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1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时作业12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1.下列有机物中可以看做醇类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醇类物质的判断,看官能团是否有—OH,再看羟基的位置,羟基不是直接连在苯环上。
所以符合条件的是②④。
【答案】 D2.下列关于丙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丙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赤热的铜,可生成CH3CH2CHOB.1-丙醇可与HI溶液发生取代反应C.2-丙醇在NaOH条件下消去,只能生成1种烯烃D.1-丙醇、2-丙醇、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在铜或银催化作用下,醇和O2反应欲生成醛,醇分子中与—OH 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有两个氢原子,1-丙醇满足此条件,其氧化后能生成醛,A 正确;醇可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2-丙醇不能在NaOH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C不正确;丙醚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与1-丙醇、2-丙醇分子式不同,它们不可能为同分异构体,D不正确。
【答案】CD3.针对下图所示乙醇分子结构,下述关于乙醇在各种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NaBr、浓硫酸共热时,①键断裂B.与金属钠反应时,①键断裂C.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时,②、④键断裂D.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①、③键断裂【解析】乙醇分子中羟基与烃基相连,两者相互影响,使其性质与烷烃不同,其性质一般都会与羟基有关。
乙醇与HBr反应,—OH被—Br取代,断②键。
与金属钠反应是置换出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乙醇消去反应时由羟基和与其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上的氢脱去水而生成烯烃,乙醇在催化氧化时,羟基中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而脱去。
【答案】 A4.麦角醇(ergosterol)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转化为抗软骨病的维生素D2,麦角醇的结构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分子式为C27H42OC.1H核磁共振谱证明分子中的5个甲基上的氢属等同氢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分析该题所给信息,该有机物结构中不含有苯环结构,A错误;分子式为C27H42O,B正确;结构中的5个甲基位置不同,甲基上的氢原子不是等同氢,C错误;因为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l075高中化学江苏专版选修4全册课时专题word可编辑含解析共199页
专题质量检测(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的ΔH>0C.已知①2H2(g)+O2(g)===2H2O(g)ΔH1=a kJ·mol-1,②2H2(g)+O2(g)===2H2O(l)ΔH2=b kJ·mol-1,则a<bD.CO(g)的标准燃烧热ΔH=-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ΔH=566.0 kJ·mol -1解析:选D A项,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如C与O2反应,错误;B项,化合反应大多是放热反应,ΔH<0,错误;C项,H2O(g)含有的能量高于H2O(l),故①放出的热量小于②,但a、b都是负值,因此a>b,错误;D项,由CO(g)的标准燃烧热ΔH=-283.0kJ·mol-1,可得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1,而与反应2CO2(g)===2CO(g)+O2(g)ΔH数值相同,符号相反,故正确。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保护其不受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为2Cl--2e-===Cl2↑解析:选A A项,如果铁作阳极,铁溶解,所以铁作阴极;B项,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时,被保护金属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项,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O2在正极获得电子;D项,Cl-的失电子能力大于OH-,电解饱和食盐水时,Cl-在阳极失去电子变为Cl2。
【苏教版】化学选修四:3.2.1《溶液的酸碱性》课时作业及答案
课时作业(十二)(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宁波高二检测)25 ℃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A.pH =11的溶液B.c(OH-)=0.01 mol·L-1的溶液C.1 L溶液中含有4 g NaOH的溶液D.c(H+)=1×10-10 mol·L-1的溶液2.(新课标全国卷)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 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3.(双选)(广东高考)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c(H+)=c(Cl-)+c(OH-)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4.(双选)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溶液的酸性比B溶液强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D.若A、B都是弱酸,则2<a<55.(长沙高二检测)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A.加水稀释成100 mLB.加入10 mL的水进行稀释C.加入10 mL 0.01 mol·L-1的NaOH溶液D.加入10 mL 0.01 mol·L-1的HCl溶液6.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体积比1∶2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为( )A.3.2B.4.0C.4.2D.5.0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9分)25 ℃时,若体积为V 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 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 a<V b 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全)
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选修4课后答】『必修1局部答案』第一章 (2)第一节................................................................................... 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 燃烧热能源 (3)第三节................................................................................... 化学反响热的计算 (4)第二章 (7)第一节................................................................................... 化学反响速率. (7)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 (7)第三节................................................................................... 化学平衡.. (8)第四节................................................................................... 化学反响进行的方向. (9)第三章 (9)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9)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0)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11)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人教版新教材............................................................................. --高中化学必修................................................................................... 