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灌泗夺淮与县治变迁

合集下载

宋代黄河水患与行政区划的变迁

宋代黄河水患与行政区划的变迁

之人类活动的原因,又使这一特点得以强化,使其终以“善淤、善决、 明昌三年(1192)升为河平军节度,治汲县,以滑州为支郡。大定二十
善徙”而著称。两宋时期黄河决溢达数百次之多,仅北宋一朝,黄河及 六年(1186)八月以避河患,徙于共城。二十八年复旧治。贞祐二年 其支流即发生规模不等的决溢、泛滥 154 次,平均每年 0.92 次[1]44。另 (1214)七月城宜村,三年五月徙治于宜村新城,以胙城为倚郭。正大 据统计,黄河下游在近 3000 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 1500 多次,较大的 八年(1231)以石甃其城”[6]607,608。而“胙城本隶南京,海陵时割隶滑州,
县,河势泛滥及大名”[6]194。
二、宋代河患与行政区划的变迁
(3)兴仁府(曹州),据《金史》卷 97 载大定二十七年(1187),河决
郓州,据《太平寰宇记》卷 13 载“元领县十。今七:须城,寿张, 曹、濮间,而“迁曹州城于北原”[6]2159。
中都,平阴,东阿,卢县,阳谷。二县割出:巨野(入济州)。郓城(入济
(4)齐州临邑县,据《宋史》卷 85《地理志一》载“临邑县,建隆元年
州)。一县废:东平(并入须城)”[2]248。据《宋会要辑稿·方域》5 之 17 (960),河决公乘渡口,坏城。三年,移治孙耿镇”[9]2108。其所辖“长清县”,
载“郓州”言“咸平三年(1000),因水灾以地卑下,移治旧州东南十 据《宋会要辑稿·方域》5 之 15 载“至道二年(996),徙治刺榆店”[3]7390。
“由泗入淮”的南流局面。究其原因,则与黄河流经区的自然地理环 境、黄河中游地区大规模开垦荒地、破坏植被所引起的水土流失致使 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及缺乏好的治河策略等众多因素有关。
济州,据《太平寰宇记》卷 14 载“今领县四:巨野(郓州割到);郓 城(郓州割到);任城(兖州割到);金乡(兖州割到)”[2]278。据《元史》卷 58 载“济州,金迁州治任城,以河水淹没故也”[7]1367。据《金史》卷 25 载“济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范文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范文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胡梦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国古老的文明。

但是,历史上的黄河也曾多次决口,给下游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的泛滥、决口、改道有1500多次,河道明显的改流有20余次”。

河道的每次决口和变迁都给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现在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南宋初年的“黄河夺泗入淮”。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李固渡(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掘开黄河大堤,河水由决口滚滚东流,经滑县南、濮阳,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注入泗水,复由泗水入淮河,经徐州、宿迁、淮安沿线的淮河河道流入大海。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南襟江淮,北扼齐鲁,古时汴泗二水交汇于此,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和黄河更是傍城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

由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流经徐州至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黄河流经徐州700多年。

黄河的流经给徐州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黄河水患。

在分析明清时期徐州黄河水灾的成因的同时,重点论述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当前徐州水灾防治和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所指的徐州特指当今徐州市管辖下的铜山(包括今徐州市辖区)、丰、沛、睢宁、邳州等地区。

一、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的考察自公元1368年明朝开国至1949年建国前,黄河在徐州境内的决口达50余次,漫溢近20次。

581年间,由黄河决口和泛滥而引发的洪涝灾害115次。

其中,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之前,徐州境内共发生108次。

“明朝276年间,徐州共发生水灾48次,平均不到6年就发生一次。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至咸丰五年(1855年)间,黄河流经徐州211年,期间,徐州境内共发生黄河水灾60次,平均每3年多就发生一次”。

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

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

摘要:在学习、整理有关黄河形成发育过程和黄河下游大改道变迁分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对黄河决溢、改道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归类.按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成因。

影响及其与相邻河系的关系等,将黄河发育进化分成9个历史阶段.把黄河改道纳入黄淮海平原发育的整体格局的演变中综合全面研究,以弥补只视改道为各个孤立、偶发事件的研究方法局限.由此认为,20世纪后期是黄河和黄淮海平原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而21世纪开始了黄河的新纪元.在此转折点时期提出供考虑研究的若干治河意见方案.关键词:黄河水利史治黄河道演变入海流路河道冲刷1 概述常称“善淤、善决、善徙”为黄河的特点,对“淤”、“决”、“徙”的记载和研究充满了史册和各种文献.一般说法是: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加上中游孟津以下的河段)决口泛滥约1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六七次,泛滥、冲积变迁于25万km2的黄淮海平原上,不断改变着水系的面貌。

20世纪末,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地质、地理、历史学者,对黄河改道过程的分期和原因展开了又一轮的关注和探讨.这是进一步治理黄河的需要,已取得了新的成果和业绩.在大量勘查考证、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一切有价值的历史事实和地理现象来努力提高对现代治黄思路的研究水平,是水利工作者的任务。

