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日间行为模式与年龄和集群的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动物的迁徙和鱼类洄游 2023年高考地理微难点突破精准课件

【高中地理】动物的迁徙和鱼类洄游 2023年高考地理微难点突破精准课件

01
2021年寒假,贵阳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贵州省西部的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
了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主题的考察活动。研学小组提前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整理如
下∶ 区域位置(如图)∶
气候特征∶湖区冬季较暖、时间长,春秋相连无夏,多年平均降雨量 951mm。 地形地质∶该地区石灰岩广泛发育,草海原先为古河流,15万年前,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 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
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 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 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 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 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 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 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1)根据研学小组搜集的资料,说明 草海的形成过程。
湖区概况∶草海水域面积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湖水清澈, 可观察到大量水生植物密布湖底,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水下草原”景 观。湖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 中转站,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于地壳运动,古草海四周断块不断上升,该地相对下陷,形成断陷盆地;石灰岩广泛 发育,流水侵蚀裂隙形成落水洞;落水洞周围受流水不断侵蚀,裂隙进一步扩大,岩石 崩落堵塞落水洞;该地降水量较大,河流发育,经地表汇水,积水成湖。
01
材料栖息地是指能为动物提供充足的水分、食物、隐蔽和繁衍场所等基本环境条件的场所。黑颈鹤是栖息 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水藻、玉米为食,是世界上 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某科考队进入我国青海玉树的隆宝湿地对黑颈鹤的栖息环境进行为期三天的 考察。科考队调查发现,每年秋季,黑颈鹤就会翻越横断山脉到达云南北部的纳帕海越冬,直到第二年春 季才返回隆宝湿地。下图为隆宝湿地位置示意图及黑颈鹤图片。

黑颈鹤的迁徙

黑颈鹤的迁徙

黑颈鹤的迁徙中国林学会《森林与人类》杂志通讯员岩石核心导读黑颈鹤有三条迁徙路线:东部路线:从四川若尔盖县、甘肃玛曲县到云南大山包、贵州草海保护区迁徙的黑颈鹤,亦称为东部种群。

中部路线:从青海隆宝滩保护区到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的黑颈鹤迁徙路线,亦称为中部种群。

西部路线:在西藏越冬、繁殖,以拉萨河谷为主迁徙的黑颈鹤,亦称为西部种群。

黑颈鹤的迁徙路线有3条,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

黑颈鹤迁徙的东线,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若尔盖松潘草地和云南、贵州接合部之间,东线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是黑颈鹤数量最多的地方。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于2005年10月把若尔盖和昭通市昭阳区——一个是黑颈鹤生育后代的繁殖地,一个是黑颈鹤谈恋爱的越冬地,分别命名为“中国黑颈鹤之乡”。

东线迁徙的黑颈鹤由若尔盖松潘草地沿岷江流域、邛崃山脉从北往南,经乐、山、宜宾,到达乌蒙山区的湖泊水库越冬。

从繁殖地到越冬地,直线距离约800公里。

如果以黑领鹤飞行迁徙的最低时速每小时40公里计算,黑颈鹤像长途飞机不加油的活,只需20小时就可到达目的地。

但是,经过多年的跟踪和观察,黑颈鹤大多在刮西北风的夜间,或者是刮西南风的晴朗上午,做迁徙飞行,途中都有停歇地。

一年往返迁徙的时间需要1个多月,而不是像我们刚才所计算的20小时。

中线迁徙的黑颈鹤是从青海隆宝滩到云南的纳帕海之间。

中线迁徙的黑颈鹤从北向南,沿着长江水系通天河、金沙江的干热或湿热河谷,像干蒸或湿蒸桑拿那样,乘着气流到达云南西部横断山脉的湖泊悠闲越冬。

中线的繁殖地到越冬地的直线距离也是800公里。

以上两条迁徙路线属国内航线,第三条迁徙路线——西线,属越境航线。

从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和西藏北部、西北部的高原向南或东南迁,一部分到低海拔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河谷越冬,她们没有超过国界。

另外一部分展翅飞越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出国到不丹越冬。

第三条迁徙路线繁殖地藏北高原申扎地区(即南羌塘)和越冬地不丹之间直线距离大约480公里,是所有迁徙路线中距离最短的—条。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昭通杜鹃种群状况初步调查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昭通杜鹃种群状况初步调查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昭通杜鹃种群状况初步调查作者:钱颖吴太平赵子蛟马永鹏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14期摘要昭通杜鵑(Rhododendron tsaii)于2021年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新分布记录,为掌握该保护区内昭通杜鹃的种群及分布状况,于2022年3—8月采用访问、踏查、实地调查及面积测量等方法,初步查清昭通杜鹃在该地的分布及种群状况。

结果显示:昭通杜鹃空间上分布于大山包集镇南侧的4个地块;种群分布面积3 022.24 m2;种群数量共计550丛,其中健康223丛,亚健康207丛,不健康120丛,单株幼树2株;成苗率低、种群面积狭小,鼠害、干旱等是昭通杜鹃繁衍的主要威胁因子;受限于空间分布狭窄,且处于人为干扰较频繁的区域,严重威胁着昭通杜鹃的生存,急需采取相关保护措施;现有文献资料表明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昭通杜鹃已知种群数量最大的分布地。

基于上述结果,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就地、近地保护措施,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昭通杜鹃保护示范小区,进行严格保护,以恢复其种群。