1课后习题答案. (14)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14)第一节................................................................................... 化学实验根本方法 (14)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14)第一章习题 (15)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5)物质的分类 (15)离子反响 (16)氧化复原反响 (17)金属及其化合物 (18)金属的化学性质 (18)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8)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9)1/19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化学反响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响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响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是kJ/mol。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A.液化气B.煤油C.煤饼D.木柴【答案】 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B.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遵循的是质量守恒定律D.由盖斯定律可知任何化学反应都是分步进行的【解析】化学反应中有一些是一步完成的,但为求反应热,根据盖斯定律,可虚拟分步进行。
【答案】 D3.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 ℃,终止温度为23.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热( )A.55.2 kJ B.391 kJC.336 kJ D.1.38 kJ【解析】代入Q=-0.418(t2-t1)0.025kJ·mol-1计算即可。
【答案】 A4.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ol;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解析】由已知式子①-②可得3O2(g)===2O3(g) ΔH=+284.2 kJ/mol由此可知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即O2比O3稳定,O2转化为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 D5.(2012·云南禄丰高二期中)已知:①2Zn(s)+O2(g)===2ZnO(s) ΔH=-701.0 kJ·mol-1②2Hg(l)+O2(g)===2HgO(s) Δ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 )A.-259.7 kJ·mol-1B.-519.4 kJ·mol-1C.+259.7 kJ·mol-1D.+519.4 kJ·mol-1【解析】分析上述方程式知:由①×12-②×12得目标方程式ΔH=ΔH1×12-ΔH2×12=-259.7 kJ·mol-1。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1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1.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D.纯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解析】B项是错误的,在溶液中,比较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强弱应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进行,若不限制条件,强电解质的稀溶液可能比弱电解质的浓溶液导电能力弱。
【答案】 B2.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 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HDB 冰醋酸福尔马林苛性钾HI 乙醇C 火碱蔗糖溶液氯化钠氨水三氧化硫D 胆矾石灰水硫酸钡HNO2NH3HI是强电解质;C项错,氨水是混合物,不是弱电解质。
【答案】 D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3·H2O NH+4+OH-B.KClO3===K++Cl-+3O2-C.CH3COOH===CH3COO-+H+D.NaOH Na++OH-【解析】B中ClO-3不可拆,C中应用可逆号,D中完全电离,不能写,选A。
【答案】 A4.将1 mol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 L溶液。
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 )A.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1B.H+的浓度达到0.5 mol·L-1C.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0.5 mol·L-1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解析】在未电离时,c(CH3COOH)=1 mol·L-1,当醋酸、H+、CH3COO-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但此时三者的浓度不一定是0.5 mol·L-1),醋酸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故A、B、C均错。
依据平衡状态的第一个标志即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可知D项正确。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全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共19套109页】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0化学平衡状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1化学平衡常数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2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4常见的弱电解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5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8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9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化学反应的焓变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能源的充分利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4化学电源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5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6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7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2019_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9化学反应的方向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课时分层作业(十) 化学平衡状态(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H 2(g)+Br 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C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时作业 2-2-1 化学反应的方向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课时作业13化学反应的方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A.只有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B.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C.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的可能D.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变为自发过程解析: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为自发过程,A错误;有的自发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如高温自发反应,B错误;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的可能,C正确;非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变为自发过程,D错误。