任务的关键在于掌握恰当的研究尺度和层次,区分和结合不同的尺度在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对待黄河治理决策,在水利工程的科技基础上,必须增强不太熟悉的两端:一是在认知方面,扩大空间上大范围的环境整体和时间上远古的和未来的过程演变;一是运用最现代的最高新技术手段和思想方法.但同时必须生根落脚在必要与可能的现实的时间空间尺度上,数千米到数百千米,数年到一百年的范围之内的一切运动变化规律和人为对策措施.黄河的淤、决、徙的变化活动,主要发生在各种汛期,决溢改道的活动大多发生在伏秋大汛,漫溢总由于洪量增大,决口则主要发生在大溜和险工段,而改道则必须顺其“水性就下”,而相对稳定、相对集中的改道只能流经低洼地带,如是较稳定较长期的改道又必须能较长期地直接下注入海.淤、决、徙几乎是黄河常年累月不断进行的活动,而足以称之为改道且有历史意义的也只有二三十次,至于大改道,《禹贡维指》提出“五大徙”,近半个世纪提出5次、6次、7次或更多次数的阐说都有,在划分原则上和事实依据上也都信而有征,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凡所列举,难以简单取舍.对黄河河道的重大演变,本文只对现有被认为是大改道的资料成果进行分析,并不完全都以改道的规模变幅大小为判据,而从河道发育演进的总体格局及其特性功能的变化出发,将其分为若干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发育演化阶段.河道迁徙是一重大、主要的演化特征,但作为河道的总格局还应包括更广的内容,如入海情况,全线贯通情况,黄河干流和支流的变动情况,黄河开发和功能作用的变化情况,黄河水流与其它水文情势变化的关系,黄河河道和相邻大江大河水系之间的互相影响,黄河河道与其它人工水道以及流域内其它水体如湖泊沼泽的相互消长联系情况等,都是需考虑分析的因素.对影响微小的、偶发的、个别局部的只能忽略,而重大的、常发的、累积的、涉及整体特性的必须重视.本文所列黄河河道改变主要是指黄河下游(包括中游末段孟津以下),但着眼于总体格局就不能不牵涉到全河的问题了.2 黄河河道格局发育进化的9个时期本文将黄河发育进化分为9个时期(或阶段).a.初始格局.黄河河道的初始形成时期.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体.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从公元前2.5×106年到公元前2.1×104年之间直至传说中的禹河故道即公元前21世纪.b.禹河故道.最早的、最北边的、人类社会开始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无地上河出现的、较稳定的河道,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c.周秦时期.初次决口改道,开始建设堤防系统,又开始出现地上河的过渡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d.秦汉时期.黄河已出现悬河,进入决溢频繁的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黄河下游已开始与淮河流域有联通.e.王景治河以后,公元1~6世纪.f.隋唐阶段.公元7~12世纪,黄河中下游大兴南北水道建设,向海河、淮河甚至长江伸展,黄淮海打破界限,水系联通交叉时期.g.黄河夺淮,长期南徙时期,公元12~19世纪.h.黄河离淮北迁时期,公元19~20世纪.i.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合理控制治理时期.2.1 初始格局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线.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2.5×106年前至公元前2.1×104年前之间).有人说:“黄河发育史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从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可粗略概括: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廓的主要动力.西部高原、山地强烈隆起,东部冀辽平原不断沉降,自西向东地势高差愈益扩大而出现阶梯性地形,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位于第三梯阶低地区域.这一整体地貌与全球大气环流运动相结合,逐渐出现我国的大江大河,东流入海,形成了这样雄丽的山川,这样巨大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在早更新世,黄河、长江都未形成贯通的水系,黄河还分为4段: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受阻于积石山,未曾通向北方水道.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受阻于中条山地.到中更新世,积石、三门以及贵德—兰州之间的一连串峡谷先后形成,才完成全河的连接,东流入海.长江的贯通入海要到晚更新世晚期.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不知经过多少地质运动变化,断裂坳陷,升隆起伏,接触整合,滑动迁移,冲刷堆积.但宏观纵览,在现代格局形成后黄河的峡谷河床的深层构造还是比较稳定的.初始格局以后的四千余年间,即使是河相冲积变化唯一的邙山滑坡迁移,也不属于深层构造性运动.黄河决溢漫流游荡,祸延百代,灾害南北,但黄河活动的范围是被严格地规范着的:孟津以下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东有泰山和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和其自身挟带堆积的若干障碍,更不必说近代人造的堤坝体系.但宏观类比,多次河线流路的改动也都可归纳于同一范畴,仅是相似模式的重复变形组合而已.因此若干万年的变化而形成的黄河,初始格局总体上迄今还是稳定的,在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如不出现特别重大的天变地异的朕兆也将继续保持这总体的稳定.第四纪也同时被认为是与现代人类有亲缘的人类祖先开始出现的时代,可追溯到三四百万年前,而“古代社会”、“古代东方”、“古代文明”等最远也只指四千年以前,因此这个初始格局时代虽十分久长,而黄河的一切发育进化,都只能被认为是人类活动未起影响作用的纯自然演变.因此这个初始格局确定是黄河研究的基础和本底.2.2 禹河时期最早人类社会开始干预管理,下游流路本出现地上河的最北边的河道,河道区比较稳定的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是传说中大禹治水以后留下的业绩,因此只能以禹王年代纪年,1996年5月我国“夏商周工程”启动后,就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正式公布的成果,把我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订夏商分界为公元前1600年,而夏初计为公元前2070年.这一点与原来常用的“夏世纪表”一致,都是公元前21世纪.由于古史研究中曾对禹这个人的存在有怀疑,也由于以往历史治黄争论中,常有人对引“禹河故道”为经典而讥刺为“经义治河”,因此一直还常认为禹河是个非现实的假设.