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创新
合作学习:培养合作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培养合作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互动、共同进步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方法。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与策略、小组的建立与角色分配、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引导、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与反馈、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与影响。
一、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意义: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提高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3.促进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思考问题、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与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学习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分组。
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2-6名学生组成。
3.任务分配。
根据学习目标和小组情况,分配学习任务,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4.合作探究。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5.展示成果。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
6.评价与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供反馈和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包括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提供指导。
教师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鼓励多元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元思维、发表不同观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4.监督学习进程。
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积极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积极的创新和合作精神创新和合作是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科学研究中,创新和合作精神常常是相互促进的。
而且,创新和合作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积极的创新和合作精神呢?首先,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创新能够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创新还能使我们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促进科学的发展。
创新精神包括领先的思考、多维思考、怀疑、挑战权威等。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索环境、寻找规律。
基于这个前提,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创新的实现需要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在不断地创新中,才能够探索新领域,开创新天地。
其次,合作是科学研究的要素之一。
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科研合作领域广泛,包括同行之间的合作、跨学科的合作等。
在复杂的科学课题中,有时需要多领域、跨学科的合作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同一个谜题,需要多个人齐心协力才能拼出答案。
然而,如何保证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积极的创新和合作精神呢?首先,要注重科学研究人员的培养。
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注重对学生和科研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和科研人员培养领先思维、跨学科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同时鼓励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探索新的学术领域,在探索领域中收获合作与创新的喜悦。
其次,需要科学研究工作者秉承开放与合作的理念。
科学研究需要交流和分享,开放的科学环境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秉持真实、公正、客观的科学原则,充分揭示科学的内在规律,促进在团队协作与交流中的创新与进步。
最后,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研究支持平台。
支持平台可以遍布各学科,能够提供多元化、高效率的科学研究条件和服务。
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和设备,为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全面的平台,这些条件和机会将促进科研和学术合作发展,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
总之,创新和合作是科学研究真正的核心,只有积极发挥创新和合作精神,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论“合作、探究、促创新”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 )I h te l e o atq ae f nhp 2 nw aohr a s r u s t a - t p c d e h k oe
p n e?
阅读 。
P era ig r. dn : e
( ) I hc rv csi C iad at u e 3 n w i poi e n hn oer q a s h n h k
科学技 术的竞争激烈 , 除了人的个体 素质之外 , 事业 的成败还取决于人们的合作 能力。合作学 习有 助于 学生认 识个人与集 体 的关系 , 快学 生 的社 会 化进 加 程。 尤其是实施小组合 作学 习将会更 有效地 激发学 生的 自我意识 , 引导学生尊 重他人并 自尊 , 培养 学生
态和健 康的心理 。开 展 Go pw r , emw r , a ru ok T a ok P i r wr o k等教学活动 , 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 活动为主体 ,
以 小组 目标 达 成 为 标 准 , 小 组 成 绩 奖 励 为 评 价 依 以
水平 的 目标 需要。 在课 堂设 问 , 学 生通 过 小 组讨 论 完 成 任 务。 让
adt e ag es dnsvcblr ao nm l. n I ret t et oaua b u ai a ) o d h u ’ y t s
( ) i ueT l P r r) 2 Pc r a t k( a k i Wo
T n a c a n o h o i lt t d n s oeh n e r d gs f r te t pc, e s e t e i u tk ls r lo t s me p cu e a o t t e tr as a e a co e o k a o i tr s b u h h e t fc d b i l . a e yw l d
在合作中创新 在合作中发展
在合作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近几年来探索的课题。
实践使我们发现,小组研讨的学习形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开展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重点把握好了以下四个环节一、合理搭配人员,建立具有实效的学习小组要保证小组研讨这种形式真正的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
在组建活动小组的环节上,我们各年级按这样的原则进行安排:一是小组人员不易过多三至四人最合适。
过多,由于小学生小不易管理。
过少,活动空间小,学生的交流空间、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
二是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任小组组长。
待小组成熟后,可轮流担任小组长。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
三是合理搭配人员。
每一小组要有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学参与。
这样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为小组间的竞争创造平等的条件。
四是及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提高其组织能力,领导能力。
二、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安排程序,为创新学习创造条件利用小组研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两个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
一是问题设计得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小组讨论的程序是否科学,是否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有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机会。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总是在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上下功夫,结合教材,并突破教材。
