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连元街三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2. 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能够正确地表示分数。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分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3. 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分数卡片、磁性黑板、彩色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小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情况,如何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 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读法是“分子分母”,写法是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中间用横线连接。
3. 讲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分母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4. 示例讲解: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写作1/4。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分数卡片,合作完成分数的读写和表示。
2. 学生在磁性黑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3.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分子、分母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分数读写和表示题目。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评,交流解题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分子、分母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练习本上的分数读写和表示题目。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和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小数的含义和写法,并研究小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计算。
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还能为今后系统地研究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小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1~92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主要研究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米为单位时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解决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方法的教学方法: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感受小数,通过多层次的练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本课时学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研究来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数,比如说超市里的商品价格、体重、长度等等。
请同学们举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小数,说出它们的含义。
二、研究小数的含义1.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这些物品的价格是多少元?这些物品的长度是多少米?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物品的价格是30元8角,应该怎么写?如果这些物品的长度是0米5厘米,应该怎么写?3.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和写法。
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1.让学生观察小数的读法,如30.8读作“三十点八”。
2.让学生练小数的写法,如0.5写作“零点五”。
3.通过多层次的练,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四、巩固练让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的“做一做”,并相互交流答案。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概念。
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将研究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备课人:修改人:教学内容:教科书91—93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知。
同学们,平时你分过东西吗?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一个月饼,要你和你弟弟分着吃,你会怎么分?你能用手中的圆纸片当作月饼,用剪刀来分一分吗?你是怎样分的?每人分到多少啊?为什么这样分?把学生“平均分”的情况展示一下,(课件演示重合)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平均分,然后问:“现在半个月饼怎么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课始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前提自然展现,而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一)认识1/2。
(1)在上一个环节中,可能有学生已经知道了半个月饼用1/2表示,让学生说说你对1/2的理解。
(学生有可能会说出读法,各部分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学读法、写法,以及表示的意义。
(1/2这样写:先写一横,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的下面写上2。
表示其中的1份,就在横线的上面写1。
读作二分之一。
(2)问:“另外半个月饼我们怎么表示?” 这个1/2表示什么?(3)大家用对折的方法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这个圆的1/2。
我们已经认识了1/2,你想自己创造一个1/2吗?(4)那好,请你选一个图形,表示出它的1/2。
(可以折一折,再用水彩笔涂一涂)(5)汇报展示。
提出问题:这些都是1/2吗?那都是谁的1/2呢?(6)判断。
(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在初步理解1/2后,自己折一折、涂一涂,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分数,并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2.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分数的形成过程。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 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2. 探究新知(15分钟)1.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读写方法,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3. 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合作(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基本性质。
2.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单元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总课时:2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P56~61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用具: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的眼前(出示蝴蝶图片的一半),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给藏了起来,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使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吗?学生选择图片,问:为什么选择这一种?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谈话:老师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旅行,上次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
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你课前剪下的这三件物体的平面图,自己折一折、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翻开来看看,还发现了什么?这条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指名说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