但史前时代黄河曾有大洪水,又曾经过统一有组织的治理而总体稳定很长时期,这是肯定的;禹河故道又经过近现代的地质勘查发掘证明确切存在,也是肯定的.至于“经义治河”,也不必完全看成是迂腐,一是立论者未必盲目相信,可能是为了需要包装和打出旗帜而已,并且树立一个理想规范性河道作为讨论的准则,也是正常的.现代既有事实依据、又是黄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保留列入是有意义的.对“禹河故道”的简述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磔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禹贡·导水》.关于下游就是:向东经过洛河转变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进入华北平原,通过漳河(“降水”),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都由潮汐河口入海.这大体描述了当时的线路,虽然遗漏了当时大量湖泊、湿地情况及其重要作用,对海域的进退也无记载.现代许多文献所提“禹河故道”实际上所指的还是“初始格局”时期的地质运动的继续.我们以黄河形成并贯通为初始格局,实际上经过长期地壳运动作为补充调整而过渡到相对稳定.这段过渡时期当以数万年计,仍归入“初始格局”时期,由于北段地势下沉,比降较大,而大量湖泊湿地足以容纳挟带下泄的堆积物,因此河线流路不致大变.进入流路稳定的过程和大湖泊消亡的过程,大洪水泛滥加多增大的过程也大体同步进行.从“初始格局”到“禹河故道”的转变过渡也就是由“华北湖盆”到“华北平原”的转变过渡.为了分界,“禹河”只能由夏禹开始,而“禹河故道”的演进实际向古远插伸进数万年.这就是禹河时期的特点,虽然洪水泛滥而地上河的现象还不会出现.这个时期不但海河水系没有形成,海河流域平原也正在发育之中.所谓“北播为九河”可能由此时开始形成后世海河的干流支流的一部分,现传下的河水名称如清河、滱水、巨马河、滹伦河、潞河、沽河、徒骇河等都是当时黄河的支河.在当时也主要由天津入海.至于淮河流域,当时和黄河还是互不相干的.有些学者根据河流记载的经典出处而称“禹河”时期为“禹贡河”,而称禹河故道以前的河为“山经河”,后者本文纳入“初始格局”,因为“禹贡”和“山经”的区别主要在黄河下游,下游两者的区别在“山经”时华北主要是湖盆型地貌而缺少较独立成型的河槽断面.按现代地质学者的勘探分析,全新世中后期后的尧舜时期和大禹治水后: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的“禹河故道”基本上全线都位居大地构造的上升与下降区的过渡地带,凸起与凹陷的地带,从这类构造过渡部位的地质营力考虑,水流应是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并有地壳差异运动参与的侧向侵蚀、冲蚀作用.孟津以下,有部山大伾山等一系列残丘高阜控制了禹河的基本流向,东进后有泰山及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作为正面的屏障而分流,然后只能东北折向华北的湖盆地带.按4133年的记载,黄河下游流经东北方向的时间约占80%,而东西向和东南方向的时间一共约占20%.但3000多年的东北向时间都在隋唐以前[1].从今河南地区禹河故道地下覆盖的厚度看,主要是河流堆积层,这充分证明了禹河的存在.2.3 周秦时期东周先秦时期,或“宿胥口(今浚县附近,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时期的黄河演化特点是:①开始建造堤防系统,人类活动干预加剧.②下游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③河流由分散的放任漫流演变到较集中的溃决改道.④河道开始明显南移,由天津入海改为由章武(现沧县东北,或黄骅)入渤海.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现所见涉及黄河史的几乎都说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但也有学者认为“周定王五年河徙”根据不足,并无其事.也有学者认为此事发生在东周“贞定王”,不是公元前602年,而是公元前463年.这些可由专家进一步考证[2,3].但从禹河故道到秦汉之间的黄河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从无堤防到有堤防,从地下河到出现地上河,从无堤可决到频繁溢决进而有第一次较重大改道,从方位最北的河道开始南移,这是个必经的阶段.在先秦时期,禹河经过1500年,燕山南麓的洪积、冲积扇也淤了1500年,湖荡湿地也被填塞了1500年,造平原、变地貌1500年后,大规模堤防体系虽未形成,但局部堤防已有必要,在大河向东流又往北转折的弯道上决口不仅可能,甚至是必然的.在古籍记载上“洛绝”、“淇绝于旧卫”、“偿绝于梁”、“河绝于扈”等多次,在宿胥口决溢的记载也不止一次,因此宿胥口改道事件也许不坐实于公元前602年,但在该地点的附近,该时间的前后有较重大的决口改道发生是不必怀疑或否定的.这是黄河河道发育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从此以后黄河再也没有回到过更北的地区,而是让给海河去酝酿营造另一个新的水系了.在这一阶段,还必须提到的是开始出现多次以决口为“灌敌”手段,进行战争.原因大概一是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征伐很多;二是黄河已出现堤防甚至地上河;三是已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技术足以扒决控制了.“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这是贾让治河三策中的阐述,近人认为他距战国时代很近,说法可靠.其实春秋以前肯定已有相当规模的堤防.否则哪有“无曲防”的规定,没有河堤哪有那么多的决口,“川壅而溃”,不壅河溃?贾让的话也对,“近起战国”,如“远”起就该上溯到春秋以前了.2.4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黄河下游进入“地上河”,决溢频繁阶段.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是国家(特别是黄河流域)统一时期,既是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也是黄河大决口增多时期,也是治黄研究大进步时期.这三者其实是一致的.没有国家的统一,也就没有政权的重视和充裕的人力财力,也就没有高大坚实的堤防;而对多沙河道最集中最长期保护之处往往就是肇祸的根源.自公元前168年(汉文帝12年)河决酸枣以后,连年决口,公元前138年平原漫溢、顿丘改道,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3年)濮阳瓠子决口改道,至公元前109年才恢复又决于馆陶,以后经过6次大决口,到公元11年王莽新朝又在魏郡大决口.以前决溢虽多,但多是局部分散的,淹没泛滥也相应地是比较局部分散的.水势之大,影响之广,灾害之重,重视程度之高,拖延时间之久,动员力量之强,看来在西汉极盛时代的部子决口改道大概是传说中大禹治河以后所空前的了.“史记”中在叙述瓠子堵复后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这几十年中连续决口改道使黄河的威力。