关键词极小种群;昭通杜鹃;数量分布;保护示范小区中图分类号 S7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4-0071-02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4.015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Population Status of Rhodendron tsaii in Dashanbao Black-necked Crane Nature Reserve, YunnanQIAN Ying1, WU Tai-ping2, ZHAO Zi-jiao2 et al(1. Forestry Station of Dashanbao Town, Zhaotong, Yunnan 657000;2.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Dashanbao Black-necked Cran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aotong,Yunnan 657000)Abstract Rhodendron tsaii was recently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Yunnan Protected 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 (2021),the Yunnan Dashanbao Black-necked Cran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a new distribution recor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op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status of Rhododendron tsaii in the reserve, methods such as visits, field surveys and area measurements were used from March to August 2022 to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tatus of Rhododendron tsaii in the area.The result showed that Rhodendron tsaii was found in four specific areas within the Hexing Village range.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rea was 3 022.24 m2.The population consists of 550 clusters, including 223 healthy clusters, 207 sub-healthy clusters, 120 unhealthy clusters, and 2 single young trees.The low seedling rate, narrow population area, rodent infestation, drought, etc. were the main threat factors to the reproduction of Rhodendron tsaii.Due to its narrow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vulnerability to human interference,urgent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needed to ensure the survival of Rhodendron tsaii.Existing literature data showed that the Yunnan Dashanbao Black-necked Cran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the largest known distribution area of Rhodendron tsaii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take on-site and near-site protection measures, establish a Rhodendron tsaii conser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n the reserve, and strictly protect it to restore its population.Key words Minimal population;Rhodendron tsaii;Quantity distribution;Conser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作者简介钱颖(1975—),男,云南昭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植物多样性研究。

黑颈鹤——高原上的轮回迁徙

黑颈鹤——高原上的轮回迁徙

黑颈鹤高原上的迁徙轮回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11期作者:伍和启卢可,由丽江童话客栈编缉。

黑颈鹤,是发现命名最晚,也是人们了解最少的一种鹤。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鸟类学者对于黑颈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通过不断的野外科考追踪以及先进的卫星定位技术,越冬黑颈鹤的迁徙路线、繁殖地分布等谜团逐渐向世人展示。

黑颈鹤,它是藏族传说中格萨尔王的牧马者。

据说,其犹如号角的鸣声能使百里外的神马听到出征的召唤。

唳鸣之中,鹤群结队排成“一”字形从白雪皑皑的山脊上飞过,它们冒着春天的雨雪,迎着凛冽的寒风,跋涉至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河流、湖沼,筑巢求偶,繁衍后代,迎接忙碌的夏季。

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大山包乡的海脑壳村,像众多分布在云贵高原深处的小村庄一样,偏僻、贫穷,与外界几乎隔绝。

晴朗午后,空中突然传来一连串嘹亮的鸣叫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冥冥天际中,一种神奇的大鸟成群结队地自北方缓缓飞来,降落在村边的坝子里。

灰黑羽翎朱砂顶,这群生灵的到来给原来寂静的山村带来了生气。

“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农历)”,当地的老百姓早已习惯了这群被他们称为“雁鹅”鸟类的迁徙节律。

在接下来的五个月,在这里越冬的数百只“雁鹅”将成为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好邻居。

而这些“雁鹅”就是来自青藏高原的黑颈鹤。

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采到这种鹤的标本,它最为明显的鉴别特征是颈部三分之一的羽毛为黑色,这和世界上已经被发现的14种鹤类均不相同。

至此,“黑颈鹤”第一次被鸟类学界所发现,它们也成为了世界上被命名最晚的一种鹤。

深秋熹微的晨光唤醒了云南香格里拉的纳帕海湿地,黑颈鹤一群接一群从北方飞来这里。

时逢10月下旬,河流、湖沼中开始结出冰凌,水草也已枯黄。

而这些并不会影响黑颈鹤觅食的热情,它们将在纳帕海集群度过冬天。

春季的若尔盖:草原恋歌四川若尔盖,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黑颈鹤的简单介绍

黑颈鹤的简单介绍

提起鹤,人们就会想到仙鹤,想到松鹤图、松鹤延年,想到诗人以鹤为题材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国的鹤是深得人们赞美的。

早在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地球上就已有了鹤类,比人类的出现早得多。

当时,地球上的鹤类有300多种,随着地球的变迁,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了15种鹤,在这些鹤中,中国占有9种。

中国占有这些鹤类,全部都属于一、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分别是:丹顶鹤、白鹤、灰鹤、黑颈鹤、赤颈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加拿大鹤。

其中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鹤在1984年的时候就已经总共有大约1800多只,在数量上为世界之首。

这3种鹤均为一级保护动物。

在我国黑龙江扎龙有一个世界上少有的“鹤乡”——鹤类自然保护区。

在这个保护区内活动着6种鹤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

这些鹤类在这里筑巢搭窝,生儿育女,不断增加儿孙的数量。

鹤类栖息于浅水之中,它们在水中站立睡觉时,常常将一条腿弯曲着收起来,将头埋在双翅之间,挡住露水和寒冷,或就地而卧。

鹤类气管的下端盘绕曲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盘成的圈也是增多的。

可想而知老鹤的气管会有多么的长。

鹤类鸣叫起来声音高亢且洪亮,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体内的气管长到已经进入胸骨内的原因造成的。

古人用“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来形容鹤的鸣声高亢洪亮。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黑颈鹤:黑颈鹤在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鸟纲,鹤形目,鹤科。

黑颈鹤为大型涉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鹤类,又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鹤类。

黑颈鹤是世界15种鹤中最后被人类发现的。

那是1876年在我国的青海湖,被一位探险家发现的。

说它是大型鹤,是因为它身高120~140厘米,体长约120厘米,翅阔而强大,翅长约57厘米,体重6~8公斤。

黑颈鹤体羽大部分灰白色,且发亮。

有时背部偶有黑色或灰色的羽毛,头顶部裸露无羽的地方为朱红色,头、颈、尾、初级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