将问题情景化,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能力在情景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三、铺路引导,抛砖引玉点拨,使创新思维进入最佳状态采用小组研讨的学习形式,其目的是发挥学生的特长,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主动参与,彼此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更不意味着教师可袖手旁观、无事可做。
合作学习中的合作探究与合作创新
就 会 越 来越 明 晰 , 能 多角 度 、多 侧 面 地 寻 求 问题 解 决 的 策 是 由邻居 或 家长 关系 密切 的学生 组织 成 学 习小组 ,一 般2 44 略 ,对 于增 强学 生 的 自信 心 ,培养 创造 性 思维 十分 有 利 。更 人为 宜 。教 师在 组建 学 习小 组 时应选 择 责任 心较 强 的学生 担
1合作学 习对初 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 1 合 作 学习 为学生 提供 终身 学 习的 必备素 质—— 学 会学 习 . 正理解 和 掌握 知 识 , 同时获得 广 泛 的活动 经验 。为此 ,笔 者 学 会学 习是一 个现 代 人生存 和 发展 的首要 条件 新课 程理 念 开展 与其 他 教学 方法 相 结合 的最 优化 教 学研 究 。例如 :渗 透
进 一步 ,许 多在 当前 的认 知水 平下 仅凭 个 人 的能力 难 以解 决 任 学 习组 长 ,或选 择较 负责任 的家庭 作 为学 习 的地 点 。如 让
的 问题 ,但通 过集 体 的智 慧常 常被 学 生创造 性 地加 以解 决 。
个 学生 都有 机会 提 出 自己 的解 题方 法 ,同时又 分 享别 人 的解 查作 业等 ,也可 用于对 难 度不 是很 大 的 问题 的讨论 解决 。
题 方法 ,在 讨论 不 同方法 优缺 点 的争 辩过 程 中 ,学生 的 思路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
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学习”是根据对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目前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一、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必要性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不是指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习,它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学生自主总结复习、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研究等几方面,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都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着重起到领导、协调和指向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是教师教学中逆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再现,是质疑、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的结果,是探索与研究的必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自主创新的最终体现。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方法当前,国家正在着手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指出:改革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对物理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自主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自主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和情感因素,提倡学习者要有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空间。
其根本目的是要调动人的主观因素,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摘要】合作探究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校应该推广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开展项目式学习,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
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合作探究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的个人成长,还能够促进团队合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应该加强对合作探究活动的支持和推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创新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探究的实践,学生不仅在学术上取得进步,还在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关键词:合作探究、学生、创新素质、团队合作、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合作、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潜能、支持和推广、有效途径。
1. 引言1.1 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合作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开展项目式学习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合作探究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加强对合作探究活动的支持和推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合作、创新。
只有这样,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合作探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合作探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合作、分享思想和知识,从而促进个人思维的碰撞和创新的灵感产生。
合作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加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探究中,学生需要倾听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问题,这样能够促使他们认识到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在合作中探究在创新中成长
在合作中探究在创新中成长实验是科学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同时,学生在实验中体会获取知识的过程,获得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学期,在科学课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实验,例如:自制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测量肺活量、制造彩虹等实验活动,鼓励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亲身经历实验过程。
让孩子们在合作中探究,在创新中成长,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并体验科学的魅力。
丰富的实验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下学期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科学活动中。
一、小组合作是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科学课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科学课堂上,常常要用器材来做实验,而实验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环节是否紧凑、有效、关乎实验的成败。
整理试验器具不难,但对于一群孩子来说,要有效迅速,有条理地把器具整理好,还不是件容易事。
于是我经常开展小组间比赛,哪个组收拾好,并且组织纪律观念强,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安全稳妥。
通过这样的比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强了,组员之间团结了,整体纪律面貌提升了,看来这分小组,来比赛这种方式对科学课这种灵活性,开放性,管理难度大的课程很适用。
小组合作是按学生座位初步分成小组,这样组员相对稳定,学生间交往比较稳定而融洽,讨论问题时,相互间可以畅所欲言,而不拘谨,也可能因为彼此常常相处在一起,免不了有些小摩擦。
比如有时在上课时,尤其是在分组做实验时,常常有学生给我报告说,其他同学不让他参与,怎么办呢?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实验效果更理想,人人都能参与其中,首先要明确小组内分工,四人一个小组,按照他们的能力,特长以及爱好兴趣,各个分管相应职责,卫生员负责实验过程的卫生清洁及保持,纪律员控制噪音及提示操作过程的规范,汇报员代表本组汇报组内学习情况,小组长,负责发、收实验器材,并协助其他三位成员做好相应具体工作,这样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组实验效果显著提升。
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一起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素质,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合作探究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合作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和同伴一起分析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共同合作,在交流和协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配合,发挥出团队的力量。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意识。