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每个图形是步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拿出发给他们的图形纸片折叠、判断。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小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部分。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单元教学要求:1、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单元教学重、难点:认识小数,会简单的小数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小数学习内容:教材88-89预设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读写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商品标价。
预设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学生出示商品标价牌。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学生上台展示标价牌,并交流商品的价格。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
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演练一、填空题。
1. 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就是。
2. 一朵花有5片同样的花瓣,其中的2片占这些花瓣的。
3. 把一个正方形沿它的对角线对折,然后沿它的另一条对角线对折,折痕把它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占它的。
4. 六分之五写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5. 4分米是1米的;6厘米是100厘米的。
6. 在、、中,最大的分数是( ),最小的分数是( )。
7. 把1米长的纸带分成同样长的7段,这样的5段长米。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把一个圆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 )2. 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7段,其中的4段是它的七分之四。
( )3. 有一张纸,剪去它的,还剩下这张纸的。
( )4. 12的和15的相等。
( )5. 4角是元。
( )三、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四、直接写出得数。
+= += +=-= 1-= 1-=+= -= +=五、看图填一填。
1. 下图中苹果的是几个?( )÷( )= ( )(个) 2.下图中月季花的是几朵?( )÷( )= ( ) (朵) 3.下图中橘子的是几个?()÷()×()=()(个)4.下图中玫瑰花的是几朵?()÷()×()=()(朵)六、画一画。
(6分)1. 画出下面这条线段的。
2. 画一条线段,使它的长度是6厘米的。
七、解决问题。
(33分)1. 老师有20张星星卡,小华获得了星星卡的,小丽获得了星星卡的,他们各获得了几张星星卡?2. 修路队修一条长为2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1)第一天修了多少米?(2)前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3. 24个同学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其中的同学在扫地,的同学在擦玻璃。
扫地和擦玻璃的各有多少人?4. 她们看的页数相同吗?(请把条件补充完整再解答)(7分)第七单元答案一、 1. 2. 3. 4 4. 5 6 5. 6. 7.二、 1. ✕ 2. √ 3. ✕ 4. ✕ 5. √三、略四、五、 1.8 2 4 2.12 4 3 3.9 3 2 6 4.15 5 3 9六、画图略。
苏教版三下数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在直观图形的帮助下比较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相同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单元一共编排5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例1、例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例3:“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例4: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例5:“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用简单的描述一些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
能正确运用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创造的,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四、多向拓展,升华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情感。
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调整
一、游戏引入,激趣蕴思游戏:从不同事物中找共同点。
二、参与探索,体悟特征
1、出示天安门、飞机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认识到“它们都是对称物体”,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其他对称物体。
教师板书:对称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对称的物体?学生汇报。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几张纸片。(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事项)
三、作品创作。
(一)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1、课件出示“枫叶图案”。演示对折后的形状,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对折纸样摞在一起进行比较。2、引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3、学生总结:a、对折要整齐b、画样要美观c、用剪要细心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里墙报。
点滴反思:
2、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4、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①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其实在民间艺人创作中是有区别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②小组讨论。
精编江苏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1课时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例1、例2,第77页“试一试”及第77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1块)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块?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1.教学教材第76页例1。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1的主题图)提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小结: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一盘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2)提问:如果盘子里有4个桃,你会表示这盘桃的吗?让学生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
(3)追问:如果盘子里有8个桃,你会表示这盘桃的吗?小结:把一盘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小组讨论,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12个桃平均分成(3)份, 12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是它的。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应用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
从中得出结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91~100页的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具体安排如下:1.认识小数。
(1)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2)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例1)。
(3)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例2)。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例3)。
(2)解决问题(例4)。