保护黑颈鹤

保护黑颈鹤

三、生活习性

黑鹤颈为候鸟,每年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季在南方过冬。每年4月份
迁至可可西里,在高寒草甸沼泽地或湖泊河流沼泽地中活动,并选择适
应旳地域进行繁殖育幼。

长途飞行时,黑鹤颈群多排成“一”字纵队或“V”字队形迈进,
到达目旳地后,开始分群配对,并转为成对活动。这一阶段,在栖息地
处觅食,伸颈低头,或仰首长鸣,或绕着大圈跑动,雌雄鸟之间体现极
展开,宽度超出1.7米。它是俄国博物学家普尔杰瓦尔斯基
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首次发觉旳。目前全球仅存15种鹤,
其中有9种分布于中国,黑颈鹤是被动物学界发觉最晚和惟
一生活在高原环境旳鹤类,是中国特有旳大型飞行珍稀涉禽,
被列为全球急需挽救旳濒临灭绝物种。
一、黑颈鹤旳简介
❖ 黑颈鹤,属鹤影目、鹤科,体长一般在1.2米以上,体重5公斤左右。 因通体较白,头、枕和整个颈部均为黑色,仅眼下有一小形白斑,故名 “黑颈鹤”。们习惯称其为“雁鹅”或“高脚雁鹅”,是唯一在中国青 藏高原繁殖旳鹤类,被列为中国一级要点野生保护动物,并列入《濒危 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为全球性急需拯救旳鸟类。
视频观看
❖ 二是主动开展黑颈鹤种群监测,了解黑颈鹤旳生活 习性和迁徙情况,为科学保护黑颈鹤奠定坚实旳基 础。
❖ 三是加大对黑颈鹤旳日常管护力度,主动对伤病黑 颈鹤实施救治
❖ 四是在全区广泛开展环境科普教育,树立爱鹤、护 鹤旳良好气氛,主动构建“人鹤一家”旳友好美景。
六、保护措施
❖ 五是建立保护区:目前中国以保护黑颈鹤为 主旳各级自然保护区共有15个,其中有3个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端兴奋,尤其是雄鸟更主动,绕着雌鸟跑动,展翅跳跃,向雌鸟展示自
己旳风交配,5月底开始产卵。没能明

保护黑颈鹤栖息地生态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关系

保护黑颈鹤栖息地生态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关系

省黑颈鹤种群数量同步调查数据分析 , 云南省黑颈鹤的种群
数量 呈上 升趋 势。 以大 山包 国家级 自 然 保护 区的监测 数据为 例 ,1 9 9 4 年一 1 9 9 5 年 间 ,黑颈鹤 在大 山包保护 区的停 留时 间 为1 8 4 天, 种群数量 约为 7 2 1 只l而 2 0 0 5 年至2 0 0 6 年间, 在 保 护 区的 停留增加 到 1 9 5 天 ,种 群数量 约为 1 1 7 4 只 。5 年的 调查 数据 显示 , 大 山包 保护 区是我 省黑颈鹤 种群 数量最 多的
自 然保护 区, 也是世界上单位面积内黑颈鹤分布最多的区域。 据访问调查 , 5 0 年前 , 这些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还是沼泽 遍布、 水草茂盛的地区, 至今可从地名中想象到往 日黑颈鹤 和其他水禽 自在的生活场景。上世纪 7 0 年代一8 0 年代, 随
着人 口增加 、 大量土 地开 垦 、 取草 煤取 暖等 无视 生态 平衡 的 短期 经济行 为 , 使 黑颈鹤 栖息地 遭 受破坏 , 导致 黑颈 鹤数量
林项 目的实施 , 也 在一定 程度上 遏制 了黑颈 鹤栖 息地湿 地生 态环境 的恶化 。
为2 6 0 元, 年。 在 自然条件较差, 文盲率在5 0 %左右的条件下,
依靠 当地 力量要做好 资源保护 , 促进经济发 展, 做到生 态经济
的平衡发展确实面临许多困难。 从生态区位上讲 , 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全部在长江上游金 沙江流域 , 是金沙江支流的发源地或重要水源补给地, 对维 护长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 这些区域又地处横
系列的保护措施 , 重新审视当地的经济结构方式, 黑颈鹤
种群数量才逐渐增加 。 ( 二)黑颈鹤种群数量增长原因分析

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规律调查

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规律调查

2021年2月鎳色料仗J o u r n a l o f G r e e n S c i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o g y第23卷第4期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规律调查范雷(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寻甸655200)摘要:指出了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之一,每到冬季,黑颈鹤都会飞来这里越冬。

自2014年以来,每年都对保护区黑颈鹤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来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达74只;越冬时间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约125 d,12月中下旬,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高峰值,一直保持到3月初开始迁飞;2019年12月幼体占鹤群的比例为24%,表明越冬的鹤群活力较高,这保障了到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黑颈鹤;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越冬规律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4-0149-031引言黑颈鹤(Grws m+grzVoWk)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禽类,是现存15种鹤中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鹤类。

由于种群 和个体数量极为稀少,它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并已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性易 危物种,被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人附录。

根据环志和卫星跟踪研究的结果,黑颈鹤可 分为西部种群、中部种群和东部种群3个种群。

黑颈鹤 属冬候鸟,是高原生态良好的标志性物种之一,寻甸是 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之一,也是目前已知黑颈 鹤我国最南端的越冬地。