2.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并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C)A.HCl(g)+NH3(g)===NH4Cl(s)B.2KClO3(s)===2KCl(s)+3O2(g)C.2Na2O2+2H2O===4NaOH+O2↑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解析:A项中两种气体生成一种固体,熵减小,不能用熵判据解释,A不符合题意;B项是吸热反应,不能用焓判据解释,B不符合题意;C项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降低,能用焓判据解释,同时,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了气体,熵增加,也能用熵判据解释,C符合题意;D项NH4Cl与Ba(OH)2·8H2O反应产生NH3,熵增加,能用熵判据解释,同时产生结冰现象,温度降低,是一个吸热反应,不能用焓判据解释,D不符合题意。
3.下列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D)A.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B.2N2O5(g)===4NO2(g)+O2(g)ΔH=+56.7 kJ/molC.(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 kJ/molD.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解析:焓判据可以解释放热过程可以自发进行,A项、B项和C项中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12
课时作业(十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B.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在NaOH溶液中没有H+D.在HCl溶液中没有OH-【解析】水是极弱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应用“”表示,故A 错;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在NaOH溶液中c(OH-)>c(H+),在HCl溶液中c(OH-)<c(H+),在酸碱溶液中都存在H+和OH-,所以C、D项错误。
【答案】 B2.如果25 ℃时,K W=1.0×10-14,某温度下K w=1.0×10-12。
这说明() A.某温度下的电离常数较大B.前者的c(H+)较后者大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K w和K电离无直接关系【解析】由K w导出过程可知,K w和K电离是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量[K w=K·c(H2O)]。
电离【答案】 A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解析】A项,正确;B项,pH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否则测酸溶液的pH时将会使所测pH偏大,测碱溶液的pH时将会使所测pH偏小,而对中性溶液不影响;C项,不能将pH试纸浸入到溶液中去测溶液的pH;D项明显不对。
【答案】 A4.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解析】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其电离,但是促进电离后c(H+)和c(OH-)同时增大,所以纯水仍呈中性,由于c(H+)增大,c(OH-)增大,所以其离子积增大,pH减小,选D。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中,物质分子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数B.体积C.物质的量D.质量【解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而不表示物质的分子个数。
【答案】 C2.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解析】由题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如图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任何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会伴随着能量变化,B正确;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如铝热反应,C正确;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需吸收能量,而化学键的生成需放出能量,D正确。
【答案】 A3.(2012·厦门高二质检)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解析】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即反应为吸热反应,碳酸钙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
【答案】 A4.分析如图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A(g)+B(g)===2C(g) ΔH<0B.2A(g)+B(g)===2C(g) ΔH>0C.2A+B===2C ΔH<0D.2C===2A+B ΔH<0【解析】由图示知,2A(g)+B(g)的总能量高于2C(g)的能量,则反应2A(g)+B(g)===2C(g)为放热反应ΔH<0,A正确。
C、D两项没有注明物质状态。
【答案】 A5.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热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解析】该方程式表示: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的热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2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1.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A.液化气B.煤油C.煤饼D.木柴【答案】 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B.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遵循的是质量守恒定律D.由盖斯定律可知任何化学反应都是分步进行的【解析】化学反应中有一些是一步完成的,但为求反应热,根据盖斯定律,可虚拟分步进行。
【答案】 D3.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 ℃,终止温度为23.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热()A.55.2 kJ B.391 kJC.336 kJ D.1.38 kJ【解析】代入Q=-0.418(t2-t1)0.025kJ·mol-1计算即可。
【答案】 A4.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ΔH=-2834.9 kJ/mol;②4Al(s)+2O3(g)===2Al2O3(s)ΔH=-3 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解析】由已知式子①-②可得3O2(g)===2O3(g)ΔH=+284.2 kJ/mol由此可知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即O2比O3稳定,O2转化为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 D5.(2012·云南禄丰高二期中)已知:①2Zn(s)+O2(g)===2ZnO(s)ΔH=-701.0 kJ·mol-1②2Hg(l)+O2(g)===2HgO(s)Δ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A.-259.7 kJ·mol-1B.-519.4 kJ·mol-1C.+259.7 kJ·mol-1D.+519.4 kJ·mol-1【解析】分析上述方程式知:由①×12-②×12得目标方程式ΔH=ΔH1×12-ΔH2×12=-259.7 kJ·mol-1。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周练化学(12.2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化学周末练习(12.22)( )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g)+CO(g)21N 2(g)+CO 2(g);ΔH =-373.2 kJ/mol 为提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加(正)催化剂 B .