揭秘黄河历次改道的缘由(简单易懂版)

揭秘黄河历次改道的缘由(简单易懂版)

揭秘黄河历次改道的缘由(简单易懂版)黄河在历史上,以“善决”、“善徙”而著称,在民间称之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这绝非虚言。

在可考的三千年里,黄河起码改道二三十次,北到海河,南到淮海,整个黄淮平原被黄河来回扫射了好几遍。

三千年来,黄河非常重大的改道有6次,第一次是从战国时人们通过修筑河堤,结束了黄河的漫流状态,将它约束为一条固定河道。

第二次是王莽时期决口,黄水肆虐60余年,最终在东汉明帝时由王景通过治理,固定了一条新河道。

第三次是北宋时,黄河在商胡埽决堤,河水北流,侵夺御河、界河(即今天的海河)入海。

第四次是南宋初年,东京留守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李固渡掘开河堤,致使滔滔黄水荡决南下,通过夺取泗水河道,侵入淮河,由此入海。

——历史上,称之为“由泗入淮”,从此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开始了它的南流时期。

(顺便说一句,杜充的举动,并未丝毫阻碍金人兵锋。

)第五次,是在蒙古与金、宋的战争中,蒙古人接连两次掘开河堤(第一次在归德,第二次在开封),两次掘堤致使黄河侵夺濉水、涡水、颍水河道入淮。

以上就是三千年里黄河最重大的五次改道。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五次改道中,最最重大的一次,就是杜充掘河的那次,它直接导致了黄河放弃北流,流经区域从华北平原一下子变到江苏。

这次改道也剥夺了淮河独立入海的地位,将“四渎”之一的淮河直接变成黄河的一条支流。

自杜充之后700多年,黄河就一直这么流淌。

但到清朝同治五年(1855年)六月的一天,这种情形完全改变了。

这一天,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滔滔黄水夺路北去,穿过运河,经小盐河,最终流入大清河,并由此注入渤海。

——这就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大改道,黄河结束夺淮历史,由山东入海。

这次改道,结束了黄河700余年夺淮入东海的历史,使之重新回到了北流的途径上。

而淮河在黄夺淮的700余年中,泥沙淤积,河床被极度抬高,而在黄河离开后,由于来水量急剧减少,导致淮海无法流入下游河道,从此失去了入海能力,——古代“四渎”之一,今天成了唯一一条没有入海口的外流河。

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工业化 为核 心的现代化 等社会 因素共 同作 用而出现 多次重 大变迁。南宋以前 , 淮河独 流入海 , 类活动 人 与水生态环境处于相 对协调 时期 。南宋以后 , 黄河全 面夺 淮, 淮域水生态环境开始紊乱性 变迁 , 河道 、 湖
泊 淤 塞 , 口 东迁 , 泽 湖 区扩 大 , 河 受 迫 南 注 长 江 , 游 两 岸 则 形 成 了“ 成 湖 泊 群 ” 流 域 洪 涝 灾 害 河 洪 淮 中 河 , 加 剧 。 15 黄 河 北 徙 , 河 虽 不复 故 道 但 还 不 时 决 1南 泛 入 淮 , 黄 河 故 道 则 阻 断 了淮 河 与 沂 、 、 8 5年 黄 : 2 而 沭
涛《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人地 关系的演 变》 《 元 ( 安徽 史学) OO年 第 4期 ) 葛兆帅等《 ) L 2 , 黄河南徙在徐 州地 区的环境效应研 究》( 江 《 汉论坛》 O 1 第 1期) 21 年 。
肥: 安徽教育 出版社 ,9 7年) 韩昭庆《 19 , 黄淮关 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 上海 : ( 复旦 大学 出版社 ,99年 ) 吴海涛《 19 , 淮北的盛 衰: 成 因的历史考察》 北京: ( 社会科 学文献 出版社 ,05年) 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 自然 灾害与社 会经济》( 州: 建人 民 出版 20 , 福 福 社 ,0 6年) 赵 来军《 国流域跨界水 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 究: 20 , 我 以淮河流域为例》 上 海: ( 复旦 大学 出版社 ,0 7年 ) 陈业新 《 20 , 明至 民国时期皖北地 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 究》 上海 : 海人 民出版社 ,0 8年 ) 胡 惠芳《 ( 上 20 , 淮河 中下游地 区环境 变动与社会控 制
(9 2— 9 9 》 合肥 : 1 1 14 ) ( 安徽人民 出版社 , 0 年) 卢勇《 2 8 , 0 明清 时期 淮河水 患与生态社会 关 系研 究》 北京 : ( 中国三峡 出版社 , 0 2 9 0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改道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改道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改道黄河历次改道示意图历史上,黄河一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民间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