教材以“量身高”(米制系统)和“购买学习用品”(花钱)为主要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量”的环境下体会、认识小数的含义,不涉及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建议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事件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2.把握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
3.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课时安排建议用5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小数:教材第91~9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的生活事例,使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借助几何直观,学会读、写简单的一位的小数。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1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米尺”模型,认识米、1分米与10教学准备物品价格标签、直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写分数。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认识了整数、分数。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小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师:妙想是怎样做的,你看懂了吗;
课堂小结
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方法。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做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
板书
设计
小小鞋店
统计整理方法:列表、画“正”字、画圆圈、写数、写对号等
活动二、感知问题
生:根据销量进货,卖得多要多进,卖得少要少进货,以避免进的货卖不出去。
生1:可以调查同学们的鞋号,多的就多进。生2:男生和女生分开调查。
生:因为男生和女生的鞋号可能一样,但是款式不一样。
活动三、探究新知
生1:我把相同鞋号放在一起。
生2:有32号的鞋子,我就记上一笔。
生3: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表示,有一个就要写一笔。
课堂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快乐成长
低于120厘米:不买票36名同学:2名买成人票,34名买半价票
120~150厘米:买半价票
高于150厘米:买成人票
教学
后记
要点
1、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2、能对数据整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蕴涵在数据中的信息。
学习
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2、能对数据整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蕴涵在数据中的信息。
3、使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分析意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案
课 型
课 时
计划内容
单元课
1
1.了解本单元内容;
2020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全单元教案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这样的几分之一,会实际操作结合表示相应的分数。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正准备给小猴分桃,想去看一看吗?音乐声响,小朋友闭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猴王分桃。
音乐声停。
花果山到了,请小朋友睁开眼睛观看。
(出示主题图)一位猴王很高兴地端来一盘桃,向桌子上一放,并对其他的几只猴说:“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
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1。
(1)谈话:小朋友,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如果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我想你们都会说出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6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师边说边把4个桃圈起来)。
下面请你们帮助小猴分一分,看看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学生独立思考,画出图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归纳得出: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要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他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这就是这盘桃的1/2。
2、教学“想一想”(1)谈话:如果把6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谁会分?(2)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小组合作,交流分发。
(4)汇报结果。
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
(5)师生归纳得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三、组织练习谈话:刚才小朋友对猴王分桃的过程中提出的数学问题都解决得更好。
接下来,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敢接受挑战吗?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投影出示)先让学生填写,填完后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师生共同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0÷8= 45×20= 5+15×30=
280-160÷40= 900÷3×3= 15×2×20=
735÷7= =-5252 =⨯-08285
二、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680÷4= *506÷3= 25×42=
46×59= *35×24= 60×19=
三、填空
1.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分数
5角=( )元 3分米=( )米
4厘米=( )分米 7分钟=( )小时
2. 24小时的43是( )小时 1分钟的6
1是( )秒 1米的52是( )分米 1元的5
3是( )角 3.95里面有( )个91。
( )个101是109。
1里面有( )个7
1 4.在○里填上“<”“>”或“=”
3分米○103米 7毫米○108厘米 5角○21 3角○10
5元 5.一包糖果共24粒,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包糖果的()()
,分得( )粒;如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5人分得这包糖果的
()(),分得( )粒。
6.有56盆月季花,平均每班分到这些花的4
1,每班分到( )盆花。
7.场地上来了5只母鸡和2只公鸡,公鸡占这群鸡的( );后来跑掉了一只母鸡,这时母鸡占这群鸡的( )。
8.分针从12起走了1小时的6
5,分针这时应指向钟面上的数字( )。
1.把36支钢笔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5份是这些钢笔的( )
A.365
B.95
C.36
9 2.一辆公共车上有乘客30人,到达某站时下车7人,现在车上的人数占原来乘客总人数的( )
A.71
B.307
C.30
23 3.小明有5块巧克力,吃了3块,吃了的块数是原来总数的( )
A.53
B.85
C.8
3 4. 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占总个数的( )。
A.
43 B.63 C.41 五、判断
1.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8
1 ( ) 2.在101、51、21这三个分数中,2
1最大。
( ) 3.把一根绳子剪3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3
1。
( ) 4.吃掉一个汉堡包的一半后,在吃掉剩下汉堡包的一半,这时还剩下原来汉堡包的4
1。
( ) 5.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得到的小长方形是远长方形的2
1。
( ) 六、按要求答题。
(1)下面那些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3
2来表示?在括号里画“√”
( ) ( ) ( )
(2)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再算一算。
( )÷( )×( )=( ) ( )÷( )=( )
( )÷( )=( )
七、解决问题
1.一盘草莓72个,小红已经吃了3
2,小红吃了多少个?
2.王梅家金鱼缸里还剩下8条金鱼,正好是原来总数的4
1,王梅家原来有多少条金鱼?
3.奶奶今年65岁,妈妈的年龄是奶奶的53,红红的年龄是奶奶的5
1,今年红红几岁?
4.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要折30个朵纸花布置教室,已经折了这些纸花的65,还剩几朵没折?
5.水果店原有苹果80千克,卖掉了83;原有梨60千克,卖掉了5
2。
哪种水果卖掉的多?
6.学校开展植树活动,共要植树60棵,高年级植的棵树占总数的2
1,中年级植的棵树占剩下的5
3,中、高年级共植树多少棵?。