增大压强(体积减小)C .给体系加热D .从体系中不断移去部分CO 2( )2、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 (s )+O 2(g )CO 2(g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增加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C .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D .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常情况下,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则不能自发进行B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一个物理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熵变有增有减,熵变增加,则反应可自发进行,熵变减小,则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反应焓变和熵变有关。
当△H —T △S >0时,反应非自发。
D .通常 ,既可向正方向进行,又能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可逆反应。
( )5、对于反应:A+B =C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增加A 的物质的量B .升高体系的温度C .增加体系的压强D .减少C 的物质的量浓度( )6、 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 2(g)+O 2(g)2SO 3 (g)如果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或Y 的转化率A .增加SO 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不变B .增加O 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一直增大C .增加SO 2的浓度,平衡常数增大D .若平衡时SO 2的浓度比原来大,则平衡常数增大( )7、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月考试题 高二化学 12-11
月考试题 高二化学 12-11考试范围:选修四1-4章;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H:1 C:12 O:16 .Fe:56 Ag:108第I 卷(共54分)一、单项选择题(3分/题)1.下列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CO 3电离:NaHCO 3====Na ++H ++-23COB.H 3PO 4电离:H 3PO 4====3H ++-34PO C.+4NH 水解:+4NH +H 2ONH 3·H 2O+H + D.-23CO 水解:-23CO +H 2OH 2CO 3+2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中和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B .食品工业用NaHCO 3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 .使用催化剂不但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且可以让不可能发生的反应发生D .纯铁和生铁在酸雨中均发生电化学腐蚀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反应加快的原因是Cu 2+水解增大了H +浓度 B .增大醋酸溶液的浓度,溶液中c(OH -)减小的原因是水的离子积K w 减小 C .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NaHCO 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TATP(C 8H 18O 6)受撞击分解爆炸,且无明显热效应,说明该分解反应熵显著增加4.36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三分之一体积,CO 2占三分之二体积。
已知:2C(s)+O 2(g)=2CO(g)△H=-110.5kJ/mol,2CO(g)+O 2(g) =2CO 2(g)△H=-566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 .172.5kJ B .1149kJ C .517.5kJ D .283kJ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6.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放出H2速率加快的是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 1mol/L硫酸③多用300mL 1mol/L盐酸;④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⑤改用100mL 6mol/L硝酸⑥催化剂⑦用粗锌代替纯锌使用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⑦7.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作业1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 .SO 2溶于水 B .Cl 2溶于水C .电解水生成H 2和O 2,点燃H 2和O 2的混合物生成水D .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和4H 2+Fe 3O 4=====高温3Fe +4H 2O(g) 【答案】 C2.14CO 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 2+C 高温2CO ,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A .14CO 2B .14CO 2、14COC .14CO 2、14CO 、14CD .14CO【解析】14CO 2与C 反应生成14CO 的同时,逆反应14CO 的分解(生成14C 和14CO 2)也在进行,故平衡时混合物中含14C 的粒子有:14CO 2、14CO 、14C 。
【答案】 C3.(双选)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同 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 .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D .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便停止不再进行【解析】 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会有所不同。
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来改变,但时间对化学反应的限度没有影响,因为反应达到限度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已相等(但不为零),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答案】 CD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解析】 由曲线可知,N 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M 物质的量增加,是生成物,Δn (N)=2Δn (M),而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M ,A 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1.下列叙述中说明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解析】浓度的改变,必须要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不同,平衡才会发生移动,如H2(g)+I2(g)2HI(g),缩小其体系体积,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大,但其正、逆反应速率是同等程度增大,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即A项不符合题意;同理,增大体积,因其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其密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减小,平衡没有移动,即B项不符合题意;由A、B两项说明,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即C项不正确;转化率改变,说明平衡一定发生移动,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2.(2012·浙江宁波高二月考)向紫色Cr2(SO4)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析出蓝灰色沉淀,此时,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3+(紫色)+3OH-Cr(OH)3(蓝灰色)CrO-2(绿色)+H++H2O,将上述悬浊液等分成两份a和b。