改道最北时,流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时,流经淮河,汇入长江。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602年至1946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93次,发生较大改道共26次,其中有6次影响巨大,称为“六大迁徙”,涉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

历史上黄河改道,除了极少数时候是由于人为原因直接造成的以外,基本上是黄河自行溃决而成的,多发生在唐代以后。

三皇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初),黄河泛滥,大禹奉命治水。

《尚书·禹贡》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这里的“积石”指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

意思是说,黄河在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

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曲周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

其中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

这条河因《禹贡》所载,故称为“禹河”。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在黎阳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西南)决徙,偏离禹河故道,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为史载大禹治水后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宿胥口河徙后的河道,大致从滑县附近向东,至河南濮阳西,转而北上,在山东冠县北折向东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经德州,渐向北,经河北沧州,在今河北黄骅县以北入于渤海。

而原来的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黄河在酸枣(今延津县境)决堤,是汉代黄河最早的一次决口。

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经平原、济南,流向千乘入海,这是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至公元70年,主持治河的王景仔细选择新河道,并进行全面的整治,才解决水患。

黄河的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其流道大体与今河相同。

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周曲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

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

这条河最早为《禹贡》所载,故又称“禹河”。

春秋至今,两千余年,黄河下游河道多次迁徙,重大者有以下数次。

一、周宿胥口河徙《汉书·沟洫志》寻|王莽大司空橡王横语:“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经滑台城(滑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按《水经·河水》所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后,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

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决为元城家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变。

魏郡河决之初,水无定槽,泛滥于平原、千乘之间,后经王景治理始得以稳定。

据《水经》记载,此河大致走今濮阳南,范县北,阳谷西,莘县东,在平东,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商河南,滨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

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横陇改道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塌,于汉唐旧河之北另辟一新道,史称横陇河。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黄河夺淮情况简介(图)

黄河夺淮情况简介(图)

黄河夺淮情况简介(图)一、黄河夺淮以前的淮河古代淮河水系,大体上是独流入海的淮河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

淮北支流主要是洪汝河、颍河、涡河和汴泗河、沂沭河等。

其中支流水系变化最大的是泗水水系。

古泗水源出蒙山,经曲阜、兖州、沛县至徐州东北角会汴水;又在邳县的下邳会沂水、沭水,在宿迁以南会濉水。

至今淮阴与淮河会流。

古泗水的上游部分与现在的泗河相似,下游部分由于黄河夺淮,已被南四湖和中运河所代替。

古泗水流域面积比现今骆马湖以上沂沭泗水系面积要大,当时是淮河最大的支流。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

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

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 1194~1855年黄河夺淮经过从1194~1855年,黄河长期夺淮达661年,这一时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

据《淮系年表》及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在4个朝代期间,淮河水系经历以下变化。

(一)宋朝时期在宋朝的83年期间(1195~1278年),主流东夺汴泗,短期内尚较稳定。

(二)元朝时期在元朝统治的88年期间(1279~1367年),黄河向南决口增多,淮河水系受到扰乱,水灾日益频繁。

其中至元25年(1288年),黄河决阳武22处,主流向南泛滥,由涡河入淮。

后经元明两代的治理,直至1644年,黄河才复向东出徐州入泗河,结束了黄河由涡、颍入淮的局面。

元、明两代,均建都北京,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任务(即漕运),在治河策略上,都是尽力防止黄河向北决口,以免危及运河。

元至正4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今山东曹县境内)决口,严重威胁漕运。

朝廷派贾鲁治理黄河,贾鲁主张"疏塞并举",疏是疏浚原汴河,导水东行。

塞是修筑北堤,堵塞决口。

1351年贾鲁大举治河,堵决口,修北堤,一年工毕,河复故道。

宿迁市废黄河宿泗交界上段治理规划

宿迁市废黄河宿泗交界上段治理规划

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概况古黄河(废黄河)是历史上黄河侵泗夺淮行洪入海的故道,自宿豫县王官集镇朱海村入我市境内,蜿蜒流向东南,从泗阳县新袁漫水闸入淮安市。

据史书记载,黄河侵淮始于汉,公元前168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河溢通泗”,既通泗,必通淮。

这是黄河侵淮最早的文字记载。

黄河大规模南泛,长期夺淮入海始于1194年,是年冬,杜充决河,此番夺淮历史长达661年,至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再度北徙,使夺淮历史告一段落。

后来于1938年6月国民党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使北徙83年的黄河再次夺淮,历时九年之久,至1947年3月堵口完工,才结束了夺淮的历史。