掌握分析黑颈鹤的越冬规律,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保 护区管护资金投人、管护力度的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稳步推进,到寻甸越冬的黑颈鹤逐年增加。

2保护区基本情况2. 1地理位置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昆明市东北部的寻甸县中西部,六哨乡、甸沙乡、金所乡和仁德镇之 间隆起的高山台地上,属高寒山区。

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LI Rong;JIAO Yuanmei;LIU Xin【摘要】确定物种生境的潜在分布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的重要迁移地和越冬地,但是目前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分布较为破碎.本研究通过ArcGIS和MaxEnt模型,使用黑颈鹤夜宿分布点和环境特征变量预测了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夜宿地生境的分布,并进行了生境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AUC =0.975表明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其中通过对黑颈鹤夜宿地生境的环境因子敏感性分析可知,主要环境因子是距水源地的距离(54.8%)、坡向(26.1%)和海拔(17.2%);保护区中部和南部的水库及周边地区是黑颈鹤的主要夜宿地分布区;保护区黑颈鹤夜宿地最适宜生境和较适宜生境面积为23.7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5%,不适宜生境面积为68.28 km2.通过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评价,为黑颈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需要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边界合理性给与更多的关注.【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4【总页数】6页(P352-357)【关键词】黑颈鹤;生境适宜性;MaxEnt模型;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者】LI Rong;JIAO Yuanmei;LIU Xi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导致野生动物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关键因素是生境的破碎化甚至丧失[1],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首先要对物种进行生境评价[2]。

对野生动物进行生境评价,需要明确并分析野生动物的生境需求,从而分析该种群减少及致危的原因,为保护对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物种栖息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中使用的模型有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景观连接度模型、回归模型和生态位模型等[4-8]。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14区域定位问题含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14区域定位问题含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区域定位问题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瓮河森林湿地地处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境内20多条河流汇入南瓮河,为嫩江的主要发源地。

地处多年冻土带,2米以下是永冻层。

河谷中分布大面积的沼泽,形成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景观。

调查发现,森林湿地正在快速地向沼泽化演变,森林萎缩、退化严重,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该区域森林火灾对沼泽化湿地生成有明显作用,原有沼泽边缘坡度平缓的山麓林地沼泽化严重;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积雪消融时间通常为4月下旬-5月上旬,与火烧前对比,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

丿河流51(1)说明冻土层与南瓮河森林湿地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关系。

(2)分析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地表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3)分析南瓮河湿地的森林向沼泽化演变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冻土减弱了下蚀,加重了侧蚀,下渗减弱,地表水多,故易形成沼泽。

据材料可知,该地为多年冻土,2米以下是永冻层,河流难以下蚀,侧蚀强烈,河谷宽阔平坦;从图中可以看出,河网密布,河道弯曲,等高线稀疏,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容易泛滥;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水分大多滞留于地表,形成大面积的沼泽。

(2)重度火烧迹地缺少林木遮荫,太阳辐射增强,升温快,蒸发加刷,融雪时间提早,融雪期缩短;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季节性冻土活动层加深,土壤蓄渗能力加大,积雪融水下渗增强;因此5月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

(3)森林火灾导致林地减少,树木蒸腾作用明减弱,水分截流能力下降,枯枝落叶层被大量烧毁,调蓄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增多,山麓坡度平缓,地表水流动缓慢,地表水汇聚;冻土解冻层加深,蓄水能力増增强,土层过湿,加剧了地表积水;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森林不断退化,林下植物逐渐被喜湿植物替代,森林最演化成沼泽。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冲刺卷(二)(1)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冲刺卷(二)(1)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冲刺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历届冬奥会主办城市几乎都位于北纬30度到北纬60度之间,举办时间一般在2月份。

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北京、张家口两地举办。

读北京小海坨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1),完成1~3题。

图11.小海坨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有甲、乙、丙、丁四个赛道,其中丁赛道从起点小海坨山到终点的滑行方向大致是()A.先向南再向西B.先向北再向西C.先向西再向北D.先向东再向北2.从小海坨山顶沿虚线向M点出发,经过的地形部位是()A.山谷B.鞍部C.陡崖D.山脊3.冬奥会后,小海坨山适宜发展的行业是()A.借助秀丽的山峰和滑雪场,发展旅游业B.修建高档别墅区,提供高品质生活C.大力发展畜牧业,为北京提供肉类食品D.远离首都,应发展工业生产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核电工业是现代高科技密集型的战略性产业。

图2为世界核电站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图24.核电站主要分布在()A.非洲、欧洲B.亚洲、非洲C.欧洲、北美洲D.大洋洲、南美洲5.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化、自主化的推进,依托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B.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C.地理位置优越D.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苜蓿是一种饲草作物,适应性强,耐干旱,产量高。

毛里塔尼亚地形平坦,可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0.49%,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

毛里塔尼亚为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在中国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大力推广苜蓿的种植。

图3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毛里塔尼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图36.毛里塔尼亚可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小,主要是因为()A.光照不足B.干旱缺水C.草原广阔D.森林茂密7.毛里塔尼亚过度发展畜牧业可能导致()A.滑坡泥石流多发B.人口数量剧增C.土地荒漠化加剧D.洪涝灾害频发8.苜蓿种植的生态效益是()A.美化环境,发展旅游B.解决饲料短缺状况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汤加境内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向空中升起。

高原仙鸟黑颈鹤

高原仙鸟黑颈鹤

高原仙鸟黑颈鹤在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和巴颜喀拉山脉之间形成一片美丽的高原湖泊当地的藏族人称其为隆宝湖。