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a、b试管中溶液颜色最终分别为()A B C Da试管紫色蓝灰色蓝色绿色b试管绿色绿色紫色紫色【答案】 D3.(2012·浙江嘉兴南湖高二期中)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答案】 C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A项主要是打开瓶盖后,压强减小,平衡向生成二氧化碳的方向移动;B项是铁、碳和空气中的电解质形成原电池,是一个原电池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是因为Cl2+H2O 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含大量Cl-,增加了Cl-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了氯气在水中溶解的量;D项有2SO2+O22SO3,增加O2,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了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答案】 B5.某温度下,N2O4(g)2NO2(g)ΔH>0。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解析】此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平衡逆向移动,A对。
B中加入NO2,正、逆反应速率均变大,B错。
C中加入反应物,会部分生成NO2,使NO2浓度变大,C对。
D中升温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深,D对。
【答案】 B6.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B.大于p%C.小于p% D.无法判断【解析】假设乙容器中平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先保持乙容积不变,则由题意可知: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p%,压强为p,显然此时p小于原压强p原。
第二步,压缩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使乙容器中压强恢复至原压强。
这样,平衡必然向右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大于p%。
【答案】 B7.(2012·云南玉溪高二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 A(g)+n B(g)c C(g)+d D(g),C物质的质量分数w(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0,m+n<c+dB.ΔH>0,m+n>c+dC.ΔH>0,m+n<c+dD.ΔH<0,m+n>c+d【解析】由图象分析知,随温度升高,C的质量分数减小,说明反应左移,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压强增大,C的质量分数减小,说明反应左移,m+n<c +d。
【答案】 A8.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两图象的是()ⅠⅡA.N2(g)+3H2(g)2NH3(g)ΔH<0B.2SO3(g)2SO2(g)+O2(g)ΔH>0C.4NH3(g)+5O2(g)4NO(g)+6H2O(g)ΔH<0D.H2(g)+CO(g)C(s)+H2O(g)ΔH>0【解析】由Ⅰ知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吸热;由Ⅱ知,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B项符合。
【答案】 B9.反应2X(g)+Y(g)2Z(g)ΔH<0,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解析】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即可作出分析,当压强为p2时,得出T1>T2,当温度为T2时,得出p1>p2,故选C。
【答案】 C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解析】本题易错选D。
误认为新平衡时B的浓度增大了,意味着平衡向右移动,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方向移动,即a>b。
但事实上,当容器容积压缩一半而平衡不移动时,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实际上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小于容积缩小平衡不移动时的2倍,这意味着平衡向左移动,A 的转化减小,B的质量分数减小,a<b。
【答案】 C11.(2012·安徽合肥高二期末联考)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 A+n B p 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答案】(1)m+n<p(2)固或液(3)逆反应方向(4)吸热12.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 A+b B p C(s)+q D。
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n2mol,C增加了3n2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p=________,q=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即可得答案。
(2)只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数相等,又C为固体,则D必为气体,生成物气体分子数为2,则反应物气体分子数也应为2,所以A应为气体,B为固或液态。
(3)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说明升温平衡左移,则该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1)2132(2)气态固或液态气态(3)放热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 2(g)+C(s)高温2CO(g) ΔH >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 ,平衡________,c (CO 2)________。
(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c (CO 2)________。
(3)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 2,则平衡________,c (CO 2)________。
(4)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c (CO)________。
【解析】 (1)C 为固体,增加C ,平衡不发生移动;(2)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3)通入的N 2不参加反应,并且密闭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时,各物质的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4)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答案】 (1)不移动 不变 (2)向左移动 增大 (3)不移动 不变 (4)向右移动 增大14.某化学反应2A(g)2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 的浓度(mol·L -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实验序号 温度 0 min 10 min 20 min 30 min 40 min 50 min 60 min 1 80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 c 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 c 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820 ℃1.00.200.200.200.200.20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 min 至20 min 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 (A)=________mol·L-1·min -1。
(2)在实验2中,A 的初始浓度c 2=________mol·L -1,反应经20 min 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 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 1,则v 3______v 1(填“>”、“<”或“=”),且c3______1.0 mol·L-1(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