数百年来,黄河两岸人民为了防洪保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今日废黄河两岸的堤防,就是黄河夺淮以后,随着河床不断淤高,逐步修筑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对废黄河段进行了分段治理,对重要地段河坡进行了护砌。

原宿迁人民于1963年、1975年、1982年对古黄河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整治;1998年,市委、市政府又一次组织宿豫县、宿城区人民对古黄河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整治;主要措施是:开挖中泓,出土结合筑堤,两岸修筑梯田,植树造林,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使昔日盐碱地,变成今日未粮仓。

古黄河穿越宿迁市区,是地级宿迁市区内两条主要河流之一(另一条为中运河)。

古黄河宿迁市区段长约23.20km,是宿迁市区的一道水域风景线。

古黄河城区上段宿靳公路桥至永阳油毡厂长约6.5km,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宿迁人民几年的努力,疏浚了河道,加固了堤防,护砌了河坡,绿化了两岸,还兴建了河滨公园、黄河公园、水景公园等,现已成为宿迁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目前,古黄河部分河段还存诸多问题:一是河道淤积、河槽内埂坝阻水严重;二是堤防标准不足、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与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亟待进行治理;三是堤顶无防汛公路等。

第二节工程任务及规模一、主要工程项目㈠宿豫县1、皂河引水闸东段3.97km范围内拆除埂坝8道。

新中国江河治理的先声

新中国江河治理的先声

严格安全责任考核,以考核推动责任落实,对工作不到位出现问题的,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真正起到惩戒和警示作用。

三是积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落实《安全生产法》“预防为主”总方针,深入贯彻《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指导意见》,在“防”和“治”上下功夫。

突出一个“防”字,全面排查、建立危险源清单,科学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切实有效的管控整改措施,筑牢风险管控防线,防止安全风险失控形成事故隐患。

在“治”上下力气,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合力,突出抓好工程建设、运行管理、院区管理、车船交通、企业生产施工和计算机通信机房管理“六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和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隐患升级导致事故发生,化危为安、化险为夷。

四是着力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实效。

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的理念,创新培训方式,依托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镇江急救科技体验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开展情景体验、场景模拟等体验式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以宣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双重预防机制和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为重点,举办淮委水利安全管理培训班,不断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安全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将安全教育培训延伸到每一位职工,把自上而下的要求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五是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

提高各单位对创建达标工作重视程度和全员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力争2019年底剩余的8家水管单位全部完成标准化自评。

加大对各单位创建工作的监管力度,对创建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管,成熟一家申报一家,确保标准化创建申报质量。

对已经完成达标的淮河水总、淮工集团、沂沭河公司及嶂山局、韩庄运河局、刘家道口局、大官庄局、宿迁局,抓巩固、抓改进,督促及时完成新旧标准转换,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对正在开展创建的单位,抓过程、抓质量,加强服务指导;对认识不到位、安全基础薄弱、创建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重点抓督导、抓检查,确保创建进度和实效。

宿迁市废黄河宿泗交界上段治理规划

宿迁市废黄河宿泗交界上段治理规划

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概况古黄河(废黄河)是历史上黄河侵泗夺淮行洪入海的故道,自宿豫县王官集镇朱海村入我市境内,蜿蜒流向东南,从泗阳县新袁漫水闸入淮安市。

据史书记载,黄河侵淮始于汉,公元前168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河溢通泗”,既通泗,必通淮。

这是黄河侵淮最早的文字记载。

黄河大规模南泛,长期夺淮入海始于1194年,是年冬,杜充决河,此番夺淮历史长达661年,至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再度北徙,使夺淮历史告一段落。

后来于1938年6月国民党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使北徙83年的黄河再次夺淮,历时九年之久,至1947年3月堵口完工,才结束了夺淮的历史。

数百年来,黄河两岸人民为了防洪保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今日废黄河两岸的堤防,就是黄河夺淮以后,随着河床不断淤高,逐步修筑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对废黄河段进行了分段治理,对重要地段河坡进行了护砌。

原宿迁人民于1963年、1975年、1982年对古黄河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整治;1998年,市委、市政府又一次组织宿豫县、宿城区人民对古黄河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整治;主要措施是:开挖中泓,出土结合筑堤,两岸修筑梯田,植树造林,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使昔日盐碱地,变成今日未粮仓。

古黄河穿越宿迁市区,是地级宿迁市区内两条主要河流之一(另一条为中运河)。

古黄河宿迁市区段长约23.20km,是宿迁市区的一道水域风景线。

古黄河城区上段宿靳公路桥至永阳油毡厂长约6.5km,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宿迁人民几年的努力,疏浚了河道,加固了堤防,护砌了河坡,绿化了两岸,还兴建了河滨公园、黄河公园、水景公园等,现已成为宿迁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目前,古黄河部分河段还存诸多问题:一是河道淤积、河槽内埂坝阻水严重;二是堤防标准不足、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与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亟待进行治理;三是堤顶无防汛公路等。

第二节工程任务及规模一、主要工程项目㈠宿豫县1、皂河引水闸东段3.97km范围内拆除埂坝8道。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

濮阳地区黄河变迁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多次改道迁徙。

据考证,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93次,平均3年2次决口,重要的改道26次,大的迁徙6次。