这是一块位于玉树草原的山青水美、景色秀丽但并不为人所知的神秘地方。

在这块神秘而高远的地方生活着高原仙鸟黑颈鹤。

隆宝湖距玉树州州府所在地结古镇85公里属玉树县结隆乡。

从结古镇一向西穿过正在灾后重建的现代化城区一下子进入草原两边的山坡上长满了青草碧绿碧绿的。

车开始爬坡窄而弯多每转过一个弯地好像升高了一层植被也由高逐渐变矮、变稀最后变成一座光秀秀的红山山口海拔已达4700米才知道一会功夫就爬高了1000米。

下了红土山眼前豁然亮出一幅美景:南北是绿的大山山顶白雪皑皑两山间夹着绿草茵茵、水波荡漾的湖泽湖面上各种水鸟上下翻飞各种鸟鸣声悦耳动听。

这里就是隆宝湖。

隆宝湖南面的大山叫仓宗查依山海拔4760米北面的山叫宁盖仁其崩巴海拔5182米两山旁边还有亚钦亚琼、肖好拉加等高山相伴形成山间狭长的山谷群山山峰四季白雪皑皑雪山融化的涓涓细流在狭长的草原上形成7条长流河缓慢的河流在广袤的草原上形成众多的淡水湖泊、沼泽、沼泽草甸、高寒平地和山地草甸相间的地貌这里海拔高达4300米。

最大的隆宝湖东西长18.7公里南北宽3公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独特的地理环境使隆宝湖成为世界珍禽黑颈鹤的故乡也是我国黑颈鹤繁殖和生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生活在青海高原的人们能看到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黑颈鹤的人并不多因为黑颈鹤生活在人烟稀少的高原湖泊、沼泽。

提起鹤人们就会想到仙鹤想到松鹤图。

鹤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神鸟和仙鸟这与鹤的寿命有一定的关系鹤一般寿命长达五十多年在鸟类中是寿命最长的所以人们把植物界寿命最长、最耐严酷环境的松树和动物界鸟类中寿命最长、最耐高寒环境的鹤联系在一起形成松鹤延年的意境作为健康长寿的象征。

早在四千万年前的始新世地球上就已有了鹤类鹤的出现比人类要早得多。

当时地球上的鹤类有三百多种随着地球的变迁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了十五种鹤在这些鹤中中国占有九种。

纳帕海的越冬斑头雁背上卫星跟踪器

纳帕海的越冬斑头雁背上卫星跟踪器
匝盟圈圈呦 succu I ENCh ·
纳 帕海 的越 冬斑 头雁 背上卫星跟踪器
文 /肖琳 娜 [] /pixabay、 堕声明、肖琳娜



的主 要携 带者 及传 播 者 ,了解
其迂 徙 路线 、重 要的 停歇 地 、
繁殖 地和 越 冬地 等 ,对禽 流感
的 防治 工作 具有 重要 的 意义 。
露 出 来 ,数 以万 计 的 候 乌 便
斑 头 雁 是 一 个 迁 徙 性 的
会来 此越 冬 。201 8年春节 前 物 种 ,纳 帕 海省 级 自然 保护 区
夕 ,正 是 黑 颈 鹤 、斑 头 雁 等 是 斑头 雁 的一个 重要 越 冬地 ,
候 乌 在云 南 越 冬 的 时节 ,在 虽然 各研 究机 构对 斑头 雁做 了
香格 里拉 市 的 纳 帕 海 省级 自 不少 的研 究 ,但还 缺 乏对云 贵

然 保 护 区 内 ,来 自西 南 林 业 高原 地 区斑头 雁 的越冬 地 及迂
大 学 国 家 湿 地研 究 中'bB9科 徙路 线 的了 解 ,通过 卫 星跟踪
研 人 员 ,在 当地 林 业 部 门 和 设备 ,研究 机构 就有 可能 获得
每 年 的 1 1月 中 旬 , 由 通过 精 准 的定位 可 以 了解斑
于 降水 稀 少 ,云 南省 香格 里 头 雁对 栖 息地选 择 利用 的精 细
拉 纳 帕海 的 水 域 面 积 会 逐 步 过程 ,对 后续 保护 区 的相关 防
缩 小 ,沼 泽 草 句 继 而 慢 慢 显 治措 施有 很大的 帮助 。
宣传 。
12月 7日被 列 入 国 际重 要
纳 帕 海 省 级 自 然 保 护 湿地 名录 。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游客动机研究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游客动机研究

程度上与旅游需求相关 , 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游客 就会产生不满。这样具有不同动机的游客其满意度 就 可能 存在 差异 。美 国学 者 R s和 I —A o 最 J os s o hl a
早研 究 了观 光旅 游 者 动 机 和 满 意度 之 间 的关 系 , 发 现旅 游 动机 和 游 客 满 意 的 维度 之 间有 着 相 似 性 _。 9 J 近年 来 , 学者 们开 始 关 注 游 客 动 机 和 游 客满 意 之 问
别 和受教 育 程 度 对旅 游 动 机 的影 响 较 小 。刘 力 、 J 吴 慧在 对九 华 山韩 国团体旅 游 者 的旅 游 动机研 究 中 发 现 , 游动 机 在 性别 、 旅 职业 、 育 水 平 、 教 游览 次 数 、 停 留时间等 方 面有显 著差 异 。 』 旅 游 动机 可能 影 响游 客 满 意度 , 意度 在很 大 满
从 游客 动机 因素 排 序来 看 , 在 前 3位 的 分别 排
关系的研究 , 中 Yo 和 U s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 其 on yl a 检验 了旅 游动 机 和游 客 满 意度 之 间 的因果 关 系 l ; Shfl 和 To po 使用 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节事 coe id hm s n 参 与 者动 机 对 游 客 满 意 和 重 游 意 向 的 影 响 ¨ 国 。 内也有学者做 了相关 方面的研究 , 如杨会娟等采用 Kukl rsa—Wai方 法 检 验 观光 采 摘 节 游 客动 机 及 满 ls l
Ke y wor s: p h in t r e e e;o rs ’moiain; tsa t n d Na a a aue r s r tu it v s t t v o s ifci a o
自然 保 护 区是 集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与 生 态 休 闲 娱 乐 为 一体 的特 殊 区域 , 生态旅 游 的主要 目的地 , 是 因