合作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解决问题,需要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学生们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学生们可以培养出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
合作探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地和同伴进行交流,讨论问题、展示解决方案,这就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和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
合作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积极推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探究环境。
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的科研合作与学术创新
我的科研合作与学术创新在我大学期间的科研合作与学术创新方面的经历,我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机会。
通过与同学、教授和行业专业人士的合作,我拓宽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提高了学术能力,并取得了一些令人自豪的成果。
一、科研合作的机会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了各类科研项目的合作。
首先,我加入了学校的科研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进行项目研究。
这种合作方式使我能够与其他研究者分享想法、交流经验,并从他们的研究中受益。
其次,我也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和研究讨论会,与他人合作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我认识到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并深感在合作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二、合作带来的学术创新科研合作为我提供了追求学术创新的平台。
在合作过程中,我不仅能够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新的思路和观点,还能够将自己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做出更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意识到在研究中融入人类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实验结果,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通过合作的学术创新,我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被发表在了国际期刊上。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虽然科研合作能够带来丰富的经验和机会,但也不乏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问题。
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沟通和理解变得更加关键和困难。
我们需要克服语言和学科差异,提高沟通能力和合作效率。
其次是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科研合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的限制。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合作,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四、反思与未来展望通过科研合作与学术创新的经历,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了解到合作是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地促进了我的学术成长。
其次,我掌握了跨学科合作和沟通的技巧,这对于未来从事学术研究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最后,我也认识到科研合作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挑战,要有耐心和毅力。
开学第一课的合作探究与创新思维激发
开学第一课的合作探究与创新思维激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思维的引导。
开学第一课是一个学生们重新融入学校生活的时刻,也是教师们启发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良机。
本文将从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开学第一课中的实践探索等角度展开回答,探讨开学第一课中如何通过合作探究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
首先,合作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究学习内容。
通过合作,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激发出更多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如,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分配不同的任务,要求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其中,每个学生需要负责一个角色,比如组织者、记录员、讲解员等。
这样,学生们在展开合作探究的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次,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开学第一课是学生们重新进入学校的时刻,也是一个可以启发他们创新思维的时机。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新颖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呈现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如何改进学校的某个方面。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头脑风暴,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的实践探索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感受学科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实践探索,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总之,合作探究和创新思维是开学第一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
综合2013·10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
一、营造氛围,培养合作意识良好的合作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精神上受到鼓舞,思维更加活跃。
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营造合作活动氛围,营建小组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1.分组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进行了分组。
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两部分学生。
一部分是优势学生。
他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成为主角,因为他们脑筋灵光,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意图或者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方案,在其他学生还瞪大眼睛一脸茫然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就绪,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迅速进入状态。
另一部分则是动手能力差、思维不活跃的学生。
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主动设计实验操作的方案。
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特别注意这两类学生,让这两类学生互相合作。
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2.分工不少实验教学活动,学生只是形式上分在了一组,由于没有合理的分工,随意性很大,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来,成了旁观者。
我们的科学老师,应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实验前,各组应选好小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
在实验时,各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分工进行有效的指导。
为了使组内的集体活动顺利展开,教师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创新
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创新摘要: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他们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合作学习这个实质性的问题,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阐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创新教学;求异思维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一)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场所,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和对话中,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其中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