濮阳地处黄河下游,屡遭黄河改道泛滥之害。

黄河在濮阳境内较大的决口、漫溢有64个年份100余次,改道迁徙8次。

目前,市境内仍存在有黄河变迁留下的故道、残堤和沙岗。

其中,濮阳县境内有两条黄河故道:其一由浚县进入县境后,经小屯庄、张庄、聂固村,至戚城折向西北,入内黄县境,此故道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始,至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止,为首次黄河经濮阳之故道,史称西汉故道;其二也是来自浚县县境,入境后偏向东南汇入黄龙潭,又逶迤东行,经今县城南门外,清河头、临河寨,田村,至孙固城转向东北,入清丰县境,汇入潴龙河。

此故道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始,至北宋末年(1128年)止,为黄河第二次迁徙时的故道。

可以说,濮阳见证了“黄河的变迁”。

濮阳地区黄河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春秋以前历史文献中确切记载黄河首次流经濮阳地区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的河徙。

那么,之前黄河是否也流经濮阳地区呢?文献中没有确切的记载。

然而,通过对一些文献的梳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上古及夏商周时期某个阶段黄河可能流经濮阳地区的端倪。

帝尧之时,黄河曾经发生旷日持久的大泛滥,这在《尚书·尧典》和《史记·夏本纪》均有记载。

《尚书·尧典》有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史记·夏本纪》云:“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洪水之灾,天下分绝为十二州”(《汉书·谷永传》)。

天下本九州,其中多出的三州,均为遭洪水而与原来的所属州隔开,而此所分及原属州,盖冀、并、幽、兖、营五州,皆黄河下游故道所在的可能区域。

濮阳正位于这一可能的地区之内,也就是说,当时之河也可能流经濮阳附近。

黄河夺泗侵淮之背景

黄河夺泗侵淮之背景

黄河夺泗侵淮之背景
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故堤决口,洪水吞没封丘县,一路南下侵夺了淮阳以下的淮河河道。

自明中叶以来,“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破釜塘、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陂塘和小湖连接成洪泽湖。

淮河长期不再有入海口,改在三江营汇入长江。

1546年后,人为地把黄河引入泗水南流,和淮河一起入海而言。

由于黄强淮弱,淮河下游积沙渐高,形成地上河。

淮河不再成为一条畅通的水道,而在淮河较低地方,即在淮泗汇口以上的洪泽湖区,首先积水成一湖泊,把宋代以前各小湖连起来,成为洪泽湖。

靳辅治河22年(1670~1692年),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黄、淮、运河的水位日益抬高,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还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修建了洪泽湖大堤的石工,增建了归海闸、归江坝,使淮水不断分流入江入海。

到道光、咸丰统治期间(1821~1855年
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

黄河水利史

黄河水利史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由于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它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下游自孟津以下因“善淤”,形成地上河;筑堤后则“善决,善徙”。

近人统计在1949年以前的2000多年来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统计资料有缺略,实约每年一次),不堵就形成改道。

黄河决口泛滥常北侵海河水系,南入淮河流域,造成河流在黄淮海大平原上迁徙。

针对它的特性,自古兴水利就注意水沙并用:用水有供水、灌溉、通航,用沙有浑水淤灌和放淤等;除水害,在上中游要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要防止洪水为灾。

黄河的兴利除害,在历史上几乎占中国水利事业的一半,尤以下游防洪用力最多。

黄河水利史可分四期,四期的共性是上、中游兴农田水利,下游泛滥多灾,用堤防修堵加以治理。

早期成就。

自大禹治水(约公元前21世纪)至东汉王景治河(公元69),这一时期黄河北流与海河水系相混。

相传禹之前有共工氏及禹父鲧以堤堵水失败。

洪水滔天,在下游横流。

居民迁居丘陵,以水产动植物为主食。

大禹治水。

禹以疏导为主,排洪入海,获得成功。

居民才下居平原,种植五谷。

《禹贡》叙述禹河故道,大致在太行山东麓,斜向东北,至今天津附近入海。

此后水灾记载不多。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决宿胥口(今河南淇县东南),是有记载以来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入海口南移。

这一时期两岸堤防不多,河流呈漫流状态。

到战国时下游东岸的齐国,西岸的赵魏各距河25里筑堤防洪,是下游有系统堤防之始。

秦汉的防洪。

由于有了堤防,河道迅速淤高,秦汉时已成为地上河。

又由于河滩地常被垦占,筑围堤防洪,形成堤中有堤,堤线曲折不合理,西汉自公元前168年起,180年中大决口12次以上。

防洪措施首先是堵口修堤。

秦统一全国后曾整顿河川堤防。

西汉堵口最有名的是瓠子堵口,汉武帝亲率群臣参加施工。

其次是建始四年(公元前29)大决馆陶及东郡金堤,淹4郡32县。

中国历史上人为的黄河决堤

中国历史上人为的黄河决堤

中国历史上人为的黄河决堤
李固渡决口,发生于1128年,由南宋将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所决,致使黄河南夺淮河入海七百余年之久。