飞进湿地纳帕海 雪域草甸呈异彩

飞进湿地纳帕海  雪域草甸呈异彩

皑 皑里幢
纳 帕海藏 语名为
纲帕 错 意
倒 浃湖 甲
眷 恋缈 咱海 美景 在 此 黄鸭 斑头 雁等候
民豹 敬爱 和 呵护 .与人 十分 亲 近 常在帐 篷 舍 旁落膳 与 人畜共
为 ‘ 森林 旁的 湖泊 .纳帕 海周 围
越 冬 的黑颈鹤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从 昆明乘 民航班 机到达 香格里 杰 机坜 走 出窖舵 映人眼 帘 便
群 u森 林茂 密
谰水 澳泱 春夏 对
乌云集

在 堇丛 中 镧面二 嬉戏 觅

谰 畔草 甸上 哥花遍 开
廷牛 成
给 纳帕 海带 来 勃生机 .臧 族 热爱 飞禽 自古 以
嘛 担任 向导 ,支 持 了红 军北 上抗 日。在 纪 念红 军胜 利 7 0周年 的今天 .我们不 应
该 忘记 雪 域高 原上 的 归化寺 .同时 ,也
应该关注让归化寺赖以兴旺的纳 渔泣 . 自

是 纳帕 海湿 地神 奇的风 光 :天高 气 爽 远 处雪 山熠 熠生 辉 :近 处绿 注
群 ,西 面的 石卡
叶 卡和辛 雅拉 三
^民 崇拜鱼 类
太雪 _ 在毒 山外 峭然挺 立 雪 J 、 L l 草原 .牛 兰 构成 了滇匹 j 雪域 高 : 原_ 豹 塞北风 光 。秋冬 关临 二 地 户金 黄 .远 如黛 湿
罴从不 干扰 其生 活
更不猎 杀 尤
注 的堇 甸 _ 随 处可 见 成群 的 牦牛 二 臧 马 静和 谐的 缈帕海 .顿 时
其是 黑颈鹤 . 民章 为 神 鸟 《 臧 卫 诗 经) 的<鹤 鸣>篙 有 鹤呜于 九皋 . 芦 闯于天 ’ 。干百 年来 得 到臧旗人

有关动物的知识问题

有关动物的知识问题

有关动物的知识问题有关动物的知识问题为什么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因为蝙蝠是靠气流运动引起声带的振动而发声的。

蝙蝠能发出频率高于2万赫兹的超声波,人耳对这种频率的声音只能望尘莫及。

人类听到的声波频率约在16~2万赫兹的范围内。

常看见倒挂在树枝上的蝙蝠,不停地转动着嘴和鼻子。

其实,它每秒钟在向周围发出10~20个信号,每个信号约包含50个声波振荡,这样信号中不会出现两种完全相同的频率。

飞行时,蝙蝠在喉内产生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发射出来。

声波遇到猎物会反射回来,正在飞行的夜蛾对反射波产生压力,飞行速度愈快,压力愈大,回声声波的频率就愈高。

蝙蝠正是用这种回声,探测夜蛾和其他物体,据此知道食物夜蛾的位置,从而追捕它们。

超声波的作用:确定物体的方位、用于除去结石、治癌、洁牙、培育种子、清洗,影像技术,定位,测距,驱动(微电机使用超声波驱动),未证实有效的还有驱蚊虫或驱鼠。

为什么昆虫没有鼻子却嗅觉灵敏?所有的昆虫都没有长鼻子,但它们的嗅觉都异常敏锐。

原来昆虫的头部都长有一对触角,它们就起了鼻子的作用。

这对触角上布满了嗅觉器。

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蜜蜂的触角,仅仅一根触角上就有4000~30000个这样的嗅觉器,苍蝇也有3600个左右的嗅觉器。

每个嗅觉器内都分布着神经末梢,直接与脑神经相连。

当嗅觉器闻到气味后,信息立即传送到大脑,然后,大脑再指挥昆虫朝有气味的方向飞去。

昆虫除了触角上长有嗅觉器外,它的下唇须和下颚须上也长有嗅觉器,它们也能闻到远方的气味。

昆虫嗅觉机制出人意料昆虫的嗅觉机制不同于其它动物,它们能更快地把气味信息送向大脑。

该研究由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完成,研究结果刊登在4月13日的《自然》在线杂志上。

这一发现有助于对嗅觉的进化史作更复杂的思考。

人们曾相信,所有动物的嗅觉机制都一样———气味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嗅觉感应器(也叫做G-蛋白质),并引发精巧的连锁反应,最后打开细胞表面的“离子门”,允许大量离子进入细胞,从而将气味信息传到脑部。

