磁场。

通过观察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引入磁感线。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感知地磁场的存在。

介绍宋代学者沈括对磁偏角的记载,对蓄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巩固运用:通过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电与磁的基础,为后面建立电与磁的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等提供铺垫。

本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建立起磁场的概念,掌握研究磁场的方法,为学生学习“电生磁”及“磁生电”打下基础。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实际存在的。

磁体的磁场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可以利用磁场对外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的分布和方向,给磁场建立模型,即利用磁感线来表示磁场。

磁体外部的磁场方向总是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磁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磁感线是不存在的。

本节重点是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难点是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钴、镍)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转换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转换法、模型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建立磁场模型并探究磁感线的形状。

课前准备教师使用:条形、蹄型磁体,铁、钴、镍片,多媒体、软铁棒、铁架台、铜币、玻璃等学生使用:铁屑、小磁针、条形磁体、大头针、细线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你都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磁现象?二、激发学习动机1、【故事引领】: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2、【设疑】: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三、讲授新知识(一)磁现象1、【信息传递】:大话磁石距今两千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书《管子》上曾记载:有人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石头”,它好象慈祥的母亲吸引孩子一样,所以,当时给它起名叫“慈石”,后来才改叫“磁石”。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磁铁,通俗的名字叫“吸铁石”。

2、【展示图片】:形形色色的磁体3、【做一做】:用一个条形磁体靠近铁、钴、镍币、铜片和玻璃,你有什么发现?4、磁性: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5、【演示】:观察条形磁体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6、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个部分。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

【温馨提示】:磁体能指南北是指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北,且磁体两极总是成对出现,磁体断开、或吸合时,仍然只有两个磁极。

7、【指南针】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公元1世纪初,东汉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现了磁体的这种特性,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并最早将它应用在了航海事业上。

8、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小组实验】两个磁体相互靠近,你能看到什么现象?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9、【小魔术】:铁棒变磁体铁棒原来没有磁性,不吸引大头针,将铁棒在磁铁上按一定的方向摩擦几下,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区别针。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 10、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电冰箱门磁性密封条 银联卡磁带、录像带 指南针(二)磁场1、【做一做】:用条形磁体靠近静止在桌面上的小磁针(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小磁针是否受到力的作用?2、磁场: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人眼看不到的物质,能使磁针偏转,它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确实是实际存在的。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采用类比、推理等形式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建立磁场的概念。

)3、【实验演示】:重复拨动静止在磁体旁边的小磁针,松手,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结论:磁场具有方向4、【小游戏】:给小磁针排排队把几个不同的磁针放在磁场中的不同位置,观察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

磁场方向: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5、【教师点拨】: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6、【小组实验】: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铁屑,轻敲玻璃板,观察现象。

7、【画一画】:你能否在白纸上将铁屑排成的曲线画出来?【过程点拨】:在磁体周围撒上碎铁屑,这些铁屑被磁化后,就是一个个小磁针,这些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会沿一定的方向排列,这些方向就是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铁屑多的地方表示磁力作用强,铁屑少的地方表示磁力作用弱。

所以铁屑的分布及排列就表示了磁场的分布情况。

8、【找规律】:仔细观察,磁体周围磁感线有怎样的规律?【教师点拨】(1)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磁感线越密集,磁性越强。

(3)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能相交;(4)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5)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9、【想想做做】:如何画出蹄形磁体的磁感线呢?(三)地磁场1、【问题】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指向南北,磁体在地球上为什么有指向性呢?2、【点拨】根据地面上磁体的指向性,小磁针的N极总是指北,说明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3、【多媒体展示】地磁场的分布及其方向。

磁偏角: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南北方向与地理南北方向略有偏离。

【知识拓展】沈括记载磁偏角的现象比西方早400多年。

沈括,中国宋代科学家,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及磁偏角:“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引题反馈•原来如此聪明的工匠们利用磁石修建了阿房宫的北门,磁石有吸引铁的性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吸引、发现。

四、巩固运用五、检查评价1、课堂检测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一、案例中的“亮点”磁场和磁感线概念都比较抽象,所以这节课讲起来并不容易,对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多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直观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储存必要的具体形象。

1、小实验要多做。

尽量采用演示的方式,让大多数学生看得见,感受得真。

或用挂图的形式将铁屑的分而情况展示出示,为学生画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多动笔画。

光看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知识必须落实到每个图上,所以要多让学生画,在画中感受知识的微妙关联,感受美的熏陶。

3、再现物理场景的展现。

同时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4、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例如,转换法和理想模型法等。

这样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5、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实验探路的方法,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本节知识点零碎,实验过程时间考虑欠妥略显紧张。

2、学生往往急于动手实验,忽视实验规则。

3、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