公元1128年,宋为阻金兵而在滑县、汲县之间的李固渡决口,在濮阳、东明之间,经巨野、鱼台注入泗水,从此告别北方故道和渤海出口而东南流入泗、淮又长达800年。

原来下游决口河道摆动于太行山以东泰山丘阜区以北而转变摆动于伏牛山、大别山以东泰山丘陵区以南.决口点略往西移而流向日趋东南。

凤池口决口,发生于1232年,由南下蒙古军队为进攻金朝所决,这次决口加重了黄河对淮河流域诸河道的侵夺,进一步强化了黄河南流入海的趋势。

公元1232年蒙古在归德凤池口决口攻金朝,河水夺濉入泗.公元1234年蒙古军南下又在汴城北寸金淀决口灌攻宋军,河又夺涡水入淮,夺淮后继续侵入淮河更上游支流.1272年,1286年屡由新乡。

原阳一带向南决口,时而走汴道由徐州入泗,时而由开封经通许、太康由涡水入淮,时而由中牟经尉氏、扶沟由颖水入淮河,这就南下几乎进占了淮河全线的主要支流。

水淹开封。

1642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第三次围攻开封,黄河突然决堤,起义军与百姓淹死无数,水又倒灌进开封城,开封城内百姓也淹死大半。

历史学家分析,很可能是明朝军队偷偷掘的堤作的孽。

最后一次黄河重大的决溢改道是花园口决口.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5月19日徐州陷落后,于5月底6月上旬在花园口扒决,6月下旬汛期水位上涨,原口门扩大,新口门又增加,泛区由北到南,
由西到东遍及豫、皖、苏三省44个县市,5400余km2,1250余万人民受淹,并未阻止侵略者的进攻,只使人民灾难更加深重。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

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提要]黄河“夺泗入淮”,彻底改变了淮(河)泗(水)流域水系,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网河流,河道淤塞,湖泊兴替,导致了苏北乃至整个淮河中下游流域的重大环境变迁,土壤沙化碱化,原始植被除极少数地区外,被彻底破坏,许多城镇沉入湖(河)底,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水、旱、蝗、风灾频繁,“饭稻羹鱼”的富饶之地,变成了“有雨则涝,无雨则旱”的贫穷之地。

[关键词] 黄河夺泗入淮苏北影响古泗水,发源于山东省南部泗水县境内。

宋以前,古泗水在江苏境内由徐州向东南到清口(今淮安市淮阴区)向东入海。

淮河进入江苏后由苏北盱眙流向东北,经过今日洪泽湖中河道到清口与古泗水汇齐再一道向东入海,淮河、古泗水构成了丁字型布局,苏北地区徐州、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五市就以这丁字型为脉络展开分布。

南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是苏北历史重大转折点。

这一年黄河在河南省阳武决口,流向东南在江苏省沛县境内冲入古泗水河道下泄入海,开始了为期659年的黄河“夺泗入淮”。

黄河大水的冲击和泥沙的淤积,彻底改变了淮(河)泗(水)流域水系,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网河流,河道淤塞,湖泊兴替,加上元明清三朝的治水保漕等,导致了苏北乃至整个淮河中下游流域的重大环境变迁,土壤沙化碱化,原始植被被彻底破坏,许多城镇沉入湖(河)底,水、旱、蝗、风灾频繁,“饭稻羹鱼”的富饶之地,变成了“有雨则涝,无雨则旱”、“十年到有九年荒”的贫瘠之地。

一、淮泗水系的变迁黄河“夺泗入淮”的历史过程。

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汉书.沟洫志》)。

从两汉到北宋初年,黄河决口的次数很少,且都被迅速堵上,对下游特别是苏北淮泗流域影响很小。

944年(后晋出帝开远元年)、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1019年(宋真宗天禧三年)、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到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的二百五十年间黄河的四次大决口,确立了黄河“夺泗入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灌泗夺淮与县治变迁
宋代之前,淮水泗水自然交汇,清水荡漾畅行无阻。

因此淮泗二水交汇处称为大清口、小清口,淮阴人少有水患之苦。

南宋绍熙五年(金朝明昌五年、1194年)之后,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破坏,黄河多次决口,黄流南下,夺泗入淮,大量黄流经过泗水北支流来到泗口,然后夺淮(今杨庄以东废黄河)入海。

经过几百年的泥沙沉淀,泗水北支流、泗口和淮河下游河床越淤越高,黄河之水也越来越受阻滞而向南漫延。

因淮水清而泗水黄,官民思清厌黄,便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析淮阴县为清河县。

而咸淳十年(1274年)南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为了抗元,将县城从淮阴故城(今码头镇)迁到大清口(今袁集桂塘)。

迁城仅二年,大清口县城就被元人占领。

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又因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县尹耶律不花又将清河县城迁到甘罗城。

淮水南来,黄流北至,甘罗城地僻水恶居民渐少。

县治在此仅四年,于天历元年(1328年)又迁小清口西北(今码头镇旧县)。

明代嘉靖年间,大清口淤垫成陆,泗水北支流也渐被淤塞,被称为老黄河。

以后泗水南支流变为主流,当时已被称为黄河(即今泗阳到码头镇的废黄河)来到小清口,运河口也移到此处,行水行舟皆出于此,码头镇成为水路要冲.
而小清口西北的县治屡受水患,到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终因水患和战乱又迁县治回甘罗城。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初大治,再次迁县治于小清口西北。

又经过一百多年,由于黄河泥沙愈淤愈高,河堤也越筑越高,小清口西北的县城却越来越低,从堤上看县城就象在井中一样,康熙年间县城多次进水,受灾深重。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经过考察,上疏请求,获准后才将清河县治移到清江浦。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