山西平陆越冬大天鹅日间行为模式

山西平陆越冬大天鹅日间行为模式

山西平陆越冬大天鹅日间行为模式董超;张国钢;陆军;李新平;马俏飞;侯韵秋;关丙役【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035)002【摘要】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和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山西平陆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进行了日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天鹅在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是静息、运动和取食,分别占全部行为比例的(40.5±1.4)%、(22.8±0.9)%和(18.2±0.8)%.在日间节律方面,大天鹅的取食行为呈现早晚双高峰,静息行为的高峰则出现在早上和中午.对不同地点的大天鹅的行为时间分配研究表明,大天鹅在两地的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干扰强度较大的三湾村,运动和争斗行为更多;在干扰较小的关家窝村,静息和警戒行为更多.在行为时间分配与温度变化关系的研究中,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大天鹅的取食、运动和理羽行为与温度成显著正相关,静息和警戒行为与温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总页数】7页(P290-296)【作者】董超;张国钢;陆军;李新平;马俏飞;侯韵秋;关丙役【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太原030012;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太原030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山西省平陆县林业局,平陆0443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日间行为模式与年龄和集群的关系 [J], 王凯;杨晓君;赵健林;余红忠;闵龙2.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 [J], 袁芳凯;李言阔;李凤山;李佳;缪泸君;谢光勇3.贵州草海越冬斑头雁日间行为模式及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J], 杨延峰;张国钢;陆军;刘文;李振吉4.黄河中游湿地大天鹅生境评价与保护管理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平陆县黄河湿地为例 [J], 李玉杰5.三门峡市黄河公园大天鹅日间越冬行为研究 [J], 司世杰;鲁照阳;曹子祯;员百江;谢文燕;张有强;洪剑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怎么饲养雁鹅的方法有哪些

怎么饲养雁鹅的方法有哪些

怎么饲养雁鹅的方法有哪些雁鹅你们有看见过吗?雁鹅是如何饲养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雁鹅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雁鹅饲养的方法生活习性迁徙春季于3月中下旬迁到繁殖地,秋季于10月中旬到达越冬地。

从9月开始,黑颈鹤结群南迁越冬,通过环志已确知有两条迁徙路线:①由若尔盖至草海,直线距离800 km左右,从松潘草地沿邛崃山脉、岷江流域南下到乌蒙山脉的湖泊越冬;②由隆宝滩至纳帕海,直线距离700 km,从玉树及其通天河流域等地,沿金沙江河谷及雀儿山、沙鲁里山经四川西北部到云南西北横断山脉的湖泊越冬;依据调查资料分析推测,在西边可能还有第三条迁徙路线: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繁殖的黑颈鹤通过唐古拉山口,而在藏北、藏西北繁殖的黑颈鹤,则由高海拔向南或东南迁徙到低海拔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越冬。

据在草海观察,黑颈鹤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到达,至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北返,在越冬地生活150天左右。

越冬集群形式有家庭群、亚成体群、以及与灰鹤或其他雁鸭组成的混合群。

黑颈鹤越冬时集群较大,它们带着刚刚长大的幼鸟,与其他家族结成十几只,甚至四、五十只的大群,长途飞行时,排成“一”字形,“V”字形成“人”字形的整齐队伍,飞越崇山峻岭,到达气候温和的地方去越冬。

它的越冬地要比繁殖地相对集中,主要有贵州威宁的草海,云南东北部的昭通、会泽、永善、巧家,西北部的中甸、丽江和宁蒗,西藏拉孜、谢通门、日喀则、扎囊乃东等地的沼泽、湿地和河流等水域,这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又有丰盛的食物,所以每年来越冬的黑颈鹤很多,还伴随有上千只的灰鹤和多种雁鸭类等众多的水禽种类。

刚飞到越冬地时黑颈鹤胆很小,特别警惕,一直要在空中盘旋,直到它们认为安全了才会慢慢降落下来。

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分群配对,并转为成对活动。

食性黑颈鹤杂食性,以植物的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也吃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

越冬期间,早晨7点前后它们就陆续飞到沼泽地或向阳的山坡地觅食,有时也到收割后的农田中刨食遗留的洋芋、青稞、荞麦、燕麦、萝卜以及草根等。

滇池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研究

滇池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研究

滇池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研究涂文姬;杨启鸿;刘波;肖军;金志堃;文明【摘要】作为云南省鸟类同步调查的一部分,为了掌握滇池越冬水鸟相关情况,根据《云南省鸟类同步调查实施细则》,围绕滇池选定24个观察点,分别于2015年1月11日和2016年1月14日分组同时对各观察点进行观察和统计.调查人员分4个组,每组调查6个点,1天之内完成.结果共记录到滇池水鸟32种,隶属于6目8科.对滇池越冬水鸟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栖息地现状及受干扰和威胁情况进行分析,并就滇池水鸟种类与数量在历次调查中的增减以及水鸟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进一步恢复湿地,减少人为活动与捕鸟行为等保护建议.%As a part of the waterfowl synchronous survey in Yunnan province,24 observation sites were selected around Dianchi Lake where the waterfowl were observed on January 11,2015 and January 14, 2016 respectively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wintering waterfowl in Dianchi Lake based on the imple -menting regulations for the survey.32 species of waterfowl,belonging to 8 families,6 orders,were recor-ded by 4 groups of investigators who investigated 6 sites respectively in one da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spatial distribution, habitat and threatened situation of the wintering waterfowl, and dis-cussed their dynamic changes on species and quant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 to put forward some protection suggestions,including the restoration of wetland and the reduce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atching bird behaviors.【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7(042)006【总页数】6页(P52-57)【关键词】滇池;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种类组成;空间分布【作者】涂文姬;杨启鸿;刘波;肖军;金志堃;文明【作者单位】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63滇池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昆明市西南端,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水鸟的重要越冬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物 学 研 究 2009,Feb. 30(1):74−82 CN 53-1040/Q ISSN 0254-5853 Zoological Research DOI:10.3724/SP.J.1141.2009.01074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日间行为模式与年龄和集群的关系王 凯1,2 , 杨晓君1,* , 赵健林3 , 余红忠3 , 闵 龙3(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3;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林业局保护办,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摘要: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云南省西北部纳帕海,采用路线调查结合瞬时扫描行为取样法,对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的时间分配及其与年龄、集群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结果说明,黑颈鹤越冬活动主要是以觅食为主,占日间时间的(76.81±9.1)%。