所有这些,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构建这样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在互动中互帮互学,那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合作学习中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课本中几乎每个数学公式、原理、法则、性质等都有着清晰阐述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淋漓尽致”地讲解,那些常常令人充满兴奋和富有挑战的思想,就会由于我们的老师的“倾心倾力”而被淹没。
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这些公式、原理、法则、性质形成的过程中,在相互合作中彼此进行交谈、倾听、解释、思考、反思,在观点分享与协商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之内“畅游”科学家几十年的经历,油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我也能行”的积极情感。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姚朋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由爱学、学会向会学转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
其核心就是要解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自己置于主导地位,运用教学新理念,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积极地期待和愉悦满足的感情,树立不断追求新知的强烈意愿,把学习语文看成是主动参与和认知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不再把学习语文看成是痛苦的负担,从“痛苦学习”转为“愉快学习”。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激励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一篇新课文的作者介绍、作品写作背景、生字的注音、生词的解释等内容,我要求学生自查资料解决。
上课时,教师用抽查的方法提问,并对回答正确的和能补充别人答案的予以优等评价。
因为这样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只要认真查资料,就能答好,况且还有评价办法,又有哪个学生愿意放弃评优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动手、常预习的好习惯。
二、采用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可就整篇文章或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讨论。
教师提示讨论的内容,譬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教师可提示下列讨论内容: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③就你喜欢的段落,分析一下写景顺序和写景角度是怎样的。
④你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的看法。
除了教师提示的内容外,学生也可以自己补充讲解的内容。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出代表,讲解课文。
也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帮助解决。
教师的角色是适时的点拨、启发。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如何在合作中创新
如何在合作中创新2019-05-31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合作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合作的最终⽬标和结果。
因此,学校应在追求有效的互动、真正的合作中,积极地焕发出师⽣的活⼒,促进学⽣主动、健康的发展。
⼀、师师合作,共享创新资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改⾰创新精神,学校要强化教师的创新精神需求,这是有所创新的内趋⼒。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周围⼏乎有⼗来名教师,分别传授他某⼀⽅⾯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各科教师在强调⾃⼰学科重要的同时,客观地将学⽣变为学科的机械组合。
因此,我们如果以为培养全⾯⽽健康的学⽣为⽬的的话,就应该强调让同⼀班级的各科教师在教学上进⾏学科内容的合作。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更有利于各科教师在对接教学内容的同时触发新的思考。
如⼆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语⽂⽼师刚刚讲完《⼩蝌蚪找妈妈》⼀课,⾳乐⽼师就在课堂上教学⽣唱《⼩青蛙》,美术⽼师教学⽣折⼩青蛙,在这单元的⼝语训练中⼜进⾏《保护有益动物》的说话训练。
可见,如果教师间齐⼼协⼒,资源共享,不仅能让学⽣获得⼀个整体的、⽴体的学习概念,更会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活⼒。
⼆、师⽣合作,促进学⽣创新课堂中的师⽣合作,要求教师点在需要时,化在关键处,为学⽣的创新留有⼴阔的空间。
我们都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进”,许多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从质疑⼊⼿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势利导,诱发学⽣质疑,教师只有将⾃⼰的活动意图转化为学⽣的活动⽬的和需要,才能引导学⽣主动⽽积极地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通过师⽣合作达到学⽣理解和创新的⽬的。
如数学课上,教师在教学⽣认识“⽶、厘⽶”时,先让学⽣⽤⽶尺测量绳⼦的长度。
由于是第⼀次测量,很多学⽣⽅法不当,出现了测量过长或过短的问题,这时让学⽣讨论,为什么会测量错误,并请测量较准确的同学介绍做法,学⽣通过再实践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真正掌握了测量⽅法。
拓展知识到下⼀步:“如果所测量的物体超过⼀⽶,怎样测量呢?”以此类推,学⽣很快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教师的参与缩短了师⽣间的距离,学⽣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极⼤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创新
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创新
——浅谈小组内合作与组外的竞争
杜明军
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的综合素质,有效的合作需要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使学生通过交往,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另外生与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组与组之间的信息沟通,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活跃其思维,使组内及组与组之间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创新。
初到四中,我担任七年级班主任,也许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热情高的性格决定,在七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如鱼得水,经过一两个星期的引导,所有学生一切就续,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主任变成了甩手掌柜,学生们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无论从班级日清还是学习效果都很显著。
今年我担任九年级班主任,也许是因为毕业年级的年龄特点课堂气氛沉闷,对很多事情几乎没有热情,漠不关心,行动懒散,一团死水,出现了课堂上该说的时候不说,大家你瞅我,我看他,都不愿意展示,而不该说的时候却喜欢在下面议论,所以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下来,学生始终进不了毕业班那种紧张学习的最佳状态,更别提大家之间有多大的竞争意识。
面对目前这种情况,我顾虑重重:用原来的六人合作小组得心应手,而九年级是特殊年级毕竟以学习为主,为了改变这种可怕的现状,我们代课教师一致认为利用小组合作激发组与组之间的、组员与组员之间的竞争意识势在必行。
而这种小组合作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使它更适合于毕业年级。
首先在班内分成4人一小组,由实力强一点的学生担任组长,优生前16名相对集中,称为中锋组,其余按优中差搭配,称为平行组。
四个中锋组两两为对抗组,9个平行组分别为对抗组,每两个对抗组中有个人对手赛,各组学生中的优中差对对抗组中的优中差,平时测验、背书、听写等即可累计积分,为了体现中锋组与平行组之间的公平性,本班设有特殊奖励,冲锋组里优生测验满分可加量化分,而后进生上课只要勇于回答问题,也可加量化分,体现它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在班级管理中,一开始初三学生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别的事儿似乎都是事不关己。
九年级卫生区就只有一个教室和四个寝室,还天天打扫不干净,自从实行小组合作以来集体荣誉感大增,教室卫生成了我最放心的一个问题。
当然实行小组合作大家最关心的是分,关心分的同时实际上是关心自己的座位,所以每星期按量化分频繁调位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一个月的实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大大增强,在原来一盘散沙的基础上明显有了起色。
对于本班小组之间、组员之间的评分机制,我们是这样做的:每个星期结束,就最差的组要为大家服务一星期(扫地),组员除了平时的竞争外,期中期末及月考后以考试成绩为准,对手中输了的送给对对方一个精美的礼物和一句最想表达的肺腑之言。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小组合作是班级管理中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模式,只要我们不流于形式,好好去探索,大胆去改革,你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一名轻松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