越冬期间黑颈鹤日间行为的节律性较为明显,具有适应高寒气候的特点。

集群形式对成鹤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集群和家庭中活动的成鹤在觅食、警戒和争斗中存在显著差异(F1,76= 0.27、0.77, U= 279, P= 0.001—0.000)。

年龄是影响鹤群行为的因素之一。

幼鹤相比成鹤有较多的觅食时间和休息时间,警戒行为比例较低(F1,76= 0.04—2.59, U= 188—299, P= 0.006—0.000),且不受集群形式的影响。

随着越冬期间的早、中、晚3个时期的环境变化,黑颈鹤的时间分配有显著变化(F2,36= 4.63—26.54, χ22= 5.29—13.68, P=0.0016—0.000)。

不同越冬地的黑颈鹤行为存在差异。

气候、食物资源和人为影响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云南;纳帕海;黑颈鹤;时间分配;活动节律;年龄;集群中图分类号:Q9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853-(2009)01-0074-09Relations of Daily Activity Patterns to Age and Flock of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 (Grus nigricollis)at Napa Lake, Shangri-La in YunnanWANG Kai1, 2, YANG Xiao-jun1,*, ZHAO Jian-lin3, YU Hong-zhong3, MIN Long3(1.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Protection Office of Shangri-La Forest Bureau of Yunnan Province, Shangri-La Yunnan 657000, China) Abstract: From October 2006 to May 2007, daily activity patter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budget and age, wintering stage, flocking behavior of Black-necked Cranes were studied at Napa Lake Nature Reserve, Shangri-La of Yunnan Province. We compartmentalized the winter season into three stages based on the amount of change the Black-necked Crane habited on Napa Lake Nature Reserve. The statistics from test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stages in foraging, vigilance, preening, resting, locomotion, aggression, and flying (F2,36= 4.63–26.54, χ22= 5.29–13.68, P= 0.0016–0.000).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Black-necked cranes devoted most of their daily activity time to foraging , which is about 76.81±9.1%. The percent time spent foraging showed two peaks; one peaking in the middle morning and another higher peak during late afternoon. The postponing of higher foraging peaks is a behavioral adjustment in response to the frigid weather of morning. Adult Black-necked Cran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raging, vigilance and aggression between flocks and families(F1,76= 0.27, 0.77, U= 279, P= 0.001–0.000),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juveniles(U=735–558, P=0.924–0.062). Adults foraging in flocks showed an advantage for having more foraging time and less vigilance than family-based units. Juveniles spent more time in foraging and resting compared to adults, with less time in vigilance and aggression contrary. There are differences with wintering behavior between various wintering areas. We explain these activity changes as a consequence of a behavioral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changes, while climate and food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wintering behavior.Key words: Yunnan;Napa Lake; Black-necked Crane; Time budget; Behavior rhythm; Age; Flock收稿日期:2008-08-25;接受日期:2008-12-19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联合学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要湿地物种资源监测技术与示范课题资助项目;国际鹤类基金会资助项目*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yangxj@1期王凯等: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日间行为模式与年龄和集群的关系 75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

对黑颈鹤越冬行为的研究,始见于上世纪80年代,而越冬期的时间分配研究在近几年才有报道。

Li & Ma(1992)在贵州草海第一次对越冬黑颈鹤的时间分配和领域行为进行了研究和描述,说明黑颈鹤在越冬期同样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并对集群和领域的利益作了初步探讨;Kong et al(2008)在云南昭通大山包对越冬黑颈鹤的时间分配及环境因子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尤其关注了温度对黑颈鹤行为的影响;Canjue et al(2008)对在西藏越冬的黑颈鹤行为分配也作了简单的报道。

上述研究表明东部(草海和大山包)和西部(西藏)越冬种群的行为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虽然Zhao et al (2008)对在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的行为模式和取食栖息地进行了简单描述,但系统的时间分配和相关行为生态学研究仍然没有开展。

考虑到中部越冬种群与东部和西部越冬种群相比,有相对较小的种群数量(Li & Yang, 2005),了解黑颈鹤中部越冬时间分配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是根据不同越冬种群的特点制定相应保护管理对策的重要依据。

集群是迁徙鸟类越冬时期的主要活动形式。

对灰鹤(Grus grus)的研究表明,越冬行为模式及其变化是对其越冬地环境和气候的适应(Alonso & Alonso, 1993)。

集群形式对灰鹤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Alonso et al, 2004),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和经验造成了其在行为上的差异(Aviles & Bednekoff, 2007)。

黑颈鹤作为唯一的高原鹤类,越冬期间有明显的集群行为和不同的集群形式(Liu et al, 2008),对黑颈鹤适应越冬生活应该有积极的作用。

2005—2006年冬季,我们在云南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的日行为模式与年龄及集群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并与东、西部越冬种群的观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地点及方法1.1 研究地区概况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东经99°37′—99°43′,北纬27°49′—27°55′)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西北部,距县城2.5km,是一处典型的山间盆地,地势平坦,海拔3266m。

湖盆南北长10k m,东西宽2.3—4.2k m (Mu, 2007)。

保护区总面积34.35k m2 (Zhao et al, 2008),其中近1/2为草甸和耕地,1/2为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